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8891U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98891U CN214198891U CN202023230904.3U CN202023230904U CN214198891U CN 214198891 U CN214198891 U CN 214198891U CN 202023230904 U CN202023230904 U CN 202023230904U CN 214198891 U CN214198891 U CN 2141988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user
- air duct
- shell
- indoor unit
- transmissio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37 moulding (plastic)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41000237858 Gastro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室内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风机;第二壳体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壳体的第二端远离第一壳体设置,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风道,风道沿第二壳体的第一端至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风道的靠近安装腔一侧的端部形成有蜗舌结构,风道的远离安装腔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扩压部,扩压部相对于第二壳体可活动地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底壳和蜗舌一体化设计,无法通过增设其他部件来提升室内机的出风口的风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室内机的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通常在出风口的上方设置蜗舌,以达到减小风机发出的噪声的目的,但是,为了减少底壳和蜗舌之间的安装间隙影响气流的流向,现有技术的室内机通常将底壳和蜗舌一体化成型,但是,一体化的成型工艺较难,且无法通过增设其他部件来达到提升室内机的出风口的风量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底壳和蜗舌一体化设计,无法通过增设其他部件来提升室内机的出风口的风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风机;第二壳体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壳体的第二端远离第一壳体设置,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风道,风道沿第二壳体的第一端至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风道的靠近安装腔一侧的端部形成有蜗舌结构,风道的远离安装腔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扩压部,扩压部相对于第二壳体可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扩压部具有与风道的内壁平齐的初始位置,以及扩压部具有凸出于风道的内壁表面以减小风道的过流面积的扩压位置。
进一步地,蜗舌结构包括圆弧过渡段和蜗舌板段,其中,圆弧过渡段的第一端与第二壳体的第一端连接,圆弧过渡段的第二端与圆弧过渡段的第一端具有夹角地设置,且圆弧过渡段的第二端远离扩压部延伸设置;蜗舌板段的第一端与圆弧过渡段的第二端连接,蜗舌板段的第二端远离圆弧过渡段延伸设置,蜗舌板段与安装腔的腔壁面之间形成限位空间,风机设置在限位空间内。
进一步地,蜗舌结构与第二壳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蜗舌结构由塑胶成型工艺制成。
进一步地,风道与安装腔的连通位置处平滑过渡,蜗舌结构与风道内壁连接处为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扩压部包括传动轴和扩压板,传动轴与风道的风道壁连接,传动轴相对于蜗舌结构可转动地设置;扩压板的一端与传动轴连接,扩压板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传动轴转动带动扩压板转动;其中,当扩压部位于初始位置时,扩压板与风道的设置有扩压部一侧的风道壁相平齐;当扩压部位于扩压位置时,扩压板与风道的设置有扩压部一侧的风道壁具有夹角地设置。
进一步地,当扩压部位于扩压位置时,扩压板的第二端与风道的远离扩压部一侧的风道壁具有距离地设置,以使扩压部的第二端与风道的风道壁之间的区域形成过流区域。
进一步地,传动轴和扩压板为一体成型;或,传动轴和扩压板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扩压部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与传动轴驱动连接,驱动部用于驱动传动轴带动扩压板转动预设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室内机设置成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形式,同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使得第二壳体的风道与第一壳体的安装有风机的安装腔连通,这样,确保室内机的出风可靠性,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形式,降低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加工制造难度,还便于在风道的靠近安装腔一侧的端部设置蜗舌结构,以降低室内机的出风口处的噪音,同时还便于在风道的远离安装腔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扩压部,通过设置扩压部,在需要增加室内机的出风口处的风量时,只需要调节扩压部便可实现改变出风口处的风量,进而确保房间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室内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壳体;11、安装腔;20、蜗舌结构;21、风道;22、第二壳体;23、蜗舌板段;24、圆弧过渡段;30、扩压部;31、传动轴;32、扩压板;33、驱动部;4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底壳和蜗舌一体化设计,无法通过增设其他部件来提升室内机的出风口的风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和下述的室内机。
如图1至图3所示,室内机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2,其中,第一壳体10具有安装腔11,安装腔11用于安装风机;第二壳体22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壳体22的第二端远离第一壳体10设置,第二壳体22内部形成有与安装腔11连通的风道21,风道21沿第二壳体22的第一端至第二壳体22的第二端延伸设置,风道21的靠近安装腔11一侧的端部形成有蜗舌结构20,风道21的远离安装腔11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扩压部30,扩压部30相对于第二壳体22可活动地设置。
通过将室内机设置成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2的结构形式,同时,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2可拆卸地连接,并使得第二壳体22的风道21与第一壳体10的安装有风机的安装腔11连通,这样,确保室内机的出风可靠性,通过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2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形式,降低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2的加工制造难度,还便于在风道21的靠近安装腔11一侧的端部设置蜗舌结构20,以降低室内机的出风口处的噪音,同时还便于在风道21的远离安装腔11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扩压部30,通过设置扩压部30,在需要增加室内机的出风口处的风量时,只需要调节扩压部30便可实现改变出风口处的风量,进而确保房间内的舒适度。
如图3所示,扩压部30具有与风道21的内壁平齐的初始位置,以及扩压部30具有凸出于风道21的内壁表面以减小风道21的过流面积的扩压位置。这样,当扩压部30位于初始位置时,确保出风口的出风可靠性;当扩压部30位于扩压位置时,确保扩压部30能够有效地减小风道21的过流面积,从而增大出风口处的气压,进而增大出风量;此外,只需要将位于初始位置处的扩压部30调节至扩压位置即可,当扩压部30位于扩压位置时,有效地减小了风道21的过流面积,从而有利于提升风口的风量,进而确保房间内的舒适度。
如图3所示,蜗舌结构20包括圆弧过渡段24和蜗舌板段23,其中,圆弧过渡段24的第一端与第二壳体22的第一端连接,圆弧过渡段24的第二端与圆弧过渡段24的第一端具有夹角地设置,且圆弧过渡段24的第二端远离扩压部30延伸设置;蜗舌板段23的第一端与圆弧过渡段24的第二端连接,蜗舌板段23的第二端远离圆弧过渡段24延伸设置,蜗舌板段23与安装腔11的腔壁面之间形成限位空间,风机设置在限位空间内。这样,通过将蜗舌结构20设置成包括圆弧过渡段24和蜗舌板段23的结构形式,确保蜗舌结构20与第二壳体22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确保蜗舌结构20与第一壳体10的连接可靠性,确保蜗舌结构20能够起到降低出风口处的噪音的目的。
可选地,蜗舌结构20与第二壳体22一体成型。这样,使得蜗舌结构20与第二壳体22为一体结构,确保整体的结构强度,确保蜗舌结构20与第二壳体22之间没有缝隙,且没有高低交替面,确保第二壳体22的风道21足够地平滑,从而确保出风口的出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一体成型的第二壳体22和蜗舌结构20通过紧固件40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10上,且紧固件40为多个,确保第二壳体22和第一壳体10的连接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考虑到塑胶成型工艺的变形较小,可选地,蜗舌结构20由塑胶成型工艺制成。这样,确保蜗舌结构20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此外,扩压部30设置在第二壳体22上,可在组装室内机前进行预装,减少总装工序中的安装零件,从而提高总装生产线的效率。
优选地,风道21与安装腔11的连通位置处平滑过渡,蜗舌结构20与风道21内壁连接处为平滑过渡。这样,降低了对出风口处的气流的阻挡,使得气流能够平稳顺利地流动,尽可能地减弱对气流的流动的影响,确保室内机的出风口的出风量足够,从而有利于提升空调器的出风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扩压部30包括传动轴31和扩压板32,传动轴31与风道21的风道壁连接,传动轴31相对于蜗舌结构20可转动地设置;扩压板32的一端与传动轴31连接,扩压板3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传动轴31转动带动扩压板32转动;其中,当扩压部30位于初始位置时,扩压板32与风道21的设置有扩压部30一侧的风道壁相平齐;当扩压部30位于扩压位置时,扩压板32与风道21的设置有扩压部30一侧的风道壁具有夹角地设置。这样,使得扩压板32以转动的方式在初始位置和扩压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确保扩压部30的结构足够简单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变了出风口处的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根据风机的风叶的转速来调整扩压部30的扩压板32的转动角度,从而达到最佳风量的出风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当扩压部30位于扩压位置时,为了避免扩压板32封堵室内机的出风口,可选地,当扩压部30位于扩压位置时,扩压板32的第二端与风道21的远离扩压部30一侧的风道壁具有距离地设置,以使扩压部30的第二端与风道21的风道壁之间的区域形成过流区域。这样,确保室内机的出风口的出风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为了确保传动轴31能够有效带动扩压板32转动,可选地,传动轴31和扩压板32为一体成型。这样,确保扩压板32的转动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为了确保传动轴31能够有效带动扩压板32转动,可选地,传动轴31和扩压板32为过盈配合。这样,确保扩压板32的转动可靠性。
如图2所示,扩压部30还包括驱动部33,驱动部33与传动轴31驱动连接,驱动部33用于驱动传动轴31带动扩压板32转动预设角度。这样,驱动部33起到对传动轴31提供动力的作用,从而确保扩压板32的转动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2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连接,确保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11)用于安装风机;
第二壳体(22),所述第二壳体(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2)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0)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2)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11)连通的风道(21),所述风道(21)沿所述第二壳体(22)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壳体(22)的第二端延伸设置,所述风道(21)的靠近所述安装腔(11)一侧的端部形成有蜗舌结构(20),所述风道(21)的远离所述安装腔(11)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扩压部(30),所述扩压部(30)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22)可活动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部(30)具有与所述风道(21)的内壁平齐的初始位置,以及所述扩压部(30)具有凸出于所述风道(21)的内壁表面以减小所述风道(21)的过流面积的扩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结构(20)包括:
圆弧过渡段(24),所述圆弧过渡段(2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圆弧过渡段(24)的第二端与所述圆弧过渡段(24)的第一端具有夹角地设置,且所述圆弧过渡段(24)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扩压部(30)延伸设置;
蜗舌板段(23),所述蜗舌板段(23)的第一端与所述圆弧过渡段(2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蜗舌板段(23)的第二端远离所述圆弧过渡段(24)延伸设置,所述蜗舌板段(23)与所述安装腔(11)的腔壁面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限位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结构(20)与所述第二壳体(22)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结构(20)由塑胶成型工艺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1)与所述安装腔(11)的连通位置处平滑过渡,所述蜗舌结构(20)与所述风道(21)内壁连接处为平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部(30)包括:
传动轴(31),所述传动轴(31)与所述风道(21)的风道壁连接,所述传动轴(31)相对于所述蜗舌结构(20)可转动地设置;
扩压板(32),所述扩压板(32)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31)连接,所述扩压板(3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传动轴(31)转动带动所述扩压板(32)转动;
其中,当所述扩压部(30)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扩压板(32)与所述风道(21)的设置有所述扩压部(30)一侧的风道壁相平齐;当所述扩压部(30)位于所述扩压位置时,所述扩压板(32)与所述风道(21)的设置有所述扩压部(30)一侧的风道壁具有夹角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扩压部(30)位于所述扩压位置时,所述扩压板(32)的第二端与所述风道(21)的远离所述扩压部(30)一侧的风道壁具有距离地设置,以使所述扩压部(30)的第二端与所述风道(21)的风道壁之间的区域形成过流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轴(31)和所述扩压板(32)为一体成型;或,
所述传动轴(31)和所述扩压板(32)为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部(30)还包括:
驱动部(33),所述驱动部(33)与所述传动轴(3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33)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31)带动所述扩压板(32)转动预设角度。
11.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0904.3U CN21419889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0904.3U CN21419889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98891U true CN214198891U (zh) | 2021-09-14 |
Family
ID=77630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30904.3U Active CN21419889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98891U (zh)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30904.3U patent/CN2141988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99166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EP4130587A1 (en) |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 |
CN210601937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4198891U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763323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12524694A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8266809A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12511728U (zh) | 散风装置及落地式空调器 | |
CN211503184U (zh) | 空调器的导风叶片、导风组件、面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 |
CN106594879B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620377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3747016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9036828U (zh) | 空调器 | |
CN218449697U (zh) | 一种防止轴承室的变形的无刷变频电机 | |
CN21700467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1400040U (zh) | 散风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6080075U (zh)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21213269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5521379U (zh) | 离心风机用蜗壳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 |
CN210663277U (zh) |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5214010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681437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1022352B (zh) | 轴流风机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212376940U (zh) | 风扇组件 | |
CN212538037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