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4682U - 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4682U
CN217294682U CN202220728332.1U CN202220728332U CN217294682U CN 217294682 U CN217294682 U CN 217294682U CN 202220728332 U CN202220728332 U CN 202220728332U CN 217294682 U CN217294682 U CN 217294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x body
welded
rib
up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283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勋壮
秦红义
李国庆
张杰山
乔奎普
梁恒
汤治明
赵明
王周
韩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283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4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4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4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包括箱体、检修门、中隔板和防护网组件,所述箱体通过中隔板将整个箱体分为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气动系统布置区;所述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设有水泵、油温散热器和防护罩;所述气动系统布置区设有干燥器和储气筒;所述检修门通过销轴连接在箱体上的铰链板上;所述防护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加强冷热空气对流,便于散热。本实用新型将箱体合理分为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气动系统布置区,有效利用空间,方便拆卸维修,缓解了前车架空间紧张;其箱体防护罩上的护网和防护网组件实现了冷热空气上下对流,通过水冷给油散热,对变速箱散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箱体,属于矿山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铰接式自卸车广泛应用于东南亚、南亚以及我国南部等热带雨林地区,主要用于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铰接式自卸车采用三轴六驱,前后车架通过铰接体连接,其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驾驶室、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覆盖件等部件均安装在前车架,导致前车的布局空间越来越紧凑。另外,铰接式自卸车强大的“越野”性能对其结构件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特别对于前车易刮蹭部件,例如:箱体、底防护板等。因此,各种箱体的合理布局成为一大困难,特别是在明确要求变速箱冷却系统及气动系统不能离油箱太近,放置位置需便于前车线束布置,且要满足检修方便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前车架空间有限,无法满足各种管路、气动元件合理布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箱体,该箱体放置在前车架空间较充裕的右侧,并将变速箱冷却水泵、油温散热器、散热扇、再生储气筒、干燥器、储气筒、蓄能器组件集成于该箱体内,其结构简单,外观美观,实现了箱体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缓解了前车架空间紧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箱体,包括箱体、检修门、中隔板和防护网组件,所述箱体通过中隔板将整个箱体分为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气动系统布置区;所述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设有水泵、油温散热器和防护罩;所述气动系统布置区设有干燥器和储气筒;所述检修门通过销轴连接在箱体上的铰链板上;所述防护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加强冷热空气对流,便于散热。
优选的方案:所述箱体由下壳体、上壳体、护栏安装座Ⅰ、护栏安装座Ⅱ、前板、后板和检修门连接板组成。
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壳体由下壳板、前板、后板、油温散热器安装板、加强板、中隔板组成,所述油温散热器安装板通过筋板Ⅰ、筋板Ⅱ分别焊接在中隔板和后板上,所述中隔板焊接有储气筒支架、气动管路固定螺纹座、干燥器支架。
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壳板上设有胶圈Ⅰ、螺纹座、护套、管路固定螺母、吸尘管接头、挡块。
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壳体由上壳板和焊接螺母组成。
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壳板上设有防护罩、护栏安装座Ⅰ、护栏安装座Ⅱ、盖板Ⅰ、风道、盖板Ⅱ、胶圈Ⅱ、防护网,所述防护罩与盖板Ⅱ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壳体上。
优选的方案:所述前板上焊接有前筋板Ⅰ、前安装板、前筋板Ⅱ;所述前筋板Ⅰ、前筋板Ⅱ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另一端焊接在前安装板上;所述前安装板与车架前壳侧板通过螺栓、加高套管连接。
优选的方案:所述后板上焊接有后筋板Ⅰ、支撑板、后安装板、后筋板Ⅱ、后筋板Ⅲ、水泵固定板;所述后筋板Ⅰ一端焊接在上壳板上,一端焊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一端焊接在上壳板上,另一端焊接在后安装板上;所述后筋板Ⅱ和后筋板Ⅲ一端焊接在后安装板上,另一端分别焊接在下壳板和上壳板上;所述后安装板与前车架右前柱连接板通过螺栓、加高套管连接。
优选的方案:所述检修门由铰链板和门板组成,并通过销轴与检修门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检修门连接板上的安装孔为长圆孔;所述防护网组件由防护网、焊接螺母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壳板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铰接式自卸车,安装有上述的多功能箱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箱体通过中隔板将整个箱体分为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气动系统布置区,其水泵固定在后板上,中隔板上设有干燥器支架、储气筒固定支架,干燥器固定孔、储气筒组件固定孔,气动管路固定螺纹座,前板上设有蓄能器组件安装孔,有效节省前车空间。检修门通过销轴连接在箱体上的铰链板上,且铰链板上的安装孔为长圆孔,采用销轴连接可以实现对检修门的前后左右调节,避免加工误差导致的检修门与下壳板配合不上的问题,方便拆卸维修,提高工作效率。防护网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的侧面,散热扇置于油温散热器的上方,其散热扇上方的防护罩一方面用于防护散热扇,另一方面防护罩侧面的护网与箱体侧面的防护网实现了冷热空气的上下对流,通过水冷给油散热,对变速箱散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箱体底部的后板上开有通气口,可有效防止雨水存留在箱体中,箱体造型和前车其它部件外形统一、协调,与整车造型、风格一致,外观美观,实现了箱体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缓解了前车架空间紧张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箱体左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箱体右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箱体去掉下壳体的后视图。
图中,1、下壳板;2、上壳板;3、防护罩;4、护栏安装座Ⅰ;5、护栏安装座Ⅱ;6、盖板Ⅰ;7、前筋板Ⅰ;8、前安装板;9、前筋板Ⅱ;10、加高套管;11、前板;12、胶圈Ⅰ;13、螺纹座;14、护套;15、管路固定螺母;16、吸尘管接头;17、挡块;18、风道;19、盖板Ⅱ;20、后筋板Ⅰ;21、胶圈Ⅱ;22、支撑板;23、后安装板;24、后筋板Ⅱ;25、后筋板Ⅲ;26、后板;27、水泵固定板;28、防护网;29、油温散热器安装板;30、加强板;31、筋板Ⅰ;32、气动管路固定螺纹;33、储气筒支架;34、检修门连接板;35、铰链板;36、中隔板;37、干燥器支架;38、门板;39、销轴;40、筋板Ⅱ 。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箱体及其铰接式自卸车,包括箱体和其它附属零部件组成。箱体上的前安装板8、后安装板23分别与前车架前壳侧板、前车架右前柱连接板通过螺栓、加高套管10连接,其加高套管10防止箱体松动;下壳板1上设有胶圈Ⅰ12、螺纹座13、护套14、管路固定螺母15、吸尘管接头16、挡块17,用于保护和固定胶管;上壳板2上的防护罩3用于保护散热扇,其防护罩3上的进气网与上壳板2侧面的防护网28通过顶板上的风道18实现了空气上下方向的流动,便于油温散热器和管路的散热,上壳板2上的护栏安装座Ⅰ4、护栏安装座Ⅱ5用于固定护栏,且护栏上安装有后视镜,盖板I 6、盖板Ⅱ19便于储气筒、干燥器,泵体组件、散热器、散热风扇的拆卸与安装。
继续参照图1、图2所示,前板11上的筋板部件包括前筋板Ⅰ7、前筋板Ⅱ9、前安装板8,前筋板Ⅰ7和前筋板Ⅱ9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上壳板2和下壳板1上,另一端焊接在前安装板8上;前安装板8一端延伸至最上端与上壳板2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最下端与下壳板1相连,并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架前壳侧板上。后板26上的筋板部件包括后筋板Ⅰ20、支撑板22、后安装板23、后筋板Ⅱ24、后筋板Ⅲ25、水泵固定板27,后筋板Ⅰ20一端焊接在上壳板2上,另一端焊接在支撑板22上;支撑板22一端焊接在上壳板2上,另一端焊接在后安装板23上;筋板Ⅱ24和后筋板Ⅲ25一端焊接在后安装板23上,另一端分别焊接在下壳板1和上壳板2上;后安装板23一端延伸至最上端与上壳板2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最下端与下壳板1相连,并通过螺栓安装在前车架右前柱连接板上。其螺栓上安装有加高套管10可防止螺母松动,使受力均匀分布在车架上,不仅解决了箱体安装占用空间较大,转向时有外倾倾向的问题,而且有效减小箱体左右方向的串动和前后方向的震动,且多功能箱体整体外观形状和整车造型协调、统一。
继续参照图3所示,箱体通过中隔板36将整个箱体分为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气动系统布置区。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设有水泵固定板27、油温散热器安装板29、加强板30、筋板I31、气动管路固定螺纹座32、筋板II40,加强板30前后分别焊接在中隔板36和后板26上,上端焊接在上壳板2内侧;油温散热器安装板29前后通过筋板Ⅰ31、筋板Ⅱ40分别焊接在中隔板36和后板26上,其左右分别焊接在下壳板1内侧和加强板30上。气动系统布置区设有干燥器、储气筒,所述中隔板36焊接有储气筒支架33、气动管路固定螺纹座32、干燥器支架37,储气筒支架33和干燥器支架37上分别设有储气筒组件安装孔和干燥器安装孔,前板11上设有蓄能器组件安装孔。检修门由铰链板35和门板38组成,并通过销轴39与检修门连接板34连接在一起,检修门连接板34上的安装孔为长圆孔,便于装拆、维护。
综上,箱体通过中隔板将整个箱体分为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气动系统布置区,其水泵固定在后板上,中隔板上设有干燥器支架、储气筒固定支架,干燥器固定孔、储气筒组件固定孔,气动管路固定螺纹座,前板上设有蓄能器组件安装孔,有效节省前车空间。检修门通过销轴连接在箱体上的铰链板上,且铰链板上的安装孔为长圆孔,采用销轴连接可以实现对检修门的前后左右调节,避免加工误差导致的检修门与下壳板配合不上的问题,方便拆卸维修,提高工作效率。防护网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的侧面,散热扇置于油温散热器的上方,其散热扇上方的防护罩一方面用于防护散热扇,另一方面防护罩侧面的护网与箱体侧面的防护网实现了冷热空气的上下对流,通过水冷给油散热,对变速箱散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箱体底部的后板上开有通气口,可有效防止雨水存留在箱体中,箱体造型和前车其它部件外形统一、协调,与整车造型、风格一致,外观美观,实现了箱体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缓解了前车架空间紧张的问题。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同样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获知的技术方案和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组合的方式来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检修门、中隔板(36)和防护网组件,
所述箱体通过中隔板(36)将整个箱体分为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气动系统布置区;
所述变速箱冷却系统布置区设有水泵、油温散热器和防护罩(3);
所述气动系统布置区设有干燥器和储气筒;
所述检修门通过销轴(39)连接在箱体上的铰链板(35)上;
所述防护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加强冷热空气对流,便于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由下壳体、上壳体、护栏安装座Ⅰ(4)、护栏安装座Ⅱ(5)、前板(11)、后板(26)和检修门连接板(3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由下壳板(1)、前板(11)、后板(26)、油温散热器安装板(29)、加强板(30)、中隔板(36)组成,所述油温散热器安装板(29)通过筋板Ⅰ(31)、筋板Ⅱ(40)分别焊接在中隔板(36)和后板(26)上,所述中隔板(36)焊接有储气筒支架(33)、气动管路固定螺纹座(32)、干燥器支架(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板(1)上设有胶圈Ⅰ(12)、螺纹座(13)、护套(14)、管路固定螺母(15)、吸尘管接头(16)、挡块(1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由上壳板(2)和焊接螺母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板(2)上设有防护罩(3)、护栏安装座Ⅰ(4)、护栏安装座Ⅱ(5)、盖板Ⅰ(6)、风道(18)、盖板Ⅱ(19)、胶圈Ⅱ(21)、防护网(28),所述防护罩(3)与盖板Ⅱ(19)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11)上焊接有前筋板Ⅰ(7)、前安装板(8)、前筋板Ⅱ(9);
所述前筋板Ⅰ(7)、前筋板Ⅱ(9)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上壳板(2)和下壳板(1)上,另一端焊接在前安装板(8)上;所述前安装板(8)与车架前壳侧板通过螺栓、加高套管(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板(26)上焊接有后筋板Ⅰ(20)、支撑板(22)、后安装板(23)、后筋板Ⅱ(24)、后筋板Ⅲ(25)、水泵固定板(27);
所述后筋板Ⅰ(20)一端焊接在上壳板(2)上,一端焊接在支撑板(22)上,支撑板(22)一端焊接在上壳板(2)上,另一端焊接在后安装板(23)上;
所述后筋板Ⅱ(24)和后筋板Ⅲ(25)一端焊接在后安装板(23)上,另一端分别焊接在下壳板(1)和上壳板(2)上;所述后安装板(23)与前车架右前柱连接板通过螺栓、加高套管(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修门由铰链板(35)和门板(38)组成,并通过销轴(39)与检修门连接板(34)连接在一起,检修门连接板上的安装孔为长圆孔;
所述防护网组件由防护网(28)、焊接螺母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壳板侧面上。
10.一种铰接式自卸车,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箱体。
CN202220728332.1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 Active CN217294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8332.1U CN217294682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8332.1U CN217294682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4682U true CN217294682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5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28332.1U Active CN217294682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4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317871A (ja) 車両エンジン室のための包囲装置
CN101407231B (zh) 摩托车
CN217294682U (zh) 一种多功能箱体及铰接式自卸车
EP1306490B1 (en) Swing operation vehicle
CN102602462A (zh) 汽车多功能驾驶室后悬置支架
CN100418838C (zh) 踏板摩托车
CN100560418C (zh) 汽车支架的结构
CN206856812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支架
CN2910755Y (zh) 踏板摩托车
CN213892163U (zh) 一种集成式散热风扇总成及汽车
CN100394021C (zh) 机动两轮车的燃油泵安装结构
JP5245651B2 (ja) トラクタ
CN212250276U (zh) 一种燃油加热器支架防护装置
CN210576104U (zh) 一种中重卡车用模块式电瓶箱组件
JP4200652B2 (ja) 作業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支持枠構造
CN205638747U (zh) 燃油泵布置结构及电喷车
CN216374554U (zh) 摩托车
CN216468240U (zh) 摩托车
CN216374837U (zh) 摩托车
CN205468518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系统
CN220616082U (zh) 摩托车
CN206012334U (zh) 一种客车散热系统安装机构
CN218376646U (zh) 一种油冷器和散热器的减震连接结构
CN2286715Y (zh) 摩托车引擎及吊架
CN217053569U (zh) 驾驶室外壳、驾驶室以及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