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348U -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9348U
CN215909348U CN202121268886.XU CN202121268886U CN215909348U CN 215909348 U CN215909348 U CN 215909348U CN 202121268886 U CN202121268886 U CN 202121268886U CN 215909348 U CN215909348 U CN 215909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water receiving
wat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88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良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88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9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9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934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6297 priority patent/WO2022257820A1/zh
Priority to EP22819418.9A priority patent/EP4336117A4/en
Priority to US18/529,503 priority patent/US2024011797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风道件包括:风道部,风道部包括风道结构,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之间限定出贯流风道;接水部,接水部设于风道部的下端且限定出接水槽,接水槽位于第二风道壁的远离第一风道壁的一侧,以适于承接沿第二风道壁流下的冷凝水。由此,通过设置接水部,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流下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接水槽,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不需要设置保温层,能够避免风道件产生异味,也能够简化风道件的装配工序,还能够节省材料使用,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空调器内设置有风道结构,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风道结构的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容易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至空调器内,冷凝水不能流入空调器的接水盘内,容易导致空调器发生短路。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可以为海绵,海绵可以吸附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的冷凝水,海绵长时间反复干-湿循环容易发霉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并且,设置海绵增加了装配工序,浪费人力,同时,增加了材料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风道件,能够避免风道件产生异味,也能够简化风道件的装配工序,还能够节省材料使用,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通风换热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件,包括:风道部,所述风道部包括至少一个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所述第一风道壁和所述第二风道壁之间限定出贯流风道,且所述第一风道壁包括蜗舌结构;接水部,所述接水部设于所述风道部的下端,且限定出位于所述贯流风道外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壁的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的一侧,以适于承接沿所述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流下的冷凝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件,通过在风道部的下端设置接水部,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流下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接水槽,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不需要设置海绵,避免海绵长时间反复干-湿循环容易发霉滋生细菌,能够避免风道件产生异味,并且,节省了在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设置海绵的步骤,能够简化风道件的装配工序,节省人力,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使用,可以节约资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风道部包括两个所述风道结构,两个所述风道结构沿左右方向排列,其中,左侧的所述风道结构的风道出口朝向左前方延伸,右侧的所述风道结构的风道出口朝向右前方延伸,两个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第二风道壁彼此靠近,两个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第一风道壁彼此远离,所述接水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的下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水槽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具有第一排水孔,所述接水槽的槽底面从前向后倾斜向下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水槽的前端具有向后凹入的避让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风道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之间,且用于支撑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所述支撑部间隔开地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上方,所述支撑部的边缘设有第二排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间隔开设置以在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风道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之间的间隙中,且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后侧,所述支撑部的后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排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的间隙之间限定出沿竖向延伸的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孔通过所述排水槽向所述接水槽排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部上具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前端且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支撑段和由所述支撑段向上延伸的钩挂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部内限定出集水槽,所述支撑部包括设于所述集水槽内的引流筋,所述引流筋用于引导所述集水槽内的水向所述第二排水孔的方向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风道壁上具有捋线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水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壁的至少部分为一体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水槽上具有第一排水孔,所述接水槽的槽底面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排水孔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风道件还包括: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下方,且限定出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孔连通,所述引流槽的下端具有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三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孔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排水孔沿水平方向错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换热部件包括: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道件和风机,所述风道件为上述的风道件,所述风机包括设于所述贯流风道的贯流风轮;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出口的上游;接水组件,所述接水组件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下方,且适于承接沿所述换热组件流下的冷凝水以及所述接水槽的排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风道件包括所述引流部,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接水部的下方后侧,所述第三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孔的下方后侧,且位于所述接水盘的正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机体部件和通风换热部件,所述机体部件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通风换热部件设于所述机体部件内,且为上述的通风换热部件,所述风道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出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件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件和接水盘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件和接水盘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中风道件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通风组件100;
风道件101;
风道部10;风道结构20;
第一风道壁21;第二风道壁22;贯流风道23;
风道入口24;风道出口25;蜗舌结构26;捋线扣27;
接水部30;接水槽31;第一排水孔32;避让缺口33;
支撑部40;第二排水孔41;挂钩42;集水槽431;引流筋432;
连接部50;排水槽51;
引流部60;引流槽61;第三排水孔62;
风机102;贯流风轮1201;电机1202;
换热组件200;换热器203;电辅热204;
接水组件300;接水盘301;
空调器400;机体部件401;进风口402;出风口403;进风格栅404;出风框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件101,风道件101可以设置于通风换热部件,通风换热部件可以设置于空调器400内。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件101包括:风道部10和接水部30。风道部10包括至少一个风道结构20,也就是说,风道部10具有风道结构20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优选地,风道部10可以包括多个风道结构20。风道结构20包括:第二风道壁22和第一风道壁21,第二风道壁22和第一风道壁21间隔开设置,优选地,第二风道壁22和第一风道壁21相对且间隔开设置,第二风道壁22和第一风道壁21之间限定出贯流风道23,贯流风道23的轴线可以沿竖向延伸,贯流风道23在风道件10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风道件101的高度方向是指图3中的上下方向。第二风道壁22的一端(或与第二风道壁22的一端拼接的风道壁)与第一风道壁21的一端之间限定出贯流风道23的风道入口24,风道入口24与贯流风道23内部连通,第二风道壁22的另一端与第一风道壁21的另一端之间限定出贯流风道23的风道出口25,风道出口25与贯流风道23内部连通,第一风道壁21包括蜗舌结构26,蜗舌结构26设置在第一风道壁21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接水部30设置于风道部10的下端,且接水部30限定出位于贯流风道23外的接水槽31,接水槽31的上端敞开设置,接水槽31位于第二风道壁22的远离第一风道壁21的一侧,第二风道壁22的远离第一风道壁21的外表面有冷凝水时,即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有冷凝水时,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向下流动,由于接水槽31设置于第二风道壁22的远离第一风道壁21的一侧,从而接水槽31可以适于承接沿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流下的冷凝水。
具体地,空调器400在制冷模式工况时,贯流风道23内的气体温度较低,风道结构20外表面的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大致相同,第二风道壁22外表面的温度大于贯流风道23内的气体温度,在温差作用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向下流动,冷凝水可以流动至接水槽31内,避免在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上聚集冷凝水,可以保持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不需要设置保温层(海绵),就可将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形成的冷凝水收集,避免海绵长时间反复干-湿循环容易发霉滋生细菌,能够避免风道件101产生异味,并且,节省了在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设置海绵的步骤,能够简化风道件101的装配工序,节省人力,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使用,可以节约资源。
由此,通过在风道部10的下端设置接水部30,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流下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接水槽31,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不需要设置保温层(海绵),避免海绵长时间反复干-湿循环容易发霉滋生细菌,能够避免风道件101产生异味,并且,节省了在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设置海绵的步骤,能够简化风道件101的装配工序,节省人力,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使用,可以节约资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道件101可以设置为塑料件,塑料件的成本低、重量轻,这样设置能够降低风道件101的生产成本,可以减少空调器400的生产成本,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400的市场竞争力。并且,也能够降低风道件101的重量,风道件101安装于空调器400内时,可以降低空调器400的重量,从而可以使空调器400便于用户搬运,有利于空调器400的轻量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风道部10可以包括:两个风道结构20,两个风道结构20沿风道件101的左右方向排列,风道件101的左右方向与空调器400的左右方向相同,其中,位于左侧的风道结构20的风道出口25朝向风道件101的左前方延伸设置,位于右侧的风道结构20的风道出口25朝向风道件101的右前方延伸设置,进一步地,两个风道结构20在风道件10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风道件101的宽度方向是指图2中的左右方向,两个风道结构20的第二风道壁22彼此靠近,两个风道结构20的第一风道壁21彼此远离,每个风道结构20的第二风道壁22位于第一风道壁21的靠近另一个风道结构20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位于左侧风道结构20的第二风道壁22设置在左侧风道结构20的第一风道壁21右侧,位于右侧风道结构20的第二风道壁22设置在右侧风道结构20的第一风道壁21左侧,接水槽31位于两个第二风道壁22的下端之间,也就是说,接水槽31连接在两个风道结构20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之间,并且,接水槽31靠近第二风道壁22的下端设置,通过将接水槽31设置在两个第二风道壁22的下端,能够保证两个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上的冷凝水均流入接水槽31,可以避免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上的冷凝水流动至空调器400内的其他零部件处造成空调器400短路,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400的使用安全性,进而可以使接水槽31的设置位置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位于左侧的风道结构20的风道出口25朝向风道结构20的左前方延伸设置,位于右侧的风道结构20的风道出口25朝向风道结构20右前方延伸设置,接水槽31具有第一排水孔32,第一排水孔32可以贯穿接水槽31的底壁,第一排水孔32设置在接水槽3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接水槽31的槽底面倾斜延伸设置,优选地,在风道件101的前后方向,接水槽31的槽底面从前向后倾斜向下延伸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排水孔32靠近接水槽31的后端设置。其中,当冷凝水流入接水槽31时,通过接水槽31的槽底面倾斜设置,冷凝水便于向接水槽31的后端流动,有利于使冷凝水从第一排水孔32流出接水槽31,可以避免接水槽31内的冷凝水溢出接水槽31。
并且,由于空调器400内的接水盘301设置在换热组件200的下方,且接水盘301靠近空调器400的后方设置,通过将第一排水孔32靠近接水槽31的后端设置,接水槽31内的冷凝水从第一排水孔32流出时,冷凝水向下流动排至接水盘30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接水槽31的前端可以具有向后凹入的避让缺口33,也可以理解为,接水槽31的前端设置有避让缺口33,在风道件101的前后方向,避让缺口33朝向接水槽31的后端凹入,其中,避让缺口33具有避让作用,由于空调器400内设置有多个零部件,通过设置避让缺口33,能够使接水槽31与空调器400内的其他零部件避让开,可以为空调器400内的其他零部件提供安装空间,从而可以便于空调器400内其他零部件的安装,进而可以使空调器4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风道件101还可以包括:支撑部40,支撑部40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之间,也就是说,支撑部40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之间,并且支撑部40用于支撑两个第二风道壁22,支撑部40可以间隔开地位于接水槽31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40可以设置在接水槽31的上方,支撑部40与接水槽31间隔开设置,支撑部40可以设置有第二排水孔41,第二排水孔41可以设置在支撑部40的边缘。其中,通过支撑部40支撑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能够提升第二风道壁22的结构强度,可以提升风道结构2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第二风道壁22变形,并且,通过设置第二排水孔41,当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上的冷凝水流至支撑部40的上表面时,支撑部40的上表面处的冷凝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孔41向下流动,从而使支撑部40的上表面处的冷凝水流动至接水槽31内,进而可以避免支撑部40的上表面积水。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支撑部40,多个支撑部40在风道件101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开设置,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部40间的间隔距离相同,通过多个支撑部40同时支撑相邻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第二风道壁22的结构强度,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风道结构2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第二风道壁22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第二风道壁22间隔开设置,可以在两个第二风道壁22之间形成间隙,风道件101还可以包括:连接部50,连接部50可以设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风道壁22之间的间隙中,且连接部50连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二风道壁22之间,连接部50位于支撑部40的后侧,连接部50在风道件10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连接部50的一侧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中的一个连接,连接部50的另一侧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中的另一个连接,连接部50与两个第二风道壁22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件,支撑部40的后端与连接部50之间可以限定出第二排水孔41,也可以理解为,连接部50的前端与支撑部40的后端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排水孔41,支撑部40的上表面处的冷凝水流过第二排水孔41时,冷凝水可以沿着连接部50向下流入接水槽31内,从而可以避免冷凝水飞溅,进而使第二排水孔41的设置位置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50可以设置为板状结构,这样设置能够简化连接部50的结构,可以便于连接部50的生产和制造,并且,也能够简化生产连接部50的模具,可以降低连接部50的开发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风道壁22间隔开设置,连接部50与两个第二风道壁22的间隙之间可以限定出排水槽51,排水槽51用于排水,排水槽51沿着竖向延伸设置,即排水槽51在风道件10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排水孔41与排水槽51连通,第二排水孔41可以通过排水槽51向接水槽31排水。其中,支撑部40的上表面处的冷凝水流过第二排水孔41时,冷凝水可以流入排水槽51,冷凝水可以沿着排水槽51向下流入接水槽31内,从而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在接水槽3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部40上可以具有挂钩42,挂钩42位于支撑部40的前端,且挂钩42可以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支撑段421和由支撑段421向上延伸的钩挂段422,挂钩42用于挂零部件,空调器400内设置有电控盒,贯流风道23内可以设置有贯流风轮1201,贯流风轮1201通过电机1202驱动转动,以使气流从风道入口24流入贯流风道23内,从而使贯流风道23内的气流从风道出口25流出贯流风道23。在安装电控盒时,可以先将电控盒挂在挂钩42的钩挂段422上,电控盒与其他零部件电连接完成后,例如:电控盒与电机1202通过导线连接完成后,将电控盒从挂钩42的钩挂段422上取下,然后将电控盒安装在指定区域,实现电控盒的安装。其中,通过设置挂钩42,能够便于电控盒的安装,可以节省操作人员体力,从而可以提升电控盒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40内限定出集水槽431,支撑部40可以包括设置于集水槽431内的引流筋432,引流筋432用于引导集水槽431内的水向第二排水孔41的方向流动。进一步地,支撑部4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引流筋432,引流筋432对冷凝水具有导流作用,当冷凝水流至支撑部40的上表面时,在引流筋432的作用下,便于支撑部40的上表面处的冷凝水流向第二排水孔41,有利于将支撑部40的上表面处的冷凝水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风道壁22上可以具有捋线扣27,其中,捋线扣27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捋线扣27可以在第二风道壁22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置,例如:多个捋线扣27可以形成多列,每列中可以包括多个捋线扣27,优选地,一个第二风道壁22上设置有一列捋线扣27,每列捋线扣27可以包括三个捋线扣27,三个捋线扣27在第二风道壁22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开设置。
当在相邻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之间布置线束(导线)时,通过将线束安装于捋线扣27,能够避免线束与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接触,可以防止线束遇冷凝水发生短路,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400的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地,电控盒与电机1202通过线束连接完成后,线束安装于捋线扣27,可以防止线束与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部30可以与第二风道壁22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为一体成型件,优选地,接水部30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风道壁22设置为一体成型件,这样设置能够提升接水部30和风道结构20的整体结构强度,也能够减少生产风道件101的模具开发数量,可以降低风道件101的开发成本,从而可以降低空调器400的开发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接水槽31上可以具有第一排水孔32,接水槽31的槽底面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接水槽31的槽底面沿着朝向第一排水孔32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设置,通过接水槽31的槽底面倾斜设置,当接水槽31内具有冷凝水时,能够便于接水槽31内的冷凝水流动至第一排水孔32,可以避免接水槽31内聚积冷凝水,从而可以防止接水槽31内冷凝水溢出接水槽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槽31的槽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β,满足关系式:1°≤β≤5°,这样设置能够使接水槽31的槽底面倾斜角度适宜,有助于冷凝水流动至第一排水孔32,并且,可以使冷凝水在接水槽31内流动速度适宜,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接水槽31内聚积冷凝水。
进一步地,接水槽31的槽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可以设置为3°,如此设置能够使接水槽31的槽底面倾斜角度更加适宜,更加有助于冷凝水流动至第一排水孔32,并且,可以使冷凝水在接水槽31内流动速度更加适宜,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接水槽31内聚积冷凝水,进而可以使接水槽31的槽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适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风道件101还可以包括:引流部60,引流部60可以位于接水槽31的下方,且引流部60可以限定出引流槽61,需要说明的是,引流部60内可以限定出引流槽61,引流槽61的上端敞开设置,引流槽61的上端可以与第一排水孔32连通,引流槽61的下端可以具有第三排水孔62,第三排水孔62可以位于第一排水孔32的下方,并且第三排水孔62与第一排水孔32沿水平方向错开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排水孔32可以与引流槽61上下正对设置,第三排水孔62与第一排水孔32不是上下正对设置,例如:第三排水孔62设置在第一排水孔32下方,且第三排水孔62位于第一排水孔32的正下方的后侧,第三排水孔62与接水盘301上下正对设置。当接水槽31内具有冷凝水时,接水槽31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一排水孔32向下流入引流槽61,然后引流槽61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三排水孔62流动至接水盘301内,接水盘301内的冷凝水通过接水盘301的排水管排到室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槽3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水孔32,多个第一排水孔32在接水槽31上间隔开设置,引流槽61的上端可以与多个第一排水孔32均连通,多个第一排水孔32均可以与引流槽61上下正对设置,第三排水孔62与多个第一排水孔32不是上下正对设置,例如:第三排水孔62设置在多个第一排水孔32下方,且第三排水孔62位于第一排水孔32的正下方的后侧。当接水槽31内具有冷凝水时,接水槽31内的冷凝水通过多个第一排水孔32同时向下流入引流槽61,然后引流槽61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三排水孔62流动至接水盘301内。这样设置能够提升接水槽31内冷凝水的排出效率,单位时间内,可以增加接水槽31的排水量,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接水槽31内冷凝水溢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道出口25处可以设置第一出风格栅(图中未示出),气流从风道出口25吹出时,在第一出风格栅的作用下,能使气体均匀地从风道出口25吹出,可以提升吹风舒适性。
如图2、图3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风换热部件包括:通风组件100、换热组件200和接水组件300。通风组件100包括风道件101和风机102,风道件101为上述实施例的风道件101,风机102包括贯流风轮1201和电机1202,贯流风轮1201设置于贯流风道23内,电机1202驱动贯流风轮1201在贯流风道23内转动。换热组件200设置于风道出口25的上游,在气流的流动方向,换热组件200设置于风道出口25的上游,即换热组件200设置于风道出口25的后侧,换热组件200可以包括换热器203和电辅热204,换热器203在制冷模式下作为蒸发器,换热器203在制热模式下作为冷凝器,电辅热204可以在制热模式下开启,电辅热204开启口可以加热流入空调器400内的气体,辅助加热,在制冷模式下,电辅热204不开启,即电辅热204不工作。接水组件300包括接水盘301,接水盘301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接水盘301,接水盘301可以设置于换热组件200的下方,且接水盘301适于承接沿换热组件200流下的冷凝水以及接水槽31的排水,在制冷模式下,电辅热204的外表面也有冷凝水,电辅热204上的冷凝水都流到下面的接水盘301内,接水盘301内的冷凝水通过接水盘301的排水管排到室外,从而可以防止冷凝水在接水盘301内大量聚积,进而可以防止冷凝水从接水盘301内溢出导致空调器400发生短路,保证空调器400的使用安全性。
由此,通过在风道部10的下端设置接水部30,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流下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接水槽31,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不需要设置保温层(海绵),避免海绵长时间反复干-湿循环容易发霉滋生细菌,能够避免风道件101产生异味,并且,节省了在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设置海绵的步骤,能够简化风道件101的装配工序,节省人力,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使用,可以节约资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道件101包括引流部60,接水盘301可以位于接水部30的下方后侧,第三排水孔62位于第一排水孔32的下方后侧,且第三排水孔62位于接水盘301的正上方,如此设置可以便于冷凝水流入接水盘30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400,空调器400包括:通风换热部件和机体部件401,机体部件401上具有进风口402和出风口403,进风格栅404安装于进风口402,换热组件200可以设置在风道件101后方,通风换热部件设置于机体部件401内,且通风换热部件为上述实施例的通风换热部件,风道入口24与进风口402连通,出风口403与风道出口25连通。通过在风道部10的下端设置接水部30,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流下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接水槽31,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不需要设置保温层(海绵),避免海绵长时间反复干-湿循环容易发霉滋生细菌,能够避免风道件101产生异味,可以有效防止空调器400吹风出现异味,并且,节省了在第二风道壁22的外表面设置海绵的步骤,能够简化风道件101的装配工序,节省人力,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使用,可以节约资源,从而可以节约空调器400的生产成本,也可以提升空调器40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403处可以设置有第二出风格栅(图中未示出),气流从风道出口25吹出时流向出风口403,气流流过出风口403时,在第二出风格栅的作用下,能使气体均匀地从出风口403吹至室内环境中,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吹风舒适性。
进一步地,出风口403的内侧可以设置有加湿模块,气体流过出风口403之前,加湿模块可以将气体加湿,加湿后的气体从出风口403吹至室内环境中,如此设置能够提升空调器400吹出风的湿度,可以使室内环境保持适宜的湿度,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性。进一步地,出风口403和/或风道出口25可以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气体流过出风口403和/或风道出口25之前,空气净化模块可以对气体进行净化,可以使吹入室内的气体清洁,从而可以避免空调器400吹出的气体污染室内环境,进而可以保证用户的身体健康。
加湿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均可以与空调器400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加湿模块、空气净化模块是否工作,当需要加湿模块和/或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时,控制器控制加湿模块和/或空气净化模块工作,当不需要加湿模块和/或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时,控制器控制加湿模块和/或空气净化模块停止工作。进一步地,空调器400上可以设置有控制按钮,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按钮调节空调器400的工作模式,当需要加湿模块工作时,用户按动控制按钮可以使控制器控制加湿模块工作,当需要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时,用户按动控制按钮可以使控制器控制空气净化模块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机体部件401还可以包括:出风框405和底座,出风口403可以设置在出风框405上,出风口403可以选择性开启或者关闭,其中,出风框405的前侧可以设置有前面板,前面板可移动地设于出风框405,前面板用于遮挡出风口403,以使出风口403关闭。当需要空调器400向外吹风时,空调器400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前面板移动使前面板与出风口403避让开,此时出风口403为打开状态,空调器400可以从出风口403朝向外侧吹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当不需要空调器400向外吹风时,空调器400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前面板移动使前面板遮挡出风口403,此时出风口403为关闭状态,空调器400不从出风口403朝向外侧吹风,通过前面板遮挡出风口403,在空调器400不使用时,可以防止灰尘、虫子等物体从出风口403运动至空调器400内部,从而可以保证空调器400的内部清洁,也可以保证空调器400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底座可以设置在空调器400的最下端,底座用于支撑空调器400,能够使空调器400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可以防止空调器400倾倒,从而可以保证空调器400的使用安全性,进而可以延长空调器4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风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部,所述风道部包括至少一个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所述第一风道壁和所述第二风道壁之间限定出贯流风道,且所述第一风道壁包括蜗舌结构;
接水部,所述接水部设于所述风道部的下端,且限定出位于所述贯流风道外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壁的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的一侧,以适于承接沿所述第二风道壁的外表面流下的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包括两个所述风道结构,两个所述风道结构沿左右方向排列,其中,左侧的所述风道结构的风道出口朝向左前方延伸,右侧的所述风道结构的风道出口朝向右前方延伸,两个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第二风道壁彼此靠近,两个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第一风道壁彼此远离,所述接水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的下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具有第一排水孔,所述接水槽的槽底面从前向后倾斜向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的前端具有向后凹入的避让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之间,且用于支撑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所述支撑部间隔开地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上方,所述支撑部的边缘设有第二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间隔开设置以在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风道件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之间的间隙中,且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后侧,所述支撑部的后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壁的间隙之间限定出沿竖向延伸的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孔通过所述排水槽向所述接水槽排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具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前端且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支撑段和由所述支撑段向上延伸的钩挂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内限定出集水槽,所述支撑部包括设于所述集水槽内的引流筋,所述引流筋用于引导所述集水槽内的水向所述第二排水孔的方向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壁上具有捋线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壁的至少部分为一体成型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上具有第一排水孔,所述接水槽的槽底面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排水孔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3或12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下方,且限定出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孔连通,所述引流槽的下端具有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三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孔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排水孔沿水平方向错开设置。
14.一种通风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道件和风机,所述风道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件,所述风机包括设于所述贯流风道的贯流风轮;
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设于风道出口的上游;
接水组件,所述接水组件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下方,且适于承接沿所述换热组件流下的冷凝水以及所述接水槽的排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风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包括引流部,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接水部的下方后侧,第三排水孔位于第一排水孔的下方后侧,且位于所述接水盘的正上方。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部件和通风换热部件,所述机体部件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通风换热部件设于所述机体部件内,且为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风换热部件,风道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出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CN202121268886.XU 2021-06-07 2021-06-07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5909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8886.XU CN215909348U (zh) 2021-06-07 2021-06-07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PCT/CN2022/096297 WO2022257820A1 (zh) 2021-06-07 2022-05-31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EP22819418.9A EP4336117A4 (en) 2021-06-07 2022-05-31 AIR DUCT ELEMENT, VENTILATION AND HEAT EXCHANGE COMPONENT, AND AIR CONDITIONER
US18/529,503 US20240117973A1 (en) 2021-06-07 2023-12-05 Air duct member, ventilation and heat exchange component, and air conditio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8886.XU CN215909348U (zh) 2021-06-07 2021-06-07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9348U true CN215909348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7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8886.XU Active CN215909348U (zh) 2021-06-07 2021-06-07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93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820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820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9369A (zh) 可逆的辐射器
CN215909348U (zh)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CN21104116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9819704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299204U (zh) 移动空调
CN115507532A (zh)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CN106322478B (zh) 烟机空调室内机及烟机空调
WO2022257820A1 (zh)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CN212719963U (zh)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CN114576754A (zh)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CN210463289U (zh) 用于送风设备的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CN215062477U (zh)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0688642U (zh)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和空调器
CN216281736U (zh) 空调器
CN112325390A (zh) 移动空调
CN220235242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储能设备
CN2193677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260475U (zh) 空调器的后箱体和空调器
CN220507006U (zh) 接水盘及风管机
CN215260156U (zh) 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CN217274932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工业冷气机
CN218763740U (zh) 除湿机
CN21697691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675498U (zh) 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JP7181763B2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建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