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7705U - 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7705U
CN217197705U CN202221332012.0U CN202221332012U CN217197705U CN 217197705 U CN217197705 U CN 217197705U CN 202221332012 U CN202221332012 U CN 202221332012U CN 217197705 U CN217197705 U CN 217197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abutting
driving
limiting
abuts again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20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厉耿宏
颜磊
王斌
汶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20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7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7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7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提供了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风门驱动结构包括:驱动件,其上具有推动部;封堵件,其上设置有抵靠件;从动件,其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所述从动件上设置有抵靠块;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向着靠近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转动到推动部抵顶在所述抵靠件上时,能够推动所述封堵件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抵靠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靠块抵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通过单个驱动件实现对扫风叶片及封堵件的控制,从而减少驱动元件,使得整体结构得到优化,成本降低,进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在汽车内部占用空间减少。

Description

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中空调出风口中,一般用手动调节拨钮机构来调节通风量及风向,其缺点是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对行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外观上由于手动操作的部件较多全部外露一是影响美观,二是部件外露还有车内凸出物问题,可能会在碰撞事故中对乘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有电机驱动叶片来实现自动调节功能,但其传统的电机控制,组成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及机械耐用性差的问题。
现有的隐藏式电动出风口,每个调节机构都需要一个电机来实现对风门的控制,整体结构复杂且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包括:
驱动件,其上具有推动部;
封堵件,其上设置有抵靠件;
从动件,其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所述从动件上设置有抵靠块;
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向着靠近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转动到推动部抵顶在所述抵靠件上时,能够推动所述封堵件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抵靠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靠块抵顶;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向着远离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抵靠块的侧壁推动所述抵靠件,使所述封堵件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中,所述驱动件上具有第一齿轮部,所述从动件上具有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中,所述抵靠件具有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第一抵靠部活动抵靠,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抵靠块抵顶。
在上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中,所述抵靠块具有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二抵靠部具有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活动抵靠。
在上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中,所述第一齿轮部上开设有防错槽,所述第二齿轮部上设置有防错齿,所述防错齿与所述防错槽啮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包括:上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其中,还包括壳体,所述从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具有进口及与所述进口联通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扫风叶片;
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所述扫风叶片在所述壳体内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开启或关闭。
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驱动件具有限位块;
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封堵件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靠;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封堵件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此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靠。
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机,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通槽,所述抵靠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通槽中。
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中,所述壳体由左壳盖和右壳盖通过螺栓连接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单个驱动件实现对扫风叶片及封堵件的控制,从而减少驱动元件,使得整体结构得到优化,成本降低,进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在汽车内部占用空间减少。
2、驱动件转动角度较小,减少了开启和关闭进口、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时间。
3、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相比常规风口风门结构,减少了乘客手动调节空调的动作,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风门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风门驱动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风门驱动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本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本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驱动件;2、推动部;3、封堵件;4、抵靠件;5、从动件;6、抵靠块;7、第一齿轮部;8、第二齿轮部;9、第一抵靠部;10、第二抵靠部;11、第一抵靠面;12、第二抵靠面;13、防错槽;14、防错齿;15、壳体;16、进口;17、第一风道;18、第二风道;19、扫风叶片;20、第一限位部;21、第二限位部;22、电机;23、限位通槽;24、左壳盖;25、右壳盖;2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包括:驱动件1,其上具有推动部2;封堵件3,其上设置有抵靠件4;从动件5,其连接在驱动件1上,驱动件1能够带动从动件5转动,从动件5上设置有抵靠块6;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向着靠近封堵件3的方向转动到推动部2抵顶在抵靠件4上时,能够推动封堵件3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抵靠件4的另一端与抵靠块6抵顶;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向着远离封堵件3的方向转动时,抵靠块6的侧壁推动抵靠件4,使封堵件3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驱动件1与外部驱动元件连接,当外部驱动元件带动驱动件1正向旋转,与驱动件1啮合的从动件5也随之转动,从而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向着靠近封堵件3的方向转动直至推动部2抵顶在抵靠件4的一端上,接着推动部2继续推动与之抵顶的抵靠件4的一端,从而带动封堵件3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抵靠件4的另一端与抵靠块6抵顶,抵靠块6对封堵件3进行限位;当外部驱动元件带动驱动件1反向旋转,与驱动件1啮合的从动件5也随之转动,从而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脱离与抵靠件4的一端抵靠,抵靠块6的侧壁推动抵靠件4,使封堵件3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实现复位,进而实现通过驱动件1配合与之连接的从动件5使封堵件3限位转动。
驱动件1上具有第一齿轮部7,从动件5上具有第二齿轮部8,第一齿轮部7与第二齿轮部8啮合。
通过第一齿轮部7与第二齿轮部8的啮合从而驱动件1带动从动件5实现转动,抵靠件4的另一端与抵靠块6抵顶,即对封堵件3起到限位的作用。
抵靠件4具有第一抵靠部9和第二抵靠部10,推动部2与第一抵靠部9活动抵靠,第二抵靠部10与抵靠块6抵顶。
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向着靠近封堵件3的方向转动到推动部2抵顶在第一抵靠部9上时,能够推动封堵件3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第二抵靠部10的另一端与抵靠块6抵靠;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向着远离封堵件3的方向转动时,抵靠块6的侧壁推动第二抵靠部10,使封堵件3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抵靠块6具有第一抵靠面11,第二抵靠部10具有第二抵靠面12,第一抵靠面11与第二抵靠面12活动抵靠。
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向着靠近封堵件3的方向转动到推动部2抵顶在第一抵靠部9上时,能够推动封堵件3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第二抵靠部10的另一端与抵靠块6抵靠;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向着远离封堵件3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抵靠面11推动第二抵靠面12,使封堵件3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第一齿轮部7上开设有防错槽13,第二齿轮部8上设置有防错齿14,防错齿14与防错槽13啮合。
设置防错槽13和防错齿14能够起到防错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包括实施例一的风门驱动结构,其中,还包括壳体15,从动件5转动设置于壳体15上,壳体15具有进口16及与进口16联通的第一风道17及第二风道18,驱动件1上设置有扫风叶片19;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扫风叶片19在壳体15内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风道17或第二风道18开启或关闭。
扫风叶片19位于壳体15内,且一端穿插壳体15与驱动件1连接,外部驱动元件带动驱动件1转动时,壳体15内的扫风叶片19也随之转动,根据扫风叶片19所转动的角度进而控制出风量的大小,实现第一风道17单独开启、第二风道18单独开启以及第一风道17和第二风道18同时开启的状态,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抵顶在抵靠件4上时,扫风叶片19的端部也同时与封堵件3的端部抵靠,通过推动部2与扫风叶片19能够快速且平稳的将推动封堵件3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抵靠件4的另一端与抵靠块6抵顶即进口16被封堵件3堵住,气体无法通过进口16进入壳体15中;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向着远离封堵件3的方向转动时,抵靠块6的侧壁推动抵靠件4,使封堵件3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封堵件3复位,气体则通过进口16进入壳体15并根据客户的需求从第一风道17和第二风道18排出,驱动件1转动角度较小,减少了开启和关闭进口16、第一风道17及第二风道18的时间,提升了动作效率。
壳体1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20和第二限位部21,驱动件1具有限位块26;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推动封堵件3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限位块26与第二限位部21抵靠;当驱动件1驱动推动部2推动封堵件3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此时限位块26与第一限位部20抵靠。
设置第一限位部20和第二限位部21能够确保驱动件1旋转的角度,减少了开启和关闭进口16、第一风道17及第二风道18的时间,提升了动作效率。
壳体15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机22,驱动件1连接在电机22的输出端。
通过单个电机22带动驱动件1旋转,从而实现进口16、第一风道17及第二风道18开启或关闭。
壳体15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通槽23,抵靠件4活动设置于限位通槽23中。
设置限位通槽23能够限制封堵件3转动的角度,确保封堵件3有效开启进口16及关闭进口16。
壳体15由左壳盖24和右壳盖25通过螺栓连接形成。
电机22、从动件5都位于右壳盖25的侧壁上,壳体15由左壳盖24和右壳盖25通过螺栓连接形成,从而方便对壳体15内部的零部件检修更换,进而降低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件,其上具有推动部;
封堵件,其上设置有抵靠件;
从动件,其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所述从动件上设置有抵靠块;
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向着靠近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转动到推动部抵顶在所述抵靠件上时,能够推动所述封堵件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抵靠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靠块抵顶;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向着远离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抵靠块的侧壁推动所述抵靠件,使所述封堵件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上具有第一齿轮部,所述从动件上具有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件具有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第一抵靠部活动抵靠,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抵靠块抵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块具有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二抵靠部具有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活动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部上开设有防错槽,所述第二齿轮部上设置有防错齿,所述防错齿与所述防错槽啮合。
6.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风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从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具有进口及与所述进口联通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扫风叶片;
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所述扫风叶片在所述壳体内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驱动件具有限位块;
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封堵件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靠;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封堵件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此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机,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通槽,所述抵靠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通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左壳盖和右壳盖通过螺栓连接形成。
CN202221332012.0U 2022-05-25 2022-05-25 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Active CN217197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2012.0U CN217197705U (zh) 2022-05-25 2022-05-25 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2012.0U CN217197705U (zh) 2022-05-25 2022-05-25 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7705U true CN217197705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2012.0U Active CN217197705U (zh) 2022-05-25 2022-05-25 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7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067B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出风口总成及其组装方法
CN109720167B (zh) 车辆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354764U (zh) 汽车空调风门执行器
CN102980282B (zh) 空调器导风板结构及具有该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器
CN110126589A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CN2901119Y (zh) 带有排气口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
CN102892602A (zh) 汽车用通风口的风挡操作装置
CN217197705U (zh) 风门驱动结构和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风门结构
CN111231880A (zh) 带主动进气格栅的汽车前保险杠
CN115923455A (zh) 一种采用单电机的电动风口结构
CN112895850A (zh) 一种风道隐藏式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CN205800731U (zh) 一种汽车空调拨杆摇杆连接机构
CN111890895B (zh) 一种集成泄压功能的车门及其控制方法
CN219406124U (zh) 一种房车天窗
CN214564495U (zh) 一种车载自动扫风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CN105835659A (zh) 一种汽车空调
CN213873133U (zh) 导风板机构及空调器
CN214874127U (zh) 一种风道隐藏式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CN109649120B (zh) 汽车空调气路控制机构
CN210688676U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805064U (zh) 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
CN211075434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壳体总成
CN218986301U (zh) 一种采用单电机的电动风口结构
CN220883988U (zh) 一种提高密封性的汽车内饰出风口
CN212473025U (zh) 掩藏式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