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8846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8846U
CN212408846U CN202020263065.6U CN202020263065U CN212408846U CN 212408846 U CN212408846 U CN 212408846U CN 202020263065 U CN202020263065 U CN 202020263065U CN 212408846 U CN212408846 U CN 212408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side plate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630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美娜
谢宝臣
杨岳
王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630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8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8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8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包括:机壳,设置有进风口;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离心风扇,位于所述机壳内并对应于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离心风扇的外侧围设有蜗壳,所述蜗壳包括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设置;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弧形板的最小间距为5‑20mm,可以改善换热器表面风速分布,可有效的改善通过蒸发器表面的气流流场分布,使蒸发器表面的气流分布更均匀,提高换热器的制冷、制热能力,换热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一般采用吸气式的气流流动方式,即气流先经过换热器后进入离心风道的气流流动方式。由于离心风道的进风口处风量大,稍微远离进风口处的风量会迅速下降,因此导致与离心风道进风口相对应的换热器表面风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极易造成换热器表面风速分布不均,影响换热器换热效率及其制冷、制热能力,降低了空调改善环境温度的能力,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换热器表面风速不均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用户体验好的空调室内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后侧形成有进风口;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对应于所述进风口设置;
离心风扇,位于所述机壳内并对应于所述换热器设置;
蜗壳,围设于所述离心风扇的外侧,包括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设置;
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弧形板的最小间距为5-20mm,使得气流均匀通过换热器表面,形成均匀的气流流场。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且大致呈“U”型竖向延伸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并形成有U型空腔,所述离心风扇置于所述U型空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蜗壳两侧的侧板分别相对所述换热器的左侧板、右侧板设置,所述弧形板相对于所述后侧板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侧板与其相邻的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之间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蜗壳内形成有离心风道,两个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风道进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将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吸入所述离心风道内。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风道进风口分别相对于所述换热器的左侧边、右侧边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蜗壳的风道出口朝向上侧,所述风道出口将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从上部导出。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机头,机头的前方设置有上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将从风道出口内导出的空气扩散至室内各处。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进风格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换热器与蜗壳间的最小间距,可以改善换热器表面风速分布,可有效的改善通过蒸发器表面的气流流场分布,使蒸发器表面的气流分布更均匀,提高换热器的制冷、制热能力,换热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可将从机壳后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换热器后,从离心风扇的两侧进风,提高了进风效率,增大了进风量;
3、本实用新型机头可旋转,能实现多角度送风,丰富了送风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换热器与离心风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换热器与离心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换热器与离心风扇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离心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机壳;11、进风口;20、换热器;21、U型空腔;211、开口端;22、左侧板;23、右侧板;24、后侧板;30、离心风扇;31、蜗壳; 311、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弧形板;3131、扩压段;32、离心风道; 321、风道出口;322、风道进风口;50、机头;51、上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如图1-3所示,包括:机壳10、换热器20、离心风扇30;机壳10的后方设置有进风口11,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换热器20设置于所述机壳10内,且对应于进风口11设置,离心风扇 30也位于机壳10内部并对应于换热器20设置,离心风扇30的外侧围设有蜗壳 31,蜗壳31内形成有离心风道32,蜗壳31的左右两侧设置风道进风口322,离心风道32的顶部为风道出口321,空气经进风口11后,经过换热器20的制冷/热后,分别通过两侧的风道进风口322进入离心风道32,经风道出口321后进入室内。
蜗壳31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侧板311、位于右侧的第二侧板312,以及连接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的弧形板313,弧形板313靠近进风口11设置,也就是弧形板313位于后方,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竖向平行设置。从图4-5可以看出,换热器20与弧形板313的弧度最大处间距最小,即换热器20 与弧形板313的扩压段3131之间的间距最小;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最小间距L为8mm,可有效的改善通过换热器20表面的气流流场分布,使换热器20表面的气流分布更均匀,制冷/制热效果更好。当该最小间距L在5-20mm时,均可改善由于风道进风口有322相对应的换热器20表面风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造成的换热器20表面速度分布不均,影响换热换热效率及其制冷、制热能力;使得气流均匀通过换热器20表面,形成均匀的气流流场。
进一步的,为增加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换热器20包括左侧板22、右侧板23以及后侧板24,且大致呈为“U”型竖向延伸设置于机壳10内部,并形成有 U型空腔21,离心风扇30置于所述U型空腔21内,所述U型空腔21的开口端211方向背离进风口11,U型空腔21靠近进风口11处为封闭端即后侧板24,离心风扇3被换热器20三面包围,也就是说当离心风扇3运行时,其两侧的进风均可经过换热器20,即使在进风方向偏离离心风扇3中心轴线的角度较大时,依然可以经过换热器20,增大了换热器20的空气流通量,提高了换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蜗壳31左侧的第一侧板311相对所述换热器20的左侧板22设置、位于右侧的第二侧板312相对所述换热器20的右侧板 23设置,弧形板313相对于后侧板24设置,从图4可以看出,弧形板313与后侧板24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侧板311与左侧板22的间距,同时弧形板313与后侧板24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侧板312与右侧板23的间距,所述侧板与其相邻的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之间的间距,其中,换热器20与弧形板313的弧度最大处间距最小,即后侧板24与弧形板313的扩压段3131之间的间距最小。
如图7所示,蜗壳31内形成有离心风道32,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 对称设置有风道进风口322,风道进风口322将经过换热器20换热后的空气吸入所述离心风道32内。如图6-7所示,风道进风口322分别相对于换热器20 的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设置,空气经换热器20换热后直接进入风道进风口322,然后经位于蜗壳31上方的风道出口321导出。
机壳10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机头50,机头50的前方设置有上出风口51,经风道出口321流出的空气通过上出风口51导出,使得气流能够吹向室内各处,快速实现室内温度调控。
为减少进风口11处的气流紊乱程度,降低进风时的噪音,进风口11处设置有进风格栅12,空气通过进风格栅12进入离心风扇30的两侧进风口处,空气经进风格栅12的导流后,气流方向趋于稳定,再向离心风扇30流动过程中,降低气流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后侧形成有进风口;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对应于所述进风口设置;
离心风扇,位于所述机壳内并对应于所述换热器设置;
蜗壳,围设于所述离心风扇的外侧,包括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设置;
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弧形板的最小间距为5-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且大致呈“U”型竖向延伸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并形成有U型空腔,所述离心风扇置于所述U型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两侧的侧板分别相对所述换热器的左侧板、右侧板设置,所述弧形板相对于所述后侧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侧板与其相邻的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内形成有离心风道,两个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风道进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将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吸入所述离心风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道进风口分别相对于所述换热器的左侧边、右侧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风道出口朝向上侧,所述风道出口将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从上部导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机头,机头的前方设置有上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将从风道出口内导出的空气扩散至室内各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进风格栅。
CN202020263065.6U 2020-03-05 2020-03-05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2408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3065.6U CN212408846U (zh) 2020-03-05 2020-03-05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3065.6U CN212408846U (zh) 2020-03-05 2020-03-05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8846U true CN212408846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77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63065.6U Active CN212408846U (zh) 2020-03-05 2020-03-05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8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0817B2 (en) Duct-type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15388464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4088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1129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1129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237139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74463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3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4526517A (zh) 室外机及热泵系统
CN21200593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14162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4088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931186U (zh) 送风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CN213019960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6644347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735722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565572U (zh) 一种风管机
CN21630816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2227231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790002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976927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6644348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8120144U (zh) 导风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7462659U (zh)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N219913231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