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7052U - 高楼通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楼通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7052U
CN212837052U CN202020608359.8U CN202020608359U CN212837052U CN 212837052 U CN212837052 U CN 212837052U CN 202020608359 U CN202020608359 U CN 202020608359U CN 212837052 U CN212837052 U CN 212837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e
stair climbing
peripheral
end transverse
traffic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83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6083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7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7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7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楼通车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端横板、两块下端横板和两块斜板,两块斜板分别设置在上端横板和一块下端横板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爬楼装置中,上方爬楼装置中的两个下端横板与外围车道连接,该外围车道与下方爬楼装置中的上端横板连接,外围车道设置有多个走廊,下端横板和上端横板均通过走廊与外围车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占地面积较少,制造安装简单,通行效率高,车道通风效果好的特别,特别适用于跟工商业用楼房配套建设。

Description

高楼通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车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楼通车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高楼只有面积相对很少的交通方便适合做工厂或商店,如果工厂或者商店办在二楼以上,那么大量人员与货物频繁出入高楼,使用电梯很不方便,而且很多人都有汽车代步,常常为到了目的地却找不到停车位而不得不将车停在较远处,把很多时间浪费在步行去目的地和回来找车的路上,为了解决这类交通问题,以方便运营高楼工厂或商店,设计了该高楼通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通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高楼通车系统,包括有楼体和多个爬楼装置,楼体包括有多个通车层,多个通车层均设置有外围车道,多个爬楼装置均包括有上端横板、两块下端横板和两块斜板,两块斜板分别设置在上端横板和一块下端横板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爬楼装置中,上方爬楼装置中的两个下端横板与外围车道连接,该外围车道与下方爬楼装置中的上端横板连接,当车往上爬楼时,从爬楼装置其中一个斜板向上行驶,经上端横板至上一通车层的外围车道,再通过上方爬楼装置中与该斜板相应的斜板,从而行驶到更上一层楼层的外围车道,依次类推,重复该操作到达更高的通车层,或通过相反的操作到达下方的通车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斜板的下端分别与相应的下端横板的一侧连接,两块斜板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上端横板的两侧上,两块斜板的斜度相同,并呈“八”字形分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外围车道设置有多个走廊,下端横板和上端横板均通过走廊与外围车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外围车道横向环绕在相应的通车层上,外围车道还设置有连接车道,连接车道横向笔直,并与爬楼装置连接互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外围车道还设置有转弯车道,转弯车道设置在外围车道的拐角处,并呈弧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斜板的斜度为10-30度,外围车道、走廊和爬楼装置均车道宽度至少6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爬楼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柱子,柱子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护栏,护栏沿边设置在爬楼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爬楼装置相互平行,上端横板比下端横板大,两块下端横板等高设置,并与外围车道等高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右边的斜板专用于上楼,左边的斜板专用于下楼,或均相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占地面积较少,制造安装简单,通行效率高,车道通风效果好的特别,特别适用于跟工商业用楼房配套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楼通车系统的爬楼装置与通车层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楼通车系统的外围车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楼通车系统的走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楼通车系统的护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
参照图1至4所示,为了体现本高楼通车系统的最大价值,楼层7一般包括两部分,下部分楼房7是通车层71,通车层71是可以通车的工商业楼房或停车场,上部分是非通车层,非通车层不一定是住宅用楼房,外围车道4横向环绕在各通车层71外,外围车道4与多个爬楼装置6连接。
爬楼装置6包括两块下端横板3、两块斜板2和一块上端横板1,爬楼装置6由柱子5支撑,并且设置有护栏61。斜板2与柱子5的连接,下端横板3和上端横板1 通过斜板2与柱子5连接。
外围车道4延伸出多个走廊43,该走廊43连接爬楼装置6和外围车道4。多个走廊43分别分别与下端横板3和上端横板1连接。
相邻两个爬楼装置6之间的柱子5垂直,板与板之间平行,斜板的斜度约为 10-30度,优选为12度,每个车道净宽度不小于6米,柱子5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上述建筑物都由钢筋混凝土建成。
车从图1所示的底层爬楼装置6的A3处下端横板3上,经斜板2至上端横板1,经方向行驶经过二楼外围车道4至上面第二个爬楼装置6的A2处下端横板3,经相应的斜板2可达三楼,再往行驶至第三个爬楼装置6的A3处下端横板3,经斜板2 至四楼,依次类推可达最高通车层71。车从最高通车层71的B1处向右转掉头往斜板2下来,至另一下端横板3,再往行驶至下一个通车层71外围车道4的B2处,再右转掉头往斜板2行驶可达下一个通车层71外围车道4的B3处,依次类推可达如图1所示的底层爬楼装置6的下端横板3,即地面。二楼以上各通车层71的外围车道4如图2所示,汽车环绕行驶可达各工厂或商店门口。
右边的斜板2专用于上楼,左边的斜板2专用于下楼,或均相反。本高楼通车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制作简单,通车和通风效果好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跟工商业用楼房配套建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有楼体(7)和多个爬楼装置(6),所述楼体(7)包括有多个通车层(71),多个所述通车层(71)均设置有外围车道(4),多个所述爬楼装置(6)均包括有上端横板(1)、两块下端横板(3)和两块斜板(2),两块所述斜板(2)分别设置在上端横板(1)和一块下端横板(3)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爬楼装置(6)中,上方爬楼装置(6)中的两个下端横板(3)与外围车道(4)连接,该外围车道(4)与下方爬楼装置(6)中的上端横板(1)连接,当车往上爬楼时,从爬楼装置(6)其中一个斜板(2)向上行驶,经上端横板(1)至上一通车层(71)的外围车道(4),再通过上方爬楼装置(6)中与该斜板(2)相应的斜板(2),从而行驶到更上一层楼层的外围车道(4),依次类推,重复该操作到达更高的通车层(71),或通过相反的操作到达下方的通车层(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两块所述斜板(2)的下端分别与相应的下端横板(3)的一侧连接,两块所述斜板(2)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上端横板(1)的两侧上,两块所述斜板(2)的斜度相同,并呈“八”字形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围车道(4)设置有多个走廊(43),所述下端横板(3)和上端横板(1)均通过走廊(43)与外围车道(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围车道(4)横向环绕在相应的通车层(71)上,所述外围车道(4)还设置有连接车道(41),所述连接车道(41)横向笔直,并与爬楼装置(6)连接互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围车道(4)还设置有转弯车道(42),所述转弯车道(42)设置在外围车道(4)的拐角处,并呈弧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斜板(2)的斜度为10-30度,所述外围车道(4)、走廊(43)和爬楼装置(6)均车道宽度至少6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多个所述爬楼装置(6)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柱子(5),所述柱子(5)竖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种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护栏(61),所述护栏(61)沿边设置在爬楼装置(6)上。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种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爬楼装置(6)相互平行,所述上端横板(1)比下端横板(3)大,两块所述下端横板(3)等高设置,并与外围车道(4)等高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种所述的高楼通车系统,其特征是:右边的所述斜板(2)专用于上楼,左边的所述斜板(2)专用于下楼,或均相反。
CN202020608359.8U 2020-04-21 2020-04-21 高楼通车系统 Active CN212837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8359.8U CN212837052U (zh) 2020-04-21 2020-04-21 高楼通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8359.8U CN212837052U (zh) 2020-04-21 2020-04-21 高楼通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7052U true CN212837052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5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8359.8U Active CN212837052U (zh) 2020-04-21 2020-04-21 高楼通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70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418A (zh) * 2022-07-21 2022-11-11 朱志斌 高楼公路的建造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418A (zh) * 2022-07-21 2022-11-11 朱志斌 高楼公路的建造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37052U (zh) 高楼通车系统
CN107090968A (zh) 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及其升降方法
CN203769375U (zh) 停车楼
CN102943580B (zh) 一种框架式立体车库及其应用
CN114197944A (zh) 出入高楼的车道的建造及其使用方法
CN107472259A (zh) 一种兼顾空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上下车用车站
CN214402948U (zh) 跃层车库、复合停车库及建筑物
CN206917357U (zh) 立体停车场
CN112412155A (zh) 高楼行车系统
CN209942309U (zh) 一种新型路线优化的商业停车综合体
JP3168031U (ja) カーエレベータ付き自走式立体駐車場
CN214330118U (zh) 一种相互叠合式汽车坡道系统
CN201883754U (zh) 高层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
CN110397326A (zh) 立体停车库
CN206337867U (zh) 一种自走式立体车库
CN207960075U (zh) 一种回字形停车场
CN217760249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装配式楼梯间上人马道
JP2714500B2 (ja) 高層建物に於ける駐車施設
CN112681844B (zh) 多层立体停车系统
CN210508567U (zh) 立体停车库
CN204589781U (zh) 新型人行天桥
CN217536537U (zh) 一种用于突发状况的可形变场地
CN216615518U (zh) 一种桥梁装饰施工平台
CN216076557U (zh) 一种自走式立体停车库
CN216517167U (zh) 一种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