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2379U - 出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2379U
CN217152379U CN202220751968.8U CN202220751968U CN217152379U CN 217152379 U CN217152379 U CN 217152379U CN 202220751968 U CN202220751968 U CN 202220751968U CN 217152379 U CN217152379 U CN 217152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gear
cavity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19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519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2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2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2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包括底座、旋转支架和出风本体,旋转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出风本体包括安装本体以及至少两个出风件,安装本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旋转支架,至少两个出风件设于安装本体。本申请提供的出风装置,安装本体可以相对旋转支架进行转动,同时,旋转支架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使得出风本体可以相对底座进行转动,这样使得出风装置的出风本体可以多方位出风,以满足用户不同方位的用风需求。此外,至少两个出风件的设置相对于单个出风件的设置至少可以实现双倍出风,从而有效地实现出风装置的大风量出风。

Description

出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出风装置作为一种乘凉的电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出风装置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及疏通空气,在热天中出风装置经常被作为取凉的电器设备。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出风装置的出风本体仅能围绕一轴线进行左右转动,无法实现多方位出风,因此无法满足用户多方位的用风需求。同时,出风装置由于本身结构的限制,其出风量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装置,以改善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包括底座、旋转支架和出风本体,旋转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出风本体包括安装本体以及至少两个出风件,安装本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旋转支架,至少两个出风件设于安装本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设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出风部,至少两个出风件并排设置于安装腔内,至少两个出风件的出风侧的朝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风部包括出风网罩,出风网罩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出风格栅,相邻两个出风格栅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每个出风格栅呈弯曲设置,每个出风格栅的弯曲方向与出风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风部,进风部包括进风网罩,进风网罩包括多个相间隔的进风格栅,相邻两个进风格栅之间形成进风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腔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两个出风件分别设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出风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出风部与第一腔体连通,另一个出风部与第二腔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包括固定架以及面罩,固定架包括出风件安装部、第一环状部以及第二环状部,第一环状部设于出风件安装部并围成第一腔体,第二环状部设于出风件安装部并围成第二腔体,面罩盖设于出风件安装部,出风部设于面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风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旋转支架传动连接,以用于驱使旋转支架相对于底座转动,第二驱动组件与出风本体传动连接,以用于驱使出风本体相对于旋转支架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驱动部、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其中,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齿轮设于安装本体,第二齿轮设于旋转支架,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者固定设置,另一者与对应的驱动部传动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一齿轮设于旋转支架,第二齿轮设于底座,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中的一者固定设置,另一者与对应的驱动部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设有限位部,旋转支架设有连接部,限位部与连接部限位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支架呈闭合环状,并限定形成安装区域,安装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区域;和/或,
旋转支架具有第一转动轴线,出风本体具有第二转动轴线,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垂直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出风装置,安装本体可以相对旋转支架进行转动,同时,旋转支架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使得出风本体可以相对底座进行转动,这样使得出风装置的出风本体可以多方位出风,以满足用户不同方位的用风需求。此外,至少两个出风件的设置相对于单个出风件的设置至少可以实现双倍出风,从而有效地实现出风装置的大风量出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在拆分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的出风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出风装置的出风本体的在另一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的出风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的进风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的纵向剖面局部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纵向剖面局部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的旋转支架、底座、限位部及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装置10,包括底座11、旋转支架12以及出风本体13。出风本体13可用于出风,出风本体13可以通过旋转支架12相对于底座11转动,出风本体13也可以相对旋转支架12进行转动。底座11可以为出风本体13及旋转支架12提供支撑,保证出风装置10的平稳性。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支架12具有第一转动轴线X1,出风本体13具有第二转动轴线X2,第一转动轴线X1与第二转动轴线X2垂直设置,第一转动轴线X1与第二转动轴线X2相区别。其中,“相区别”是指第一转动轴线X1与第二转动轴线X2两者分别沿不同的方向设置,第一转动轴线X1与第二转动轴线X2可以异面垂直或者共面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本体13具有厚度方向Z,第一转动轴线X1可以与出风本体13的厚度方向Z大致垂直,第二转动轴线X2可以与出风本体13的厚度方向Z大致平行。当出风装置10呈水平放置时,第一转动轴线X1可以沿竖向设置,第二转动轴线X2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出风本体13具有长度方向X以及厚度方向Z,长度方向X以及厚度方向Z可大致呈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竖直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线X1左右转动至不同的角度,同时,出风本体13还可以围绕第二转动轴线X2前后转动至不同的俯仰角度,这样使得出风装置10可以满足不同出风方位的需求,以满足用户不同情况下的用风需求。
在一种使用场景中,出风本体13能够通过旋转支架12围绕第一转动轴线X1转动,此时出风本体13相对底座11转动,出风本体13可以相对于底座11转动至水平方向不同的角度,使得出风本体13可以朝向水平方向的左右方位出风。
在另一种使用场景中,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第二转动轴线X2转动,此时,出风本体13相对旋转支架12前后转动,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第二转动轴线X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此时,出风本体13可以相对于底座11转动至不同的俯仰角角度,例如,出风本体13可以倾斜朝上出风或者倾斜朝下出风,或者也可以朝向水平方向出风,以满足不同俯仰角度上的吹风需求。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可大致为圆柱体状结构,底座11包括安装壳111及底壳112,安装壳111用于安装旋转支架12上,底座11可以给旋转支架12提供平稳的支撑。安装壳111包括腔体1111,腔体1111用以容置相对应的驱动结构。旋转支架12与安装壳111相连接。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支架12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1。具体地,旋转支架12包括转动底盘121以及支架本体122,转动底盘121与支架本体122相连接,转动底盘121可以相对安装壳111转动。支架本体122与转动底盘121可以一体成型,这样转动底盘121转动时可以更好地带动支架本体122旋转。当出风装置10工作时,支架本体122可以通过转动底盘121相对底座11左右转动,从而使得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第一转动轴线X1转动至水平方向的不同的角度,以改变出风本体13的朝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支架12大致呈环状环状,并限定形成安装区域123,安装区域123用以安装出风本体13。具体地,旋转支架12可大致为椭圆环状结构,出风本体13设置于安装区域123内,旋转支架12围设在出风本体13的外周。旋转支架12可以为PC材质的硬质结构,这样可以使得旋转支架12具有高冲击强度、耐磨性高的优点,这样当出风装置10跌落时,旋转支架1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跌落时对出风本体13的冲击力,从而给位于安装区域123内的出风本体13提供一定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支架12可以大致呈半环状结构,例如其可以为非闭合的半圆环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本体13包括安装本体131以及至少两个出风件132,安装本体131可转动地连接于旋转支架12,至少两个出风件132设于安装本体131。具体地,至少两个出风件132可以为扇叶或者扇轮,至少两个出风件132均用于送风,至少两个出风件132其可以旋转以带动周围的空气形成气流。安装本体131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区域123,安装本体131的形状与旋转支架12围成的形状相适配,且安装本体131与旋转支架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保证安装本体131相对于旋转支架12旋转时的流畅性。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131设有安装腔133以及与安装腔133连通的出风部134,至少两个出风件132并排设置于安装腔133内。至少两个出风件132的出风侧的朝向相同,这样当出风装置10工作时,由于至少两个出风件132的出风侧的朝向相同,这样可以从出风部134形成较大的气流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出风件132可以大致沿安装本体131的长度方向X并排设置于安装腔133内,这样使得安装本体131具有较大的出风长度,以保证出风装置10的出风量。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腔133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腔体1331以及第二腔体1332,两个出风件132分别设于第一腔体1331和第二腔体1332内。具体地,第一腔体1331以及第二腔体1332可以大致沿出风本体13的长度方向X排布,两者可以相间隔或者相连接。第一腔体1331中设置有一个出风件132,第二腔体1332中设置有另一个出风件132。这样可以使得两个出风件132可以独立的工作,互不影响,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一腔体1331以及第二腔体1332间相互窜风,影响出风装置10的出风量,此外也可以实现出风装置10的大风量出风。
其中,“彼此隔开”是指第一腔体1331以及第二腔体1332分别为单独的腔体结构,两个腔体可以相对独立地设置于出风装置10,两个腔体互不连通,或者也可以相互连通。
此外,腔体的数量和出风件13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由于第一腔体1331内的出风件132及第二腔体1332内的出风件13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样当第一腔体1331及第二腔体1332中的某个出风件132故障时,出风装置10仍可通过其余的出风件132出风,以供用户继续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131还包括固定架135以及面罩136,固定架135包括出风件安装部1351、第一环状部1352以及第二环状部1353,第一环状部1352设于出风件安装部1351并围成第一腔体1331,第二环状部1353设于出风件安装部1351并围成第二腔体1332,面罩136盖设于出风件安装部1351。
具体地,固定架135可以为硬质的塑胶材质,这样固定架135可以为出风件132提供稳定的支撑,确保出风件132工作时的稳定性。出风件安装部1351可以为安装轴,出风件132上设有与出风件安装部1351适配的卡孔结构,这样出风件132可以通过卡孔结构稳固地安装于出风件安装部1351上。同时,由于第一环状部1352以及第二环状部1353设于出风件安装部1351,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界的杂物如头发等进入第一腔体1331及第二腔体1332内,防止外界的杂物影响出风件132的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架135以及面罩136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出风装置10的拆卸和维修。当出风装置10组装时,可以将器件预装在出风件安装部1351上,固定架135以及面罩136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磁吸以及紧固件固定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部134设于面罩136并与安装腔133连通,出风部134包括出风网罩1341,出风网罩1341可以通过注射工艺与面罩136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避免出风网罩1341的脱落,同时也能简化产品加工的流程。出风网罩1341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出风格栅1342,相邻两个出风格栅1342之间形成出风间隙1343,每个出风格栅1342呈弯曲设置,每个出风格栅1342的弯曲方向与出风件132的转动方向相反。
具体地,出风格栅1342大致呈圆弧状结构,出风格珊142的两端朝向同侧弯曲,出风格珊142的两端弯曲的方向定义为出风格珊1342的弯曲方向,多个相间隔的出风格栅134可以呈环状阵列排布。通过将出风格栅1342的弯曲方向与出风件132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出风格栅1342可以对出风件132输出的风进行导向,使得风朝向正前方,从而提高送风的效率。当出风装置10工作时,出风件132将风输送至出风部134,风在出风格栅1342的导向作用下进而从出风间隙1343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部13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出风部134与第一腔体1331连通,另一个出风部134与第二腔体1332连通。这样两个出风件132形成的气流可以通过对应的出风部134流出,从而实现出风装置10的大风量出风。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131还设有与安装腔133连通的进风部137,进风部137包括进风网罩1371,进风部137可以设于固定架135,进风网罩1371可以通过注射工艺与固定架135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避免进风网罩1371的脱落,同时也能简化产品加工的流程。进风网罩1371包括多个相间隔的进风格栅1372,相邻两个进风格栅1372之间形成进风间隙1373。
具体地,进风格栅1372大致呈条状结构,多个相间隔的进风格栅1372环状地设于进风网罩1371上,这样可以增加进风量。当出风装置10工作时,外界的风可以通过进风间隙1373进入安装腔133内,出风件132进而将风输送至出风部134,风在出风格栅1342的导向作用下进而从出风间隙1343流出。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装置10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4以及第二驱动组件15,第一驱动组件14与旋转支架12传动连接,以用于驱使旋转支架12相对于底座11转动,也即驱动旋转支架12围绕第一转动轴线X1转动,第二驱动组件15与出风本体13传动连接,以用于驱使出风本体13相对于旋转支架12转动,也即驱动出风本体13围绕第二转动轴线X2转动。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14和第二驱动组件15均包括驱动部16、第一齿轮17以及与第一齿轮17啮合的第二齿轮18。驱动部16可以为电机,其用以驱使第一齿轮17或者第二齿轮18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3、图8和图1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14的第一齿轮17设于旋转支架12,第二齿轮18设于底座11,第一驱动组件14的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中的一者固定设置,另一者与对应的驱动部16传动连接。示例性地,第一驱动组件14的第一齿轮17可以固定于旋转支架12的旋转支架121上,第一驱动组件14的驱动部16可以固定设置于底座11,第一驱动组件14的第二齿轮18与驱动部16传动连接。当出风装置10工作时,第一驱动组件14的驱动部16驱使第一驱动组件14的第二齿轮18转动,由于第一驱动组件14的第一齿轮17固定设置于旋转支架12的旋转支架121上,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齿轮配合进而使得旋转支架12围绕第一转动轴线X1转动,从而使得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围绕第一转动轴线X1转动至水平方向的不同的角度。
此外,驱动部16可以固定在旋转支架121上,第一齿轮17与驱动部16传动连接,第二齿轮18可以固定在底座11上,这样第一齿轮17可以相对于第二齿轮18转动,从而使得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第一转动轴线X1转动至水平方向的不同的角度。
请一并参阅图4、图9和图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组件15的第一齿轮17设于安装本体131,第二齿轮18设于旋转支架12,第二驱动组件15的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中的一者固定设置,另一者与对应的驱动部16传动连接。示例性地,第二驱动组件15的第二齿轮18固定于旋转支架12,第二驱动组件15的驱动部16可以固定于安装本体131,第二驱动组件15的第一齿轮17与驱动部16传动连接。当出风装置10工作时,第二驱动组件15的驱动部16驱使第二驱动组件15的第一齿轮17转动,这样第一齿轮17可以相对第二齿轮18齿轮转动,第一齿轮17进而带动出风本体13围绕第二转动轴线X2相对旋转支架12前后转动,出风本体13转动至不同的俯仰角角度。
此外,驱动部16可以固定在旋转支架12上,第二齿轮18与驱动部16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7固定在安装本体131上,这样第二齿轮18可以相对于第一齿轮17进行转动,以使得出风本体13转动至不同的俯仰角角度。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131设有限位部138,旋转支架12设有连接部124,限位部138与连接部124限位配合。具体地,连接部124可以为枢轴结构,其可以包括弧形槽,弧形槽具有一定的导向行程,限位部138可以包括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嵌设在弧形槽内。这样当出风本体13围绕第二转动轴线X2旋转时,限位部138的凸起结构嵌设于连接部124的弧形槽内,当限位部138的凸起结构转动至连接部124的弧形槽的最大导向行程时,限位部138受限停止转动,出风本体13进而停止转动,从而避免出风本体13的过度旋转。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出风装置10,安装本体131可以相对旋转支架12进行转动,同时,旋转支架12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1,使得出风本体13可以相对底座11进行转动,这样使得出风装置10的出风本体13可以多方位出风,以满足用户不同方位的用风需求。此外,至少两个出风件132的设置相对于单个出风件132的设置至少可以实现双倍出风,从而有效地实现出风装置10的大风量出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
出风本体,所述出风本体包括安装本体以及至少两个出风件,所述安装本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支架,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件设于所述安装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设有安装腔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出风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件并排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件的出风侧的朝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出风网罩,所述出风网罩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出风格栅,相邻两个所述出风格栅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每个所述出风格栅呈弯曲设置,每个所述出风格栅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出风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风部,所述进风部包括进风网罩,所述进风网罩包括多个相间隔的进风格栅,相邻两个所述进风格栅之间形成进风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两个出风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出风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出风部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另一个所述出风部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包括固定架以及面罩,所述固定架包括出风件安装部、第一环状部以及第二环状部,所述第一环状部设于所述出风件安装部并围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环状部设于所述出风件安装部并围成所述第二腔体,所述面罩盖设于所述出风件安装部,所述出风部设于所述面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支架传动连接,以用于驱使所述旋转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出风本体传动连接,以用于驱使所述出风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支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驱动部、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旋转支架,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者固定设置,另一者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安装本体,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旋转支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者固定设置,另一者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设有限位部,所述旋转支架设有连接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呈闭合环状,并限定形成安装区域,所述安装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域;和/或,
所述旋转支架具有第一转动轴线,所述出风本体具有第二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垂直设置。
CN202220751968.8U 2022-03-31 2022-03-31 出风装置 Active CN217152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1968.8U CN217152379U (zh) 2022-03-31 2022-03-31 出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1968.8U CN217152379U (zh) 2022-03-31 2022-03-31 出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2379U true CN21715237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51968.8U Active CN217152379U (zh) 2022-03-31 2022-03-31 出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23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91055A (zh) * 2022-11-10 2023-04-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91055A (zh) * 2022-11-10 2023-04-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52379U (zh) 出风装置
US20210355959A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CN105371456A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749931A (zh) 涡环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09800331U (zh) 一种电扇
CN210013853U (zh) 空调服风扇
CN213450910U (zh) 前网罩以及循环扇
CN108799160A (zh) 风机及空调器
CN107990440B (zh) 空调设备
CN210320313U (zh) 一种风道系统和空调器
CN210770167U (zh) 一种纺织机齿轮箱
CN209083699U (zh) 风扇的网罩和风扇
CN205654576U (zh) 家用电器的摇头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20248400U (zh) 一种手持风扇
CN215016070U (zh) 进风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4198891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569096U (zh) 一种空调扫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16619984U (zh) 一种带有百叶结构的电暖器外壳
CN220522851U (zh) 风扇
CN210118838U (zh) 空调器
CN210769442U (zh) 风机及设备
CN219119519U (zh) 一种导风罩结构及其便携式风扇
CN213901265U (zh) 空调器
CN220892385U (zh) 一种出风面板及出风装置
CN216742051U (zh) 悬挂式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