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7151U - 一种移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7151U
CN217347151U CN202221056471.0U CN202221056471U CN217347151U CN 217347151 U CN217347151 U CN 217347151U CN 202221056471 U CN202221056471 U CN 202221056471U CN 217347151 U CN217347151 U CN 217347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ation
pad printing
printing machine
machin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64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un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un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un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un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64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7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7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7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印机,包括送料通道;推料组件,推料组件包括推料板,以及驱动推料板进行推料的第一驱动单元;挡料组件,与推料组件相对设置,挡料组件包括挡料板以及多行程机构,挡料板与多行程机构连接,挡料板可与推料板配合用于夹持送料通道中的物料,挡料板具有挡料工位、下料工位和离料工位,多行程机构可带动挡料板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以及带动挡料板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移料组件,用于承接推料板和挡料板夹持的物料并将物料移送至移印工位,移料组件包括负压吸附单元以及带动负压吸附单元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推料送料准确,不会发生打齿现象,移印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移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印机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移印机。
背景技术
移印机是一种通过可凹胶头将印刷图案印刷在小尺寸物体上的设备,以电感产品为例,利用移印机将银浆移印到电感表面形成导电电极,移印机的工序一般包括上料、移料、移印、烘干、收料等工序,当物料从震动盘进入到送料通道中后,需要将送料通道中的物料移送到移印工位。
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112829450A,公开了一种磁芯全自动移印机,在需要将送料通道中的物料移送到移印工位时,通过挡料驱动器驱使挡料板向缓存工位移动,将缓存工位的磁芯定位,在定位缓存工位的磁芯后,挡料机构不再阻挡磁芯沿运输导轨移动,底板驱动器驱使底板沿磁芯的输送方向移动,挡料板将带动磁芯移动至移印工位;在定位移料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瑕疵:
①、由于移料是通过挡料板横向推动物料在运输槽中移动到移印工位,这就使得挡料板的定位槽需要采用U型槽,U型槽用来卡住磁芯的中柱,这就要求U型槽的槽宽必须大于磁芯的中柱宽度(否则U型槽无法卡入到磁芯中柱,无法实现定位和移料),导致相邻磁芯之间的横向中心距不是完全一样,当磁芯送至移印工位时,磁芯的中柱可能与叉料板的料叉发生干涉,料叉伸出时不是刚好从中柱之间穿过,而是打到中柱上,导致料叉在分料时无法插入或者出现打齿现象,使得叉料板上的料叉受损;
②、挡料板是通过挡料驱动器(气缸)驱动,当挡料板对物料的施力较小时,可能会导致物料定位不准确;当施力较大时,在移料过程中,物料会紧紧贴住运输槽槽璧移动,这会对物料表面形成很大的磨损,也会导致在移料过程中物料发生偏转或移位,从而影响到后续叉料板的分料和移印工位的精准印刷;
③、物料的运输槽必须从缓冲工位延伸到移印工位,路程长,对于运输槽的直线度要求高。
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移印机进行改进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印机,推料移料准确,不会发生打齿现象,移印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印机,包括送料通道,还包括:
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板,以及驱动所述推料板进行推料的第一驱动单元;
挡料组件,与所述推料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挡料板以及多行程机构,挡料板与多行程机构连接,所述挡料板可与所述推料板配合用于夹持所述送料通道中的物料,所述挡料板具有挡料工位、下料工位和离料工位,所述多行程机构可带动所述挡料板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以及带动所述挡料板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
移料组件,用于承接所述推料板和挡料板夹持的物料并将物料移送至移印工位,所述移料组件包括负压吸附单元以及带动所述负压吸附单元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移印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推料组件和挡料组件的配合,将物料推送至移料组件上,并通过移料组件来移送物料,摒弃了传统技术中通过挡料板来横向移送物料至移印工位的方式,在推料工序,物料受到推料板与挡料板的夹持并被纵向推送至移料组件上,物料之间的横向中心间距保持一致;通过移料组件的负压吸附单元来吸附固定物料,物料在移送至移印工位的过程中,不存在传统技术中物料与运输槽槽璧接触摩擦的问题,不会对物料表面造成摩擦损伤,物料也不会因摩擦而发生旋转或偏位,确保移送至移印工位的物料其中心间距保持一致,使得在移印工位,叉料板能够准确的将物料推至移印胶头下方,不会发生料叉无法插入或者打齿现象的发生,延长了叉料板等零配件的使用寿命,也能够确保印刷效果的一致性和精准性,大大的提高了移印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行程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连接在安装座上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料板连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与挡料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以推动所述挡料板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带动所述挡料板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为气缸,气缸的输出杆伸出后与所述安装座抵接,通过滑杆带动所述挡料板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或者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弹簧套置在所述滑杆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挡料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抵接;或者所述挡料板或安装座上设置有套杆,所述复位弹簧套置在所述套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杆为两根,两根滑杆上均套置有复位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行程机构包括两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杆与所述挡料板连接,第二气缸的输出杆与第一气缸连接;或者所述多行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丝杆与所述挡料板连接;或者所述多行程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丝杆与所述挡料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料板上设置有定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槽具有至少一个斜向定位槽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料板的定位槽为V型槽,或者所述推料板的定位槽呈梯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槽的槽璧相距有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料板包括可拆装的挡料块,所述挡料块上设置有耐磨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料块在所述耐磨层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让位斜面,以方便观察物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料通道具有送料底板,所述送料底板上设置有L型开口,所述挡料板在挡料工位时位于所述L型开口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料通道具有送料侧板,所述送料侧板与所述挡料板相对设置,送料侧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推料板穿过所述通槽后伸入所述送料通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气缸,或者为步进电机,或者为伺服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通过滑块与所述推料板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轨或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料组件包括变距模组,所述变距模组具有多个变距单元,所述负压吸附单元安装在所述变距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局部示意图,不相关的结构未示出,如震动上料盘、移印装置、烘干装置等均未绘示);
图2是图1隐藏掉移料组件、送料通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推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挡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料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通道相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隐藏掉送料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料板在图13中的位置结构图;
图15是现有技术中CD系列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感100 、上盖101、中柱102、下盖103、挂线槽104;
送料通道200、送料底板210、送料侧板220、通槽221;
推料组件300、推料板310、定位槽311、斜向定位槽璧312、第一驱动单元320、第一支架330;
挡料组件400、挡料板410、挡料块411、耐磨层412、让位斜面413、多行程机构420、安装座421、滑杆422、复位弹簧423、第三驱动单元424、第一气缸425、第二气缸426、第二支架430;
移料组件500、负压吸附单元510、变距模组520、变距单元5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装配、配合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
下面结合CD系列电感产品为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CD系列电感为例,参见附图15所示,电感100包括上盖101、中柱102和下盖103,上盖101、中柱102和下盖103构成“工”字形结构,上盖101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凹进的挂线槽104,上盖101的表面需要印刷银浆以形成电极,移印银浆时,需要确保实际移印的位置与设计需要移印的位置一致,否则移印效果无法保证,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甚至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印机并不是只能用于移印CD系列电感,还可以用于移印其他电感产品,如NR系列电感,还可以用于移印其他非电感产品。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印机,包括送料通道200,送料通道200用于承接震动上料盘输送过来的电感100,电感100按照设计好的角度以图1和图11中箭头A所指位置进入送料通道200中,电感100在送料通道200中为多个且横向(X向)紧贴排列成一排,等待被移送至移印工位进行印刷。
推料组件300,推料组件300通过第一支架330安装在基座(未绘示)上;推料组件300包括推料板310,以及驱动推料板310进行推料的第一驱动单元320,在本实施例中,推料板310的推料方向(Y方向)垂直于电感100在送料通道200中的排列方向(X方向,也是将电感100移动至移印工位的移料方向),推料板310无需插入到相邻电感100的中柱102之间来推动电感100在X方向移动,电感100在X方向的移料由移料组件500完成。
挡料组件400,挡料组件400通过第二支架430安装在基座(未绘示)上,挡料组件400与推料组件300相对设置,相对设置是指挡料组件400与推料组件300能够相互配合以夹持电感100,在本实施例中推料组件300设置于送料通道200的一侧,挡料组件400设置于送料通道200的另一侧,在推料时,推料板310抵接在电感100的一个侧面(Y方向),挡料板410抵接在电感100的另一侧面,挡料板410与推料板310配合用于夹持电感100,从而实现将电感100从送料通道200推到移料组件500上;挡料组件400包括挡料板410以及多行程机构,挡料板410与多行程机构420连接,挡料板410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具有挡料工位、下料工位和离料工位,所述挡料工位是指挡料板410能够对送料通道200中的电感实现挡料,避免电感100从送料通道200中脱离的工作位置,在挡料工位,当推料板310动作时,推料板310伸出,挡料板410与推料板310配合而夹持住电感100;所述下料工位是指被夹持的电感100被推送到移料组件500上的预定位置时挡料板410所处的工作位置,在下料工位,挡料板410不会夹持电感100继续在Y方向移动,电感100在下料工位到达移料组件500上的预定位置并由负压吸附单元510所吸附固定;所述离料工位是指挡料板410解除对电感100的夹持后到达的工作位置,电感100在下料工位下料到移料组件500上后,移料组件500将带动电感100在X方向移动,此时若挡料板410仍旧与电感100接触,则电感100在X方向移动时会受到挡料板410的侧面摩擦作用,可能会导致电感100转向或偏移,因此,通过设置离料工位,使得挡料板410脱离电感100,便于移料组件500移料。由此,多行程机构420具有至少2个行程,其中一个行程为带动挡料板410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以实现挡料板410脱离电感100,另一个行程为带动挡料板410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等待下一次挡料;
移料组件500,用于承接推料板310和挡料板410夹持的电感100并将电感100移送至移印工位,参见图1所示,相对于推料组件300所在的一侧,移料组件500设置于送料通道200的另一侧,移料组件500包括负压吸附单元510以及带动负压吸附单元510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附图未绘示),负压吸附单元510用来吸附固定住电感100,使得电感100在送料过程中不会发生掉落以及确保电感的位置不变动、不偏移,第二驱动单元带动负压吸附单元510移动至移印工位,移料组件500上的电感100被推入移印胶头下方并完成移印。电感100脱离移料组件500后,移料组件500将返回,等待推料组件300将电感100再次推送到移料组件500上,如此往复。
通过推料组件300和挡料组件400的配合,将物料推送至移料组件500上,并通过移料组件500来移送物料,摒弃了传统技术中通过挡料板来横向(X向)移送物料至移印工位的方式,在推料工序,物料受到推料板310与挡料板410的夹持并被纵向推送至移料组件500上,电感100之间的横向中心间距保持一致;通过移料组件500的负压吸附单元510来横向移送电感100,电感100在移送至移印工位的过程中,不存在如传统技术中与运输槽槽璧接触摩擦的问题,不会对电感表面造成摩擦损伤,电感也不会因摩擦而发生旋转或偏位,确保移送至移印工位的电感其中心间距保持一致,使得在移印工位,叉料板能够准确的将电感推至移印胶头下方,不会发生叉料无法插入或者打齿现象的发生,延长了叉料板等零配件的使用寿命,也能够确保印刷效果的一致性和精准性,大大的提高了移印质量。
参见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行程机构420包括安装座421以及连接在安装座421上的滑杆422,滑杆422的一端与挡料板410连接固定,在安装座421与挡料板4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23,以推动挡料板410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滑杆42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单元424,第三驱动单元424推动挡料板410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工作过程为:挡料板410在复位弹簧423的复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挡料工位并与电感100的侧壁接触,当传感器检测到送料通道200中的电感排列到位后,第一驱动单元320动作,驱动推料板310伸出,电感100受挡料板410和推料板310的夹持,随着推料板310的继续推进,复位弹簧423受压缩,电感100在夹持下被推向移料组件500,由于复位弹簧423复位力的作用,确保了推料板310与挡料板410始终夹紧电感100,电感100不会发生偏转或位移,当电感100进入到移料组件500上并达到预定位置时,挡料板410处于下料工位,推料板310不再继续推进,此时第三驱动单元424动作,带动挡料板410从下料工位向离料工位移动,挡料板410解除与电感100的接触,电感100在负压吸附单元510的作用下可靠的固定在移料组件500之上,并由移料组件500送至移印工位。移料组件500离开后,第三驱动单元424解除对挡料板410的作用力,挡料板410在复位弹簧423的作用下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并等待下一次挡料。在这个过程中,移料组件500完成送料回到原定位置,推料板310进行下一轮动作,与挡料板410配合将送料通道200上的若干个电感100夹持并推送到移料组件500上,如此往复,不断的将电感100推送至移料组件500上并由移料组件500移送至移印工位,形成全自动推料、移料,使得移印机连续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单元424为气缸,气缸结构简单,容易采购,成本低廉,且响应迅速,容易控制。参见图2所示,气缸的输出杆4241伸出后与安装座421抵接,输出杆4241继续伸出,滑杆422带动挡料板410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复位弹簧423受到进一步压缩,移料组件500将电感100送走后,输出杆4241缩回,此时挡料板410在复位弹簧423的复位力作用下移动至挡料工位;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单元424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复位弹簧423套置在滑杆422上,复位弹簧423的一端与挡料板410抵接,另一端与安装座421抵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复位弹簧423也可以不套置在滑杆422上,只要复位弹簧423能为挡料板410提供复位力即可,比如,可以在挡料板410或者安装座421上单独设置一根套杆用来套置复位弹簧423,可以实现与复位弹簧423套置在滑杆422上一样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杆422为两根,两根滑杆422上均套置有复位弹簧423,使得挡料板410的受力更为均衡,复位响应及时、复位行程准确。
具体参见图8、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行程机构420包括两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425和第二气缸426,其中第一气缸425的输出杆与挡料板410连接,第二气缸426的输出杆与第一气缸425连接,工作过程为:挡料板410在第一气缸425的作用下处于挡料工位,当传感器检测到送料通道200中的电感100排列到位后,第一驱动单元320动作,驱动推料板310伸出,电感100受挡料板410和推料板310夹持,推料板310继续伸出,第一气缸425的输出杆同步回缩,电感100被夹持并被推向移料组件500,由于第一驱动单元320与第一气缸425同步动作,确保了推料板310与挡料板410始终夹紧电感100,电感100不会发生偏转或位移,当电感100进入到移料组件500上并达到预定位置时,挡料板410处于下料工位,推料板310不再继续推进,此时第二气缸426动作,带动第一气缸425在Y方向后退,第一气缸425带动挡料板410从下料工位向离料工位移动,挡料板410解除与电感100的接触,电感100在负压吸附单元510的作用下可靠的固定在移料组件500上,并由移料组件500送至移印工位。移料组件500离开后,第二气缸426以及第一气缸425的输出轴伸出,挡料板410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在这个过程中,移料组件500完成送料后回到原定位置,推料板310进行下一轮动作,与挡料板410配合将送料通道200上的若干个电感100夹持并推送到移料组件500上,如此往复,不断的将电感100推送至移料组件500上并由移料组件500移送至移印工位,形成全自动推料、移料,使得移印机连续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多行程机构420还可以是其他构造;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多行程机构420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丝杆与挡料板410连接,伺服电机可以精准控制多段行程,从而能够实现带动挡料板410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以及带动挡料板410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多行程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丝杆与挡料板41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推料板310上设置有定位槽311,利用定位槽311对电感100的中柱102形成定位,使得在推料过程中电感100之间的中心间距更加准确;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311具有至少一个斜向定位槽璧312,所谓斜向是指相对于Y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斜向定位槽璧312在推料时用于与电感100的中柱102抵接,中柱102抵靠在斜向定位槽璧312上并受到定位槽311的限位作用,促使电感100在推料过程中不易发生X向位移,使得电感100能够被更准确的推送到移料组件500上。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推料板310的定位槽311为V型槽或者呈梯形槽,V型槽或者梯形槽可以更好的与电感100的中柱102配合,实现准确定位。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槽311不是必须的,由于电感100受到推料板310和挡料板410的两侧夹持,在推料的过程中,电感100也不会发生偏转或者位移。
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定位槽311的槽璧相距有间隔,若相邻的两个定位槽311的槽璧接触或靠拢,则定位槽311的开口将变宽,需要第一驱动单元320有更长的行程,才能使得定位槽311与电感100的中柱102抵靠并进行定位,因此,相邻的两个定位槽311的槽璧相距有间隔,可以减小定位槽311的开口宽度,从而缩短第一驱动单元320的行程。
参见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料板410包括可拆装的挡料块411,挡料块411上设置有耐磨层412。在挡料时,推料板310动作,电感100对挡料板410具有撞击力,耐磨层412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夹持位置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而挡料块411连接安装在挡料板410上,挡料块411作为耗材,可以方便的拆装更换,而无需将挡料板410一并拆卸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料块411在耐磨层412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让位斜面413,以方便观察物料,如观察是否缺料,方便操作员随时掌握电感100在送料通道200中的到位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料通道200具有送料底板210,送料底板210上设置有L型开口,挡料板410在挡料工位时位于L型开口位置,结构紧凑,可以方便的实现挡料板410对送料通道200中的电感100进行挡料,可以理解的是,送料底板21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料通道200具有送料侧板220,送料侧板220与挡料板410相对设置,分别用来挡住电感100在Y方向的两个侧面,送料侧板220上设置有通槽221,推料板310穿过通槽221后伸入送料通道200中。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送料侧板一分为二,形成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上下相距有间隔以便于让位推料板410,还可以是其他本文未提及的结构。送料通道200还包括有送料顶板230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20为气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320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为了使得推料板310的推料动作更为平稳,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320通过滑块与推料板310连接,滑块上设置有滑轨或滑槽。
由于在移印时多个产品同时印刷,因此具有多个移印胶头,移印胶头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在印刷时,如电感与电感之间靠的太近,则无法完成印刷,在送入移印装置进行印刷前,相邻电感之间的中心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使得电感与移印胶头位置对应。参见图1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移料组件500包括变距模组520,变距模组520具有多个变距单元521,负压吸附单元510安装在变距单元521上,移料组件500在接收到电感100后,变距模组520动作实现变距,使得电感100在送料过程中完成变距,变距模组520可以非常精准的控制电感100之间的中心间距,电感100到达移印工位后,就不需要再进行分料即不再需要调整电感之间的中心间距,一来不会出现料叉无法插入或打齿现象,二来也完全摒弃了现有移印机上长短叉的使用,现有移印机上由于需要通过长短叉进行分料,长短叉的定位槽如上述的传统挡料板上的定位槽那样,宽度尺寸是大于电感中柱102径向宽度的,在分料的时候也无法确保相邻电感之间的中心间距的完全一致,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印机上创造性的使用了变距模组,完全解决了长短叉分料所带来的一些列缺陷,工作效率更高,相邻电感之间的中心间距更为精准,印刷质量更加可靠稳定。可以理解的是,当不设置变距模组520时,电感100通过推料组件300和挡料组件400、移料组件500的配合被移送至移印工位后,可以使用传统的长短叉来实现分料。变距模组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推料组件300和挡料组件400的配合,将物料推送至移料组件500上,并通过移料组件500来移送物料,摒弃了传统技术中通过挡料板来横向移送物料至移印工位的方式,在推料工序,物料受到推料板310与挡料板410的夹持并被纵向推送至移料组件500上,物料之间的横向中心间距保持一致;通过移料组件500的负压吸附单元510来吸附固定物料,物料在移送至移印工位的过程中,不存在传统技术中与运输槽槽璧接触摩擦的问题,不会对物料表面造成摩擦损伤,物料也不会因摩擦而发生旋转或偏位,确保移送至移印工位的物料其中心间距保持一致,使得在移印工位,叉料板能够准确的将物料推至移印工位,不会发生料叉无法插入或者打齿现象的发生,延长了叉料板等零配件的使用寿命,也能够确保印刷效果的一致性和精准性,大大的提高了移印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7)

1.一种移印机,包括送料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板,以及驱动所述推料板进行推料的第一驱动单元;
挡料组件,与所述推料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挡料板以及多行程机构,挡料板与多行程机构连接,所述挡料板可与所述推料板配合用于夹持所述送料通道中的物料,所述挡料板具有挡料工位、下料工位和离料工位,所述多行程机构可带动所述挡料板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以及带动所述挡料板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
移料组件,用于承接所述推料板和挡料板夹持的物料并将物料移送至移印工位,所述移料组件包括负压吸附单元以及带动所述负压吸附单元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程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连接在安装座上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料板连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与挡料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以推动所述挡料板从离料工位移动至挡料工位,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带动所述挡料板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为气缸,气缸的输出杆伸出后与所述安装座抵接,通过滑杆带动所述挡料板从下料工位移动至离料工位;或者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套置在所述滑杆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挡料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抵接;或者所述挡料板或安装座上设置有套杆,所述复位弹簧套置在所述套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为两根,两根滑杆上均套置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程机构包括两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杆与所述挡料板连接,第二气缸的输出杆与第一气缸连接;或者所述多行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丝杆与所述挡料板连接;或者所述多行程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丝杆与所述挡料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上设置有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具有至少一个斜向定位槽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的定位槽为V型槽,或者所述推料板的定位槽呈梯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槽的槽璧相距有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包括可拆装的挡料块,所述挡料块上设置有耐磨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块在所述耐磨层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让位斜面,以方便观察物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通道具有送料底板,所述送料底板上设置有L型开口,所述挡料板在挡料工位时位于所述L型开口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通道具有送料侧板,所述送料侧板与所述挡料板相对设置,送料侧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推料板穿过所述通槽后伸入所述送料通道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气缸,或者为步进电机,或者为伺服电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通过滑块与所述推料板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轨或滑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组件包括变距模组,所述变距模组具有多个变距单元,所述负压吸附单元安装在所述变距单元上。
CN202221056471.0U 2022-04-30 2022-04-30 一种移印机 Active CN217347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6471.0U CN217347151U (zh) 2022-04-30 2022-04-30 一种移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6471.0U CN217347151U (zh) 2022-04-30 2022-04-30 一种移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7151U true CN217347151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6471.0U Active CN217347151U (zh) 2022-04-30 2022-04-30 一种移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7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9182A (zh) 滑扣一拉手组装设备
CN109436912B (zh) 片状承印物的快速收集整理转移机构及其打包堆叠装置
CN217347151U (zh) 一种移印机
KR200388646Y1 (ko) 자동 임펠러 조립기
CN216599343U (zh) 应用于分块式定子的绕线设备
CN114750506A (zh) 一种移印机
CN210649391U (zh) 两种规格的弹簧装配设备
CN113400258B (zh) 一种提花机组件弹簧组装设备
CN110465800A (zh) 两种规格的弹簧装配设备
CN214685084U (zh) 磁铁上料装置
CN102372164A (zh) 一种用于端子组印刷的翻转机构
CN214140389U (zh) 一种胶囊瓶连续分料及定位机构
CN113182853B (zh) 卡簧与转轴智能装配装置
CN109927959B (zh) 一种距离可调的玻璃瓶夹具
CN212449325U (zh) 一种用于圆棒料的自动进料机构
CN109014899B (zh) 一种夹片自动对接入模机构
CN110853954B (zh) 一种直键开关的弹片与钩针的装配设备
CN211136221U (zh) 一种活塞卡簧自动安装设备
CN112038077A (zh) 一种电磁铁线圈生产方法和设备
CN114762925A (zh) 磁铁上料装置
CN108788678B (zh) 一种指针全自动装配设备
CN219580994U (zh) 工件输送定位机构
CN209867666U (zh) 一种摩擦焊机的料杆输送机构
CN220925505U (zh) 一种用于钢筋连接套筒的上料装置
CN219278580U (zh) 推杆振动盘供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