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4943U - 一种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4943U
CN217524943U CN202221127603.4U CN202221127603U CN217524943U CN 217524943 U CN217524943 U CN 217524943U CN 202221127603 U CN202221127603 U CN 202221127603U CN 217524943 U CN217524943 U CN 217524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dust collecting
dust
basic station
cleaning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76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76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4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4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4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清洁机器人及基站,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设有拖擦件、侧壁设有除尘口,基站包括配合形成清洁腔的基站主体和清洗盘组件,清洗盘组件可拆卸组装于基站主体,基站主体设有具有集尘口的集尘装置,集尘口可与除尘口对接配合进行集尘,清洗盘组件与基站主体之间设有限制清洗盘组件组装于基站主体时移动高度的导向结构,以使清洗盘组件低于集尘口组装于基站主体,避免集尘口对清洗盘组件的安装造成干涉,使清洗盘组件可以顺利组装到位,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能避免清洗盘组件在组装时因对集尘口的碰撞力较大导致集尘口发生偏移的情况,使集尘口可以与除尘口顺利对接配合。

Description

一种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洁机器人逐渐进入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中。清洁机器人可以通过驱动轮自行移动,并利用清洁件在移动过程中对待清理面进行清洁,实现清洁目的。为了实现清洁机器人的充电、清洗等目的,清洁机器人一般配备有基站,基站设置对清洁机器人进行充电的充电座、对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进行清洗的清洗槽等结构。对于具有集尘功能的清洁机器人而言,为了降低用户对清洁机器人中垃圾盒的清理频率,清洁机器人与基站之间还设置了对接除尘结构,基站的内部设置容积更大的集尘盒,通过对接除尘结构将垃圾盒中的脏污抽送至基站内部的集尘盒中。为了实现除尘对接,清洁机器人的侧壁上设置与垃圾盒连通的除尘口,基站设置与集尘盒连通的集尘口,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时,除尘口与集尘口对接配合,使垃圾盒与集尘盒连通。基站一般采用组合式结构,基站的清洗盘组件可拆卸组装于基站主体,由于清洗盘组件组装于基站主体时可能与集尘口发生碰撞,会对清洗盘组件的安装造成干涉,使清洗盘组件不易安装到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当集尘口可活动设置时,清洗盘组件在组装时与集尘口碰撞会导致集尘口产生偏移,如此会对集尘口和除尘口之间的对接配合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导致集尘口与除尘口产生对接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通过导向结构使清洗盘组件低于集尘口组装于基站主体,避免清洗盘组件碰撞集尘口。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洁系统,包括自移动的清洁机器人及供清洁机器人停靠的基站,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设有拖擦件、侧壁设有除尘口,基站包括配合形成清洁腔的基站主体和清洗盘组件,清洗盘组件可拆卸组装于基站主体,基站主体设有具有集尘口的集尘装置,集尘口设于清洁腔中且可与除尘口对接配合进行集尘,所述清洗盘组件与基站主体之间设有限制清洗盘组件组装于基站主体时移动高度的导向结构,以使清洗盘组件低于集尘口组装于基站主体。
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基站主体与清洗盘组件两者之一上的导向筋及设于另一者上的导向槽,导向槽沿清洗盘组件的组装方向延伸,导向筋插入导向槽中以限制清洗盘组件组装于基站主体时的移动高度。
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设于基站主体的内侧壁与清洗盘组件的外侧壁之间;和/或,所述导向结构设于基站主体的底壁与清洗盘组件的底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使除尘口高于清洗盘组件设置。
优选的,所述除尘口与清洗盘组件的顶面之间具有高度差Δh,10mm≤Δh≤50mm。
优选的,所述集尘装置包括可伸缩的集尘管、与集尘管连通的集尘盒及提供吸力的集尘风机,集尘口设于集尘管伸入清洁腔中的端部,导向结构使清洗盘组件低于集尘管组装于基站主体。
优选的,所述集尘装置包括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一端与集尘盒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清洁腔的顶侧且与清洁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清洗盘组件设有位于清洁腔底部的清洗槽,基站主体内设有提供热风的烘干装置,清洗盘组件的后壁上设有供热风吹入清洗槽中的通风孔,通风孔低于集尘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的开孔方向自后向前朝下倾斜设置,以使热风经通风孔斜向下吹入清洗槽中。
优选的,所述集尘口的外周设有密封件,清洁机器人进入清洁腔时密封件的下唇沿先于上唇沿与清洁机器人的侧壁接触,以使集尘口与除尘口渐进对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系统,在清洗盘组件与基站主体之间加设了导向结构,通过导向结构限制清洗盘组件在组装时的移动高度,使清洗盘组件在组装于基站主体时低于集尘口,避免集尘口对清洗盘组件的安装造成干涉,使清洗盘组件可以顺利组装到位,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也能避免清洗盘组件在组装时因对集尘口的碰撞力较大导致集尘口发生偏移的情况,使集尘口在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时可以与除尘口顺利对接配合,有利于保证集尘的稳定性。
2、导向结构优选采用导向筋与导向槽配合的结构,导向筋与导向槽可以设于基站主体的内侧壁与清洗盘组件的外侧壁之间,也可以设于基站主体的底壁与清洗盘组件的底壁之间,合理设置导向结构的具体结构及设置位置,使其满足限制清洗盘组件组装时移动高度的结构要求,同时避免增大用户将清洗盘组件组装于基站主体时的操作难度,有利于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3、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时,除尘口高于清洗盘组件设置,避免清洗盘组件对集尘口与除尘口之间的对接配合造成干涉,使集尘口与除尘口可以顺利对接配合。
4、合理设置除尘口与清洗盘组件顶面之间的高度差Δh,有利于保证集尘口与除尘口之间的对接稳定性。若Δh<10mm,集尘装置与位于除尘口底侧的部分清洁机器人侧壁之间的接触部位较窄,不利于保证集尘口与除尘口之间的对接稳定性。若Δh>50mm,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时位置较高,清洁机器人的重心相应升高,清洁机器人在清洗拖擦件时的震动幅度较大,系统整体的噪音也较大,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合理设置集尘装置的具体结构及集尘口的设置位置,使集尘口在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时能顺利与除尘口对接配合。导向结构使清洗盘组件低于集尘管而组装于基站主体,避免清洗盘组件在组装时因对集尘管的碰撞力较大导致集尘管受力不能恢复原状的情况,保证集尘管在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时可以与清洁机器人的侧壁有效接触,从而使集尘口与除尘口可以稳定对接配合。
6、集尘装置加设排风通道,集尘风机工作时流经集尘盒的集尘气流经排风通道排出,集尘气流经排风通道向下吹入清洁腔中形成湍流风团,利用该湍流风团可以吹净飞溅到清洁腔内壁和清洁机器人上的污渍,使系统整体保持整洁。
7、烘干装置提供的热风经清洗盘组件后壁上的通风孔吹入清洗槽中,对完成清洗的擦拭件进行烘干。通风孔低于集尘口设置,使吹入清洗槽中的热风避开集尘口,避免热风作用于集尘装置设置集尘口的部位导致该部位加速老化的情况,保证集尘装置的使用寿命。
8、通风孔的开孔方向自后向前朝下倾斜设置,利用通风孔的导向作用使烘干装置的热风经通风孔斜向下吹入清洗槽中,使经过通风孔吹入清洗槽中的热风可以进一步有效避开集尘口。
9、清洁机器人进入清洁腔时,密封件的下唇沿先于上唇沿与清洁机器人的侧壁接触,以使集尘口与除尘口渐进对接,密封件与清洁机器人侧壁之间的对接作用力渐进增大,避免密封件因与清洁机器人侧壁之间的对接作用力瞬间增大使唇沿内翻导致密封配合失效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集尘口与除尘口之间对接配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的底部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基站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基站设置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待停靠入基站时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在行走轮到达对接定位槽前侧时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停靠到位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基站主体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2a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密封件的下唇沿与清洁机器人的侧壁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b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密封件的第一侧唇沿与清洁机器人的侧壁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a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密封件的上、下唇沿与清洁机器人的侧壁完全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b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密封件的两个侧唇沿与清洁机器人的侧壁完全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洗盘组件与基站主体之间导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停靠到位时与清洗盘组件的结构图;
图16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洗盘组件沿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图17为实施例一清洁系统中清洁机器人停靠到位时与密封配合面、减震垫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五清洁系统中基站设置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清洁机器人,101-除尘口,102-凹腔,111-行走轮,112-导向轮,120-滚刷,130-拖擦盘,140-边刷,150-收集盒,160-吸尘风机,20-基站,210-基站主体,220-清洗盘组件,221-清洗槽,222-引导面,223-对接定位槽,224-通风孔,230-清洁腔,241-导向筋,242-导向槽,250-减震垫,260-红外引导装置,310-集尘口,320-密封件,321-下唇沿,322-上唇沿,323-第一侧唇沿,324-第二侧唇沿,325-密封配合面,330-集尘管,331-固定管段,332-伸缩管段,340-集尘盒,350-集尘风机,360-排风通道,370-滤网,40-净水箱,50-污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清洁系统,包括自移动的清洁机器人10及供清洁机器人10停靠的基站20,清洁机器人10的底部设有拖擦件、侧壁设有除尘口101,基站20包括配合形成清洁腔230的基站主体210与清洗盘组件220,清洗盘组件220可拆卸组装于基站主体210。基站主体210设有具有集尘口310的集尘装置,集尘口310设于清洁腔230中且可与除尘口101对接配合进行集尘。清洗盘组件220与基站主体210之间设有限制清洗盘组件220组装于基站主体210时移动高度的导向结构,以使清洗盘组件220低于集尘口310组装于基站主体210。
使清洗盘组件在组装于基站主体时低于集尘口,避免集尘口对清洗盘组件的安装造成干涉,使清洗盘组件可以顺利组装到位,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也能避免清洗盘组件在组装时因对集尘口的碰撞力较大导致集尘口发生偏移的情况,使集尘口在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时可以与除尘口顺利对接配合,有利于保证集尘的稳定性。
结合图2、图3、图4,本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10的底部设有由行走电机驱动的行走轮111及用于引导清洁机器人10移动方向的导向轮112。清洁机器人10底部的大致中间部位设有底部敞口的凹腔102,凹腔102内设有水平设置且轴向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滚刷120,清洁机器人10内设有用于驱动滚刷120的第一电机。拖擦件设于滚刷120的后方,本实施例中,拖擦件优选采用水平旋转的拖擦盘130,拖擦盘13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清洁机器人10内设有用于驱动拖擦盘130的第二电机。清洁机器人10的底部还设有位于滚刷120前方的边刷140,边刷140优选的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清洁机器人10内设有用于驱动边刷140的第三电机。清洁机器人10内还设有收集盒150及吸尘风机160,收集盒150可拆卸安装于清洁机器人10内,收集盒150通过通道与凹腔102连通,吸尘风机160提供吸力形成自凹腔102流向收集盒150的吸尘气流,除尘口101通过管道与收集盒150连通。清洁机器人10工作时,行走电机驱动行走轮111转动使清洁机器人10自行移动,第三电机驱动边刷140转动对待清理面进行清扫,第一电机驱动滚刷120转动对待清理面进行清洁,第二电机驱动拖擦盘130转动对待清理面进行擦拭,凹腔102下方的脏污在吸尘气流的作用下被吸入收集盒150中。
结合图5,清洗盘组件220可拆卸组装于基站主体210的底侧,清洗盘组件220的后部设有用于清洗拖擦件的清洗槽221,清洗槽221位于清洁腔230的底部,清洗盘组件220的前部设有用于引导清洁机器人10进入清洁腔230的引导面222,引导面222自清洗槽221斜向下朝前延伸至地面。基站主体210的内部设有向清洗槽221提供清洗液的净水箱40及用于收集污水的污水箱50,净水箱40与污水箱50可拆卸安装于基站主体210内。清洗拖擦件时,净水箱40向清洗槽221提供清洗液,对拖擦件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清洗槽221中的污水被抽送至污水箱50中。
结合图6、图7,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管330、与集尘管330连通的集尘盒340及提供吸力的集尘风机350,集尘管330的末端伸入清洁腔230中且可伸缩,集尘口310设于集尘管330的末端。本实施例中,集尘管330采用分段组合式结构,包括固定管段331及伸缩管段332,固定管段331的下部伸入清洁腔230中,伸缩管段332设于固定管段331的端部,集尘管330伸入清洁腔230中的部位大致呈L形,集尘口310设于伸缩管段332背向固定管段331的端部处。进一步的,伸缩管段33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伸缩管段332的末端形成围绕于集尘口310外周的密封件320,伸缩管段332的末端具有弹性且受力可发生弹性变形,即密封件320与伸缩管段332的末端设为一体。下唇沿321指密封件320位于集尘口310底侧的部位,上唇沿322指密封件320位于集尘口319顶侧的部位。优选的,伸缩管段332的末端呈锥状且尺寸自后向前增大设置,相应的,密封件320也呈锥状,密封件320的外径自后向前增大。
结合图14,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使清洗盘组件220低于集尘管330组装于基站主体210,导向结构设于基站主体210的内侧壁与清洗盘组件220的外侧壁之间,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清洗盘组件220后部外侧壁上的导向筋241及设于基站主体210内侧壁上的导向槽242,导向槽242沿清洗盘组件220的组装方向延伸。清洗盘组件220组装于基站主体210时,导向筋241插入导向槽242中。优选的,清洗盘组件220后部的左右两侧外侧壁上均设有导向筋241,相应的,基站主体210的左右两侧内侧壁上均设有导向槽242。
为了保证密封件320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之间具有足够的对接面积,结合图14,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20时,除尘口101高于清洗盘组件220设置,除尘口101与清洗盘组件220的顶面之间具有高度差Δh,10mm≤Δh≤50mm。本实施例中,除尘口101与清洗盘组件220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Δh指除尘口101的最低点与清洗盘组件220顶面之间的高度差,Δh优选设置为14mm。
结合图16,为了在拖擦件清洗结束后烘干拖擦件,基站主体210内设有提供热风的烘干装置,清洗盘组件220的后壁上设有供热风吹入清洗槽221中的通风孔224,通风孔224低于集尘口310设置,即通风孔224低于集尘管330设置,使吹入清洗槽221中的热风避开集尘管330,避免导致集尘管330加速老化的情况。本实施例中,通风孔224的开孔方向自后向前朝下倾斜设置,以使热风经通风孔224斜向下吹入清洗槽221中。
为了保证集尘口310与除尘口101之间的对接配合效果,清洁机器人10进入清洁腔230时,密封件320的下唇沿321先于上唇沿322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以使集尘口310与除尘口101渐进对接。渐进对接过程中,密封件320与清洁机器人10侧壁之间的接触作用力渐进增大,避免密封件320的唇沿因接触作用力瞬间增大而内翻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也避免接触作用力瞬间增大导致对接产生错位的情况,使密封件320在对接结束后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充分、有效的接触。
为了使密封件320的下唇沿321能先于上唇沿322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密封件320自上向下朝前倾斜设置,使下唇沿321相对于上唇沿322向前凸出。优选的,密封件320的下唇沿321相对于集尘口310也向前凸出设置,使下唇沿321先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然后集尘口310再与除尘口101对接,避免集尘口310与除尘口101产生对接错位。
结合图8,为了使清洁机器人10在停靠于基站20时可以相对于基站20保持位置稳定,引导面222上设有供行走轮111嵌入的对接定位槽223,清洁机器人10停靠于基站20时,行走轮111嵌于对接定位槽223中。为了通过行走轮111嵌入对接定位槽223的动作实现密封件320与清洁机器人10侧壁之间的渐进式对接配合,行走轮111自对接定位槽223的前侧嵌入并下移至底侧的过程中使密封件320的下唇沿321、上唇沿322依次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
为了使密封件320的两个侧唇沿在清洁机器人10进入清洁腔230时也能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渐进接触配合,集尘口310设于清洁腔230中的左侧,集尘口310的端面与清洁腔230的前后方向中轴线之间设有为锐角的水平夹角。清洁机器人10进入清洁腔230时,密封件320靠近清洁腔230中心的第一侧唇沿323先于远离清洁腔230中心的第二侧唇沿324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本实施例中,集尘口310的端面呈弧形,图11中直线L1表示集尘口310端面的切线方向,直线L2表示清洁腔230的前后方向中轴线,直线L1与直线L2之间具有水平夹角α,45°≤α≤65°。具体的,α优选设置为55°。
结合图8,点T表示对接定位槽223的前端点,点Z表示对接定位槽223的最低点,点M表示行走轮111的最低点。清洁机器人10停靠入基站20时反向移动,结合图9,清洁机器人10沿引导面222斜向后移动至点M与点T重合时,清洁机器人10的顶面与地面之间具有夹角δ1,此时,图12a中点E表示的下唇沿321的下缘处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密封件320的前端面与清洁机器人10侧壁之间具有夹角θ,图12b中点J表示的第一侧唇沿323的后缘处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
清洁机器人10嵌入对接定位槽223时同时存在向后移动和向下移动的动作,该过程中,伸缩管段332受力发生弹性变形,首先,下唇沿321自下向上逐渐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第一侧唇沿323自后向前逐渐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然后,上唇沿322自下向上逐渐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第二侧唇沿324自后向前逐渐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结合图10,当清洁机器人10移动至点M与点Z重合时,清洁机器人10停靠到位,此时,清洁机器人10的顶面与地面之间具有夹角δ2,图13a中点F表示的上唇沿322的上缘处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图13b中点K表示的第二侧唇沿324的前缘处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上唇沿322、下唇沿321及两个侧唇沿均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贴触。
清洁机器人10自图9所示位置移动至图10所示位置过程中,清洁机器人10向下摆动的角度为δ,δ=δ1-δ2。为了使密封件320在行走轮111嵌入对接定位槽223的过程中能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有效接触,θ≤δ,保证密封件320在清洁机器人10停靠到位时能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充分、有效的接触。本实施例中,θ优选设置为3°,δ优选设置为5°。
密封件320背向集尘管330的端面形成位于集尘口310外周的密封配合面325,本实施例中,密封配合面325大致为一个锥形面。结合图17,清洁机器人10具有重心点G,拖擦件具有旋转中心点R,清洁机器人10停靠于基站20使点G和点R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延长线与密封配合面32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合理设置密封配合面325与清洁机器人10侧壁之间的接触位置,通过密封配合面325与清洁机器人10侧壁之间的接触使清洁机器人10在清洗拖擦件时受到有效的定位抵触,可以合理减轻清洁机器人10的震动,从而也可以合理减轻基站20的震动,有利于减小系统整体在清洗拖擦件时的工作噪音,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图17中的直线L3表示清洁机器人10的前后方向中轴线,点G位于直线L3上,两个拖擦盘130关于直线L3对称分布,左右两个拖擦盘130分别具有旋转中心点R1和旋转中心点R2,点R1和点R2也关于直线L3对称分布。直线L4表示点G和点R1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延长线,由于密封配合面325在清洁机器人10停靠于基站20时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密封配合面32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为图17中点J和点K所示的弧线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直线L4与弧线段JK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弧线相交。
清洁机器人10具有几何中心点P,点P也位于直线L3上,清洁机器人10停靠于基站20时,点P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位于集尘口310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上。图17中的直线L5表示集尘口310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点P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位于直线L5上。本实施例中,直线L5经过弧线段JK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弧线的中点。
为了使密封配合面325与清洁机器人10侧壁之间接触作用力的分解力可以有效减轻或抵消拖擦件旋转使清洁机器人10受到的作用力,清洁机器人10停靠于基站20时,需合理设置清洁机器人10的前后方向中轴线与集尘口310的中心线之间的水平夹角。结合图17,清洁腔230的前后方向中轴线与集尘口310的中心线之间具有水平夹角γ,清洁机器人10停靠于基站20时,直线L2所示的清洁腔230前后方向中轴线与直线L3所示的清洁机器人10前后方向中轴线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清洁腔230的前后方向中轴线与集尘口310的中心线之间的水平夹角γ即为清洁机器人10的前后方向中轴线与集尘口310的中心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即直线L3与直线L5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夹角即为水平夹角γ,25°≤γ≤45°。本实施例中,由于清洁机器人10停靠于基站20时,直线L2与直线L3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γ与图11中的α互余,γ优选设置为35°。清洗拖擦盘130时,拖擦盘130旋转时产生的作用力可以分解成如图17中所示的两个正交分力F1、F2,F1会使清洁机器人10发生旋转,F2会使清洁机器人10发生移动。密封配合面325与清洁机器人10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分解成两个分别与F1、F2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通过该反作用力可以有效减轻或抵消F1、F2,从而有利于减轻清洁机器人10在清洗拖擦盘130时的震动。
为了提高清洁机器人10在清洗拖擦件时的减震效果,基站主体210设有减震垫250,减震垫250与集尘口310关于图11中直线L2所示的清洁腔230前后方向中轴线对称分布。清洁机器人10停靠于基站20时,减震垫250和伸缩管段322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对称接触。
结合图11,为了使清洁机器人10能顺利停靠入基站20,基站主体210内设有引导清洁机器人10对位返回并进入清洁腔230的红外引导装置260,红外引导装置260设有红外感应区域,集尘管330位于红外感应区域之外,避免集尘管330对红外引导装置260的信号造成干扰。本实施例中,红外引导装置260位于清洁腔230的后侧,红外感应区域在水平面上设有感应内角β,直线L2所示的清洁腔230前后方向中轴线与感应内角β的角平分线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可以合理增大红外感应区域的感应内角大小,从而可以合理增大红外引导装置260的红外感应范围,使红外引导装置260更好的满足引导清洁机器人10返回基站20的要求。
清洁机器人10返回基站20时,红外引导装置260对清洁机器人10进行引导,清洁机器人10先沿引导面222移动至图9所示位置,此时,密封件320的下唇沿321、第一侧唇沿323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清洁机器人10继续移动至图10所示位置时,密封件320的上唇沿322、第二侧唇沿324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清洁机器人10进入清洁腔230中时,密封件320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之间采用渐进配合的方式,密封件320与清洁机器人10侧壁之间的接触作用力渐进增大,使集尘口310与除尘口101渐进对接配合,避免密封件320的唇沿因接触作用力瞬间增大而内翻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也避免接触作用力瞬间增大导致对接产生错位的情况,使密封件320在对接结束后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充分、有效的接触,保证集尘口310与除尘口101之间的对接配合效果,从而可以保证集尘效果。
清洗拖擦盘130时,净水箱40向清洗槽221提供清洗液,第二电机驱动拖擦盘130转动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拖擦盘130转动脱水,清洗槽221中的污水被抽送至污水箱50中。然后烘干装置提供热风对拖擦盘130进行烘干,热风经通风孔224斜向下吹入清洗槽221中。
集尘时,集尘风机350工作形成集尘气流,收集盒150中的脏污在集尘气流的作用下经除尘口101、集尘口310及集尘管330流入集尘盒340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集尘盒340自基站主体210拆下并进行清理。
可以理解的是,拖擦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擦拭功能的构件。
可以理解的是,净水箱40向清洗槽221提供清洗液的结构参考现有技术。
可以理解的是,清洗槽221中的污水被抽送至污水箱50中的结构参考现有技术。
可以理解的是,集尘口310的端面也可以设置成平面状。
可以理解的是,α也可以设置为45°、48°、50°、53°、58°、60°、62°、65°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点E所示的下唇沿321的下缘处也可以在点M到达点T之前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点J所示的第一侧唇沿323的后缘处也可以在点M到达点T之前与清洁机器人10的侧壁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θ也可以设置为2°、2.5°、3.8°、4°、4.5°、5°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δ也可以设置为4°、4.8°、5.5°、6°、6.5°、7°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320也可以自上向下对齐设置,即密封件320的上唇沿322与下唇沿321上下对齐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筋241与导向槽24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即导向筋241设于基站主体210的内侧壁上,导向槽242设于清洗盘组件220后部的外侧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Δh也可以设置为10mm、12mm、13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烘干装置的具体结构参考现有技术。
可以理解的是,通风孔224的开孔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5°、8°、10°、12°、15°、17°、20°等合适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通风孔224的开孔方向也可以沿前后方向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γ也可以设置为25°、28°、30°、32°、36°、40°、42°、45°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红外引导装置260的具体原理和结构参考现有的红外引导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集尘口310也可以设在清洁腔230中的右侧,此时,集尘管310与减震垫250的设置位置互换。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取消对接定位槽223的设置,在引导面222上设置弧形过渡面等合理的结构使清洁机器人10在停靠于基站20时受到定位,同时利用清洁机器人10越过弧形过渡面的动作实现密封件320与清洁机器人10侧壁之间的渐进接触配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20相对于伸缩管段332独立设置,密封件320固定于伸缩管段332末端的端面上且位于集尘口310的外周。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二中的伸缩管段332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伸缩管段332只能伸缩,伸缩管段332的末端受力不能发生弹性变形。
可以理解的是,集尘管330也可以取消伸缩管段322的设置,密封件320直接固定于集尘管330末端的端面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20围绕于集尘口310的外周且呈平面状,即密封件的320的密封配合面325为一个平面。
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320可以由伸缩管段322的末端构成。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320与伸缩管段322也可以采用两个构件,此时,密封件320固定于伸缩管段322末端的端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集尘管330也可以取消伸缩管段322的设置,密封件320直接固定于集尘管330末端的端面上。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设于基站主体210的底壁与清洗盘组件220的底壁之间。具体的,清洗盘组件220的底壁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基站主体210的底壁上设置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筋。清洗盘组件220组装于基站主体210时,导向筋插入导向槽中。
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筋与导向槽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基站主体210的内侧壁与清洗盘组件220的外侧壁之间、基站主体210的底壁与清洗盘组件220的底壁之间同时设置导向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四可以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结合。
实施例五
结合图18,集尘装置还包括排风通道360,排风通道360的一端与集尘盒340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清洁腔230的顶侧且与清洁腔230连通,基站主体210在清洁腔230的顶侧设有与排风通道360对应的滤网370。集尘风机350工作时,流经集尘盒340的集尘气流经排风通道360排出,集尘气流经排风通道360向下吹入清洁腔230中形成湍流风团,利用该湍流风团可以吹净飞溅到清洁腔230内壁和清洁机器人10上的污渍,使系统整体保持整洁。
实施例五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五可以与实施例二、实施例四分别结合或一起结合,或者,可以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分别结合或一起结合。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清洁系统,包括自移动的清洁机器人及供清洁机器人停靠的基站,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设有拖擦件、侧壁设有除尘口,基站包括配合形成清洁腔的基站主体和清洗盘组件,清洗盘组件可拆卸组装于基站主体,基站主体设有具有集尘口的集尘装置,集尘口设于清洁腔中且可与除尘口对接配合进行集尘,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盘组件与基站主体之间设有限制清洗盘组件组装于基站主体时移动高度的导向结构,以使清洗盘组件低于集尘口组装于基站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基站主体与清洗盘组件两者之一上的导向筋及设于另一者上的导向槽,导向槽沿清洗盘组件的组装方向延伸,导向筋插入导向槽中以限制清洗盘组件组装于基站主体时的移动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设于基站主体的内侧壁与清洗盘组件的外侧壁之间;和/或,所述导向结构设于基站主体的底壁与清洗盘组件的底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使除尘口高于清洗盘组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口与清洗盘组件的顶面之间具有高度差Δh,10mm≤Δh≤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包括可伸缩的集尘管、与集尘管连通的集尘盒及提供吸力的集尘风机,集尘口设于集尘管伸入清洁腔中的端部,导向结构使清洗盘组件低于集尘管组装于基站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包括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一端与集尘盒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清洁腔的顶侧且与清洁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盘组件设有位于清洁腔底部的清洗槽,基站主体内设有提供热风的烘干装置,清洗盘组件的后壁上设有供热风吹入清洗槽中的通风孔,通风孔低于集尘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开孔方向自后向前朝下倾斜设置,以使热风经通风孔斜向下吹入清洗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口的外周设有密封件,清洁机器人进入清洁腔时密封件的下唇沿先于上唇沿与清洁机器人的侧壁接触,以使集尘口与除尘口渐进对接。
CN202221127603.4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清洁系统 Active CN217524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7603.4U CN217524943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7603.4U CN217524943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4943U true CN217524943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5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7603.4U Active CN217524943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4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2667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站及清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2667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站及清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48676U (zh) 清洁基站以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09662658B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
JP6883352B2 (ja) ベース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清掃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114468876B (zh) 基站、清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US11076730B2 (en) Robot cleaner
CN217524943U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13551560U (zh) 清洁基站以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2656319A (zh)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6919249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摆动组件及清洁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217524944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清洁系统
CN210810819U (zh) 用于湿式表面清洁设备的地面吸嘴
CN216797558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4433997U (zh) 一种集成站及其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6020821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
CN215457730U (zh) 一种扫地机的清洗盘及扫地机的清洁坞
CN115153354A (zh) 一种具有喷水水路的扫地机器人
CN117084596A (zh) 一种对接稳定的清洁系统
CN216823283U (zh) 一种稳定工作的表面清洁系统
CN216569782U (zh) 清洁装置及基站
CN220141568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6417067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9962768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20917339U (zh) 一种可沿边清洁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12932357B (zh) 用于湿式表面清洁装置的地面吸嘴及湿式表面清洁装置
CN220695166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地刷模块及清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