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9416U - 一种揉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揉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9416U
CN217339416U CN202123442915.2U CN202123442915U CN217339416U CN 217339416 U CN217339416 U CN 217339416U CN 202123442915 U CN202123442915 U CN 202123442915U CN 217339416 U CN217339416 U CN 217339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eading
wall surface
structures
rotation axis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29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凡
布贺宁
刘晔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29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9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9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9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揉制设备。揉制设备具有一转动轴线,并包括揉料组件,揉料组件包括揉料结构、内筒体和套设在内筒体外的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径向上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揉料腔,内筒体和外筒体设置成绕转动轴线相对转动,揉料结构绕转动轴线设置有多个,多个揉料结构沿径向弹性支撑在内筒体的外壁面或者外筒体的内壁面中的一者上。通过上述方式,以每一个揉料结构为单位对物料进行揉制,并且揉料结构弹性支撑在内筒体的外壁面或外筒体的内壁面上,以向揉料结构提供弹力,从而增大揉料结构对物料的挤压力,提高对物料的揉制效果;能够通过向揉料结构提供弹力,仍然保持较好的揉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揉制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揉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揉制设备。
背景技术
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它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用。艾绒目前一般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软细如棉的艾绒,人工制作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艾绒的质量难以把控。
通常用于提取艾绒的机器具有粉碎机以及揉制机等等。对于粉碎机通常通过切割破碎的方式提取艾绒,其切割破碎的方式对艾绒损伤较大;并且机器工作的产热较多,而艾香容易挥发,机器的热量容易导致艾香挥发而造成艾香损失过多;此外目前通常采用风送的方式运送艾绒,容易吹跑艾绒。
对于揉制机,通常采用对物料进行挤压提取艾绒,相对于粉碎机而言能够提高提取的艾绒的质量。然而,揉制机中揉制艾叶的空间中通常为两个物体所形成的间隙,当揉制机长期使用之后,揉制艾叶的空间会因为磨损而变大,导致揉制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揉制设备,旨在解决对艾草的揉制不充分,揉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揉制设备,揉制设备具有一转动轴线,并包括揉料组件,所述揉料组件包括揉料结构、内筒体和套设在所述内筒体外的外筒体,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径向上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揉料腔,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绕所述转动轴线相对转动,所述揉料结构绕所述转动轴线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揉料结构沿所述径向弹性支撑在所述内筒体的外壁面或者所述外筒体的内壁面中的一者上,每一所述揉料结构绕所述转动轴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一所述揉料结构的厚度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同一所述揉料结构的所述第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二端更先接触所述揉料腔内的物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揉制设备具有一转动轴线,并包括揉料组件,揉料组件包括揉料结构、内筒体和套设在内筒体外的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径向上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揉料腔,内筒体和外筒体设置成绕转动轴线相对转动,揉料结构绕转动轴线设置有多个,多个揉料结构沿径向弹性支撑在内筒体的外壁面或者外筒体的内壁面中的一者上。通过上述方式,在内筒体和外筒体发生相对转动时,以每一个揉料结构为单位对物料进行揉制,并且揉料结构弹性支撑在内筒体的外壁面或外筒体的内壁面上,以向揉料结构提供弹力,从而增大揉料结构对物料的挤压力,提高对物料的揉制效果;在揉制设备长时间使用,从而导致揉料结构部分被磨损之后,能够通过向揉料结构提供弹力,仍然保持较好的揉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揉制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揉制设备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提供的揉制设备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内筒体的外壁面设有揉料结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内筒体的外壁面设有揉料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压持结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内筒体和外筒体绕转动轴线转动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揉制设备,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揉制设备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提供的揉制设备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内筒体的外壁面设有揉料结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内筒体的外壁面设有揉料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揉制设备1具有一转动轴线O1,并包括揉料组件10,揉料组件10用于揉制物料。揉料组件10包括内筒体11和套设在内筒体11外的外筒体12,内筒体11与外筒体12在垂直于转动轴线O1的径向上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揉料腔13,物料可以从揉制设备1的进料端80进入揉料腔13,并从揉制设备的出料端90传出揉料腔13。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绕转动轴线O1相对转动,以利用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对揉料腔13内的物料进行揉制。
进一步地,揉料组件10还包括揉料结构14,揉料结构14绕转动轴线O1设置有至少两个,揉料结构14弹性支撑在内筒体11的外壁面或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上的一者上。示例性地,揉料结构14可以本身具有弹性,或者揉料结构14可以通过具有弹性的物件弹性支撑在内筒体11的外壁面或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上,以使物料揉料结构14与内筒体11的外壁面或外筒体12的内壁面之间具有弹性。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发生相对转动时,以每一个揉料结构14为单位对物料进行揉制,并且揉料结构14弹性支撑在内筒体11的外壁面或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上,以向揉料结构14提供弹力,从而增大揉料结构14对物料的挤压力,提高对物料的揉制效果;在揉制设备1长时间使用,从而导致揉料结构14部分被磨损之后,能够通过向揉料结构14提供弹力,仍然保持较好的揉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揉制设备1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揉料结构14包括弹性体148、硬质体146和软质体147,弹性体148沿径向支撑在内筒体11的外壁面或者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中的一者上,硬质体146支撑在弹性体148上,软质体147与硬质体146连接,并相较于硬质体146更靠近揉料腔13。
弹性体148可以为弹片或弹簧等具有弹性的物体,通过硬质体146将弹性体148压持在内筒体11的外壁面。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揉料结构14可以分为硬质体146和软质体147,通过设置硬质体146的形状来实现对揉料结构14的形状固定;通过在硬质体146上设置软质体147,由软质体147与揉料腔13中的物料接触。由于软质体147具有柔性,更接近人手的质感,在对物料挤压过程中,能够改善模仿传统手工作业中手搓物料的效果,能够提高对物料的揉制质量,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揉制效果。并且弹性体148能够向硬质体146提供弹力,从而增大软质体147对物料的挤压力,提高对物料的揉制效果;在揉制设备1长时间使用,从而导致软质体147部分被磨损之后,能够通过弹性体148向硬质体146提供弹力,仍然保持较好的揉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揉制设备1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揉料结构14绕转动轴线O1具有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每一揉料结构14的厚度由第一端141至第二端142逐渐增大。
揉料可以呈楔形板,其中,至少两个揉料结构14之间可以两两相邻设置,即一揉料结构14的第一端141和另一揉料结构14的第二端142相邻。揉料结构14随着内筒体11转动而转动,第二端142的厚度大于第一端141的厚度,且第二端142至第一端14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内筒体11的转向相同,以允许通过揉制设备1揉制物料时,同一揉料结构14的第一端141相较于第二端142更先接触揉料腔13内的物料。例如,揉料结构14绕转动轴线O1顺时针转动时,同一揉料结构14的第二端142延伸至第一端141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当揉料结构14绕转动轴线O1逆时针转动时,则同一揉料结构14的第二端142延伸至第一端141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每一个揉料结构14为单位,在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发生相对转动时,物料先与揉料结构14中厚度较薄的第一端141接触,然后与厚度较大的第二端142接触,即可模仿传统手工作业中手搓物料的形式。
在一实施例中,硬质体146的厚度由第一端141至第二端142逐渐增大,软质体147的厚度保持不变。
通过设置硬质体146的形状来使揉料结构14绕转动轴线O1的厚度由第一端141至第二端142逐渐增大,以通过设置硬质体146的形状来实现对揉料结构14的形状固定。且软质体147的厚度保持不变,可以在保持揉料结构14的形状的同时,降低软质体147的加工难度。同时也能够通过软质体147的柔性,在对物料挤压过程中,能够改善模仿传统手工作业中手搓物料的效果,能够提高对物料的揉制质量,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揉制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硬质体146在第二端142的厚度与同一硬质体146在第一端141的厚度之差介于5mm与30mm之间。示例性地,第二端142的厚度与第一端141的厚度之差可以为5mm、10mm、20mm或30mm。示例性地,第一端141的厚度为10mm,第二端142的厚度则可以介于15mm与30mm之间,例如,第二端142的厚度可以为15mm、20mm、30mm或40mm。
通过设置第二端142和第一端141的厚度之差可以调控揉料腔13中不同位置的间隙差,也即,可以人为地控制物料在揉料腔13中受到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差。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的厚度差小于30mm,能够避免由于揉料结构14的厚度差较大,导致物料受到的挤压力度差距较大,损伤物料;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的厚度差大于5mm,能够避免由于揉料结构14的厚度差距较小,导致物料受到的挤压力度差较小,对物料的揉制不充分。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揉料结构14的第二端142通过硬质体146支撑在弹性体148上。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二端142的厚度相较于第一端141的厚度较大,第二端142挤压物料时收到的压力较大,位于第二端142的软质体147更易被磨损,在第二端142通过设置弹性体148向硬质体146提供弹力,能够在节省弹性体148的制造成本的同时,仍然保持较好的揉制效果,提高揉制设备1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揉料结构14沿转动轴线O1具有第三端144和第四端145,第三端144相较于第四端145更靠近揉制设备1的进料端80,弹性体148设置在每一揉料结构14的第二端142靠近第三端144的位置。
第二端142的厚度从揉制设备1的进料端80到出料端90逐渐减小,由此,第三端144相较于第四端145而言厚度更大,第三端144挤压物料时受到的压力较第四端145更大,位于第三端144的软质体147更易被磨损。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只在厚度最大的第三端144设置弹性体148向硬质体146提供弹力,能够在进一步节省弹性体148的制造成本的同时,仍然保持较好的揉制效果,提高揉制设备1的使用寿命。
其中,软质体147与硬质体146为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软质体147与硬质体146可以通过焊接等形式固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软质体147与硬质体146为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软质体147与硬质体146之间可以通过胶水胶接,或其他形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将软质体147压持固定在硬质体146上,当需要拆卸软质体147时,只需取下压持软质体147的结构即可。
参见图1-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压持结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揉料组件10还包括压持相邻两个揉料结构14的压持结构143,压持结构143包括第一压持部1431、第二压持部1432以及连接第一压持部1431和第二压持部1432的中间过渡部1433,第一压持部1431和第二压持部1432相对于中间过渡部1433弯折并反向延伸,第一压持部1431压持一个揉料结构14的第一端141,第二压持部1432压持另一个揉料结构14的第二端142。
压持结构143由第一压持部1431、第二压持部1432和中间过渡部1433共同组成Z字形状。当揉料结构14包括硬质体146和与硬质体146连接的软质体147时,可以通过第一压持部1431将一个揉料结构14的第一端141的软质体147压持在对应的硬质体146上,通过第二压持部1432将另一个相邻的揉料结构14的第二端142的软质体147压持在对应的硬质体146上,中间过渡部1433抵顶在揉料结构14厚度较大的一端的侧表面上。其中,压持结构143可以与揉料结构14螺纹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压持结构143还可以与揉料结构14通过其他形式连接,例如卡扣等形式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利用压持结构143压持揉料结构14,便于实现软质体147与硬质体146为可拆卸连接。当软质体147磨损较大,且影响其揉制效果时,直接通过拆卸压持结构143即可更换软质体147,便于对揉制设备1的后续使用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展示了揉料结构14设于内筒体11的外壁面的情况,仅为论述需要,并非因此对揉料结构14的设置位置造成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揉料结构14也可以设于外筒体12的内壁面。
在过转动轴线O1的参考平面上,内筒体11的外壁面与所述参考平面形成第一参考线LA段,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与参考平面形成第二参考线段LB,第一参考线段LA的延长线与第二参考线段LB的延长线相交。
参见图1和图2并结合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内筒体和外筒体绕转动轴线转动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在一实施例中,在过转动轴线O1的参考平面上,内筒体11的外壁面与参考平面形成第一参考线段LA,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与参考平面形成第二参考线段LB,第一参考线段LA的延长线与第二参考线段LB的延长线相交。
转动轴线O1的参考平面可以为纸张所在平面,内筒体11的外壁面与参考平面形成的第一参考线段LA,即可认为利用纸张所在平面对内筒体11的外壁面进行剖切所形成的第一参考线段LA。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与参考平面形成第二参考线段LB,即可认为利用纸张所在平面对内筒体11的外壁面进行剖切所形成的第二参考线段LB。第一参考线段LA的延长线与第二参考线段LB的延长线相交,即可认为内筒体11的外壁面与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不平行,也即内筒体11的外壁面和外筒体12的内壁面之间至少一者为倾斜设置。示例性地,在一实施例中,内筒体11的外壁面垂直于水平面,外筒体12的内壁面倾斜于水平面;在一实施例中,外筒体12的内壁面垂直于水平面,内筒体11的外壁倾斜于水平面;在一实施例中,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与内筒体11的外壁面均倾斜于水平面,且两者不平行。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相对于内筒体11的外壁面和外筒体12的内壁面均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筒体而言,通过设置第一参考线段LA的延长线与第二参考线段LB的延长线相交,当物料从揉制设备1的进料端80进入揉料腔13至从揉制设备1的出料端90传出揉料腔13时,能够增加物料在揉料腔13中移动的路径,从而增加物料的揉制次数,提高对物料的揉制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线段LA与转动轴线O1之间的夹角A大于第二参考线段LB与转动轴线O1之间的夹角B。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控制内筒体11的外壁面与转动轴线O1的夹角和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与转动轴线O1的夹角的大小,可以让靠近进料端80的揉料腔13的尺寸较大,让靠近出料端90的揉料腔13的尺寸较小,便于收集物料;同时,在揉制的过程中,能够让物料从揉料腔13尺寸较大的部分至揉料腔13尺寸较小的部分移动,在对物料揉制的过程逐渐增大物料受到的压力,从而可以模仿传统手工提取物料的方式,在实现高效率加工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所提取物料的质量。
综上,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发生相对转动时,以每一个揉料结构14为单位对物料进行揉制,并且揉料结构14弹性支撑在内筒体11的外壁面或外筒体12的内壁面上,以向揉料结构14提供弹力,从而增大揉料结构14对物料的挤压力,提高对物料的揉制效果;在揉制设备1长时间使用,从而导致揉料结构14部分被磨损之后,能够通过向揉料结构14提供弹力,仍然保持较好的揉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揉制设备1的使用寿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制设备具有一转动轴线,并包括揉料组件,所述揉料组件包括揉料结构、内筒体和套设在所述内筒体外的外筒体,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径向上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揉料腔,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绕所述转动轴线相对转动,所述揉料结构绕所述转动轴线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揉料结构沿所述径向弹性支撑在所述内筒体的外壁面或者所述外筒体的内壁面中的一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料结构包括弹性体、硬质体和软质体,所述弹性体沿所述径向支撑在所述内筒体的外壁面或者所述外筒体的内壁面中的一者上,所述硬质体支撑在所述弹性体上,所述软质体与所述硬质体连接,并相较于所述硬质体更靠近所述揉料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体与所述硬质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揉料结构绕所述转动轴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一所述揉料结构的厚度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体的厚度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软质体的厚度保持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体在所述第二端的厚度与同一所述硬质体在所述第一端的厚度之差介于5mm与3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揉料结构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硬质体支撑在所述弹性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揉料结构沿所述转动轴线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相较于所述第四端更靠近所述揉制设备的进料端,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每一所述揉料结构的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三端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料组件还包括压持相邻两个所述揉料结构的压持结构,所述压持结构包括第一压持部、第二压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压持部和所述第二压持部的中间过渡部,所述第一压持部和所述第二压持部相对于所述中间过渡部弯折并反向延伸,所述第一压持部压持一个所述揉料结构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压持部压持另一个所述揉料结构的所述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过所述转动轴线的参考平面上,所述内筒体的外壁面与所述参考平面形成第一参考线段,所述外筒体的内壁面与所述参考平面形成第二参考线段,所述第一参考线段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段的延长线相交。
CN202123442915.2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揉制设备 Active CN217339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2915.2U CN21733941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揉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2915.2U CN21733941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揉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9416U true CN217339416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2915.2U Active CN21733941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揉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9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5252B (zh) 一种不同蛋白含量的小麦粉的制粉方法及碾麦装置
CN210445590U (zh) 一种中药材剥皮机构
CN108703205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
CN217339416U (zh) 一种揉制设备
CN202343230U (zh) 粮食摩擦打刷组合机
CN216936270U (zh) 一种揉制设备
CN111135896B (zh) 大米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15655294U (zh) 一种大米深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09111166U (zh) 一种艾柱剪切设备
CN116408179A (zh) 一种揉制设备
CN2285959Y (zh) 甘蔗剥叶机
CN109497575A (zh) 一种基于弹性元件形变改变施加力大小的澳洲坚果剥皮机
CN206688786U (zh) 原粮脱皮脱坯转辊
CN116408188A (zh) 一种揉制设备
CN211190477U (zh) 一种中草药研磨装置
CN213408808U (zh) 一种管式输送米粉碾压机
CN209034463U (zh) 一种艾灸柱加工用成型装置
CN212040642U (zh) 一种辊压机的清洁装置
CN211340090U (zh) 一种纺织机的布料整平装置
CN207929358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中药粉碎机
CN207047368U (zh) 一种工业大麻麻屑清洁装置
CN206716146U (zh) 一种固定动刀旋转轴装置
CN217339358U (zh) 一种揉制设备
CN211561105U (zh) 一种中药加工用的揉搓机
CN109480325A (zh) 一种高效烟叶松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