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8704U - 一种防碰撞结构及叉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碰撞结构及叉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58704U CN217458704U CN202220697074.5U CN202220697074U CN217458704U CN 217458704 U CN217458704 U CN 217458704U CN 202220697074 U CN202220697074 U CN 202220697074U CN 217458704 U CN217458704 U CN 2174587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ction
- inductor
- side plate
- fork truck
- baff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碰撞结构及叉车,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板,安装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所述防护板内设置有用于夹持感应器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感应器包括碰撞面,所述防护板包括防护面,且所述防护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碰撞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面,且防护面凸出于叉车支架表面,使得感应器的碰撞面被包覆于容纳空间内,在发生碰撞时,由防护面与外界障碍物进行接触,充分且全方位保护了感应器的碰撞面,避免感应器被外界物体碰撞造成损伤,防护效果全面且高效,大大提升了感应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叉车运行稳定性,节约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碰撞结构及叉车。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叉车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叉车通过液压、电气和机械的有机结合,可实现车辆行走、转弯、门架举升、前移、倾斜、侧移等多种动作,保证装卸货物的安全和高效。叉车上多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感应周围环境,及时为叉车控制系统提供障碍物信号,控制叉车可以平稳有序的运行,而感应器常设置于叉车支架表面,容易因碰撞被损坏,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防碰撞结构及叉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且能对感应器进行全方位防护的防碰撞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碰撞结构,用于保护叉车支架表面的感应器,并与叉车支架表面联合对感应器形成全方位保护,包括:防护板,安装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所述防护板内设置有用于夹持感应器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感应器包括碰撞面,所述防护板包括防护面,且所述防护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碰撞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中,所述防护板包括侧板和挡板,其中,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感应器的上下两侧,所述挡板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对所述感应器形成全包围式防护。
在上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中,所述侧板包括保护感应器上下表面的第一防护面,所述挡板包括保护感应器侧表面的第二防护面,其中,所述第一防护面和所述第二防护面均凸起于叉车支架表面。
在上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中,所述侧板包括保护感应器侧表面的第三防护面,其中,所述第三防护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防护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中,所述挡板呈半包围状结构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防护面位于所述半包围状结构的封闭端。
在上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中,所述侧板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感应器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感应器之间存在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中,所述挡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调节组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调节所述挡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相对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螺母,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上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均连接有连接螺母。
在上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呈圆弧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叉车,包括:上述所述的防碰撞结构,其中,所述防碰撞结构安装于叉车支架外表面,并包覆于感应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碰撞结构,通过设置防护面,且防护面凸出于叉车支架表面,同时,防护面与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大于碰撞面与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使得感应器的碰撞面被包覆于容纳空间内,在发生碰撞时,由防护面与外界障碍物进行接触,充分且全方位保护了感应器的碰撞面,避免感应器被外界物体碰撞造成损伤,防护效果全面且高效,大大提升了感应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叉车运行稳定性,节约生产成本。
2、通过设置侧板和挡板,使得感应器的上下表面以及侧表面均被覆盖保护,形成全方位整体式保护,极大的提升了感应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叉车运行稳定性。
3、通过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体式设置,使得整个防碰撞结构简单合理且拆装方便,半包围式的挡板则既保证了对感应器的防护,还避免与感应器产生接触干涉。
4、通过将挡板通过连接件可调节连接于第一侧板上,使得挡板与第一侧板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调节,即可以根据不同感应器的尺寸调整挡板与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进而保证既能保护感应器又不干扰感应器信号的传输。挡板和第一侧板的可调节连接使得本防碰撞结构可以适配不同的感应器,适配范围广,保护范围全面,大大提升了防碰撞结构的实用性和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防护板;110、侧板;111、第一防护面;112、第三防护面;113、第一侧板;114、第二侧板;120、挡板;121、第二防护面;122、封闭端;130、容纳空间;200、调节组件;210、连接杆;220、连接螺母;300、感应器;310、碰撞面;400、叉车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碰撞结构,用于保护叉车支架400表面的感应器300,并与叉车支架400表面联合对感应器300形成全方位保护,包括:防护板100,安装于所述叉车支架400表面,所述防护板100内设置有用于夹持感应器300的容纳空间130,其中,所述感应器300包括碰撞面310,所述防护板100包括防护面140,且所述防护面140与所述叉车支架400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碰撞面310与所述叉车支架400表面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叉车支架400上设置防碰撞结构,用于保护感应器300在叉车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损伤,现有智能叉车中,常在叉车支架400上设置感应器300用于感应周围环境是否存在障碍物或自动感应前进路线,并将获取的感应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便于控制系统控制叉车急停或控制叉车自动避让或在中控系统中产生警告信号,感应器300的设置是叉车实现智能控制的基础,但是感应器300常会因为外界物体碰撞而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碰撞结构,通过叉车支架400表面安装有防护板100,并将感应器300设置于防护板100内的容纳空间130,感应器300包括碰撞面310,防护板100包括防护面140,防护面140凸出于叉车支架400表面,且防护面140与叉车支架400表面的距离大于碰撞面310与叉车支架400表面的距离,使得感应器300的碰撞面310被包覆于容纳空间130内,在发生碰撞时,由防护面140与外界障碍物进行接触,充分且全方位保护了感应器300的碰撞面310,避免感应器300被外界物体碰撞造成损伤,防护效果全面且高效,大大提升了感应器300的使用寿命,提高叉车运行稳定性,节约生产成本。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防护板100包括侧板110和挡板120,其中,所述侧板110位于所述感应器300的上下两侧,所述挡板120与所述叉车支架400表面对所述感应器300形成全包围式防护。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板110包括保护感应器300上下表面的第一防护面111,所述挡板120包括保护感应器300侧表面的第二防护面121,其中,所述第一防护面111和所述第二防护面121均凸起于叉车支架400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板100包括用于保护感应器300上下表面的侧板110和用于保护感应器300侧表面的挡板120,侧板110覆盖于感应器300的上下表面上,避免外接障碍物从上方或下方撞击感应器300,或异物从高空掉落砸在感应器300上,侧板110的设置使得感应器300的上下表面均被全方位覆盖,挡板120设置于感应器300的侧面,用于阻挡撞击感应器300侧面的异物,侧板110和挡板120的设置使得感应器300的上下表面以及侧表面均被覆盖保护,形成全方位整体式保护,极大的提升了感应器300的使用安全性和叉车运行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侧板110包括保护感应器300侧表面的第三防护面112,其中,所述第三防护面112与所述叉车支架400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防护面121与所述叉车支架400表面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10还包括第三防护面112,第三防护面112与叉车支架400表面的距离大于第二防护面121与叉车支架400表面的距离,即第三防护面112凸出于第二防护面121,通过第三防护面112进一步对感应器300的侧面进行保护,结构简单牢固,防护性能高。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挡板120呈半包围状结构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防护面121位于所述半包围状结构的封闭端12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板110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3和第二侧板114,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13分别与所述挡板120和所述感应器300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14与所述感应器300之间存在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300和挡板120均连接于第一侧板113上,第二侧板114与第一侧板113相对应设置于感应器300的下表面处,挡板120呈半包围状围绕于感应器300四周,具体的,半包围状结构的开放端朝向感应器300处,半包围状结构的封闭端122围绕于感应器300设置,且第二防护面121位于半包围状结构的封闭端122,封闭端122与感应器300之间存在间隙,第一侧板113和第二侧板114的分体式设置使得整个防碰撞结构简单合理且拆装方便,半包围式的挡板120则既保证了对感应器300的防护,还避免与感应器300产生接触干涉。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挡板120与所述侧板110之间连接有调节组件200,通过所述调节组件200调节所述挡板120与所述侧板110之间的相对距离。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调节组件200包括连接杆210和连接螺母220,其中,所述连接杆2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120和所述第一侧板113相连接,所述挡板120和所述第一侧板113上与所述连接杆210的连接处均连接有连接螺母220。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200包括连接杆210和连接螺母220,连接杆210用于连接挡板120和第一侧板113,连接螺母220用于固定挡板120和第一侧板113的相对位置,连接杆210至少设置有一个,优选为两个,连接螺母220设置有多个,每个连接杆2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螺母220,在实际工作时,先将连接杆210分别与第一侧板113和挡板120预连接,然后在调节好挡板120与第一侧板113的相对距离后拧紧连接螺母220,固定连接杆210。连接杆210和连接螺母220的设置使得挡板120与第一侧板113之间可以轻松调节距离并固定相对位置,在实际工作中,感应器300固定连接于第一侧板113上,通过控制挡板120与第一侧板113的距离,即可控制挡板120与感应器300的相对距离,在保证对感应器300进行全方位防护的同时,还能避免挡板120与感应器300的感应信号处相干涉,影响感应器300的信号传输。同时,挡板120通过连接件可调节连接于第一侧板113上,使得挡板120与第一侧板113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调节,即可以根据不同感应器300的尺寸调整挡板120与第一侧板113之间的距离,进而保证既能保护感应器300又不干扰感应器300信号的传输。挡板120和第一侧板113的可调节连接使得本防碰撞结构可以适配不同的感应器300,适配范围广,保护范围全面,大大提升了防碰撞结构的实用性和适配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板113和所述第二侧板114均呈圆弧状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113和所述第二侧板114沿叉车边角弯曲延伸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113和所述第二侧板114的边缘超出于所述感应器300的边缘。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300设置于叉车的边角区,第一侧板113和第二侧板114沿感应器300的设置区域延伸设置,且呈圆弧状与叉车支架400外表面相适配连接,感应器300连接于第一侧板113上,第一侧板113和第二侧板114的边缘均超出于感应器300的边缘,用于对感应器300进行全方位防护,即使叉车与外部物体产生碰撞,也不会损伤感应器300,大大提升了感应器30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叉车,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碰撞结构,其中,所述防碰撞结构安装于叉车支架外表面,并包覆于感应器上。
在本实施例中,叉车上安装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碰撞结构,防碰撞结构安装于叉车支架外表面上,用于固定感应器并对其进行防护,避免工作过程中叉车与外界碰撞造成感应器损伤,大大提升了叉车运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护叉车支架表面的感应器,并与叉车支架表面联合对感应器形成全方位保护,包括:
防护板,安装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所述防护板内设置有用于夹持感应器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感应器包括碰撞面,所述防护板包括防护面,且所述防护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碰撞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侧板和挡板,其中,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感应器的上下两侧,所述挡板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对所述感应器形成全包围式防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保护感应器上下表面的第一防护面,所述挡板包括保护感应器侧表面的第二防护面,其中,所述第一防护面和所述第二防护面均凸起于叉车支架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保护感应器侧表面的第三防护面,其中,所述第三防护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防护面与所述叉车支架表面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半包围状结构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防护面位于所述半包围状结构的封闭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感应器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感应器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调节组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调节所述挡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相对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螺母,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上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均连接有连接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呈圆弧状设置。
10.一种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碰撞结构,其中,所述防碰撞结构安装于叉车支架表面,并包覆于感应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7074.5U CN217458704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一种防碰撞结构及叉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7074.5U CN217458704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一种防碰撞结构及叉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58704U true CN217458704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6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97074.5U Active CN217458704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一种防碰撞结构及叉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58704U (zh) |
-
2022
- 2022-03-28 CN CN202220697074.5U patent/CN2174587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07474B2 (ja) | 車両後部構造 | |
US11364808B2 (en) | Contactless charg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 |
CN217458704U (zh) | 一种防碰撞结构及叉车 | |
CN210258314U (zh) | 一种用于agv小车的全向防撞装置及agv小车 | |
KR101712518B1 (ko) | 지게차의 모서리 부위 충돌완화장치 | |
CN218949300U (zh) |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 |
CN110902606A (zh) | 一种用于危险环境的防爆agv | |
CN217374728U (zh) |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 |
CN210941363U (zh) | 一种电池包后防护结构 | |
CN210502656U (zh) | 位置可调节的自动导引车防撞避障安全保护装置 | |
CN219341643U (zh) | 堆高式无人叉车 | |
CN219567472U (zh) | 一种agv叉车防撞装置 | |
CN213705135U (zh) | 一种电池安装架及汽车 | |
CN209176504U (zh) | 一种水箱立柱加强板 | |
CN218465441U (zh) | 一种用于搬运叉车的避障装置以及搬运叉车 | |
CN211480655U (zh) | 一种户外配电柜防冲撞机构 | |
CN217690368U (zh) | 车架及车辆 | |
CN215249398U (zh) |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叉车用防撞支架 | |
CN219526162U (zh) | 小前移堆高式叉车 | |
CN219950402U (zh) | 检测装置和货物搬运设备 | |
CN212076352U (zh) | 一种龙门式三维作业车防撞系统 | |
CN215204697U (zh) | 一种自动导引车全方位扫描装置 | |
CN214243729U (zh) | 一种激光式叉车的安全检测装置 | |
CN219948405U (zh) | 双舵轮搬运机器人的安装结构 | |
CN209872273U (zh) | 一种小吨位内燃叉车发动机控制器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