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9757U - 一种上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49757U CN217349757U CN202220891368.1U CN202220891368U CN217349757U CN 217349757 U CN217349757 U CN 217349757U CN 202220891368 U CN202220891368 U CN 202220891368U CN 217349757 U CN217349757 U CN 2173497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structure
- driving structure
- baffle
- loading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下料装置,包括供料组件、托盘组件、下料组件和移料组件,供料组件包括振动盘和与振动盘相连的输料轨道,下料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第二夹持结构能够相对第一夹持结构转动预设角度以将物料置于托盘,移料组件被配置为在输料轨道、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之间转移物料。通过供料组件进行物料的供给,移料组件在输料轨道、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之间转移物料,物料可在第一夹持结构上完成激光打标,并通过第二夹持结构实现物料的摆放,能够消除安全隐患,且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打标是用激光束在各种不同的物质表面上打上永久的标记。打标的效应是通过表层物质的蒸发露出深层物质,或者是通过光能导致表层物质的化学物理变化而“刻”出痕迹,或者是通过光能烧掉部分物质,显示所需刻蚀的图案、文字。激光打标具有标记速度快、连续工作稳定性好、定位精度等优点,被光发应用于电子、五金、航空器件、汽车零件、金属标牌等各种领域的图形和文字的标刻。
现有的自动上下料激光打印设备设有基座,机座上设有镭雕机构,由于打标品均是杂乱摆放,运输设备无法将打标品进行正确顺序摆放,只有靠操作人员将物料手动放置镭雕机构下方进行打标,打标完成后在将成品摆放至托盘,操作人员要进行较高强度的上下料作业,存在安全隐患,且费时费力。
因此,亟需一种上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动输送物料,存在安全隐患,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上下料装置,包括供料组件、托盘组件、下料组件和移料组件,所述供料组件包括振动盘和与所述振动盘相连的输料轨道,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结构转动预设角度以将物料置于托盘,所述移料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输料轨道、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转移所述物料。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料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三夹持结构和第四夹持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夹持结构和所述第四夹持结构在第一方向上水平移动;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夹持结构和所述第四夹持结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的距离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输料轨道上的供料位之间的距离均相同。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料组件还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上的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三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夹持结构竖直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结构能够带动第四夹持结构竖直移动。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料组件还包括挡料结构,所述挡料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挡板和弹性件,所述挡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输料轨道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端,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挡板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挡板抵住所述物料。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支撑台和工作台,所述振动盘设置于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架、所述下料组件及所述移料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料轨道包括沿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均连接于所述振动盘;
所述物料的第一端具有缺口,当所述物料于所述输料轨道内滑动时,所述物料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卡设于所述缺口。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U型缺口,所述挡板一部分位于所述U型缺口内,所述弹性件沿所述输料轨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一端抵接于所述U型缺口的壁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挡板;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横跨所述U型缺口的限位板,当所述挡板抵住所述物料时,所述挡板抵接于所述限位板。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料组件还包括顶料件,所述顶料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位于所述输料轨道下方,所述顶料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顶紧或放松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所述物料。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托盘组件,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承载件、第四驱动结构和第五驱动结构,所述承载件支撑所述托盘,所述第四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承载件于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五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于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作为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和第六驱动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六驱动结构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六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结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上下料装置,通过供料组件进行物料的供给,移料组件在输料轨道、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之间转移物料,物料可在第一夹持结构上完成激光打标,并通过第二夹持结构实现物料的摆放,不仅效率高,且打标位置不容易出现偏移,能够保证激光打标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挡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料组件、下料组件和托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供料组件;11、振动盘;12、输料轨道;121、第一支撑杆;122、第二支撑杆;123、第三支撑杆;13、挡料结构;131、第一支架;1311、U型缺口;132、挡板;133、弹性件;134、限位板;14、拨料结构;141、第三支架;142、第五驱动结构、143、拨料板;15、顶料件;151、气缸杆;
2、托盘组件;21、托盘;22、承载件;23、第四驱动结构;24、第五驱动结构;
3、下料组件;31、第一夹持结构;32、第二夹持结构;33、第二支架;34、连接杆;341、第一连接杆;342、第二连接杆;
4、移料组件;41、第三夹持结构;42、第四夹持结构;43、第第二驱动结构;44、第三驱动结构;45、第一驱动结构;46、第一连接板;47、第二连接板;
5、支撑台;
6、工作台;
7、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料装置,该上下料装置包括供料组件1、下料组件3和移料组件4。供料组件1包括振动盘11和与振动盘11相连的输料轨道12。下料组件3包括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二夹持结构32,第二夹持结构32能够相对第一夹持结构31转动预设角度以将物料7置于托盘21,移料组件4能够在输料轨道12、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二夹持结构32之间转移物料7。
该上下料装置,通过供料组件1进行物料7的供给,移料组件4在输料轨道12、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二夹持结构32之间转移物料7,物料7可在第一夹持结构31上完成激光打标,并通过第二夹持结构32将物料下放至托盘21,相比现有技术,消除工人操作的安全隐患,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物料7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第二轴部的外径大于第一轴部的外径。
参照图3和图4,上述输料轨道12包括沿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第三支撑杆123,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杆123位于第一支撑杆121上方,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第三支撑杆123均连接于振动盘11。
需要说明的是,物料7的第一端具有缺口,当物料7于输料轨道12内滑动时,物料7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三支撑杆123之间,第二支撑杆122卡设于缺口,也就是说在振动盘11的作用下,物料7于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三支撑杆123上向前滑动,并通过第二支撑杆122与缺口的配合避免物料7转动。
具体地,物料7的第二轴部上设置有上述缺口。物料7位于输料轨道12上时,第一轴部位于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三支撑杆123之间,第二支撑杆122卡设于第二轴部上的缺口内。
再次参照图3和图4,该供料组件1还包括挡料结构13,挡料结构13包括第一支架131、挡板132和弹性件133,挡板132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31,挡板132位于输料轨道12远离振动盘11的一端,弹性件133能够对挡板132施加作用力以使挡板132抵住物料7。通过挡板132和弹性件133的设置来对物料7进行限位,而且弹性件133的设置能够避免挡板132受到振动盘11振动的影响而无法抵住物料7。
进一步地,挡板132与输料轨道12的端口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如此设置,该预设间隙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挡板132能够抵住物料7,避免物料7掉落,另一方面也便于后续的夹持结构夹取物料7而不受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第三支撑杆123的干扰。
具体地,第一支架131上设置有U型缺口1311,挡板132一部分位于U型缺口1311内,弹性件133沿输料轨道12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一端抵接于U型缺口1311的壁面,另一端抵接于挡板132。上述弹性件133优选但不限于弹簧。此外,第一支架131上设置有横跨U型缺口1311的限位板134,当挡板132抵住物料7时,挡板132抵接于限位板134。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板134的设置使得挡板132在弹性件133的作用下与输料轨道12的端口之间保持预设间隙。需要说明的是,挡板132与输料轨道12的端口在该预设间隙下,挡板132抵住最外侧的物料7,而最外侧的物料7抵住位于其内侧且与其相邻的一个物料7,此时位于最外侧的物料7基本位于输料轨道12外部,从而便于夹持结构进行夹持。
参照图3和图4,该供料组件1还包括顶料件15,顶料件15设置于第一支架131且位于输料轨道12下方,顶料件15能够在竖直方向顶紧或放松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上的物料7。
通过设置顶料件15,当夹持结构需要夹持被挡板132抵住的物料7时,顶料件15将被挡板132抵住的物料7的内侧的至少一个物料7顶紧,此时物料7无法沿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滑动,从而无法对夹持结构产生干扰,在被挡板132抵住的物料7被夹持结构夹走后,顶料件15放松物料7,物料7向前滑动而被挡板132抵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顶料件15优选但不限于气缸,气缸的气缸杆15能够抵紧或放松物料7。此时气缸杆151仅可顶紧与被挡板132抵住的物料7内侧的一个物料7。
参照图2,该供料装置还包括拨料结构14,拨料结构14包括位于振动盘11内最顶层的轨道上方的拨料板143,在竖直方向上,拨料板143与振动盘11内最顶层的轨道的距离可调。
可以理解的是,当振动盘11输送物料7时,物料7的形态多样,以本实施例的物料7来说,物料7可能竖直置于振动盘11内最顶层的轨道上,而物料7在该形态下是无法进入输料轨道12的,因此通过拨料板143的设置来将物料7放倒,从而便于物料7后续进入输料轨道12。在竖直方向上,拨料板143与振动盘11内最顶层的轨道的距离可调,从而针对不同尺寸的物料7来实现拨料。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拨料结构14包括第二支架141、第五驱动结构142和上述拨料板143,第五驱动结构142设置于第二支架141,拨料板143连接于第五驱动结构142,第五驱动结构142能够带动拨料板143竖直移动。上述第五驱动结构142优选但不限于气缸。
参照图5,上述移料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结构45、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42,第一驱动结构45能够驱动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2在第一方向上水平移动。
在第一方向上,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4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二夹持结构32之间的距离及第一夹持机构31和输料轨道12上的供料位之间的距离均相同。可以理解的是,以第三夹持结构41相对第四夹持结构42靠近输料轨道12为例,当第三夹持结构41位于供料位时,第四夹持结构42位于对应第一夹持结构31的位置,当第三夹持结构41移动到对应第一夹持结构31的位置时,第四夹持结构42移动至对应第二夹持结构32的位置,如此可实现物料7的连续输送,提高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输料轨道12上与上述挡板132接触的物料7就位于供料位。
进一步地,移料组件4还包括均设置于第一驱动结构45上的第二驱动结构43和第三驱动结构44,第二驱动结构43能够带动第三夹持结构41竖直移动,第三驱动结构44能够带动第四夹持结构42竖直移动。通过第二驱动结构43和第三驱动结构44的设置,避免第一驱动结构45带动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4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与第一夹持结构31或第二夹持结构32产生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42均包括气动手指和夹爪,夹爪安装于气动手指,气动手指带动对应的夹爪实现对物料的夹持。此外,第二驱动结构43和第三驱动结构44均优选为三轴气缸。而第一驱动结构45优选为电驱动平台。
进一步,移料组件4还包括第一连接板46和第二连接板47,第一连接板46一端连接于第二驱动结构43,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夹持结构41,第二连接板47一端连接于第三驱动结构44,另一端连接于第四夹持结构42。
通过第一连接板46和第二连接板47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42与第一驱动结构45、第二驱动结构43和第三驱动结构44之间具有距离,从而便于第一驱动结构45、第二驱动结构43和第三驱动结构44的布置,避免移料组件4与第一支架131、下料组件3和托盘组件2之间产生干涉。
参照图5,上述下料组件3还包括第二支架33和和第六驱动结构,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六驱动结构均安装于第二支架33,第二夹持结构32连接于第六驱动结构,第六驱动结构能够带动第二夹持结构32转动。
进一步地,下料组件3还包括连接杆34,连接杆34一端连接于第六驱动结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持结构32,连接杆34的长度可调。上述连接杆34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341和第二连接杆342,第一连接杆341连接于第六驱动结构,第二连接杆342连接于第二夹持结构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341和第二连接杆342均沿各自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穿设孔,紧固件通过穿设孔连接第一连接杆341和第二连接杆342,紧固件优选为螺栓,如此可实现连接杆34长度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结构优选为回转气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六驱动结构还可选用电机等结构。此外,上述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二夹持结构32均包括气动手指和夹爪,夹爪安装于气动手指,气动手指带动对应的夹爪实现对物料7的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角度为90°,也就是说第六驱动结构能够带动第二夹持结构转动90°来放置物料7于托盘21。具体地,连接杆34通过螺丝组装在回转气缸的刻度盘上,连接杆34上设置有限位块及油压缓冲器,用于限制回转气缸的摆转角为0-90°。第二夹持结构32相对第一夹持结构3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二夹持结构3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二夹持结构32的气动手指均竖直设置。当第二夹持结构3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夹持结构32的气动手指水平设置,第六驱动结构带动第二夹持结构32转动90°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或者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杆34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夹持结构31于第二支架33上的位置可调。如此可配合连接杆34调整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二夹持结构32的相对位置。具体地,第二支架33上设置有沿连接杆3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形孔,紧固件与条形孔配合实现对第一夹持结构31的紧固,并且可在条形孔的长度范围内调整第一夹持结构31的位置,紧固件优选为螺栓和螺母。
参照图5,该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托盘组件2,托盘组件2包括承载件22、第四驱动结构23和第五驱动结构24,承载件22支撑上述托盘21,第四驱动结构23能够带动承载件22于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五驱动结构24能够带动第四驱动结构23于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上述输料轨道12和连接杆34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具体地,第一方向如图1中的ab方向,第二方向如图1中的cd方向。
通过第四驱动结构23和第五驱动结构24来带动托盘21移动,能够实现移动托盘21来实现第二夹持结构32将多个物料7依次摆放于托盘21之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四驱动结构23和第五驱动结构25均优选为电驱移动平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其他可带动托盘21移动的结构。
进一步地,承载件22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凹槽,每个限位凹槽内可容纳一个托盘2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22上设置有两个凹槽,也就是说承载件22承载有两个托盘21。
以下将对该上下料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1、物料7在振动盘11的振动作用下进入输料轨道12并依次排列,最外侧的物料7由挡板132抵住。
2、第一驱动结构45驱动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42沿a-b向移动直到第三夹持结构41位于供料位上方,此时第四夹持结构42位于第一夹持结构31上方,随后第二驱动结构43驱动第三夹持结构41下降而夹取位于供料位的物料7,第三驱动结构44驱动第四夹持结构42下降(如果此时第一夹持结构31上有物料,则第四夹持结构42夹持物料7而第一夹持结构31松开物料,该物料7为打标完成的物料7)。
3、第二驱动结构43驱动第三夹持结构41上升,第四驱动结构23驱动第四夹持结构42上升,第一驱动结构45驱动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42沿b-a向移动直到第三夹持结构41位于第一夹持结构31上方,此时第四夹持结构42位于第二夹持结构32上方。
4、第二驱动结构43驱动第三夹持结构41下降,第三夹持结构41松开的物料被第一夹持结构31夹住,同时第三驱动结构44驱动第四夹持结构42下降,第四夹持结构42送开的物料7被第二夹持结构32夹住。随后第二驱动结构43驱动第三夹持结构41上升,同时第三驱动结构44驱动第四夹持结构42上升,随后在第一驱动结构45的驱动下沿a-b向移动直到第三夹持结构41位于供料位上方。
5、第六驱动结构通过连接杆34驱动第二夹持结构32转动90°将物料7置于托盘21上,在此过程中,第四驱动结构23和第五驱动结构24驱动托盘21水平移动,实现物料7的依次摆放。
上述过程循环进行,实现连续上料和下料,有利于提高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组件(1)、下料组件(3)和移料组件(4),所述供料组件(1)包括振动盘(11)和与所述振动盘(11)相连的输料轨道(12),所述下料组件(3)包括第一夹持结构(31)和第二夹持结构(32),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结构(31)转动预设角度以将物料(7)置于托盘(21),所述移料组件(4)被配置为在所述输料轨道(12)、所述第一夹持结构(31)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2)之间转移所述物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结构(45)、第三夹持结构(41)和第四夹持结构(42),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5)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夹持结构(41)和所述第四夹持结构(42)在第一方向上水平移动;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夹持结构(41)和所述第四夹持结构(4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31)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2)之间的距离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31)和所述输料轨道(12)上的供料位之间的距离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组件(4)还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5)上的第二驱动结构(43)和第三驱动结构(44),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3)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夹持结构(41)竖直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结构(44)能够带动第四夹持结构(42)竖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组件(1)还包括挡料结构(13),所述挡料结构(13)包括第一支架(131)、挡板(132)和弹性件(133),所述挡板(13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31),所述挡板(132)位于所述输料轨道(12)远离所述振动盘(11)的一端,所述弹性件(133)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挡板(132)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挡板(132)抵住所述物料(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支撑台(5)和工作台(6),所述振动盘(11)设置于所述支撑台(5),所述第一支架(131)、所述下料组件(3)及所述移料组件(4)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轨道(12)包括沿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第三支撑杆(123),所述第一支撑杆(1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22)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12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1)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121)、所述第二支撑杆(122)和所述第三支撑杆(123)均连接于所述振动盘(11);
所述物料(7)的第一端具有缺口,当所述物料(7)于所述输料轨道(12)内滑动时,所述物料(7)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1)和所述第三支撑杆(123)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122)卡设于所述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31)上设置有U型缺口(1311),所述挡板(132)一部分位于所述U型缺口(1311)内,所述弹性件(133)沿所述输料轨道(12)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一端抵接于所述U型缺口(1311)的壁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挡板(132);
所述第一支架(131)上设置有横跨所述U型缺口(1311)的限位板(134),当所述挡板(132)抵住所述物料(7)时,所述挡板(132)抵接于所述限位板(13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组件(1)还包括顶料件(15),所述顶料件(15)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31)且位于所述输料轨道(12)下方,所述顶料件(15)能够在竖直方向上顶紧或放松所述第一支撑杆(1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22)上的所述物料(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托盘组件(2),所述托盘组件(2)包括承载件(22)、第四驱动结构(23)和第五驱动结构(24),所述承载件(22)支撑所述托盘(21),所述第四驱动结构(23)能够带动所述承载件(22)于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五驱动结构(24)能够带动所述第四驱动结构(23)于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3)还包括第二支架(33)和第六驱动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31)和所述第六驱动结构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33),所述第六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2)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结构(31)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91368.1U CN217349757U (zh) | 2022-04-18 | 2022-04-18 | 一种上下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91368.1U CN217349757U (zh) | 2022-04-18 | 2022-04-18 | 一种上下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49757U true CN217349757U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55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91368.1U Active CN217349757U (zh) | 2022-04-18 | 2022-04-18 | 一种上下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49757U (zh) |
-
2022
- 2022-04-18 CN CN202220891368.1U patent/CN2173497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903818A (en) |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and/or remov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o and from slotted change pallets | |
CN110430745B (zh) | 一种用于电子制造的贴片机 | |
CN217349757U (zh) | 一种上下料装置 | |
CN210548898U (zh) | Pcb激光打废板机 | |
CN113427276A (zh) | 铝合金型材切割设备 | |
CN116639443B (zh) | 四工位转动装置及四工位测试设备 | |
CN211997667U (zh) | 拆夹设备 | |
CN210260249U (zh) | 运料翻转装置 | |
CN114769911B (zh) | 一种激光打标设备 | |
CN217349575U (zh) | 一种供料装置及激光打标设备 | |
CN113894429A (zh) | 翻转机构及全自动打标机 | |
CN212892714U (zh) | 基板移送装置 | |
CN210117007U (zh) | 收放板机 | |
JP2001121486A (ja) | 加工ツールシステムの準備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の実施に用いられる調整用テーブル | |
CN112566381A (zh) | 一种数控在线解pin设备 | |
JPS61289988A (ja) | 切断機テ−ブル | |
CN216802177U (zh) | 一种滚轴支撑结构及应用其的激光雕刻机 | |
CN214684818U (zh) | 一种计算机键盘镭雕的固定装置 | |
US4880100A (en) | Adjustable workpiece rotating device | |
CN218396530U (zh) | 间歇式镭雕扫码装置及镭雕扫码设备 | |
CN215710043U (zh) | 片材横向竖向转换输送装置 | |
CN214014658U (zh) | 一种数控在线解pin设备 | |
CN220368858U (zh) | 一种高阶板拆pin机 | |
CN108314304B (zh) | 划片设备 | |
CN221395998U (zh) | 翻转取料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