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9760U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09760U CN217209760U CN202220535708.7U CN202220535708U CN217209760U CN 217209760 U CN217209760 U CN 217209760U CN 202220535708 U CN202220535708 U CN 202220535708U CN 217209760 U CN217209760 U CN 2172097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flow
- curtain
- air
- wet curt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59 micr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包括:帘体,帘体为非吸水件,帘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帘体在水平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帘体上包括多个导流部,多个导流部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相邻两个导流部之间限定出过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帘结构,使用更加安全,使用寿命更长。空气从进风侧进入,在通过两个相邻导流部之间的过风通道时,不仅与下流的水帘接触,还与导流部表面的水膜接触,空气与水流接触面积大,加湿效果强。而且在多个导流部的承载下水流单次循环流动时间延长,可以降低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加湿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常见的加湿器包括超声波加湿器和蒸发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为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技术将水雾化为超微粒子,再通过风吹出扩散至空气中,以此来达到加湿的目的。但是这种加湿器在将水雾吹出时也会将水中的杂质吹出,如果水中有害物质较多对人体危害较大。蒸发加湿器采用湿帘来增加水的有效蒸发面积,在风机的作用下,可以达到更高的加湿效率。
在相关技术中,湿帘一般采用具有吸水性的帘布或者纸质制成,湿帘在长时间的吸水浸泡后容易发生碎裂。为保证加湿器的加湿效果,需要对湿帘及时进行更换,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帘布或纸质的湿帘内部容易滋生细菌,随着风机的吹动,细菌容易与水分一同分散至空气中,用户在吸入后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这种湿帘结构使用损耗少,不易滋生细菌,安全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帘结构,包括:帘体,所述帘体为非吸水件,所述帘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帘体在水平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帘体上包括多个导流部,多个所述导流部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限定出过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帘结构,帘体为非吸水件可减少霉变概率,从而使用更加安全,且提高了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水流在依次经多个导流部拦截后,受张力作用不仅容易在导流部表面流动形成水膜,从导流部上流下的水流容易形成表面积较大的水帘。空气从进风侧进入,在通过两个相邻导流部之间的过风通道时,不仅与下流的水帘接触,还与导流部表面的水膜接触,空气与水流接触面积大,加湿效果强。而且在多个导流部的承载下水流单次循环流动时间延长,可以降低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为从所述进风侧到所述出风侧方向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长条形。
具体地,所述导流板为弧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部为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从所述进风侧到所述出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导流板,或者为从所述出风侧到所述进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导流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流部均为所述导流板,多个所述导流板包括沿上下方向交替分布的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
具体地,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上端比上方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端,更靠近所述出风侧;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上端比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下端,更靠近所述进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尺寸为板宽;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板宽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板宽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在向下方向上板体厚度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部上设有挡筋,所述挡筋沿从所述进风侧到所述出风侧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挡筋为多个,多个所述挡筋沿所述导流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最上方所述导流部上设有多个分流筋,所述多个分流筋的一端临近所述帘体的进水端设置,所述多个分流筋的另一端沿所述导流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以使水流分开流动。
可选地,所述帘体的进水端形成为多个导液柱,多个所述导液柱沿所述导流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分流筋为多组且分别邻近多个所述导液柱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帘体包括:两个竖边板,两个所述竖边板竖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所述导流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边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帘体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帘体为塑料件、铝件、陶瓷件中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帘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帘体,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帘体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帘体的侧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帘体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帘体的俯视方向的局部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帘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湿帘结构100、
帘体10、
连接部11、竖边板112、
导流部12、
导流板120、第一导流板1201、第二导流板1202、挡筋1203、分流筋1204、过风通道13、
导液柱16、引流柱17、
布水件20、分水孔21、
集水件30、集水槽31、集水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10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100,包括:帘体10,帘体10为非吸水件。
帘体10为非吸水件,水在流经帘体10时不会被帘体10吸收,而是在帘体10上形成水流。可以理解的是,非吸水件的帘体10相较于传统加湿帘,能够尽量避免帘体10因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导致霉变甚至损坏。同样的,非吸水件材料的强度更高,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因帘体损坏维修产生的额外费用。
帘体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水从帘体10进水端流入,并从出水端流出,在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形成连续并且流动的水流。相较于静止的水面,流动的水流不仅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加速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转换过程,而且流动的水流可以及时补充水份,检测帘体10上是否有水更容易,便于及时补充水,使得加湿器的加湿效果更好更迅速。
帘体10在水平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在湿帘加湿器使用时,空气通过进风侧进入,穿过水流,使水流中的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并由空气从出风侧带出,实现对湿帘加湿器外部空气的加湿功能。
参照图2-图4,帘体10上包括多个导流部12,多个导流部12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水流经过导流部12的引导,从上到下逐步流动。相邻两个导流部12之间限定出过风通道13,空气通过两个导流部12之间的过风通道13穿过水流,这样多个导流部12既能引流水流流动方向,又能限制空气吹风方向,使空气与水流充分接触,在保证加湿的同时降低风阻。
在本申请中将多个导流部12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水流从上向下流动时,被多个导流部12依次承接、导引。由于帘体10上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之间,水流不是从进水端直接在重力作用下竖直向下流到出水端,而是依次流经多个导流部12。水流每流经一个导流部12,在水力张力作用下会在导流部12表面形成水膜,而水力张力作用又会使导流部12上的水流向下流动时,水流沿导流部12展开连成水帘。当水帘向下流动时如果脱离导流部12时间过长又趋向于呈水柱状,但是本申请中由于多个导流部12的排布,水帘在形成水柱前落到下方导流部10上,该导流部10上流下的水流又呈展开的水帘。因此本申请中利用多个导流部12从上到下依次排布,有利于使水流在从导流部12上流下时呈水帘,其表面积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而且每个导流部12在承接水流后,水流沿导流部12表面流动,水流附着在导流部12表面后形成水膜,当空气流经导流部12时,空气不仅与竖直向下流动的水帘接触,还与导流部12表面的水膜接触,空气与水接触面积更大,这种湿帘结构100的加湿能力较强。
另外,在多个导流部12的拦挡后,水流在帘体10上的流动时间延长,与空气接触更充裕,提高了水流在一次循环流动中的蒸发量,从而可以降低能耗。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帘结构100,帘体10为非吸水件可减少霉变概率,从而提高了湿帘结构100的使用寿命。空气从进风侧进入,在通过两个相邻导流部12之间的过风通道13时,与下流的水帘接触,还与导流部12表面的水膜接触,而且在多个导流部12的承载下水流流动时间延长,因此可以大幅度增强湿帘结构100的加湿效果。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部12为从进风侧到出风侧方向延伸的导流板120,导流板120为长条形。
以图3和图4的方案为例,导流部12为板状,因此可以称为导流板120。该导流板120在左右方向上较长,因此在左右方向上它为长条形。该方案里导流部12前侧为进风侧,后侧为出风侧,导流板120为从前到后延伸的板体。本申请中导流板12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对于在左右方向尺寸小得多,这样帘体10整体上呈网状,帘体10较薄,可以节省安装空间。
在本申请中利用导流部12形成为导流板120,不仅可以增加表面表面,使导流部12表面的水膜面积加大,从而水流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加湿能力加强,而且也有助于延长水流在导流部12表面的流动时间,使得水的蒸发更加充分,提升最终送出的水蒸气含量,使得加湿器的加湿效果更加显著。
这里将导流板120从进风侧到出风侧方向延伸,一方面使导流部12对空气阻力减少,另一方面可以两导流板120之间相当于形成了较长的过风通道13,有利于增长送风距离,减少风压损失,进一步降低能耗。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当导流部12为长条形的导流板120时,帘体10整体呈网状,进风侧到出风侧方向也为帘体10的厚度方向。当导流部12为导流板120时,导流板120的形状可不受限。有的方案里,导流板120为直板,导流板120在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上笔直延伸设置,导流板120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帘体10的厚度方向呈一定夹角。
有的方案中,导流板120也可以为弧形板,这样导流板120表面积更大,有利于形成更大水膜并与空气接触。有利地,当导流板120为弧形板时,导流板120中间位置向下凸出,这样有利于导流板120上表面可以承接一定水量,使导流板120上表面形成更厚水膜。
在一些可选方案中,一部分导流板120在朝向出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弯曲延伸,一部分导流板120在朝向出风侧的方向上向上弯曲延伸。
当然,本申请其他方案中,导流部12也可以不设置导流板120,也可以至少部分形成杆状(如圆杆、方杆等),杆状导流部12也能降低水流速度,有处于使下流的水流形成水帘。相对而言,导流部12形成导流板120时表面积较大,水流流动时间更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导流部12为导流板120,导流部12可以全为导流板120,也可以部分为导流板120。
具体地,导流板120可以为从进风侧到出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导流板1201,导流板120也可以为从出风侧到进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导流板1202。如图3所示,导流板120为多个,部分导流板120为第一导流板1201,部分导流板120为第二导流板1202。
以图3所示的方位为例,第一导流板1201在从进风侧到出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这样落在第一导流板1201上的水流可以经第一导流板1201向后向下导引。第二导流板1202从出风侧到进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这样落在第二导流板1202上的水流可以经第二导流板1202向前向下导引。由此,导流板120可以根据需要,将水流向不同方向导引。由于空气在经过风通道13流动时,也经导流板120导引,因此可以将气流向需要的不同方向导引。如此设置,便于根据需要延长水流和空气的流动路径,使水流与空气接触更加充分。
具体地,多个导流部12为多个导流板120,多个导流板120包括沿上下方向交替分布的第一导流板1201和第二导流板1202,第一导流板1201从进风侧到出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设置,第二导流板1202从出风侧到进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设置。
这样帘体10上整体上似形成了一竖排的第一导流板1201和一竖排的第二导流板1202,两竖排的导流板120交叉设置。这样空气从进风侧进入时,如果遇到一竖排第一导流板1201,则会在一竖排第一导流板1201的导引下在朝向出风侧流动时向下导引。空气从进风侧进入时,如果遇到一竖排第二导流板1202,则会在一竖排第二导流板1202的导引下在朝向出风侧流动时向上导引,这样空气整体上从进风侧朝向出风侧流动,而且在流动时受多个导流板120疏导,降低了风阻。
当下方水流流到导流板120时,通过交替的第一导流板1201和第二导流板1202的导引,水流的流动路径大体呈波浪形,流动路线长,且整体上向下流动,便于最终收集。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导流板1202的上端比上方第一导流板1201的下端,更靠近出风侧。由此,在水流经第一导流板1201下落至第二导流板1202时,第二导流板1202可以尽可能将水流朝向下方第一导流板1201的上端导引,减少水流从第二导流板1202在出风侧溢出的可能,这样一方面可以延长水流流动路径,另一方面减少湿帘结构100向外溢水概率,提高加湿器的内部清洁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导流板1201的上端比上方第二导流板1202的下端,更靠近进风侧。此,在水流经第二导流板1202下落至第一导流板1201时,第一导流板1201可以尽可能将水流朝向下方第二导流板1202的上端导引,减少水流从第一导流板1201在进风侧溢出的可能,这样一方面可以延长水流流动路径,另一方面减少湿帘结构100向外溢水概率,提高加湿器的内部清洁度。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流板12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尺寸为板宽W。第一导流板1201的板宽为W1,第二导流板1202的板宽为W2,第一导流板1201的板宽W1与第二导流板1202的板宽W2不相等。
例如在图2中有三个帘体10,两侧帘体10上,第一导流板1201的板宽W1大于第二导流板1202的板宽W2。中间的帘体10上,第一导流板1201的板宽W1小于第二导流板1202的板宽W2。
当帘体10上当第一导流板1201的板宽W1较大时,该帘体10上第一导流板1201的导向作用较强,第二导流板1202的板宽W2较小,使第二导流板1202在第一导流板1201的插入深度较小,这样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板1201间隙较大,便于空气气流流动。而由于第一导流板1201与第二导流板1202的导向呈一定夹角,这样从第一导流板1201之间导出的风,与第二导流板1202上的水膜几乎垂直相遇,这样可以使空气吹入水膜中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加湿效果。
同样,当帘体10上当第二导流板1202的板宽W2较大时,该帘体10上第二导流板1202的导向作用较强,第一导流板1201的板宽W1较小,使第一导流板1201在第二导流板1202的插入深度较小,这样相邻两个第二导流板1202间隙较大,便于空气气流流动。而由于第二导流板1202与第一导流板1201的导向呈一定夹角,这样从第一导流板1201之间导出的风,与第二导流板1202上的水膜几乎垂直相遇,这样可以使空气吹入水膜中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加湿效果。
可选地,至少部分导流板120在向下方向上板体厚度d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水流在流向导流板120上时,大体先落到导流板120的上端,然后沿导流板120向下流动。导流板120上端厚度d大,可以承受较大的水流落下的冲击力,而导流板120上水流向下平稳流动时,对导流板120下端的冲击较小,将导流板120的板体厚度d做成向下逐渐减小,有利于减轻重量,空出更多空气以流动空气。而且当导流板120较薄的一端位于迎风一侧时,其厚度d较小容易劈开气流,使气流从导流板120上下两侧流动。当导流板120较薄的一端位于出风一侧时,其板体厚度逐渐减小有利于导流板120上下两侧气流合流。由此,有利于降低风阻,减小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至少一个导流部12上设有挡筋1203,挡筋1203沿从进风侧到出风侧方向延伸。设置挡筋1203后,有利于导流部12上的水流被挡筋1203分散开,而不是集中一处向下流动形成水柱,由此有利于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具体地,挡筋1203为多个,多个挡筋1203沿导流部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设置挡筋1203后,水能够在同一导流板120上沿长度方向分布,更进一步增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流部12包括第一导流板1201和第二导流板1202,第一导流板1201和第二导流板1202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挡筋1203。第一导流板1201上多个挡筋1203沿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第二导流板1202上多个挡筋1203沿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最上方导流部12上设有多个分流筋1204,多个分流筋1204的一端临近帘体10的进水端设置,多个分流筋1204的另一端沿导流部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以使水流分开流动。从进水端流入的水流,可以在分流筋1204的作用下形成多股水流,这样水流在导流部12上不仅沿长度方向分散开,而且分散开的水流在向下流动时大体均匀流动的,有利于将水流分散开并通过导流部12形成水帘,这样有利于更进一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具体地,帘体10的进水端形成为多个导液柱16,多个导液柱16沿导流部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分流筋1204为多组且分别邻近多个导液柱16分布。水流经由导液柱16流向导流板120,再被多个分流筋1204分流为多条水流流下,从而使得加湿器的加湿效果更强。
在图5所示,每个导液柱16均分配一组分流筋1204,同组中多个分流筋1204的一端围绕该导液柱16设置,而同组中多个分流筋1204的另一端沿导流部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可选地,在同组的分流筋1204中,对称设置,这样使水流分布均匀。进一步可选地,有两个分流筋1204相连,相连的分流筋1204位于其中分流筋1204的上方,这样可以阻挡水流向上流动而溢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帘体10包括:连接部11,连接部11用于连接多个导流部12,使帘体10形成一个整体,方便装配。
具体地,连接部11包括:两个竖边板112,两个竖边板112竖向间隔开设置,多个导流部12连接在两个竖边板112之间。设置竖边板112能够防止水从导流板120的两个侧端溢出,造成水的浪费。
当然,连接部11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竖筋,竖筋穿设在多个导流部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帘体10一体成型设置,即导流部12和连接部11是一体成型的,这样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具体地,帘体10为塑料件、铝件、陶瓷件中的至少一个。将帘体10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时,可使帘体10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使企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不同材质的帘体10,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例如帘体10的材质为塑料件时,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加工;当帘体10的材质为铝件时,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加工;当帘体10的材质为陶瓷件时,可以先进行塑形,然后通过烧制的方式加工。
其中,不同的材质加工成的帘体10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塑料材质的帘体10,具有较低的加工成本,铝制的以及陶瓷制的帘体10,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在长时间使用后,帘体10表面不易产生细菌,用户在使用加湿器时更安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帘体10是塑料件。在实际生产中,帘体10可以通过注塑或浇筑形成,注塑或浇筑需要生产模具,具有一致形状的导流部12能够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进而在对帘体10进行加工时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能够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当然,本申请中帘体1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加工,例如可以将导流部12分别加工后与连接部11通过焊接等方式相连,使帘体10整体呈网状。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帘结构100包括至少两个帘体10,至少两个帘体10沿帘体10的厚度方向排布。设置至少两个帘体10,在空气从进风侧进入湿帘结构100时,首先接触第一个帘体10,带走帘体10表面的一部分水分,接着接触第二个帘体10,进一步带走更多水分,能够增加水流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实现更好的空气加湿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对环境加湿程度的需要对帘体10的数量进行增减,以实现更个性化的空气加湿效果。
具体地,当帘体10为多个时,相邻两个帘体10可以呈对称设置,这样可以对空气的导流方向进行调整,提高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如图1、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帘结构100还包括:布水件20和集水件30。布水件20连接在帘体10的上方,布水件20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帘体10布水的分水孔21。集水件30连接在帘体10的下方,集水件30上设有用于盛接帘体10上水流的集水槽31,集水件30上设有与集水槽31连通的集水孔32。由此,通过布水件20上的分水孔21,能够使水流更均匀的流入帘体10,增加水流与导流部12的接触面积,在水流流过帘体10后,通过集水孔32进入集水槽31,可以通过水泵将水流泵入布水件20中,以实现水流的循环,降低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帘体10的进水端形成可插入分水孔21的导液柱16,帘体10的出水端形成可插入集水孔32的引流柱17。水流在流过分水孔21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水会在分水孔21处形成气泡,阻碍水流流入,集水孔32同理,在帘体10上形成导液柱16和引流柱17,能够防止水在分水孔21以及集水孔32处形成气泡,使水更顺畅的流过。并且导液柱16和引流柱17可以为水流流入帘体10或集水件30提供引导,增加水流在湿帘结构100中的流动效率,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进一步地,当湿帘结构100包括多个帘体10时,每个帘体10的进水端形成一排导液柱16,每个帘体10的出水端形成一排引流柱17,布水件20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排分水孔21,集水件30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排集水孔32。由此,在增加水流在湿帘结构100中的流动效率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加湿帘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增加湿帘结构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帘体(10),所述帘体(10)为非吸水件,所述帘体(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帘体(10)在水平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帘体(10)上包括多个导流部(12),多个所述导流部(12)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导流部(12)之间限定出过风通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12)为从所述进风侧到所述出风侧方向延伸的导流板(120),所述导流板(120)为长条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20)为弧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部(12)为导流板(120),所述导流板(120)为从所述进风侧到所述出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导流板(1201),或者为从所述出风侧到所述进风侧的方向上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导流板(1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部(12)均为所述导流板(120),多个所述导流板(120)包括沿上下方向交替分布的所述第一导流板(1201)和所述第二导流板(12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1202)的上端比上方所述第一导流板(1201)的下端,更靠近所述出风侧;
所述第一导流板(1201)的上端比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板(1202)的下端,更靠近所述进风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20)沿所述帘体(10)的厚度方向尺寸为板宽(W);
所述第一导流板(1201)的板宽(W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1202)的板宽(W2)不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导流板(120)在向下方向上板体厚度(d)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部(12)上设有挡筋(1203),所述挡筋(1203)沿从所述进风侧到所述出风侧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1203)为多个,多个所述挡筋(1203)沿所述导流部(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上方所述导流部(12)上设有多个分流筋(1204),所述多个分流筋(1204)的一端临近所述帘体(10)的进水端设置,所述多个分流筋(1204)的另一端沿所述导流部(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以使水流分开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帘体(10)的进水端形成为多个导液柱(16),多个所述导液柱(16)沿所述导流部(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分流筋(1204)为多组且分别邻近多个所述导液柱(16)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帘体(10)包括:两个竖边板(112),两个所述竖边板(112)竖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所述导流部(12)连接在两个所述竖边板(11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帘体(10)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帘体(10)为塑料件、铝件、陶瓷件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帘体(10),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帘体(10)沿所述帘体(10)的厚度方向排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35708.7U CN217209760U (zh) | 2022-03-10 | 2022-03-10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35708.7U CN217209760U (zh) | 2022-03-10 | 2022-03-10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09760U true CN217209760U (zh) | 2022-08-16 |
Family
ID=8275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35708.7U Active CN217209760U (zh) | 2022-03-10 | 2022-03-10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097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74385A (zh) * | 2022-09-09 | 2023-01-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
-
2022
- 2022-03-10 CN CN202220535708.7U patent/CN21720976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74385A (zh) * | 2022-09-09 | 2023-01-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209761U (zh)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
CN114576755B (zh) | 湿帘加湿器 | |
CN1403649A (zh) | 洗涤干燥机及水冷式热交换器 | |
CN217209760U (zh)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
CN108361957B (zh) | 一种上层接水盘及具有该接水盘的移动空调 | |
CN102425066A (zh) | 一种热泵洗干一体机热泵模块的均风结构 | |
CN205919489U (zh) | 一种防吹水接水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CN212457250U (zh) | 一种加湿器 | |
CN106679394A (zh) | 薄膜横向拉伸烘箱的风箱系统单元 | |
CN114576754B (zh)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
CN217209631U (zh) | 湿帘加湿器 | |
CN107166990A (zh) | 用于干湿式冷却塔消雾的涡街混流器 | |
CN217209759U (zh)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
CN215909348U (zh) |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 |
CN217209762U (zh) |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 |
US12104805B2 (en) |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 |
CN114623502B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1503823U (zh) | 一种横流冷却塔均匀布水装置 | |
CN114777526A (zh) | 一种冷凝消雾节水模块及其装置 | |
CN209763289U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21306782U (zh) | 一种适用于封闭式猫笼的上贴附送风装置及猫笼 | |
CN209639594U (zh) | 一种用于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的填料 | |
CN219550681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20355549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622248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