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6398U - 一种送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6398U
CN217516398U CN202221238324.5U CN202221238324U CN217516398U CN 217516398 U CN217516398 U CN 217516398U CN 202221238324 U CN202221238324 U CN 202221238324U CN 217516398 U CN217516398 U CN 217516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feeding
wheel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83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成伟
黄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383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6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6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6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送线装置,属于线材制造技术领域,送线装置包括底座、至少两支摆臂、连杆、推板、下压气缸、驱动电机和至少两个固定轮,每支摆臂的第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每支摆臂的第二端分别枢接有送线轮,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摆臂的第二端,连杆的第二端形成滑动部,推板上开设腰孔,滑动部滑动连接于腰孔,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每个送线轮传动连接,每个固定轮分别与底座转动连接,线材穿设于送线轮与固定轮之间的间隙且抵接在相邻两个固定轮上,下压气缸驱动推板移动,使连杆的第一端带动摆臂的第二端围绕摆臂的第一端转动,当推板移动至预设距离时,驱动电机驱动送线轮转动,实现线材的输送,便于人工穿设线材,提高了送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送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材在电子器材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线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生产工序或者设备之间输送,这一输送过程依靠送线装置完成,送线装置一般包括多个送线轮和固定轮,其中,送线轮和固定轮的轮面之间形成有一定间隙,人工将线材穿设在间隙中,送线轮和固定轮夹紧线材,送线轮由电机驱动其转动,送线轮转动时即可带动线材移动,以进行送线动作。
现有的送线装置,其送线轮和固定轮的位置均固定设置,送线轮无法活动,导致作业人员在向送线装置穿设线材时费时费力,导致送线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送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送线轮无法活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送线装置,包括:
底座;
至少两支摆臂,每支所述摆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每支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分别枢接有送线轮;
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所述摆臂的第二端,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沿所述送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形成有滑动部;
推板,所述推板沿所述送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开设有腰孔,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腰孔;
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推杆与所述推板连接;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每个所述送线轮传动连接;
至少两个固定轮,每个所述固定轮分别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送线轮与所述固定轮相对设置,且所述送线轮与所述固定轮之间形成有间隙,线材穿设于所述间隙且抵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固定轮的轮面上,所述下压气缸驱动所述推板朝所述固定轮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滑动部在所述腰孔中滑动,使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带动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围绕所述摆臂的第一端转动,当所述推板移动至预设距离时,所述送线轮的轮面抵接在所述线材上,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送线轮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至少两个送线轮齿轮,每个所述送线轮齿轮分别与每个所述送线轮同轴连接,且每个所述送线轮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从动齿轮和至少两个固定轮齿轮,每个所述固定轮齿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固定轮同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每个所述固定轮齿轮分别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顶板和后壳,所述后壳连接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下压气缸设置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顶板上还转动地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螺杆与所述推板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过线导管,所述过线导管沿进线方向至出线方向穿设于所述间隙,且所述过线导管位于所述送线轮与对应的所述固定轮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切口,以使所述线材能够抵接于所述送线轮和所述固定轮的轮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口处设置有连接座、压板和压线气缸,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板和所述压线气缸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线材抵接在所述压板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整直器,所述整直器用于将所述线材整理为直线,所述整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过线导管的进线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整直器包括:
底板;
至少两个固定整直轮,每个所述固定整直轮分别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转动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移动整直轮,所述移动整直轮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整直轮之间,所述线材抵接在所述移动整直轮和所述固定整直轮的轮面之间;
至少两根导柱,每根所述导柱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移动板分别与每根所述导柱滑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整直器还包括调节螺杆和滑块,所述底板沿所述导柱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滑块滑动地插接在所述插槽和所述滑槽之间,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整直器还包括调节底座,所述调节底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调节底座上穿设有调节旋杆,所述调节旋杆的一端形成有转动盘,在所述转动盘的偏心位置上设置有转轴件,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条形孔,转动所述调节旋杆以带动所述转轴件在所述条形孔中滑动,实现所述滑块和所述移动板沿所述导柱的轴线方向同步移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送线装置,包括底座、至少两支摆臂、连杆、推板、下压气缸、驱动电机和至少两个固定轮,每支摆臂的第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每支摆臂的第二端分别枢接有送线轮,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摆臂的第二端,连杆的第二端沿送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形成有滑动部,推板沿送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开设有腰孔,滑动部滑动连接于腰孔,下压气缸的推杆与推板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每个送线轮传动连接,每个固定轮分别与底座转动连接,送线轮与固定轮相对设置,且送线轮与固定轮之间形成有间隙,线材穿设于间隙且抵接在相邻两个固定轮的轮面上。
本申请的送线装置在使用时,下压气缸驱动推板朝固定轮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滑动部在腰孔中滑动,使连杆的第一端带动摆臂的第二端围绕摆臂的第一端转动,当推板移动至预设距离时,送线轮的轮面抵接在线材上,驱动电机驱动送线轮转动,使线材在送线轮和固定轮之间移动,实现线材的输送,便于人工穿设线材,提高了送线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送线装置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送线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送线装置的一视角结构爆炸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送线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爆炸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送线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摆臂组件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摆臂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摆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摆臂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整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整直器的结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送线装置;100-整直器;10-移动整直轮;20-固定整直轮;30-底板;40-移动板;50-滑块;51-条形孔;60-移动板调节组件;61-调节螺杆;62-环形件;70-滑块调节组件;71-调节旋杆;72-调节底座;73-转动盘;74-转轴件;80-导柱;200-送线机构;210-过线导管;220-安装座;221-底座;222-顶板;2221-腰孔;223-后壳;224-顶壳;230-摆臂组件;231-摆臂;232-连杆;2321-滑动部;233-转轴;234-推板;235-连接块;236-下压气缸;237-调节杆;240-驱动组件;241-主动齿轮;242-从动齿轮;243-送线轮齿轮;244-固定轮齿轮;245-电机;250-压线组件;251-压板;252-连接座;253-压线气缸;260-送线轮;270-固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线装置1000,属于线材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在不同设备或工序之间进行线材输送。送线装置1000包括底座221、至少两支摆臂231、连杆232、推板234、下压气缸236、驱动电机245和至少两个固定轮270,每支摆臂231的第一端与底座221转动连接,每支摆臂231的第二端分别枢接有送线轮260,连杆232的第一端枢接于摆臂231的第二端,连杆232的第二端沿送线轮260的转动轴线方向形成有滑动部2321,推板234沿送线轮260的转动轴线方向开设有腰孔2221,滑动部2321滑动连接于腰孔2221,下压气缸236的推杆与推板234连接,驱动电机245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每个送线轮260传动连接,每个固定轮270分别与底座221转动连接,送线轮260与固定轮270相对设置,且送线轮260与固定轮270之间形成有间隙,线材穿设于间隙且抵接在相邻两个固定轮270的轮面上。
本申请的送线装置1000在使用时,下压气缸236驱动推板234朝固定轮270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滑动部2321在腰孔2221中滑动,使连杆232的第一端带动摆臂231的第二端围绕摆臂231的第一端转动,当推板234移动至预设距离时,送线轮260的轮面抵接在线材上,驱动电机245驱动送线轮260转动,使线材在送线轮260和固定轮270之间移动,实现线材的输送。
参阅图5、图7和图9,具体的,推板234上设置有连接块235,下压气缸236与推板234的连接块235连接,底座221上具有U型凹槽,该U型凹槽上穿设有转轴233,摆臂231通过转轴233与U型槽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摆臂231的第二端枢接有连杆232,连杆232的第一端与摆臂23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连杆232的第一端形成滑动部2321,推板234上开设有供滑动部2321滑动连接的腰孔2221,在下压气缸236驱动推板234下压时,连杆232的滑动部2321在腰孔2221中移动并以腰孔2221为支撑,实现连杆232的第一端围绕摆臂231的第一端转动并推动摆臂231的第二端围绕转轴233转动,从而将摆臂231上枢接的送线轮260下压至线材表面,接着驱动电机245通过传动组件驱动送线轮260转动,线材在送线轮260与固定轮270的摩擦力作用下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滑动部2321可以是轴承或者滚轴,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滑动功能的部件,这些结构件均能起到上述实施例的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参阅图5和图6,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241和至少两个送线轮齿轮243,每个送线轮齿轮243分别与每个送线轮260同轴连接,且每个送线轮齿轮243分别与主动齿轮241啮合,驱动电机245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241连接。
参阅图6和图7,示范性的,摆臂231设置为两个,送线轮260对应摆臂231设置为两个,则在主动齿轮241和送线轮齿轮243的传动下,两个送线轮260的转动方向相同。
继续参阅图5,再进一步的,传动组件还包括从动齿轮242和至少两个固定轮齿轮244,每个固定轮齿轮244分别与每个固定轮270同轴连接,从动齿轮242与主动齿轮241啮合,每个固定轮齿轮244分别与从动齿轮242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送线装置1000内部的有限空间内,为了避免摆臂231转动过程中送线轮齿轮243与固定轮齿轮244干涉,在主动齿轮241与固定轮齿轮244之间曾设从动齿轮242,在主动齿轮241、从动齿轮242和固定轮齿轮244的顺次传动下,固定轮270的转动方向与送线轮260的转动方向相反,实现线材的输送。
参阅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送线装置1000还包括过线导管210,过线导管210沿进线方向至出线方向穿设于间隙,且过线导管210位于送线轮260与对应的固定轮270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切口,以使线材能够抵接于送线轮260和固定轮270的轮面上。
示范性的,过线导管210在每个送线轮260和固定轮270相对的位置上都开设切口,切口的形状与送线轮260和固定轮270相匹配,使送线轮260与过线导管210贴合,从而线材从切口穿出后很快便能接触到固定轮270的轮面,避免了线材从切口出后发生折弯。
参阅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口处设置有压线组件250,压线组件250包括连接座252、压板251和压线气缸253,连接座252设置在底座221上,压板251和压线气缸253设置在连接座252的相对两侧,线材抵接在压板251的表面。
具体的,连接座252内部中空,连接座252与过线导管210导通,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压块,在不送线时,气缸推动压块向压板251方向靠近,以将线材夹持在压板251与压块之间;当需要送线动作时,气缸带动压块收缩,线材可以在压板251上移动。
参阅图3和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送线装置1000还包括顶板222和后壳223,后壳223连接于顶板222与底座221之间,下压气缸236设置在顶板222上,且顶板222上还转动地设置有调节杆237,调节杆237的螺杆与推板234螺纹连接。
具体的,调节杆237与顶板22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调节杆237时,推板234可沿垂直于螺杆转动轴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送线轮260的初始高度,方便送线前对送线装置1000进行调试,且通过调节杆237的调节,本申请的送线装置1000还可以兼容不同直径型号的线材。
参阅图10和图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中,送线装置1000还包括整直器100,整直器100用于将线材整理为直线,整直器100的输出端与过线导管210的进线口连通。
具体的,整直器100包括底板30、至少两个固定整直轮20、移动板40和至少两根导柱80,每个固定整直轮20分别转动地设置在底板30上,移动板40上转动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移动整直轮10,移动整直轮10设置在相邻两个固定整直轮20之间,线材抵接在移动整直轮10和固定整直轮20的轮面之间,每根导柱80分别垂直设置在底板30上,且移动板40分别与每根导柱80滑动连接。
示范性的,导柱80设置为两根,固定整直轮20设置为奇数个,移动整直轮10设置为偶数个,沿固定整直轮20和移动整直轮10的周向开设有凹槽,线材穿设在凹槽中,在送线机构200送线时,线材在整直器100中移动,实现线材的整直。
继续参阅图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整直器100还包括调节螺杆61和滑块50,底板30沿导柱80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移动板40在垂直于底板30的方向上开设有插槽,滑块50滑动地插接在插槽和滑槽之间,调节螺杆61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滑块50,调节螺杆61的另一端与移动板40螺纹连接。
具体的,整直器100包括移动板调节组件60,移动板调节组件60包括调节螺杆61和环形件62,调节螺杆61通过环形件62转动连接于滑块50,手动转动调节螺杆61,以带动移动板40沿导杆的轴线移动,从而调整送线轮260的高度,以兼容不同直径型号的线材。
参阅图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整直器100还包括调节底座72,调节底座72设置在底板30上,且调节底座72上穿设有调节旋杆71,调节旋杆71的一端形成有转动盘73,在转动盘73的偏心位置上设置有转轴233件,滑块50上开设有条形孔51,转动调节旋杆71以带动转轴233件在条形孔51中滑动,实现滑块50和移动板40沿导柱80的轴线方向同步移动。
综上,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线装置1000,包括整直器100和送线机构200,其中,整直器100包括移动板调节组件60和滑块调节组件70,送线机构200包括安装座220、摆臂组件230、驱动组件240和压线组件250,其中,安装座220包括底座221、后壳223和顶壳224,顶壳224用于遮挡摆臂组件230以实现防尘功能,线材经过整直器100整直后穿入过线导管210,过线导管210在送线轮260与固定轮270之间的位置开设切口,切口处设置有压线组件250,使用时,压线气缸253回缩以松开线材,下压气缸236驱动推板234下压,推板234进一步带动摆臂231转动,以使送线轮260下压,当送线轮260下压至轮面与线材接触时,驱动电机245通过齿轮组件驱动送线轮260和固定轮270转动,实现线材的输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至少两支摆臂,每支所述摆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每支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分别枢接有送线轮;
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所述摆臂的第二端,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沿所述送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形成有滑动部;
推板,所述推板沿所述送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开设有腰孔,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腰孔;
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推杆与所述推板连接;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每个所述送线轮传动连接;
至少两个固定轮,每个所述固定轮分别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送线轮与所述固定轮相对设置,且所述送线轮与所述固定轮之间形成有间隙,线材穿设于所述间隙且抵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固定轮的轮面上,所述下压气缸驱动所述推板朝所述固定轮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滑动部在所述腰孔中滑动,使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带动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围绕所述摆臂的第一端转动,当所述推板移动至预设距离时,所述送线轮的轮面抵接在所述线材上,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送线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至少两个送线轮齿轮,每个所述送线轮齿轮分别与每个所述送线轮同轴连接,且每个所述送线轮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从动齿轮和至少两个固定轮齿轮,每个所述固定轮齿轮分别与每个所述固定轮同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每个所述固定轮齿轮分别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顶板和后壳,所述后壳连接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下压气缸设置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顶板上还转动地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螺杆与所述推板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过线导管,所述过线导管沿进线方向至出线方向穿设于所述间隙,且所述过线导管位于所述送线轮与对应的所述固定轮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切口,以使所述线材能够抵接于所述送线轮和所述固定轮的轮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处设置有连接座、压板和压线气缸,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板和所述压线气缸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线材抵接在所述压板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整直器,所述整直器用于将所述线材整理为直线,所述整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过线导管的进线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直器包括:
底板;
至少两个固定整直轮,每个所述固定整直轮分别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转动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移动整直轮,所述移动整直轮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整直轮之间,所述线材抵接在所述移动整直轮和所述固定整直轮的轮面之间;
至少两根导柱,每根所述导柱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移动板分别与每根所述导柱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直器还包括调节螺杆和滑块,所述底板沿所述导柱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滑块滑动地插接在所述插槽和所述滑槽之间,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直器还包括调节底座,所述调节底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调节底座上穿设有调节旋杆,所述调节旋杆的一端形成有转动盘,在所述转动盘的偏心位置上设置有转轴件,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条形孔,转动所述调节旋杆以带动所述转轴件在所述条形孔中滑动,实现所述滑块和所述移动板沿所述导柱的轴线方向同步移动。
CN202221238324.5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送线装置 Active CN217516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8324.5U CN21751639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送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8324.5U CN21751639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送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6398U true CN21751639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8324.5U Active CN21751639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送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6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8338A (zh) * 2023-02-14 2023-03-21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式一体式鞋加工用的丝线智能化送丝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8338A (zh) * 2023-02-14 2023-03-21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式一体式鞋加工用的丝线智能化送丝装置
CN115818338B (zh) * 2023-02-14 2023-04-11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式一体式鞋加工用的丝线智能化送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16398U (zh) 一种送线装置
CN105537665A (zh) 一种铜棒切割装置
CN115026688B (zh) 皮带自动检测张紧方法及管件自适应打磨组件、设备
CN115041552A (zh) 铝合金构件快速折弯机构
CN109108682B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设备的新型移送夹紧装置
CN217858556U (zh) 一种线缆校直装置
CN211386988U (zh) 一种管材加工用钻孔装置
CN112247543A (zh) 一种用于生产活塞组件的限位螺母上料拧紧装置及活塞组件组装设备
CN209613425U (zh) 电机壳体点胶装置
CN216830208U (zh) 一种模具冲头头部加工磨削装置
CN114179381B (zh) 一种井控软管生产用接头自动连接装置
CN213671203U (zh) 一种不锈钢型材矫直机
CN210435101U (zh) 一种管材的折弯装置
CN112620472A (zh) 一种可调节冲断机
CN108890263B (zh) 一种钢衬复合管的组装设备
CN219768387U (zh) 一种旋转切料设备
CN215785749U (zh) 一种应用于钢丝拉丝生产线的钢丝矫直机构
CN219465314U (zh) 开料单管穿管机
CN216376737U (zh) 一种纱布收卷装置
CN217166605U (zh) 一种自动化轴件的端部开孔设备
CN219156142U (zh) 一种高精度耐用型铜镍合金丝生产卷绕装置
CN106736564B (zh) 一种车钻一体机床
CN218968121U (zh) 一种电机壳生产用输送定位装置
CN220881245U (zh) 一种eps轴调中送压销装置
CN219949906U (zh) 一种发电机低阻带加工用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