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3080U - 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3080U
CN217533080U CN202221832528.1U CN202221832528U CN217533080U CN 217533080 U CN217533080 U CN 217533080U CN 202221832528 U CN202221832528 U CN 202221832528U CN 217533080 U CN217533080 U CN 217533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cycle
apertures
housing
basket
extension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25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昀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25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3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3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3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置物组件装设于摩托车龙头杆,置物组件包括支架件、延伸支架、置物篮及第一连结组件,当使用者欲装设置物篮时,只要将延伸支架固定于支架件的第一穿孔,再利用第一连结组件依序穿过该置物篮及该延伸支架并固定于支架件,如此一来便完成置物篮的装设;而当使用者不想装设置物篮时,这时可省略延伸支架、置物篮及第一连结组件,如此一来可有效降低摩托车车架重量。

Description

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摩托车,尤其指一种可装设置物篮的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摩托车具有高机动性,对于短距离的移动相当便利,同时也因为体积小,可以很轻松的停放于任何地方,也因此,摩托车逐渐受到人们欢迎及使用。一般而言,摩托车除了用来搭乘外,同时还可以作为物品运输之用,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等,也因此,如何优化摩托车装设物品的便利性变得相当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系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一摩托车龙头杆、一支架件、一摩托车壳体。支架件固定于摩托车龙头杆,支架件具有多个第一穿孔;摩托车壳体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之一。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置物组件,用于一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一摩托车龙头杆及一支架件,该支架件固定于该摩托车龙头杆并具有多个第一穿孔及一垂直假想线,各第一穿孔相间隔沿该垂直假想线排列,该置物组件包括:一支架件、一延伸支架、一置物篮及一第一连结组件;支架件具有多个第一穿孔;延伸支架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之一;第一连结组件穿过置物篮及延伸支架,且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之一。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及置物组件,借由在支架件固设于摩托车龙头杆后,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决定是否装设置物篮,当使用者选择装设置物篮时,只要将延伸支架固设于支架件后,在利用第一连结组件使置物篮与延伸支架及支架件形成连结,而得以固设于摩托车壳体前侧;当使用者选择不装设置物篮时,这时摩托车无须装设延伸支架、置物篮及第一连结组件,使得摩托车车架的重量得以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摩托车未装设置物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摩托车将第二壳体打开后装设延伸支架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摩托车将第二壳体打开后延伸支架装设完成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摩托车龙头杆、支架件及延伸支架连结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摩托车装设置物篮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支架件与延伸支架分解示意图。
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摩托车未装设置物篮的示意图。
图8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摩托车装设置物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D1:穿伸空间
D2:距离
1:摩托车龙头杆
2:摩托车壳体
21:连接板
22:第一壳体
221:缺口
23:第二壳体
24:结合组件
241:勾槽
242:扣勾
3:支架件
31:第一穿孔
32:倒角
33:垂直假想线
4:延伸支架
41:水平段
42:垂直段
421:段差部
422:唇缘
423:倒角
43:端部
44A~44D:第二穿孔
5:置物篮
6:第一连结组件
61:套筒
62:螺丝
63:螺帽
7:第二连结组件
71:螺丝
72: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5所示,依据一实施例,摩托车包括一摩托车龙头杆1、一摩托车壳体2、一支架件3、一延伸支架4、一置物篮5、一第一连结组件6及一第二连结组件7,其中支架件3、延伸支架4、置物篮5、第一连结组件6及第二连结组件7属于置物组件。以下借由图式的辅助,分别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支架件3固定于摩托车龙头杆1前侧,支架件3具有三个第一穿孔31及一垂直假想线33,且各第一穿孔31垂直向沿垂直假想线33相间隔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假想线33位于支架件3前侧中央,且垂直假想线33较佳系与车体中心线重叠,其中车体中心线是摩托车于俯视观之时,一条贯穿摩托车前后轮使其形成左右对半的假想线。如此一来可使置物篮5在装设时得以位于中央处,当放置物品时难以对摩托车重心造成偏移而影响驾驶者的骑车感受,同时由于摩托车龙头杆1前方会设置许多零件,此实施例支架件3的设置位置可降低对其他零件配置时的干预,进而令摩托车的重量得以左右均衡;摩托车壳体2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31其中之一,使得摩托车壳体2位于摩托车龙头杆1前侧,于此实施例状态下,是摩托车未加装置物篮5的状态,当使用者欲加装置物篮5时,这时须先将延伸支架4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31之一,使得延伸支架4位于支架件3与摩托车壳体2之间;置物篮5位于摩托车壳体2前侧,并以第一连结组件6依序穿过置物篮5、摩托车壳体2及延伸支架4,且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31之一,使得置物篮5得以固定于摩托车壳体2前侧。
如此一来,借由本创作的构造,让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加装置物篮5,请参阅图5及图7所示,于未加装置物篮5的状态下,除了可减少置物篮5的重量外,同时还可省去延伸支架4及第一连结组件6的重量,令摩托车车架得以轻量化;请参阅图5及图8所示,欲加装置物篮5时,只要装上延伸支架4,在利用第一连结组件6使置物篮5与延伸支架4形成连结,便可固定于摩托车壳体2前侧,如此一来便可很轻松地完成加装置物篮5。
以下介绍置物组件的实施例,请参阅图5配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结组件7的数量为二且包括一螺丝71及一螺帽72,延伸支架4的外轮廓为T型而具有水平段41与垂直段42,垂直段42具有一段差部421,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受到剖视位置的影响,使得图5所呈现螺丝71与螺帽72之间所呈现端部为弧形的柱体,其实是位于第二壳体23的勾槽而非螺丝71的螺杆段。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受到段差部421的影响,使得垂直段42的下半部会向前凸起以邻近摩托车壳体2,其中当垂直段42的下半部与水平段41的倾斜角度与摩托车壳体2的内侧倾斜角度实质相同时,可令延伸支架4更贴近摩托车壳体2内侧,以提升二者的连结效果。由于延伸支架4的轮廓为T型所以具有三个端部43,延伸支架4具有三个第二穿孔44A、44B、44C,该些第二穿孔44A、44B、44C分别位于各端部43。二个螺丝71分别依序穿过置物篮5、摩托车壳体2及位于水平段41的二第二穿孔44A、44B而与螺帽72螺合,第一连结组件6依序穿过置物篮5、摩托车壳体2及第二穿孔44C并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31之一。如此一来,置物篮5形成三点固定于摩托车壳体2前侧。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穿孔44A、44B、44C、44D的数量为四,其中二第二穿孔44C、44D位于垂直段42,第二穿孔44D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31其中之一,第二穿孔44C则是提供第一连结组件6穿伸。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件3的前侧面的左右二侧缘分别具有一倒角32;沿垂直段42左右二侧缘分别延伸一唇缘422,且各唇缘422具有一倒角423,使得延伸支架4装设于支架件3时,二唇缘422会共同夹住支架件3前侧,除了可令二者连结更为稳固外,同时还可便于第一穿孔31与第二穿孔44C形成相通,以利第一连结组件6穿伸。
以下介绍摩托车壳体2的实施例,请参阅图3配合图1及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摩托车壳体2包括一连接板21,连接板21固定于该些第一穿孔31之一,使得摩托车壳体2可以稳定设置于摩托车龙头杆1前侧。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摩托车壳体2包括一第一壳体22、一第二壳体23及一结合组件24,第一壳体22具有一缺口221,缺口221朝向延伸支架4及支架件3,连接板21跨设于缺口221;第二壳体23遮蔽该缺口221,且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之间设有结合组件24,以令第二壳体23结合于第一壳体22。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组件24包括复数勾槽241与复数扣勾242,该些勾槽241沿缺口221的缘边相间隔设置于第一壳体22,该些扣勾242沿第二壳体23的缘边相间隔设置于第二壳体23的后侧,当第二壳体23盖设于缺口221时,各相对的扣勾242勾勒住各勾槽241,以令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形成稳固,且具有可拆装性连结的特性。
请参阅图2配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21与支架件3之间具有一穿伸空间D1,穿伸空间D1的开口朝下,以利垂直段42由下而上插入穿伸空间D1内。
请参阅图5配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结组件6包括一套筒61、一螺丝62及一螺帽63,由于垂直段42具有段差,使得垂直段42上段部与第二壳体23之间具有一距离D2,将套筒61设于延伸支架4及第二壳体23之间,再利用螺丝62依序穿过置物篮5、第二壳体23、套筒61、第二穿孔44D、第一穿孔31而螺合螺帽63。如此一来,利用套筒61的二端分别抵住延伸支架4与第二壳体23内侧,因此当置物篮5受到撞击时,套筒61可有效抵御撞击力,借以保护延伸支架4及支架件3。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已经以各种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障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更动或修润,皆属本实用新型所欲保障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障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内容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摩托车龙头杆;
一支架件,固定于所述摩托车龙头杆,所述支架件具有多个第一穿孔及一垂直假想线,各第一穿孔相间隔沿所述垂直假想线排列;以及
一摩托车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延伸支架、一置物篮及一第一连结组件;所述延伸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之一;所述第一连结组件穿过所述置物篮、所述摩托车壳体及所述延伸支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另外包含二第二连结组件,其中所述延伸支架外轮廓为T型并具有三个端部及三个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分别位于所述端部,所述第一连结组件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之一,所述二第二连结组件分别依序穿过所述置物篮、所述摩托车壳体及所述第二穿孔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支架包括一水平段及一垂直段,所述垂直段具有一段差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件的前侧面的左右二侧缘分别具有一倒角;沿所述垂直段左右二侧缘分别延伸一唇缘,且各唇缘具有一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壳体包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结合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缺口,所述连接板跨设于所述缺口;所述第二壳体遮蔽所述缺口,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所述结合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架件之间具有一穿伸空间,所述垂直段插入所述穿伸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结组件包括一套筒、一螺丝及一螺帽,所述套筒设于所述延伸支架及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螺丝穿过所述套筒而螺合所述螺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壳体包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之一。
11.一种置物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一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包括一摩托车龙头杆及一支架件,所述支架件固定于所述摩托车龙头杆并具有多个第一穿孔及一垂直假想线,各第一穿孔相间隔沿所述垂直假想线排列,所述置物组件包括:
一延伸支架,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之一;
一置物篮;以及
一第一连结组件,穿过所述置物篮及所述延伸支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的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另外包含二第二连结组件,其中所述延伸支架外轮廓为T型并具有三个端部及三个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分别位于所述端部,所述第一连结组件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之一,所述二第二连结组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之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置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支架包括一水平段及一垂直段,所述垂直段具有一段差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置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件的前侧面的左右二侧缘分别具有一倒角;沿所述垂直段左右二侧缘分别延伸一唇缘,且各唇缘具有一倒角。
CN202221832528.1U 2022-07-14 2022-07-14 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Active CN217533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2528.1U CN217533080U (zh) 2022-07-14 2022-07-14 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2528.1U CN217533080U (zh) 2022-07-14 2022-07-14 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3080U true CN217533080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2528.1U Active CN217533080U (zh) 2022-07-14 2022-07-14 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3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91006A1 (en) Mounting interface for a removable motorcycle accessory
US20110162417A1 (en) Seat anti-thef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US6390220B1 (en) Motorcycle luggage rack and backrest assembly
US7681901B2 (en) Gauge mount for motorcycle
US5984331A (en) Removable mounting plate for sissy bar
CN217533080U (zh) 摩托车及其置物组件
TWM575425U (zh) Electric vehicle riser structure
US6220680B1 (en) Computer housing
CA2327834C (en) A running board assembly for a tricycle and a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same
JPH06321152A (ja) 自動二輪車の電装品の取り付け構造
US3561815A (en) Combination windshield and handlebar for motorcycles and the like
US20100038390A1 (en) Combination Water Bottle Cage having a Modularized Structure
EP2597231B1 (en) Arrangement of anti-burglary magnet lock of motorcycle
CN212373295U (zh) 车门装饰件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US8864003B2 (en) Motorcycle windshield bag
JP3098512B1 (ja) 自転車のディスプレイ用スタンド
KR100448721B1 (ko) 스쿠터형 자동이륜차의 플로워 사이드 커버 고정구조
KR100567567B1 (ko) 자동이륜차의 레그 실드 구조
CN215851691U (zh) 一种滑板车上车把及仪表的安装结构
CN201309533Y (zh) 座垫袋扣具
CN212921805U (zh) 摩托车的后扶手装置
CN215646904U (zh) 一种自行车用手机支架
US20090243256A1 (en) Bicycle frame with a receiving space
CN204979082U (zh) 一种智能自行车车把安装结构
NL2012700B1 (en) Bike frame with a lock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