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2960U - 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52960U CN217452960U CN202220011770.6U CN202220011770U CN217452960U CN 217452960 U CN217452960 U CN 217452960U CN 202220011770 U CN202220011770 U CN 202220011770U CN 217452960 U CN217452960 U CN 2174529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lling machine
- base
- worm
- motor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凹口,所述放置凹口内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第一内槽,所述第一内槽内转动连接有蜗轮,且第一内槽内壁设置有第二内槽,所述第二内槽内转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连接的蜗杆,所述工作台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连接轴带动工件卡盘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工件进行转向,方便便对工件的不同侧面位置进行铣削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
背景技术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沟槽(键槽、T形槽、燕尾槽等)、分齿零件(齿轮、花键轴、链轮)、螺旋形表面(螺纹、螺旋槽)及各种曲面,而针对不同的铣削要求,铣床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双侧铣床,而铣床在进行加工时,用于定位工件的工作台是极为重要的部件;
现有的双侧铣床工作台,大多都是固定设置,在一个侧面加工完成后,通常都是需要拆卸工件重新安装定位,才能继续加工,使用存在了极大的不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凹口,所述放置凹口内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第一内槽,所述第一内槽内转动连接有蜗轮,且第一内槽内壁设置有第二内槽,所述第二内槽内转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连接的蜗杆,所述工作台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轮,两个所述固定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轴与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一定位轴的外表面且位于底座外侧位置设置有第一指示标,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一指示标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刻度表,所述底座内与第二定位轴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内槽,所述第二定位轴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三内槽内嵌套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内槽内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为啮合连接,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主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工件卡盘,所述工件卡盘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指示标,所述工作台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指示标相配合的第二刻度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蜗轮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与工件卡盘的底部中心处相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蜗杆与第二内槽内壁相接位置设置有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固定轮的外表面与放置凹口的内壁之间为贴合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两端位置截面呈梯形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定位轴与底座上相接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件卡盘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刻度表与第二刻度表均采用雕刻的形式设置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连接轴带动工件卡盘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工件进行转向,方便便对工件的不同侧面位置进行铣削操作,通过第二电机驱动齿轮结构转动,齿轮结构通过第二定位轴带动工作台转动,工作台带动工件卡盘转动,即可调节工件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应对一些有倾斜角度铣削需求的工件使用,整个结构连接稳定,操作简便,可以针对不同侧面以及角度加工需求的工件使用,适应性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放置凹口;3、工作台;4、第一内槽;5、蜗轮;6、连接轴;7、第二内槽;8、蜗杆;9、放置槽;10、第一电机;11、固定轮;12、第一定位轴;13、第二定位轴;14、固定轴承;15、第一指示标;16、第一刻度表;17、第三内槽;18、从动齿轮;19、主动齿轮;20、第二电机;21、工件卡盘;22、定位卡槽;23、第二指示标;24、第二刻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凹口2,放置凹口2内设置有工作台3,工作台3内设置有第一内槽4,第一内槽4内转动连接有蜗轮5,且第一内槽4内壁设置有第二内槽7,第二内槽7内转动连接有与蜗轮5啮合连接的蜗杆8,工作台3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放置槽9,放置槽9内安装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的电机轴与蜗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工作台3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轮11,两个固定轮1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轴12与第二定位轴13,第一定位轴12的外表面且位于底座1外侧位置设置有第一指示标15,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一指示标15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刻度表16,底座1内与第二定位轴13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内槽17,第二定位轴13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三内槽17内嵌套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8,第三内槽17内设置有主动齿轮19,主动齿轮19与从动齿轮18为啮合连接,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的电机轴与主动齿轮19的中心轴固定连接,工作台3的顶部设置有工件卡盘21,工件卡盘2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指示标23,工作台3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指示标23相配合的第二刻度表24。
进一步方案中,蜗轮5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连接轴6的顶部与工件卡盘21的底部中心处相固定连接,连接轴6的尺寸略小于蜗轮5的尺寸,可以保证工件卡盘21在进行转动调节时,可以更加稳定。
进一步方案中,蜗杆8与第二内槽7内壁相接位置设置有轴承,轴承的设置可以保证蜗杆8既能稳定定位固定,同时也可以稳定转动,方便进行工件卡盘21的旋转调节工作。
进一步方案中,两个固定轮11的外表面与放置凹口2的内壁之间为贴合设置,固定轮11与放置凹口2内壁之间为贴合设置,可以保证整个工作台3在进行转动调节时的平稳性,不易出现偏移的情况,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方便进行多角度的调节操作。
进一步方案中,底座1的两端位置截面呈梯形设置,底座1的整个结构呈梯形设计,可以保证在工作台3的位置可以不影响铣床刀具的正常走刀,同时角度调节后依旧可以稳定走刀,保证了整个工作台3可以正常配合铣床进行铣削工作。
进一步方案中,第一定位轴12与底座1上相接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承14,固定轴承14的设置可保证第一定位轴12定位稳定性。
进一步方案中,工件卡盘2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卡槽22,定位卡槽22的设置可方便对工件进行定位固定。
进一步方案中,第一刻度表16与第二刻度表24均采用雕刻的形式设置而成,雕刻形成的刻度表结构更加稳定,耐磨耐用,不易出现磨损的情况。
工作原理:在使用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时,将工件定位放置到工件卡盘21上,将第一电机10与第二电机20与铣床的控制系统对接,当需要进行转动调节时,第一电机10驱动蜗杆8转动,蜗杆8带动蜗轮5转动,蜗轮5则通过连接轴6带动工件卡盘21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工件转动,通过第二指示标23与第二刻度表24的配合可以精准检测系统控制转动角度的精准性,同时也可以直观观察转动的角度数据,第二电机20驱动齿轮结构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工作台3转动,工作台3则带动工件卡盘21转动,即可调节工件的倾斜角度,可以应对一些倾斜角度位置铣削需求的工件使用,第一刻度表16与第一指示标15的配合,可以检测转动角度的精准性,同时可以可以直观观察转动调节的角度数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凹口(2),所述放置凹口(2)内设置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内设置有第一内槽(4),所述第一内槽(4)内转动连接有蜗轮(5),且第一内槽(4)内壁设置有第二内槽(7),所述第二内槽(7)内转动连接有与蜗轮(5)啮合连接的蜗杆(8),所述工作台(3)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内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电机轴与蜗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3)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轮(11),两个所述固定轮(1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轴(12)与第二定位轴(13),所述第一定位轴(12)的外表面且位于底座(1)外侧位置设置有第一指示标(15),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一指示标(15)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刻度表(16),所述底座(1)内与第二定位轴(13)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内槽(17),所述第二定位轴(13)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三内槽(17)内嵌套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8),所述第三内槽(17)内设置有主动齿轮(19),所述主动齿轮(19)与从动齿轮(18)为啮合连接,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0),所述第二电机(20)的电机轴与主动齿轮(19)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3)的顶部设置有工件卡盘(21),所述工件卡盘(2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指示标(23),所述工作台(3)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指示标(23)相配合的第二刻度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5)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的顶部与工件卡盘(21)的底部中心处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8)与第二内槽(7)内壁相接位置设置有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轮(11)的外表面与放置凹口(2)的内壁之间为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位置截面呈梯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轴(12)与底座(1)上相接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承(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卡盘(2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卡槽(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表(16)与第二刻度表(24)均采用雕刻的形式设置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11770.6U CN217452960U (zh) | 2022-01-05 | 2022-01-05 | 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11770.6U CN217452960U (zh) | 2022-01-05 | 2022-01-05 | 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52960U true CN217452960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6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011770.6U Active CN217452960U (zh) | 2022-01-05 | 2022-01-05 | 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52960U (zh) |
-
2022
- 2022-01-05 CN CN202220011770.6U patent/CN2174529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969175U (zh) | 一种高效的五轴加工铣床 | |
CN207788349U (zh) | 一种可加工多孔的台式钻床 | |
US2289874A (en) | Milling machine | |
CN210648531U (zh) | 一种便于工件装夹的车床 | |
CN217452960U (zh) | 一种双侧铣床旋转工作台 | |
CN214161502U (zh) | 一种龙门镗铣床上使用的液压调整装置 | |
CN215845724U (zh) | 一种便携式法兰平面加工机 | |
CN217452963U (zh) |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控制数控转台摆动的机构 | |
CN213531638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的切割刀具 | |
CN211387991U (zh) | 一种汽车压盘用钻孔分度盘 | |
CN114871870A (zh) | 一种微钻加工用精密磨削机构 | |
CN114083378A (zh) | 一种轴类工件倒角设备 | |
CN215510226U (zh) | 一种铣床数控分度夹具 | |
CN111823009A (zh) | 一种超远同轴孔用同步钻铣工装 | |
CN216178769U (zh) | 全直驱五轴机床 | |
CN210938387U (zh) | 一种直驱分度头的新型结构 | |
CN111001859A (zh) | 一种龙门铣床的可控滑移结构 | |
CN215200886U (zh) | 一种旋转九十度翻转工装夹具设备 | |
CN217493629U (zh) | 一种微钻加工用精密磨削机构 | |
CN213105499U (zh) | 数控弯头坡口机床 | |
CN215788160U (zh) | 一种便于精确调节的钻铣床 | |
CN210359831U (zh) | 一种带有转台和测头的精雕机 | |
CN216370193U (zh) | 一种多轴联动切削设备 | |
CN216540922U (zh) | 一种机械制造用钻孔装置 | |
CN212978086U (zh) | 一种三座标底板加工的工装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