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1431U - 机柜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机柜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1431U
CN203231431U CN 201320275482 CN201320275482U CN203231431U CN 203231431 U CN203231431 U CN 203231431U CN 201320275482 CN201320275482 CN 201320275482 CN 201320275482 U CN201320275482 U CN 201320275482U CN 203231431 U CN203231431 U CN 203231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cabinet
conditioner
heat exchanger
cabinet ai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754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国
朱卫宁
沈成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utu Thermal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utu Thermal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utu Thermal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utu Thermal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754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1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1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14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机柜空调器,用来调节机柜内的温度,其包括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内循环换热系统包括蒸发换热器、蒸发风机及收容蒸发换热器及蒸发风机的内壳体。外循环换热系统具有冷凝换热器,其包括可收容冷媒介质的收容空间,背离内循环换热系统的一侧设置有利用自然对流散热的散热翅片,并露出于机柜外部使得所述散热翅片直接与空气接触,所述内循环换热系统位于机柜内部。散热翅片沿纵长延伸方向至少分布有两组,至少一分隔间隙将上、下两组散热翅片间隔。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通过自然对流散热的冷凝换热器,减低部件成本,又可方便冷凝换热器的清洁,有效防止长期运行后的制冷能力衰减,还可大幅度节能降耗,且运行可靠。

Description

机柜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机柜空调器,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力、通讯或电气等行业,广泛使用到控制机柜。为了防止潮气、灰尘或有害气体进入机柜,机柜通常对外封闭。在运行中,因机柜中器件自身发出热量或者户外阳光照射或者天气炎热,机柜中温度会不断升高,如不及时散热势必会影响机柜中器件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这些行业中应用的控制机柜需配置专门的设备对机柜内空气进行散热,即机柜空调器或机柜制冷设备。
机柜空调器由内外两个循环系统组成,分别由不同数量、不同形式的风机驱动内外侧气流强制对流。以具有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机柜空调器为例,其通常具有蒸发换热器、冷凝换热器、压缩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及连接各元器件的管路组件。这些元件设置于机柜空调器的外壳体中,并有隔板将外壳体分隔为密封的柜外侧腔室及柜内侧腔室。外壳体于柜外侧面板开设有与冷凝风机及冷凝换热器相对的外循环进风口及外循环出风口,并于柜内侧面板开设有与蒸发风机及蒸发换热器相对的内循环进风口及内循环出风口。如此,柜内的热空气经过内循环进风口在蒸发风机的导引下流经蒸发换热器进行冷却后进入机柜内部,对其内部的各种元器件进行冷却。而柜外的冷空气在冷凝风机的引导下经外循环进风口流经冷凝换热器,对与柜内侧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凝换热器进行冷却降温。
但是,现有的机柜空调器多存在以下技术缺点:
1、现有的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柜外侧风机的引流,较易导致环境中的异物,如沙尘、纤维等物体进入并附着在冷凝换热器上,长期运行后,机柜空调器的制冷效率会随着冷凝换热器上异物的增多而降低。加之现有的机柜空调器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清理,清理时需打开外壳体,清理过程复杂,同时,现采用的换热器多为平行流式、管片式或管带式换热结构,间隙小,无法彻底清理异物,且面对纤维类异物更是无法清理。
2、现有的机柜空调器多采用数块钣金件焊接或铆接为一体作为外壳体,内部设有蒸发风机、冷凝风机、蒸发换热器、冷凝换热器、压缩机、控制电路板等多个零部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及周期均较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机柜空调器,以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柜空调器,其具有、生产装配效率高、易于维护、节省成本、可靠性高等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用来调节机柜内的温度,其包括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内循环换热系统包括蒸发换热器、蒸发风机及收容蒸发换热器及蒸发风机的内壳体;外循环换热系统为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冷凝换热器包括可收容冷媒介质的收容空间,背离内循环换热系统的一侧设置有利用自然对流散热的散热翅片,并露出于机柜外部使得所述散热翅片直接与环境空气接触,所述内循环换热系统位于机柜内部;其中散热翅片沿纵长延伸方向至少分布有两组,至少有一个分隔间隙将散热翅片沿纵长延伸方向上下分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两组散热翅片于纵长延伸方向上相互交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布于下组的相邻两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弧形导向装置,其自下向上倾斜延伸以引导流经散热翅片的气流沿其表面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循环换热系统还包括冷凝风机,其位于冷凝换热器的收容空间内并导引机柜外部气流流经散热翅片为其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循环换热系统还包括风向导流装置,其与冷凝风机配合将机柜外部气流导引并分配给散热翅片以增强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风机及风向导流装置均收容于冷凝换热器内并位于其收容空间内,其中风向导流装置形成有收容空间及设置于上部的若干出风狭槽,这些出风狭槽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用于将冷凝风机导入的气流分配给散热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中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若干出风孔,所述风向导流装置具有相互配合形成有上述收容空间的上壳体及下壳体,其中上壳体上部形成有若干突起,每一突起卡置于相邻两散热翅片出风孔内并开设有上述出风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风机通过风机安装板组装于风向导流装置,其具有与风向导流装置的收容空间连通的出风口用来将其吸入的空气导入风向导流装置并分配给散热翅片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安装板与下壳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换热器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一侧的盖板及自位于基板另一侧的散热翅片,其基板和/或盖板形成有上述收容冷媒介质的收容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形成有位于其收容空间下方的腔室,其中上述风向导流装置及冷凝风机均收容于该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的腔室的底板形成有若干进风孔与机柜空调器外部连通,其中冷凝风机吸收来自进风孔的外部气流为冷凝换热器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及盖板为一体成型或分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具有连接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的压缩机及管路,其中压缩机亦收容于上述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翅片至少具有两片,并自基板背离盖板方向延伸形成,其与基板一体化成型或焊接或铆接或粘合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具有隔绝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的隔热板,其中上述蒸发换热器安装结合于隔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述蒸发换热器设置有具有卡扣或孔位的安装板,该安装板卡扣配合于设置有孔位或卡扣的隔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板一体成型有收集蒸发换热器的冷凝水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壳体为一体成型或焊接、铆接结构,其开设有与蒸发风机相对的内循环进风口及与蒸发换热器相对的内循环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壳体边缘设置有安装边框,该安装边框与冷凝换热器分别对应纵向设置有两排安装孔,以便内壳体与冷凝换热器配合安装及将机柜空调器安装于机柜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自然对流散热的冷凝换热器,减低部件成本,又可方便冷凝换热器的清洁,有效防止长期运行后的制冷能力衰减,还可大幅度节能降耗,且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另一角度的立体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机柜空调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机柜空调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机柜空调器圈出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沿图1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的冷凝换热器的立体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结构移除盖板后的立体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沿图1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100,其具有外循环换热系统、内循环换热系统、连接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的压缩机7及管路(未标号)、及电气系统(未标号)。内循环换热系统包括内壳体10、收容于内壳体10内的蒸发换热器5、蒸发风机4。外循环换热系统包括内置有流道的多功能冷凝换热器25,其兼具为冷媒冷却的功能及为机柜空调器100起到安装支撑的功能。压缩机7安装于冷凝换热器25内,并部分收容于内壳体10内。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之间设置有增强二者之间隔热效果的隔热板51及保温层6。
内壳体10为一体化成型或焊接、铆接结构。本实施例中,内壳体10为塑胶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其重量轻,能够节省成本。内壳体10为矩形框体结构并具有面对机柜内部的平板主体部(未标号)及由平板主体部延伸出的安装边框101,所述平板主体部开设有对正蒸发风机4的内循环进风口11及对正蒸发换热器5的内循环出风口12,所述安装边框101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07。在内壳体10的内侧,位于内循环进风口11与内循环出风口12之间,形成有挡风板15,以确保柜内热空气在蒸发风机4的导引下,正确导向蒸发换热器5进行冷却,而不会偏离方向。机柜内部产生的热空气在蒸发风机4的导引下经内循环进风口11流经蒸发换热器5进行冷却后,经内循环出风口12重新进入机柜内部对各元件进行冷却。上述隔热板51为一体注塑成型,其底部一体成型有水槽510,其用来盛接蒸发换热器5的冷凝水。该水槽510一端设置有倾斜延伸出的引水管514,其可将冷凝水直接通过冷凝换热器25的底板2020(图3)上所开设的进风孔2022(图3)排出机柜空调器100外部。隔热板51还于上部一体成型有若干柱状安装件512用来供蒸发风机4及电气系统安装配合,从而固定于隔热板51上。
蒸发换热器5安装于隔热板51下部且位于蒸发风机4及电气系统下方。蒸发换热器5两侧安装有向前突伸向隔热板51方向的安装件52,每一安装件52设置有卡扣520,其与形成于隔热板51上的对应孔位(未标号)卡扣配合,从而将蒸发换热器5安装于隔热板51。于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卡扣520与孔位的位置可以互换。优选地,蒸发换热器5也可以采用螺接、焊接等方式与隔热板51结合,并不限于卡扣配合方式。
外循环换热系统利用了自然对流散热原理,将流道内与蒸发换热器5进行了热交换后的冷媒进行循环冷却。自然对流散热方式的散热原理是利用空气冷热变化时产生对流带走热源的热量,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减少对电力部件的依赖,从而提高机柜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外循环换热系统包括冷凝换热器25、冷凝风机9及风向导流装置8。
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冷凝风机9为涡流风机,即离心风机,然而于其他实施方式中,贯流风机、轴流风机等均适用本实用新型。该冷凝风机9包括具有圆环状主体部91、嵌置于主体部91中部的滚轮90,即电机,及自主体部91一侧向上倾斜延伸的出风口92。该出风口92与风向导流装置8连通,作为风向导流装置8的进风口。
冷凝换热器25包括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基板20、与基板20面向内循环换热系统的一侧固定连接并共同形成内置流道的盖板21、形成于基板20背离内循环换热系统的另一侧的散热翅片22。基板20的底板2020开设的若干进风孔2022作为冷凝侧进风口,在冷凝风机9的引导下,机柜外部的空气穿过冷凝侧进风口2022进入冷凝换热器25,在风向导流装置8的分配下空气流经相邻散热翅片22之间,为冷凝换热器25内的冷媒进一步降温。
基板20与盖板21通过焊接或铆接等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然而其并不限于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基板20还可以与盖板21一体成型,形成内部设置有可容纳冷媒介质的收容空间,盖板21上设有冷媒进口23(图7)及冷媒出口24(图7)从而形成可与蒸发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的冷凝部。本实用新型以分体式的基板20及盖板21为例进行阐述。
请结合参阅图6至图9,基板20具有位于四周的安装部203、自边框状安装部203内边缘向散热翅片22方向凹陷从而形成的位于上部的第一腔室201及位于下部的第二腔室202。第二腔室202具有较深的深度,从而压缩机7安装于第二腔室202的底板2020一端并部分收容于第二腔室202内,部分收容于内壳体10内。上述冷凝风机9及风向导流装置8也收容于第二腔室202内,并位于第二腔室202另一端。冷凝风机9通过风机安装板83与风向导流装置8组装为一体,将机柜外部的空气吸入后导入风向导流装置8内部。风向导流装置8包括大体呈矩形的上壳体81、与上壳体81卡接组装为一体并形成有收容空间85的下壳体82。下壳体82一侧端一体成型有风机安装板83,该风机安装板83自下壳体82向下延伸形成,并提供冷凝风机9安装使用。风机安装板83与下壳体82结合处设置有冷凝风机9的出风口92,其与上述收容空间85连通。请结合参阅图5,相邻两个散热翅片22之间设置有出风孔208,所述上壳体81顶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若干突起810,每一突起开设有若干狭槽812。当冷凝风机9安装于风机安装板83后,二者一起收容于第二腔室202内且上壳体81顶部的若干突起810卡置于散热翅片22之间的出风孔208内,如此当冷凝风机9自冷凝侧进风口2022吸入空气后,通过出风口92导入风向导流装置8的收容空间85内,然后在突起810上的出风狭槽812的分流作用下,分别通过出风孔208流入散热翅片22之间为散热翅片22降温,从而为冷凝换热器25内的冷媒进行降温。
基板20的第一腔室201深度较浅,并形成有若干突起205向与基板20结合的盖板21方向突伸,其长度小于等于基板20第一腔室201的深度。此外,第一腔室21表面还突设有与安装部203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若干结合部204,其用来与盖板21的对应位置进行焊接或铆接。上述突起205均匀分布于除结合部204外的第一腔室201内,其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所图示的圆柱状,其还可以为方形柱状或其他突起的形式。突起205可以在冷媒流动过程中造成较多的湍流效果,相应增加冷媒介质与冷凝换热器25之间的换热面积,进而强化传热,而结合部204则有利于冷媒在第一腔室201内流动时防止湍流压力而造成盖板21鼓起。
上述盖板21一侧与保温层6及隔热板51贴合,另一侧与基板20固定结合,其不限于焊接或铆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还可以与基板20一体成型。盖板21与基板20组合后,将基板20的第一腔体201封闭,从而形成冷媒收容空间(未标号)。盖板21还可以向远离散热翅片22的方向凹陷,并与基板20结合后共同形成冷媒收容空间。二者结合后,贴合并相互结合的结合部204与盖板21将冷媒收容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的流道。流道与冷媒进口23及冷媒出口24连通,从而冷媒自冷媒进口23流经流道被基板20及散热翅片22冷却后,经冷媒出口24流回蒸发换热器5以对机柜内部进行冷却。然而,收容空间也可以单独由盖板21形成,即基板20为平板状,而盖板21凹陷形成有上述收容空间并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其收容冷媒介质。所述盖板21与基板20之间可以设置有采用石棉垫、橡胶垫或其它柔性材料的密封结构,如采用钎焊或一体成型方式时,密封结构可以省略。
散热翅片22利用了自然对流散热原理,其自基板20的另一侧垂直延伸并相互平行间隔排布,其数量至少为两片,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翅片22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8mm,然而其并不限于该距离,且散热翅片22与基板20不一定为垂直关系,可倾斜设置。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翅片22沿竖直延伸方向分布有三组,每一散热翅片22截面大致为矩形且自基板20沿前后方向延伸有一定宽度。三组散热翅片22之间均有分隔间隙220,作为散热翅片22之间的分隔断面,从而阻断顶部的散热翅片22的热量迅速传导到下部。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分隔间隙220为水平设置,然而其并不限于水平方向设置,只要能够分隔散热翅片22,阻断热量的迅速传导即可。此外,沿纵长延伸方向,三组散热翅片22均错开设置,即相互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形成交错结构,以改变其表面流动的空气的气流方向,利用康达(Coanda)效应,诱导空气气流,增强换热效果。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康达(Coanada)效应,增强换热效果,请特别参阅图10,于临近风向导流装置8的出风狭槽812的相邻两散热翅片22之间设置有弧形导向装置222,其自风向导流装置8上方的基板20沿散热翅片22宽度延伸方向(背离基板20方向)向上向后倾斜延伸,然后弯折后向上向前(向基板20方向)延伸,形成弧形导向构造。
所述散热翅片22与基板20采用一体化成型,且均采用导热效果较好材质制成,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为铝合金材质。散热翅片22与基板20的结合方式不限于一体化成型,还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粘合等方式。冷凝换热器25还于外周纵向设置有两排安装孔207,通过螺钉(未图示)穿过内壳体10安装边框101上所设置的其中一排安装孔107及冷凝换热器25外周对应设置的其中一排安装孔207将机柜空调器100可拆卸的安装于机柜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换热器25还起到传统机柜空调器的外壳体的安装支撑功能。本实施例中,冷凝换热器25与机柜柜门的结合方式为使用螺钉锁紧,可半嵌式安装于机柜柜门上,但并不限于使用螺钉锁紧固定,也可使用卡扣或其他方式结构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外循环换热系统使用具有分隔断面220且交错排布的散热翅片22及弧形导向装置222的露于机柜外部的冷凝换热器25,利用康达效应增强换热效果,没有设置传统的具有外循环进风口及外循环出风口的壳体,外部空气与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100内部(内循环换热系统)不连通,可有效防止灰尘、毛絮等异物进入机柜空调器100内部。而柜外的空气在空气自然对流特性及康达效应的作用下及冷凝风机9和风向导流装置8的辅助作用下,流经高温的基板20及散热翅片22表面,对基板20及散热翅片22进行冷却。也就是说,散热翅片22直接与柜外的空气接触。另,由于散热翅片22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其方便清理,降低清理频率。
请参阅图3,所述内壳体10的安装边框101上设置有安装孔107,冷凝换热器25于外周纵向设置有安装孔207,通过沉头螺钉(未图示)穿过内壳体10安装边框101上所设置的其中一排安装孔107及冷凝换热器25外周设置的其中一排安装孔207来将内壳体10与冷凝换热器25配合安装。需要维修保养时,只需要将沉头螺钉拆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100的冷凝换热器25还可以采用若干平行的扁管与两侧集流管连通的换热结构,该换热结构可以与基板20结合为一体,通过焊接/铆接(当基板20为平板状)或内嵌(当基板20凹陷设置有凹槽)的方式。盖板21覆盖于基板20并将扁管夹持于二者之间。盖板21一种结构形式为与平板状基板20通过上、下两端的安装部彼此结合,并于主体部凹设有空间容纳扁管,此时其左、右两端位于集流管之间。两侧的集流管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及冷媒出口。盖板21的另外一种结构形式为平板状,与设有凹槽的基板20相互结合。为解决集流管突出的问题,基板20可以开设有若干横向平行排布的凹槽,扁管可以收容于这些凹槽内。为了连通这些扁管,基板20于其左、右两端纵向开设有可作为集流管的集流凹槽,并于对应各扁管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连通扁管的微通道。盖板21为平板状,覆盖于基板20以封闭该换热结构。当然,上述凹槽也可以开设于盖板上,扁管容纳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器100的冷凝换热器25还可以设置有容纳有冷媒介质的金属管,其可被弯折成各种形状,且其两端分别为冷媒进口及冷媒出口。而基板20则开设有可对应收容金属管的凹槽,金属管可内嵌于这些凹槽内,平板状的盖板覆盖于基板四周并进行结合。基板也可以为平板状,金属管可以和基板20焊接或铆接,而盖板21设置有容纳金属管的收容空间并通过四周与基板20结合。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仅以该机柜空调器作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其他类型的机柜空调器均适用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主张的范围中。

Claims (20)

1.一种机柜空调器,用来调节机柜内的温度,其包括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内循环换热系统包括蒸发换热器、蒸发风机及收容蒸发换热器及蒸发风机的内壳体;外循环换热系统具有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冷凝换热器包括可收容冷媒介质的收容空间,背离内循环换热系统的一侧设置有利用自然对流散热的散热翅片,并露出于机柜外部使得所述散热翅片直接与环境空气接触,所述内循环换热系统位于机柜内部;其中散热翅片沿纵长延伸方向至少分布有两组,至少有一个分隔间隙将散热翅片沿纵长延伸方向上下分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上、下两组散热翅片于纵长延伸方向上相互交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分布于下组的相邻两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弧形导向装置,其自下向上倾斜延伸以引导流经散热翅片的气流沿其表面流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外循环换热系统还包括冷凝风机,其位于冷凝换热器的收容空间内并导引机柜外部气流流经散热翅片为其降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外循环换热系统还包括风向导流装置,其与冷凝风机配合将机柜外部气流导引并分配给散热翅片以增强散热效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冷凝风机及风向导流装置均收容于冷凝换热器内并位于其收容空间内,其中风向导流装置形成有收容空间及设置于上部的若干出风狭槽,这些出风狭槽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用于将冷凝风机导入的气流分配给散热翅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若干出风孔,所述风向导流装置具有相互配合形成有上述收容空间的上壳体及下壳体,其中上壳体上部形成有若干突起,每一突起卡置于相邻两散热翅片出风孔内并开设有上述出风狭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冷凝风机通过风机安装板组装于风向导流装置,其具有与风向导流装置的收容空间连通的出风口用来将其吸入的空气导入风向导流装置并分配给散热翅片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风机安装板与下壳体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冷凝换热器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一侧的盖板及自位于基板另一侧的散热翅片,其基板和/或盖板形成有上述收容冷媒介质的收容空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基板形成有位于其收容空间下方的腔室,其中上述风向导流装置及冷凝风机均收容于该腔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基板的腔室的底板形成有若干进风孔与机柜空调器外部连通,其中冷凝风机吸收来自进风孔的外部气流为冷凝换热器降温。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基板及盖板为一体成型或分体式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具有连接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的压缩机及管路,其中压缩机亦收容于上述腔室。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散热翅片至少具有两片,并自基板背离盖板方向延伸形成,其与基板一体化成型或焊接或铆接或粘合结合。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具有隔绝内循环换热系统及外循环换热系统的隔热板,其中上述蒸发换热器安装结合于隔热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蒸发换热器设置有具有卡扣或孔位的安装板,该安装板卡扣配合于设置有孔位或卡扣的隔热板。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隔热板一体成型有收集蒸发换热器的冷凝水的水槽。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内壳体为一体成型或焊接、铆接结构,其开设有与蒸发风机相对的内循环进风口及与蒸发换热器相对的内循环出风口。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边缘设置有安装边框,该安装边框与冷凝换热器分别对应纵向设置有两排安装孔,以便内壳体与冷凝换热器配合安装及将机柜空调器安装于机柜上。
CN 201320275482 2013-05-20 2013-05-20 机柜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31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75482 CN203231431U (zh) 2013-05-20 2013-05-20 机柜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75482 CN203231431U (zh) 2013-05-20 2013-05-20 机柜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1431U true CN203231431U (zh) 2013-10-09

Family

ID=4928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7548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31431U (zh) 2013-05-20 2013-05-20 机柜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143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3021A (zh) * 2014-01-23 2014-04-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非连续翅片分离式热管新风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5413A (zh) * 2013-05-20 2014-11-26 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机柜空调器
CN104602486A (zh) * 2014-12-22 2015-05-06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液冷服务器
CN107255313A (zh) * 2017-08-09 2017-10-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112004374A (zh) * 2020-08-05 2020-11-27 常州大学 一种机柜空调
CN114111016A (zh) * 2021-11-12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一体式机柜空调和机柜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413A (zh) * 2013-05-20 2014-11-26 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机柜空调器
CN104165413B (zh) * 2013-05-20 2017-08-22 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机柜空调器
CN103743021A (zh) * 2014-01-23 2014-04-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非连续翅片分离式热管新风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3021B (zh) * 2014-01-23 2016-01-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非连续翅片分离式热管新风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2486A (zh) * 2014-12-22 2015-05-06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液冷服务器
CN107255313A (zh) * 2017-08-09 2017-10-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112004374A (zh) * 2020-08-05 2020-11-27 常州大学 一种机柜空调
CN114111016A (zh) * 2021-11-12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一体式机柜空调和机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1431U (zh) 机柜空调器
CN104165413B (zh) 机柜空调器
US6931883B2 (en) Two stage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CN209558628U (zh) 电控盒和空调器
CN104033966B (zh) 机柜空调器
CN203190538U (zh) 机柜空调器
CN21195303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9868254U (zh) 一种多功能半导体制冷装置
CN101240915B (zh) 立管换热器式空调器
CN209197552U (zh) 用于色选机的散热装置和具有其的色选机
CN110486853A (zh) 一种空调外机
CN216557838U (zh)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4214921B (zh) 机柜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机柜空气调节装置壳体
CN203286733U (zh) 机柜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机柜空气调节装置壳体
CN2121087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2108751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4266411B (zh) 一种复合制冷系统用组合式风冷换热总成
CN209165616U (zh) 一种双型热管除湿装置
CN203102758U (zh) 数字显示装置
CN216481269U (zh) 风管机
CN206001771U (zh) 一种新型的冷暖恒温机组
CN22123791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4949373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7236380U (zh) 热泵烘干除湿机
CN204407742U (zh) 超薄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