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2659U -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2659U
CN217462659U CN202221251499.XU CN202221251499U CN217462659U CN 217462659 U CN217462659 U CN 217462659U CN 202221251499 U CN202221251499 U CN 202221251499U CN 217462659 U CN217462659 U CN 217462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air
centrifugal fan
volut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14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中杰
游斌
吴鑫
吴波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14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2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2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2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和空调器,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蜗壳,蜗壳包括蜗壳主体和排风部,蜗壳主体内限定出安装腔,蜗壳主体的轴向两端均具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吸风口,排风风道的远离安装腔的一侧形成为排风口,排风部的周向侧壁包括沿排风部的周向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与蜗壳主体之间连接有蜗舌,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形成为扩压壁,在由安装腔至排风口的方向上,扩压壁朝向远离排风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在蜗舌沿第二侧壁至第四侧壁的方向上的中间部位至两端的方向上,蜗舌朝向靠近第三侧壁的方向倾斜,蜗舌的倾斜角度为5‑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可以提升风量,降低噪声和功耗。

Description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离心风机的蜗壳的风阻较大,不利于气流的流动,降低了空调器的风量,同时离心风机还存在运行噪声大和功耗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可以提高风量,降低噪声和功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离心风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包括蜗壳主体和排风部,所述蜗壳主体内限定出安装腔,所述蜗壳主体的轴向两端均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吸风口,所述排风部连接在所述蜗壳主体的出风侧,所述排风部内限定出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的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形成为排风口,所述排风部的周向侧壁包括沿所述排风部的周向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蜗壳主体之间连接有蜗舌,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形成为扩压壁,在由所述安装腔至所述排风口的方向上,所述扩压壁朝向远离所述排风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在所述蜗舌沿所述第二侧壁至所述第四侧壁的方向上的中间部位至两端的方向上,所述蜗舌朝向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方向倾斜,所述蜗舌的倾斜角度为5-1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通过使蜗壳的排风部的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形成扩压壁,使扩压壁在由安装腔至排风口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排风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延伸,可以使得排风风道在出风方向上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加,减小了气流流经排风风道时的风阻,有利于减小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同时使蜗舌朝向靠近第三侧壁的方向倾斜,可以降低空调器的噪声和空调器的功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扩压壁的倾斜角度为1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离心风机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吸风口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与所述蜗壳主体的轴线平行或重合,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固定部和多个连接部,所述电机或所述支撑轴设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周壁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上述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机壳内以驱动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机壳内与所述换热器组件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使蜗壳的排风部的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形成扩压壁,使扩压壁在由安装腔至排风口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排风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延伸,可以使得排风风道在出风方向上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加,减小了气流流经排风风道时的风阻,有利于减小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同时使蜗舌朝向靠近第三侧壁的方向倾斜,可以降低空调器的噪声和空调器的功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且连通,沿所述机壳的前后方向,所述进风口的宽度大于15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限定出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排风口适于朝向所述第一腔室排风,所述换热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换热器组件朝向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左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右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俯视图;
图10是图7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1是图7中C-C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
1、机壳;11、前面板;111、出风框;112、出风口;12、后面板;13、进风口;14、第一腔室;15、第二腔室;16、引风区;17、出风区;
2、离心风机;21、蜗壳;211、蜗壳主体;2111、安装腔;2112、吸风口;212、排风部;2121、排风风道;2122、排风口;2123、第一侧壁;2124、第二侧壁;2125、第三侧壁;2126、第四侧壁;213、第一半壳;214、第二半壳;215、蜗舌;216、扩压壁; 22、第一支架;221、固定部;222、连接部;23、第二支架;231、支撑轴;232、轴承; 24、电机;241、输出轴;25、离心风轮;
3、换热器组件;
4、导风部件;41、导风板;42、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2。
如图6-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离心风机2,包括蜗壳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电机24、离心风轮25和支撑轴231。
如图8-图11所示,蜗壳21包括蜗壳主体211和排风部212,蜗壳主体211内限定出安装腔2111,蜗壳主体211的轴向两端均具有与安装腔2111连通的吸风口2112,排风部212连接在蜗壳主体211的出风侧,排风部212内限定出与安装腔2111连通的排风风道2121,排风风道2121的远离安装腔2111的一侧形成为排风口2122,排风部212 的周向侧壁包括沿排风部212的周向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壁2123、第二侧壁2124、第三侧壁2125和第四侧壁2126,第一侧壁2123和第三侧壁2125相对设置,第二侧壁 2124和第四侧壁2126相对设置,其中第一侧壁2123与蜗壳主体211之间连接有蜗舌 215,第二侧壁2124和第四侧壁2126形成为扩压壁216,在由安装腔2111至排风口2122 的方向上,扩压壁216朝向远离排风部212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通过设置扩压壁216,可以使得排风风道2121在出风方向上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加,减小了气流流经排风风道2121时的风阻,有利于减小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其中,在由安装腔 2111至排风口2122的方向上,扩压壁216呈曲线或直线延伸,也就是说,扩压壁216 所在的表面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
例如,在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23与蜗壳主体211之间连接有蜗舌215,第三侧壁2125为与第一侧壁2123相对的一侧侧壁,第一侧壁2123和第三侧壁 2125在前后方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侧壁2124和第四侧壁2126沿蜗壳主体211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扩压壁216可以由第二侧壁2124和第四侧壁2126沿上下方向的至少部分沿互相背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而成,扩压壁216 所在的表面为平面。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蜗舌215沿第二侧壁2124至第四侧壁2126的方向上的中间部位至两端的方向上,蜗舌215朝向靠近第三侧壁2125的方向倾斜。这样设置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噪音和空调器100的功耗,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8-图11所示,蜗舌215的倾斜角度为5-15°。具体地,蜗舌215与平行于离心风轮25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在5°-15°之间,例如,蜗舌215与平行于离心风轮25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β可以为5°、6°、7°、8°、9°、10°、11°、 12°、13°、14°或15°等。由此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噪音和功耗,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2,通过使蜗壳21的排风部212的第二侧壁2124和第四侧壁2126形成扩压壁216,使扩压壁216在由安装腔2111至排风口2122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排风部212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延伸,可以使得排风风道2121在出风方向上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加,减小了气流流经排风风道2121时的风阻,有利于减小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同时使蜗舌215朝向靠近第三侧壁2125的方向倾斜,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噪声和空调器100的功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0和图11所示,扩压壁216的倾斜角度为 10-20°。具体地,扩压壁216与垂直离心风轮25轴线的竖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在10°-20°的范围之内,例如,扩压壁216与竖向平面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10°、11°、 12°、13°、14°、15°、16°、17°、18°、19°或20°等。由此,可以避免扩压壁216的倾斜角过小时无法较好地起到降低风阻减少风量损失的左右,也可以避免扩压壁 216的倾斜角过大时导致排风风道2121内风压过低,无法有效控制风向和风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0所示,第二侧壁2124和第四侧壁2126的倾斜角度相同。这样设置有利于减少扩压壁216的风阻,可以减少风量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出风效率,同时也便于蜗壳21的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离心风机2还包括;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电机24、离心风轮25和支撑轴231。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3分别设于两个吸风口2112处。这样设置可以提高离心风机2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离心风机2运转的振动直接传递至机壳1上。
如图10所示,电机24与第一支架22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提高电机24运行的稳定性。
如图10所示,离心风轮25设于安装腔2111内,离心风轮25的轴线与蜗壳主体211的轴线平行或重合,离心风轮25与电机24的输出轴241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电机 24驱动离心风轮25转动,同时也可以提高离心风机2的稳定性。其中,安装腔2111 内可以设有多个离心风轮25,多个离心风轮25可以沿蜗壳主体211的轴线方向并列设置。
如图10所示,支撑轴231的一端与电机24的输出轴241连接,支撑轴23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第二支架23。具体地,离心风机2可以可转动地设在支撑轴231上。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离心风轮25因为重力原因下坠导致离心风轮25运行不平稳,提高了离心风机2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0所示,支撑轴231和第二支架23之间设有轴承232。这样设置可以降低支撑轴231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支撑轴231的回转精度,使离心风轮25的运转更平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3均包括固定部221和多个连接部222,电机24或支撑轴231设于固定部221,连接部222的一端与固定部221的周壁连接,连接部22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固定部221的方向延伸,多个连接部222在固定部22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具体地,电机24可以固定在第一支架22的固定部221上,支撑轴231的一端与电机24的输出轴241连接,支撑轴231的另一端可以可转动地设在第二支架23的固定部221上,第一支架22的固定部221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支架23固定部221的尺寸,多个连接部222的一端与固定部221的周壁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蜗壳主体211的侧壁上。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电机24 和支撑轴231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电机24或支撑轴231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可以提高离心风机2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第一支架22可以为一体件,第二支架23可以为一体件。
例如,在图6、图7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2设在蜗壳主体211的左侧,第二支架23设在蜗壳主体211的右侧,电机24固定在第一支架22的固定部221 上,支撑轴231的一端与电机24的输出轴241连接,支撑轴23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 23的固定部221上,支撑轴231和第二支架23之间设有轴承232,多个连接部222与固定部221连接,将第一支架22或第二支架23固定在蜗壳主体21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图11所示,蜗壳21包括沿蜗壳主体211的轴向可拆卸相连的第一半壳213和第二半壳214,第一半壳213和第二半壳214配合形成蜗壳主体211和排风部212。具体地,第一半壳213和第二半壳214朝向彼此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敞开口、第二敞开口,第一敞开口的外周沿可以形成有对接凸起,第二敞开口的外周沿可以形成与对接凸起配合的对接缺口,对接凸起和对接缺口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半壳213和第二半壳214配合形成蜗壳主体211和排风部212。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机壳1、换热器组件3和离心风机2,机壳1上具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12,换热器组件3设于机壳1内,离心风机2设于机壳1内以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3进入机壳1内与换热器组件3换热后从出风口112流出。具体地,机壳1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大体形成为矩形,气流从进风口13进入离心风机2,气流通过离心风机2后向换热器组件3流去,经过换热器组件3 换热后从出风口112流出。
例如,在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机壳1可以包括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出风口112可以设在前面板11上,进风口13处可以设有出风框111,进风口13可以设在后面板12上,后面板12可以包括延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以及沿周向顺次相连的左侧壁,后侧壁以及右侧壁,其中,离心风机2沿离心风轮25轴线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多个连接凸耳,连接凸耳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螺栓孔,后面板12的后侧壁上可以形成有与螺栓孔连接的配合孔,离心风机2和后面板12可以通过紧固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和配合孔实现连接。进风口13处可以设有可转动的导风部件4,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12。
导风部件4可以包括:导风板41和百叶机构。具体地,导风板41与出风框111可转动地相连,导风板41内限定出导风空间,百叶机构包括多个百叶42和百叶驱动机构,百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百叶42转动,多个百叶42可转动地设于导风空间内并与导风板41相连,百叶4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导风板41的转动轴线,例如,导风板4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百叶42的转动轴线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如此,导风板41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12以及调整气流沿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百叶42可以沿水平方向转动以调整气流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是百叶42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导风板41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如此,导风板41可以在左右方向上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12以及调整气流沿水平方向的出风方向,百叶42可以沿上下方向转动以调整气流沿竖直方向上的出风方向。
此外,多个百叶42设于导风空间内,使得多个百叶42既可以随导风板41共同绕导风板41的转动轴线一起转动,也可以沿自身的转动轴线独立转动。空调器100还可以设有导风驱动机构,导风驱动机构设于出风框111,导风驱动机构与导风板41相连以驱动导风部件4转动,如此,可以通过导风驱动机构驱动导风板41转动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12,通过百叶驱动机构驱动百叶42转动来调整气流的流向。可选地,导风驱动机构可以是导风驱动电机2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使蜗壳21的排风部212的第二侧壁2124和第四侧壁2126形成扩压壁216,使扩压壁216在由安装腔2111至排风口2122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排风部212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延伸,可以使得排风风道2121在出风方向上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加,减小了气流流经排风风道2121时的风阻,有利于减小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同时使蜗舌215朝向靠近第三侧壁2125的方向倾斜,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噪声和空调器100的功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进风口13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机壳1的左右两侧,离心风轮25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具体地,蜗壳主体211的轴向两端均具有与安装腔2111连通的吸风口2112,两个吸风口2112与两个进风口13分别相对且连通,如此,有利于缩短空气从进风口13到吸风口2112之间的流动路径,风机组件可以从吸风口2112吸入外界空气,减小空气流动过程中的风量损失,提高离心风机2的吸风效率,并且,通过设置两个吸风口2112,可以增大离心风机2的吸风量,进而可以增大空调器100在单位时间内的出风量,有利于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的目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离心风轮25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也可以降低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3和图5所示,进风口13与吸风口2112 相对且连通,沿机壳1的前后方向,进风口13的宽度大于150mm。由于现有空调器的进风口的宽度小于100mm,与现有的空调器相比,这样设置可以提高进风面积,减小进风阻力,提高循环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机壳1内限定出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第一腔室14设于第二腔室15的上方,离心风机2设于第二腔室15,排风口2122适于朝向第一腔室14排风,换热器组件3设于第一腔室14 内,出风口112设于第一腔室14的侧壁上,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换热器组件3朝向远离出风口112的方向倾斜。具体地,第一腔室14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出风口112,出风口112与第一腔室14连通,第二腔室15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 与第二腔室15连通,如此,进风口13,第一腔室14、排风口2122、第二腔室15和出风口112可以形成完整的空气流道,外界空气可以从进风口13进入离心风机2,从离心风机2的排风口2122排向第一腔室14,与换热器组件3换热后从出风口112流出。这样设置使空调器100的出风均匀,换热器组件3的布置方式可以降低装配的难度,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使风速分布均匀。
例如,如图1-图5所示,空调器100可以为分体时空调器100,在空调器100为分体式空调器100时,空调器100可以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例如空调器100可以为分体式落地式空调器100,此时空调室内机可以是柜机。空调器100的外轮廓大致形成为长方体,机壳1的内侧限定出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沿上下方向排布,第一腔室14位于第二腔室15的上侧。第一腔室14的前侧壁可以形成有出风口112,出风口112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长方形,并且出风口112的长度方向可以和机壳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第二腔室15的沿机壳1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侧壁形成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和第二腔室15连通,换热器组件3设于第一腔室14,离心风机2设于第二腔室15,离心风机2位于换热器组件3的下侧,离心风机2的排风口2122朝向第一腔室14设置。如此,当空调器100工作时,外界空气可以从进风口13 进入第二腔室15,进入第二腔室15内的空气被风机组件驱动加压后从排风口2122出现第一腔室14,进入第一腔室14的空气流经换热器组件3时与换热器组件3进行换热,最后从出风口112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吸风口2112的中心轴线可以与进风口13的中心轴线邻近设置,或者,吸风口2112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与进风口13的中心轴线重合,如此,可以尽可能地是吸风口2112和进风口13正对设置,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空气流动路径,减小空气流动过程中风量的损失,提高进风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换热器组件3倾斜设置于第一腔室14内,换热器组件3可以将第一腔室14内分隔成引风区16和出风区17,引风区 16和出风区17分别位于换热器组件3的厚度方向两侧,引风区16在换热器组件3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机壳1的宽度方向,排风口2122朝向引风区16,出风口112形成在出风区17的侧壁上,如此,空气从风机组件的排风口2122排出后,首先被排入引风区16,然后在流经换热器组件3的表面时与换热器组件3进行换热,然后依次经由出风区17 和出风口112排出至室内。
例如,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3的下端邻近前面板11设置并与前面板11相连,换热器组件3的上端与后面板12的后侧壁相连,使得换热器组件3沿前后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一腔室14内,如此,可以增大换热器组件3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空气和换热器组件3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换热器组件3将第一腔室 14分成位于换热器组件3两侧的引风区16和出风区17,引风区16位于换热器组件3 的下侧,出风区17位于换热器组件3的上侧,引风区16和风机组件的排风口2122相连,使得引风区16的进风面积足够大,以减小空气从排风口2122流到引风区16时的风阻,从而减小风量损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包括蜗壳主体和排风部,所述蜗壳主体内限定出安装腔,所述蜗壳主体的轴向两端均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吸风口,所述排风部连接在所述蜗壳主体的出风侧,所述排风部内限定出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的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形成为排风口,所述排风部的周向侧壁包括沿所述排风部的周向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蜗壳主体之间连接有蜗舌,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形成为扩压壁,在由所述安装腔至所述排风口的方向上,所述扩压壁朝向远离所述排风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所述蜗舌沿所述第二侧壁至所述第四侧壁的方向上的中间部位至两端的方向上,所述蜗舌朝向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方向倾斜,所述蜗舌的倾斜角度为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壁的倾斜角度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吸风口处;
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与所述蜗壳主体的轴线平行或重合,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固定部和多个连接部,所述电机或所述支撑轴设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周壁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机壳内以驱动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机壳内与所述换热器组件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且连通,沿所述机壳的前后方向,所述进风口的宽度大于1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限定出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排风口适于朝向所述第一腔室排风,所述换热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换热器组件朝向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倾斜。
CN202221251499.XU 2022-05-20 2022-05-20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7462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1499.XU CN217462659U (zh) 2022-05-20 2022-05-20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1499.XU CN217462659U (zh) 2022-05-20 2022-05-20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2659U true CN217462659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1499.XU Active CN217462659U (zh) 2022-05-20 2022-05-20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2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0708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3233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501488U (zh) 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CN217462659U (zh)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N109323332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791833U (zh) 导风装置的散风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046325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109539529B (zh)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N109780630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260117U (zh) 出风框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909238U (zh) 空调器
CN215909230U (zh) 风道蜗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572081U (zh) 空调器
CN217462660U (zh)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15909341U (zh) 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737358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16976927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110762824A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24088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90918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19893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1372611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346703U (zh) 空调器
CN220567360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