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477U -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2477U
CN215062477U CN202121475397.1U CN202121475397U CN215062477U CN 215062477 U CN215062477 U CN 215062477U CN 202121475397 U CN202121475397 U CN 202121475397U CN 215062477 U CN215062477 U CN 215062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film
groove
humidifying
bas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53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春强
周学明
李德鹏
王伟戈
梁勇华
黄民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53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2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2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2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加湿装置包括生液模块和加湿模块,加湿模块包括底座、加湿风机、湿膜和加热器,底座内限定出气流通道,加湿风机驱动气流在气流通道内流动,湿膜设于气流通道内,湿膜吸收生液模块产生的液体,以对流经气流通道的气流加湿,加热器用于对湿膜加热;其中,底座的顶部设有装配槽,湿膜插设于装配槽内。这样,通过在底座的顶部设有装配槽,湿膜插设于装配槽内,从而可以简化湿膜的组装流程,提升加湿装置的组装效率,同时由于装配槽能够限制湿膜的位置,使得湿膜的使用更为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让空调系统导出的气流湿度更大,在空调系统内设有加湿装置对通过其的气流进行加湿。通常,在加湿装置中设有湿膜对气流进行加湿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湿膜的安装较为简单,不仅会影响湿膜对气流的加湿效果,使得加湿装置的使用性能下降,而且加湿装置的结构强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结构简单,湿膜的安装较为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加湿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包括:生液模块和加湿模块,所述生液模块用于产生液体,所述加湿模块与所述生液模块相连,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底座、加湿风机、湿膜和加热器,所述底座内限定出气流通道,所述加湿风机驱动气流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流动,所述湿膜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湿膜吸收所述生液模块产生的液体,以对流经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加湿,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湿膜加热;其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装配槽,所述湿膜插设于所述装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通过在底座的顶部设有装配槽,湿膜插设于装配槽,装配槽能够与湿膜配合,可以简化湿膜的组装流程,提升加湿装置的组装效率,同时由于装配槽能够限制湿膜的位置,使得湿膜的使用更为稳定可靠,从而提升加湿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槽为U型槽,所述装配槽的底壁相较于所述底座的内周壁凹陷,所述底壁上还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贯穿所述底座的底壁,所述溢流孔靠近所述装配槽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还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底壁高度大于所述装配槽的底壁高度,所述溢流槽的底壁高度小于所述底座的内周壁高度,所述溢流孔设于所述溢流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限流槽,所述限流槽设于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且所述溢流孔连通所述溢流槽与所述限流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湿膜架,所述湿膜架插设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湿膜架内设有多个湿膜槽,多个所述湿膜槽间隔设置在所述湿膜架上且每个所述湿膜槽内均设有所述湿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膜架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把手间隔设置在所述湿膜架的上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加湿换热器,所述加湿换热器内的冷媒制冷时,所述加湿换热器产生冷凝水,以为所述湿膜供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换热器下方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上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排水通道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和加湿装置,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加湿装置为如上所述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设在所述室外机上,所述加湿装置与所述室内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加湿换热器可切换地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其中一个构成冷媒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膜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加湿装置200,底座210,气流通道211,加湿风机220,加热器240,湿膜架250,湿膜槽251,把手252,加湿换热器260,接水盘270,
底板300,
210加热器安装位410,螺栓孔411,第一安装位412,第二安装位413,导向槽414,螺栓柱416,溢流孔417,溢流槽418,限流槽419,
装配槽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包括:生液模块和加湿模块。
具体来说,生液模块用于产生液体,例如冷凝水,加湿模块与生液模块相连,加湿模块包括底座210、加湿风机220、湿膜和加热器240,底座210内限定出气流通道211,加湿风机220驱动气流在气流通道211内流动,湿膜设于气流通道211内,湿膜吸收生液模块产生的液体,以对流经气流通道的气流加湿,加热器240用于对湿膜加热;其中,底座210的顶部上设有装配槽420,湿膜插设于装配槽420内。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210适用于限制气流的流动方向,沿气流流动的前后方向,底座210的前后侧敞开,底座210内限定出气流通道211,气流可从底座210的前侧流向后侧,加湿风机220驱动气流进行流通,加湿风机220可以安装在底座210的前侧,向底座吹风,也可以在底座210的后侧,向底座吸风,从而驱动气流在气流通道211内流动。具体来说,湿膜设于气流通道211内,气流在气流通道211内流动时,在通过湿膜时,湿膜上的水分能够与气流融于一体并进入到后续加湿装置200的工作运行中,让用户感受到加湿装置200的出风更为湿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使用加热器240能够加热湿膜,使得湿膜上的水分形成水蒸气的速度增加,从而让湿膜上的水分能够更快的进行蒸发,使得湿膜对气流的加湿效果得到提升,加湿装置200内进行加湿的效果提升。同时,在底座210的顶部设有装配槽420,湿膜插设在装配槽420内,装配槽420能够限制湿膜移动,湿膜安装方便,湿膜吸收生液模块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增加气流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将水分更好的散发到气流中,从而让加湿装置200的加湿效果更好,使用性能得到提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200,通过在底座210的顶部设有装配槽420,湿膜插设在装配槽420内,可以简化湿膜的安装流程,提升加湿装置200的组装效率,同时由于装配槽420能够限制湿膜的位置,使得湿膜的使用更为稳定可靠,从而提升加湿装置200的使用性能。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槽420为U型槽,装配槽420的底壁相较于底座210的内周壁凹陷。这样,U型槽能够与湿膜架250进行限制配合,使得湿膜的使用更为稳定可靠,提升湿膜的使用性能,同时,由于装配槽420的底壁相较于底座210的内周壁凹陷,使得冷凝水在加湿湿膜时,残存的冷凝水会顺着湿膜流入装配槽420内,从而装配槽420能够收集残存的冷凝水,一方面能够防止冷凝水在加湿装置200内随意流动,使得加湿装置200的使用更为安全可靠,另一方面,装配槽420内的冷凝水还能为湿膜提供水分,使得湿膜的使用性能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加湿装置200的加湿效果。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上还设有溢流孔417,溢流孔417贯穿底座210的底壁,溢流孔417靠近装配槽420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溢流孔417适用于将多余的冷凝水排出,避免装配槽420内过多的冷凝水在底座210进行溢出。这样,通过在底壁上溢流孔417,装配槽420内过多的冷凝水能够通过溢流孔417从加湿装置200排出,并在之后能够将冷凝水导引到合适位置,避免多余冷凝水对加湿装置200的影响。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10内还设有溢流槽418,溢流槽418的底壁高度大于装配槽420的底壁高度,溢流槽418的底壁高度小于底座210的内周壁高度,溢流孔417设于溢流槽418内。这样,溢流槽418位于溢流孔417和装配槽420之间,在装配槽420内冷凝水过多时,冷凝水会流动到溢流槽418内进行收集,在装配槽420内冷凝水不够时继续进行回流,起到冷凝水的收集容纳效果,而在溢流槽418内冷凝水过多时,溢流槽418内的冷凝水会从溢流槽418内溢出,从而流动到溢流孔417内,将冷凝水排出,降低过多的冷凝水对加湿装置200的影响,使得加湿装置200的使用更为安全可靠,湿膜的加湿效果能够更好地作用到气流内,提升加湿效果。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10上还设有限流槽419,限流槽419设于底座210的外周壁,且溢流孔417连通溢流槽418与限流槽419。这样,在冷凝水从溢流孔417流出后,会通过限流槽419进行排出,限流槽419会限制冷凝水的流动,避免冷凝水与其他电器元件接触,从而让多余冷凝水的排出更为安全可靠。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10上设有加热器安装位410,加热器安装位410适用于与加热器240连接,加热器安装位410为多个,且多个加热器安装位410在底座210上相对设置。这样,加热器安装位410能够进一步地便于加热器240的安装连接,使得加热器240的组装更为简单,且加热器240组装之后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加热器240的使用性能得到提升,加热器240能够更为稳定可靠的将热量散发的到湿膜中,从而使得湿膜对气流的加湿效果更好,加湿装置200流通到室内的气流更为湿润,且加湿装置200在导引气流时更为安静。同时,多个加热器安装位410相对设置,使得加热器240的两端能够得到限制,从而让加热器240与底座21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加热器安装位410相较于底座210的外周壁凹陷,且加热器安装位410与外周壁之间设有圆滑过渡。这样,由于加热器安装位410相较于底座210210的外周壁凹陷,在加热器240安装到加热器安装位410时,更为简单方便,提升装配效率。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安装位410上设有螺栓孔411,加热器240通过螺栓孔411与底座210螺栓连接。这样,螺栓孔411能够便于加热器240的固定,不仅可以让加热器240的组装更为稳定,提升加热器240的结构强度,使得加热器240的使用更为安全可靠,而且可以便于加热器240的组装与拆卸,使得加湿装置200的维修和保养更为简单,提升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底座210上设有螺栓柱416,螺栓柱416为多个,螺栓柱416凸出于底座210的外周壁,加湿换热器260通过螺栓柱416与底座210螺栓连接。如此一来,生液模块与底座21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可靠,且螺栓连接能够便于生液模块与底座210之间的拆卸与维修,使得加湿装置200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安装位410包括第一安装位412和第二安装位413,第一安装位412和第二安装位413相对设置;如此一来,加热器240的安装过程得到进一步的简化,不仅可以提升加热器240的组装效率,使得加湿装置200的生产更为迅速,而且可以让加热器240的组装稳定性得到提升。同时,底座210还包括导向槽414,导向槽414设于加热器安装位410的内周壁上,导向槽414沿加热器240的布置方向延伸,且第一安装位412和第二安装位413上的任意一个均设有导向槽414。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槽414适用于湿膜的组装,能够提升湿膜的组装效率。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模块还包括湿膜架250,湿膜架250插设于装配槽420内,湿膜架250内设有多个湿膜槽251,多个湿膜槽251间隔设置在湿膜架250上且每个湿膜槽251内均设有湿膜。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湿膜槽251间隔设置,不仅可以让湿膜架250对湿膜的固定效果更好,从而让湿膜上的水分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气流中,增加加湿装置200的加湿效果,而且还能让湿膜架250对湿膜的遮挡效果得到降低,湿膜对气流的加湿效果得到提升。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湿膜架250上设有把手252,把手252为多个且多个把手间隔设置在湿膜架250的上侧。这样,把手252能够便于湿膜架250的组装与取出,不仅可以让湿膜架250的组装更为简单可靠,提升加湿装置200的组装效率,而且还能便于湿膜架250的维修和保养,提升加湿装置200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液模块还包括加湿换热器260,加湿换热器260内的冷媒制冷时,加湿换热器260产生冷凝水,以为湿膜供水。可以理解的是,加湿换热器260具有冷凝作用,使得加湿换热器260附近的空气中的水分得到冷凝作用,并形成冷凝水以流向湿膜,从而起到对湿膜进行供水的作用,能够让湿膜的加湿作用时间更长。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换热器260下方设有接水盘270,接水盘270上设有排水通道,湿膜位于排水通道下方。这样,接水盘270适用于收集加湿换热器260所冷凝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流动到其他电器内,造成其他电器老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加湿装置200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同时,在接水盘270上设有的排水通道,能够将接水盘270上收集的冷凝水导向湿膜上,从而让湿膜上的水分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提升湿膜的加湿效果,使得湿膜的使用更为稳定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和加湿装置200,加湿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底板300,生液模块和加湿模块均安装在底板300上,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加湿装置200设在室外机上,加湿装置200与室内机通过管路连通,加湿装置200的生液模块的生液件为加湿换热器260,加湿换热器260可切换地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中的其中一个构成冷媒循环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室外机可以与室内机相配合构成冷媒循环回路,以完成空调系统的循环,形成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而在其中设有的加湿装置200,能够在不影响空调系统的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增加空调系统的出风湿度。例如,加湿装置200可以设置在空调室外机的顶部,加湿换热器260与室外换热器形成制冷循环回路,户外空气在流经加湿换热器时,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冷凝水,冷凝水被湿膜吸收,从而加湿流经气流通道211的气流,加湿后的气流可以通过管路与空调室内机连接,从而使空调室内机向室内吹出的冷风或热风具有一定的湿度,进而实现提高室内湿度的目的。
这样,通过在空调系统内设有加湿装置200,湿膜的组装更为稳定,从而让空调系统的出风湿度更高,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液模块,所述生液模块用于产生液体,
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与所述生液模块相连,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底座、加湿风机、湿膜和加热器,所述底座内限定出气流通道,所述加湿风机驱动气流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流动,所述湿膜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湿膜吸收所述生液模块产生的液体,以对流经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加湿,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湿膜加热;
其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装配槽,所述湿膜插设于所述装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为U型槽,所述装配槽的底壁相较于所述底座的内周壁凹陷,
所述底壁上还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贯穿所述底座的底壁,所述溢流孔靠近所述装配槽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还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底壁高度大于所述装配槽的底壁高度,所述溢流槽的底壁高度小于所述底座的内周壁高度,所述溢流孔设于所述溢流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限流槽,所述限流槽设于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且所述溢流孔连通所述溢流槽与所述限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湿膜架,所述湿膜架插设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湿膜架内设有多个湿膜槽,多个所述湿膜槽间隔设置在所述湿膜架上且每个所述湿膜槽内均设有所述湿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架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把手间隔设置在所述湿膜架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液模块还包括加湿换热器,所述加湿换热器内的冷媒制冷时,所述加湿换热器产生冷凝水,以为所述湿膜供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换热器下方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上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排水通道下方。
9.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
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设在所述室外机上,所述加湿装置与所述室内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加湿换热器可切换地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其中一个构成冷媒循环回路。
CN202121475397.1U 2021-06-29 2021-06-29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Active CN215062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5397.1U CN215062477U (zh) 2021-06-29 2021-06-29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5397.1U CN215062477U (zh) 2021-06-29 2021-06-29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2477U true CN21506247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3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5397.1U Active CN215062477U (zh) 2021-06-29 2021-06-29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2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1431U (zh) 机柜空调器
CN206410246U (zh) 除湿空调一体机
CN110748963A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15062477U (zh)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0980514U (zh) 衣柜
CN219868254U (zh) 一种多功能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5909348U (zh) 风道件、通风换热部件以及空调器
CN214949372U (zh)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6620060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2644762U (zh)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212657821U (zh)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212657793U (zh)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109140744B (zh) 接水盘及空调机组
KR101373027B1 (ko) 김 건조기
CN218077954U (zh) 人工气候箱
CN102062446A (zh) 一种移动式空调器
CN107238190A (zh) 一种空调
CN215062401U (zh)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216281736U (zh) 空调器
CN215062474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KR10128068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2657820U (zh)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218920831U (zh) 除湿防凝露装置及具有除湿防凝露功能的电子设备
CN217503811U (zh) 循环自加湿风机盘管
CN112484177B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