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5039U - 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5039U
CN217215039U CN202122597129.3U CN202122597129U CN217215039U CN 217215039 U CN217215039 U CN 217215039U CN 202122597129 U CN202122597129 U CN 202122597129U CN 217215039 U CN217215039 U CN 217215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tor
port hole
notch
waveguide filter
inpu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71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南信
金宰弘
朴钟赫
申铅浩
金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MW Inc
Original Assignee
KMW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1436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6245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MW Inc filed Critical KMW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5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5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7Hollow waveguide filters
    • H01P1/208Cascaded cavities; Cascaded resonators inside a hollow waveguide structure
    • H01P1/2088Integrated in a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02Dielectric waveguid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85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尤其,包括:外罩,由具有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形成,包括通过内部隔板被部分划分的多个共振块;多个共振器,通过分别设置于多个共振块的多个共振器柱分别起到单一共振器的功能,多个上述共振块设置于上述外罩;以及输入端口孔及输出端口孔,上述输入端口孔以向多个上述共振器中的一个输入信号的方式与输入端口连接,上述输出端口孔以向多个上述共振器中的一个输出信号的方式与输出端口连接,在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中的一个中,朝向越过多个上述共振器柱中相邻配置的共振器柱的共振器柱延伸的槽口结构条以形成为的一体的方式加工形成在上述外罩,由此,容易进行通带的槽口设计。

Description

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即,可以在与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相邻的共振器之间实现交叉耦合,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与输入端口及输出端口相连接。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无线通信服务的种类的增加,频率环境变得复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率有限,因此,需要有效地利用尽可能接近无线通信通道的频率资源。
但是,在提供多种无线通信服务的环境中会发生信号干扰,因此,天线为了将相邻频率资源之间的信号干扰最小化而包括对于特定频带的频带滤波器。
通常,为了改善频带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而需要采用传输零点(transmissionzero,以下,称之为“槽口(notch)”),这通过在并不相邻的共振器件之间采用交叉耦合(cross coupling)来实现。
在RF滤波器中,陶瓷波导滤波器在周围被导体膜覆盖的电介质块中包括用于调节槽口的共振器。共振器被设计成通过向电磁波赋予共振特性来限制特定频率。
在此情况下,通常,若通过偶数个共振器进行交叉耦合,则产生通带的左右对称的槽口,若通过单数个共振器进行交叉耦合,则根据耦合的种类,左侧或右侧产生1个槽口。
这种通信用滤波器的槽口实现应根据通信系统的性能以多种方式实现,但是在实现适合通信系统的特性的滤波器方面,性能将受到限制。
由此,在天线中,需要根据通信系统不同地设置滤波器,以可在特定通带的左右实现槽口。
但是,现有技术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仅揭示了用于通过共振器与共振器之间的耦合实现左右槽口的结构,其结构非常复杂,另一方面,很难向滤波器内部插入为了实现交叉耦合而追加的结构物,从而难以进行有效的耦合设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10-0836063号(2008年06月09日公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即,采用可以与输入端口孔和输出端口孔中的一个交叉耦合的结构,由此,强化特定通带的特性,上述输入端口孔和输出端口孔与输入端口及输出端口连接。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即,即使没有向滤波器内部插入用于实现交叉耦合的追加结构物,也可以设计出设计者所需要的耦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可由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包括:外罩,由具有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形成,包括通过内部隔板被部分划分的多个共振块;多个共振器,通过分别设置于多个共振块的多个共振器柱分别起到单一共振器的功能,多个上述共振块设置于上述外罩;以及输入端口孔及输出端口孔,上述输入端口孔以向多个上述共振器中的一个输入信号的方式与输入端口连接,上述输出端口孔以向多个上述共振器中的一个输出信号的方式与输出端口连接,在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中的一个中,朝向越过多个上述共振器柱中相邻配置的共振器柱的共振器柱延伸的槽口结构条以形成为的一体的方式加工形成在上述外罩。
其中,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可在与形成有多个上述共振器柱的上述外罩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形成,上述槽口结构条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
并且,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可在与形成有多个上述共振器柱的上述外罩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形成,上述槽口结构条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以与上述共振器柱的地面平行的方式水平延伸而成。
并且,上述槽口结构条可在与形成有多个上述共振器柱的上述外罩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以槽形状切开加工而成,被加工成其深度小于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的深度。
并且,可进一步加工形成槽口分割槽,其深度大于从上述槽口结构条的前端部到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为止的深度。
并且,在相当于与形成有上述槽口结构条的上述输入端口孔或与输出端口孔对应的共振块的上述外罩的一面形成的共振器柱(以下,称为“对应柱”)及与上述对应柱相邻的共振器柱(以下,称为“相邻柱”)之间可通过上述内部隔板和形成于上述外罩的侧壁的外部隔板划分。
并且,可根据在相当于上述输入端口孔或与输出端口孔对应的共振块的上述外罩的一面形成的共振器柱(以下,称为“对应柱”)的深度,补充整体频率的高地不同。
并且,当以与上述对应柱相邻的共振器柱(以下,称之为“相邻柱”)的深度为基准,上述对应柱的深度相对变深时,以使上述整体频率降低与上述对应柱与上述相邻柱的深度差相应程度的方式进行补充。
并且,当以与上述对应柱相邻的共振器柱(以下,称之为“相邻柱”)的深度为基准,上述对应柱的深度相对变浅时,以使上述整体频率上升与上述对应柱与上述相邻柱的深度差相应程度的方式进行补充。
并且,根据是否存在上述槽口分割槽,当滤波频率时,在通带的左侧或右侧形成的槽口的种类有可能不同。
并且,槽口结构条、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可形成镀膜金属材质的薄膜部。
并且,上述槽口结构条为了防止与在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和上述外罩的外部面镀膜的薄膜部的短路而可被未镀敷部划分。
并且,与相互划分形成有在多个上述共振器柱中相邻配置的共振器柱(以下,称为“第一共振器柱”)的共振块(以下,称为“第一共振器块”)及形成有越过上述第一共振器柱的共振器柱(以下,称为“第二共振器柱”)的共振块(以下,称为“第二共振器块”)的隔板相比,上述槽口结构条及上述槽口分割槽的前端可至少更向上述第二共振器柱侧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通过从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中的一个延伸的槽口结构条及槽口分割槽实现交叉耦合,因此,容易进行外罩内部的共振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图1的结构中形成槽口结构条或槽口分割槽的外罩的另一面方向的多种实施例的投影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投影立体图。
图4为示出图3的外罩的一面及另一面的投影俯视图。
图5为示出图3的结构中的槽口结构条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立体图。
图7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图表及其电路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投影立体图。
图9为示出图8的外罩的一面及另一面的投影俯视图。
图10为示出图8的结构中的槽口结构条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立体图。
图1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图表及其电路结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100a、100b:陶瓷波导滤波器 110a、110b:外罩
121~126:共振器柱 131:内部隔板
132:外部隔板 141:输入端口孔
141a:槽口结构条 141b:槽口分割槽
142:输出端口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及实现这些的方法将参照与附图一同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变得更加明确。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实现为多种不同形态,只是,本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变得完整,并未了向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告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提供。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的范畴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的结构中形成槽口结构条或槽口分割槽的外罩的另一面方向的多种实施例的投影立体图。
通信用天线包括用于滤波特定通带的信号的滤波器。根据特性,滤波器可以使用腔体滤波器、波导滤波器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以设置于天线的导波滤波器中,使用陶瓷材质的电介质的陶瓷波导滤波器100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包括多个共振块(未图示)。
通常,陶瓷波导滤波器100包括至少4个共振块,在构成一个滤波器的外罩110可设置4个至20个共振块。如图1所示,以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由6个共振块构成,在每个共振块内设置一个共振器柱121~126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中,在由陶瓷材质的电介质形成的一个外罩110形成6个共振块,各个共振块的一部分可通过后述的内部隔板131或外部隔板132划分。
在各个共振块的内部填充电介质,电介质材料可以使用陶瓷或空气,也可以使用其他电介质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中,将上述电介质材料限定为陶瓷材料来进行说明。
同时,一个(即,单一)外罩110的外部面可整体形成由金属材质镀膜的薄膜部。即,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中,整体外部面通过薄膜部向外罩110的内部或外部的电信号传递除后述的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之外完全被屏蔽,经由输入端口孔141和输出端口孔142的信号可在外罩110的内部通过薄膜部与外部屏蔽信号的状态下执行滤波。
多个共振块分别作为一个共振器工作,通过6个共振块,可形成由6个共振器构成的陶瓷波导滤波器100。
另一方面,在每个共振块可设置一个共振器柱121~126。共振器柱121~126也可以形成插入与形成共振块的陶瓷材质的介电常数不同的电介质的形态。通常,空气为具有规定介电常数的电介质的一种,空气也可以为构成共振器柱121~126的材质,当假设共振器柱121~126具有空气的介电常数时,以去除各个共振器的一部分的空间形态形成各个共振器柱121~126。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各个共振器柱121~126形成插入具有空气的介电常数的电介质的中空形态为前提进行说明。对于后述的内部隔板131及外部隔132的情况应进行相同的解释。
在各个共振器柱121~126为空气的情况下,在外罩110以空的空间形态切开或者以去除的形态形成,在各个共振器柱121~126由具有规定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形成的情况下,以向外罩110的内部插入各个共振器柱121~126的形状的形态形成。
共振器柱121~126可形成于构成各个共振块的外罩110的一面(上部面)或另一面(下部面)。其中,共振器柱121~126形成于外罩110的一面和另一面的准确含义如下,即,各个共振器柱121~126的外侧面以与外罩110的外侧面(一面或另一面)匹配的方式形成于外罩110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第一共振器柱121设置于第一共振块的一面(上部面)的情况下,其他共振器柱122~126也可设置于各个共振块的一面(上部面)。即,所有共振器柱121~126的外侧面可以在外罩110的一面(上部面)匹配设置。
在各个共振器柱121~126由具有规定介电常数的空气形成的情况下,设置于外罩110的一面(上部面)或另一面(下部面)的含义为各个开口方向朝向外罩110的一面(上部面)或另一面(下部面)开口形成。
第一共振块至第六共振块与第一共振器柱121至第六共振器柱126结合并分别作为独立共振器工作。由此,在一个外罩110可形成第一共振器至第六共振器等6个。
在各个共振块之间可形成内部隔板131或外部隔板132,根据各个隔板131、132的大小(宽度、长度)和位置,可以改变各个共振块的大小及共振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中,如图1及图2所示,隔板(wall)可包括内部隔板131和外部隔板132。
在以外罩110的外观具有以沿着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的矩形剖面的六面体形状为前提的情况下,内部隔板131以从长度方向一侧端中间部分接近长度方向另一侧端中间部分(即,长度方向另一侧端部中间部分)的方式切开形成,在至少2处中以沿着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式延伸规定长度来具有“+”字形状。
尤其,外部隔板132可从外罩110的一侧端部向内侧切开固定深度形成,以相互划分具有形成有后述的槽口结构条141a的第一共振器柱121和第二共振器柱122的共振块。
其中,如上所述,在与形成有后述的槽口结构条141a的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对应的共振块的共振器柱(作为第一共振器柱121,以下,称之为“对应柱”)及与对应柱121相邻的共振器柱(作为第二共振器柱122,以下,称之为“相邻柱”)之间可通过内部隔板131被部分划分,同时通过形成于外罩110的侧壁的外部隔板132划分。
更详细地,在以共振块形成6个为前提的情况下,内部隔板131为全部参与物理划分各个共振块的结构物,相反,外部隔板132仅参与划分为了后述的C耦合或L耦合的实现而进行交叉耦合的共振块之间的结构物。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投影立体图,图4为示出图3的外罩的一面及另一面的投影俯视图,图5为示出图3的结构中的槽口结构条的剖视图,图6为图5的立体图,图7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图表及其电路结构图。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a可包括:外罩110a,由具有规定介电常数的电解质形成,通过内部隔板131被部分划分;多个共振器,通过在形成于外罩110a的多个共振块分别形成的多个共振器柱121~126分别起到单一共振器的功能;输入端口孔141,以向多个共振器中的一个输入信号的方式与输入端口(未图示)连接;以及输出端口孔142,以从多个共振器中的一个输出信号的方式与输出端口(未图示)连接。
其中,在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中的一个中,朝向越过多个共振器柱121~126中最相邻配置的共振器柱(以121表示的第一共振器柱(对应柱))的共振器柱(以122表示的第二共振器柱(相邻柱))延伸的槽口结构条141a以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加工形成在外罩110a。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a中,限定为槽口结构条141a从输入端口孔141延伸形成来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槽口结构条141a从输入端口孔141延伸形成,在信号的输入步骤时间点,可在与越过第一共振器柱121的第二共振器柱122之间实现耦合(C耦合或L耦合)。
其中,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形成于外罩110a的另一面,上述外罩110a的另一面相当于形成有多个共振器柱121~126的一面的相反面,槽口结构条141a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
更详细地,如图3所示,槽口结构条141a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与共振器柱(即,第二共振器柱(相邻柱),122)的底部面以平行的方式水平延伸而成。
其中,槽口结构条141a可在形成有多个共振器柱121~126的外罩110a的一面和相反面以槽形状切开加工形成,其深度可被加工成小于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的深度。
同时,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a还可加工形成槽口分割槽141b,其深度大于从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部到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为止的深度。
与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相比,槽口分割槽141b更接近第二共振器柱122(相邻柱)的底部面(即,地面),当具有槽口分割槽141b时,在输入端口孔141与第二共振器柱122之间可实现C耦合(coupling),如图7所示,在通带的左侧端可形成C槽口。
其中,槽口分割槽141b可执行使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部的深度相对不同的功能,如图3至图6所示,当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部的深度相对深时,随着槽口分割槽141b与第二共振器柱122(相邻柱)之间的相对隔开距离小,可实现形成上述C槽口的C耦合。
相反,在如未形成槽口分割槽141b的后述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b的情况下,随着槽口结构条141b的前端与第二共振器柱122(相邻柱)之间的相对隔开距离相对大,可实现用于形成L槽口的L耦合,而并非为C槽口。
其中,作为与后述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b区分的特征要素,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a中,可根据在槽口结构条141a是否追加形成槽口分割槽141b来确定。
槽口分割槽141b的追加形成与否(即,是否以一实施例或以另一实施例实现)为如下的要素,即,使从输入端口孔141到第二共振器柱122相邻柱的物理隔开距离不同,由此,以具有感应性(Inductance)或电容性(capacitance)的电特性中的一个特性的方式确定长度。
更详细地,在包括槽口分割槽141b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a的情况下,通过与第二共振器柱122(相邻柱)相邻形成的槽口分割槽141b在第二共振器柱122之间物理形成电场(Electric-field,E-field),从而可以在通带左侧形成基于电容性耦合的C槽口。
相反,在未形成槽口分割槽141b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b的情况下,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从第二共振器122相对隔开,因此,在第二共振器柱122之间磁力形成电场(Magnetic-field,H-field),从而可以在通带右侧实现基于感应性耦合的L槽口。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根据是否存在上述槽口分割槽141b,当滤波频率时,在通带的左侧或右侧形成的槽口的种类可不同。
为了容易实现上述交叉耦合,优选地,与以划分形成有第一共振器柱121(对应柱)的第一共振块与形成有第二共振器柱122(相邻柱)的第二共振块的方式形成的外部隔板132相比,槽口结构条141a或槽口分割槽141b的前端以更向第二共振器柱122(相邻柱)侧延伸的长度形成。在槽口结构条141a或槽口分割槽141b的前端比外部隔板132进一步从第二共振器柱122(相邻柱)隔开的情况下(即,以从第一共振器柱121(对应柱)延伸的长度不会越过外部隔板132的方式延伸而成的情况),通过去除外部隔板132的窗口来实现交叉耦合并不轻松。另一方面,槽口结构条141a和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可以形成镀膜金属材质的镀膜部。其中,薄膜部可以被理解成在外罩110a的整个外部面形成的薄膜部的概念。
即,与在形成有共振器柱121~126的内侧面镀膜金属材质相同,槽口结构条141a及槽口分割槽141b可以在内侧面均形成薄膜部。
其中,槽口结构条141a及槽口分割槽141b为了防止与在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外罩110a的外部面镀膜的薄膜部的短路而可以被未镀敷部143划分。与薄膜部不同,未镀敷部143应理解成并未被镀敷处理的部位的概念。
通过与薄膜部划分的未镀敷部143,也可以在槽口结构条141a及槽口分割槽141b与第二共振器柱122之间对短路(short)及开放结合的2个槽口特性进行区分设计。
例如,如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a,在槽口结构条141a及槽口分割槽141b的内侧面可形成薄膜部,仅可在与槽口结构条141a连接的输入端口孔141周边部形成未镀敷部143,如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b,还能够以均包括输入端口孔141及槽口结构条141a的方式形成未镀敷部14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投影立体图,图9为示出图8的外罩的一面及另一面的投影俯视图,图10为示出图8的结构中的槽口结构条的剖视图,图11为图10的立体图,图1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图表及其电路结构图。
如图8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b可被定义为在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部未形成槽口分割槽141b的实施例。
即,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b中,从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中的一个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以与作为相邻柱的第二共振器柱122的前部面平行的方式水平延伸而成,未形成上述槽口分割槽141b,由此,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100a相比,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与第二共振器柱122之间的相对隔开距离更大。
其中,如上所述,优选地,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比以区分第一共振块与第二共振块的方式形成的隔板132更向第二共振器柱122侧延伸而成,以轻松实现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与第二共振器柱122之间的交叉耦合。
另一方面,如图5及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参照图5)及另一实施例(参照图10)的天线用陶瓷波导管滤波器100a、100b中,可根据作为在相当于输入端口孔141或与输出端口孔142对应的共振块的外罩110的一面形成的共振器柱的对应柱的深度,补充整体频率的高地不同。
尤其,在本发明实施例100a、100b的情况下,随着在外罩110追加形成槽口结构条141a及槽口分割槽141b,当初设计的整体频率上升或降低,如上改变的频率可通过作为对应柱的第一共振器柱121的深度形状调节来补充。
更详细地,当以作为相邻柱的第二共振器柱122的深度为基准,作为对应柱的第一共振器柱121的深度相对变深时,以使整体频率降低与作为对应柱的第一共振器柱121与作为相邻柱的第二共振器柱122的深度差相应程度的方式进行补充。
相反,当以作为相邻柱的第二共振器柱122的深度为基准,作为对应柱的第一共振器柱121的深度相对变浅时,以使整体频率上升与作为对应柱的第一共振器柱121与作为相邻柱的第二共振器柱122的深度差相应程度的方式进行补充。
另一方面,当在槽口结构条141a的前端部未形成槽口分割槽141b时,如图12所示,随着实现输入端口孔141与第二共振器柱122之间的L耦合,在通带右侧端形成L槽口,以此可强化频率特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的多个实施例100a、100b可根据从输入端口孔141或输出端口孔142延伸而成的槽口结构条141a或槽口分割槽141b实现不同的耦合,可以简化多个共振器柱121~126的结构设计,无需向外罩110的内部插入追加结构物,因此,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性及可靠性。
以将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有结构要素结合成一个来工作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种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范围内,根据实施例,所以结构要素也可以选择性地结合成一个以上来工作。
以上的说明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只要是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

Claims (13)

1.一种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外罩,由具有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形成,包括通过内部隔板被部分划分的多个共振块;
多个共振器,通过分别设置于多个共振块的多个共振器柱分别起到单一共振器的功能,多个上述共振块设置于上述外罩;以及
输入端口孔及输出端口孔,上述输入端口孔以向多个上述共振器中的一个输入信号的方式与输入端口连接,上述输出端口孔以从多个上述共振器中的一个输出信号的方式与输出端口连接,
在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中的一个中,朝向越过多个上述共振器柱中相邻配置的共振器柱的共振器柱延伸的槽口结构条以形成为的一体的方式加工形成在上述外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在与形成有多个上述共振器柱的上述外罩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形成,
上述槽口结构条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在与形成有多个上述共振器柱的上述外罩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形成,
上述槽口结构条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以与上述共振器柱的地面平行的方式水平延伸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结构条在与形成有多个上述共振器柱的上述外罩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以槽形状切开加工而成,被加工成其深度小于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加工形成槽口分割槽,其深度大于从上述槽口结构条的前端部到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为止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相当于与形成有上述槽口结构条的上述输入端口孔或与输出端口孔对应的共振块的上述外罩的一面形成的对应柱及与上述对应柱相邻的相邻柱之间通过上述内部隔板和形成于上述外罩的侧壁的外部隔板划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根据在相当于上述输入端口孔或与输出端口孔对应的共振块的上述外罩的一面形成的对应柱的深度,补充整体频率的高地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当以与上述对应柱相邻的相邻柱的深度为基准,上述对应柱的深度相对变深时,以使上述整体频率降低与上述对应柱与上述相邻柱的深度差相应程度的方式进行补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当以与上述对应柱相邻的相邻柱的深度为基准,上述对应柱的深度相对变浅时,以使上述整体频率上升与上述对应柱与上述相邻柱的深度差相应程度的方式进行补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根据是否存在上述槽口分割槽,当滤波频率时,在通带的左侧或右侧形成的槽口的种类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结构条、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形成镀膜金属材质的薄膜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结构条为了防止与在上述输入端口孔或输出端口孔和上述外罩的外部面镀膜的薄膜部的短路而被未镀敷部划分。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与相互划分形成有在多个上述共振器柱中相邻配置的第一共振器柱的第一共振块及形成有越过上述第一共振器柱的第二共振器柱的第二共振块的隔板相比,上述槽口结构条及上述槽口分割槽的前端至少更向上述第二共振器柱侧延伸。
CN202122597129.3U 2020-10-29 2021-10-27 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 Active CN21721503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141822 2020-10-29
KR10-2020-0141822 2020-10-29
KR10-2021-0143606 2021-10-26
KR1020210143606A KR102662455B1 (ko) 2020-10-29 2021-10-26 안테나용 세라믹 도파관 필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5039U true CN217215039U (zh) 2022-08-16

Family

ID=81382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7129.3U Active CN217215039U (zh) 2020-10-29 2021-10-27 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1353A1 (zh)
EP (1) EP4239785A1 (zh)
JP (1) JP2023547168A (zh)
KR (1) KR20240060565A (zh)
CN (1) CN217215039U (zh)
WO (1) WO202209279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2072B2 (ja) 2001-07-17 2007-04-04 東光株式会社 誘電体導波管フィルタとその実装構造
KR101191751B1 (ko) * 2010-02-24 2012-10-16 (주)지엠더블유 입출력 포트를 이용하여 너치를 구현하는 rf캐비티 필터
US9030279B2 (en) * 2011-05-09 2015-05-12 Cts Corporation Dielectric waveguide filter with direct coupling and alternative cross-coupling
JP6812670B2 (ja) * 2016-06-17 2021-01-13 Tdk株式会社 誘電体フィルタ
KR20180134830A (ko) * 2018-12-13 2018-12-19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노치 구조를 채용한 무선 주파수 필터
KR102319051B1 (ko) * 2019-01-08 2021-11-02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도파관 필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61353A1 (en) 2023-08-17
JP2023547168A (ja) 2023-11-09
KR20240060565A (ko) 2024-05-08
EP4239785A1 (en) 2023-09-06
WO2022092792A1 (ko)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8195B2 (en) Radio frequency filter employing notch structure
KR102193435B1 (ko) 세라믹 웨이브가이드 필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0040477U (zh) 一种交叉耦合滤波器
KR102241217B1 (ko) 세라믹 웨이브가이드 필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034359B (zh) 带通滤波器
CN212257630U (zh) 波导管滤波器
US6597263B2 (en) Dielectric filter having notch pattern
KR20160015063A (ko) 노치 구조를 가진 무선 주파수 필터
KR102662455B1 (ko) 안테나용 세라믹 도파관 필터
CN114430873B (zh) 波导管滤波器
CN217215039U (zh) 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
CN105720330A (zh) 基于新型互补开口谐振环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
CN210379367U (zh) 陶瓷介质滤波器
US4802234A (en) Mode selective band pass filter
CN116802928A (zh) 天线用陶瓷波导滤波器
KR20180134830A (ko) 노치 구조를 채용한 무선 주파수 필터
KR20180042190A (ko) 노치 구조를 채용한 무선 주파수 필터
CN210182542U (zh) 介质滤波器、信号收发装置及基站
CN114270623B (zh) 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
CN216288880U (zh) 波导管滤波器
EP3968452A1 (en) Multi-type filter assembly
CN110896163A (zh) 可实现单个带外传输零点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KR101181091B1 (ko) 튜닝 범위 확대를 위한 튜너블 필터
CN217182387U (zh) 陶瓷波导滤波器
CN113410603B (zh) 一种微波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及微波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