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8446U -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8446U
CN217348446U CN202220147794.4U CN202220147794U CN217348446U CN 217348446 U CN217348446 U CN 217348446U CN 202220147794 U CN202220147794 U CN 202220147794U CN 217348446 U CN217348446 U CN 217348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tton swab
plate
bearing
tes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77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e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477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8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8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84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具有一机台,所述机台台面还包括有:棉棒输送装置,所述棉棒输送装置用于以棉棒作为工件进行输送;试管输送装置,所述试管输送装置用于以试管作用工件进行输送;上料振动盘,所述上料振动盘用于以盖体作为工件进行输送,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台台面之上,且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背离所述试管输送带的一侧;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有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搬运装置,用于将盖体分别在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之间进行搬运;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两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装管机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投入,减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咽试子组装设备,具体的涉及一种将鼻咽试子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的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背景技术
核酸检测,一般来说是核酸检测法,是进行采集标本之后,对标本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病毒的核酸来判断是否被外来入侵病毒感染。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则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的存在。
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在鼻咽部位的粘膜进行采样,从而进行检测,目前用于进行采样的鼻咽试子如图1-2所示,其具有一个盖体801、棉棒803以及试管802,盖体801的一端部设置有一个孔洞804,其中用于进行采集粘膜标本的长条形棉棒803穿设于该孔洞804之内,从而安装在盖体801之上,同时,将安装有棉棒803的盖体801盖合在试管802之上,使得棉棒803装在试管802之中。
在鼻咽试子生产过程中,由于上述的三个部件结构、形状各不相同,从而在需要单独分开进行生产,并且在集中进行组装工作,然而在进行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将上述的三个部件两两进行组装,方才能够将其组装成一个完成的试子,同时,由于上述的三个部件形状各不相同,从而在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组装工作较为繁琐,大多都是采用人工进行组装,组装效率极其低下,并且大大提高了人工的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试管、盖体以及棉棒进行自动输送之后,分别将棉棒装设与盖体之上,而后将装有棉棒的盖体盖合在试管之上,从而实现将其自动组装成完成的鼻咽试子的一种鼻炎试子自动装管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具有一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还配置有:
棉棒输送装置,所述棉棒输送装置用于以棉棒作为工件进行输送,其包括有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的棉棒输送带以及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首端的棉棒上料机构,所述棉棒上料机构包括有一用于盛装棉棒的棉棒料盒以及位于所述棉棒料盒之内将棉棒逐个的输送转运至所述棉棒输送带之上的上料组件;
试管输送装置,所述试管输送装置用于以试管作用工件进行输送,其包括有一个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且与所述棉棒输送带相互平行的试管输送带,且所述位于所述试管输送带上方配置有用于盛装试管的试管料盒,且所述试管料盒下部开设有一与所述试管输送带相对应的出料口,供逐个的将试管投放至所述试管输送带之上;
上料振动盘,所述上料振动盘用于以盖体作为工件进行输送,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且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背离所述试管输送带的一侧;
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有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沿所述棉棒输送带输送方向并排的设置于所述棉棒输送带旁侧,且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均包括有承载支架,所述承载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顶面之上开设有供盖体进行放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相互平行并排且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座两端的两个,且所述容纳槽中轴线正交于所述棉棒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并所述容纳槽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承载座,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台与所述上料振动盘相对应,其所述上料振动盘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承载台之上的容纳槽相连通;
搬运装置,用于将盖体分别在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之间进行搬运,其包括有一位于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的搬运机架,所述搬运机架顶部固定装设有搬运驱动机构以及由所述搬运驱动机构驱动实现上下方向以及沿所述棉棒输送带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搬运组件,所述搬运组件具有一个与所述搬运驱动机构连接的横梁,且所述横梁之上装设三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相对应的搬运气动夹,且每个所述搬运气动夹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容纳槽相对应的两个搬运夹头。
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两个,且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同所述第二承载台、第三承载台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用于夹取棉棒和试管并组装在盖体上,所述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二机械手均包括有机头组件以及将所述机头组件支撑悬空于所述棉棒输送带、试管输送带上方的架体,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有固定装设于所述架体上方的底板,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之上固定连接有一向所述承载装置方向伸出的滑轨,且所述滑轨之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之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轨相互平行且向所述承载装置方向伸出的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棉棒输送带的一端部之上固定连接有一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具有的向下方伸出的活塞杆之上固定连接有一取料气动夹,所述取料气动夹包括有与两个所述容纳槽相对应的两个取料夹头;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有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承载装置一端部的取料电机,所述取料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滑轨平行的丝杆,且所述滑块之上开设有一与所述丝杆构成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使得所述滑块螺纹配合于所述丝杆之上,由所述取料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转动而沿所述丝杆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有:
侧板,所述侧板为竖直的相互对应平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向所述棉棒输送带上方延伸,使得所述两个所述侧板顶部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上方;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多个,呈阶梯状依次分布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板之上,且多个所述固定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相同的向所述棉棒输送带方向的倾角;
抬动板,所述抬动板为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应的多个,且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应的沿其侧面同步升降,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抬动板处于所述棉棒料盒的底部用于在上升的过程中将所述棉棒料盒之内的棉棒抬升并传输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之上,多个所述抬动板在同步升降往复运动中,使得棉棒于最底层的所述固定板之上依次传输至最高层的所述固定板顶面之上,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抬动板分别沿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侧面同步升降,其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侧板之上的抬升电机,所述抬升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与所述侧板之上的抬升主动轴,两个所述侧板之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抬升主动轴对应且通过皮带连接的抬升从动轴,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有一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位于多个所述抬动板下方,且具有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应的倾角,其一侧面与多个所述抬动板固定连接,其另一侧面与所述皮带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板两侧边滑动的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板均成型有向所述棉棒输送带方向的伸出的悬出部,所述悬出部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上方,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悬出部之上的分拨部件,且所述分拨部件位于最高层所述固定板斜下方,最高层所述固定板布置有一与所述分拨部连接的传导板,所述传导板一端与所述最高层所述固定板顶部连接,其另一端向斜下方伸出且与所述分拨部件连通,供将由多个所述抬动板传输至最高层所述固定板顶面的棉棒经所述传导板传导至所述分拨部件之上,所述分拨部件包括有:
分拨电机,所述分拨电机固定安装在任一个所述侧板的悬出部之上;
分拨转轴,所述分拨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之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分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而由所述分拨电机驱动其转动;
分拨轮,所述分拨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分拨转轴之上,随所述分拨转轴转动而转动,所述分拨轮圆周表面之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条供容纳棉棒的分拨槽,且若干条所述分拨槽于所述分拨轮圆周表面之上沿周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护板,所述护板固定安装在侧板之上,所述护板具有与所述分拨轮圆周相适配的呈半圆状圆弧表面,使得所述护板位于所述分拨轮一侧将其圆周表面进行覆盖,同时,所述护板上侧位于所述分拨轮的顶部,所述护板下侧所述分拨轮圆周表面延伸至所述分拨轮的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料盒包括有一用于盛放试管的盒体,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相对应的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将位于所述盒体之内的试管逐个的传送至所述出料口处,并经所述出料口掉落至所述试管输送带之上,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
下料电机,所述下料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试管料盒的外壁之上;
下料轮,所述下料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底部,且与所述下料电机输出轴连接,从而由所述下料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下料轮圆周表面之上沿所述下料轮轴向开设有若干供容纳试管的下料槽,若干所述下料槽沿所述下料轮圆周周向等间距设置;
下料挡板,所述下料挡板设置于所述盒体底部,所述下料挡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下料轮两侧的两个,两个所述下料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试管料盒内壁之上,且均具有与所述下料轮圆周相适应的圆弧,两个所述下料挡板下端沿所述下料轮圆周方向相互靠拢,且形成一个供试管落下的间隙,该间隙构成所述出料口,两个所述下料挡板的上端分别向斜上方延伸并与所述盒体两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盒体底部构成一个漏斗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载台还包括有
输送板,所述输送板水平设置,其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输送盖体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宽度盖体直径相适配,且所述输送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料振动盘的出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对接,
错位气缸,所述错位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顶端,且滑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座下方,所述错位气缸活塞杆与所述承载座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承载座沿所述错位气缸上表面往复移动,且所述承载座移动方向在向下的正投影正交于所述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
所述第二承载台还包括有
隔挡底板,所述隔挡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之上,且向远离所述第二承载台方向延伸,
隔挡气缸,所述隔挡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挡底板之上,且具有一个向所述第二承载台方向伸出的活塞杆,
隔挡板,所述隔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挡气缸的活塞杆之上,由所述隔挡气缸驱动朝向所述第二承载台方向伸出,且所述隔挡板与开设在所述第二承载台之上的容纳槽相对应,且所述隔挡板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容纳槽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隔挡板顶面之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向所述第二承载台方向伸出且呈悬梁式的隔挡顶板,所述隔挡顶板具有高于所述第二承载台顶面的高度,供将开设于所述第二承载台之上的所述容纳槽进行封堵;
所述第三承载台还包括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为双向双作用气缸,具有沿所述棉棒输送带输送方向伸出的两个活塞杆,所述夹紧气缸的两个活塞杆固定均连接有向所述棉棒输送带方向伸出且分别与所述承载座端面相对应的夹紧臂,所述夹紧臂与所述承载座相对应的侧面之上开设有半圆柱体的第一夹紧槽,所述承载座与所述夹紧臂相对应的端面之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夹紧槽相对应的第二夹紧槽,所述第二夹紧槽具有圆弧表面,且所述第二夹紧槽位于与所述第一夹紧槽相对应的一侧为开放式,使得所述夹紧臂在所述夹紧气缸驱动之下与所述承载座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一夹紧槽与所述第二夹紧槽相互对接构成所述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械手还包括有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架体之上,且位于所述机头组件下方,其具有一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具有向所述取料气动夹方向伸出的活塞杆,且其上固定连接有一竖直方向设置的推动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械手还包括有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包括有:
压紧基板,所述压紧基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械手的底板下边面,且向所述承载装置方向伸出,且朝向所述承载装置方向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压紧基板有所述连接板带动向所述棉棒输送带方向移动;
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夹紧基板底部,所述压紧气缸具有向所述取料气动夹方向伸出的并与所述取料气动夹相对应的活塞杆,且其端部固定连接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压紧帽。
进一步的,所述搬运驱动机构包括有:
立板,所述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搬运机架顶部,且所述立板之上开始有一通孔;
搬运电机,所述搬运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背离所述棉棒输送带的侧面之上,且所述搬运电机的输出轴设于立板之上的通孔之内且与其构成转动副;
通道板,所述通道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朝向所述棉棒输送带的一端面之上,其上开设有一搬运通道,所述搬运通道呈“n”字形,其具有位于所述搬运电机输出轴两侧的极限位置以及用于连接该两个极限位置的通道;
联动柱,所述联动柱一端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伸入所述搬运通道之内,在所述搬运通道之内往复移动;
带动板,所述带动板一端与所述搬运电机固定连接,其表面之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所述联动柱穿过的带动槽;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其中,所述第一滑轨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之上,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之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棉棒输送带表面之上成型有沿所述棉棒输送带周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V形齿,用以承接棉棒。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输送带表面之上成型有沿所述试管输送带周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V形齿,用以承接试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通过对棉棒、盖体、试管进行分别的输送之后,在同过机械手组件分别进行抓去之后进行组装,其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减少人工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需要组装的鼻咽试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需要组装的鼻咽试子的抱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棉棒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分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试管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试管料盒除去比侧板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振动盘、承载装置和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承载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搬运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搬运驱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组件、承载装置以及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请参阅图1-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用于将构成鼻咽试子的盖体、棉棒、试管进行全自动的组装加工,从而减少了人工的投入,降低生产的成本。如图3所示,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在机台001的台面之上设置有用于对棉棒进行存放并将其逐个的输送的棉棒输送装置100、对试管进行存放并将其逐个的输送的试管输送装置200、用于对盖体进行存放并将其进行输送的上料振动盘300、用于承接由上料振动盘300输送过来的盖体的承载装置400、将盖体在承载装置400之上进行搬运的搬运装置500、同时当盖体位于承载装置400之上用于夹取棉棒以及试管并将其组装在盖体之上的机械手组件600,从而将棉棒安装在盖体之上,再将装有棉棒的盖体装在试管之上。
其中,棉棒输送装置100的结构如图3-7所示,其包括有一个固定在机台 001之上的棉棒输送带101以及位于棉棒输送带101首端处的棉棒上料机构120,以使得棉棒上料机构120将棉棒逐个的传动至棉棒输送带101的首端,由棉棒输送带101的传动使得棉棒在其首端向尾端方向进行输送,并且在输送的过程中被机械手组件600夹取之后安装在盖体之上。其中棉棒上料机构120包括了有一个用于盛放棉棒的棉棒料盒121,棉棒码放在棉棒料盒121之内,同时棉棒上料机构120还包括有上料组件130,该上料组件130设置在棉棒料盒121之内,将码放在棉棒料盒121之内的棉棒进行逐个的输送,并棉棒逐个的输送至棉棒输送带101之上,从而可以在输送棉棒的过程中能够使的棉棒在棉棒输送带101 之上相互分离的进行输送,从而便于机械手组件600对其进行抓取。
其中上料组件130的机构如图4-6所示,其包括有开那个竖直安装在机台 001台面之上且相互对应平行设置的侧板131,两个侧板131的向棉棒输送带101 的上方进行延伸,使得其顶部位于棉棒输送带101的上方,从而方便将棉棒传输至棉棒输送带101之上;同时在两个侧板131之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132,并且,多个固定板132成阶梯状依次的固定安装在两个侧板131之上,具体来说,是固定板132左右的两个边沿分别与两个侧板131的面板固定连接,同时,在多个固定安装的时候设置成向棉棒输送带101方向倾斜,从而使得固定板132 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向棉棒输送带101方向进行倾斜的倾角,并且多个固定板132的倾角相同,从而使得多个固定板132构成一个向棉棒输送带101方向倾斜的斜面;上料组件130还包括有与固定板132相互对应的抬动板133,相应的抬动板133的数量与固定板132的数量相互对应,多个抬动板133分别与固定板132 相互叠并能够沿相互接触的侧面同步的升降,在抬动板133同步升降的过程中,位于最底部的抬动板133将位于棉棒料盒121的棉棒抬升并传输至最高层的固定板132的顶面之上,同时棉棒在经做高层的固定板132之上落至棉棒输送带 101之上,从而将棉棒输送。如图6所示,多个抬动板133的同步升降动作由驱动部件134进行带动,从而将多个抬动板133沿与其相互对应的固定板132的侧面同步升降,其中驱动部件134包括有一个固定安装在侧板131之上的抬升电机1341,该抬升电机13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抬升主动轴1342,相应的在侧板131之上还转动安装有一个与其对应的抬升从动轴1343并且其间通过皮带 1345进行连接,从而在抬升电机1341的驱动之下皮带1345在抬升主动轴1342 和抬升从动轴1343之上进行传动;同时,驱动部件134还具有一个联动板,该联动板位于抬动板133的下方并且具有与固定板132相同的倾角,联动板的一个侧面与多个抬动板133固定连接,其另一个侧面与皮带1345连接,同时,在联动板的俩侧边分别滑动的连接在两个侧板131之上。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皮带 1345,从而使得皮带1345带动联动板进行上升,从而使得安装在联动板之上的多个抬动板133沿与其相对应的固定板132向上方进行滑动,从而将位于棉棒料盒121之内的棉棒进行抬升,在驱动电机翻转之时,皮带1345带动联动板向下方进行滑动,使得安装在联动板之上的抬动板133沿固定板132向下方进行滑动,也就是说,抬动板133的同步升降通过驱动电机的正反转相互的转换实现。其中,如图4所示,用于盛放棉棒的棉棒料盒121也固定安装在侧板131 之上,同时,多个固定板132和多个抬动板133构成的具有向棉棒输送带101 方向倾斜的斜面形成棉棒料盒121的一个侧壁,从而使得抬动板133能够将位于棉棒料盒121之内棉棒进行逐个的抬升输送。
于实施例中,为了在棉棒经过上料组件130的逐个输送之后稳定的传输至棉棒输送带101之上,上料组件130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分拨部件135,用于分别承接住由抬动板133抬升上来的棉棒,并将其分别的传送至棉棒输送带101之上,其中,如图6-7所示,该分拨部件135设置在最高层的固定板132斜下方。其中两个侧板131之上成型有一个向棉棒输送带101方向伸出的悬出部1311,该悬出部1311位于棉棒输送带101的上方,同时,分拨部件135安装在该悬出部1311之上,从而使得分拨部件135位于棉棒输送带101的上方,以便于将棉棒输送纸棉棒输送带101之上,同时,在最高层的固定板132之上成型有一个传导板1321,该传导板1321的一端与最高层的固定板132顶部连接,其另一端向下方倾斜,并且与分拨部件135向连接,从而使得,经台抬动板133抬升上来的棉棒将传导板1321流入分拨部件135之上,尤其将棉棒传送至棉棒输送带 101之上。如图7所示,分拨部件135包括有一个安装在悬出部1311之上的分拨电机1351,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个分拨转轴1352,同时在分拨转轴1352 之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分拨轮1353,该分拨轮1353在分拨电机1351的带动之下实现转动,同时在分拨轮1353的圆周表面之上沿轴向开设多个分拨槽1354,并且多个分拨槽1354在分拨轮1353圆周表面之上沿周向等间距的间隔设置,该分拨槽1354用于进行容纳将传导板1321传送过来的棉棒分拨部件135还有一个护板1355,该护板1355安装在侧板131之上,用于在分拨轮1353转动的过程中对位于分拨槽1354之内的棉棒进行阻挡,防止位于分拨槽1354之内的棉棒在分拨轮1353转动的过程中掉落出分拨轮1353,其中,护板1355具有与分拨轮1353圆周表面相对应的成半圆状的圆弧表面,该护板1355的圆弧表面将分拨轮1353的一侧覆盖,同时,护板1355的上侧边沿位于分拨轮1353的顶部,其下侧沿分拨轮1353的圆周表面延伸至分拨轮1353的底部位置,从而能够使得在分拨轮1353转动的过程中,位于分拨槽1354之内棉棒在壁板的限制之下不会调出分拨槽1354,直至盛装有棉棒的分拨槽1354经护板1355的圆弧表面移动至护板1355的下侧之时,护板1355解除对分拨轮1353的限制,从而使得,位于分拨槽1354之内的棉棒掉出分拨槽1354之内,并掉入位于其下方的棉棒输送带101之上,从而完成了棉棒的输送工作,并将棉棒逐个的输送至棉棒输送带101之上,为便于棉棒在棉棒输送带101之上放置、输送平稳,如图3所示,在棉棒输送带101之上设置有若干个V型齿,该多个V型齿沿棉棒输送带 101的圆周方向等间距的设置,从而使得传动至棉棒输送带101之上的棉棒落入 V型齿的中间卡槽之内,从而使得在对棉棒输送的过程中更将稳定平稳。
试管输送装置200用来对试管进行盛放以及输送工作,如图3所示,试管输送装置200包括有一个用于盛放试管的试管料盒202以及对试管进行输送的试管输送带201,其中试管输送带201与棉棒输送带101相互并排的装设在机台 001台面之上,且输送方向相同,试管料盒202设置在试管输送带201的上方,其底部位置开设有一个出料口203,试管于出料口203逐个的流出之后落入试管输送带201之上,从而将试管输送,为增加试管在输送的过程的稳定性,在试管输送带201之上设置有多个V型齿,该多个V型齿沿试管输送带201的圆周方向等间距的设置,从而在试管经出料口203掉落下来之后,落入V型齿的中间卡槽之内,从而能够稳定的对其进行输送。
试管料盒202用于盛放试管,并在其下部分设置有一个下料组件210,用于对试管料盒202之内的试管进行逐个的下料,如图8-9所示,试管料盒202就有一个用于盛放试管的盒体2021,下料组件210设置在盒体2021的底部从而方便对试管进行逐个的投放至试管输送带201之上,其中,下料组件210包括有一个装设在试管料盒202之上的下料电机211,该下料电机211的输出轴深入盒体2021之内,并且在气缸固定下料轮212有下料轮212,在下料电机211的驱动之下下料轮212实现沿轴线进行转动,同时,在下料轮212的圆周表面之上开设有沿轴向的多个下料槽213,多个下料槽213用于对试管进行容纳,并且其沿下料轮212圆周周向等间距的设置;在下料轮212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下料挡板214,该下料挡板214固定安装在盒体2021的地步,且具有与下料轮212 的圆周表面相对应的圆弧,同时,该两个下料挡板214的下端沿下料轮212的圆周表面相互聚拢,并且两个下料挡板214的下端之间形成一个位于供试管落出的间隙,该间隙位于下料轮212下方构成供试管流出的出料口203,如图9所示,两个下料挡板214的上端分别向斜上方延伸并且与何地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试管盒体2021的底部构成一个漏斗状,从而方便位于试管料盒202的试管向漏斗状的底部漏洞,在下料轮212由下料电机211进行驱动而转动的过程中,试管依次的进入到下料槽213之内,同时,在下料轮212转动下,位于下料槽213之内的试管被下料挡板214所限制,限制其在下料轮212转动时掉出下料槽213,直至转动至出料口203位置时,位于下料槽213之内的试管通过出料口203掉出,并掉入下发的试管输送带201之上,由试管输送带201进行输送。
上料振动盘300用于将位于其内的盖体振动输出,如图3所示,同时,上料振动盘300位于棉棒输送带101背离试管输送带201的一侧,使得试管输送带201和上料振动盘300分别位于棉棒输送带101的两侧。
承载装置400用于进行承载盖体,如图10-11所示,承载装置400包括有第一承载台410、第二承载台420以及第三承载台430,该三个承载台并排的设置棉棒输送带101的旁侧,同时位于上料振动盘300的旁侧。并且,如图10所示,第一承载台410与上料振动盘300相互对应并且与其出口连通,使得由上料振动盘300出口流出的盖体传送至第一承载台410之上。如图11所示,三个承载台均包括有用于固定安装在机台001台面之上的承载支架401,该承载支架 401的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承载座402,同时在承载座402顶面时候曾该设有用于承载盖体的容纳槽403,其中容纳槽403为相互平行并排的且分别位于承载座 402两端的两个,并且容纳槽403的中轴线正交于棉棒输送带101的输送方向,同时容纳槽403贯的长度方向贯穿承载座402。第一承载台410与上料振动板相互对应,从而使得经过上料振动盘300出口的盖体流入之第一承载台410之上的容纳槽403a之内,从而实现了将盖体传送至第一承载台410之上。
搬运装置500设置在承载装置400的旁侧,如图10所示,搬运装置500用于将盖体在三个承载台之间进行搬运,从而使得将盖体放置在三个承载台之上,便于将棉棒安装在盖体之上、将试管安装在装设有棉棒的盖体之上。如图16-18 所示,搬运装置500包括有一个固定安装在机台001台面之上的搬运机架501,在搬运机架501顶固装设有搬运驱动机构510以及尤其驱动实现上下方向、棉棒输送带101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搬运组件520,如图16所示,搬运组件520 包括有一个横梁521,该横梁521与搬运驱动机构510相连接,从而能够受其进行驱动,在横梁521之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承载台410、第二承载台420以及第三承载台430相互对应的的搬运气动夹522,相应的该搬运气动夹522为三个,并且在每个搬运气动夹522底部包括有分别与两个容纳槽403相对应的搬运夹头523,从而用于将位于容纳槽403之内的盖体进行夹取。其中搬运气动夹522 以及搬运夹头523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的任意一种技术方案来实现。如图 17-18所示,搬运驱动机构510用来驱动搬运组件520实现两个方向的移动,其一是棉棒输送带101的输送方向移动,也就是在三个承载台并排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将搬运气动夹522所夹取的盖体在三个承载台之上进行转运,其二是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得搬运气动夹522向承载台的方向移动,以便于进行夹取位于容纳槽403之内的盖体。如图17-18所示,搬运驱动机构 510包括有一个固定安装在搬运机架501顶部的立板511,同时在立板511之上还设有一个通孔;搬运电机512固定安装在立板511之上,同时,搬运电机512 的输出轴由该通孔之内伸出;通道板513固定安装在立板511之上背离搬运电机512的侧面之上,且在其表面之上还设有一个呈“n”字形的搬运通道5132,该搬运通道5132具有的两个极限位置5131分别位于通孔的两端,同时两个极限位置5131有通道5132进行连通;联动柱5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梁521之上,其另一端伸入搬运通道5132之内,并在搬运通道5132之内往复移动;带动板515的一端与搬运电机5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在带动板515的表面之上开设有一带动槽5151,并且带动槽5151供联动柱514穿设其内;滑动组件 516具有第一滑轨5161和第二滑轨5163,同时在其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 5162和第二滑块5164,并且第一滑轨5161竖直的安装在立板511之上,第二滑轨5163沿横梁521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横梁521之上,并且分别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轨5161和第二滑轨5163之上的第一滑块5162和第二滑块5164相互固定链连接。在搬运电机512转动的过程中,将驱动带动板515以搬运电机512 的输出轴为中心摆动,同时,将穿设与带动槽5151的联动柱514带动,使其在通道板513的搬运通道5132之内进行移动,进而安装在横梁521之上的联动柱 514将带动横梁521进行移动,使得横梁521的移动轨迹与搬运通道5132的形状相同,从而使得安装在横梁521之上的搬运气动夹522具有上述的两个方向的移动能力,便于进行在三个承载台之上搬运盖体。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极限位置5131的间距与每个承载台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能够使得在搬运组件520 由搬运驱动机构510的驱动之下有一个极限位置5131移动至另一个极限位置 5131之时,能够实现搬运气动夹522在两个承载台之间进行移动,例如,初始状态时三个搬运气动夹522分别与三个承载台相互对应,此时,搬运电机512 驱动带动板515摆动,使得联动柱514在一个极限位置5131向另一个极限位置 5131移动,当移动至另一个极限位置5131之时,与第一承载台410相对应的搬运气动夹522此时位于与第二承载台420相对应状态,从而使得将放置于第一承载台410之上的盖体搬运至第二承载台420之上,位于第二承载台420之上的盖体搬运至第三承载台430之上的原理与上述相同。
于实施例中,在第一承载台410用于与上料振动盘300进行对接之时,上料振动盘300将盖体振动输送至第一承载台410之上,为便于第一承载台410 与上料振动板进行对应以及搬运气动夹522能够稳定的进行夹取盖体,在第一承载台410之上设置有输送板411和错位气缸413,如图12-13所示,输送板 411之上开设有两个用于进行输送盖体的输送通道412,该输送通道412的一端与上料振动盘300的出口相连通,其另一端对接第一承载台410的容纳槽403a,且该输送通道412的宽度与盖体的直径相适配,从而使得在上料振动盘300的振动之下盖体在输送通道412之内输送至容纳槽403a之内;第一承载台410的承载支架401a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错位气缸413,该该错位气缸413的活塞杆沿伸出方向与输送通道412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同时,错位气缸413的顶面与承载座402a的底面滑动连接,并且错气气缸的活塞杆与承载座402a固定连接,使得错位气缸413驱动承载座402a往复滑动,在错位气缸413的驱动之下,承载座402a的滑动方向输送通道412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上料振动板在振动下将盖体进行传送,通过输送板411的通道5132传送至第一承载台410的容纳槽403a之内,上料振动盘300的振动输送时连续性的,所以在盖体输送至容纳槽 403之内时,输送通道412之内排列有多个相互抵接的盖体,并且上料输送带在持续的振动进行上料,从而使得,相互抵接盖体收到的向容纳槽403a方向的推动力,由于最顶端的盖体位于容纳槽403a之内,所以相互抵接的盖体在容纳槽 403a的限制之上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此时将位于容纳槽403a之内的盖体取出,由于位于容纳槽403a的盖体与其相邻的盖体之间具有相互的压力,所以,在将位于容纳槽403a的盖体向上取出的过程中,将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之下将与其相邻的盖体一同带动,从而使得将其带出输送通道412,容易造成事故出现。此时,错位气缸413驱动承载座402a沿与输送通道412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输送通道412与承载座402a之上的容纳槽403a出现错位,此时,原本与容纳槽403之内的盖体相互挨近抵接的盖体被错开,使其与承载座402a的侧面相接触,在承载座402a由错位气缸413驱动时,由于位于输送通道412的盖体收到输送通道412的限制,并且承载座402a是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不会将位于输送通道412的盖体带动,使其仍然处于输送通道412之内,承载座402a错位之后搬运气动夹522的搬运夹头523在将两个盖体进行夹取。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搬运夹头523的张开较大,同时,承载座402a在进行错位移动时,移动的行程较小,只要位于输送通道412之内的盖体被承载座402所阻挡激即可,从而及时第一承载台410的承载座402的位置互出现移动,也不会影响对其上的盖体进行抓取。
如图3、19-20所示,机械手组件600包括有分别与第二承载台420、第三承载台430相对应的第一机械手610、第二机械手620。第一机械手610与第二承载台420相对应,用于将棉棒装设在位于第二承载台420之上的盖体之上;第二机械手620与第三承载台430相对应,用于将试管安装在载有棉棒的盖体之上,从而实现了将鼻咽试子的组装工作。
其中,如图20所示,第一机械手610和第二机械手620均包括有一个机头组件360和用于支撑机头组件360悬空于棉棒输送带101、试管输送带201上方的架体601,其中机头组件360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架体601顶部的底板631,在底板631的顶面只是那个固定安装设向承载装置400方向伸出的滑轨632,同时滑轨632之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33,滑块633之上固定安装有一连接板634,该连接板634与滑轨632相互平行的向承载装置400方向伸出,并且在其靠近承载装置400的端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活塞杆向下放伸出的伸缩气缸635,该伸缩气缸635的活塞杆之上连接有取料气动夹635,启动该取料气动夹635具有另个与容纳槽403相对应的取料夹头637;机头组件360还具有一个取料电机638,用于驱动连接板634在滑轨632之上进行往复移动,取料电机638设置在底板 631远离承载装置400的一端之上,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与滑轨632平行的丝杆639,其中在滑块633之上开设有一供丝杆639穿过其与其构成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从而使得取料电机638驱动丝杆639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滑块633沿丝杆 639轴向往复移动,进而使得带动连接板634向承载装置400方向移动。
其中,第一机械手610用于进行棉棒的夹取,在进行棉棒夹取的过程中,取料电机638驱动丝杆639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将连接板634以及装设在连接板634端部的伸缩气缸635向第二承载台420方向移动,在移动至棉棒输送带101中间位置的上方时,伸缩气缸635驱动取料气动夹635向下移动,两个与容纳槽403相对应的取料夹头637分别夹取棉棒,当伸缩气缸635驱动取料气动夹635上升至与装设在第二承载台420之上的盖体相对应的高度之时,取料电机638继续驱动连接板634以及装设在其上的取料气动夹635向第二承载台420方向移动,直至棉棒穿设在盖体的孔洞之内,完成将棉棒装设在盖体之上。
如图21所示,在第一机械手610之上还设置有推动部件611,在取料气动夹635将棉棒夹取之后,由于棉棒在棉棒输送带101之上的位置不是统一固定的,导致在取料气动夹635之上的棉棒位置也为不统一的情况,即在取料夹头 637夹取棉棒之时,在取料夹头637之上朝向第二承载台420棉棒一端长度不同,从而在取料电机638驱动取料气动夹635向第二承载台420方向移动并将棉棒穿入盖体的孔洞之时,会导致棉签穿入的长度不同,安装的稳定度不够。推动部件611用于将被取料气动夹635所夹取的棉棒进行推动,使得在取料夹头637 之上靠近第二承载台420的一段的长度相同,从而将其安装在盖体之上的稳定程度相同、处于同一标准情况之下。其中,该推动部件611包括有一个位于机头组件360下方固定安装在架体601之上的推动气缸612,该推动气缸612具有向第二承载台420方向伸出的活塞杆,该活塞杆之上固定链接有一个呈竖直方向的推动板613,该推动板613在推动气缸612的推动之下向第二承载台420方向移动。当取料夹头637夹取棉棒之时,推动板613在推动气缸612的作用之下向被夹取的棉棒方向移动,从而将与棉棒进行接触,在将其向第二承载台420 方向推动的方向推动时,使得位于取料架头的棉棒靠近第二承载台420的一段的长度被推动整齐,使其长度相同,此时,在取料电机638的驱动之下能使得安装在盖体之上的棉棒处于统一的标准之下。
如图20所示,第二机械手620与第三承载台430所对应,用于将试管进行夹取,并将其装设在载有棉棒的盖体之上,其结构以及夹取方式与上述的第一机械手610相同,其包括有位于架体601之上的机头组件630,取料电机638将带动丝杆639转动,与其螺纹配合的滑块633随其转动而沿滑轨632直线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634以及装设在连接板634一端的伸缩气缸635向第三承载台 430方向移动,当移动至试管输送带201中间位置的上方时,伸缩气缸635驱动取料气动夹635向下方移动,并取料夹头637夹取试管,取料电机638以及伸缩气缸635再次驱动将取料气动夹635向第三承载台430反响移动,从而将试管装设在再有棉棒的盖体之上。
如图22所示,为使得在试管安装在盖体之上时能够安装牢靠,在第二机械手620之上还布置有压紧部件621,用于在将试管装设在盖体之上时,在将试管向盖体之上进行压紧,从而使得试管与盖体能够牢靠的安装。其中压紧包括有一个压紧基板622,该压紧基板622滑动连接在地板的下面,并且向第三承载台 430方向伸出,同时,在靠近第三承载台430的一端之上便于连接板634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板材使得压紧基板622与连接板634实现固定连接,使得,压紧基板622可以随连接板634移动往复移动。在压紧基板622的底面之上固定链接有一个压紧气缸623,该压紧气缸623的向取料气动夹635方向伸出并且与其相对应的活塞杆,在活塞杆的端部位置固定链接有塑料材料制成的压紧帽624,当取料气动夹635将试管夹取之后,并在取料电机638以及伸缩气缸635的作用之下将其安装在盖体之上时,压紧气缸623活塞杆伸出,使得压紧帽624与试管的端部相接触,并先将其向盖体方向压紧,从而使得安装在盖体之上的试管能够牢靠。
于实施例中,第二承载台420为保证在将棉棒装设在盖体之上时,盖体能够稳定的放置在承载座402b的容纳槽403b之内,在第二承载台420之上还包括有一个隔挡底板421,如图13所示,该隔挡底板421固定安装在承载支架401b 之上,并向远离该承载座402b的方向延伸,同时,在该隔挡底板421之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隔挡气缸422,该隔挡气缸422向承载座402b方向伸出的活塞杆之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隔挡板423,其中隔挡板423的宽度大于两个容纳槽403b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在隔挡气缸422将隔挡板423向承载座402b方向推动时,隔挡板423可以将两个容纳槽403b进行封堵,限制位于容纳槽403b之内的盖体向远离棉棒输送带101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在取料气动夹635夹取棉棒之后,将棉棒向盖体的孔洞之内进行穿设之时,隔挡板423对盖体进行隔挡,防止盖体进行装设棉棒之时,盖体出现在棉棒的推力作用之下出现移动,导致安装松动、不牢靠。同时,在承载板的顶面之上还固定连接有一个向承载座402b 方向伸出且呈悬梁式的隔挡顶板424,并且该隔挡顶板424具有一个高于承载座 402b顶面的高度,从而在隔挡气缸422的驱动之下位于承载座402b上方将容纳槽403b封堵住,进一步的保证了在进行棉棒安装的过程中,盖体位于第二承载台420之上的稳定性。
于实施例中,保证在将试管安装在载有棉棒的盖体之上时,盖体在第三承载台430之上更见稳定,如图14-15所示,该第三承载台430之上还包括夹紧气缸431,该夹紧气缸431的作用之下,将放置在承载座402c之上的盖体夹紧,从而能在将试管装在盖体之上时,盖体不会出现移动,保证安装稳定牢靠。其中夹紧气缸431为双向双作用气缸,其具有沿棉棒输送带101输送方向伸出的两个活塞杆,且两个活塞杆之上均链接有向棉棒输送带101方向伸出且分别与承载座402c端面相对应的夹紧臂432,在夹紧臂432与承载座402c相对应的侧面之上还有板圆柱体的第一夹紧槽433,相同的在承载座402c之上、与夹紧臂 432相对应的端面之上开设有第一夹紧槽433相对应的第二夹紧槽434,且该第二夹紧槽434具有圆弧表面,并且在第二夹紧槽434位于与第一夹紧槽433相对应的一侧为开放式,从而使得夹紧臂432在夹紧气缸431的驱动之下与承载座402c互相接触时,第一夹紧槽433与第二夹紧槽434构成用于放置盖体的容纳槽403c。在将载有棉棒的盖体放置在第三承载台430的容纳槽403c之内时,夹紧气缸431将驱动夹紧臂432向承载座402c的两端处靠近,并使得夹紧臂432 夹紧承载座402c,使得将位于容纳槽403c之内的盖体进行夹紧,在第二机械手 620的取料气动夹635夹取试管后,将试管装在盖体之上时,夹紧臂432能够防止盖体在试管的拖动之下出现移动,从而保证将试管稳定牢靠的安装在盖体之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棉棒输送装置100和试管输送装置200分别对棉棒以及试管进行输送,具体的是,棉棒放置于棉棒料盒121之内,通货上料组件130将位于棉棒料盒121 之内的棉棒逐个一次的传送至棉棒输送带101之上,由其进行输送;试管放置于试管料盒202之内,有试管料盒202盒体2021之上的下料组件210将其逐个的投放至试管输送带201之上,并有试管输送带201进行输送;盖体放置于上料振动盘300之内,在其振动输送下将盖体输送至第一承载台410的容纳槽403 之内,此时,搬运装置500的搬运组件520在搬运驱动机构510的驱动之下向下移动,在移动至第一承载台410上方之时将位于容纳槽403的盖体夹取,并在搬运驱动机构510的驱动之下,将夹有盖体的搬运气动夹522移动至第二承载台420上方,经盖体放置在第二承载台420之上。此时,第一机械手610将位于棉棒输送带101之上的棉棒进行夹取之后,在取料电机638的驱动之下向第二承载台420方向移动,并将棉棒装设在位于第二承载台420之上的盖体之上,此时,搬运气动夹522在搬运驱动机构510驱动,将位于第一承载台410 之上的盖体夹取、将位于第二承载台420之上装有棉棒的盖体进行夹取,并且,在搬运驱动机构510的驱动之下,进行移动,从而见状有棉棒的盖体放置在第三承载台430之上,同时,将从第一承载台410夹取的盖体放置在第二承载台 420之上;第二机械手620动作将位于试管输送带201之上的试管进行夹取,并且在取料电机638的作用之下将试管装设在载有棉棒的盖体之上。此时,搬运驱动机构510再次驱动搬运组件520进行夹取盖体,动作如上述相同,此时,将位于第三承载台430之上组装完成的鼻咽试子夹取,进行统一放置。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10)

1.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具有一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还配置有:
棉棒输送装置,所述棉棒输送装置用于以棉棒作为工件进行输送,其包括有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的棉棒输送带以及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首端的棉棒上料机构,所述棉棒上料机构包括有一用于盛装棉棒的棉棒料盒以及位于所述棉棒料盒之内将棉棒逐个的输送转运至所述棉棒输送带之上的上料组件;
试管输送装置,所述试管输送装置用于以试管作用工件进行输送,其包括有一个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且与所述棉棒输送带相互平行的试管输送带,且位于所述试管输送带上方配置有用于盛装试管的试管料盒,且所述试管料盒下部开设有一与所述试管输送带相对应的出料口,供逐个的将试管投放至所述试管输送带之上;
上料振动盘,所述上料振动盘用于以盖体作为工件进行输送,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且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背离所述试管输送带的一侧;
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有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沿所述棉棒输送带输送方向并排的设置于所述棉棒输送带旁侧,且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均包括有承载支架,所述承载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顶面之上开设有供盖体进行放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相互平行并排且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座两端的两个,且所述容纳槽中轴线正交于所述棉棒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并所述容纳槽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承载座,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台与所述上料振动盘相对应,其所述上料振动盘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承载台之上的容纳槽相连通;
搬运装置,用于将盖体分别在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之间进行搬运,其包括有一位于所述机台的台面之上的搬运机架,所述搬运机架顶部固定装设有搬运驱动机构以及由所述搬运驱动机构驱动实现上下方向以及沿所述棉棒输送带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搬运组件,所述搬运组件具有一个与所述搬运驱动机构连接的横梁,且所述横梁之上装设三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以及第三承载台相对应的搬运气动夹,且每个所述搬运气动夹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容纳槽相对应的两个搬运夹头;
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两个,且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同所述第二承载台、第三承载台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用于夹取棉棒和试管并组装在盖体上,所述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二机械手均包括有机头组件以及将所述机头组件支撑悬空于所述棉棒输送带、试管输送带上方的架体,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有固定装设于所述架体上方的底板,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之上固定连接有一向所述承载装置方向伸出的滑轨,且所述滑轨之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之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轨相互平行且向所述承载装置方向伸出的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棉棒输送带的一端部之上固定连接有一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具有的向下方伸出的活塞杆之上固定连接有一取料气动夹,所述取料气动夹包括有与两个所述容纳槽相对应的两个取料夹头;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有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承载装置一端部的取料电机,所述取料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滑轨平行的丝杆,且所述滑块之上开设有一与所述丝杆构成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使得所述滑块螺纹配合于所述丝杆之上,由所述取料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转动而沿所述丝杆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有:
侧板,所述侧板为竖直的相互对应平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向所述棉棒输送带上方延伸,使得所述两个所述侧板顶部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上方;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多个,呈阶梯状依次分布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板之上,且多个所述固定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相同的向所述棉棒输送带方向的倾角;
抬动板,所述抬动板为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应的多个,且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应的沿其侧面同步升降,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抬动板处于所述棉棒料盒的底部用于在上升的过程中将所述棉棒料盒之内的棉棒抬升并传输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之上,多个所述抬动板在同步升降往复运动中,使得棉棒于最底层的所述固定板之上依次传输至最高层的所述固定板顶面之上,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抬动板分别沿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侧面同步升降,其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侧板之上的抬升电机,所述抬升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与所述侧板之上的抬升主动轴,两个所述侧板之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抬升主动轴对应且通过皮带连接的抬升从动轴,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有一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位于多个所述抬动板下方,且具有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应的倾角,其一侧面与多个所述抬动板固定连接,其另一侧面与所述皮带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板两侧边滑动的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均成型有向所述棉棒输送带方向的伸出的悬出部,所述悬出部位于所述棉棒输送带上方,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悬出部之上的分拨部件,且所述分拨部件位于最高层所述固定板斜下方,最高层所述固定板布置有一与所述分拨部连接的传导板,所述传导板一端与所述最高层所述固定板顶部连接,其另一端向斜下方伸出且与所述分拨部件连通,供将由多个所述抬动板传输至最高层所述固定板顶面的棉棒经所述传导板传导至所述分拨部件之上,所述分拨部件包括有:
分拨电机,所述分拨电机固定安装在任一个所述侧板的悬出部之上;
分拨转轴,所述分拨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之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分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而由所述分拨电机驱动其转动;
分拨轮,所述分拨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分拨转轴之上,随所述分拨转轴转动而转动,所述分拨轮圆周表面之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条供容纳棉棒的分拨槽,且若干条所述分拨槽于所述分拨轮圆周表面之上沿周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护板,所述护板固定安装在侧板之上,所述护板具有与所述分拨轮圆周相适配的呈半圆状圆弧表面,使得所述护板位于所述分拨轮一侧将其圆周表面进行覆盖,同时,所述护板上侧位于所述分拨轮的顶部,所述护板下侧所述分拨轮圆周表面延伸至所述分拨轮的底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料盒包括有一用于盛放试管的盒体,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相对应的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将位于所述盒体之内的试管逐个的传送至所述出料口处,并经所述出料口掉落至所述试管输送带之上,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
下料电机,所述下料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试管料盒的外壁之上;
下料轮,所述下料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底部,且与所述下料电机输出轴连接,从而由所述下料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下料轮圆周表面之上沿所述下料轮轴向开设有若干供容纳试管的下料槽,若干所述下料槽沿所述下料轮圆周周向等间距设置;
下料挡板,所述下料挡板设置于所述盒体底部,所述下料挡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下料轮两侧的两个,两个所述下料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试管料盒内壁之上,且均具有与所述下料轮圆周相适应的圆弧,两个所述下料挡板下端沿所述下料轮圆周方向相互靠拢,且形成一个供试管落下的间隙,该间隙构成所述出料口,两个所述下料挡板的上端分别向斜上方延伸并与所述盒体两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盒体底部构成一个漏斗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台还包括有
输送板,所述输送板水平设置,其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输送盖体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宽度盖体直径相适配,且所述输送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料振动盘的出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对接,
错位气缸,所述错位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顶端,且滑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座下方,所述错位气缸活塞杆与所述承载座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承载座沿所述错位气缸上表面往复移动,且所述承载座移动方向在向下的正投影正交于所述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
所述第二承载台还包括有
隔挡底板,所述隔挡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之上,且向远离所述第二承载台方向延伸,
隔挡气缸,所述隔挡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挡底板之上,且具有一个向所述第二承载台方向伸出的活塞杆,
隔挡板,所述隔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挡气缸的活塞杆之上,由所述隔挡气缸驱动朝向所述第二承载台方向伸出,且所述隔挡板与开设在所述第二承载台之上的容纳槽相对应,且所述隔挡板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容纳槽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隔挡板顶面之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向所述第二承载台方向伸出且呈悬梁式的隔挡顶板,所述隔挡顶板具有高于所述第二承载台顶面的高度,供将开设于所述第二承载台之上的所述容纳槽进行封堵;
所述第三承载台还包括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为双向双作用气缸,具有沿所述棉棒输送带输送方向伸出的两个活塞杆,所述夹紧气缸的两个活塞杆固定均连接有向所述棉棒输送带方向伸出且分别与所述承载座端面相对应的夹紧臂,所述夹紧臂与所述承载座相对应的侧面之上开设有半圆柱体的第一夹紧槽,所述承载座与所述夹紧臂相对应的端面之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夹紧槽相对应的第二夹紧槽,所述第二夹紧槽具有圆弧表面,且所述第二夹紧槽位于与所述第一夹紧槽相对应的一侧为开放式,使得所述夹紧臂在所述夹紧气缸驱动之下与所述承载座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一夹紧槽与所述第二夹紧槽相互对接构成所述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还包括有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架体之上,且位于所述机头组件下方,其具有一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具有向所述取料气动夹方向伸出的活塞杆,且其上固定连接有一竖直方向设置的推动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还包括有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包括有:
压紧基板,所述压紧基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械手的底板下边面,且向所述承载装置方向伸出,且朝向所述承载装置方向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压紧基板有所述连接板带动向所述棉棒输送带方向移动;
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压紧基板底部,所述压紧气缸具有向所述取料气动夹方向伸出的并与所述取料气动夹相对应的活塞杆,且其端部固定连接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压紧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驱动机构包括有:
立板,所述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搬运机架顶部,且所述立板之上开始有一通孔;
搬运电机,所述搬运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背离所述棉棒输送带的侧面之上,且所述搬运电机的输出轴设于立板之上的通孔之内且与其构成转动副;
通道板,所述通道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朝向所述棉棒输送带的一端面之上,其上开设有一搬运通道,所述搬运通道呈“n”字形,其具有位于所述搬运电机输出轴两侧的极限位置以及用于连接该两个极限位置的通道;
联动柱,所述联动柱一端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伸入所述搬运通道之内,在所述搬运通道之内往复移动;
带动板,所述带动板一端与所述搬运电机固定连接,其表面之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所述联动柱穿过的带动槽;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其中,所述第一滑轨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之上,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之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棒输送带表面之上成型有沿所述棉棒输送带周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V形齿,用以承接棉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输送带表面之上成型有沿所述试管输送带周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V形齿,用以承接试管。
CN202220147794.4U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48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7794.4U CN217348446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7794.4U CN217348446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8446U true CN217348446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3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779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48446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8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3166B (zh) 一种燃油泵自动装配线及其操作方法
CN208103189U (zh) 音圈马达自动检测装置
CN212577993U (zh) 一种滤芯自动组装与检测设备
CN210477810U (zh) 一种中空管覆膜设备
CN113233192A (zh) 自动上盘装置
CN217830818U (zh) 检测装置
CN111092141A (zh) 一种固晶拾取封装装置
CN217369345U (zh) 分选下料设备
CN217731864U (zh) 一种三工位供料机及加工线
CN110304453A (zh) 带夹隔纸功能的放板机
CN112474382A (zh)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搬运装置及搬运方法
CN111843477A (zh) 一种滤芯自动组装与检测设备
CN114476698A (zh) 自动装盘装置
CN217348446U (zh) 一种鼻咽试子自动装管机
CN113666115A (zh) 一种连接片上料设备
CN113263323A (zh) 电辊组件自动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式
CN210763113U (zh) 双功能快速切换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5802626A (zh) Fpc自动粘贴线
CN216660508U (zh) 一种包装袋夹送袋机构
CN215418262U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制备系统
CN113290365B (zh) 一种杂交膜组装设备
CN115488811A (zh) 一种用于试剂盒的快速组装机
CN113998169A (zh) 一种核酸检测盒合并包装一体化设备
CN110950072B (zh) 收料装置
CN210682496U (zh) 托盘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