CN217536537U -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6537U
CN217536537U CN202221099901.7U CN202221099901U CN217536537U CN 217536537 U CN217536537 U CN 217536537U CN 202221099901 U CN202221099901 U CN 202221099901U CN 217536537 U CN217536537 U CN 217536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 top
interval
moving
emergenc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99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泤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0999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6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6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65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包括固定区间和移动区间;所述固定区间包括第一台面和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面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一台面通过第一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台面的面积小于第一底面的面积;所述移动区间位于所述固定区间内,所述移动区间沿所述第一底面移动。所述移动区间移出所述固定区间后,所述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与所述第一台面组成通道平台,便于突发情况时交通车辆行驶。当没有突发情况时,借助电动行走轮将移动区间行走至固定区间内,使得移动区间隐藏,此时固定区间绿化部分露出。可移动的移动区间,既满足了没有突发状况的绿化面积,又保证了突发状况发生时,便于应急救援胶筒车辆的通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形变空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背景技术
在小区高层建筑中对绿化率以及消防通道有规范要求。鉴于现在土地资源紧缺,开放商为满足规范的同时,又为更多建造房屋只能去更多的开发土地。开发商楼距不能小于4米用于消防车通行通道,楼距间消防施救场不能少于10米。
规范标准中虽然有小区整体绿化率不得少于30%,但如果遇到突发状况需要消防施救时,那么消防通道必不可少。但是往往消防通道建成后,就一直是消防通道,不能发生变化。绿化部分也会一直是绿化部分,也不能作为其他用途。这样使得土体利用率小。为避免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得有限的场地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能够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包括固定区间和移动区间;
所述固定区间包括第一台面和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面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一台面通过第一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台面的面积小于第一底面的面积;
所述移动区间位于所述固定区间内,所述移动区间沿所述第一底面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区间中第二台面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台面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长度;所述移动区间移出所述固定区间后,所述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与所述第一台面组成通道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区间包括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的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顶端固接于所述第二台面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底端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用于将所述移动区间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结构为电动行走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区间的第一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移动结构适配的行走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台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通过支撑杆贯穿所述限位环并落入所述第一通孔内进行支撑;所述限位环开设有通槽,用于对支撑杆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限位环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限位环并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限位环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竖直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内固接有至少两个限位环;所述第一底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环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
所述限位环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倾斜放置;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限位环中心线的连接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区间的下方设置有抬升结构,所述抬升结构用于将所述移动区间进行抬升,使得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与所述第一台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区间的凹陷部分边缘设置有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固定区间的边缘之间有空隙;所述空隙用来收纳护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移动区间全部移出固定区间后,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全部露出,恰好填补了固定区间的凹陷部分,使得固定区间的第一台面和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一同形成台面整体,便于突发情况时交通车辆行驶。当没有突发情况时,借助电动行走轮将移动区间行走至固定区间内,即将移动区间行走至第一台面的下方,使得移动区间隐藏,此时固定区间绿化部分露出。可移动的移动区间,既满足了没有突发状况的绿化面积,又保证了突发状况发生时,便于应急救援胶筒车辆的通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一中移动区间收入固定区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一中限位环的侧视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二中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二中移动区间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台面;2、第一底面;201、第一通孔;3、第一支撑面;4、第二台面;401、第二通孔;402、限位环;403、桶槽;5、第二支撑面;6、行走轨道;7、支撑杆;8、抬升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包括固定区间和移动区间。其中,固定区间包括第一台面1和第一底面2,第一底面2位于第一台面1的下方,且第一底面2和第一台面1通过第一支撑面3连接;第一台面1的面积小于第一底面2的面积,即,固定区间嵌入地面的、开口朝上的凹陷部分,而开口仅占上表面的一半或少一半。
移动区间位于固定区间内,移动区间能够沿第一底面2移动。其中,移动区间包括第二台面4,第二台面4的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面5,第二支撑面5的顶端固接于第二台面4的下端面。第二支撑面5的底端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用于将所述移动区间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移动结构为电动行走轮,其控制开关安装于第二台面的侧方。通过控制开关,能够使得电动行走轮带动移动区间移动,当移动区间全部移出后,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全部露出,恰好填补了固定区间的凹陷部分,使得固定区间的第一台面1和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4一同形成台面整体,便于突发情况时交通车辆行驶。当没有突发情况时,借助电动行走轮将移动区间行走至固定区间内,即将移动区间行走至第一台面的下方,使得移动区间隐藏,此时固定区间的凹陷部分裸露,其中凹陷部分用于种植草皮、绿植等,种植物的高度不高于移动区间的高度即可。可移动的移动区间,既满足了没有突发状况的绿化面积,又保证了突发状况发生时,便于应急救援胶筒车辆的通行。
本实施例中,移动区间中第二台面4的长度与第一台面1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一底面2的长度,即能够保证当移动区间移除后,能够填满凹陷部分,使得道路台面通畅。在实际操作中,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之间的高度差仅为第一台面的厚度,不影响车辆通行。另,移动区间中第二台面4的长度与第一台面1的长度之和,也可以比第一底面2的长度小2-5cm,有一点空隙,方便操作。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移动区间的移动,在固定区间的第一底面2设置有与电动行走轮适配的行走轨道6。具体的,第一底面的两长侧边端设置有轨道,两轨道均为嵌于第一底面的直线型凹槽,且相互平行,在两轨道之间为种植绿植的空间。为了防止第二台面4撞击固定区间的侧方内壁,在轨道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挡块。
当移动区间移出形成畅通的道路平台后,为了防止移动区间晃动,采用固定结构将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固定于第一底面。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台面4开设有第二通孔401,第二通孔401内固接有限位环402;第一底面2开设有第一通孔201;移动区间移出形成畅通的道路平台后,第一通孔201位于限位环402的正下方,通过支撑杆7贯穿限位环402并落入第一通孔201内进行支撑。限位环402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竖直设置,并且开设有开设有L型的通槽403,用于对支撑杆进行限位;支撑杆为L型杆,支撑杆的直径小于等于通槽的宽度,支撑杆沿L型通槽的竖向槽滑入,再滑入L型通槽的横向槽,即可期限为作用。为了更进一步的防止支撑杆脱离桶槽,桶槽还可设计为依次为连续的竖向槽、横向槽、竖向槽的形状,或者多折线形状。其中,第二通孔与限位环适配,也设计为圆形,限位环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二台面,限位环的顶端与第二台面平齐。
本实施例中,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滑纹路设计为凸条、凹槽均可,直线型、曲线型均可。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固定区间的凹陷部分有跌落的潜在风险,在固定区间的凹陷部分的边缘设置有护栏。并且,第二支撑面5与固定区间的边缘之间有空隙,空隙用来收纳护栏。
在其中,护栏是可拆卸的,通过插接相互连接。当移动区间位于固定区间内时,本场地为绿化场地,绿化部分边缘设置有护栏,防止人或其他动物不慎跌落其中。当移动区间需要移出时,将护栏拆卸下来,并将护栏放置在第二支撑面与固定区间边缘侧壁的空隙内,护栏既不会阻挡后期形成的道路平台,还有自身的收纳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当没有突发状况发生时,该场地的显示形式为绿化和部分台面,可以设置多组这样的场地,使得绿化部分满足楼宇规划的要求。当出现突发状况需要应急救援车辆通行,将该场地的移动区间从固定区间内移出,绿化部分暂时被移动区间盖住,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和固定区间的第一台面,组合呈能够通行的道路台面,便于应急救援车辆通行。本可形变场地,不仅能够满足楼宇绿化面积的要求,还能过在状况突发时,变形成为道路便于通行。
对小区中楼前散水绿化带及楼距前消防施救场地进行本可形变设计。利用能够移动的移动区间,依据现场所需情况进行伸出或缩回,绿化隐形处理。出现突发状况时,使得移动区间伸出,形成道路台面,移动区间以及固定区间的支架完全可以承受消防车重量,平整度也可达到消防施救场地标准,在这样即可满足规范中所有标准要求又可满足楼距日照。
本实施例中,固定区间和移动区间可采用钢板或混凝土钢筋等材质,要求其承重能力能够支撑消防等应急救援车辆及其作业即可。
具体实施例二:
当移动区间移出形成畅通的道路平台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移动区间的稳定性,提高移动区间的支撑性能,其支撑结构形成三角形支撑。
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台面4开设有第二通孔401,第二通孔401内固接有两个或三个限位环402;第一底面2开设有与限位环402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201。
限位环402的结构与具体实施例一中限位环结构相同,但放置方向不同,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环402且倾斜放置,且第一通孔201位于限位环402中心线的连接线上。
当限位环设置为两个时,即采用两个支撑杆7形成三角形支撑。
当限位环设置为三个时,三个支撑杆形成三角锥形状进行支撑。
具体而言,限位环为加工后的铁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二台面。多个限位环之间的连接也采用焊接,并且,限位环的顶端与第二台面平齐,对形成的道路平台不产生平面上的影响。
具体实施例三:
为了解决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移动区间移出后第二台面与第一台面不平的问题,在移动区间的下方设置有抬升结构8,如图6所示,抬升结构采用电动推杆,启动后能够将移动区间进行抬升,使得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与第一台面平齐。具体的,电动推杆设置有至少4个,分别位于第二台面底面的四角处。电动推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二台面的底面。当需要抬升第二台面时,同时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伸长直至抵住第一底面,然后再次伸长直至第二台面与第一台面平齐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区间和移动区间;
所述固定区间包括第一台面和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面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一台面通过第一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台面的面积小于第一底面的面积;
所述移动区间位于所述固定区间内,所述移动区间沿所述第一底面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区间包括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的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面;
所述移动区间移出所述固定区间后,所述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与所述第一台面组成通道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顶端固接于所述第二台面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底端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用于将所述移动区间进行移动;
所述固定区间的第一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移动结构适配的行走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通过支撑杆贯穿所述限位环并落入所述第一通孔内进行支撑;所述限位环开设有通槽,用于对支撑杆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限位环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限位环并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限位环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竖直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固接有至少两个限位环;所述第一底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环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
所述限位环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倾斜放置;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限位环中心线的连接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区间的下方设置有抬升结构,所述抬升结构用于将所述移动区间进行抬升,使得移动区间的第二台面与所述第一台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间的凹陷部分边缘设置有护栏;
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固定区间的边缘之间有空隙;所述空隙用来收纳护栏。
CN202221099901.7U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36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901.7U CN217536537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901.7U CN217536537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6537U true CN217536537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4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990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36537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6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36537U (zh)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CN116588166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防脱自锁式障碍物检测装置
CN207405419U (zh) 一种用于空铁的新型桁架轨道
CN206942295U (zh) 一种装配式城市道路上层空间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CN215591798U (zh) 用于塔楼塔吊拆除部位的幕墙板块牵引转运装置
CN213740602U (zh) 一种塔外附壁可调节斜拉索施工平台
CN214996359U (zh) 一种架设在高速上方的立体式高速服务区
CN212837052U (zh) 高楼通车系统
CN208056106U (zh) 地下车站公共区五段式结构
CN207295774U (zh) 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
CN214329834U (zh) 一种采光顶施工台车系统
CN208486618U (zh) 载车板以及车辆平移系统
CN208104915U (zh) 盾构电瓶车轨枕
CN207619864U (zh) 框架棚洞
CN212151649U (zh) 一种环保给排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06337867U (zh) 一种自走式立体车库
CN214301283U (zh) 一种梁体翼缘板下方悬挂式行走施工平台
CN205116891U (zh) 一种栈桥式建筑
CN110748140A (zh) 一种专门用于阶梯面幕墙的轨道梁吊篮
CN205063473U (zh) 一种道路立体车库
CN216615518U (zh) 一种桥梁装饰施工平台
CN219060809U (zh) 一种用于铁路车辆检修用操作平台
CN209129443U (zh) 一种骑跨在道路上方的升降横移自动避让泊车设备
CN212802834U (zh) 一种通信基站安防装置
CN220909279U (zh) 一种斜坡地面立体停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