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610U - 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5610U
CN217145610U CN202122495029.XU CN202122495029U CN217145610U CN 217145610 U CN217145610 U CN 217145610U CN 202122495029 U CN202122495029 U CN 202122495029U CN 217145610 U CN217145610 U CN 217145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guard plate
window
wall fac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50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huangka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huangka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huangka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huangka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50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5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5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5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车安全领域的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包括车门,所述车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车门开设的升降槽内安装有车窗结构,所述车门的内壁面安装有护板结构,所述护板结构的内壁面安装有存储结构;所述车窗结构包括:升降车窗、车窗锁以及车窗摇把;所述升降车窗安装在车门开设的升降槽内,所述车窗锁安装在车门的内壁面,所述车窗摇把安装在车门的内壁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护板结构,防止车门把手在驾驶期间触发,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副驾驶乘坐人员多为驾驶员的亲人,有时候会携带儿童或宠物,一旦驾驶过程中儿童或宠物打开车门把手,很容易造成事故,甚至出现伤亡情况,十分危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安全领域,具体是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背景技术
机车副驾驶在机车驾驶时提供很多作用,有导航的作用:驾驶员在开车行驶中,是无法查阅地图的,这份工作就可以由副驾驶来担当,副驾驶有观察道路情况的作用:驾驶员开着车,不可能东张西望,寻找目的地,但是副驾驶可以,他可以为你提供现在走的是什么路,地址号码是多少等等,副驾驶可以为驾驶员缓解开车途中的身心疲劳:驾驶员在开车途中,特别是走高速,一开几小时,如果副驾驶一上车就睡觉,就会加快驾驶员开车身心疲劳的速度。反之,经常保持与驾驶员的对话,会减缓驾驶员身心疲劳的速度。
然而,现实生活中,副驾驶乘坐人员多为驾驶员的亲人,有时候会携带儿童或宠物,一旦驾驶过程中儿童或宠物打开车门把手,很容易造成事故,甚至出现伤亡情况,十分危险,现有的机车副驾驶存储箱占用空间较大,导致副驾驶空间狭小,不能有效的完成副驾驶工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副驾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包括车门,所述车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车门开设的升降槽内安装有车窗结构,所述车门的内壁面安装有护板结构,所述护板结构的内壁面安装有存储结构;所述车窗结构包括:升降车窗、车窗锁以及车窗摇把;所述升降车窗安装在车门开设的升降槽内,所述车窗锁安装在车门的内壁面,所述车窗摇把安装在车门的内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板结构包括:护板定位架、支撑架、电磁铁、两个复位弹簧、防护板、以及铁片;所述护板定位架安装在车门的外壁面,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护板定位架的外壁面,所述电磁铁安装在支撑架的上壁面,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上壁面,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复位弹簧的上壁面,所述铁片安装在防护板的下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结构包括:承重板、四个定位座、两个第一转动轴、两个旋转套、两个第二转动轴以及存储护栏板;所述承重板安装在护板定位架的内壁面,四个所述定位座分别安装在护板定位架的内壁面,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分别安装在四个定位座的内壁面,两个所述旋转套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一转动轴的外壁面,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套的内壁面,所述存储护栏板套装在两个第二转动轴的外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门的内壁面安装有车门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板定位架的外壁面安装有警报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板定位架开设有升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护栏板的外壁面安装有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护板结构,防止车门把手在驾驶期间触发,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副驾驶乘坐人员多为驾驶员的亲人,有时候会携带儿童或宠物,一旦驾驶过程中儿童或宠物打开车门把手,很容易造成事故,甚至出现伤亡情况,十分危险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存储结构替代副驾驶存储箱,在不需要的情况下可将其收缩,极大的节省副驾驶活动空间,解决了现有的机车副驾驶存储箱占用空间较大,导致副驾驶空间狭小,不能有效的完成副驾驶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车门;2、升降车窗;3、车窗锁;4、车窗摇把;5、护板定位架;6、支撑架;7、电磁铁;8、复位弹簧;9、防护板;10、铁片;11、承重板;12、定位座;13、第一转动轴;14、旋转套;15、第二转动轴;16、存储护栏板;17、车门把手;18、警报蜂鸣器;19、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包括车门1,车门1开设有升降槽,车门1开设的升降槽内安装有车窗结构,车门1的内壁面安装有护板结构,护板结构的内壁面安装有存储结构;车窗结构包括:升降车窗2、车窗锁3以及车窗摇把 4;升降车窗2安装在车门1开设的升降槽内,车窗锁3安装在车门1的内壁面,车窗摇把4安装在车门1的内壁面。
其中,护板结构包括:护板定位架5、支撑架6、电磁铁7、两个复位弹簧8、防护板 9、以及铁片10;护板定位架5安装在车门1的外壁面,支撑架6安装在护板定位架5的外壁面,电磁铁7安装在支撑架6的上壁面,两个复位弹簧8分别安装在支撑架6的上壁面,防护板9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复位弹簧8的上壁面,铁片10安装在防护板9的下壁面。存储结构包括:承重板11、四个定位座12、两个第一转动轴13、两个旋转套14、两个第二转动轴15以及存储护栏板16;承重板11安装在护板定位架5的内壁面,四个定位座12分别安装在护板定位架5的内壁面,两个第一转动轴13分别安装在四个定位座12 的内壁面,两个旋转套14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一转动轴13的外壁面,两个第二转动轴15 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套14的内壁面,存储护栏板16套装在两个第二转动轴15的外壁面。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的,车门1的内壁面安装有车门把手17。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的,护板定位架5的外壁面安装有警报蜂鸣器18。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的,护板定位架5开设有升降槽。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的,存储护栏板16的外壁面安装有扶手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操作人员用手摇动车窗摇把4可使升降车窗2沿车门1开设的升降槽上下移动,车窗锁3可使升降车窗2停止升降,护板定位架5 用于固定支撑架6,支撑架6用于支撑电磁铁7以及两个复位弹簧8,当机车停止时,机车电瓶为电磁铁7供电,电磁铁7将铁片10吸附,铁片10带动防护板9移动,防护板9 带动两个复位弹簧8压缩,当机车启动时,电磁铁7断电,防护板9在两个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沿护板定位架5开设的升降槽伸出,将车门把手17挡住,此时,若操作人员向下按压防护板9,使电磁铁7与铁片10触碰时,警报蜂鸣器18将发出警报,主驾驶有独立开关控制电磁铁7通电,操作人员用手握住扶手19可使存储护栏板16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轴15移动,两个第二转动轴15带动两个旋转套14分别绕两个第一转动轴13转动,四个定位座12用于支撑两个第一转动轴13,承重板11用于支撑存放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包括车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开设有升降槽,所述车门(1)开设的升降槽内安装有车窗结构,所述车门(1)的内壁面安装有护板结构,所述护板结构的内壁面安装有存储结构;
所述车窗结构包括:升降车窗(2)、车窗锁(3)以及车窗摇把(4);
所述升降车窗(2)安装在车门(1)开设的升降槽内,所述车窗锁(3)安装在车门(1)的内壁面,所述车窗摇把(4)安装在车门(1)的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结构包括:护板定位架(5)、支撑架(6)、电磁铁(7)、两个复位弹簧(8)、防护板(9)、以及铁片(10);
所述护板定位架(5)安装在车门(1)的内壁面,所述支撑架(6)安装在护板定位架(5)的内壁面,所述电磁铁(7)安装在支撑架(6)的上壁面,两个所述复位弹簧(8)分别安装在支撑架(6)的上壁面,所述防护板(9)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复位弹簧(8)的上壁面,所述铁片(10)安装在防护板(9)的下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结构包括:承重板(11)、四个定位座(12)、两个第一转动轴(13)、两个旋转套(14)、两个第二转动轴(15)以及存储护栏板(16);
所述承重板(11)安装在护板定位架(5)的内壁面,四个所述定位座(12)分别安装在护板定位架(5)的外壁面,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3)分别安装在四个定位座(12)的外壁面,两个所述旋转套(14)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一转动轴(13)的外壁面,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5)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套(14)的内壁面,所述存储护栏板(16)套装在两个第二转动轴(15)的外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的内壁面安装有车门把手(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定位架(5)的外壁面安装有警报蜂鸣器(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定位架(5)开设有升降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护栏板(16)的外壁面安装有扶手(19)。
CN202122495029.X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Active CN217145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5029.XU CN21714561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5029.XU CN21714561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5610U true CN217145610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5029.XU Active CN21714561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5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2373B (zh) 登机车
CN204236408U (zh) 一种玻璃击破装置
CN217145610U (zh) 一种副驾内侧护板总成
CN206537114U (zh) 一种公交车逃生车窗系统
CN114109086B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公交候车亭
CN214492813U (zh) 一种带折叠门的公交车驾驶室双层防护围挡结构
JP2012110076A (ja) 電気自動車
CN2797136Y (zh) 车辆防劫安全保护器
CN210416342U (zh) 一种自动驾驶观光车用防护装置
CN206245822U (zh) 机械式停车设备行程保护控制器
CN2827785Y (zh) 一种带有安全座舱的运输车
CN216763963U (zh) 一种安全舒适的电梯装置
CN220682248U (zh) 一种无人驾驶观光车用安全预警装置
CN217516634U (zh) 一种提梁机机维修用安全性能高的移动车
CN216074894U (zh) 一种道路桥梁防撞保护栏
CN216921574U (zh) 一种用于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对中装置
CN109747580B (zh) 一种车载救生装置和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5602998U (zh) 一种轿门锁装置
CN216785571U (zh)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CN213265249U (zh) 一种电梯内部的防护结构
CN204210459U (zh) 牵引车
CN214607415U (zh) 一种便于紧急锁紧的公交车驾驶室双层防护机构
CN2853471Y (zh) 一种机动车刹车缓冲装置
CN209479618U (zh) 一种观光车防护设备
CN219192081U (zh) 一种太阳能车载导航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