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9872U - 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9872U
CN217149872U CN202220115823.9U CN202220115823U CN217149872U CN 217149872 U CN217149872 U CN 217149872U CN 202220115823 U CN202220115823 U CN 202220115823U CN 217149872 U CN217149872 U CN 217149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ock
sliding plate
slideway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58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立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158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9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9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9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减震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该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位于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减震装置,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一滑道,第二支撑板上设置第二滑道,第一减震装置的一受力端设有第一滑动板,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一滑道可拆卸连接,第一减震装置的另一受力端设有第二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与第二滑道可拆卸连接。该支撑座实现了减震装置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可拆卸式连接,从而能够轻松快速的对减震装置进行更换和检查,降低维护成本,解决了传统桥梁支座的减震装置安装结构单一,弹簧维修更换不便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减震支撑座使用寿命,提高减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减震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有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种。桥梁工程常用的支座形式包括:油毛毡或平板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钢支座和特殊支座等。
为了提高桥梁支座的减震性,一般都会在桥梁支座上固定安装弹簧进行减震,但是由于长久的使用会导致减震弹簧疲劳而发生断裂,目前的桥梁支座的减震弹簧安装结构单一,在对弹簧进行更换时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支座的减震装置安装结构单一导致弹簧维修更换不便的缺陷,实现轻松快速的对减震装置进行更换和检查,大大提高减震支撑座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一受力端设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一滑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另一受力端设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道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成对且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成对的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之间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相邻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栓设有多个,位于同一所述第一滑道内的所述第一滑动板之间、位于同一所述第二滑道内的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的端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滑动板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滑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滑道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一滑道之间、所述第二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道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筒、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板以及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活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伸入所述第一固定筒内,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筒外部,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还设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筒、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伸入所述第二固定筒内,所述第二固定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筒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三减震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活塞板和所述第二活塞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筒和所述第二固定筒内均设有阻尼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还设有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一滑道,在第二支撑板上设置第二滑道,在第一减震装置的一受力端设有第一滑动板,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一滑道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减震装置的另一受力端设有第二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与第二滑道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减震装置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可拆卸式连接,从而能够轻松快速的对减震装置进行更换和检查,降低维护成本,解决了传统桥梁支座的减震装置安装结构单一,弹簧维修更换不便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减震支撑座使用寿命,提高减震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支撑板;2:第一滑道;3:第一减震装置;301:第一滑动板;302:第一固定筒;303:第一活塞板;304:第一活塞杆;305:第二滑动板;4:第二螺栓;5:第一螺栓;6:第二支撑板;7:第二固定筒;8:第二活塞杆;9:第二活塞板;10:通孔;11:第二减震弹簧;12:第三减震弹簧;13:第二滑道;14: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请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该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上下布置,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3,用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的减震。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板1朝向第二支撑板6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滑道2,在第二支撑板6朝向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滑道13,也即,第一滑道2与第二滑道13相向设置。第一减震装置 3则连接在第一滑道2与第二滑道13之间。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减震装置3的一受力端设有第一滑动板 301,第一滑动板301可以滑动插入第一滑道2中,实现了第一滑动板301与第一滑道2可拆卸连接,第一减震装置3的另一受力端设有第二滑动板305,第二滑动板305可以滑动插入第二滑道13中,实现了第二滑动板305与第二滑道13可拆卸连接。基于此,第一减震装置3的两端可以与第一支撑板1以及第二支撑板6可拆卸式连接,从而能够轻松快速的对第一减震装置3进行更换和检查,降低维护成本,解决了传统桥梁支座的减震装置安装结构单一,弹簧维修更换不便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减震支撑座使用寿命,提高减震效率。
为了保证第一减震装置3垂直的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第一支撑板1上的第一滑道2与第二支撑板6上的第二滑道13成对且平行设置。同一第一减震装置3的两端将对应的第一滑道2和第二滑道13连接,在需要对第一减震装置3更换维修时,从对应的第一滑道2和第二滑道13中将第一滑动板301和第二滑动板 305取出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1上设有两个第一滑道2,两个第一滑道2相互平行,且两个第一滑道2对称布置在第一支撑板1的两端边缘。第二支撑板6上设有两个第二滑道13,两个第二滑道13相互平行,且两个第二滑道13对称布置在第二支撑板6的两端边缘,使两边的第一滑道2和第二滑道13一一对应,使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6两端均具有第一减震装置3,保证第一减震装置3对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6的支撑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每组成对的第一滑道2与第二滑道13之间至少设有两个第一减震装置3。如图2所示,每组成对的第一滑道2与第二滑道13之间设有两个第一减震装置3,相邻第一减震装置3之间通过第一螺栓5连接,保证相邻第一减震装置3之间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一螺栓5为具有一定长度的螺栓,其长度不小于相邻两个滑动板之间的距离。第一螺栓5设有多个,位于同一第一滑道2 内的两个第一滑动板301通过该第一螺栓5连接固定,位于同一第二滑道13内的两个第二滑动板305之间也通过第一螺栓5固定。第一螺栓5可以保证位于同一第二滑道13内的两个第二滑动板305之间位置固定,从而保证第一减震装置3连接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和第二滑道13的端部设有开口,第一滑动板301通过开口与第一滑道2可拆卸连接,第二滑动板 305通过开口与第二滑道13可拆卸连接。如图2所示,在第一滑道2 和第二滑道13的共同一端设有开口,第一滑动板301和第二滑动板305分别通过第一滑道2和第二滑道13上的开口插入第一滑道2和第二滑道13中,以将第一减震装置3安装在第一滑道2和第二滑道 13之间,同样的,第一滑动板301和第二滑动板305通过该开口从第一滑道2和第二滑道13中取出,实现第一减震装置3的更换维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板301与第一滑道2之间、第二滑动板305与第二滑道13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优选的,固定件可以是第二螺栓4连接,便于拆卸,当然,固定件也可以是卡扣等。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减震装置3除了两端的第一滑动板301和第二滑动板305以外,还包括第一固定筒302、第一活塞板303、第一活塞杆304以及第一减震弹簧,第一活塞杆304一端连接第二滑动板305,另一端连接第一活塞板303,第一活塞板303 伸入第一固定筒302内,第一固定筒302的一端连接第一滑动板301,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第一固定筒302外部,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滑动板301和第二滑动板305。在第一减震装置3受震动时,第一活塞板 303和第一活塞杆304在第一固定筒302内活动,第一减震弹簧受力在第一滑动板301和第二滑动板305之间,起到减震作用。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还设有第二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筒7、第二活塞杆8和第二活塞板9,第二活塞杆8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6,另一端连接第二活塞板9,第二活塞板9伸入第二固定筒7内,第二固定筒 7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第二活塞板9的一侧与第二固定筒7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1,第二活塞板9的另一侧与第一支撑板1之间设有第三减震弹簧12。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支撑板6受到压力带动第二活塞杆8进行下降,使得第二活塞板9在第二固定筒7的内部下降,从而带动第二减震弹簧11和第三减震弹簧12发生形变,第二减震弹簧11对第二活塞板9产生拉力,第三减震弹簧12对第二活塞板 9产生顶升力,能够提高减震支撑座的减震能力,能够大大提高支座的减震能力。
第二减震装置与第一减震装置3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第二减震装置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之前的,为第一减震装置3维修拆卸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如图3所示,第二减震装置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中间,第二减震装置优选的设置在多个第一减震装置3之间,起到平衡支撑的作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活塞板303和第二活塞板9上均开设有通孔10,第一固定筒302和第二固定筒7内均设有阻尼液。通过阻尼液依靠粘滞阻力来对第一活塞板303和第二活塞板9传递的压力进行衰减,能够大大提高支座的减震能力。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还设有千斤顶14,千斤顶14设置在第一减震装置3和第二减震装置之间,通过千斤顶14的顶部进行上升并对第一支撑板1进行支撑,能够在工作人员对第一减震装置3进行更换时,防止第一支撑板1发生塌陷提高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6),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之间的第一减震装置(3),所述第一支撑板(1)具有第一滑道(2),所述第二支撑板(6)具有第二滑道(13),所述第一减震装置(3)的一受力端设有第一滑动板(301),所述第一滑动板(301)与所述第一滑道(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减震装置(3)的另一受力端设有第二滑动板(305),所述第二滑动板(305)与所述第二滑道(13)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2)与所述第二滑道(13)成对且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成对的所述第一滑道(2)与所述第二滑道(13)之间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减震装置(3),相邻所述第一减震装置(3)之间通过第一螺栓(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5)设有多个,位于同一所述第一滑道(2)内的所述第一滑动板(301)之间、位于同一所述第二滑道(13)内的所述第二滑动板(305)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5)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2)和所述第二滑道(13)的端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滑动板(301)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滑道(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305)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滑道(1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301)与所述第一滑道(2)之间、所述第二滑动板(305)与所述第二滑道(13)之间通过第二螺栓(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筒(302)、第一活塞板(303)、第一活塞杆(304)以及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活塞杆(304)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305),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303),所述第一活塞板(303)伸入所述第一固定筒(302)内,所述第一固定筒(30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301),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筒(302)外部,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301)和所述第二滑动板(3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之间还设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筒(7)、第二活塞杆(8)和第二活塞板(9),所述第二活塞杆(8)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6),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板(9),所述第二活塞板(9)伸入所述第二固定筒(7)内,所述第二固定筒(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二活塞板(9)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筒(7)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1),所述第二活塞板(9)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之间设有第三减震弹簧(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板(303)和所述第二活塞板(9)上均开设有通孔(10),所述第一固定筒(302)和所述第二固定筒(7)内均设有阻尼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之间还设有千斤顶(14)。
CN202220115823.9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Active CN217149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5823.9U CN21714987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5823.9U CN21714987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9872U true CN217149872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5823.9U Active CN21714987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9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82403U (zh) 一种桥梁设计用减震支座
CN217149872U (zh) 一种高架桥梁减震支撑座
CN211621173U (zh) 一种桥梁减震装置
CN211547307U (zh) 一种新型变刚度减震防落梁板式橡胶支座
CN210558822U (zh) 对重导轨式电梯撑架
CN213628745U (zh) 一种升降组件
CN112281644A (zh) 一种拼装式桥梁减震支座
CN220726960U (zh) 一种强承载力的减震器座
CN216764007U (zh) 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对重结构
CN211467017U (zh) 具有缓冲保护装置的劈裂机
CN219453624U (zh) 一种煤气柜无障碍通行调平装置
CN115198892B (zh) 装配式地下通道钢结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9603000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机构架
CN211472127U (zh) 一种建筑桥梁用减震装置
CN218444381U (zh) 振动台
CN216261387U (zh) 一种离心机底盘保护装置
CN220335730U (zh) 一种复合型装配式桥梁悬臂施工托架
CN220667082U (zh) 一种钢结构网架顶升支座
CN213836819U (zh) 一种挖掘机驾驶室加高支架
CN216689770U (zh) 一种抗震防晃动的钢结构
CN215666474U (zh) 一种用于对重后置的机器梁
CN219975244U (zh) 配重支架、配重机构和工程机械
CN217539468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
CN220246703U (zh) 一种挂篮支撑结构及挂篮
CN213356605U (zh) 一种别墅电梯轿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