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4728U -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4728U
CN217374728U CN202221126923.8U CN202221126923U CN217374728U CN 217374728 U CN217374728 U CN 217374728U CN 202221126923 U CN202221126923 U CN 202221126923U CN 217374728 U CN217374728 U CN 217374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utomobile body
pressure spring
impact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69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永明
曹学定
卜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Yuying Sheet Met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Yuying Sheet Met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Yuying Sheet Met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Yuying Sheet Met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69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4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4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4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包括车体,车体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侧连接有多组压簧,且每组压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皆连接防撞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安装碰撞缓冲机构,在受到外力撞击时,防撞板率先接触撞击物,能够初步对撞击能量进行吸收,在撞击力度较大时,防撞板向内收挤压压簧和阻尼伸缩杆,压簧能够对撞击势能进行再吸收,当压簧不足以对撞击势能进行全部吸收时,防撞板继续向内挤压压板,压板受冲击将撞击势能转移至吸能块,吸能块吸收撞击势能收缩变形,通过分层式吸收撞击势能,能够最大程度地对车体进行保护,且在吸能块未受到撞击时,本实用新型可一直使用,减少成本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智能车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AGV即: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当前最常见的应用如: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或AGV小车,主要功用集中在自动物流搬转运,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是通过特殊地标导航自动将物品运输至指定地点,最常见的引导方式为磁条引导,激光引导,RFID引导等。
由于AGV智能车是通过特殊地标导航进行物品运输,所以通常都是在车头和车尾安装防撞雷达,来防止在运行时发生碰撞,但车身的侧面通常不会设置防撞结构,在需要交叉运行作业的车间,AGV智能车的侧面安全得不到保障,而单向作业有影响运输效率。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两组驱动轮,两组所述驱动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车体的顶部安装有测重仪,所述车体的两侧设有若干组侧感应雷达,所述车体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连接有多组压簧,且每组所述压簧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皆连接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安装有四组阻尼伸缩杆,所述防撞板的内侧固定设有四组吸能块。
优选的,任意一组所述吸能块的内侧固定设有四组安装吊板,任意一组所述安装吊板的内侧皆固定连接有撑杆,且每两组对应的所述撑杆远离所述安装吊板的一端铰接有一组压板。
优选的,所述防撞板为弹性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吸能块为铝皮包覆,内材质为EV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AGV智能车的两侧安装多组侧感应雷达,并与控制系统连接,能够感应到车侧的物体的距离,来选择停车让行或是通过,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并能够实现交叉作业,来提高运输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安装碰撞缓冲机构,在受到外力撞击时,防撞板率先接触撞击物,由于防撞板为弹性橡胶,能够初步对撞击能量进行吸收,在撞击力度较大时,防撞板向内收挤压压簧和阻尼伸缩杆,压簧能够对撞击势能进行再吸收,当压簧不足以对撞击势能进行全部吸收时,防撞板继续向内挤压压板,压板受冲击将撞击势能转移至吸能块,吸能块吸收撞击势能收缩变形,来抵消能量,通过分层式吸收撞击势能,能够最大程度地对车体进行保护,且在吸能块未受到撞击时,本实用新型可一直使用,减少成本的浪费,并且阻尼伸缩杆能够吸收压簧的反弹势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体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防撞机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防撞机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雷达控制系统路线图。
图中:1、车体,2、驱动轮,3、测重仪,4、侧感应雷达,5、防撞板,6、压簧,7、连接板,8、阻尼伸缩杆,9、吸能块,10、安装吊板,11、撑杆,12、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包括车体1,车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两组驱动轮2,两组驱动轮2通过转轴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车体1的底部还安装有两组从动轮,车体1的顶部安装有测重仪3,车体1的两侧设有若干组侧感应雷达4,车体1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外侧连接有多组压簧6,压簧12能够配合阻尼伸缩杆8吸收大部分撞击势能,且每组压簧6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皆连接防撞板5,对撞击势能进行初步吸收,防撞板5和连接板7之间安装有四组阻尼伸缩杆8,能够避免压簧6快速回弹,防撞板5的内侧固定设有四组吸能块9,能够在撞击势能超过压簧12承受值时通过压板12对能量进行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一组吸能块9的内侧固定设有四组安装吊板10,任意一组安装吊板10的内侧皆固定连接有撑杆11,且每两组对应的撑杆11远离安装吊板10的一端铰接有一组压板12,压板能够将受到的撞击势能通过撑杆转移到吸能块,吸能块对能量进行吸收抵消。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板5为弹性橡胶材质,吸能块9为铝皮包覆,内材质为EVA,使吸能块9具有良好的吸能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首先通过在车体1的两侧安装多组侧感应雷达4,并与控制系统连接,能够感应到车侧的物体的距离,来选择停车让行或是通过,并与车体的前端和尾端的防撞雷达配合,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并能够实现交叉作业,来提高运输效率;
并通过在车体1的两侧安装碰撞缓冲机构,在受到外力撞击时,防撞板5率先接触撞击物,由于防撞板5为弹性橡胶,能够初步对撞击能量进行吸收,在撞击力度较大时,防撞板5向内收挤压压簧6和阻尼伸缩杆8,压簧6能够对撞击势能进行再吸收,当压簧6不足以对撞击势能进行全部吸收时,防撞板5继续向内使压板12挤压连接板7,压板12受冲击将撞击势能反弹转移至吸能块9,吸能块9吸收撞击势能收缩变形,来抵消能量,通过分层式吸收撞击势能,能够最大程度地对车体1进行保护,且在吸能块未受到撞击时,碰撞缓冲机构可一直使用,减少成本的浪费,并且阻尼伸缩杆8能够吸收压簧6的反弹势能。
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件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两组驱动轮(2),两组所述驱动轮(2)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车体(1)的底部,所述车体(1)的顶部安装有测重仪(3),所述车体(1)的两侧设有若干组侧感应雷达(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外侧连接有多组压簧(6),且每组所述压簧(6)远离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皆连接防撞板(5),所述防撞板(5)和所述连接板(7)之间安装有四组阻尼伸缩杆(8),所述防撞板(5)的内侧固定设有四组吸能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吸能块(9)的内侧固定设有四组安装吊板(10),任意一组所述安装吊板(10)的内侧皆固定连接有撑杆(11),且每两组对应的所述撑杆(11)远离所述安装吊板(10)的一端铰接有一组压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5)为弹性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块(9)为铝皮包覆,内材质为EVA。
CN202221126923.8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Active CN217374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6923.8U CN217374728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6923.8U CN217374728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4728U true CN217374728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6923.8U Active CN217374728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47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4403A (zh) * 2023-04-20 2023-09-08 青岛蚂蚁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底盘可自收缩的agv避障保护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4403A (zh) * 2023-04-20 2023-09-08 青岛蚂蚁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底盘可自收缩的agv避障保护方法
CN116714403B (zh) * 2023-04-20 2024-01-23 青岛蚂蚁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底盘可自收缩的agv避障保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6867U (zh) 一种机器人车体悬挂系统
CN217374728U (zh) 一种用于agv智能车的减震防撞机构
CN106427446A (zh) 一种机器人车体悬挂系统
CN213473044U (zh)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装置
CN206141484U (zh) 一种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
CN210437125U (zh)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
CN110758012B (zh)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CN212475992U (zh) 一种agv小车用防护装置
CN111319698B (zh) 一种智能物流分拣平台车
CN109706855B (zh) 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
CN201120875Y (zh) 汽车智能防碰系统
CN112776919B (zh) 一种基于可伸缩悬架的智能平台车
CN108189792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防撞钢梁
CN110722944B (zh) 一种承载车底盘小车的减震和缓冲装置
CN209719501U (zh) 一种履带车越野工作车用防撞装置
CN216512673U (zh) 一种具有高精度避障功能的智能无人搬运小车
CN202115458U (zh) 一种汽车用伸缩式防撞支架
CN204846109U (zh) 一种加工车间用电动平板车
CN219903973U (zh) 基于两级减震的自动搬运小车
CN210680729U (zh) 地铁用列车防撞机构装置
CN212737628U (zh) 一种汽车桥架总成
CN211617919U (zh) 一种基于自然导航的无人牵引车
CN212529555U (zh) 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保险杠
CN2192468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防撞装置
CN212289633U (zh) 一种用于运输罐的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