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5894U - 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5894U
CN217435894U CN202221324031.9U CN202221324031U CN217435894U CN 217435894 U CN217435894 U CN 217435894U CN 202221324031 U CN202221324031 U CN 202221324031U CN 217435894 U CN217435894 U CN 217435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cycle
chassis
frame
shaft
suppor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40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ouliji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ouliji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ouliji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ouliji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240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5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5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5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包括U型结构的架体及底架,所述架体的开口端均向上弯折,在架体开口端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套管,在固定套管内部设置有连接轴,在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内凹结构,内凹结构用于支撑摩托车,所述架体的弯折处与底架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底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万向轮。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能提升架体对摩托车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可以实现全向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的支撑架一般都是采用U型结构的架体,并在架体上设置两个轮胎,使其移动等。为了实现全向移动,一般会将轮胎改成万向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稳定性差,尤其是侧向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倾倒的情况。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21263938.4,一种全向可移动摩托车支撑架,包括U型结构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开口端向上弯折,在架体开口端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套管,在固定套管内部设置有一根连接轴,在架体的U型结构内侧的连接轴端部设置有一个连接架,在连接架上间隔设置有两根托杆,所述托杆平行设置,在向上弯折部分的架体的下表面均设置有一个轮架,在轮架上设置有一个万向轮,在远离开口端的架体上设置有连接横杆,在连接横杆的下表面也设置有至少一个万向轮。
其架体开口端的万向轮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所以移动过程稳定性差。另外,举升过程中以万向轮作为转动轴,容易出现架体转动不稳定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摩托车支撑架,能实现全向移动,且使用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包括U型结构的架体及底架,所述架体的开口端均向上弯折,在架体开口端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套管,在固定套管内部设置有连接轴,在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内凹结构,内凹结构用于支撑摩托车,所述架体的弯折处与底架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底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万向轮。
上述方案,利用底架平稳的支撑在地面,然后将架体上的支撑托支撑摩托车,施加压力将架体绕销轴在底架上转动时,可以将摩托车进行抬升支撑,这个过程中以销轴为转动轴,所以举升过程中稳定性更高,举升后对摩托车可以进行支撑,而且底架上的万向轮可以实现底架、架体及摩托车的全向移动。
所述的底架为U型结构,在底架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万向轮,在底架封闭端的端部设置万向轮。底架也为U型结构,其能与架体一起移动至摩托车后轮的两侧,从而使得支撑托能更加方便对摩托车进行支撑,使用也更加便捷。
所述底架开口端与架体的弯折处通过销轴连接。该结构能使得架体全部支撑在底架的两端,支撑稳定性更高。
所述底架的宽度小于架体的U型结构内侧宽度,在底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挡杆,所述挡杆用于架置架体。在架体上的支撑托抬起即架体的端部向下时可以架置在底架上,使得整个架体全部支撑在底架上,移动过程中架体与地面不接触,所以移动更加平稳。
在底架的开口端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向外延伸,所述万向轮设置在轮架上,且底架开口端的两个万向轮之间的间距大于架体上两个托架之间的间距。该结构能增加万向轮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整个底架、架体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尤其是支撑有摩托车时,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架体上的固定套管的中空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连接轴的截面呈矩形,在固定套管上设置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用于限制连接轴在固定套管内的位置。其能使得连接轴、支撑托等连接强度大,其而不易发生旋转,稳定性高。
在底架上设置有第一轴套,在架体的弯折处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对应对接,所述销轴插接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两者配合简单。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底架拆下,在第二轴套上连接轮子,其架体也可以单独使用,提升其使用适应性。
所述万向轮均带有锁定机构。其中锁定机构为现有的万向轮的刹车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在此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能提升架体对摩托车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可以实现全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包括U型结构的架体2及底架1,所述架体2的开口端均向上弯折,在架体2开口端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套管3,在固定套管3内部设置有连接轴4,在连接轴4的端部设置有托架6,所述托架6上设置有内凹结构7,内凹结构7用于支撑摩托车,所述架体2的弯折处与底架1之间通过销轴12转动连接,在底架1上设置有三个万向轮9。
上述方案,利用底架1平稳的支撑在地面,然后将架体2上的托架6支撑摩托车,施加压力将架体2绕销轴12在底架1上转动时,可以将摩托车进行抬升支撑,这个过程中以销轴12为转动轴,所以举升过程中稳定性更高,举升后对摩托车可以进行支撑,而且底架1上的万向轮9可以实现底架1、架体2及摩托车的全向移动。
所述的底架1为U型结构,在底架1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万向轮9,在底架1封闭端的端部设置万向轮9。底架1也为U型结构,其能与架体2一起移动至摩托车后轮的两侧,从而使得托架6能更加方便对摩托车进行支撑,使用也更加便捷。
所述底架1开口端与架体2的弯折处通过销轴12连接。该结构能使得架体2全部支撑在底架1的两端,支撑稳定性更高。
所述底架1的宽度小于架体2的U型结构内侧宽度,在底架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挡杆13,所述挡杆13用于架置架体2。在架体2上的托架6抬起即架体2的端部向下时可以架置在底架1上,使得整个架体2全部支撑在底架1上,移动过程中架体2与地面不接触,所以移动更加平稳。
在底架1的开口端设置有轮架8,所述轮架8向外延伸,所述万向轮9设置在轮架8上,且底架1开口端的两个万向轮9之间的间距大于架体2上两个托架6之间的间距。该结构能增加万向轮9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整个底架1、架体2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尤其是支撑有摩托车时,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架体2上的固定套管3的中空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连接轴4的截面呈矩形,在固定套管3上设置有顶紧螺栓5,顶紧螺栓5用于限制连接轴4在固定套管3内的位置。其能使得连接轴4、托架6等连接强度大,其而不易发生旋转,稳定性高。
在底架1上设置有第一轴套10,在架体2的弯折处设置有第二轴套11,所述第一轴套10与第二轴套11对应对接,所述销轴12插接在第一轴套10和第二轴套11内。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两者配合简单。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底架1拆下,在第二轴套11上连接轮子,其架体2也可以单独使用,提升其使用适应性。
所述万向轮9均带有锁定机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其特征是:包括U型结构的架体及底架,所述架体的开口端均向上弯折,在架体开口端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套管,在固定套管内部设置有连接轴,在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内凹结构,内凹结构用于支撑摩托车,所述架体的弯折处与底架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底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架为U型结构,在底架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万向轮,在底架封闭端的端部设置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底架开口端与架体的弯折处通过销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底架的宽度小于架体的U型结构内侧宽度,在底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挡杆,所述挡杆用于架置架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其特征是:在底架的开口端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向外延伸,所述万向轮设置在轮架上,且底架开口端的两个万向轮之间的间距大于架体上两个托架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其特征是:架体上的固定套管的中空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连接轴的截面呈矩形,在固定套管上设置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用于限制连接轴在固定套管内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其特征是:在底架上设置有第一轴套,在架体的弯折处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对应对接,所述销轴插接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万向轮均带有锁定机构。
CN202221324031.9U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Active CN217435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4031.9U CN217435894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4031.9U CN217435894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5894U true CN217435894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1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4031.9U Active CN217435894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5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3222B1 (en) Spring biased wheel lifting dolly
CN208411312U (zh) 一种减振万向轮
CN217435894U (zh) 一种摩托车支撑架
CN201472420U (zh) 载重行李车
CN211869433U (zh) 一种双把手折叠购物车
CN212375573U (zh) 一种带有增强套管的晾衣架
CN211569926U (zh) 一种新型悬挂式副臂
CN212047394U (zh) 一种可翻转变形的脚轮组件
CN212709749U (zh) 一种省力型电动车车轮脚撑
WO2021012618A1 (zh) 一种摩托车后轮组抬升架
CN112472539A (zh) 一种可识别台阶并防止意外离手难寻的盲人拐杖
CN218539080U (zh) 一种用于塔吊标准节的引进装置
CN218258470U (zh) 一种摩托车全向支撑装置
CN214648689U (zh) 一种全向可移动摩托车支撑架
CN220220890U (zh) 一种四轮同步转向物流牵引车
CN206107212U (zh) 电动车备用承载装置
CN215154730U (zh) 一种可调节支撑拉杆装置
CN2251517Y (zh) 轻便小推车
CN205675123U (zh) 一种爬楼机构
CN209899850U (zh) 一种多功能转运车
CN219790426U (zh) 一种自行车小拖车
CN220164540U (zh) 一种用于叉车前桥总成的存放架
CN220416648U (zh) 一种空压机撬装底座
CN207737393U (zh) 一种电动车省力双撑
CN219633599U (zh) 用于零部件装配时翻转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