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4511U - 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 Google Patents

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4511U
CN217374511U CN202221647708.2U CN202221647708U CN217374511U CN 217374511 U CN217374511 U CN 217374511U CN 202221647708 U CN202221647708 U CN 202221647708U CN 217374511 U CN217374511 U CN 217374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carrier
walking
fixing frame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77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召斌
李帅源
杨培俊
方玉华
王海娟
刘振
刘润林
董文强
田鹏嶂
刘恩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ke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ke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ke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ke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77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4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4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4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探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本实用新型的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包括载体、弹性浮动组件和探头安装组件,所述弹性浮动组件装配于所述载体上端,用于使所述载体上下浮动,所述探头安装组件包括活动架体、探头安装架和中转架,所述活动架体装配于所述载体下端,所述中转架装于所述活动架体上,所述探头安装架通过扭力摆转组件活动装配于所述中转架的下端,并可朝向所述载体的两端摆转,所述探头安装架中可拆卸的装有探头。优点:结构设计合理,探头能够摆转变换方位,便于顺利的通过轨道接头,避免探头卡死损坏的现象。

Description

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探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背景技术
在铁路车辆运行过程中,钢轨不断受到火车车轮的冲击力,其内部就会产生伤损,当伤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钢轨开裂或折断,直接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加强钢轨探伤,及时发现伤损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是结构比较简化的轨道探伤车,探伤过程中探头紧贴着轨道踏面,但由于轨道接头处存在高低落差的可能,因此,传统的轨道探伤车在沿着轨道行走时,探头只能单向的抬起,因此,若探伤车需要前后移动,则有一个方向上行走时,探头就会在轨道接头处卡住,不能顺利的通过,并且,容易损坏探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包括载体、弹性浮动组件和探头安装组件,上述弹性浮动组件装配于上述载体上端,用于使上述载体上下浮动,上述探头安装组件包括活动架体、探头安装架和中转架,上述活动架体装配于上述载体下端,上述中转架装于上述活动架体上,上述探头安装架通过扭力摆转组件活动装配于上述中转架的下端,并可朝向上述载体的两端摆转,上述探头安装架中可拆卸的装有探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载体为长条形的梁体,其上端的两端分别装配有上述弹性浮动组件。
进一步,上述探头安装组件设有多组,并间隔装配于上述载体下端的两端之间。
进一步,上述活动架体包括U型的装配部和设置在上述装配部下端的“门”的连接部,上述载体嵌合固定在上述装配部的两端之间,上述中转架与上述连接部连接装配。
进一步,还包括位移调节组件,上述位移调节组件装配于上述连接部上,并与上述中转架连接,上述位移调节组件用于驱使上述中转架相对于上述载体的两侧水平移动。
进一步,上述位移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杆和调节螺杆,上述中转架的上端伸入上述连接部中,上述导向杆和调节螺杆均朝向上述载体的两侧水平延伸,且上述导向杆的两端与上述连接部的两侧连接固定,上述调节螺杆的两端与上述连接部的两侧旋转连接,上述中转架上端设有两侧贯穿其的通孔,上述导向杆穿过上述通孔,上述探头安装架的上端还设有两侧贯穿其的螺孔,上述调节螺杆穿过上述螺孔并相互螺纹连接。
进一步,上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手轮。
进一步,上述中转架的下端设有“门”型的结合部,上述扭力摆转组件装配于上述结合部中。
进一步,上述扭力摆转组件包括两根摆臂、旋转轴和扭簧,两根上述摆臂平行间隔设置,且二者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探头安装架的两侧上端转动连接,上述旋转轴水平设置于上述结合部中,其两端分别与上述结合部的两侧转动连接,两根上述摆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旋转轴的两端连接固定,两根上述摆臂之间还连接有连杆,上述扭簧嵌套在上述旋转轴外,上述扭簧的两个脚分别与上述结合部的上端和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探头能够摆转变换方位,便于顺利的通过轨道接头,避免探头卡死损坏的现象。
还提供一种探伤车,包括车架和探头固定架机构,上述车架的两侧分别通过轮架安装有车轮,上述探头固定架机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上述车架的两侧,上述载体通过其上端的弹性浮动组件装配在对应侧的上述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能够顺畅的行走探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载体;2、弹性浮动组件;3、活动架体;4、探头安装架;5、探头;6、位移调节组件;8、车架;9、中转架;31、装配部;32、连接部;61、导向杆;62、调节螺杆;71、摆臂;72、旋转轴;73、扭簧;81、车轮;71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包括载体1、弹性浮动组件2和探头安装组件,上述弹性浮动组件2装配于上述载体1上端,用于使上述载体1上下浮动,上述探头安装组件包括活动架体3、探头安装架4和中转架9,上述活动架体3装配于上述载体1下端,上述中转架9装于上述活动架体3上,上述探头安装架4通过扭力摆转组件活动装配于上述中转架9的下端,并可朝向上述载体1的两端摆转,上述探头安装架4中可拆卸的装有探头5。
使用过程如下:
将整个机构通过上端的弹性浮动组件2装于沿轨道移动的设备上,确保探头5紧贴在轨道的踏面,在沿着轨道行走时,探头5持续对轨道进行探伤,一般地,探头安装架4是位于探头安装架4的后方(行走方向的后方),探头安装架4及探头5整体是以“拖拽”的方式向前移动,若设备需要后退行走时,遇到轨道接头,则由于弹性浮动组件2的设计,整个机构遇到阻力会向上浮动,同时,探头5连带着探头安装架4会受外力促使扭力摆转组件摆转,并使得探头5及探头安装架4摆转至行走方向的后方,整体上能够实现双向的行走探伤,改善了传统的探伤机构只能单向行走的弊端,使用更加灵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载体1为长条形的梁体,其上端的两端分别装配有上述弹性浮动组件2。
上述实施方案中,载体1采用长条形的梁体,沿着轨道长度方向延伸,其上端通过两组弹性浮动组件2连接于设备上,结构比较稳固,上下浮动也比较平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探头安装组件设有多组,并间隔装配于上述载体1下端的两端之间。
上述实施方案中,探头安装组件设有多组,能够实现多点共同探伤,探伤结果数据更丰富,综合多组数据能够得到更准确的探伤结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活动架体3包括U型的装配部31和设置在上述装配部31下端的“门”的连接部32,上述载体1嵌合固定在上述装配部31的两端之间,上述中转架9与上述连接部32连接装配。
上述实施方案中,载体1嵌套与装配部31中,在装配部31的任意一侧或两侧螺纹装有螺栓,通过拧动螺栓将装配部31与载体1更加牢固的固定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位移调节组件6,上述位移调节组件6装配于上述连接部32上,并与上述中转架9连接,上述位移调节组件6用于驱使上述中转架9相对于上述载体1的两侧水平移动。
上述实施方案中,位移调节组件6的设计,使得中转架9能够在其调节下,带动探头安装架4相对于载体1两侧水平移动,从而调节探头5在轨道踏面宽度方向上的方位,利于探头5的正确探伤,一般地,在探伤过程中探头5始终需要处于轨道的踏面中间区域,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探头5可能出现位置偏移,因此,位移调节组件6的作用即为对探头5的位置进行矫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位移调节组件6包括导向杆61和调节螺杆62,上述中转架9的上端伸入上述连接部32中,上述导向杆61和调节螺杆62均朝向上述载体1的两侧水平延伸,且上述导向杆61的两端与上述连接部32的两侧连接固定,上述调节螺杆62的两端与上述连接部32的两侧旋转连接,上述中转架9上端设有两侧贯穿其的通孔,上述导向杆61穿过上述通孔,上述探头安装架4的上端还设有两侧贯穿其的螺孔,上述调节螺杆62穿过上述螺孔并相互螺纹连接。
上述实施方案中,位移调节组件6采用类似丝杆及螺母的结构,具体地,在调节螺杆62旋转过程中,由于探头安装架4上端与该调节螺杆62是螺纹连接,因此,探头安装架4在没有限制时是会随着调节螺杆62旋转,但是,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导向杆61对探头安装架4旋转方向进行了限位,因此,探头安装架4只能发生相对于导向杆61(调节螺杆62)轴向上的位置,也就是在调节螺杆62旋转过程,迫使探头安装架4发生朝向载体1两侧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探头5在轨道踏面宽度方向上位置的目的,整个设计比较合理,操作比较方便,调节也比较精准。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调节螺杆62的一端设有手轮,通过对手轮施加扭力,即可驱使调节螺杆62旋转,操作非常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中转架9的下端设有“门”型的结合部(图中a指代),上述扭力摆转组件装配于上述结合部中。
上述实施方案中,结合部的设计利于扭力摆转组件的装配,结构之间更加紧凑。
一般地,中转架9的上端设有框形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伸入活动架体3的连接部32中,易于整个探头安装紧架与活动架体3的紧凑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扭力摆转组件包括两根摆臂71、旋转轴72和扭簧73,两根上述摆臂71平行间隔设置,且二者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探头安装架4的两侧上端转动连接,上述旋转轴72水平设置于上述结合部中,其两端分别与上述结合部的两侧转动连接,两根上述摆臂71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旋转轴72的两端连接固定,两根上述摆臂71之间还连接有连杆711,上述扭簧73嵌套在上述旋转轴72外,上述扭簧73的两个脚分别与上述结合部的上端和连杆711连接。
上述实施方案中,在不使用时,探头安装架4位于活动架体3的正下方,扭簧73处于“放松状态”,在探伤过程,探头安装架4摆转至机构沿轨道行进方向的后方“拖拽”位,此状态下扭簧73产生扭力,并通过摆臂71下压探头安装架4,使得探头5紧贴于轨道的踏面,在通过轨道接头时,整个机构遇到阻力会被动向上抬起,同时,在遇到阻力的瞬时状态,摆臂71会被向上“弹起”,当转换方向行进(倒退过程)时,遇到轨道接头,阻力会使得整个机构向上浮动,同时,摆臂71会被迫摆转至行走方向的后方,从而达到双向行走的目的,整个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合理,既能保证探伤过程探头5与轨道踏面的良好贴合,又能使得整个机构在双向行进过程都能顺利的通过轨道接头处。
实施例2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探伤车包括车架8和如实施例1中的探头固定架机构,上述车架8的两侧分别通过轮架(图中b指代)安装有车轮81,上述探头固定架机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上述车架8的两侧,上述载体1通过其上端的弹性浮动组件2装配在对应侧的上述车架8上。
本实施例中,在车架8两侧的两端之间分别间隔设有两组车轮81,轮架一般采用“门”型的架体,载体1穿过轮架,并位于车轮81的上方,载体1上端通过弹性浮动组件2与轮架的上端连接,一般地,弹性浮动组件2包括一根竖向的连轴21以及套设于连轴21上的弹簧22,连轴21的下端与载体1的上端连接固定,连轴21的上端穿过轮架上的通孔,且上端端部设有比通孔尺寸大的限位部,防止连轴21向下掉落脱离轮架,连轴21整体与轮架的通孔上下滑动连接,弹簧22套设于连轴21外,并夹设于轮架的上端与载体1上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弹性浮动组件(2)和探头安装组件,所述弹性浮动组件(2)装配于所述载体(1)上端,用于使所述载体(1)上下浮动,所述探头安装组件包括活动架体(3)、探头安装架(4)和中转架(9),所述活动架体(3)装配于所述载体(1)下端,所述中转架(9)装于所述活动架体(3)上,所述探头安装架(4)通过扭力摆转组件活动装配于所述中转架(9)的下端,并可朝向所述载体(1)的两端摆转,所述探头安装架(4)中可拆卸的装有探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为长条形的梁体,其上端的两端分别装配有所述弹性浮动组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安装组件设有多组,并间隔装配于所述载体(1)下端的两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体(3)包括U型的装配部(31)和设置在所述装配部(31)下端的“门”的连接部(32),所述载体(1)嵌合固定在所述装配部(31)的两端之间,所述中转架(9)与所述连接部(32)连接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调节组件(6),所述位移调节组件(6)装配于所述连接部(32)上,并与所述中转架(9)连接,所述位移调节组件(6)用于驱使所述中转架(9)相对于所述载体(1)的两侧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组件(6)包括导向杆(61)和调节螺杆(62),所述中转架(9)的上端伸入所述连接部(32)中,所述导向杆(61)和调节螺杆(62)均朝向所述载体(1)的两侧水平延伸,且所述导向杆(61)的两端与所述连接部(32)的两侧连接固定,所述调节螺杆(62)的两端与所述连接部(32)的两侧旋转连接,所述中转架(9)上端设有两侧贯穿其的通孔,所述导向杆(61)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探头安装架(4)的上端还设有两侧贯穿其的螺孔,所述调节螺杆(62)穿过所述螺孔并相互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62)的一端设有手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架(9)的下端设有“门”型的结合部,所述扭力摆转组件装配于所述结合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摆转组件包括两根摆臂(71)、旋转轴(72)和扭簧(73),两根所述摆臂(71)平行间隔设置,且二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探头安装架(4)的两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72)水平设置于所述结合部中,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结合部的两侧转动连接,两根所述摆臂(7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旋转轴(72)的两端连接固定,两根所述摆臂(71)之间还连接有连杆(711),所述扭簧(73)嵌套在所述旋转轴(72)外,所述扭簧(73)的两个脚分别与所述结合部的上端和连杆(711)连接。
10.一种探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8)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所述车架(8)的两侧分别通过轮架安装有车轮(81),所述探头固定架机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8)的两侧,所述载体(1)通过其上端的弹性浮动组件(2)装配在对应侧的所述车架(8)上。
CN202221647708.2U 2022-06-28 2022-06-28 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Active CN217374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7708.2U CN217374511U (zh) 2022-06-28 2022-06-28 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7708.2U CN217374511U (zh) 2022-06-28 2022-06-28 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4511U true CN217374511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1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7708.2U Active CN217374511U (zh) 2022-06-28 2022-06-28 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4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74511U (zh) 能在钢轨踏面双向行走的探头固定架机构及探伤车
CN109591534B (zh) 用于车辆的轴距调节装置
CN110893864A (zh) 一种铁路轨道探伤机构及探伤车
CN213619748U (zh) 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驱动机构及其巡检机器人
EP0247389A2 (de) Radführungsschwinge für horizontal schwenkbare Schienenräder mit aussen liegendem Antrieb
CN112009515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0155107B (zh) 转向架和单轨作业车
CN110562339A (zh) 一种履带式行走机构支撑结构
CN113071871A (zh) 一种行走装置
CN215944572U (zh) 双轨探伤仪桥连结构
CN202944167U (zh) 驱动桥双横臂独立空气悬架总成
CN209740025U (zh) 一种可浮动的滚轮摩擦驱动装置
CN219633771U (zh) 一种双圆管轨道运行巡检机器人装置
CN213465890U (zh) 一种悬吊康复设备
CN215565261U (zh) 一种用于轻轨轮子防脱轨装置
CN218466210U (zh) 道岔的走行机构、道岔的走行装置及道岔
CN116620349A (zh) 探轮机构及双轨探伤车
CN216969672U (zh) 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15910659U (zh) 一种用于轨检车的轨道障碍物检测装置
CN218817981U (zh)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蜗杆支座
CN219257315U (zh) 一种带横向平移功能的橡胶履带底盘
CN217372369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
CN209745273U (zh) 一种防止导轮脱轨的四轮测斜仪
CN215436442U (zh) 一种双轨探伤装置
CN220683769U (zh) 一种可调节的导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