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7924U - 儿童拖车 - Google Patents

儿童拖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7924U
CN217347924U CN202220605883.9U CN202220605883U CN217347924U CN 217347924 U CN217347924 U CN 217347924U CN 202220605883 U CN202220605883 U CN 202220605883U CN 217347924 U CN217347924 U CN 217347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ear wheel
trailer
front wheel
surrou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58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荣
石平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58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7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7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7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拖车,包括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第一侧围框与第二侧围框、上围框,以及下围框,下围框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收折的第一下框架与第二下框架,前轮组件转动地第一下框架的底部,后轮组件设于第二下框架的底部,所述儿童拖车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车架折叠的过程中联动使得所述前轮组件和/或所述后轮组件相对所述车架沿上下方向翻转的联动机构,使得前轮组件和/或后轮组件收拢在折叠后的车架中,从而大幅减小儿童拖车折叠后的整体尺寸,为用户的日常收纳与携带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儿童拖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拖车。
背景技术
为减小折叠后的存放空间以便于收纳与携带运输,现有的儿童拖车大多被设置为能够折叠的结构。现有的儿童拖车的结构多种多样,其折叠原理也各不相同,其通常包括可折叠的主框架、设置在主框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与设置在主框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以及可供拖行操作的拖杆,目前,儿童拖车在折叠后,仅仅是主框架进行了折叠,而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仍然位于折叠后的主框架的底部,占用了较大的尺寸空间,影响了儿童拖车折叠后整体尺寸的减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儿童拖车,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拖车,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所述儿童拖车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分设于前后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围框与第二侧围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围框的上部与所述第二侧围框的上部之间的上围框,以及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侧围框的下部与所述第二侧围框的下部之间的下围框,所述上围框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收折的第一上框架与第二上框架,所述下围框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收折的第一下框架与第二下框架,所述前轮组件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底部,所述儿童拖车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车架折叠的过程中联动使得所述前轮组件和/或所述后轮组件相对所述车架沿上下方向翻转的联动机构,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上框架与所述第二上框架分别向下转动地收拢在所述第一侧围框与第二侧围框之间,所述第一下框架与所述第二下框架分别向上转动地收拢在所述第一侧围框与第二侧围框之间,所述前轮组件和/或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转换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前部与所述第一侧围框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二侧围框转动地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用于联动所述前轮组件翻转的前联动杆,所述前联动杆的一端部万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轮组件上,所述前联动杆的另一端部万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围框上;和/或,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用于联动所述后轮组件翻转的后联动杆,所述后联动杆的一端部万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轮组件上,所述后联动杆的另一端部万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围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前联动杆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均设置有前连接头,所述前联动杆的两端部各自通过所述前连接头与所述前轮组件及所述第一侧围框之间万向转动地连接;所述后联动杆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均设置有后连接头,所述后联动杆的两端部各自通过所述后连接头与所述后轮组件及所述第二侧围框之间万向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前连接头、所述后连接头均为球形接头件。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组件、所述后轮组件分别有两组,两组所述前轮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底前部左右两侧;两组所述后轮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底后部左右两侧,每组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第一侧围框之间均设有一组所述的前联动杆,每组所述后轮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围框之间均设有一组所述的后联动杆。
优选地,所述前轮组件、所述后轮组件分别有两组,两组所述前轮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底前部左右两侧;两组所述后轮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底后部左右两侧,当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两组所述前轮组件沿左右方向并排排布,两组所述后轮组件沿左右方向并排排布,所述车架上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沿前后方向重叠地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两组所述前轮组件相向翻转地收拢在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同一侧,两组所述后轮组件相向翻转地收拢在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同一侧,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下框架与所述第二下框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框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第一下围杆,所述第二下框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第二下围杆,所述前轮组件能够绕所述第一下围杆的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所述第一下围杆上,所述后轮组件能够绕所述第二下围杆的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所述第二下围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的左右各侧上,所述下围框还包括下连接件,所述第一下围杆的后部绕第一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件上,所述第二下围杆的前部绕第二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下连接件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下围杆与所述第二下围杆向下转动位置予以限位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围框包括自前向后顺序地转动连接的第一上框架、上连接件及第二上框架,所述下围框包括自前向后顺序地转动连接的第一下框架、下连接件及第二下框架,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上框架、所述第一下框架与所述第一侧围框相互收拢,所述第二上框架、所述第二下框架与所述第二侧围框相互收拢,所述下连接件位于所述上连接件的上方,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全部地翻转收拢在所述上围框、下围框、所述第一侧围框及所述第二侧围框围设形成的空间内部。
优选地,所述前轮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轮架,以及绕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轮轴转动地设于所述前轮架底部的前轮,所述后轮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轮架,以及绕左右方向延伸的后轮轴转动地设于所述后轮架底部的后轮,所述前轮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一下框架绕第一旋转中心线转动地连接,所述后轮架的下部与所述第二下框架绕第二旋转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当所述儿童拖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轮架与所述后轮架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前轮轴与所述后轮轴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当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前轮架与所述后轮架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前轮轴与所述后轮轴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其中车架的杆件数量少,结构简洁,车架在折叠的过程中,下围框沿前后方向的收折将联动前轮组件和/或后轮组件相对下围框沿上下方向的翻转收折,使得前轮组件和/或后轮组件收拢在折叠后的车架中,从而大幅减小儿童拖车折叠后的整体尺寸,降低儿童拖车折叠后的高度,为用户的日常收纳与携带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儿童拖车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儿童拖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儿童拖车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儿童拖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3的儿童拖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1的儿童拖车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6的儿童拖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6的儿童拖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侧围框;2、第二侧围框;3、下围框;31、第一下框架;311、第一下围杆;312、第一下横杆;32、第二下框架;321、第二下围杆;322、第二下横杆;33、下连接件;34、第一轴;35、第二轴;4、上围框;41、第一上框架;411、第一上围杆;42、第二上框架;421、第二上围杆;43、上连接件;44、第三轴;45、第四轴;5、前轮组件;51、前轮架;52、前轮;53、前轮轴;6、后轮组件;61、后轮架;62、后轮;63、后轮轴;7、前联动杆;7a、前连接头;8、后联动杆;8a、后连接头;9、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以下关于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是以该儿童拖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操作者在拖行该儿童拖车时所观察到的方位予以参考定义的,该方位的参考定义主要目的在于更清楚地说明各杆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参见图1、图2所示的一种儿童拖车,其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该儿童拖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和设于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5,以及设于车架底后部的53转动地设置在前轮架51底部的前轮52,前轮架51的上部与车架转动地连接;后轮组件6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轮架61、绕后轮轴63转动地设置在后轮架61底部的后轮62,后轮架61的上部与车架转动地连接。此处,前轮组件5与后轮组件6均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该儿童拖车还包括用于在车架折叠的过程中联动使得前轮组件5与后轮组件6相对车架沿上下方向翻转的联动机构,使得儿童拖车由展开状态下转换至折叠状态下的过程中,前轮轴53与后轮轴63由沿左右方向延伸转换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具体地,参见图1、图2所示,车架包括分设于前后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组侧围框,分别为位于前侧的第一侧围框1与位于后侧的第二侧围框2,该车架还包括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围框1的上部与第二侧围框2的上部之间的上围框4,以及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围框1的下部与第二侧围框2的下部之间的下围框3。车架还包括拖杆9,拖杆9转动地连接在第一侧围框1的上部。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侧围框1、第二侧围框2、上围框4及下围框3之间围设形成一用于供儿童乘坐的乘坐空间,其中由下围框3提供承载支撑。
上述第一侧围框1与第二侧围框2均为固定的框型架,本实施例中为沿左右方向不可收折的结构;上述下围框3与上围框4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能够各自地沿前后方向收折地设置,前轮组件5与后轮组件6安装在下围框3的底部。该下围框3在沿前后方向收折时通过联动机构联动使得前轮组件5与后轮组件6发生翻转,进而与车架相对收拢。
下围框3包括能够相对转动收折的第一下框架31与第二下框架32,第一下框架31的前部与第一侧围框1转动地连接,第二下框架32的后部与第二侧围框2转动地连接,第一下框架31的后部与第二下框架32的前部相对转动地连接,此处,下围框3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下框架31的后部与第二下框架32的前部的下连接件33,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下框架31、下连接件33及第二下框架32自前向后依次顺序相接并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示,第一下框架31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第一下围杆311、固设于两根第一下围杆311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下横杆312;第二下框架32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第二下围杆321、固设于两根第二下围杆321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下横杆322,下连接件33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分别用于转动连接所在侧的第一下围杆311与第二下围杆321,具体为,下围框3的左右各侧上,第一下围杆311的后部绕第一轴34转动地连接在下连接件33的前端部上,第二下围杆321的前部绕第二轴35转动地连接在下连接件33的后端部上,上述第一轴34与第二轴35的轴心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地设置,且第一轴34位于第二轴35的前侧。下连接件33上还设有用于对第一下围杆311与第二下围杆321向下转动位置予以限位的限位结构,以使得第一下框架31、第二下框架32在沿前后方向展开后能够稳定地提供承载支撑。
上围框4包括能够相对转动收折的第一上框架41与第二上框架42,第一上框架41的前部与第一侧围框1转动地连接,第二上框架42的后部与第二侧围框2转动地连接,第一上框架41的后部与第二上框架42的前部相对转动地连接,此处,上围框4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上框架41的后部与第二上框架42的前部的上连接件43,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上框架41、上连接件43及第二上框架42自前向后依次顺序相接并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示,第一上框架41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第一上围杆411;第二上框架42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第二上围杆421,上连接件43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分别用于转动连接所在侧的第一上围杆411与第二上围杆421,具体为,上围框4的左右各侧上,第一上围杆411的后部绕第三轴44转动地连接在上连接件43的前端部上,第二上围杆421的前部绕第四轴45转动地连接在上连接件43的后端部上,上述第三轴44与第四轴45的轴心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地设置,且第三轴44位于第四轴45的前侧。上连接件43上还设有用于对第一上围杆411与第二上围杆421向上转动位置予以限位的限位结构,以使得第一上框架41、第二上框架42在沿前后方向展开后能够稳定地沿前后方向延伸。
参见各附图所示,两组前轮组件5分设于第一下框架31的底前部左右两侧,具体地,车架的左右各侧上,前轮组件5的前轮架51的上部能够绕第一下围杆311的轴心线旋转地连接在第一下围杆311上;两组后轮组件6分设于第二下框架32的底后部左右两侧,具体地,车架的左右各侧上,后轮组件6的后轮架61的上部能够绕第二下围杆321的轴心线旋转地连接在第二下围杆321上,在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下围杆311的轴心线及第二下围杆321的轴心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联动机构的联动杆有四根,包括分别用于联动两组前轮组件5的两根前联动杆7,以及分别用于联动两组后轮组件6的两根后联动杆8。前联动杆7设于第一侧围框1与前轮组件5之间,该前联动杆7的两个端部上均具有前连接头7a,该前联动杆7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上述前连接头7a与第一侧围框1及前轮架51转动地连接,具体地,参见图2所示,第一下框架31的第一下围杆311的前部与第一侧围框1连接于A转点,前联动杆7的一个端部通过前连接头7a与第一侧围框1万向转动连接于B转点,前联动杆7的另一个端部通过前连接头7a与前轮架51万向转动连接于C转点,该儿童拖车处于展开状态下,A转点位于C转点的上方,B转点沿左右方向位于C转点的内侧。后联动杆8设于第二侧围框2与后轮组件6之间,该后联动杆8的两个端部均具有后连接头8a,该后联动杆8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上述后连接头8a与第二侧围框2及后轮架61转动地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述前连接头7a与后连接头8a均为球形接头件,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前连接头7a与后连接头8a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万向转动连接的接头部件。
参见图1、图2所示,该儿童拖车处于展开状态下,上围框4与下围框3分别沿前后方向展开,两组前轮组件5与两组后轮组件6分别支撑于车架的底部,且前轮架51与后轮架6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拖杆9自后向前向上倾斜延伸而供拖拉操作。
当需要将该儿童拖车折叠起来时,参见图3至图5所示,先将拖杆9向下翻转并收拢在第一侧围框1的前侧,然后向上提起下连接件33,使得第一下框架31相对第一侧围框1向上翻转、第二下框架32相对第二侧围框2向上翻转,使得第一下框架31与第二下框架32转换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使得下围框3逐渐沿前后方向收折,同时,上连接件43向下运动,使得第一上框架41与第二上框架42分别相对第一侧围框1、第二侧围框2向下翻转,从而使得上围框4逐渐沿前后方向收折。
下围框3翻转收折的同时,两侧的前联动杆7分别联动使得两侧的前轮组件5整体地向内翻转,两组前轮组件5沿左右方向相向翻转而逐渐地相对第一下框架31收拢,两侧的后联动杆8分别联动使得两侧的后轮组件6整体地向内翻转,两组后轮组件6沿左右方向相向翻转而逐渐地相对第二下框架32收拢。在第一下框架31与第二下框架32逐渐转换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过程中,前轮组件5与后轮组件6也随之翻转,使得前轮架51与后轮架61逐渐转换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参见图6至图8所示,该儿童推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第一上框架41、第一下框架31与第一侧围框1相互收拢,第二上框架42、第二下框架32与第二侧围框2相互收拢,下连接件33与上连接件43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下连接件33位于上连接件43的上方,所有的轮组件,即两组前轮组件5与两组后轮组件6翻转收拢在上围框4、下围框3及第一侧围框1、第二侧围框2围设形成的空间内部,具体为沿前后方向位于第一下框架31与第二下框架32之间。第一下围杆311的轴心线及第二下围杆321的轴心线均转换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两组前轮组件5沿左右方向并排地排布,两组后轮组件6沿左右方向并排地排布,前轮轴53与后轮轴63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车架上位于同一侧的前轮组件5与后轮组件6沿前后方向重叠地排布。折叠后的儿童拖车整体呈规整的方形,且所有的轮组件均收容于车架各杆件折叠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整体高度大幅降低,大幅地减小了折叠后儿童拖车的整体尺寸,为用户的日常收纳与携带带来了便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儿童拖车,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所述儿童拖车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分设于前后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围框与第二侧围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围框的上部与所述第二侧围框的上部之间的上围框,以及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侧围框的下部与所述第二侧围框的下部之间的下围框,所述上围框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收折的第一上框架与第二上框架,所述下围框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收折的第一下框架与第二下框架,所述前轮组件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底部,所述儿童拖车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车架折叠的过程中联动使得所述前轮组件和/或所述后轮组件相对所述车架沿上下方向翻转的联动机构,
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上框架与所述第二上框架分别向下转动地收拢在所述第一侧围框与第二侧围框之间,所述第一下框架与所述第二下框架分别向上转动地收拢在所述第一侧围框与第二侧围框之间,所述前轮组件和/或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转换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前部与所述第一侧围框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二侧围框转动地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用于联动所述前轮组件翻转的前联动杆,所述前联动杆的一端部万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轮组件上,所述前联动杆的另一端部万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围框上;和/或,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用于联动所述后轮组件翻转的后联动杆,所述后联动杆的一端部万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轮组件上,所述后联动杆的另一端部万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围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联动杆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均设置有前连接头,所述前联动杆的两端部各自通过所述前连接头与所述前轮组件及所述第一侧围框之间万向转动地连接;所述后联动杆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均设置有后连接头,所述后联动杆的两端部各自通过所述后连接头与所述后轮组件及所述第二侧围框之间万向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前连接头、所述后连接头均为球形接头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所述后轮组件分别有两组,两组所述前轮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底前部左右两侧;两组所述后轮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底后部左右两侧,每组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第一侧围框之间均设有一组所述的前联动杆,每组所述后轮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围框之间均设有一组所述的后联动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所述后轮组件分别有两组,两组所述前轮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底前部左右两侧;两组所述后轮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底后部左右两侧,当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两组所述前轮组件沿左右方向并排排布,两组所述后轮组件沿左右方向并排排布,所述车架上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沿前后方向重叠地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两组所述前轮组件相向翻转地收拢在所述第一下框架的同一侧,两组所述后轮组件相向翻转地收拢在所述第二下框架的同一侧,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下框架与所述第二下框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框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第一下围杆,所述第二下框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第二下围杆,所述前轮组件能够绕所述第一下围杆的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所述第一下围杆上,所述后轮组件能够绕所述第二下围杆的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所述第二下围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左右各侧上,所述下围框还包括下连接件,所述第一下围杆的后部绕第一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件上,所述第二下围杆的前部绕第二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下连接件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下围杆与所述第二下围杆向下转动位置予以限位的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框包括自前向后顺序地转动连接的第一上框架、上连接件及第二上框架,所述下围框包括自前向后顺序地转动连接的第一下框架、下连接件及第二下框架,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上框架、所述第一下框架与所述第一侧围框相互收拢,所述第二上框架、所述第二下框架与所述第二侧围框相互收拢,所述下连接件位于所述上连接件的上方,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全部地翻转收拢在所述上围框、下围框、所述第一侧围框及所述第二侧围框围设形成的空间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轮架,以及绕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轮轴转动地设于所述前轮架底部的前轮,所述后轮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轮架,以及绕左右方向延伸的后轮轴转动地设于所述后轮架底部的后轮,所述前轮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一下框架绕第一旋转中心线转动地连接,所述后轮架的下部与所述第二下框架绕第二旋转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当所述儿童拖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轮架与所述后轮架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前轮轴与所述后轮轴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当所述儿童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前轮架与所述后轮架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前轮轴与所述后轮轴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CN202220605883.9U 2022-03-18 2022-03-18 儿童拖车 Active CN217347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5883.9U CN217347924U (zh) 2022-03-18 2022-03-18 儿童拖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5883.9U CN217347924U (zh) 2022-03-18 2022-03-18 儿童拖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7924U true CN217347924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5883.9U Active CN217347924U (zh) 2022-03-18 2022-03-18 儿童拖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7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6766U (zh) 多功能儿童手推车
CN111874080A (zh) 儿童车
CN217347924U (zh) 儿童拖车
CN111391908B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14750818B (zh) 儿童拖车
CN216424522U (zh) 童车
CN216611454U (zh) 童车
CN109334749A (zh) 一种婴儿车架及设有该车架的婴儿车
CN211391334U (zh) 折叠拖车
CN218400680U (zh) 一种儿童车
CN21050282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6424524U (zh) 童车
CN219056340U (zh) 儿童推车
CN212637627U (zh) 儿童车
CN114620111B (zh) 折叠拖车
CN113928400B (zh) 童车
CN214524009U (zh) 儿童推车
CN213534816U (zh) 儿童推车
CN210133169U (zh) 一种可折叠的童车
CN211995809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2828854U (zh) 一种童车
CN220076459U (zh) 儿童推车
CN113859348B (zh) 童车
CN116252842A (zh) 童车
CN212243510U (zh) 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