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9350U - 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9350U
CN217189350U CN202123204053.XU CN202123204053U CN217189350U CN 217189350 U CN217189350 U CN 217189350U CN 202123204053 U CN202123204053 U CN 202123204053U CN 217189350 U CN217189350 U CN 217189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d
mixing
liquid feeding
quantit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040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培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Fu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Fu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Fu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Fu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040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9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9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9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所述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固定块、混合筒、定量机构、搅拌机构、顶盖、连接板、支撑杆和承接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通过定量机构可以在进行加液时,对液体进行控量,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需求,对加液量进行调整,方便多种液体之间定量混合,让反应时更精确,通过搅拌机构,可以在混合润湿时,让物料与溶液混合的更充分,旋转搅拌时搅拌叶可以往复移动,加快反应速度,让混合润湿时更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背景技术
溶液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溶液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和固态。如空气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情况下,把能溶解其他物质的化合物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凡是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时,则称液体为溶剂,而称气体或固体为溶质。若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在一些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常通过定量溶液的混合来进行制备加工,但是在加液时不容易控制,比例一旦出错,容易造成制备失败,而且在混合湿润的过程中,容易混合不均匀,降低生产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能够方便调节,混合均匀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固定块、混合筒、定量机构、搅拌机构、顶盖、连接板、支撑杆和承接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腰型孔,所述顶盖顶部对称安装有定量机构,所述混合筒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顶盖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均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连接板上方均设有承接板,且支撑杆顶端均与对应的承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量机构包括螺纹杆、内筒、外筒、输液管、电磁阀和弧形条,所述连接板和对应的承接板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连接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顶部均套有外筒,且内筒均与对应的外筒滑动插接,所述外筒外壁一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弧形条,所述连接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顶端均与对应的内筒相连通,所述输液管一端均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杆、联动杆、连接块、转杆、限位杆、电机、转轴、蜗杆、蜗轮、短杆、承接杆、从动轴和搅拌叶,所述固定块靠近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和限位杆,所述转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限位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杆,所述固定杆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侧杆一侧均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连接块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底部外侧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转轴外侧套接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内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侧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联动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对应的短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筒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一端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外筒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
优选的,所述外筒顶部均滑动插接有筒盖。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
优选的,所述内筒一侧均嵌入固定有标识条。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通过定量机构可以在进行加液时,对液体进行控量,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需求,对加液量进行调整,方便多种液体之间定量混合,让反应时更精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可以在混合润湿时,让物料与溶液混合的更充分,旋转搅拌时搅拌叶可以往复移动,加快反应速度,让混合润湿时更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混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定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支撑柱;3、固定块;4、混合筒;5、定量机构;6、搅拌机构;7、顶盖;8、连接板;9、支撑杆;10、承接板;11、腰型孔;12、排液管;13、阀门;51、螺纹杆;52、内筒;53、外筒;54、导管;55、筒盖;56、调节块;57、标识条;58、输液管;59、电磁阀;510、弧形条;61、固定杆;62、联动杆;63、连接块;64、转杆;65、限位杆;66、电机;67、转轴;68、蜗杆;69、蜗轮;610、短杆;611、承接杆;612、从动轴;613、搅拌叶;614、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所述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柱2、固定块3、混合筒4、定量机构5、搅拌机构6、顶盖7、连接板8、支撑杆9和承接板10,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筒4,所述混合筒4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腰型孔11,所述顶盖7顶部对称安装有定量机构5,所述混合筒4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6,顶盖7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顶部均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连接板8上方均设有承接板10,且支撑杆9顶端均与对应的承接板10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定量机构5可以在进行加液时,对液体进行控量,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需求,对加液量进行调整,方便多种液体之间定量混合,让反应时更精确,通过搅拌机构6,可以在混合润湿时,让物料与溶液混合的更充分,旋转搅拌时搅拌叶613可以往复移动,加快反应速度,让混合润湿时更简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述定量机构5包括螺纹杆51、内筒52、外筒53、输液管58、电磁阀59和弧形条510,所述连接板8和对应的承接板10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1,所述连接板8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内筒52,所述内筒52顶部均套有外筒53,且内筒52均与对应的外筒53滑动插接,所述外筒53外壁一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弧形条510,所述连接板8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输液管58,且输液管58顶端均与对应的内筒52相连通,所述输液管58一端均安装有电磁阀59;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加液时,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51,螺纹杆51与外筒53外侧的弧形条510啮合,可以在转动时带动外筒53下降,调整外筒53和内筒52之间的总容量,对加液量进行调整,在通过导管54将溶体注入外筒53和内筒52内,当外筒53和内筒52注满时,多余的液体会通过另一侧的导管54流出,当定量的溶液灌注好之后,便可以打开电磁阀59,让液体通过输液管58注入混合筒4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固定杆61、联动杆62、连接块63、转杆64、限位杆65、电机66、转轴67、蜗杆68、蜗轮69、短杆610、承接杆611、从动轴612和搅拌叶613,所述固定块3靠近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64和限位杆65,所述转杆6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62,所述限位杆6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杆614,所述固定杆61一侧设有连接块63,所述侧杆614一侧均与连接块6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63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67,所述连接块63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6,所述电机66的输出端与转轴67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7底部外侧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13,所述转轴67外侧套接固定有蜗杆68,所述蜗杆68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69,所述蜗轮69内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轴612,所述从动轴61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侧杆61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6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杆611,所述承接杆611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短杆610,所述联动杆62远离转杆64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对应的短杆610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66带转轴67转动,转轴67外侧的搅拌叶613进行旋转搅拌,同时转轴67外侧的蜗杆68也会带动蜗轮69转动,蜗轮69转动内部的从动轴612会带动承接杆611转动,承接杆611带动侧杆614和联动杆62转动,让转轴67在腰型孔11内来回往复的移动,让混合筒4内部的物料可以混合的更均匀充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混合筒4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2,所述排液管12一端安装有阀门13;
需要说明的是:方便控制混合筒4内部的物料排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外筒53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54;
需要说明的是:方便溶液的注入,也便于其他管道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外筒53顶部均滑动插接有筒盖55;
需要说明的是:方便取下,便于外筒53和内筒52的清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螺纹杆51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56;
需要说明的是:方便转动螺纹杆51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内筒52一侧均嵌入固定有标识条57;
需要说明的是:方便识别灌注溶液量,便于定量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进行加液时,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51,螺纹杆51与外筒53外侧的弧形条510啮合,可以在转动时带动外筒53下降,调整外筒53和内筒52之间的总容量,对加液量进行调整,在通过导管54将溶体注入外筒53和内筒52内,当外筒53和内筒52注满时,多余的液体会通过另一侧的导管54流出,当定量的溶液灌注好之后,便可以打开电磁阀59,让液体通过输液管58注入混合筒4内,在进行混合湿润时,电机66带转轴67转动,转轴67外侧的搅拌叶613进行旋转搅拌,同时转轴67外侧的蜗杆68也会带动蜗轮69转动,蜗轮69转动内部的从动轴612会带动承接杆611转动,承接杆611带动侧杆614和联动杆62转动,让转轴67在腰型孔11内来回往复的移动,让混合筒4内部的物料可以混合的更均匀充分,通过定量机构5可以在进行加液时,对液体进行控量,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需求,对加液量进行调整,方便多种液体之间定量混合,让反应时更精确,通过搅拌机构6,可以在混合润湿时,让物料与溶液混合的更充分,旋转搅拌时搅拌叶613可以往复移动,加快反应速度,让混合润湿时更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
混合筒(4),所述混合筒(4)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部,所述混合筒(4)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腰型孔(11);
定量机构(5),所述定量机构(5)对称安装在顶盖(7)顶部;
搅拌机构(6),所述搅拌机构(6)安装在混合筒(4)内部;
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对称固定连接在顶盖(7)顶部,所述连接板(8)顶部均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
承接板(10),所述承接板(10)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板(8)上方,且支撑杆(9)顶端均与对应的承接板(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机构(5)包括螺纹杆(51)、内筒(52)、外筒(53)、输液管(58)、电磁阀(59)和弧形条(510),所述连接板(8)和对应的承接板(10)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1),所述连接板(8)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内筒(52),所述内筒(52)顶部均套有外筒(53),且内筒(52)均与对应的外筒(53)滑动插接,所述外筒(53)外壁一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弧形条(510),所述连接板(8)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输液管(58),且输液管(58)顶端均与对应的内筒(52)相连通,所述输液管(58)一端均安装有电磁阀(5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固定杆(61)、联动杆(62)、连接块(63)、转杆(64)、限位杆(65)、电机(66)、转轴(67)、蜗杆(68)、蜗轮(69)、短杆(610)、承接杆(611)、从动轴(612)和搅拌叶(613),所述固定块(3)靠近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64)和限位杆(65),所述转杆(6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62),所述限位杆(6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杆(614),所述固定杆(61)一侧设有连接块(63),所述侧杆(614)一侧均与连接块(6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63)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67),所述连接块(63)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6),所述电机(66)的输出端与转轴(67)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7)底部外侧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13),所述转轴(67)外侧套接固定有蜗杆(68),所述蜗杆(68)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69),所述蜗轮(69)内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轴(612),所述从动轴(61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侧杆(61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6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杆(611),所述承接杆(611)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短杆(610),所述联动杆(62)远离转杆(64)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对应的短杆(61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4)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2),所述排液管(12)一端安装有阀门(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53)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5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53)顶部均滑动插接有筒盖(5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1)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5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52)一侧均嵌入固定有标识条(57)。
CN202123204053.X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Active CN217189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4053.XU CN217189350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4053.XU CN217189350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9350U true CN217189350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04053.XU Active CN217189350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9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89350U (zh) 一种定量加液混合湿润装置
CN209848805U (zh) 一种标签印刷溶剂混配装置
CN218339633U (zh)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的阻垢剂精准加药装置
CN201933306U (zh) 用于印染的助剂配送站
CN208990637U (zh) 一种化工原料搅拌混合装置
CN215389152U (zh) 一种连续进料反应的管式反应器
CN111330512A (zh) pcb板油墨配料装置
CN208229801U (zh) 二维运动混合机
CN115364712A (zh) 一种便于快速配比的油漆混合装置
CN211528010U (zh) 一种用于护肤品抽检的防腐检测装置
CN115253878A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茶皂素调剂器
CN209181896U (zh) 一种精确称量装置
CN219964564U (zh) 一种带有定量投料机构的陶化剂混合设备
CN220657343U (zh) 一种物料流量可调式配液系统
CN210356905U (zh) 一种堵水剂混合设备
CN216654231U (zh) 一种带有投料机构的稀释液搅拌设备
CN113522153A (zh) 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混合输送设备
CN219441375U (zh) 一种甲醇制备用稀醇槽
CN221024325U (zh) 一种膏状物料恒温灌装装置
CN219971898U (zh) 一种循环水加药设备
CN213286539U (zh) 一种印刷油墨定量稀释装置
CN211968037U (zh) 一种比例可调的多流体配料混合系统
CN218654011U (zh) 一种水处理剂定量混合装置
CN220091246U (zh) 搅拌设备
CN214863490U (zh) 一种化学合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