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0442U - 外壳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外壳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0442U
CN217520442U CN202220440898.4U CN202220440898U CN217520442U CN 217520442 U CN217520442 U CN 217520442U CN 202220440898 U CN202220440898 U CN 202220440898U CN 217520442 U CN217520442 U CN 217520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bearing
workpiece
detection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08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升才
杨海全
阳常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y Itech Dongguan Co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fang Liangc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fang Liangc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fang Liangc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08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0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0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0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壳检测设备,涉及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外壳检测设备包括有承载组件、固定件和检测件;承载组件包括有承载件和支撑件,支撑件设置于承载件顶端,支撑件用于支撑待测工件;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固定件设置有多个;检测件设置有多个,检测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检测件通过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固定件,与承载件连接;检测件用于检测支撑件上的待测工件。该外壳检测设备通过检测件能够实现检测不同种类的待测工件,并且可以保证检测的质量。

Description

外壳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壳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和笔记本等,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为了能够保证电子设备的外壳和内部零件能够正常装配,通常需要检测外壳框体支架的变形度。
在外壳的生产过程中,外壳的变形度检测通常是采用人工抽检和人工全检的方式进行检测,即操作人员使用平台检测治具和塞尺对外壳进行检测,但由于外壳所需要检测的位置较多,不同的外壳所需要检测的部位不同,需要被检测的外壳种类较多时,操作人员可能会混淆不同种类外壳所需要检测的部位,出现部位漏检的情况,难以保证检测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外壳检测设备,其能够检测多种样式的待测工件,并且可以保证检测的质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检测设备,包括: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有承载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承载件顶端,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待测工件;所述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多个;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检测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承载件连接;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支撑件上的待测工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检测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待测工件放置于支撑件上,使得支撑件能够支撑待测工件,检测件设置在承载件的顶端;根据待测工件的检测要求,将多个检测件分别放置于承载件顶端的不同位置,并使得检测件上的第二连接孔与承载件上的第一连接孔相对,通过固定件穿设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固定检测件和承载件之间的位置,多个检测件能够对支撑件上的待测工件的多个部位进行检测;在需要检测其他种类的待测工件时,可以拆卸固定件并移动检测件,调整检测件在承载件上的位置,并使得检测件的第二连接孔与其他第一连接孔相对,通过固定件重新穿设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再次固定检测件和承载件之间的位置,通过位置移动后的检测件能够满足其他种类的待测工件的检测需求,因此,该外壳检测设备通过检测件能够实现检测多种样式的待测工件,并且可以保证检测的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有凸台,所述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检测件相对的两侧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和所述凸台的侧壁抵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沿环绕所述凸台的方向一一排列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台的顶端设置有一启动感应电眼,所述启动感应电眼能够感应所述支撑件上的待测工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的顶端;所述定位件用于与待测工件的侧壁抵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定位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承载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件的上部设置有一导向斜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承载件的顶部,所述限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待测工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底座,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端。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检测设备的承载组件、检测件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外壳检测设备的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外壳检测设备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待测工件10;承载组件100;承载件110;第一连接孔111;限位槽112;支撑件120;凸台130;启动感应电眼131;定位件140;第三连接孔141;导向斜面142;限位柱150;检测件200;第二连接孔201;激光发射部210;激光接收部220;安装座230;凹槽240;固定件300;底座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检测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检测设备包括有承载组件100、固定件300和检测件200;承载组件100包括有承载件110和支撑件120,支撑件120设置于承载件110顶端,支撑件120用于支撑待测工件10;承载件11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1;固定件300设置有多个;检测件200设置有多个,检测件20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1,检测件200通过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201的固定件300,与承载件110连接;检测件200用于检测支撑件120上的待测工件10。
将待测工件10放置于支撑件120上,使得支撑件120能够支撑待测工件10,检测件200设置在承载件110的顶端;根据待测工件10的检测要求,将多个检测件200分别放置于承载件110顶端的不同位置,并使得检测件200上的第二连接孔201与承载件110上的第一连接孔111相对,通过固定件300穿设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201以固定检测件200和承载件110之间的位置,多个检测件200能够对支撑件120上的待测工件10的多个部位进行检测;在需要检测其他种类的待测工件10时,可以拆卸固定件300并移动检测件200,调整检测件200在承载件110上的位置,并使得检测件200的第二连接孔201与其他第一连接孔111相对,通过固定件300重新穿设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201,以再次固定检测件200和承载件110之间的位置,通过位置移动后的检测件200能够满足其他种类的待测工件10的检测需求,因此,该外壳检测设备通过检测件200能够实现检测多种样式的待测工件10,并且可以保证检测的质量。
具体地,固定件300可以为螺栓,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201均为螺纹,固定件30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201,并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201螺纹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固定件300、承载件110和检测件2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可以理解的是,承载组件100还包括有凸台130,承载件110的顶部设置有一限位槽112,凸台130设置于限位槽112内,检测件200设置于限位槽112内,且检测件200的两侧端分别与限位槽112的侧壁和凸台130的侧壁抵接,使得检测件200能够卡在限位槽112内,以避免检测件200在限位槽112内相对于承载件110转动,提高检测件200检测待测工件10的精度,并且在通过固定件300固定检测件200和承载件110前,能够预定位检测件200在承载件110上的位置,以方便操作人员安装检测件200。
具体地,检测件200为光纤对射感应结构,待测工件10为手机外壳,检测件200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激光发射部210、激光接收部220和安装座230,激光发射部210和激光接收部220均设置于安装座230的顶部,安装座230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与限位槽112的侧壁和凸台130的侧壁抵接,以使得检测件200能够卡在限位槽112内;激光发射部210和激光接收部220相对设置,激光接收部220能够接收来自激光发射部210的激光,激光发射部210和激光接收部220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一凹槽240,将手机外壳放在支撑件120上后,手机外壳的边框部分位于凹槽240内,以阻挡激光发射部210发出的一部分激光,如若激光接收部220接收的激光不为预定值,则能够判断手机外壳的边框部分阻挡了过多和过少的激光,从而判断待测工件10质量出现问题;如若激光接收部220接收的激光为预定值,则能够判断待测工件10质量正常。
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孔111设置于限位槽112的底壁,多个第一连接孔111沿环绕凸台130的方向一一排列设置。
支撑件120用于支撑待测工件10,并使得待测工件10位于凸台130的上方,检测件200均设置在待测工件10的下方,第一连接孔111沿环绕凸台130的方向一一排列设置,检测件200能够固定在承载件110不同的位置,以使得检测件200能够检测待测工件10不同的位置,从而提高检测件200检测待测工件10的适配性;具体地,待测工件10呈方形,第一连接孔111沿方形的轨迹环绕凸台130设置。
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凸台130的顶端设置有一启动感应电眼131,启动感应电眼131用于感应支撑件120上的待测工件10。
具体地,将待测工件10放置于支撑件120上,凸台130则位于待测工件10的下方,凸台130顶端的启动感应电眼131能够感应支撑件120上的待测工件10,以判断支撑件120上是否有待测工件10,当启动感应电眼131感应到支撑件120上的待测工件10时,则会启动检测件200,使得检测件200能够检测待测工件10,当启动感应电眼131无法感应到待测工件10时,则会使检测件200停止工作。
参照图2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承载组件100还包括有定位件140,定位件140设置有多个,定位件140设置于承载件110的顶端;定位件140用于与待测工件10的侧壁抵接。
将待测工件10放置在支撑件120上,定位件140能够与支撑件120上的待测工件10的侧壁抵接,以定位待测工件10的位置,避免待测工件10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保证检测件200能够稳定对待测工件10进行检测。
具体地,待测工件10呈方形,定位件140设置有四个,四个定位件140用于待测工件10的四个侧壁一一抵接,以固定待测工件10的位置。
参照图2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定位件140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141,定位件140通过穿设于第三连接孔141和第一连接孔111的固定件300,与承载件110连接。
将定位件140放置于承载件110的顶端,并使得定位件140上的第三连接孔141和承载件110上的第一连接孔111相对设置,通过固定件30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三连接孔141,以固定定位件140和承载件110之间的位置;当需要检测其他待测工件10时,可以拆卸固定件300并移动定位件140,使得定位件140上的第三连接孔141与其他第一连接孔111相对设置,再通过固定件300穿设该定位件140的第三连接孔141和承载件110上的第一连接孔111,以固定定位件140和承载件110之间的位置;具体地,定位件140可以放置于限位槽112内。
具体地,固定件300可以为螺栓,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三连接孔141均为螺纹,固定件30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三连接孔141,并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三连接孔141螺纹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固定件300、承载件110和定位件14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定位件140的上部设置有一导向斜面142。
将待测工件10从支撑件120的上方放入至支撑件120上,待测工件10会先与定位件140上部的导向斜面142接触,再滑向支撑件120,避免,以降低放置待测工件10的难度。
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承载组件100还包括有限位柱150,限位柱150设置于承载件110的顶部,限位柱150能够穿设于支撑件120上的待测工件10。
具体地,限位柱150与待测工件10上的限位孔匹配,限位柱150能够穿设待测工件10上的限位孔,以固定待测工件10的位置,避免在支撑件120上的待测工件10从水平方向掉落。
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120设置有多个,通过多个支撑件120支撑待测工件10,能够提高支撑待测工件10的稳定性;具体地,支撑件120设置有四个,以稳定支撑待测工件10。
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还包括有底座400,承载件110设置于底座400的顶端,底座400用于承载承载件110;具体地,承载组件100可以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承载组件100的承载件110能够放置于同一底座400上,通过移动该底座400可以移动多个承载组件100,以方便移动多个承载组件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有承载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承载件顶端,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待测工件;所述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多个;
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检测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承载件连接;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支撑件上的待测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有凸台,所述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检测件相对的两侧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和所述凸台的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沿环绕所述凸台的方向一一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顶端设置有一启动感应电眼,所述启动感应电眼能够感应所述支撑件上的待测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的顶端;所述定位件用于与待测工件的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定位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承载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上部设置有一导向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承载件的顶部,所述限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待测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座,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端。
CN202220440898.4U 2022-03-01 2022-03-01 外壳检测设备 Active CN217520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0898.4U CN217520442U (zh) 2022-03-01 2022-03-01 外壳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0898.4U CN217520442U (zh) 2022-03-01 2022-03-01 外壳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0442U true CN217520442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0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0898.4U Active CN217520442U (zh) 2022-03-01 2022-03-01 外壳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0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20442U (zh) 外壳检测设备
CN210570355U (zh) 一种波纹管检具
CN210051285U (zh) 一种凸缘防尘罩的平面度快速检具
CN217900681U (zh) 压铸电源壳体专用检具
CN210036490U (zh) 一种集成式机加工产品孔位快速检测装置
CN210426325U (zh) 一种弹簧盘仿形贴合检具
CN219736181U (zh) 一种发动机罩盖检具
CN218765039U (zh) 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装置
CN209877816U (zh) 汽车保险丝盒支架检具工装
CN212030369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端盖定位孔位置检查检具
CN215525062U (zh) 一种滚针轴承加工用检测装置
CN210514400U (zh) 一种手机主板测试夹具
CN212806808U (zh) 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桥式支架检具工装
CN110146002A (zh) 蓄电池板栅变形监测模具
CN218673463U (zh) 同轴度测量系统与同轴度检验工装
CN215952404U (zh) 一种用于检测柴油泵体上的机加工孔位置度的检具
CN215413483U (zh) 齿轮两端面多孔位置度检具
CN218329649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罩盖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CN212030377U (zh) 一种检测位置度和中心高的检具
CN217112944U (zh) 屏幕漏光检测装置
CN212747749U (zh) 一种快速深度检测装置
CN215810559U (zh) 支座检验工装
CN214954136U (zh) 一种塑胶件产品标准检测机器
CN213106427U (zh) 一种壳体加工校验用夹具
CN213455305U (zh) 一种pcb板孔位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6

Address after: No. 1,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Hengli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523468

Patentee after: LY ITECH (DONGGUAN) Co.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s 101 and 101 / 201 of building A3, A5 / D4 and B25 / B29 / B31 / B33 / B34 in the third industrial zone of Tantou community,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ONGFANG LIANGC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