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23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09238U CN215909238U CN202121738459.3U CN202121738459U CN215909238U CN 215909238 U CN215909238 U CN 215909238U CN 202121738459 U CN202121738459 U CN 202121738459U CN 215909238 U CN215909238 U CN 2159092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heat exchanger
- outlet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机壳的横截面大体呈矩形,机壳内限定出沿机壳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第二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设于第一腔室;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于第二腔室,风机组件的排风口适于朝向第一腔室排风,风机组件的轴线沿机壳的宽度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既可以增大空调器工作时的出风面积,提高空调器出风量和出风效率,又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出风口在第一腔室侧壁上的相对位置来调整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如此,有利于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现有的空调器存在送风角度较小,出风量和出风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此外,空调器内部布局存在优化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更高的出风效率和更大的送风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横截面大体呈矩形,所述机壳内限定出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风机组件的排风口适于朝向所述第一腔室排风,所述风机组件的轴线沿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出风口,既可以增大空调器工作时的出风面积,从而提高空调器单位时间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又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出风口在第一腔室侧壁上的相对位置来调整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如此,有利于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的目的,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此外,将换热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分别设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使得空调器内部布局更加合理,而将风机组件的轴线沿机壳的宽度方向延伸,可以避免风轮采用其他方式布置时导致机壳沿前后方向的厚度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蜗壳和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的风轮,所述风道蜗壳沿所述风轮的轴向两侧均形成有所述吸风口,两个所述吸风口与两个所述进风口分别相对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轴线邻近或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前后相连的前面板和后壳体,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蜗壳和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的风轮,所述风道蜗壳与所述后壳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为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
进一步地,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上部相对且邻近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部相对且邻近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且邻近所述机壳的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且邻近所述机壳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8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和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之和为S,所述S的取值范围为80000mm2-130000mm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可转动的导风部件,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导风部件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导风部件朝向外凸出所述出风口且呈向外弯曲的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组件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长度范围为750mm-9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换热器组件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底部邻近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顶部与所述机壳的后壁相连,所述换热器组件将所述第一腔室内分隔成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厚度方向两侧的引风区和出风区,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所述排风口朝向所述引风区,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出风区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框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部件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导风部件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机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风机组件的爆炸图;
图12是图10中所示的风机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所示的风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中圈示部位A的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盒组件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电控盒组件的爆炸图;
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电控盒组件的部分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机壳1,前面板11,上面板111,下面板112,出风框12,框体121,第一安装件122,第一凹槽1221,第二安装件123,进风格栅13,密封件14,后壳体15,出风口16,上出风口16a,下出风口16b,第一腔室17,引风区171,出风区172,第二腔室18,进风口19,
导风部件2,导风板21,导风支架211,导风侧板2111,避让缺口2112,导风底板2113,导风顶板2114,导风空间2115,导风板体212,导风驱动机构22,百叶机构23,百叶231,百叶驱动机构232,百叶驱动电机2321,传动机构2322,连杆2323,曲柄滑块机构2324,防护网24,
风机组件3,风道蜗壳31,排风部310,排风风道3101,排风口3102,第一半壳311,对接凸起3111,第二半壳312,对接缺口3121,吸风口313,第一侧壁314,蜗舌315,第二侧壁316,第一侧部3161,第二侧部3162,第三侧部3163,扩压壁3164,蜗壳主体320,安装腔3201,风轮32,导风圈33,连接凸耳34,
换热器组件4,换热器41,电辅热件42,
电控盒组件5,电控盒51,盒体511,盖体512,容纳腔513,出线口514,
电控组件52,电路板521,继电器522,电容523,
接线座53,压线件54,压线座541,走线槽5411,压线弹片542,走线空腔543,
防护件55,连接板551,承接板552,承接板本体5521,挡边凸起5522,出线缺口553,出线空间554,连接凸筋555,电路板支架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换热器组件4和风机组件3。
具体地,机壳1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大体形成为矩形,机壳1内限定出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18,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18沿机壳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排布且连通,第一腔室17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16,至少两个出风口16均与第一腔室17连通,第二腔室18的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19,进风口19和第二腔室18连通,如此,进风口19、第二腔室18、第一腔室17和出风口16可以形成完整的空气流道,外界空气可以从进风口19进入第二腔室18,然后流经第一腔室17最后从出风口16排出。
换热器组件4设于第一腔室17并与机壳1相连,风机组件3设于第二腔室18并与机壳1相连,风机组件3的排风口3102适于朝向第一腔室17排风,风机组件3的轴线沿机壳1的宽度方向延伸,由此,可以使风机组件3沿轴线方向的宽度和第二腔室18的宽度适配,提高第二腔室18内的空间利用率,避免风轮32采用其他方式布置时导致机壳1沿前后方向的厚度增大。
例如图3和图4所示,空调器100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在空调器100为分体式空调器时,空调器可以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例如空调器100可以为分体式落地式空调器,此时空调室内机可以是柜机。空调器100的外轮廓大致形成为长方体,机壳1的内侧限定出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18,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18沿上下方向排布,第一腔室17位于第二腔室18的上侧。第一腔室17的前侧壁可以形成有两个出风口16,两个出风口16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出风口16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长方形,并且出风口16的长度方向可以和机壳1的宽度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相互平行。第二腔室18的沿机壳1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侧壁形成有进风口19,进风口19和第二腔室18连通,换热器组件4设于第一腔室17,风机组件3设在第二腔室18,即风机组件3位于换热器组件4的下侧,风机组件3的排风口3102朝向第一腔室17设置。如此,当空调器100工作时,外界空气可以从进风口19进入第二腔室18,进入第二腔室18内的空气被风机组件3驱动加压后从排风口3102吹向第一腔室17,进入第一腔室17的空气流经换热器组件4时与换热器组件4进行换热,最后从两个出风口16中的至少其中一个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第一腔室17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出风口16,既可以增大空调器100工作时的出风面积,从而提高空调器100单位时间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又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出风口16在第一腔室17侧壁上的相对位置来调整空调器100的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如此,有利于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的目的,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此外,将换热器组件4和风机组件3分别设在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18,使得空调器100内部布局更加合理,而将风机组件3的轴线沿机壳1的宽度方向延伸,可以避免风轮32采用其他方式布置时导致机壳1沿前后方向的厚度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4、图5以及图10-图12,空调器100的进风口19可以包括两个,两个进风口19沿机壳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二腔室18的侧壁,风机组件3可以包括风道蜗壳31和风轮32,其中风轮32可以设于风道蜗壳31内,风道蜗壳31沿风轮32的轴向(如图4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均形成有吸风口313,两个吸风口313与两个进风口19分别相对且连通,如此,有利于缩短空气从进风口19到吸风口313之间的流动路径,风机组件3可以从吸风口313吸入外界空气,减小空气流动过程中的风量损失,提高风机组件3的吸风效率,并且,通过设置两个吸风口313,可以增大风机组件3的吸风量,进而增大空调器100在单位时间内的出风量,有利于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的目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6,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进风格栅13。具体地,进风格栅13可以包括两个,两个进风格栅13分别设于两个进风口19,由此,进风格栅13可以用于过滤空气中体积较大的杂质,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被吸入风机组件3内。
更进一步地,吸风口313处可以设有导风圈33,导风圈33与进风格栅13的间距不小于30mm,例如,导风圈33和进风格栅13的间距可以为30mm、35mm、40mm、45mm或更大,导风圈33和进风格栅13的间距可以合理选择,由此,可以防止因导风圈33和进风格栅13的间距过小导致的吸风口313在第二腔室18内的吸风范围过小,进而导致空调器100的进风量不足,进风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空调器100的出风量需求。
进一步地,参考图3-图5,吸风口313的中心轴线可以与进风口19的中心轴线邻近设置,或者,吸风口313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与进风口19的中心轴线重合,如此,可以尽可能地使吸风口313和进风口19正对设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空气流动路径,减小空气流动过程中的风量损失,提高进风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5和图6,机壳1可以包括前面板11、出风框12和后壳体15,后壳体15的前侧敞开并形成开口,出风框12可以设在后壳体15的前侧开口处,前面板11设于出风框12,前面板11通过出风框12配合在后壳体15的前侧开口处并与后壳体15共同限定出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18,风机组件3可以包括风道蜗壳31和风轮32,风轮32设于风道蜗壳31,风道蜗壳31与后壳体15相连,如此,可以避免直接在上面板111上开口以形成出风口16,降低工艺难度,同时,结构简单,方便装配。
例如图3和图6所示,后壳体15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以及沿周向顺次相连的左侧壁,后侧壁以及右侧壁,其中,风道蜗壳31的沿风轮32轴线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多个连接凸耳34,连接凸耳34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例如图6中所示的前后方向)贯穿的螺栓孔,后壳体15的后侧壁上形成有与螺栓孔配合的配合孔,风道蜗壳31和后壳体15可以通过紧固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和配合孔实现连接。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风道蜗壳31的沿风轮32轴线相对的两侧壁上可以分别形成有勾耳(图未示出),后壳体15的后侧壁上可以形成有与螺栓孔配合的勾孔(图未示出),风道蜗壳31和后壳体15可以通过勾耳钩挂于勾孔内实现连接,由此,结构简单,方便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图6,机壳1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平行,出风口16为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如此,通过将两个出风口16沿上下方向间隔,相较于仅设置一个出风口16,可以扩大空调器100的送风角度,并且,通过调整两个出风口16沿上下方向的间距,可以调整空调器100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此外,设置两个出风口16增大了空调器100的出风面积,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单位时间内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从而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
为便于描述,此处定义:两个出风口16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为上出风口16a,位于下方的一个为下出风口16b。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和图7,前面板11可以包括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2,机壳1还可以包括:出风框12。具体地,出风框12可以形成为倒U形的边框,出风框12可以设在后壳体15的前侧边沿的上半部,前面板11设于出风框12的沿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部的位置,前面板11通过出风框12与后壳体15相连,并且,上面板111和后壳体15共同限定出第一腔室17,上面板111的上边沿与出风框12共同限定出上出风口16a,上面板111的下边沿和出风框12之间限定出下出风口16b。下面板112可以设在后壳体15的前侧开口的下半部,下面板112可以和后壳体15共同限定出第二腔室18,如此,方便于上面板111在后壳体15上的安装,又可以避免直接在上面板111上开口以形成出风口16,降低工艺难度,同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进一步地,参考图3,位于上方的出风口16与换热器组件4的上部相对且邻近换热器组件4的顶部,位于下方的出风口16与换热器组件4的下部相对且邻近换热器组件4的中部。也就是说,上出风口16a可以与换热器组件4的上部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并且上出风口16a邻近换热器组件4的顶部设置,此处换热器组件4的上部是指换热器组件4沿自身高度方向的上半部,如此,有利于从上出风口16a排出的空气与换热器组件4进行充分的换热,并且上出风口16a的位置靠上有利于增大空调器100朝上送风的角度。
下出风口16b可以与换热器组件4的下部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并且下出风口16b邻近换热器组件4的中部设置,此处,换热器组件4的下部是指换热器组件4沿自身高度方向的下半部,如此,可以避免将下出风口16b设置的位置靠近换热器组件4底部时,空气还未充分换热便从下出风口16b排出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从下出风口16b排出的空气与换热器组件4进行充分换热,并且,可以避免当仅有下出风口16b打开的情况下,因下出风口16b的位置过于靠下而导致第一腔室17内的气流排出不畅,而导致出风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以换热器组件4的高度为参照,上出风口16a的上边沿可以邻近换热器组件的顶部设置,上出风口16a的下边沿可以大致位于与换热器组件4从上至下的三分之一高度相平齐的位置,由此,使得上出风口16a具有更大的出风面积,上出风口16a朝前上侧的出风范围更大;下出风口16b可以大致处于换热器组件4的从下至上的四分之一高度到二分之一高度之间的位置。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在高度方向的位置可以根据空调器100内部布局合理调整。由此,可以避免将下出风口16b设置的位置靠近换热器组件4底部时,空气还未经充分换热便从下出风口16b排出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从下出风口16b排出的空气与换热器组件4进行充分换热,并且,可以避免当仅有下出风口16b打开的情况下,因下出风口16b的位置过于靠下而导致第一腔室17内的气流排出不畅,从而降低出风效率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可以防止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的距离过近导致空调器100整体的出风范围缩小以及风量损失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位于上方的出风口16与换热器组件4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下方的出风口16与换热器组件4之间的距离,换言之,上出风口16a与换热器组件4沿水平方向的间距大于下出风口16b与换热器组件4沿水平方向的间距,使得换热器组件4在第一腔室17内沿前后方向倾斜布置,并且换热器组件4的顶部邻近后壳体15的后壁,换热器组件4的底部邻近前面板11,如此,可以增大气流与换热器组件4的接触面积,提高气流和换热器组件4的换热效率,同时也使机壳1内部的气动布局得到优化。
参考图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出风口16位于机壳1的上部且邻近机壳1的顶部,位于下方的出风口16位于机壳1的上部且邻近机壳1的中部,也就是说,上出风口16a在机壳1的上半部并且邻近机壳1顶部的位置设置,下出风口16b位于机壳1的上半部并且邻近机壳1中部的位置设置,如此,可以使上出风口16a具有更大的向上吹风角度,下出风口16b具有更大的向下吹风角度,也有利于确保从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排出的空气为经过与换热器组件4充分换热的空气,从而使得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上出风口16a可以位于机壳1的上半部,并且处于机壳1的从上向下的五分之一高度的范围内,下出风口16b可以位于机壳1中部偏上的300mm范围之内,如此,可以使上出风口16a具有更大的朝前上侧的送风范围,下出风口16b具有更大的朝前下侧的送风范围,也有利于确保从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排出的空气为经过与换热器组件4充分换热的空气,从而使得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进而促进室内的温度调控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上方的出风口16与位于下方的出风口16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800mm,也就是说,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800mm,例如,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之间的间距可以为100mm、200mm、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或800mm,如此,既可以防止因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的间距过小例如小于100mm时导致空调器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出风角度过小,从而影响室内升温或降温效率,同时又可以避免因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的间距过大例如大于800mm时导致的风量损耗加大,影响出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出风口16的出风面积大于位于下方的出风口16的出风面积,这样,上出风口16a的出风量会大于下出风口16b的出风量,如此,可以将上出风口16a作为空调器100的主出风口16,将下出风口16b作为空调器100的辅助出风口16,由于在通常情况下,下出风口16b的位置可能导致下出风口16b吹出的风直接吹向人体,将下出风口16b的出风面积缩小,有利于减小下出风口16b的风量和风力,从而直接吹向人体时避免引起人体不适;而将上出风口16a的出风面积适当增大,并作为空调器100的主出风口16,则可以使得主出风口16的风量更大,并且由于上出风口16a的位置靠上,使得主出风口16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更大,这样可以在不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情况下更快地调节室内温度至设定值,综上,通过将位于上方的出风口16的出风面积设置为大于位于下方的出风口16的出风面积,可以同时兼顾人体舒适度和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降温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上方的出风口16和位于下方的出风口16的出风面积之和为S,S的取值范围为80000mm2-130000mm2,例如,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的出风面积之和S的取值可以是80000mm2、90000mm2、100000mm2、110000mm2、120000mm2或130000mm2,如此,既可以防止因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的出风面积过小例如小于80000mm2时,导致风速过大,进而引起噪音增大以及吹向人体时引起人体不适,也可以避免因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的出风面积过大例如大于130000mm2时导致的风速减小,出风距离缩短,从而影响室内的温度调控效率和调控效果,此外,还可以保证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以及出风量足够大,从而提高室内的升温或降温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以及图6-图9,前面板11可以包括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2,出风口16可以由上面板111和出风框12共同限定出,出风口16处可以设有可转动的导风部件2,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6,同时,导风部件2还可以用于调整出风口16的出风方向,在导风部件2关闭出风口16时,导风部件2朝向外凸出出风口16且呈向外弯曲的弧形,如此,弧形的导风部件2有利于减小风阻从而减小风量损失。
进一步地,参考图8和图9,导风部件2可以包括:导风板21和百叶机构23。具体地,导风板21与出风框12可转动地相连,导风板21内限定出导风空间2115,百叶机构23包括多个百叶231和百叶驱动机构232,百叶驱动机构232用于驱动多个百叶231转动,多个百叶231可转动地设于导风空间2115内并与导风板21相连,百叶23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例如,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例如图8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百叶231的转动轴线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如此,导风板21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6以及调整气流沿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百叶231可以沿水平方向转动以调整气流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是百叶23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如此,导风板21可以在左右方向上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6以及调整气流沿水平方向的出风方向,百叶231可以沿上下方向转动以调整气流沿竖直方向上的出风方向。
此外,多个百叶231设于导风空间2115内,使得多个百叶231既可以随导风板21共同绕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一起转动,也可以沿自身的转动轴线独立转动。空调器100还可以设有导风驱动机构22,导风驱动机构22设于出风框12,导风驱动机构22与导风板21相连以驱动导风部件2转动,如此,可以通过导风驱动机构22驱动导风板21转动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6,通过百叶驱动机构232驱动百叶231转动来调整气流的流向。可选地,导风驱动机构22可以是导风驱动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7,出风框12可以包括框体121和第一安装件122,框体121大致形成为倒U形,第一安装件122设于框体121,导风板2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件122可转动地连接且另一端与导风驱动机构22相连,如此,第一安装件122可以为导风板21提供安装空间,从而使导风板21的转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参考图9,百叶驱动机构232可以包括百叶驱动电机2321和传动机构2322,其中,传动机构2322连接在百叶驱动电机2321与多个百叶231之间,百叶驱动电机2321可以设于第一安装件122且位于第一安装件122的背离出风口16的一侧,如此,一方面可以避免百叶驱动电机2321和导风板21相互干涉,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出风口16处的风阻,此外,由于百叶驱动电机2331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将百叶驱动电机2331设于第一安装件122的背离出风口16的一侧,可以在空调器制冷时,避免冷风与百叶驱动电机2331直接接触而在百叶驱动电机2331上产生凝露,从而提高百叶驱动电机2331运行的可靠性,延长百叶驱动电机2331的工作寿命。
例如图7所示,第一安装件122设于框体121的朝向第一腔室17的一侧,第一安装件122设于出风口16的沿长度方向的右侧,第一安装件122形成为右侧开口的盒状,第一安装件122的背离出风口16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1221,百叶驱动电机2321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凹槽1221内,如此,第一凹槽1221可以为百叶驱动电机2321提供安装空间,有利于促进导风部件2的结构紧凑化,并且,在空调器制冷时,第一安装件122可以避免冷风与百叶驱动电机2331直接接触而在百叶驱动电机2331上产生凝露,从而提高百叶驱动电机2331运行的可靠性,延长百叶驱动电机2331的工作寿命。
传动机构2322可以包括连杆2323和曲柄滑块机构2324,连杆2323沿出风口16的长度方向(如图7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多个百叶231沿连杆232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百叶231均与连杆2323可转动地连接,多个百叶231通过连杆2323形成联动结构,百叶驱动电机2321的输出端向后伸出第一凹槽1221从而与连杆2323传动连接,百叶驱动电机2321通过驱动连杆2323带动多个百叶231转动,从而调整出风口16在水平方向的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百叶驱动电机2321在参考面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一安装件122在参考面的投影内,此处,参考面是指垂直于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的平面,如此,第一安装件122进一步可以隔离百叶驱动电机2321和出风口16,这样,在空调器制冷时,第一安装件122可以避免冷风与百叶驱动电机2331直接接触而在百叶驱动电机2331上产生凝露,从而提高百叶驱动电机2331运行的可靠性,延长百叶驱动电机2331的工作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21上形成有用于避让传动机构2322的避让缺口2112,例如图9所示,导风板21限定出前后贯通的导风空间2115,导风空间2115与第一腔室17连通,多个百叶231可转动地设于导风空间2115内,百叶驱动电机2321位于导风板21沿左右方向的一侧,为避免导风板21沿左右方向的两个侧壁干涉百叶驱动电机2321与传动机构2322的连接,在导风板21的右侧板的后部形成有避让缺口2112,避让缺口2112可以形成为月牙形,百叶驱动电机2321的输出端可以伸出至避让缺口2112与传动机构2322相连,如此,使导风部件2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有利于优化空调器100结构布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7,出风框12还可以包括第二安装件123,第二安装件123与第一安装件122位于框体121的相对两端,具体而言,第一安装件122和第二安装件123分别设于出风口16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且位于出风框12的朝向第一腔室17的一侧,导风驱动机构22可以设于第二安装件123,并且导风驱动机构22位于第二安装件123的背离出风口16的一侧,导风板2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二安装件123并与导风驱动机构22传动连接,如此,可以使导风板21的转动更加稳定顺畅,并且,第二安装件123可以为导风驱动机构22提供安装空间,使得导风部件2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调器100的空间更小,有利于优化空调器100内部的结构布局,此外,第二安装件123可以隔离出风口16和导风驱动机构22,可以降低出风口16处的风阻,并且在空调器制冷时,可以避免冷风与导风驱动机构22直接接触而在导风驱动机构22上产生凝露,从而提高导风驱动机构22运行的可靠性,延长导风驱动机构22的工作寿命。
例如图7所示,第二安装件123设于框体121的朝向第二腔室18的一侧,第二安装件123设于出风口16的沿长度方向的左侧,第二安装件123形成为左侧开口的盒状,即第二安装件123的背离出风口16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槽,导风驱动机构22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第二凹槽内,如此,第二凹槽可以为导风驱动机构22提供安装空间,有利于促进导风部件2的结构紧凑化,并且,由于第二安装件123可以隔离出风口16和导风驱动机构22,可以降低出风口16处的风阻,在空调器制冷时,第二安装件123可以避免冷风与导风驱动机构22直接接触而在导风驱动机构22上产生凝露,从而提高导风驱动机构22运行的可靠性,延长导风驱动机构22的工作寿命。
第二凹槽的底壁(即第二安装件123的右壁)形成有转孔,此外,第一凹槽1221的底壁即第一安装件122的左壁也形成有转孔,导风板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与转孔适配的转轴,导风板21的右端的转轴和第一安装件122上的转孔可转动相连,导风板21左端的转轴穿过第二安装件123上的转孔并与导风驱动机构22相连,如此,导风板21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安装件122以及第二安装件123可转动地连接,使得导风板21的转动更加平稳和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导风驱动机构22在参考面的投影位于第二安装件123在参考面的投影内,此处,参考面是指垂直于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的竖直平面,具体而言,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此时,参考面可以为竖直平面,由于导风驱动机构22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本实施例通过将导风驱动机构22在参考面的投影位于第二安装件123在参考面的投影内,使得第二安装件123可以隔离导风驱动机构22和出风口16,这样,当空调器100为制冷模式且出风口16排出冷风时,可以进一步避免冷风与导风驱动机构22直接接触而导致导风驱动机构22上产生凝露,提高导风驱动机构22运行的可靠性,延长高导风驱动机构22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安装件122和第二安装件123的结构相同,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安装件122和第二安装件123的一致性和互换性,便于生产装配以及后期的维护,同时,有利于实现第一安装件122和第二安装件123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7,出风框12组件还可以包括:防护网24,具体地,防护网24设在导风部件2的上游侧,防护网24与第一安装件122、第二安装件123均连接,例如,防护网24可以与第一安装件122以及第二安装件123的后侧表面相适配,从而便于防护网2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第一安装件122以及第二安装件123,提高防护网24对整个出风口16的防护性,防止孩童将手或异物从出风口16伸进机壳1的内部,进而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导风部件2均可以独立控制,例如,出风口16可以包括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导风部件2也包括两个,两个导风部件2分别设在上出风口16a和下出风口16b,两个导风部件2可以分别单独控制。例如,在空调器100为制冷模式时,可以打开上出风口16a,使冷风朝前上侧吹出,这样可以使冷风在室内的不同高度处的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冷风下沉导致的室内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均衡;当空调器100为制热模式时,可以打开下出风口16b,使热风朝前下侧吹出,这样可以使热风在室内不同高度处的分布更加均匀,避免热风上升导致的室内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均衡;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无论空调器100为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两个出风口16均可以设置为同时打开,这样,可以增大空调器100的出风面积从而提高出风效率,还有利于扩大送风范围,从而实现室内快速升温或快速降温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设于每个出风口16处的导风部件2的结构相同,如此,便于提高导风部件2的一致性和互换性,方便生产和装配,有利于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也便于后期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和图9,导风板21还可以包括:导风支架211和导风板体212。具体地,导风支架211可以包括两个导风侧板2111以及导风底板2113和导风顶板2114。其中,两个导风侧板2111可以沿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相对且间隔设置,导风底板2113和导风顶板2114沿垂直于导风板21转动轴线的方向相对且间隔开设置,导风底板2113的两端以及导风顶板2114的相对两端均分别与两个导风侧板2111相连,多个百叶231可转动地设于导风底板2113;导风板体212设在导风顶板2114的远离导风底板2113的一侧(例如图9中所示的导风顶板2114的上侧),这样,导风支架211的结构强度更高,有利于提升导风板21工作的稳定性。
导风空间2115可以由导风支架211限定出,此时,导风空间2115是由导风支架211的两个导风侧板2111以及导风底板2113和导风顶板2114共同限定出的前后两端均敞开的空间;或者,导风空间2115也可以由导风支架211与导风板21共同限定出,由于导风板体212设在导风顶板2114的远离导风底板2113的一侧,即可以看作导风板体212和导风顶板2114位于导风底板2113的同一侧,此时,导风空间2115可以看作是由导风支架211的两个导风侧板2111以及导风底板2113和导风板体212共同限定出的空间。
进一步地,参考图9,导风底板2113形成为与导风板21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条形板,导风底板2113设有多个转动槽,多个转动槽可以沿导风底板21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百叶231包括与转动槽一一对应的多个,百叶231具有转动轴,百叶231的转动轴垂直于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转动轴的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于转动槽,多个百叶231分别与传动机构2322相连,从而在传动机构2322的带动下实现联动以调整出风口16在水平方向的出风方向。
可选地,导风板体212朝向远离导风支架211的中心弯曲,导风板体212的横截面形成为弧形,弧形的导风板21有利于减小风阻从而减少风量损失。导风侧板2111则可以大致形成为垂直于导风板21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扇形板,导风侧板2111沿径向的外边沿与导风板体212的横截面适配,导风板21设于导风侧板2111的外边沿,导风侧板2111沿径向的内端沿与导风底板2113相连。导风顶板211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风侧板2111的中部相连,并且,导风顶板2114的曲率小于导风本体的曲率,这样,导风板体212与导风支架211之间可以限定出中空腔,如此,既可以增加导风板21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又可以减小气流流经导风空间2115时受到的风阻,从而减少风量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以及图5和图6,换热器组件4可以沿机壳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此处,换热器组件4沿机壳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不限定于换热器组件4的长度方向与机壳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例如图3所示,换热器组件4也可以倾斜设置于第一腔室17内,换热器组件4的长度L的取值范围为750-950mm,例如,换热器组件4的长度L可以是750mm、800mm、850mm、900mm或950mm,如此,可以避免因换热器组件4过短例如小于750mm时导致空气与换热器组件4的接触面积较小而导致的换热不充分,也可以避免因换热器组件4过长例如长于950mm时导致机壳1的体积过大,以及空气在第一腔室17内的流动路径过长从而导致的风量损失加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换热器组件4的长度可以根据第一腔室17的高度以及前面板11和后壳体15的后壁之间的距离合理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换热器组件4倾斜设置于第一腔室17内,换热器组件4可以将第一腔室17内分隔成引风区171和出风区172,引风区171和出风区172分别位于换热器组件4的厚度方向两侧,引风区171在换热器组件4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机壳1的宽度方向,排风口3102朝向引风区171,出风口16形成在出风区172的侧壁上,如此,空气从风机组件3的排风口3102排出后,首先被排入引风区171,然后在流经换热器组件4的表面时与换热器组件4进行换热,然后依次经由出风区172和出风口16排出至室内。
例如图3所示,换热器组件4的下端邻近前面板11设置并与后壳体15相连,换热器组件4的上端与后壳体15的后侧壁相连,使得换热器组件4沿前后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一腔室17内,如此,可以增大换热器组件4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空气和换热器组件4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换热器组件4将第一腔室17分成位于换热器组件4两侧的引风区171和出风区172,引风区171位于换热器组件4的下侧,出风区172位于换热器组件4的上侧,引风区171和风机组件3的排风口3102相连,使得引风区171的进风面积足够大,以减小空气从排风口3102流到引风区171时的风阻,从而减小风量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6,换热器组件4可以包括:换热器41和电辅热件42,其中,换热器41沿前后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一腔室17内,电辅热件42可以是可以为PTC加热管,电辅热件42设于换热器41的出风区172一侧,电辅热件42可以包括多个,多个电辅热件42可以沿壳体的宽度方向(例如图6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电辅热件42的长度方向和换热器4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可选地,电辅热件42的长度小于换热器41的长度,如此,可以避免电辅热件42沿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被换热器41阻挡而无法与空气换热,从而使得电辅热件42完全处于空气的流通区域,在空气从引风区171流过换热器41后,可以与电辅热件42充分换热。
可选地,换热器41的长度方向和风机组件3的排风方向呈锐角设置,这样既有利于减小换热器41对气流的阻力,又可以增大空气和换热器4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空气可以与换热器41充分换热。
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0和图11,风机组件3可以包括风道蜗壳31和风轮32,其中风轮32可以设于风道蜗壳31内,风道蜗壳31可以包括:蜗壳主体320和排风部310。具体地,蜗壳主体320内可以限定出安装腔3201,风轮32设于安装腔3201内,蜗壳主体320上形成有与安装腔3201连通的吸风口313;排风部310连接在蜗壳主体320的出风侧,排风部310内可以限定出与安装腔3201连通的排风风道3101,排风风道3101的远离安装腔3201的一侧形成为排风口3102,排风部310的周向侧壁可以包括第一侧壁314和第二侧壁316,第一侧壁314和第二侧壁316可以沿排风部310的周向连接,其中,第一侧壁314与蜗壳主体320之间连接有蜗舌315,第一侧壁314沿上下方向朝上且朝前倾斜延伸,第二侧壁316的至少部分形成为扩压壁3164,在由安装腔3201至排风口3102的方向上,扩压壁3164朝向远离排风部31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通过设置扩压壁3164,使得排风风道3101在出风方向上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大,减小了气流流经排风风道3101时的风阻,降低了排风产生的噪音,有利于减小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二侧壁316并非单指排风部310在周向上的其中一个侧壁,而是指排风部310的除蜗舌315所在的一侧侧壁外的其他所有侧壁。参考图10,例如,蜗舌315所在的一侧侧壁是指出风部的前侧壁,第二侧壁316是排风部310的后侧壁以及沿风轮32轴线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相连所形成的周壁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1和图12,第二侧壁316可以包括沿排风部310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部3161、第二侧部3162和第三侧部3163,其中第二侧部3162与第一侧壁314相对且间隔开设置,第一侧部3161和第三侧部3163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第二侧部3162与第一侧壁314之间,其中第一侧部3161和第三侧部3163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形成为扩压壁3164,这样,既可以通过第一侧部3161或第三侧部3163上形成的扩压壁3164来减小排风风道3101内的风阻,从而提升出风量,降低风噪,又可以避免第二侧部3162形成扩压壁3164时,第一侧壁314和第二侧部3162难以有效引导气流朝向出风口16的方向流动,导致空调器100的出风效率降低。
例如图11所示,第一侧壁314为风道蜗壳31的前侧壁,第二侧部3162为与第一侧壁314相对的一侧侧壁,即排风部310的后侧壁,第一侧部3161和第三侧部3163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侧部3161和第三侧部3163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与第一侧壁314以及第二侧部3162相连,扩压壁3164可以由第一侧部3161沿上下方向的至少部分沿背离第三侧部3163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或者,扩压壁3164也可以由第三侧部3163沿上下方向的至少部分沿背离第一侧部3161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还或者,第一侧部3161和第三侧部3163的沿上下方向的至少部分互相沿背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扩压壁3164也可以由第一侧部3161和第三侧部3163中的至少一个整体朝向背离另一个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参考图11和图12,在由安装腔3201至排风口3102的方向上,扩压壁3164呈曲线或直线延伸,也就是说,扩压壁3164所在的表面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如此,有利于减小扩压壁3164的风阻,从而减少风量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扩压壁3164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侧壁314的倾斜角度,由于第一侧壁314为蜗舌315所在的一侧侧壁,而蜗舌315和第二侧部3162通常相互配合以为气流导向,本实施例的风道蜗壳31通过将扩压壁3164的倾斜角度设置为小于第一侧壁314的倾斜角度,可以使蜗舌315和第三侧部3163更好地配合以引导气流朝向出风口16的方向流动,从而提高空调器100的出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扩压壁3164的倾斜角度为10°-40°,具体而言,扩压壁3164与垂直于风轮32轴线的竖向平面之间的夹角β在10°-40°的范围内,例如,扩压壁3164与竖向平面之间的夹角β可以为10°、20°、30°或40°,由此,既可以避免扩压壁3164的倾斜角度过小时无法较好地起到降低风阻减少风量损失的作用,又可以避免扩压壁3164的倾斜角度过大时导致排风风道3101内风压过低,无法有效控制风向和风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4设置于第一腔室17内,换热器组件4将第一腔室17内分隔位于换热器组件4的厚度方向两侧的引风区171和出风区172,换热器组件4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机壳1的宽度方向,排风口3102朝向引风区171,排风口3102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机壳1的宽度方向,排风口3102在机壳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不小于换热器组件4的换热器本体的宽度,这样,可以使从排风口3102吹出的风均匀地吹到换热器组件4的每个部位,与换热器组件4充分换热,从而避免换热器组件4的能量浪费,提高换热器组件4的能量利用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参考图10-图14,风道蜗壳31可以包括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可以沿蜗壳主体320的轴向可拆卸相连,其中,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朝向彼此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敞开口、第二敞开口,第一敞开口的外周沿形成有对接凸起3111,第二敞开口的外周沿形成有与对接凸起3111配合的对接缺口3121,对接凸起3111和对接缺口3121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配合形成蜗壳主体320和排风部310,如此,可以方便风轮32和风道蜗壳31的装配,同时,对接凸起3111和对接缺口3121的配合,可以防止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的连接处漏风。
结合图11、图13和图14,第一半壳311形成有朝向第二半壳312敞开的第一敞开口,第一敞开口的外周沿形成有对接面,对接面所在平面与风轮32的轴线相互垂直,对接面沿风轮32径向的至少部分可以形成有沿风轮32轴向凸出的对接凸起3111,例如,对接凸起3111可以由对接面沿风轮32径向的内边沿朝向第二半壳312的方向凸起形成,如此,使得对接面可以形成为台阶状结构。
第二半壳312形成有朝向第一半壳311敞开的第二敞开口,第二敞开口的外周沿形成有对接配合面,对接配合面所在平面与风轮32的轴线相互垂直,对接配合面沿风轮32径向的至少部分可以形成有沿风轮32的轴向凹陷的对接缺口3121,例如,对接缺口3121可以由对接配合面沿风轮32径向的内边沿背离第一半壳311的方向凹陷形成,如此,使得对接配合面形成为与对接面适配的反向台阶结构,如此,通过对接凸起3111和对接缺口3121的相互配合,可以避免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的连接处漏风。
进一步地,第一半壳311的对接面和第二半壳312的对接配合面可以分别形成有螺栓孔,在装配风机组件3时,首先将第一半壳311的对接凸起3111和第二半壳312的对接缺口3121对接配合,然后通过螺栓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的螺栓孔实现两者的连接,如此,可以使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的连接更加可靠。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壳311的对接面上可以形成有插槽,插槽的开口朝向对接配合面,插槽可以沿第一敞开口的周沿延伸;相应地,第二半壳312的对接配合面上可以形成有与插槽适配的插接凸起,插接凸起可以插入插槽内,由此,可以防止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的连接处出现漏风;此外,插接凸起插入插槽后,将对接面和对接配合面螺栓连接,从而使第一半壳311和第二半壳312的连接更加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4和图5,换热器组件4的底部邻近第一腔室17的底部设置,风机组件3的排风口3102邻近第二腔室18的顶部设置,换热器组件4和风机组件3在上下方向上相邻设置,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14,具体地,密封件14可以形成为密封板,密封件14设于后壳体15的前侧开口处,并且,以竖直平面作为参考面时,密封件14在参考面的投影可以分别覆盖换热器组件4的下部和风道蜗壳31的上部,如此,可以防止风机组件3和换热器组件4之间的间隙处漏风。
换言之,密封件14可以设在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2中间的位置,密封件14的上半部可以和上面板111的部分重叠,密封件14的下半部可以和下面板112的部分重叠,这样,密封件14可以防止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2之间的缝隙漏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4、图5以及图15-图17,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电控盒组件5。电控盒组件5可以包括:电控盒51、电控组件52以及防护件55。其中,电控盒51内可以限定出容纳腔513,容纳腔513的底壁上形成有出线口514,出线口514和容纳腔513连通;电控组件52设于容纳腔513内,与电控组件52电连接的线束适于通过出线口514出线;防护件55可以设于电控盒51,防护件5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出线口514的正下方,由此,当电控盒51内发生明火并导致有燃烧物从出线口514向下掉落时,防护件55的位于出线口514正下方的部分可以承接燃烧物,防止燃烧物掉落到空调器100内部的其他位置引起更大的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护件55与电控盒51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防护件55可以和电控盒51螺栓连接,也可以和电控盒51卡接或粘接,如此,结构简单,便于装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5和图16,防护件55可以设于电控盒51的外侧,防护件55可以包括:连接板551和承接板552,其中,连接板551可以与电控盒51相连,承接板552与连接板551相连,承接板552可以与连接板551之间呈夹角设置,承接板552位于电控盒51的下方,承接板552的至少一部分与出线口514相对设置,由此,既方便防护件55与电控盒51的装配,又可以承接从出线口514落下的燃烧物,对空调器100内部的其他结构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例如图16所示,连接板551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连接板551可以和电控盒51的后侧壁相连,承接板552呈水平设置,承接板552和连接板551相互垂直,承接板552位于电控盒51的底壁的下侧,以承接出线口514落出的燃烧物。
进一步地,所有出线口514在参考面的投影均位于承接板552在参考面的投影内,参考面平行于水平面,由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燃烧物从出线口514掉落到空调器100内部的其他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7,防护件55上还设有多个连接凸筋555,连接凸筋555设在连接板551和承接板552的连接处,多个连接凸筋555沿承接板55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可以提高连接板551和承接板552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防护件55的结构强度。可选地,连接凸筋555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三角形,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板551和承接板552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5,电控盒51的底部与防护件55之间限定出出线空间554,出线空间554适于线束走线,并且,可以利用出线空间554约束线束并且隐蔽线束,从而使空调器100内部的走线更加整洁。
进一步地,参考图15和图17,承接板552可以包括承接板本体5521和挡边凸起5522,其中,承接板本体5521呈平板状,挡边凸起5522形成在承接板本体5521的上表面的周沿,挡边凸起5522沿承接板本体5521的周向延伸,电控盒51的底面支撑在挡边凸起5522上,电控盒51的底部、承接板本体5521以及挡边凸起5522共同限定出出线空间554,出线空间554可以和出线口514连通,出线空间554可以沿盒体5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出线空间554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敞开,这样,线束从出线口514伸出至出线空间554后,顺着出线空间554走线,然后从出线空间554其中一端的敞开口处伸出和空调器100内部的其他电气部件进行电连接,如此,可以利用出线空间554约束线束并且隐蔽线束,从而使空调器100内部的走线更加整洁。
更进一步地,参考图15和图17,连接板551连接在承接板552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例如图17中所示的承接板552的后侧),挡边凸起5522的一端与连接板551相连或是邻近设置,挡边凸起552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551之间间隔开以形成与出线空间554连通的出线缺口553,例如图17所示,挡边凸起5522可以形成在承接板552的左侧边沿以及前侧边沿,挡边凸起5522形成为L形,挡边凸起5522位于承接板552的左侧边沿的部分与连接板551相连,挡边凸起5522位于承接板552的前侧边沿的部分的右端和连接板551间隔开以形成出线缺口553,这样可以便于线束从出线缺口553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承接板552在电控盒51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不小于电控盒51的厚度,也就是说,承接板552沿前后方向的宽度不小于电控盒51沿前后方向的宽度,这样在电控盒51内着火时,可以确保承接板552具有足够的空间来承接从出线口514掉落的燃烧物,防止燃烧物落到空调器100内部的其他部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6和图17,电控盒组件5还可以包括:接线座53,接线座53设于容纳腔513内,线束的至少一部分连接于接线座53后通过出线口514出线,由此,通过将接线座53集成设在电控盒51的容纳腔513内,可以方便接线座53和电控组件52之间的接线,同时,电控盒组件5的集成度更高,有利于节省空调器100内部空间,优化空调器100内部布局。
进一步地,参考图16-图18,电控盒组件5还可以包括:压线件54。具体而言,压线件54邻近接线座53设置,压线件54内限定出多个走线空腔543,多个走线空腔543可以间隔开,连接于接线座53的线束可以在穿过多个走线空腔543后通过出线口514出线,由此,压线件54可以压紧线束,通过设置多个走线空腔543,可以将不同种类以及不同用途的线束穿设于不同的走线空腔543,从而使容纳腔513内的线束走线更加清晰明了,进而可以方便接线,也方便后期对电控盒51进行维护;此外,可以减少线束占用空间,使得容纳腔513内部布局更加紧凑。
更进一步地,参考图17,接线座53和压线件54可以设置在电控组件52的电路板521的同一侧。具体而言,电控组件52可以包括电路板521,电路板52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7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和电控盒5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接线座53和压线件54均位于电路板521沿长度方向的同一侧(例如图17中所示的电路板521的右侧),接线座53和压线件54可以沿上下方向排布,并且为便于线束从电控盒51底部的出线口514出现,压线件54可以设置于接线座53的下侧,由此,在加工电控盒51时,可以将电控盒51沿长度方向的长度适当做长,并将电控盒51沿高度方向的尺寸适当缩短,这样,狭长的电控盒51可以安装在空调器100内部的比较狭窄的空间,从而提高空调器100内部空间的空间利用率,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6,电控盒组件5还可以包括:电路板支架56,电路板521通过电路板支架56设于容纳腔513,如此,可以提高电路板521的装配的稳定性。
例如图4所示,电控盒组件5可以设于第二腔室18,电控盒组件5可以设在风道蜗壳31与机壳1所限定的空间内,具体而言,电控盒组件5可以邻近风道蜗壳31的蜗舌315设置,即电控盒组件5可以设在风道蜗壳31的蜗舌315和前面板11之间,如此,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腔室18内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促进空调器100整体布局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电控盒51可以包括盒体511和盖体512,盒体511和盖体512可拆卸连接,盒体511和盖体51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513,电控组件52设于盒体511内,盖体512连接在盒体511的前侧,电控盒51设于风道蜗壳31的蜗舌315和前面板11之间时,盖体512与前面板11相对设置,如此,在为电控盒组件5接线时,仅需要打开前面板11和盖体512,便可以接线,更加方便地进行接线操作,同时,也可以方便后期的维护。
可选地,盖体512沿左右方向的一端可以和盒体511铰接,另一端可以和盒体511卡接,例如,盖体512的左端可以和盒体511铰接,盖体512的右端可以形成有卡扣,盒体511的右侧边沿可以形成有配合部,盖体512的右端通过卡扣和盒体511的右侧边沿卡连接,由此,盖体512的打开方式简单方便,方便对电控盒51进行维护,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当让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盒体511和盖体512也可以分体设置,在装配时,直接将盖体512盖合在盒体511的前侧开口处,如此,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6和图17,电控组件52还可以包括:继电器522、电容523等电子元件,继电器522和电容523等电子元件可以和接线座53以及压线板等设在电路板521的同一侧(例如图17中所示的电路板521的右侧),如此,可以使电控盒51内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提高电控盒51内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7,压线件54可以包括:压线座541和压线弹片542,其中,压线座541上形成有走线槽5411,压线座541可以安装在容纳腔513的后侧壁上;压线弹片542设在压线座541的形成有走线槽5411的一侧(即图17中所示的压线座541的前侧),压线弹片542的一端可以与压线座541相连,压线弹片542的另一端与压线座541可拆卸地相连,压线弹片542与走线槽541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走线空腔543,由此,可以在接线时先将压线弹片542打开,将线束压至对应的走线槽5411后,将压线弹片542与压线座541相连,即可完成压线。
例如图17所示,压线座541大致形成为方块状,压线座541的前侧表面形成有多个向后凹陷的走线槽5411,走线槽5411沿竖向贯通压线座541的前表面,多个走线槽5411沿电控盒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压线弹片542沿电控盒51的长度方向延伸,压线弹片54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和压线座541的一端相连,压线弹片542的另一端形成有卡扣部,压线座541上形成有配合部,卡扣部可以和配合部卡接配合;或者,压线弹片542的另一端可以和压线座541螺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横截面大体呈矩形,所述机壳内限定出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
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风机组件的排风口适于朝向所述第一腔室排风,所述风机组件的轴线沿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蜗壳和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的风轮,所述风道蜗壳沿所述风轮的轴向两侧均形成有吸风口,两个所述吸风口与两个所述进风口分别相对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轴线邻近或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前后相连的前面板和后壳体,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蜗壳和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的风轮,所述风道蜗壳与所述后壳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为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上部相对且邻近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部相对且邻近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组件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且邻近所述机壳的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且邻近所述机壳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8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和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之和为S,所述S的取值范围为80000mm2-130000mm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可转动的导风部件,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导风部件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导风部件朝向外凸出所述出风口且呈向外弯曲的弧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长度范围为750mm-95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换热器组件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底部邻近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顶部与所述机壳的后壁相连,所述换热器组件将所述第一腔室内分隔成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厚度方向两侧的引风区和出风区,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所述排风口朝向所述引风区,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出风区的侧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38459.3U CN215909238U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38459.3U CN215909238U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09238U true CN215909238U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290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38459.3U Active CN215909238U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09238U (zh) |
-
2021
- 2021-07-28 CN CN202121738459.3U patent/CN2159092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260117U (zh) | 出风框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1059627A (zh) | 挂墙式空调柜机 | |
CN212618816U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215909238U (zh) | 空调器 | |
CN215909230U (zh) | 风道蜗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5909341U (zh) | 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134555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9323332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260115U (zh) | 空调器 | |
CN115682390A (zh) | 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3955470U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
CN217462659U (zh) |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
CN114484596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9572081U (zh) | 空调器 | |
CN216346703U (zh) | 空调器 | |
CN216346781U (zh) | 桌面空调器 | |
WO2022021953A1 (zh) | 移动空调 | |
CN212746723U (zh) | 空调器 | |
CN218209811U (zh) | 立式空调器 | |
CN21955066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222864U (zh) | 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
CN117685673B (zh) | 暖通设备 | |
CN221763678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9243753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2961906U (zh) | 一种降温效果好的厨房新风机及厨房补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