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6794U -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6794U
CN217316794U CN202220202648.7U CN202220202648U CN217316794U CN 217316794 U CN217316794 U CN 217316794U CN 202220202648 U CN202220202648 U CN 202220202648U CN 217316794 U CN217316794 U CN 217316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an blade
press
position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26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hu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hu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hu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hu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26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6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6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6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电机,电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电机进行夹持定位的第一顶紧组件和第二顶紧组件,压装装置包括固定架和风叶压装组件,顶升受力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组件,风叶压装组件和支撑组件分别设置于电机座的上下两侧,风叶压装组件的压力中心与支撑组件的受压点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通过在电机座的底部设置顶升受力装置,通过顶升受力装置为电机转子轴提供受力点,削减转子在压装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有效杜绝压装过程中发生的压损现象,且在压装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风叶的定位针,使风叶能够准确地压装至电机转子上,提高装配精准度,降低产品不良率和生产成本,便于生产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叶组装机构,特指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电动工具上的电机,电机的转子上通常安装有风叶,使电机工作时能够通过风叶对其进行散热降温,在风叶的装配工艺中,一般通过设置相应的压装设备来完成安装风叶的工序,先在压装设备下方采用夹具将电机固定,再由压装设备将风叶压入电机的转子上,现有的压装设备在实际生产时,通常仅能实现风叶压装动作,在压装前不具备对风叶进行定位的功能,容易在压装过程中发生错位,影响装配,且压装过程中会由于压装压力过大而压坏风叶或电机,增加了产品不良率,延长了生产时间,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不便于生产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风叶组装机构,特指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包括电机座、压装装置及顶升受力装置,所述电机座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电机座可拆卸地设置有待装风叶的电机,所述电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所述电机进行夹持定位的第一顶紧组件和第二顶紧组件,所述压装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的风叶压装组件,所述顶升受力装置包括底座和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组件,所述风叶压装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座的上下两侧,所述风叶压装组件的压力中心与所述支撑组件的受压点位于同一轴线上,使所述风叶压装组件向所述电机压装风叶时能够通过所述支撑组件给所述电机的转子轴提供受力点。
优选的,所述风叶压装组件包括压装气缸、安装板、压装头及风叶夹指,所述压装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压装气缸通过驱动轴与所述安装板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安装板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装头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压装头设置有用于定位风叶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同轴设置,所述风叶夹指设置于所述定位针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压装头的一侧设置有松紧气缸,所述松紧气缸与所述风叶夹指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风叶夹指实现张开或闭合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风叶夹指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定位针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承托风叶的凸缘。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紧组件包括定位块、顶紧气缸和定位压头,所述定位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顶紧气缸安装于所述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压头安装于所述顶紧气缸的传动轴上,使所述定位压头在所述顶紧气缸的驱动下随着所述传动轴的伸缩运动对所述电机进行压紧或松开。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紧组件包括安装块和顶紧块,所述安装块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所述顶紧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顶紧块设置有与所述电机外壳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电机卡设于所述卡槽中,以使所述顶紧块将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座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和顶杆,所述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杆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同轴设置,所述顶杆可升降地卡设于所述底座的定位孔中,所述顶杆设置有衔接孔,所述顶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升降的传动块,两侧的所述传动块之间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设于所述衔接孔中,所述传动块与所述驱动气缸传动连接,以使所述传动块通过传动杆带动所述顶杆实现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导向块中设置有用于抬起所述顶杆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伸缩气缸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块在所述导向块内往复滑动,所述滑块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顶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防止顶杆转动的导套,所述导套套设于所述顶杆的外侧,所述导套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相配合的定位槽,以使所述传动杆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实现定位。
优选的,所述电机座设置有与所述顶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顶杆可升降地插设于所述通孔中,以抵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底部。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的压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机安装,将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使电机卡设于顶紧块的卡槽中,由顶紧块将其固定;
(2)风叶填装,将风叶中部的装配孔对准压装头底部的定位针,通过装配孔与定位针的相互卡接使风叶装设于压装头上,风叶夹指通过松紧气缸的作用下对风叶进行夹紧;
(3)电机固定,顶紧气缸启动,通过传动轴的作用下将定位压头推向电机处将电机顶紧,与顶紧块相互配合将电机进行夹持定位;
(4)风叶压装,压装气缸启动,将带有风叶的压装头和风叶夹指压向电机的转子轴上,当风叶被压装头压入转子轴后,风叶夹指在松紧气缸的作用下由底部的凸缘对风叶进行承托,完成风叶的压装工艺;
(5)电机支撑,当步骤(4)进行的同时,底座上的驱动气缸同时启动,通过传动轴将顶杆两侧的传动块向上顶起,传动块通过传动杆将顶杆同步抬起,当传动块顶起至最大行程时,伸缩气缸驱动滑块向顶杆处滑动,将顶杆进一步顶起,使顶杆向电机座处上升,并穿设于电机座的通孔抵于电机的转子轴下方,为转子轴提供受力点,实现顶升受力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通过在电机座的底部设置顶升受力装置,通过顶升受力装置为电机转子轴提供受力点,削减转子在压装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有效杜绝压装过程中发生的压损现象,且在压装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风叶的定位针,使风叶能够准确地压装至电机转子上,提高装配精准度,降低产品不良率和生产成本,便于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升受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叶压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叶夹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顶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电机座;2-压装装置;3-顶升受力装置;4-机架;5-电机;6-第一顶紧组件;7-第二顶紧组件;8-固定架;9-风叶压装组件;10-底座;11-支撑组件;12-转子轴;13-压装气缸;14-安装板;15-压装头;16-风叶夹指;17-定位针;18-松紧气缸;19-第一夹持部;20-第二夹持部;21-凸缘;22-定位块;23-顶紧气缸;24-定位压头;25-安装块;26-顶紧块;27-卡槽;28-驱动气缸;29-顶杆;30-定位孔;31-衔接孔;32-传动块;33-传动杆;34-导向块;35-滑块;36-伸缩气缸;37-第一倾斜面;38-第二倾斜面;39-导套;40-定位槽;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附图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包括电机座1、压装装置2及顶升受力装置3,所述电机座1固定安装于机架4上,所述电机座1可拆卸地设置有待装风叶的电机5,所述电机座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所述电机5进行夹持定位的第一顶紧组件6和第二顶紧组件7,所述压装装置2包括固定架8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架8上的风叶压装组件9,所述顶升受力装置3包括底座10和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的支撑组件11,所述风叶压装组件9和所述支撑组件11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座1的上下两侧,所述风叶压装组件9的压力中心与所述支撑组件11的受压点位于同一轴线上,使所述风叶压装组件9向所述电机5压装风叶时能够通过所述支撑组件11给所述电机5的转子轴12提供受力点。
优选的,所述风叶压装组件9包括压装气缸13、安装板14、压装头15及风叶夹指16,所述压装气缸13安装于所述固定架8的顶部,所述压装气缸13通过驱动轴与所述安装板14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安装板14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8上,所述压装头15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4的底部,所述压装头15设置有用于定位风叶的定位针17,所述定位针17与所述电机5的转子轴12同轴设置,所述风叶夹指16设置于所述定位针17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压装头15的一侧设置有松紧气缸18,所述松紧气缸18与所述风叶夹指16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风叶夹指16实现张开或闭合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风叶夹指16包括第一夹持部19和第二夹持部20,所述第一夹持部19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0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定位针17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部19和所述第一夹持部19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承托风叶的凸缘21。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紧组件6包括定位块22、顶紧气缸23和定位压头24,所述定位块22安装于所述固定架8上,所述顶紧气缸23安装于所述定位块22上,所述定位压头24安装于所述顶紧气缸23的传动轴上,使所述定位压头24在所述顶紧气缸23的驱动下随着所述传动轴的伸缩运动对所述电机5进行压紧或松开。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紧组件7包括安装块25和顶紧块26,所述安装块25安装于所述电机座1上,所述顶紧块26安装于所述安装块25上,所述顶紧块26设置有与所述电机5外壳相配合的卡槽27,所述电机5卡设于所述卡槽27中,以使所述顶紧块26将所述电机5固定于所述电机座1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11包括驱动气缸28和顶杆29,所述驱动气缸28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顶杆29与所述电机5的转子轴同轴设置,所述顶杆29可升降地卡设于所述底座10的定位孔30中,所述顶杆29设置有衔接孔31,所述顶杆29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升降的传动块32,两侧的所述传动块32之间设置有传动杆33,所述传动杆33穿设于所述衔接孔31中,所述传动块32与所述驱动气缸28传动连接,以使所述传动块32通过传动杆33带动所述顶杆29实现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顶杆29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34,所述导向块34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导向块34中设置有用于抬起所述顶杆29的滑块35,所述滑块35与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的伸缩气缸36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块35在所述导向块34内往复滑动,所述滑块35设置有第一倾斜面37,所述顶杆29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37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38。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34上设置有防止顶杆29转动的导套39,所述导套39套设于所述顶杆29的外侧,所述导套39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33相配合的定位槽40,以使所述传动杆33卡设于所述定位槽40内实现定位。
优选的,所述电机座1设置有与所述顶杆29相配合的通孔41,所述顶杆29可升降地插设于所述通孔41中,以抵于所述电机5的转子轴12底部。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的压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机5安装,将电机5固定在电机座1上,使电机5卡设于顶紧块26的卡槽27中,由顶紧块26将其固定;
(2)风叶填装,将风叶中部的装配孔对准压装头15底部的定位针17,通过装配孔与定位针17的相互卡接使风叶装设于压装头15上,风叶夹指16通过松紧气缸18的作用下对风叶进行夹紧;
(3)电机5固定,顶紧气缸23启动,通过传动轴的作用下将定位压头24推向电机5处将电机5顶紧,与顶紧块26相互配合将电机5进行夹持定位;
(4)风叶压装,压装气缸13启动,将带有风叶的压装头15和风叶夹指16压向电机5的转子轴12上,当风叶被压装头15压入转子轴12后,风叶夹指16在松紧气缸18的作用下由底部的凸缘21对风叶进行承托,完成风叶的压装工艺;
(5)电机支撑,当步骤(4)进行的同时,底座10上的驱动气缸28同时启动,通过传动轴将顶杆29两侧的传动块32向上顶起,传动块32通过传动杆33将顶杆29同步抬起,当传动块32顶起至最大行程时,伸缩气缸36驱动滑块35向顶杆29处滑动,将顶杆29进一步顶起,使顶杆29向电机座1处上升,并穿设于电机座1的通孔抵于电机5的转子轴12下方,为转子轴12提供受力点,实现顶升受力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4上的电机座1,附图中的机架4采用简略显示,电机座1上设置有电机5,该电机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其进行夹持定位的第一顶紧组件6和第二顶紧组件7,在电机座1的上方设置有压装装置2,在电机座1的下方设置有顶升受力装置3。
进一步地,压装装置2包括固定架8和风叶压装组件9,固定架8设置于电机座1的一侧,固定架8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风叶压装组件9固定安装于该固定架8的顶板上。
进一步地,风叶压装组件9包括压装气缸13、安装板14、压装头15及风叶夹指16,压装气缸13固定安装于顶板上,压装气缸13通过其驱动轴与设置于顶板下方的安装板14传动连接,压装头15安装于安装板14的底部,压装头1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风叶进行固定定位的定位针17,定位针17与电机5转子同轴设置,风叶夹指16设置于定位针17的外侧,并与定位针1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对风叶进行夹持,压装头15的一侧设置有松紧气缸18,风叶夹指16与该松紧气缸18传动连接,以通过松紧气缸18对其进行松开或夹紧的动作控制。
进一步地,风叶夹指16由相互对称地设置于定位针17两侧的第一夹持部19和第二夹持部20所组成,第一夹持部19和第二夹持部20均由松紧气缸18进行同步驱动,从而实现夹持或松开的动作,在第一夹持部19和第二夹持部20的底部侧壁均设置有向内部延伸的凸缘21,使第一夹持部19和第二夹持部20在夹持状态下由底部凸缘21对风叶进行承托,防止风叶意外掉落。
进一步地,第一顶紧组件6包括定位块22、顶紧气缸23和定位压头24,其中,定位块22固定安装于固定架8上,顶紧气缸23固定安装于该定位块22上,顶紧气缸23设置有传动轴,定位压头24安装于传动轴上,定位压头24在顶紧气缸23的驱动下向电机座1的方向实现伸缩,以将电机座1上的电机5进行顶紧或松开的动作。
进一步地,第二顶紧组件7包括安装块25和顶紧块26,安装块25的其中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电机座1上,顶紧块26通过螺丝锁固于安装块25的另一端上,顶紧块26设置有与电机5外壳形状大小相一致的卡槽27,在电机5安装在电机座1上时,电机5卡设于该卡槽27中,以使顶紧块26对其在电机座1上进行夹持定位。
进一步地,顶升受力装置3包括底座10和安装于底座10上的支撑组件11,支撑组件11包括驱动气缸28和顶杆29,驱动气缸28安装于底座10上,顶杆29与电机5的转子轴12同轴设置,顶杆29可伸缩地设置于底座10与其相配合的定位孔30中,顶杆29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衔接孔31,顶杆29的两侧均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传动块32,在两个传动块32之间设置有穿设于衔接孔31的传动杆33,传动块32与驱动气缸28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气缸28的驱动下使传动块32沿着顶杆29的轴向方向进行升降,使传动块32通过穿设于衔接孔31上的传动杆33将顶杆29同步抬起或下压,实现顶杆29的顶起或回缩动作。
进一步地,底座10上设置有位于顶杆29两侧的导向块34,两侧的导向块34之间形成导滑槽,在该导滑槽中设置有滑块35,滑块35与固定安装于底座10一侧的伸缩气缸36传动连接,以通过伸缩气缸36的驱动下使滑块35在导滑槽中进行往复滑动,导向块34上设置有套设于所述顶杆29外侧的导套39,导套39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在顶杆29下降状态时对传动杆33进行卡接定位的定位槽40。
进一步地,滑块35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倾斜面37,顶杆29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面37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38,滑块35在顶杆29上升至最高点时在伸缩气缸36的带动下向顶杆29处滑动,使得滑块35通过其第一倾斜面37抵于顶杆29的第二倾斜面38上,当滑块35与顶杆29相互接触后,滑块35进一步向顶杆29轴心滑动,以使滑块35将顶杆29进一步地向上顶起。
进一步地,电机座1设置有与顶杆29相配合的通孔41,顶杆29通过传动块32和滑块35的同步运动下可升降地插设于通孔41中,以使顶盖抵于电机5的转子轴12底部。
在进行压装生产时,首先,将电机5固定安装在电机座1上,使电机5卡设于顶紧块26的卡槽27中,由顶紧块26对其进行固定定位。
然后,在松紧气缸18的作用下使风叶夹指16呈松开的状态,在风叶通过送料机构送至压装装置2时,风叶被输送至压装头15的下方,风叶向上运动,使风叶通过其中部的装配孔卡设于压装头15底部的定位针17上,由定位针17对风叶进行定位,在风叶与定位针17相互装配后,松紧气缸18带动风叶夹指16上的第一夹持部19和第二夹持部20收紧,使风叶夹指16将风叶进行夹紧,完成风叶在压装装置2上的填装。
接着,第一顶紧组件6上的顶紧气缸23启动,通过传动轴的作用下将定位压头24推向电机5处,电机5在定位压头24和顶紧块26的作用下在电机座1中被顶紧,随后,压装气缸13启动,通过驱动轴的传动下将安装板14向电机座1的方向压下,使装有风叶的压装头15和风叶夹指16随着安装板14同步向电机座1处下压,风叶随着压装头15的下降被压入电机5的转子轴12上,在压装过程中,由于定位针17与电机5转子轴12同轴设置,且定位针17可在压装头15上实现伸缩,当定位针17与电机5的转子轴12相互对接时,定位针17随着压装头15的继续下压会被电机5的转子轴12顶紧并缩入至压装头15内,从而使风叶从定位针17处脱出,并同时通过装配孔与电机5的转子轴12相互卡接,完成风叶在电机5上的压装,在风叶压装在电机5后,松紧气缸18再次启动,使风叶夹指16上的第一夹持部19和第二夹持部20对风叶松开,压装气缸13启动,将安装板14拉回,使压装头15和风叶夹指16一并上升复位,以此完成一次风叶在电机5上的压装工艺。
再则,当前述风叶压装组件9向电机5进行风叶压装的同时,顶升受力装置3也同步开始工作,具体地,底座10上的驱动气缸28启动,通过传动轴将顶杆29两侧的传动块32向上顶起,传动块32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穿设于顶杆29的衔接孔31上的传动杆33将顶杆29同步抬起,实现顶杆29的上顶动作,当驱动气缸28将传动块32顶起至最大行程时,伸缩气缸36启动,使位于导向块34内的滑块35沿着导向槽向顶杆29处滑动,滑块35通过第一倾斜面37与顶杆29底部的第二倾斜面38相互配合接触,此时,滑块35在伸缩气缸36的驱动下继续向顶杆29滑移,使滑块35进一步地将顶杆29向电机座1处上升,使顶杆29穿设于电机座1的通孔41中,并顶在电机5的转子轴12下,给电机5转子轴12提供受力点,从而削减电机5的转子轴12在风叶压装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有效保护产品。
最后,在风叶和电机5完成装配后,伸缩气缸36启动,将滑块35向远离顶杆29的方向滑动,顶杆29从电机座1中降下,随着滑块35与顶杆29的相互脱离,底座10上的驱动气缸28启动,带动顶杆29两侧的传动块32下降,传动块32通过传动杆33将顶杆29沿其轴向方向压下,使顶杆29从下下降至底座10的定位孔30中,以此完成一次装配的顶升受力工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座、压装装置及顶升受力装置,所述电机座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电机座可拆卸地设置有待装风叶的电机,所述电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所述电机进行夹持定位的第一顶紧组件和第二顶紧组件,所述压装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的风叶压装组件,所述顶升受力装置包括底座和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组件,所述风叶压装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座的上下两侧,所述风叶压装组件的压力中心与所述支撑组件的受压点位于同一轴线上,使所述风叶压装组件向所述电机压装风叶时能够通过所述支撑组件给所述电机的转子轴提供受力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压装组件包括压装气缸、安装板、压装头及风叶夹指,所述压装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压装气缸通过驱动轴与所述安装板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安装板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装头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压装头设置有用于定位风叶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同轴设置,所述风叶夹指设置于所述定位针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头的一侧设置有松紧气缸,所述松紧气缸与所述风叶夹指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风叶夹指实现张开或闭合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夹指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定位针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承托风叶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紧组件包括定位块、顶紧气缸和定位压头,所述定位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顶紧气缸安装于所述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压头安装于所述顶紧气缸的传动轴上,使所述定位压头在所述顶紧气缸的驱动下随着所述传动轴的伸缩运动对所述电机进行压紧或松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紧组件包括安装块和顶紧块,所述安装块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所述顶紧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顶紧块设置有与所述电机外壳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电机卡设于所述卡槽中,以使所述顶紧块将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和顶杆,所述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杆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同轴设置,所述顶杆可升降地卡设于所述底座的定位孔中,所述顶杆设置有衔接孔,所述顶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升降的传动块,两侧的所述传动块之间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设于所述衔接孔中,所述传动块与所述驱动气缸传动连接,以使所述传动块通过传动杆带动所述顶杆实现伸缩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导向块中设置有用于抬起所述顶杆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伸缩气缸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块在所述导向块内往复滑动,所述滑块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顶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防止顶杆转动的导套,所述导套套设于所述顶杆的外侧,所述导套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相配合的定位槽,以使所述传动杆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实现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设置有与所述顶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顶杆可升降地插设于所述通孔中,以抵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底部。
CN202220202648.7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Active CN217316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2648.7U CN217316794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2648.7U CN217316794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6794U true CN217316794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2648.7U Active CN217316794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67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3446A (zh) * 2022-01-25 2022-05-13 东莞市力辉马达有限公司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及其压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3446A (zh) * 2022-01-25 2022-05-13 东莞市力辉马达有限公司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及其压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6694B (zh) 一种电机碳刷架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17316794U (zh)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
CN111283420A (zh) 一种用于多级漏电断路器组装设备
CN114473446A (zh) 一种防压损的电机风叶组装机构及其压装方法
CN218925768U (zh) 一种功能机械配件加工用折弯机
CN217913628U (zh) 一种高压离心通风机叶轮组焊接装置
CN216929821U (zh) 一种转子压入装置
CN213036923U (zh) 一种半成品工件上下料装置
CN213732009U (zh) 高精度标签裁切机
CN211966558U (zh) 互锁式多压头压机
CN113997001A (zh) 一种异形接头压板的安装装置以及安装方法
CN217307487U (zh) 一种顶升受力机构
CN214683927U (zh) 一种压力机
CN112701866B (zh) 一种电机转子轴套压入机
CN217475282U (zh) 一种电机的风叶压装机构
CN214177103U (zh) 一种电机碳刷架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20881991U (zh) 一种电动机联轴器类工件的夹具工装
CN220050636U (zh) 一种断路器侧板焊接定位工装
CN217571634U (zh) 一种焊接压紧工装夹具
CN214281153U (zh) 一种电机转子轴套压入机
CN219966985U (zh) 一种全自动孔塞装配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19170121U (zh) 一种高柔性齿轮轴系拆卸装置
CN219747834U (zh) 电机筒螺塞装配机
CN216503451U (zh) 加工机的机床结构
CN217799090U (zh) 一种活塞打气泵缸体镗孔的机加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