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9963U -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9963U
CN212719963U CN202021024798.0U CN202021024798U CN212719963U CN 212719963 U CN212719963 U CN 212719963U CN 202021024798 U CN202021024798 U CN 202021024798U CN 212719963 U CN212719963 U CN 212719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pening
fan
guide plat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47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锡骞
沈士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di Beijing International Build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di Beijing International Build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di Beijing International Build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di Beijing International Build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47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9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9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9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涉及风机盘管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干式风机盘管中设有冷凝水系统管道导致其安装过程复杂繁琐而申请。本申请提供的干式风机盘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回风口和送风口;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安装在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送风口之间;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下方,所述换热盘管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所述风机包括蜗壳、以及安装在所述蜗壳内的风轮,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朝上,所述导流板能够将所述换热盘管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导至所述蜗壳内。本申请用于调节室内空气。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机盘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机组简称风机盘管,其是由风机、电机和换热盘管等组成的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之一。换热盘管的管内流过冷冻水或热水时与管外空气换热,使空气被冷却、除湿或加热,以此来调节室内的空气参数。风机盘管是常用的供冷、供热末端装置。
干式风机盘管机组与常规风机盘管机组的冷冻水的设计工况不同,其中,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冷冻水的供水温度通常为16℃左右,而常规风机盘管机组的冷冻水的供水温度一般为7℃,因此干式风机盘管机组与常规风机盘管机组不可相互替代。正是由于干式风机盘管的设计工况下的冷冻水的供水温度一般高于使用环境的空气露点温度,因此在空气冷却的过程中盘管的表面无冷凝水产生,即实现了干式冷却过程。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壳体中设有风机01和换热盘管02,为了防止室内空间的湿负荷波动引起室内短时间内的湿负荷增大,而造成的盘管表面出现冷凝水,换热盘管02的下方仍设置有冷凝水积水盘03,以及用于将冷凝水积水盘03中的冷凝水导出的冷凝水系统管道04,如图1所示。同时,为了保证冷凝水能够顺利排出,上述冷凝水系统管道04需要具有合适的坡度,从而使得现有的干式风机盘管的安装过程复杂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用于解决现有的干式风机盘管中设有冷凝水系统管道导致其安装过程复杂繁琐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回风口和送风口;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安装在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送风口之间;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下方,所述换热盘管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所述风机包括蜗壳、以及安装在所述蜗壳内的风轮,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朝上,所述导流板能够将所述换热盘管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导至所述蜗壳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换热盘管位于导流板的上方,即换热盘管安装在壳体的上部空间内,当室内空间的湿负荷波动引起室内短时间内的湿负荷增大时,换热盘管的表面产生的少量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积聚在导流板的上表面上,随后积聚的冷凝水将会在导流板的引导下流动至风机的蜗壳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蜗壳的内部空间存储换热盘管表面产生少量的冷凝水,使得冷凝水暂时存放在蜗壳内,待室内空间的湿负荷恢复正常后冷凝水能够被风机吸进的干燥空气蒸发,本申请实施例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凝水积水盘和冷凝水系统管道,即本申请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安装冷凝水系统管道,进而简化了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安装步骤和安装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和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导流口的水平投影上所述导流口位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的内侧,保证换热盘管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全部流至蜗壳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水平设置,有利于减小壳体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导流口处、且位于所述导流板上靠近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导流件用于将所述导流板上的冷凝水引导至所述蜗壳的内壁上,避免冷凝水滴在风机的叶轮上,在叶轮的转动下进入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为在所述导流口的边沿处向下形成的翻边,使得导流件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导流口的横截面上,所述翻边的下边沿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的上边沿相接,或部分所述翻边位于所述蜗壳内,以更好的保证冷凝水沿着翻边的内壁流动至蜗壳的内壁上,进而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蜗壳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隔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形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所述风道,所述导流板的外周边沿均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导流板上还开设有导风口,所述回风口、所述导流口及所述风机均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导风口均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且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使得经换热盘管换热后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得到改变,有利于减小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总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还包括:防溢流件,所述防溢流件设置在所述导风口处、且位于所述导流板上靠近所述换热盘管的一侧,所述防溢流件能够阻止所述换热盘管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从所述导风口处流出,影响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溢流件为所述导风口的边沿处向上形成的翻边,使得防溢流件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新风口,所述隔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的部分、以及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和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部分共同围成混风腔,所述新风口位于所述混风腔上,所述新风口用于将新风系统的新风引导至所述混风腔内,以实现新风系统和干式风机盘管的集成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干式风机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A-A截面的截面图;
图5为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风机;02—换热盘管;03—冷凝水积水盘;04—冷凝水系统管道;05—混风箱;1—壳体;101—回风口;102—送风口;103—新风口;104—回风腔;105—换热腔;106—混风腔;2—风机;3—换热盘管;301—进水口;302—出水口;4—导流板;400—导流口;401—导风口;5—导流件;6—隔板;7—吊装托架;8—防溢流件;9—格栅;10—过滤装置;11—保温层;12—接线盒;200—吊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2~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包括:壳体1,壳体1内形成有风道,壳体1上开设与风道连通的回风口101和送风口102;风机2,风机2安装在风道内;换热盘管3,换热盘管3安装在风道内、且位于风机2和送风口102之间;导流板4,导流板4安装在壳体1内,风机2位于导流板4的下方,换热盘管3位于导流板4的上方,风机2包括蜗壳、以及安装在蜗壳内的风轮,蜗壳的出风口朝上,导流板4能够将换热盘管3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导至蜗壳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换热盘管3位于导流板4的上方,即换热盘管3安装在壳体1的上部空间内,当室内空间的湿负荷波动引起室内短时间内的湿负荷增大时,换热盘管3的表面产生的少量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积聚在导流板4的上表面上,随后积聚的冷凝水将会在导流板4的引导下流动至风机2的蜗壳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蜗壳的内部空间存储换热盘管3表面产生少量的冷凝水,使得冷凝水暂时存放在蜗壳内,待室内空间的湿负荷恢复正常后冷凝水能够被风机2吸进的干燥空气蒸发,本申请实施例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凝水积水盘和冷凝水系统管道,即本申请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安装冷凝水系统管道,进而简化了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安装步骤和安装成本。
其中,图2和图3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4上开设有导流口400,导流口400和蜗壳的出风口相对设置,在导流口400的水平投影上导流口400位于蜗壳的出风口的内侧,以更好的保证换热盘管3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全部流至蜗壳内,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在安装过程中,导流口400和蜗壳的出风口无法相对设置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导流板4的导流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风机2还包括电机,蜗壳有两个,电机安装在两个蜗壳之间,两个蜗壳的蜗壳出风口均朝上,每个蜗壳内均安装有一个风轮,即风轮也有两个,电机能够带动两个风轮同时转动,即两个蜗壳的出风口能够同时出口,通过设置上述风机2能够增大室内空气的回风量。
对于上述风机2还包括电机,蜗壳有两个,电机安装在两个蜗壳之间,两个蜗壳的蜗壳出风口均朝上,每个蜗壳内均安装有一个风轮,即风轮也有两个的实施例,对应的上述导流板4上的导流口400也有两个,如图4和图5所示。
其中,两个导流口400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为了实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上设有吊顶200,整个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壳体1安装在该吊顶200内,由于吊顶200和天花板之间的高度有限,因此在吊顶200和天花板之间的高度相对较小的地方,上述壳体1的高度不宜设置的过高,由此本申请实施中将上述导流板4水平设置,从而有利于减小壳体1的高度,使得房间的净高得到提高。
当然,上述导流板4也可以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一侧与第一部分相连,第二部分的另一侧向下倾斜,由此冷凝水在第二部分的引导下能够更好的向下流动。
参照图2和图3,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还包括:导流件5,导流件5设置在导流口400处、且位于导流板4上靠近风机2的一侧,导流件用于将导流板4上的冷凝水引导至蜗壳的内壁上,避免冷凝水滴在风机2的叶轮上,在叶轮的转动下进入风道内,使得经风轮送出的空气中夹带有水分,经壳体1送风口102送出的空气的湿度较大,不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上述导流件5为在导流口400的边沿处向下形成的翻边,使得导流件5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通常情况下,翻边和导流板4之间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由此能够翻边和导流板4的连接处发生漏风和漏水风情况,进而能够提高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可靠性。
或者,在导流口400处设置导流软管,使得导流软管的一端和导流口400密封连接,使得导流软管的另一端伸入蜗壳内,并与蜗壳的内部贴合设置,由于导流软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成不同的长度,从而能够降低对上述风机2的安装精度、导流板4的安装精度、以及导流口400的开设位置的精度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流口400的横截面上,翻边的下边沿与蜗壳的出风口的上边沿相接,或部分翻边位于蜗壳内,以更好的保证冷凝水沿着翻边的内壁流动至蜗壳的内壁上,进而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蜗壳的底部。
由于热交换器安装在壳体1的上部空间内,经换热盘管3换热后的空气需要经吊顶200送风口102送入室内,壳体1安装在吊顶200的上方,由此经换热盘管3换热后的空气的需要向下流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还包括:隔板6,隔板6沿上下方向设置,隔板6的上边沿与导流板4的下表面密封连接,隔板6的下边沿与壳体1的底板内壁密封连接,壳体1与隔板6形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风道,导流板4的外周边沿均与壳体1的侧壁密封连接,导流板4上还开设有导风口401,回风口101、导流口400及风机2均位于隔板6的第一侧,送风口102和导风口401均位于隔板6的第二侧、且送风口102位于导流板4的下方,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隔板6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只要其能够将回风口101和导流口400之间的风道、与导风口401和送风口102之间的风道隔开即可。
为了便于导流板4的安装,在导流板4的相对两个均设置有吊装托架7,在具体安装过程中,通过吊装托架7对导流板4进行吊装,将导流板4放置到要求的安装位置,如图4所示。
吊顶200上开设有与回风口101对应的吊顶回风口,以及与送风口102对应的吊顶出风口,常见的吊顶200类型有折线吊顶和平吊顶。折线吊顶即吊顶回风口和吊顶出风口位于吊顶的不同侧。平吊顶即吊顶回风口和吊顶出风口位于吊顶的同一侧。由此上述回风口101和送风口102可以设置在壳体1同一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表面,如图2和图3所示。
示例地,图2中的回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在底壁上,送风口102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回风口101和送风口102均位于导流板4的下方,回风口101位于隔板6的第一侧,送风口102位于隔板6的第二侧,其适用于折线吊顶结构。图3中的回风口101和送风口102均设置在壳体1在底壁上、且均位于导流板4的下方,回风口101位于隔板6的第一侧,送风口102位于隔板6的第二侧,其适用于平吊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还包括:防溢流件8,防溢流件8设置在导风口401处、且位于导流板4上靠近换热盘管3的一侧,防溢流件8能够阻止换热盘管3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从导风口401处流出,影响用户体验。
其中,上述防溢流件8为导风口401的边沿处向上形成的翻边,使得防溢流件8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上述翻边距离导流板4的垂直高度的取值范围为:2mm~5mm,由此不仅就能够减少翻边对换热后的空气的阻力,降低风机2盘管的运行噪音,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阻止换热盘管3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从导风口401处流出。
当然,上述防溢流件8也可以为防溢流条,防溢流条水平设置,防溢流条的轴线方向和导流板4的宽度方向一致,防溢流条的下表面和导流板4的上表面密封连接,防溢流条靠近壳体1的后侧壁的一端与壳体1的后侧壁密封连接,防溢流条靠近壳体1的前侧壁的一端与壳体1的前侧壁密封连接,以阻止换热盘管3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从导风口401处流出,影响用户体验。
上述密封连接可以是将两者焊接在一起,也可以是通过密封结构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密封连接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密封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不会发生漏水和漏风的现象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上还开设有新风口103,隔板6、导流板4位于隔板6的第二侧的部分、以及壳体1位于隔板6的第二侧和导流板4之间的部分共同围成混风腔106,新风口103位于混风腔106上,新风口103用于将新风系统的新风引导至混风腔106内。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送风口和新风系统的送风口分别通过不同的送风管道连接至混风箱05上,在混风箱05内混合后在排出,如图1所示,而本申请实施例上述设置无需单独设置混风箱将新风系统的出风与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出风混合,直接将回风箱集成在壳体1的内部,实现了新风系统和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集成化,再者,本申请上述设置中节省了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送风口和混风箱之间的管道,从而降低了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安装成本,并且还有效地避免了上述管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漏风的问题。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导流板4和沿上下方向设置的隔板6将壳体1内分成了三个区域,即回风腔104、换热腔105和混风腔106,风机2安装在回风腔104内,换热盘管安装在换热腔105内,回风腔104和换热腔105通过导流口400连通,换热腔105和混风腔106通过导风口401连通,回风腔104和混风腔106互不连通,如图2和图3所示。
参照图4,上述换热盘管3为4行程换热盘管3,换热盘管3的排数可以为一排也可以为多排,换热盘管3的行程数为偶数,由此能够保证换热盘管3的进水口301和出水口302位于同一侧,使得换热盘管3与供水装置之间的连接简单方便。
再者,为了提高换热盘管3和空气之间的换热效率,上述换热盘管3和空气之间为逆流换热,即出水口302靠近导流口400设置,进水口301靠近导风口401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壳体1上还开设有新风口103,隔板6、导流板4位于隔板6的第二侧的部分、以及壳体1位于隔板6的第二侧和导流板4之间的部分共同围成混风腔106,新风口103位于混风腔106上,新风口103用于将新风系统的新风引导至混风腔106内的实施例来说,在具体安装时,只需要将新风系统的送风口和壳体1上的新风口103连通,再将供水装置的出水口和换热盘管3的进水口301连通、供水装置的进水口和换热盘管3的出水口302连通即可,安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吊顶回风口和吊顶出风口上均安装有格栅9,吊顶回风口处设置格栅9,能够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风道内。吊顶出风口处设置格栅9,能够改变送风口102的送风方向,避免风对人直吹。
此外,为了提高送风口102的风速,上述回风口101的面积大于送风口102的面积,由此使得空气在经送风口102送出时压力增大,进而提高了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送风风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吊顶回风口处的格栅9的背风侧设置有过滤装置10,和/或上述吊顶出风口处的格栅9的迎风侧设置有过滤装置10,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上述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和过滤网支架,过滤网安装在过滤网支架中,过滤网支架能够对上述过滤网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避免过滤网在风量的影响下发生变形。
其中,上述过滤网可以为粗效过滤网、高效空气过滤器、IFD过滤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蜗壳的出风口和送风口102之间的风道内设置有保温层11,避免经换热盘管3换热后的空气与外界空气换热,降低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的换热效率。
上述保温层11可以由海绵或者其他的保温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上还设有接线盒12,接线盒12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由此当电器部件之间的接线出现故障时,便于对电路进行检修和维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回风口和送风口;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风道内;
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安装在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送风口之间;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下方,所述换热盘管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所述风机包括蜗壳、以及安装在所述蜗壳内的风轮,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朝上,所述导流板能够将所述换热盘管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导至所述蜗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和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导流口的水平投影上所述导流口位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导流口处、且位于所述导流板上靠近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导流件用于将所述导流板上的冷凝水引导至所述蜗壳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为在所述导流口的边沿处向下形成的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口的横截面上,所述翻边的下边沿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的上边沿相接,或部分所述翻边位于所述蜗壳内。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板,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隔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形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所述风道,所述导流板的外周边沿均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导流板上还开设有导风口,所述回风口、所述导流口及所述风机均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导风口均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且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溢流件,所述防溢流件设置在所述导风口处、且位于所述导流板上靠近所述换热盘管的一侧,所述防溢流件能够阻止所述换热盘管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从所述导风口处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流件为所述导风口的边沿处向上形成的翻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新风口,所述隔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的部分、以及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和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部分共同围成混风腔,所述新风口位于所述混风腔上,所述新风口用于将新风系统的新风引导至所述混风腔内。
CN202021024798.0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Active CN212719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4798.0U CN21271996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4798.0U CN21271996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9963U true CN212719963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4798.0U Active CN21271996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9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6657A (zh) * 2022-01-10 2022-04-2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送风装置、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6657A (zh) * 2022-01-10 2022-04-2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送风装置、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2463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917153B (zh) 接水盘组件及下出风机房空调
CN211345777U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212719963U (zh)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CN111023545A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207006395U (zh) 窗式空调器
CN111594919A (zh)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CN111197818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中央空调
CN208579393U (zh) 天花机
CN102401431B (zh) 窗式空调器
JP3758592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106440046B (zh) 一种顶出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5372772U (zh) 多湿帘进风加湿器
CN216384374U (zh) 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吊顶式空调器
CN108826466A (zh) 天花机
CN216384555U (zh) 一种集水装置及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8033421U (zh) 空调器
CN108375115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384377U (zh) 一种换热器结构及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8993558U (zh) 空调器
CN213931186U (zh) 送风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CN218583281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19665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216384384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1063816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