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2667U -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2667U
CN217512667U CN202121478372.7U CN202121478372U CN217512667U CN 217512667 U CN217512667 U CN 217512667U CN 202121478372 U CN202121478372 U CN 202121478372U CN 217512667 U CN217512667 U CN 217512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unching
blanking
ben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83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波
张虎燕
胡舒珊
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long Seali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il Gask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il Gask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il Gask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83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2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2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2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包括有模架,模架内部沿着物料进给方向依次顺序设置有冲孔工序、切边工序、空步工序、折弯工序、让位工序和下料工序,冲孔工序设有冲孔冲头;切边工序设有用于冲切成型料带上相邻两个产品之间废料的第一冲切头和第二冲切头;折弯工序设有安装在模架的上模上的折弯凸模和安装在模架的下模上的折弯凹模;让位工序设有安装在模架的上模上的让位凸模和安装在模架的下模上的让位凹模;下料工序设有用于下料的下料冲头,该下料冲头具有第一冲切边和第二冲切边,本方案工作时能获得壁薄、重量轻、刚性好、形状复杂的零件,并且釆用无搭边条料设计,材料利用率能提高20%以上,生产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背景技术
连续自动模,可在单台设备上可以完成所有工序的加工,同时使用自动化冲床即可实现钣金件的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提高数十倍。
在连续模生产过程,壁薄、重量轻、刚性好和形状复杂的零件能以加工甚至无法加工,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导致材料利用率降低,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连续自动模具,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续自动模具,本申请能获得壁薄、重量轻、刚性好、形状复杂的零件,并且釆用无搭边条料设计,材料利用率能提高20%以上,生产率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包括有模架,模架内部沿着物料进给方向依次顺序设置有冲孔工序、切边工序、空步工序、折弯工序、让位工序和下料工序,
冲孔工序设有冲孔冲头;
切边工序设有用于冲切成型料带上相邻两个产品之间废料的第一冲切头和第二冲切头,第一冲切头和第二冲切头分列于料带输送方向的两侧并且不相连;
折弯工序设有安装在模架的上模上的折弯凸模和安装在模架的下模上的折弯凹模,折弯凹模与折弯凸模相吻合;
让位工序设有安装在模架的上模上的让位凸模和安装在模架的下模上的让位凹模,让位凹模与让位凸模相吻合;
下料工序设有用于下料的下料冲头,该下料冲头具有第一冲切边和第二冲切边。
优选地,上模包括上模架,上模架的底部设置有垫板,垫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推料板,推料板通过卸料弹簧与固定板相连,冲孔冲头、第一冲切头、第二冲切头、折弯凸模和下料冲头依次顺序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部,推料板上开设有供冲孔冲头、第一冲切头、第二冲切头、折弯凸模和下料冲头穿过的避让通孔。
优选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导正钉,固定板的另外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内导柱,内导柱的长度大于导正钉的长度,下模包括下模架,下模架靠近上模架的一面设置有与推料板吻合的凹模,凹模上开设有供导正钉插入的导正销,凹模上还开设有供内导柱插入的内导槽。
优选地,凹模上还设置有能够与推料板弹性抵接的浮动销,下模架的正下方设有底板,下模架的底部通过垫脚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凹模的顶部两侧沿进给方向至出料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有导柱,该导柱用以滑动接触产品料带的边侧滑动,推料板上开设有用以避让每个导柱穿过的第一穿孔。
优选地,空步工序包括设置在固定板底部的弹性顶料柱,该顶料柱具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于固定板的底部,推料板上开设有供每个顶料柱穿过的第二穿孔。
优选地,推料板靠近凹模的一面设有沿进给方向至下料方向直线延伸分布的导正柱,每个导正柱分别与产品的定位孔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依次顺序设置有冲孔工序、切边工序、空步工序、折弯工序、让位工序和下料工序,并且该产品料带为无搭边条料,使产品在冲压时废料减少,解决了如何提高产品材料的利用率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料板抵接产品,使冲压的产品固定以及更易脱料,解决了产品如何在冲孔、折弯、让位以及下料时能够更好的将产品抵紧以及脱料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导柱事先插入到内导槽内初始校正,再通过低于内导柱长度的导正钉插入到导正下销内二次校正,解决了如何使冲压过程更加精准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动销的工作端抵接产品料带的底部向上移动一定距离,使产品料带不会粘在下模上,解决了如何便于产品料带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每个导柱使产品料道沿中间位置限位移动,解决了如何避免输送的产品歪斜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弹性顶料柱可将产品的顶部进行定位,解决了如何进一步的将产品进行限位的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每个导正柱与产品上的定位槽对接,解决了如何使产品在加工时更加精准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局部加工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局部加工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让位工序局部加工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让位工序局部加工流程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图中标号为:1-冲孔工序;2-切边工序;3-空步工序;4-折弯工序;5-让位工序;6-下料工序;7-料带;8-异型通孔;9-定位孔;10-折弯部;11-第一轮廓线;12-第二轮廓线;13-第一冲切边;14-第二冲切边;15-垫板;16-固定板;17-推料板;18-导正钉;19-内导柱;20-凹模;21-内导槽;22-导正销;23-浮动销;24-底板;25-垫脚;26-导柱;27-弹性顶料柱;28-导正柱;29-产品;30-卸料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为了解决如何提高产品29材料的利用率的技术问题,如图1至图7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包括有模架,模架内部沿着物料进给方向依次顺序设置有冲孔工序1、切边工序2、空步工序3、折弯工序4、让位工序5和下料工序6,
冲孔工序1设有冲孔冲头;
切边工序2设有用于冲切成型料带7上相邻两个产品29之间废料的第一冲切头和第二冲切头,第一冲切头和第二冲切头分列于料带7输送方向的两侧并且不相连;
折弯工序4设有安装在模架的上模上的折弯凸模和安装在模架的下模上的折弯凹模20,折弯凹模20与折弯凸模相吻合;
让位工序5设有安装在模架的上模上的让位凸模和安装在模架的下模上的让位凹模20,让位凹模20与让位凸模相吻合;
下料工序6设有用于下料的下料冲头,该下料冲头具有第一冲切边13和第二冲切边14。
具体的,如图1所示,料带7为长条形钢带,成品为料带7通过渐进冲压出的产品29,该模具用于连续冲压成型产品29,该产品29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异型通孔8,在该异型通孔8的周边具有两个用于定位的定位孔9,该产品29具有两个折弯部10,该产品29还具有第一轮廓线11和第二轮廓线12;
如图2所示,该产品29的成型工序包括有冲孔工序1、切边工序2、空位工序、折弯工序4和让位工序5和下料工序6;
料带7到冲孔工序1时对模具对在料带7上冲压成型异型通孔8和顶定位孔9,随后在切边工序2进行对料带7边缘进行切料;
将图中两处切除,随后产品29移动到空步工序3,在该工序模具对料带7不做任何动作,随后到折弯工序4,进行折弯动作,形成最终产品29的折弯部10;
如图3至图5所示,随料带7移动到让位工位,该工位实际为将需要下料的部分移动到模具外部,以便下料冲头的第一冲切边13和第二冲切边14将产品29从料带7上切除并且将下一个待下料的产品29的第一轮廓线11切出,下料完成后的产品29上形成第二轮廓线12;
模架釆用45#钢,凸凹模及冲头采用SKH-9材质,使用深冷处理及氮化处理,使之硬度能达到62HRC左右。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产品29如何在冲孔、折弯、让位以及下料时能够更好的将产品29抵紧以及脱料的技术问题,如图6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上模包括上模架,上模架的底部设置有垫板15,垫板15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下方设有推料板17,推料板17通过卸料弹簧30与固定板16相连,冲孔冲头、第一冲切头、第二冲切头、折弯凸模和下料冲头依次顺序设置在固定板16的底部,推料板17上开设有供冲孔冲头、第一冲切头、第二冲切头、折弯凸模和下料冲头穿过的避让通孔。
具体的,产品29进行冲孔、折弯、让位以及下料时,设置的推料板17事先将产品29料道上部抵紧,可将产品29固定,当冲压结束后,推料板17穿过对应的避让通孔复位,使产品29更好的脱料,固定板16及推料板17采用Crl2M0V,部分进行热处理加工。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如何使冲压过程更加精准的技术问题,如图6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固定板16的一侧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导正钉18,固定板16的另外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内导柱19,内导柱19的长度大于导正钉18的长度,下模包括下模架,下模架靠近上模架的一面设置有与推料板17吻合的凹模20,凹模20上开设有供导正钉18插入的导正销22,凹模20上还开设有供内导柱19插入的内导槽21。
具体的,在冲压时,上模与下模靠近,通过内导柱19事先插入到内导槽21内初始校正,再通过低于内导柱19长度的导正钉18插入到导正下销内二次校正,使上模上的工位与下模上配合的工位处完成对接,进而使冲压过程更加精准。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如何便于产品29料带7的技术问题,如图6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凹模20上还设置有能够与推料板17弹性抵接的浮动销23,下模架的正下方设有底板24,下模架的底部通过垫脚25与底板24固定连接。
具体的,当上模与下模脱模时,浮动销23的工作端抵接产品29料带7的底部向上移动一定距离,使产品29料带7不会粘在下模上,便于产品29料带7输送。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如何避免输送的产品29歪斜的技术问题,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凹模20的顶部两侧沿进给方向至出料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有导柱26,该导柱26用以滑动接触产品29料带7的边侧滑动,推料板17上开设有用以避让每个导柱26穿过的第一穿孔。
具体的,在输送产品29料带7时,通过两侧设置的导柱26可限定产品29料带7移动,防止产品29料带7在加工时歪斜。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如何进一步的将产品29进行限位的技术问题,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空步工序3包括设置在固定板16底部的弹性顶料柱27,该顶料柱具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于固定板16的底部,推料板17上开设有供每个顶料柱穿过的第二穿孔。
具体的,当产品29料带7移动至空步工序3位置后,除空步工序3外的其他工序在进行操作时,通过固定板16上的弹性顶料柱27可抵接产品29料带7的上部,用以进一步限位产品29料带7。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如何使产品29在加工时更加精准度的技术问题,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推料板17靠近凹模20的一面设有沿进给方向至下料方向直线延伸分布的导正柱28,每个导正柱28分别与产品29的定位孔9相吻合。
具体的,该定位槽与产品29上的每个定位孔9对接,当每个产品29移动至对应的工序位置,事先通过对应的导正柱28进行对接,进而使产品29在加工时提升精准度。
本申请通过依次顺序设置有冲孔工序1、切边工序2、空步工序3、折弯工序4、让位工序5和下料工序6,并且该产品29料带7为无搭边条料,使产品29在冲压时废料减少,解决了如何提高产品29材料的利用率的技术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包括有模架,模架内部沿着物料进给方向依次顺序设置有冲孔工序(1)、切边工序(2)、空步工序(3)、折弯工序(4)、让位工序(5)和下料工序(6),其特征在于:
冲孔工序(1)设有冲孔冲头;
切边工序(2)设有用于冲切成型料带(7)上相邻两个产品(29)之间废料的第一冲切头和第二冲切头,第一冲切头和第二冲切头分列于料带(7)输送方向的两侧并且不相连;
折弯工序(4)设有安装在模架的上模上的折弯凸模和安装在模架的下模上的折弯凹模(20),折弯凹模(20)与折弯凸模相吻合;
让位工序(5)设有安装在模架的上模上的让位凸模和安装在模架的下模上的让位凹模(20),让位凹模(20)与让位凸模相吻合;
下料工序(6)设有用于下料的下料冲头,该下料冲头具有第一冲切边(13)和第二冲切边(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上模架,上模架的底部设置有垫板(15),垫板(15)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下方设有推料板(17),推料板(17)通过卸料弹簧(30)与固定板(16)相连,冲孔冲头、第一冲切头、第二冲切头、折弯凸模和下料冲头依次顺序设置在固定板(16)的底部,推料板(17)上开设有供冲孔冲头、第一冲切头、第二冲切头、折弯凸模和下料冲头穿过的避让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6)的一侧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导正钉(18),固定板(16)的另外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内导柱(19),内导柱(19)的长度大于导正钉(18)的长度,下模包括下模架,下模架靠近上模架的一面设置有与推料板(17)吻合的凹模(20),凹模(20)上开设有供导正钉(18)插入的导正销(22),凹模(20)上还开设有供内导柱(19)插入的内导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其特征在于,凹模(20)上还设置有能够与推料板(17)弹性抵接的浮动销(23),下模架的正下方设有底板(24),下模架的底部通过垫脚(25)与底板(2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其特征在于,凹模(20)的顶部两侧沿进给方向至出料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有导柱(26),该导柱(26)用以滑动接触产品(29)料带(7)的边侧滑动,推料板(17)上开设有用以避让每个导柱(26)穿过的第一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其特征在于,空步工序(3)包括设置在固定板(16)底部的弹性顶料柱(27),该顶料柱具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于固定板(16)的底部,推料板(17)上开设有供每个顶料柱穿过的第二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自动模具,其特征在于,推料板(17)靠近凹模(20)的一面设有沿进给方向至下料方向直线延伸分布的导正柱(28),每个导正柱(28)分别与产品(29)的定位孔(9)相吻合。
CN202121478372.7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Active CN217512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8372.7U CN21751266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8372.7U CN21751266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2667U true CN217512667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8372.7U Active CN21751266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2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91667U (zh) 一种用于支架裁切和折弯的装置
CN105728559A (zh) 一模两件插座精密成型模
CN217512667U (zh) 一种连续自动模具
CN113996708A (zh) 一种帽形零部件连续冲压模具
CN219786258U (zh) 三角片成型模具及成型设备
CN211437767U (zh) 汽车前轮内侧加强板两端冲孔及修边成型模具
CN111014451B (zh) 散热器支架的级进冲压模具
CN213495967U (zh) 一种接线固定板的冲压模具
CN214517098U (zh) 一种整体式波形片的多子片成形级进模
CN113441595B (zh) 一种端子冲压机
CN211360323U (zh) 一种修边冲孔成型模具
CN216729091U (zh) 一种卡箍无搭边级进模
CN114346071A (zh) 一种电梯用导轨支架自动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10098718U (zh) 汽缸头盖连续冲压成型模具
CN219899898U (zh) 一种散热铜基板精密冲压级进模
CN213378796U (zh) 一种阀片加工装置
CN205629100U (zh) 一模两件插座精密成型模
CN210098720U (zh) 座椅支架连接片连续冲压模具
CN219483940U (zh) 一种推牌头成型连续模
CN210098722U (zh) 油泵卡座连续冲压成型模具
CN217474594U (zh) 不锈钢带底孔折弯厚构件的连续料带式生产装置
CN212190868U (zh) 一种多级打弯模具结构
CN214263536U (zh) 合页扣件连续冲压成型一体化模具
CN214184894U (zh) 一种长窄形产品打弯连续模具
CN111906242B (zh) 一种尖齿链板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4

Address after: No. 1500 Chaosheng Road, Cixi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0

Patentee after: Xinxinglong Sealing Technology (Ningbo)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66 Dongsheng Street,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SIL GASKE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