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4859U - 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4859U
CN217434859U CN202220607569.4U CN202220607569U CN217434859U CN 217434859 U CN217434859 U CN 217434859U CN 202220607569 U CN202220607569 U CN 202220607569U CN 217434859 U CN217434859 U CN 217434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njection molding
sleeve
hollow portion
assisted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75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进
陈同军
徐荣岗
袁明卿
刘强
宋西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l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l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l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l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75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4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4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4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所述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套筒,所述套筒内构造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在套筒的一端形成进气口,所述中空部在套筒的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中空部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通;及气针,所述气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位于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针杆与所述中空部的侧壁间隔设置;及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自所述出气口伸出所述中空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套筒的端面之间构造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中空部连通。

Description

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辅助注塑,是把高压氮气经主辅控制器直接注射入模腔内正在塑化的塑料里,使塑料件内部膨胀而造成中空,但仍然保持产品和外形完整无缺。
由于待注塑件的形状不一,尤其在对形状不规则的待注塑件注塑时,在对待注塑件的内部充压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充压不均匀导致的待注塑件厚度不均、待注塑件外表面发生缩痕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气体辅助注塑组件,所述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套筒,所述套筒内构造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在套筒的一端形成进气口,所述中空部在套筒的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中空部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通;及气针,所述气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位于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针杆与所述中空部的侧壁间隔设置;及
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自所述出气口伸出所述中空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套筒的端面之间构造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中空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中空部的正投影范围位于所述止挡部的正投影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出气口所在的一端的表面上构造有凹陷部。
可选地,所述针杆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中空部内并与所述中空部的侧壁分离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针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中空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内螺纹结构。
可选地,在所述针杆的外壁设置至少一个条形的凹槽,所述凹槽被构造为连通所述中空部。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
可选地,所述中空部的径向尺寸自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出气口增加,以在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形成扩颈腔,所述凹槽与所述扩颈腔连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注塑装置,所述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围成型腔,所述套筒嵌入所述模具本体中,所述出气口伸入所述型腔内,以将所述型腔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通。
通过设置在气针上设置有止挡部,止挡部自套筒的出气口伸出,止挡部与套筒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气体自止挡部与套筒端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型腔。这样,能够通过调节止挡部与套筒端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间隙与中空部之间的角度来调节为待注塑件冲压的速度以及角度。这样,在对待注塑件内部冲压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充压不均匀,以及待注塑件的外表面形成缩痕的情况发生。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气体辅助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气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气体发生装置;11、套筒;12、中空部;13、进气口;14、出气口;15、型腔;16、针杆;17、止挡部;18、凹陷部;19、限位部;20、第一连接部;21、凹槽;22、扩颈腔;30模具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辅助注塑组件。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套筒以及气针。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注塑所需要的气体。例如为氮气缸。所述套筒构造有中空部,所述套筒内构造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在套筒的一端形成进气口,所述中空部在套筒的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中空部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通;及气针,所述气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位于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针杆与所述中空部的侧壁间隔设置;及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自所述出气口伸出所述中空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套筒的端面之间构造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中空部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中空部位于套筒中,沿套筒的轴向设置。中空部在套筒的前端形成出气口,在套筒的后端形成进气口。气体发生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自进气口进入中空部中,并经出气口进入型腔内。
如图2所示,气针的止挡部位于套筒的外部,气针的针杆位于套筒内。止挡部位于出气口所在的一端,并与套筒的端面相对设置。针杆设置在靠近出气口所在的一侧。止挡部自出气口伸出并伸入型腔内。
通过这样的方式,气流自进气口进入中空部中,在进气口对气流形成避让,避免对气流产生阻力,避免气流自进气口处发生逃逸。
此外,将针杆设置在出气口的一端,针杆对气流形成限流以改变进入型腔内的气流的压力,以实现对待注塑件中部的稳定均匀充压。
如图2所示,止挡部的下表面与套筒出气口所在一端的端面,也即套筒的前端面,共同围成间隙。来自气体发生装置的气体自间隙进入型腔。
在一个例子中,套筒的前端面倾斜设置。
可以是套筒的前端面自套筒的外壁朝向套筒的内壁向下倾斜设置;也可以是,套筒的前端面自套筒的外壁朝套筒的内壁向上倾斜设置;也可以是,套筒的前端面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与套筒的前端面的形状想匹配的,止挡部的下表面也构造有相应的倾斜角度。止挡部的下表面与套筒的前端面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线与中空部的中心线之间形成设定的角度α。可选地,30°≤α≤180°
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对套筒前端的倾斜角度的调整,能够使得间隙的中心线与中空部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具有不同的角度。这样,就能够对待注塑件在充压过程中的进气角度进行调节。以使得本公开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能够为不同形状的待注塑件进行充压,同时能够保证充压的均匀性,从而使得待注塑件的厚度更加均匀。
在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中,所述中空部的正投影范围位于所述止挡部的正投影范围内。
如图1-图3所示,止挡部覆盖中空部。可选地,止挡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或等于套筒的横截面尺寸。
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为待注塑件充压时的进气方向,与气流的大小,及流速。
此外,止挡部对出气口形成阻挡,从而能够防止注塑料自出气口进入中空部堵塞气道。
在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中,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出气口所在的一端的表面上构造有凹陷部。
如图4所示,出气口所在的一端为套筒的前端,在套筒的前端面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位于套筒的前端面的局部的设定的位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止挡部的下表面与套筒前端面的凸起位置相抵持,气体经过凹陷部自中空部进入型腔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控制出气口沿周向的出气方向。
例如,如图4所示,仅在套筒的前端面沿套筒的端面的径向方向形成了相对设置的两个凹陷部。型腔的出气方向与套筒的中线垂直,以形成第一出气方向和第二出气方向,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第一出气方向与第二出气方向之间的角度为180°。
可选地,第一出气方向与第二出气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以为45°,也可以是60°。
可以理解的是,不对第一出气方向与第二出气方向之间的角度做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待注塑件的具体形状以及充压的需求自行调节。
在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中,在所述针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中空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针杆在中空部内发生摆动,从而导致充压过程中的气压变化的情况发生。
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内螺纹结构。
如图3所示,在针杆的外壁设置有螺旋状的外螺纹。如图1或图2所示,在中空部的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的内螺纹。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针杆与中空部通过螺纹连接,以避免针杆在中空部内发生摆动,导致充压过程中的气压变化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气针被气压顶出套筒。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以是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或者是铆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这里,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
在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中,所述针杆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中空部内并与所述中空部的侧壁分离设置。
如图3所示,限位部被设置于止挡部的下部。限位部的径向尺寸大于针杆的径向尺寸,同时限位部的径向尺寸小于套筒的内径。
可选地是限位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与止挡部的中部。
这样,在将针杆与中空部固定连接时,限位部可以避免针杆偏离与中空部的连接位置。
同时,限位部能够进一步地均压,以使气压均匀的进入型腔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中,在所述针杆的外壁设置至少一个条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连通所述中空部。
通过设置凹槽,增加了经过第一连接部的气路通道的尺寸,从而避免第一连接部对气流的阻挡。
如图3所示,例如,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沿所述针杆的轴向延伸以形成。还可以是,凹槽沿针杆的周向延伸。
在这里,不对凹槽的延伸方向做具体的限制,以能够实现避免第一连接部对气流形成的阻挡为准。
在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中,所述凹槽的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
如图3所示,凹槽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部的轴向的高度,并且沿轴向局部覆盖第一连接部。
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的状态下,气流能够自进气口进入凹槽,并经过凹槽的顶端流向出气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中,所述中空部的径向尺寸自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出气口增加,以在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形成扩颈腔,所述凹槽与所述扩颈腔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中空部的尺寸可以是沿轴向逐渐增加,也可以是在中空部靠近出气口的一侧的尺寸大于靠近进气口一侧的尺寸,以使中空部被构造为台阶结构。
通过这样的方式,沿出气口的进气方向的一侧形成缓冲腔,使得气压在进入型腔之前进一步地被匀压。
在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中,提供了一种注塑装置,注塑装置包括前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围成型腔,所述套筒嵌入所述模具本体中,所述出气口伸入所述型腔内,以将所述型腔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通。
如图1所示,模具本体包括模架与模仁,套筒嵌设在模仁中,进气口位于模仁的底端,与气体发生装置连通,出气口自模仁的顶端伸入型腔。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待注塑件的构造需要,可以将不同的模仁与模架进行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套筒也可以与模具本体的其他部件形成套嵌连接,也就是说,套筒可以嵌入模具本体的其他部件中。在这里,不对与套筒形成套嵌连接的模具本体的部件做限制,以能对套筒形成固定支撑并使套筒的的出气口伸入型腔中为准。
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在对待注塑件内部实现充压及保压的过程中,气体自套筒与模仁之间的缝隙发生泄漏。同时,将出气口伸入型腔,直至设定的位置,能够为型腔以设定的位置、角度、及出气方向充压,这样能够避免待注塑件因充压不均匀而导致的待注塑件的厚度不同以及缩痕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待注塑件的注塑质量。
套筒的前端伸入型腔中,出气口位于型腔内设定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向待注塑件内部充压增压的过程中,气体能够快速均匀地对待注塑件进行填充。
此外,能够避免在增压及保压冷却的过程中,待注塑件与型腔之间漏气的情况发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发生装置;
套筒,所述套筒内构造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在套筒的一端形成进气口,所述中空部在套筒的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中空部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通;及
气针,所述气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位于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针杆与所述中空部的侧壁间隔设置;及
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自所述出气口伸出所述中空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套筒的端面之间构造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中空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的正投影范围位于所述止挡部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套筒的前端面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出气口所在的一端的表面上构造有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中空部内并与所述中空部的侧壁分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中空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内螺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杆的外壁设置至少一个条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连通所述中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的径向尺寸自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出气口增加,以在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形成扩颈腔,所述凹槽与所述扩颈腔连通。
10.一种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围成型腔,所述套筒嵌入所述模具本体中,所述出气口伸入所述型腔内,以将所述型腔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通。
CN202220607569.4U 2022-03-17 2022-03-17 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Active CN217434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7569.4U CN217434859U (zh) 2022-03-17 2022-03-17 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7569.4U CN217434859U (zh) 2022-03-17 2022-03-17 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4859U true CN217434859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6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7569.4U Active CN217434859U (zh) 2022-03-17 2022-03-17 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4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5891B (zh) 一种射出成形装置及其射出成形方法
US409106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nting entrapped air in mold cavities
US8033820B2 (en) Hot runner system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105050790B (zh) 具有浮动腔插件的模具堆叠
CN217434859U (zh) 气体辅助注塑组件及注塑装置
US20080143008A1 (en) Molding apparatus and molding process
JPH03274120A (ja) プラスチックの中空成形方法
CN213137632U (zh) 一种大泵贮液囊的注塑成型模具
KR101340072B1 (ko) 기둥 형상 제품을 사출 성형하는 사출 성형 금형
CN207617066U (zh) 一种可泄压式注塑机
CN215359558U (zh) 一种高效注塑机用的喷嘴对正装置
CN218803741U (zh) 用于冷流道注塑的流道结构、模具结构及拼装玩具
CN210453537U (zh) 注塑模具
CN214562541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橡胶硫化模具
CN219926769U (zh) 一种注塑流量可调节的底座模具
CN219191114U (zh) 注塑模具
CN108973023A (zh) 一种注塑模具
US6146579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rmoplastic resin hollow molded article
CN218366240U (zh) 一种配件加工用精密气辅成型注塑模具
CN218985586U (zh) 三板模进胶机构
CN220362932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装置的保护结构
JP2569241B2 (ja) ブロー成形方法
JPH0671644A (ja) 偏平パリソン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219883218U (zh) 一种eps泡塑制品脱模用冷却结构
CN219855737U (zh) 一种牙胶尖模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