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5355U - 一种易清洗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清洗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5355U
CN217365355U CN202220722834.3U CN202220722834U CN217365355U CN 217365355 U CN217365355 U CN 217365355U CN 202220722834 U CN202220722834 U CN 202220722834U CN 217365355 U CN217365355 U CN 217365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ice cooker
air duct
easy
in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228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昌明
曹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228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5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5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5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清洗饭煲,包括煲体和内胆,所述煲体包括内罩、外壳以及加热装置,内罩与外壳之前形成隔热腔,内罩设有容置腔,所述内胆置于容置腔内且位于加热装置上方,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电路板以及冷却电路板的冷却风扇,所述内罩设有连通隔热腔与容置腔的第一风道,所述冷却风扇产生气流至少部分经第一风道进入容置腔吹向所述内胆。

Description

一种易清洗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易清洗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已成为现在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电饭煲一般包括煲体和盖体,煲体内设置有用于盛放食材的内胆。目前一些电饭煲使用的内胆,为了避免烹饪时,食材与内胆之间发生粘接影响食材烹饪效果并且增加用户的清洗工作量,在表面都会设置一层特氟龙涂层,从而实现烹饪中不粘的效果。然而特氟龙涂层的寿命有限,受高温或者剐蹭易脱落,当涂层脱落时,内胆不适宜继续使用。而内胆使用无涂层制作时(如内胆内表面使用不锈钢),又容易出现米饭粘锅,盛饭时饭勺不易铲掉内胆表面的粘接的米饭现象。
为了应对这一现象,现有一些饭煲内设置有冷却机构,在烹饪过程的末期通过冷却机构对内胆进行冷却,使得内胆内壁上形成水膜,从而降低米饭与内胆发生粘接的概率。然而额外的设置的冷却机构使得煲体内部结构更为复杂,工人的装配难度大大提升,同时冷却机构的设置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饭煲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清洗饭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清洗饭煲,包括煲体和内胆,所述煲体包括内罩、外壳以及加热装置,内罩与外壳之前形成隔热腔,内罩设有容置腔,所述内胆置于容置腔内且位于加热装置上方,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电路板以及冷却电路板的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设有连通隔热腔与容置腔的第一风道,所述冷却风扇产生气流至少部分经第一风道进入容置腔吹向所述内胆。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饭盒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腔内还设置有固定所述电路板的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集风罩,所述支架与集风罩形成所述第一风道的前段。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设有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启闭第一风道的阀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盘,所述发热盘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容置腔的连通位置设有两处且分别朝向内胆和所述发热盘。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所述集风罩外侧壁与容置腔外腔壁形成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部分气流经开设在集风罩上的分流口进入第二风道并吹向所述电磁线盘。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集风罩内设有用于将部分气流导向分流口的导流凸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用于安装线圈的线圈盘座,所述线圈盘座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凹槽和/或凸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盘座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导流板。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的横截面沿内胆底部向内胆口的方向呈上小下大设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与容置腔的连通处设置有入风角度,以使气流至少对内胆下部冷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原本用于固定电路板的支架将冷却风扇工作时产生的气流进行分流,使得冷却风扇在对电路板进行散热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对容置腔内的内胆进行冷却的作用,当内胆内有烹饪好的米饭时,米饭中的高温水汽与被冷却风扇冷却的内胆接触,冷凝形成的冷凝水浸润与内胆内壁贴合的米饭,此时冷却后内胆内外温差外低内高,即由外至内,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得以在接触米饭的部分内壁持续有冷凝水来浸润米饭,以此达到不沾的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无需在煲体内额外再设置风扇或者其他冷却单元,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饭煲的成本,优化了煲体内的结构,方便生产时的装配,且避免了由于冷却单元额外增加导致饭煲体积和重量增加明显的问题。
进一步地,支架与集风罩形成的第一风道能够对经支架分流并流向内胆一侧的气流起到聚集作用,保障了对冷却风扇所产生气流的利用率,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对内胆的冷却效果,并且通过在第一风道设置阀门,在烹饪过程中电路板控制阀门打开或关闭第一风道,当内胆中的米饭未烹饪完成时,阀门关闭第一风道,阻止气流进入容置腔中对内胆进行冷却,此时冷却风扇主要对电路板进行冷却,阀门关闭使得容置腔内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能够有效降低内胆热量的流失,保障了饭煲的加热效果;当内胆中具有烹饪好的米饭时,阀门打开第一风道,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一部分通过第一风道进入容置腔内冷却内胆,从而降低米饭与内胆粘连的概率。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的部分气流经所述容置腔腔壁引导吹向所述加热装置。由于饭煲在烹饪好米饭时,加热装置本身会具有一定的余热,通过利用容置腔腔壁对从第一风道流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使得其中的部分气流流向加热装置,对加热装置也进行冷却,进而实现对内胆底部的冷却,避免内胆底部米饭出现发黄粘锅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盘,所述发热盘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容置腔的连通位置设有两处且分别朝向内胆和所述发热盘,一部分气流经朝向内胆的连通处流入烹饪腔,并流向内胆以至少对内胆的下部进行冷却,一部分气流经朝向发热盘的连通处流入烹饪腔,并直接吹向发热盘对发热盘进行冷却,这样设置相比容置腔与第一风道只设置一个连通处,能够避免气流将内胆的热量带向发热盘,通过直接使第一风道流出的气流吹向发热盘,保障了对发热盘的散热效果,进而优化了内胆的冷却效果,使得内胆中水膜能够更快的形成,进一步降低了米饭与内胆内壁发生粘连的概率。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所述集风罩外侧壁与容置腔外腔壁形成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部分气流经开设在集风罩上的分流口进入第二风道并吹向所述电磁线盘,使得风扇同时能够对内胆、电磁线盘以及电路板进行冷却,进一步优化内胆的冷却效果,有助于内胆中水膜的快速形成。此外,无需针对内胆和电磁线盘的冷却额外设置冷却单元,简化了煲体的内部结构,有助于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集风罩内设有用于将部分气流导向分流口的导流凸起,导流凸起能够将冷却风扇输送进第一风道中的一部分气流向第二风道引导,保障了有足量的气流能够经过第二风道对电磁线盘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用于安装线圈的线圈盘座,所述线圈盘座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凹槽和/或凸筋,能够对流入容置腔内,对内胆进行冷却的气流起到导流作用,使得从第一风道进入容置腔内胆的气流能够在凹槽和/或凸筋的导向左右下,快速流经内胆底部带走内胆的热量,优化对内胆底部的冷却效果。此外,所述线圈盘座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导流板,若干导流板对从第二风道流经电磁线盘底部用于冷却线圈的气流起导向作用,使得气流能够从电磁线盘靠近第二风道的一侧流经电磁线盘底部,带走线圈的热量,并快速地从电磁线盘远离第二风道的一侧流出,从而有助于加快线圈与气流之间的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饭煲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饭煲的爆炸剖视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饭煲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煲体;100、外壳;101、底座;102、内罩;103、吸风口;2、内胆;3、容置腔;4、加热装置;5、电路板;6、冷却风扇;7、支架;700、集风罩;701、第一风道;702、导流凸起;703、第二风道;704、分流口;8、电磁线盘;800、线圈盘座;801、凸筋;802、凹槽;9、隔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构思进行说明。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烹饪过程中食材不与容器发生粘连,通常在容器内壁表面设置一层特氟龙涂层,然而特氟龙涂层的寿命有限,受高温或者剐蹭易脱落,当涂层脱落时,内胆2不适宜继续使用,因此为了实现无涂层不粘的效果,部分饭煲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用于冷却烹饪食材的容器的冷却机构,在容器内有烹饪好的食材时,通过冷却机构对容器进行冷却,使得容器内壁上形成水膜,以此来降低食材与容器发生粘连的概率,然而额外设置的冷却机构导致烹饪器具内部结构复杂,提升了装配难度,增加了烹饪器具的成本,并且容易导致烹饪器具的体积和重量的提升。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清洗饭煲,包括煲体1和内胆2,煲体包括内罩102、外壳100以及加热装置4,内罩102与外壳100之前形成隔热腔9,内罩102设有容置腔3,内胆2置于容置腔3内且位于加热装置4上方,隔热腔9内设置有电路板5以及冷却电路板5的冷却风扇6,内罩102设有连通隔热腔9与容置腔3的第一风道701,冷却风扇6产生气流至少部分经第一风道701进入容置腔3吹向内胆。当内胆2中具有烹饪好的米饭时,冷却风扇6工作产生气流,气流一部分对经过长时间工作的电路板5进行冷却,一部分进入第一风道701,并通过第一风道701进入容置腔3吹向内胆2对内胆2进行冷却降温,内胆2中的水汽遇到经过冷却的内胆2壁发生冷凝,至少在米饭与内胆2内壁的接触位置形成水膜,水膜浸润与内胆2内壁贴合的米饭。
进一步地,隔热腔9内还设置有固定电路板5的支架7和设置在支架7上的集风罩700,支架7与集风罩700形成第一风道701。支架7设置在冷却风扇6所产生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以对气流起到分流作用,支架7的一侧固定有电路板5,另一侧设置有集风罩700,冷却风扇6工作时气流流向支架7,一部分流向支架7一侧的电路板5对电路板5散热,一部分流向支架7另一侧,经集风罩700的汇聚进入第一风道701并最终进入容置腔3吹向内胆2,以对内胆2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第一风道701设有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启闭第一风道701的阀门。阀门可以为现有的能够对输送气流的通道起到打开和关闭功能的结构。阀门可以由电路板5进行控制,当内胆2中的米饭未烹饪完成时,阀门关闭第一风道701,阻止气流进入容置腔3中对内胆2进行冷却,保障饭煲的加热效率;当内胆2中具有烹饪好的米饭时,阀门打开第一风道,冷却风扇6产生的气流一部分通过第一风道701进入容置腔3内冷却内胆2,以使内胆2中的高温水汽遇到经过冷却的内胆2壁发生冷凝,至少在米饭与内胆2内壁的接触位置形成水膜,水膜浸润与内胆2内壁贴合的米饭,降低米饭与内胆2粘连的概率。
进一步地,第一风道701的横截面沿内胆2底部向内胆2口的方向呈上小下大设置,使得气流在第一风道701中沿冷却风扇6向第一风道701与容置腔3的连通处流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气流压力,最终进入容置腔3吹向内胆2时的流速较快,有助于加快气流与内胆2之间的热交换,同时保障经过热交换的气流依旧具备足够的速度离开内胆2,优化了对内胆2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风道701与容置腔3的连通处设置有入风角度,以使气流至少对内胆2下部冷却。本申请中入风角度可以理解为第一风道701内的气流进入容置腔3时气流流动的方向与容置腔3侧壁之间的夹角。气流经第一风道701进入容置腔3后,自上而下地环绕内胆2循环冷却内胆2的下部,由于烹饪时,食材多数情况下都聚集在内胆2下部,且内胆2下部离发热装置的距离较近,加热效果更好,因此也是最容易发生食材粘连内胆2内壁的地方,通过设置一定的入风角度,能够使气流更加集中地向内胆2下方流动,优化了对内胆2下部的冷却。
进一步地,煲体1包括外壳100和底座101,底座101上开设有吸风口103,冷却风扇6安装在底座101上的吸风口103处。饭煲在烹饪过程中,通过煲盖上方的蒸汽阀向外输送高温气体使得煲盖附近温度相对较高,吸风口103设置在底座101上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受到蒸汽阀排出的高温气体的影响,使得冷却风扇6能够通过吸风口103从煲体1底部附近抽取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进行冷却,保障了对电路板5以及内胆2的冷却效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风扇还可以固定在支架7上位于支架7的底部,与支架7,电路板5和集风罩700整合成一个组件,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先在煲体1外部将电路板5,集风罩700以及冷却风扇6安装到支架7上,然后再将支架7放入煲体1内进行装配,这样有助于降低装配时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此外,集风罩700与支架7还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设置,进一步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装配难度,节省了集风罩700与支架7之间的连接件,降低成本,同时还有助于增加支架7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优化内胆2的冷却效果,进入第一风道701气流,一部分吹向内胆2对内胆2直接冷却,一部分气流经容置腔3腔壁引导吹向加热装置4,通过对加热装置4进行冷却,减少加热装置4向内胆2传递的热量。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下,对于使用发热盘作为加热装置4的饭煲来说,由于发热盘是靠自身发热再将热量传递给内胆2的方式来进行加热,在饭煲停止加热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热盘依旧会处于较高的温度,因此在冷却内胆2的同时,还需要竟可能地对发热盘进行冷却,采用发热盘作为加热装置4的饭煲通常是将发热盘与内胆2一起设置在容置腔3内,容置腔3采用隔热材料减少发热盘工作时的高温对容置腔3外的其他煲体1组件产生影响。此时发热盘和内胆2均位于容置腔3内,从第一风道701流出的气流通过容置腔3与第一风道701的连通处进入容置腔3,一部分流向内胆2与内胆2进行热交换,一部分沿容置腔3的腔壁流向内胆2下方的发热盘对发热盘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第一风道701上设置两处与容置腔3的连通位置,即第一风道701上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容置腔3的腔壁上对应上述两个出风口设置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其中,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连通且设置在朝向内胆2下部的位置,使得第一风道701中的部分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进入容置腔3后直接吹向内胆2,以对内胆2进行冷却;第二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连通且设置在朝向发热盘的位置,使得第一风道701中的部分气流经过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入容置腔3后直接吹向发热盘,以对发热盘进行冷却,这样通过两组进出风口的设置,能够保证对发热盘冷却的气流温度较低,避免气流经过与内胆2热交换后再流向发热盘进行热交换,影响发热盘的冷却效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下,如图3至4所示,加热装置4为电磁线盘8的饭煲,其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对内胆2进行加热,为了减少加热过程中高温内胆2的影响,通常将线圈设置于烹饪腔外,然而不可避免的,依旧会有一部分热量传递到线圈,同时在产生磁场的过程中,线圈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对内胆2冷却的过程中,这部分热量可能会再次向内胆2传递,进而影响内胆2的冷却效果,导致内胆2中水膜形成较慢。通过利用集风罩700外侧壁与容置腔3外腔壁形成与第一风道701连通的第二风道703,第一风道701内的部分气流经开设在集风罩700上的分流口704进入第二风道703并吹向电磁线盘8,对电磁线盘8进行冷却,剩余气流依旧通过第一风道701与容置腔3的连接处进入容置腔3对内胆2的至少下部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在线圈盘座800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导流板,用于对从第二风道703流经电磁线盘8底部用于冷却线圈的气流起导向作用,使得气流能够从电磁线盘8靠近第二风道703的一侧流经电磁线盘8底部,带走线圈的热量,并快速地从电磁线盘8远离第二风道703的一侧流出,从而有助于加快线圈与气流之间的热交换。
进一步地,集风罩700内设有用于将部分气流导向分流口704的导流凸起702。通过将分流口704设置在导流凸起702的下方,部分气流接触到导流凸起702后受挤压进入分流口704,然后进入第二风道703中,这样设置无需在第一风道701内设置复杂的导风件,或者将导流凸起702设置的较高,既可以实现良好的导流效果。
进一步地,电磁线盘8包括用于安装线圈的线圈盘座800,线圈安装在容置腔3外位于线圈盘座800的下端面上,线圈盘座800上表面,即容置腔3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凹槽802和/或凸筋801,能够对冷却内胆2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保障了进入容置腔3内的气流能够顺利地流向内胆2底部,快速地带走内胆2下部的热量,优化冷却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上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易清洗饭煲,包括煲体和内胆,所述煲体包括内罩、外壳以及加热装置,内罩与外壳之前形成隔热腔,内罩设有容置腔,所述内胆置于容置腔内且位于加热装置上方,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电路板以及冷却电路板的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设有连通隔热腔与容置腔的第一风道,所述冷却风扇产生气流至少部分经第一风道进入容置腔吹向所述内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内还设置有固定所述电路板的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集风罩,所述支架与集风罩形成所述第一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设有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启闭第一风道的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盘,所述发热盘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容置腔的连通位置设有两处且分别朝向内胆和所述发热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所述集风罩外侧壁与容置腔外腔壁形成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部分气流经开设在集风罩上的分流口进入第二风道并吹向所述电磁线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内设有用于将部分气流导向分流口的导流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用于安装线圈的线圈盘座,所述线圈盘座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凹槽和/或凸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座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导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横截面沿内胆底部向内胆口的方向呈上小下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与容置腔的连通处设置有入风角度,以使气流至少对内胆下部冷却。
CN202220722834.3U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易清洗饭煲 Active CN217365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2834.3U CN217365355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易清洗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2834.3U CN217365355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易清洗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5355U true CN217365355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22834.3U Active CN217365355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易清洗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5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6484B (zh) 烹饪器具
CN210169714U (zh) 防溢电饭煲
CN217365355U (zh) 一种易清洗饭煲
CN112377957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114403686B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电饭煲
CN114305072A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1538334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022283U (zh) 一种蒸汽烤箱
CN211022185U (zh) 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
CN216724204U (zh) 一种风扇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724128U (zh) 一种易清洗的电饭煲
CN213551321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6724127U (zh) 一种易清洗的烹饪器具
CN216822751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17696015U (zh) 降温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20397591U (zh) 一种后侧排气式集成灶
CN217937959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烹饪装置
CN212089292U (zh) 烹饪器具
CN211022182U (zh) 一种蒸汽烤箱的给水箱
CN21769601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2014145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94281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237643U (zh)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CN21412823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022184U (zh) 一种蒸汽烤箱的冷凝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