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8049U -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8049U
CN217258049U CN202123020030.3U CN202123020030U CN217258049U CN 217258049 U CN217258049 U CN 217258049U CN 202123020030 U CN202123020030 U CN 202123020030U CN 217258049 U CN217258049 U CN 217258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avity
injection
shaft
cyclic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200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伟
汪国
徐海虎
董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aogong Precision Di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aogong Precision D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aogong Precision D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aogong Precision 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200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8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8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8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第一模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型位,第一型位包括具备凹槽部成型位的环状座体型腔,环状座体型腔内设有连接部成型槽、两个连接筋成型槽及两个轴管体内腔型柱,环状座体型腔的型腔壁连接有拼接注胶座,拼接注胶座包括顶端注胶流道、注胶口、供给通道,第二模仁包括第二型位,第二型位包括管轴体管壁型腔。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双轴筒工件的高精度注塑成型,并且通过特定地拼接注胶座使得注胶口位置更合理,同时易于实现注胶架与注塑产品的脱模分离,产品精度得到较大提升,注塑作业更顺畅高效。满足批量化注塑生产需求,确保注塑工位的同步性,产品合格率得到较大提升。

Description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目前存在一种双轴筒工件,其为连接器公端连接座,该双轴筒工件包括环状座体和设置在该环状座体内的两个轴管体,两个轴管体具备位于该环状座体内的连接部,环状座体的内壁具备与该连接部相连的两个连接筋,环状座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与任一连接筋径向相对的凹槽部,需要对其精确注塑成型。
一般注塑模具采用公母模相仿形的结构,而注塑位一般位于轴管体的顶端或底端,因此存在注胶节点不规则现象,需要后期进行精铣磨确保轴管体的端面平滑完整,在注胶连接架分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凹陷残缺,很难实现修复,导致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注胶位置影响产品外型平滑完整性的问题,提出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所述双轴筒工件包括环状座体和设置在所述环状座体内的两个轴管体,两个所述轴管体具备位于所述环状座体内的连接部,所述环状座体的内壁具备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两个连接筋,所述环状座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与任一所述连接筋径向相对的凹槽部,
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具备相对合模位移的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
所述第一模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型位,所述第一型位包括用于所述环状座体成型的具备凹槽部成型位的环状座体型腔,所述环状座体型腔内设有两个轴管体内腔型柱、位于两个所述轴管体内腔型柱之间的连接部成型槽、与所述连接部成型槽相连的两个连接筋成型槽,所述环状座体型腔的型腔壁连接有拼接注胶座,所述拼接注胶座包括顶端注胶流道、位于所述环状座体型腔的内腔壁上的注胶口、连通所述顶端注胶流道与所述注胶口的供给通道,
所述第二模仁包括与所述第一型位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型位,所述第二型位包括用于与所述轴管体内腔型柱一一对应设置的管轴体管壁型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仁包括至少一个矩阵工位组,所述矩阵工位组包括中心注胶部和四个围绕所述中心注胶部的且呈矩阵排布的所述第一型位,所述中心注胶部具备与四个所述第一型位的顶端注胶流道相等距供给连通的等距连通注胶流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仁包括两个相间隔设置的所述矩阵工位组、位于两个所述矩阵工位组之间的中央供给部,所述中央供给部设有等距连通两个所述中心注胶部的同步供给流道。
优选地,所述轴管体与所述环状座体之间设有成对设置的镂空部,所述环状座体型腔内设有用于所述镂空部成型的镂空凸型部,所述连接筋成型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镂空凸型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轴管体内腔型柱设有位于所述环状座体型腔内的环凸成型部。
优选地,所述轴管体内腔型柱的自由端设有窄口凸柱体。
优选地,所述管轴体管壁型腔的腔底设有与所述窄口凸柱体相配合的花键成型槽位。
优选地,所述环状座体的底部设有凸台体,所述第二型位包括用于所述凸台体成型的凸台体成型凹槽,所述管轴体管壁型腔位于所述凸台体成型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能实现双轴筒工件的高精度注塑成型,并且通过特定地拼接注胶座使得注胶口位置更合理,同时易于实现注胶架与注塑产品的脱模分离,产品精度得到较大提升,注塑作业更顺畅高效。
2.通过矩阵工位组能满足批量化注塑生产需求,确保注塑工位的同步性,产品完整度和统一度得到较大提升。
3.整体设计针对性较强,满足各成型部的成型精度需求,确保后续公母端配接稳定可靠,产品合格率得到较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中第一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中第二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轴筒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如图4所示,双轴筒工件包括环状座体10和设置在环状座体10内的两个轴管体11,两个轴管体11具备位于环状座体10内的连接部12,环状座体10的内壁具备与连接部12相连的两个连接筋13,环状座体10的外周壁上设有与任一连接筋径向相对的凹槽部14,传统注塑模具采用针对轴管体11的自由端注胶,存在注胶口不规则现象,后期需要进行铣磨加工,成本较高产品合格率较低。
针对此情况,本案提出了如图1至图3所示的注塑模具,其包括具备相对合模位移的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
第一模仁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型位3,第一型位3包括用于环状座体10成型的具备凹槽部成型位310的环状座体型腔31,环状座体型腔31内设有两个轴管体内腔型柱32、位于两个轴管体内腔型柱32之间的连接部成型槽33、与连接部成型槽相连的两个连接筋成型槽34,环状座体型腔31的型腔壁连接有拼接注胶座4,拼接注胶座4包括顶端注胶流道41、位于环状座体型腔的内腔壁上的注胶口42、连通顶端注胶流道与注胶口的供给通道。
第二模仁2包括与第一型位3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型位5,第二型位5包括用于与轴管体内腔型柱一一对应设置的管轴体管壁型腔6。
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
通过第一型位3和第二型位5设计,满足拼合形成特定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成型腔需求,并且通过特定拼接注胶座4能形成侧供给的环状座体型腔31,使得注胶口42位于环状座体10的外周壁上,在进行脱模作业时,自动将位于内腔壁注胶口42处的注胶连接部相分离,满足注塑件与注胶架相分离需求,并且轴向退件存在平整剪切力,确保外周壁平滑可靠,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轴管体内腔型柱32与管轴体管壁型腔6相配合,满足轴管体11精确成型需求,而环状座体型腔31的凹槽部成型位310、连接部成型槽33、连接筋成型槽34能实现环状座体10成型及环状座体10与轴管体11的一体成型需求,确保工件注塑成型可靠稳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模仁1包括至少一个矩阵工位组7,矩阵工位组7包括中心注胶部71和四个围绕中心注胶部71的且呈矩阵排布的第一型位3,中心注胶部71具备与四个第一型位的顶端注胶流道相等距供给连通的等距连通注胶流道72。
具体地说明,通过中心注胶部71与等距连通注胶流道72能实现对顶端注胶流道的同步供给,满足批量化注塑成型需求,同时利于注塑架成型需求,满足注塑架连通的整体卸离,提高了注塑连贯性需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模仁1包括两个相间隔设置的矩阵工位组7、位于两个矩阵工位组7之间的中央供给部8,中央供给部设有等距连通两个中心注胶部的同步供给流道80。
即增加了一次注塑成型数量,同时满足注塑同步性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注塑成型效率,产品完整性可靠稳定,统一度较高。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轴管体11与环状座体10之间设有成对设置的镂空部15,环状座体型腔内设有用于镂空部成型的镂空凸型部311,连接筋成型槽位于相邻两个镂空凸型部之间。
具体地说明,轴管体11与环状座体10之间具备管壁连接部16和连接筋13,通过该特定镂空凸型部311设计,满足轴管体11与环状座体40之间的连接成型需求,结构稳定可靠,该镂空凸型部311为后期连接特定结构,通过镂空凸型部311满足后续配接精度需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轴管体内腔型柱32设有位于环状座体型腔内的环凸成型部321。
即用于轴管体11一端的内凹环台17成型需求,满足特定结构成型需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轴管体内腔型柱32的自由端设有窄口凸柱体322。管轴体管壁型腔的腔底设有与窄口凸柱体相配合的花键成型槽位。
该窄口凸柱体322与花键成型槽位相配合,能实现轴管体11自由端的特定花键位18成型,提供了花键位18的壁厚需求,满足其结构强度要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环状座体10的底部设有凸台体19,第二型位2包括用于凸台体成型的凸台体成型凹槽9,管轴体管壁型腔位于凸台体成型凹槽内。
该凸台体19为环状座体10的加强及与母端的配接结构,通过该凸台体成型凹槽9能满足其高精度成型需求。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能实现双轴筒工件的高精度注塑成型,并且通过特定地拼接注胶座使得注胶口位置更合理,同时易于实现注胶架与注塑产品的脱模分离,产品精度得到较大提升,注塑作业更顺畅高效。通过矩阵工位组能满足批量化注塑生产需求,确保注塑工位的同步性,产品完整度和统一度得到较大提升。整体设计针对性较强,满足各成型部的成型精度需求,确保后续公母端配接稳定可靠,产品合格率得到较大提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所述双轴筒工件包括环状座体和设置在所述环状座体内的两个轴管体,两个所述轴管体具备位于所述环状座体内的连接部,所述环状座体的内壁具备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两个连接筋,所述环状座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与任一所述连接筋径向相对的凹槽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具备相对合模位移的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
所述第一模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型位,所述第一型位包括用于所述环状座体成型的具备凹槽部成型位的环状座体型腔,所述环状座体型腔内设有两个轴管体内腔型柱、位于两个所述轴管体内腔型柱之间的连接部成型槽、与所述连接部成型槽相连的两个连接筋成型槽,所述环状座体型腔的型腔壁连接有拼接注胶座,所述拼接注胶座包括顶端注胶流道、位于所述环状座体型腔的内腔壁上的注胶口、连通所述顶端注胶流道与所述注胶口的供给通道,
所述第二模仁包括与所述第一型位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型位,所述第二型位包括用于与所述轴管体内腔型柱一一对应设置的管轴体管壁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仁包括至少一个矩阵工位组,所述矩阵工位组包括中心注胶部和四个围绕所述中心注胶部的且呈矩阵排布的所述第一型位,所述中心注胶部具备与四个所述第一型位的顶端注胶流道相等距供给连通的等距连通注胶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仁包括两个相间隔设置的所述矩阵工位组、位于两个所述矩阵工位组之间的中央供给部,所述中央供给部设有等距连通两个所述中心注胶部的同步供给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管体与所述环状座体之间设有成对设置的镂空部,所述环状座体型腔内设有用于所述镂空部成型的镂空凸型部,所述连接筋成型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镂空凸型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管体内腔型柱设有位于所述环状座体型腔内的环凸成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管体内腔型柱的自由端设有窄口凸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轴体管壁型腔的腔底设有与所述窄口凸柱体相配合的花键成型槽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座体的底部设有凸台体,所述第二型位包括用于所述凸台体成型的凸台体成型凹槽,所述管轴体管壁型腔位于所述凸台体成型凹槽内。
CN202123020030.3U 2021-12-03 2021-12-03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17258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20030.3U CN217258049U (zh) 2021-12-03 2021-12-03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20030.3U CN217258049U (zh) 2021-12-03 2021-12-03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8049U true CN217258049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20030.3U Active CN217258049U (zh) 2021-12-03 2021-12-03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8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8348A (zh) 分流板及其热流道系统
CN217258049U (zh) 双轴筒工件的注塑模具
CN204076679U (zh) 塑料制品注塑模具
CN214491372U (zh) 柱卡批量注塑模具
CN201516680U (zh) 一种液晶电视前壳注塑模具结构
CN217257945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的注塑模具
CN203557639U (zh) 一种潜伏进胶式模具
CN210436528U (zh) 一种用于制造垃圾桶的模具
CN217257947U (zh) 配接环的注塑模具
CN108819154B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汽车内饰件模具
CN209955190U (zh) 一种枢轴配接环体的注塑模具
CN210651680U (zh) 弹性密封销的注塑模具
CN216992896U (zh) 一种无水口产生的模具
CN205871047U (zh) 可快速更换流道的注塑模具
CN112339234A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冷却系统
CN214491374U (zh) 一种端盖座壳的注塑模具
CN211363306U (zh) 浇口套
CN204488030U (zh) 一种注塑吹塑双工位成型模具
CN215472716U (zh) 汽车音量旋钮的注塑模具
CN214820498U (zh) 液晶转轴盖的模具
CN214491373U (zh) 一种封盖体的注塑模具
CN213593517U (zh) 用于风机盖体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18519091U (zh) 一种高效率双工位注塑模具
CN219903156U (zh) 用汽车后视镜的注塑模具
CN215589834U (zh) 笔记本电源开关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ing Wei

Inventor after: Wang Yuan

Inventor after: Xu Haihu

Inventor after: Dong Jun

Inventor before: Ding 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Guo

Inventor before: Xu Haihu

Inventor before: Dong 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