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5619U - 研磨工具机 - Google Patents

研磨工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5619U
CN217475619U CN202221083544.5U CN202221083544U CN217475619U CN 217475619 U CN217475619 U CN 217475619U CN 202221083544 U CN202221083544 U CN 202221083544U CN 217475619 U CN217475619 U CN 217475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otor
machine tool
grinding mach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35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邦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pole Precision Too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Xpole Precision Too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pole Precision Tools Inc filed Critical Xpole Precision Tools Inc
Priority to CN2022210835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5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5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5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研磨工具机,包含一机壳、一设于该机壳内的驱动组件及一导流结构。该机壳成形至少一入气口及至少一第一出气口,该驱动组件包含一马达及一与该马达同步转动的风流产生件,该马达具有一马达外罩,该风流产生件位于该马达未连接一研磨件一端。该马达外罩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及至少一连通该马达内部的第二开口。该导流结构设于该机壳与该马达外罩其中一者,该导流结构令该研磨工具机具有一第一气流路径,该第一气流路径依序为该入气口、该第一开口、该马达内部、该第二开口、该风流产生件及该第一出气口。

Description

研磨工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工具机,尤指一种令散热气流进入马达内部并对机壳抓握部分提供散热的研磨工具机。
背景技术
现有研磨工具机虽多配有与马达连动的一风流产生件,期透过该风流产生件来对工作中的该研磨工具机进行散热。前述就如CN101636245B所揭,该案研磨工具机的设计,是令该风流产生件设置在该马达与一研磨件之间,使该风流产生件主要目的不是散热,而以排尘为主,散热只是附加作用,该风流产生件作用时,设置在握把处的开口将可作为进气口并于该研磨工具机壳内产生风流,风流经过马达外部,最后于该机壳面对朝该研磨件的部分排出。如此设计的风流路径过长,降低散热的效果有限。再者,现今研磨工具机整体设计为提升使用者抓握的使用体验,均采好抓握的结构进行设计,导致该研磨工作机的壳内散热问题更为显著。如该研磨工具机采用前述风流产生件的配置实施,壳内温度将因马达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而明显温升,壳表温度亦随壳内温升而明显升高,壳表明显升温将令使用者掌心感受明显,而不利使用体验。
为解决前述研磨工具机内部散热不易的问题,US 7270598公开研磨工具机引外部空气对进入研磨工具机内部进行散热的技术方案。该案通过吸尘管吸取研磨所产生的含尘气体时令工具机内部的气体压力产生变化,使外部空气得以由进气口进入工具机内部再进入该吸尘管,外部空气朝该吸尘管方向流动过程中行经该马达并对该马达进行散热。然而,US 7270598所揭结构无法应用于以抓握方式实施的研磨工具机,其因在于,该进气口位置是在机壳顶端,如采用此种设计,使用者抓握的同时将阻挡该进气口,导致该进气口的进气效果不佳,对该马达散热的效果随着降低。
此外,本案申请人中国台湾专利TW I751912虽分别揭露可降低壳内温度的技术方案,但风流的入风处是该机壳的一身部,风流出口是在该机壳的一头部,该风流产生件则是设于靠近风流出口的问题,如此设置将导致风流路径过长,导致热效果有限。此外,该案亦未针对该马达内部进行散热,导致该马达内部废热积存的问题仍然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习用握持式研磨工具机不具备对马达内部进行散热导致机壳温升明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解决习用握持式研磨工具机散热风流路径过长导致机壳温升依然明显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工具机,包含一机壳、一驱动组件、及一导流结构。该机壳提供抓握方式操作,该机壳成形至少一入气口及至少一第一出气口。该驱动组件装于该机壳内,该驱动组件包含一马达及一与该马达同步转动的风流产生件,该马达具有一定子、一转子、一组接该转子的输出轴、及一环该定子及该转子设置的马达外罩,该输出轴具有一面向该机壳并组接该风流产生件的第一端、及一组接一研磨件的第二端,该马达外罩具有至少一与该入气口产生通气关系的第一开口、及至少一连通该马达内部并面向该风流产生件的第二开口。该导流结构设于该机壳与该马达外罩其中一者,该导流结构令该研磨工具机具有一第一气流路径,该第一气流路径依序为该入气口、该第一开口、该马达内部、该第二开口、该风流产生件及该第一出气口。
一实施例中,该导流结构设于该机壳内并介于该第一出气口与该入气口之间。
一实施例中,该导流结构为一成形于该马达外罩上并于该马达外罩组装后接触该机壳内壁的挡板。
一实施例中,该机壳内区分为一马达空间及一与该马达空间分隔的研磨空间,该第一气流路径仅作用于该马达空间。
一实施例中,该机壳区分一提供抓握的头部及一身部,该机壳由至少二壳件组成,该马达外罩与该二壳件的其中之一连接。
一实施例中,该马达外罩具有一成形于该马达外罩底缘与该机壳内壁接触的凸肋,该凸肋令该机壳内区分为该马达空间及该研磨空间。
一实施例中,该马达具有一装于该马达外罩未形成该第二开口一端的端板,该端板提供该定子固设于上。
一实施例中,该机壳区分一提供抓握的头部及一身部,该机壳具有一组装于该身部的操作压板、及至少一第二出气口,该研磨工具机包含一设于该机壳内并位于该头部与该身部交界的导流件,该导流件令该研磨工具机界定出一第二气流路径,该第二气流路径依序为该入气口、该第一开口、该马达内部、该第二开口、该风流产生件及该第二出气口。
一实施例中,该导流件具有一面向该身部的引流部,该引流部包含一主引导面及二分别接连该主引导面两侧的辅助引导面。
一实施例中,该辅助引导面是由多个曲面构成。
一实施例中,该导流件为一弧形,该导流件具有二分别设于该导流件二末端的止流块。
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出气口于该机壳上的水平高度高于该入气口于该机壳上的水平高度。
一实施例中,该机壳具有至少一设于该入气口的滤尘件。
一实施例中,该气流产生件为一离心扇。
透过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相较于习用具有以下特点:本实用新型透过导流结构,该机壳上的该入气口及该第一出气口,以及该马达外罩上的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令该研磨工具机内部产生该第一气流路径,该第一气流路径流经该马达内部,具体解决该马达及该机壳表面的温升剧烈的问题,避免使用者掌心感受明显温升。此外,本实用新型该第一气流路径短于习用,更能增加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一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一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一实施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一实施例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一);
图6,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一实施例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二);
图7,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一实施例局部风流路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另一实施例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研磨工具机一实施例导流件俯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20:研磨工具机
21:机壳
211:入气口
212:第一出气口
213:马达空间
214:研磨空间
215:头部
216:身部
217:操作压板
218:第二出气口
219:壳件
22:驱动组件
221:马达
222:风流产生件
223:定子
224:转子
225:输出轴
226:马达外罩
227:第一端
228:第二端
229:第一开口
230:第二开口
231:凸肋
232:端板
233:气密支撑环
234:通孔
235:电线
236:扇叶
237:环板
238:连接环
239:线圈
24:导流结构
241:挡板
242:软性阻气件
25:研磨件
26:电路板
27:导流件
271:引流部
272:主引导面
273:辅助引导面
274:止流块
275:过线缺口
30:第一气流路径
31:第二气流路径
32: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工具机20,该研磨工具机 20包含一机壳21、一驱动组件22、及一导流结构24。其中,该机壳21提供使用者以抓握方式操作,使用者抓握该机壳21位置恰为该驱动组件22的相对上方,更具体来说,该使用者掌心是位于该驱动组件22的相对上方。该机壳 21成形至少一入气口211及一第一出气口212,其中,该第一出气口212于该机壳21上的水平高度高于该入气口211于该机壳21上的水平高度,意味着该入气口211将较靠近该研磨工具机20实施研磨作业的一工作面。未避免粉尘从该入气口211进入,于一实施例中,该机壳21具有至少一设于该入气口211 的滤尘件,该滤尘件可以是滤网或过滤棉等不过度影响气体流动者。再者,该第一出气口212非设于该机壳21顶部,也就是说,使用者于抓握时不影响该第一出气口212的排气。
又,该驱动组件22装于该机壳21内,该驱动组件22包含一马达221、及一与该马达221同步转动的风流产生件222。该马达221具有一定子223、一转子224、一组接该转子224的输出轴225、及一环该定子223及该转子224 设置的马达外罩226。其中,该输出轴225具有一第一端227、及一与该第一端227相对的第二端228,如以图6所揭该研磨工具机20方向为例,该第一端227为该输出轴225的顶端,该第二端228则为该输出轴225的底端。该第一端227面向该机壳21内部并组接该风流产生件222,该第二端228则组接一研磨件25。由前述可知,该研磨件25如是位于该马达221下方,该风流产生件222将位于该马达221上方。又,该风流产生件222于该机壳21内的高度可与该第一出气口212等高,或靠近该第一出气口212的高度。该风流产生件222运转时将产生轴向不同于该输出轴225的气流,该风流产生件222为一离心扇,该风流产生件222面向该第一出气口212,该风流产生件222包含多个扇叶236,以及一提供该些扇叶236设置的环板237,该些扇叶236将排列形成一叶轮,该风流产生件222是从该些扇叶236中的任两相邻者之间出风。进一步地,该些扇叶236任两相邻者之间的距离非等距,而是从该环板237 内缘朝该环板237外缘渐扩。于该马达221采外转子设计时,该环板237可为该转子224的一部分。此外,一实施例中,该风流产生件222包含一与该环板 237分设该些扇叶236两端的连接环238,该连接环238的大小非以等同该环板237为限制。又,该马达外罩226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229,及至少一第二开口230,该第一开口229位于该马达外罩226侧边,该第一开口229与该入气口211形成通气关系,进一步地,该第一开口229更可与该入气口211直接面对。又,该第二开口230连通该马达221内部,并且面对该风流产生件222。如以图2至图6所绘该研磨工具机20方向为例,该第二开口230是位于该马达外罩226顶部。再者,本实施例该马达221是采外转子设计,该转子224 是设于该定子223外,该转子224于面对该风流产生件222的一面上成形将至少一通孔234。
承上,本实用新型该导流结构24设于以下位置其中之一:该机壳21内及该马达外罩226。图5所揭为该导流结构24设于该马达外罩226上,图8所揭则是导流结构24设置在该机壳21内。本文于后暂先以图5所揭续作说明,但不以此为限制。并请参阅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该导流结构24用途在于令从该入气口211进入气流仅能通过该第一开口229,进入该马达221内部。该导流结构24令该研磨工具机20具有一第一气流路径30,该第一气流路径 30依序为该入气口211、该第一开口229、该马达221内部、该第二开口230、该风流产生件222、及该第一出气口212。据此,该风流产生件222转动时,由该入气口211进入的气流(如图7所标示的32)将循该第一气流路径30移动,沿途对该马达221内部进行散热,即气流(如图7所标示的32)会对该马达221 内设置于该定子223或该转子224上的多个线圈239进行散热,以大幅降低该马达221工作过程中积存的废热,使该机壳21提供使用者抓握的部分不会产生明显升温,使用者掌心不在因该机壳21明显的温升而产生操作过程中的不适。
复请参阅图5,该导流结构24设于该马达外罩226时,该导流结构24为一设于该马达外罩226上的挡板241,该挡板241于组装完成后将接触该机壳 21内壁,以阻碍该入气口211与该第一出气口212之间的直接连通。于图5 所揭实施例中,该挡板241成形由该马达外罩226顶缘延伸,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请再参阅图8,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导流结构24设于该机壳21 内时,该导流结构24将介于该第一出气口212与该入气口211之间,进一步地,该导流结构24非必须是由该机壳21一体成形,而可为设于该机壳21内的独立部件,如软性阻气件242等可适应该机壳21内空间并产生阻气效果者。再者,该机壳21内亦可具备用以组装定位该导流结构24的结构,例如凸块、榫等。
复请参图5及图6,该机壳21内区分为一马达空间213,及一与该马达空间213分隔的研磨空间214,该第一气流路径30仅作用于该马达空间213内。更具体来说,该马达外罩226具有一成形于该马达外罩226底缘并与该机壳 21内壁接触的凸肋231,透过该凸肋231分隔,该机壳21将可区分出该马达空间213及该研磨空间214。一实施例中,该马达221具有一装于该马达外罩 226未形成该第二开口230一端的端板232,该端板232除提供该定子223固设于上之外,亦封闭该马达外罩226原先开放的一端,令从该第一开口229 进入的气流仅能朝该第二开口230方向流动。一实施例中,该马达221具有一可与该马达外罩226组接以支撑该端板232的气密支撑环233,该气密支撑环 233与该端板232可与该凸肋231配合,以将该机壳21内部区分出该马达空间213与该研磨空间214,且要了解到本实用新型该马达空间213与该研磨空间214是互不连通。
复请参图4至图6,该机壳21基于外型可区分出一提供抓握的头部215,及一身部216。该机壳21更具有一组装于该身部216的操作压板217,及至少一第二出气口218。另一方面,该研磨工具机20包含一电路板26及一导流件 27,该电路板26与该导流件27均设于该机壳21内,该电路板26位在该身部 216,并电性连接该马达221,以控制该马达221的工作。该导流件27则设于该头部215与该身部216的交界,该导流件27将令该研磨工具机20内界定出一第二气流路径31,该第二气流路径31依序为该入气口211、该第一开口229、该马达221内部、该第二开口230、该风流产生件222及该第二出气口218。由前述可知,该第二气流路径31起点同为该入气口211,并同样经过该第一开口229、该马达221内部、及该风流产生件222,而对该机壳21提供抓握的部分散热,该第二气流路径31之后进入该身部216,使处在该身部216的该电路板26获得散热,最后从该第二出气口218排出。复请参阅图9,并承上述,一实施例中,该导流件27具有一引流部271,该引流部271令沿该第二气流路径31移动的气流行经此处时被引导下降,朝该第二出气口218移动。该引流部271包含一主引导面272及二分别接连该主引导面272两侧的辅助引导面273。进一步地,该辅助引导面273是由多个曲面构成。
复请参阅图3及图9,于一实施例中,该导流件27贴近该马达外罩226 边缘设置,而可为一弧形。需注意地,该导流件27不遮蔽该第一开口229。又,该导流件27具有二分别设于该导流件27二末端的止流块274,该止流块 274与该导流结构24协同作用,限制从该入气口211进入的气流仅能进入该第一开口229。复请参阅图6及图9,一实施例中,该导流件27更成形有一过线缺口275,该过线缺口275提供该马达221的一电线235穿越其中而与该电路板26连接。
请参阅图2,于一实施例中,该机壳21是由至少二壳件219组成,该马达外罩226与该二壳件219的其中之一连接。更进一步地,该马达外罩226 更可与该二壳件219的其中之一一体成形。

Claims (18)

1.一种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壳,提供以抓握方式操作,成形至少一入气口及至少一第一出气口;
一驱动组件,装于该机壳内,包含一马达及一与该马达同步转动的风流产生件,该马达具有一定子、一转子、一组接该转子的输出轴、及一环该定子及该转子设置的马达外罩,该输出轴具有一面向该机壳并组接该风流产生件的第一端、及一远离该机壳并组接一研磨件的第二端,该马达外罩具有至少一与该入气口产生通气关系的第一开口、及至少一连通该马达内部并面向该风流产生件的第二开口;及
一导流结构,设于该机壳与该马达外罩其中一者,该导流结构令该研磨工具机具有一第一气流路径,该第一气流路径依序为该入气口、该第一开口、该马达内部、该第二开口、该风流产生件及该第一出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导流结构设于该机壳内并介于该第一出气口与该入气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导流结构为一成形于该马达外罩上并于该马达外罩组装后接触该机壳内壁的挡板。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内区分为一马达空间及一与该马达空间分隔的研磨空间,该第一气流路径仅作用于该马达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区分一提供抓握的头部及一身部,该机壳由至少二壳件组成,该马达外罩与该二壳件的其中之一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外罩具有一成形于该马达外罩底缘与该机壳内壁接触的凸肋,该凸肋令该机壳内区分为该马达空间及该研磨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具有一装于该马达外罩未形成该第二开口一端的端板,该端板提供该定子固设于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区分一提供抓握的头部及一身部,该机壳具有一组装于该身部的操作压板、及至少一第二出气口,该研磨工具机包含一设于该机壳内并位于该头部与该身部交界的导流件,该导流件令该研磨工具机界定出一第二气流路径,该第二气流路径依序为该入气口、该第一开口、该马达内部、该第二开口、该风流产生件及该第二出气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导流件具有一面向该身部的引流部,该引流部包含一主引导面及二分别接连该主引导面两侧的辅助引导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引导面是由多个曲面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导流件为一弧形,该导流件具有二分别设于该导流件二末端的止流块。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区分一提供抓握的头部及一身部,该机壳由至少二壳件组成,该马达外罩与该二壳件的其中之一连接。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出气口于该机壳上的水平高度高于该入气口于该机壳上的水平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具有至少一设于该入气口的滤尘件。
1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区分一提供抓握的头部及一身部,该机壳由至少二壳件组成,该马达外罩与该二壳件的其中之一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出气口于该机壳上的水平高度高于该入气口于该机壳上的水平高度。
1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具有至少一设于该入气口的滤尘件。
1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研磨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该气流产生件为一离心扇。
CN202221083544.5U 2022-05-07 2022-05-07 研磨工具机 Active CN217475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3544.5U CN217475619U (zh) 2022-05-07 2022-05-07 研磨工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3544.5U CN217475619U (zh) 2022-05-07 2022-05-07 研磨工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5619U true CN217475619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3544.5U Active CN217475619U (zh) 2022-05-07 2022-05-07 研磨工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5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6939B2 (en) Electric hand tool
CN105307821A (zh) 电动工具
US20190099874A1 (en) Hand-held electric power tool
JP4951588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217547906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5392873U (zh) 交流无刷切割工具
CN217475619U (zh) 研磨工具机
JP4942795B2 (ja) 電気掃除機
TWI802391B (zh) 研磨工具機
EP4286097A1 (en) Tool grinding machine
CN114952544A (zh) 降低机壳发烫的研磨工具机
CN210958069U (zh) 设有散热风道的电机驱动一体机
CN117047621A (zh) 研磨工具机
US20230390880A1 (en) Tool grinding machine
KR100808205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모터 어셈블리
CN210612005U (zh) 一种高速吸尘器马达
JP4625722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214393694U (zh) 降低机壳发烫的研磨工具机
CN217469678U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机壳
CN219570381U (zh) 一种园林吹风机
CN215824418U (zh) 一种往复锯齿轮箱散热结构
JP4029333B2 (ja) 電動送風機
CN215109601U (zh) 风机组件
CN218697232U (zh) 电动研磨工具机及其壳体
CN215956221U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的散热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