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050U - 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5050U
CN217145050U CN202220363182.9U CN202220363182U CN217145050U CN 217145050 U CN217145050 U CN 217145050U CN 202220363182 U CN202220363182 U CN 202220363182U CN 217145050 U CN217145050 U CN 217145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upporting
paper tube
moving unit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31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叶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nbof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nbof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nbof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nbof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31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5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5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5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包括基座和运输机构;基座上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入料机构、弯边机构、切割机构和出料机构;入料机构包括入料导轨,两入料导轨分离相对布置,两入料导轨之间的区域为托筒区,两入料导轨用于承托纸筒悬空于托筒区上;弯边机构用于对纸筒进行弯边处理;切割机构用于对纸筒进行切割处理;出料机构用于输出经切割后的纸筒;运输机构包括托筒板和运输移动单元;托筒板的顶面设有托筒槽;运输移动单元用于控制托筒板移动,以利用托筒槽托起纸筒进行输送,托筒槽的移动轨迹途经托筒区、弯边机构、切割机构和出料机构;所以在托起纸筒的过程中,纸筒便会嵌入托筒槽内,从而实现了纸筒的平稳上升。

Description

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纸筒弯边机中,需要将纸筒先运输至加工平台的凹槽内,然后再控制弯边模具对纸筒进行弯边操作;但是在纸筒往加工平台运输的过程中,纸筒是自由掉落至凹槽内的,所以落至凹槽内的纸筒容易出现对位不准确、以及一侧高一侧低的情况,使得弯边模具无法对纸筒进行弯边操作;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以解决现有纸筒掉落容易出现对位不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包括基座和运输机构;所述基座上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入料机构、弯边机构、切割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入料导轨,两所述入料导轨分离相对布置,两所述入料导轨之间的区域为托筒区,两所述入料导轨用于承托纸筒悬空于所述托筒区上;所述弯边机构用于对所述纸筒进行弯边处理;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对所述纸筒进行切割处理;所述出料机构用于输出经切割后的所述纸筒;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托筒板和运输移动单元;所述托筒板的顶面设有托筒槽;所述运输移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托筒板移动,以利用所述托筒槽托起所述纸筒进行输送,所述托筒槽的移动轨迹途经所述托筒区、所述弯边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出料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筒槽包括沿直线方向排列布置的第一托筒槽和第二托筒槽;所述第一托筒槽的移动轨迹途经所述托筒区和所述弯边机构;所述第二托筒槽的移动轨迹途经所述弯边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出料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导轨、出料移动单元和吸盘单元;所述出料导轨包括两条并排布置的卸料槽;所述出料移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吸盘单元移动至所述切割机构,以供所述吸盘单元吸取切割后的所述纸筒;所述出料移动单元还用于带动所述吸盘单元移动至所述出料导轨,以供所述吸盘单元下放吸取的所述纸筒至两条所述卸料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移动单元为具有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功能的出料移动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将所述纸筒切割为两部分;所述吸盘单元包括支撑梁和吸盘;两条所述支撑梁均与所述出料移动单元连接,两条所述支撑梁平行分离布置,两条所述支撑梁上均设有所述吸盘,两条所述支撑梁的移动路经分别经过两分割后的纸筒上方、以及两所述卸料槽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料导轨包括两两相互垂直连接的底板、侧板和端板;所述底板用于承托所述纸筒;所述侧板用于与所述纸筒的端面相对布置;所述端板置于所述入料导轨邻近所述弯边机构的一侧,所述端板用于与所述纸筒的周面相对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筒槽和所述第二托筒槽均为V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边机构包括弯边移动单元和弯边头;两所述弯边移动单元分别布置于所述运输机构相对的两侧,两所述弯边移动单元均连接有所述弯边头,两所述弯边移动单元用于控制两所述弯边头进行相向和相离移动;两所述弯边头分别用于对所述纸筒的两端进行弯边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水平移动单元、支撑座和升降移动单元;所述水平移动单元和所述支撑座分别设于所述运输机构相对的两侧;所述水平移动单元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定位筒,所述水平移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定位筒移进和移出所述纸筒内,所述旋转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定位筒带动所述纸筒自转;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推动气缸用于控制所述定位板移向和移离所述纸筒;所述升降移动单元设于所述运输机构的上方,所述升降移动单元上设有切割刀,所述升降移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切割刀进行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移动单元为具有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功能的运输移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两所述入料导轨用于承托纸筒悬空于所述托筒区上,所述运输移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托筒板移动,以利用所述托筒槽托起所述纸筒进行输送,所以在托起纸筒的过程中,纸筒便会嵌入托筒槽内,从而实现了纸筒的平稳上升,不会出现纸筒掉落容易对位不准的问题,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困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应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运输机构及入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装载纸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切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的出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基座;
20、运输机构;21、托筒板;210、托筒槽;211、第一托筒槽;212、第二托筒槽;22、运输移动单元;
30、入料机构;31、入料导轨;311、底板;312、侧板;313、端板;32、托筒区;
40、弯边机构;41、弯边移动单元;42、弯边头;
50、切割机构;51、水平移动单元;511、旋转电机;512、定位筒;52、支撑座;521、推动气缸;522、定位板;53、升降移动单元;531、切割刀;
60、出料机构;61、出料导轨;611、卸料槽;62、出料移动单元;63、吸盘单元;631、支撑梁;632、吸盘;
70、纸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其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基座10和运输机构20;基座10上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入料机构30、弯边机构40、切割机构50和出料机构60;入料机构30包括入料导轨31,两入料导轨31分离相对布置,两入料导轨31之间的区域为托筒区32,两入料导轨31用于承托纸筒70悬空于托筒区32上;弯边机构40用于对纸筒70进行弯边处理;切割机构50用于对纸筒70进行切割处理;出料机构60用于输出经切割后的纸筒70;运输机构20包括托筒板21和运输移动单元22;托筒板21的顶面设有托筒槽210;运输移动单元22用于控制托筒板21移动,以利用托筒槽210托起纸筒70进行输送,托筒槽210的移动轨迹途经托筒区32、弯边机构40、切割机构50和出料机构60。
在进行应用时,需要将纸筒70放置于入料导轨31内,以便将多个纸筒70 按一直线方向排列布置;然后启动运输机构20,运输移动单元22便会控制托筒板21移动至托筒区32,即此时的托筒槽210将会置于纸筒70的下方,所以运输移动单元22控制托筒板21进行上升后,纸筒70便会嵌入托筒槽210内,从而实现了纸筒70的平稳上升;待纸筒70的上升移动结束后,运输移动单元22 再控制托筒板21往弯边机构40移动,在移动到位后,弯边机构40便可对纸筒 70进行弯边操作,类似的,后续只需控制纸筒70依次移动至切割机构50和出料机构60,便可实现纸筒70的切割操作和出料操作,整个过程并不会出现纸筒 70掉落容易对位不准的问题,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困境。
为了提高操作效率,此实施例还优选设置为图1和图4所示,此时的托筒槽210包括沿直线方向排列布置的第一托筒槽211和第二托筒槽212;第一托筒槽211的移动轨迹途经托筒区32和弯边机构40;第二托筒槽212的移动轨迹途经弯边机构40、切割机构50和所述出料机构60。
在进行应用时,先控制第一托筒槽211移动至托筒区32的下方,以便利用第一托筒槽211托起纸筒70进行运输,而第二托筒槽212将处于空置状态;待第一托筒槽211上的纸筒70送至弯边机构40进行弯边操作后,纸筒70将会固定于弯边机构40上,所以此时便可控制第一托筒槽211重新移回托筒区32承托新的纸筒70,而第二托筒槽212将会移动至弯边机构40对应处,以便承托完成弯边操作的纸筒70送至切割机构50进行切割操作,最后在纸筒70切割完毕后,由出料机构60对切割后的纸筒70进行输出即可。
所以在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后,第一托筒槽211和第二托筒槽212的每次移动均可实现纸筒70各工位的移动,实现各工位之间的同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
为了实现纸筒70切割后的同步输送,此实施例还优选设置为图1、图2和图8所示,此时的出料机构60包括出料导轨61、出料移动单元62和吸盘单元 63;出料导轨61包括两条并排布置的卸料槽611;出料移动单元62用于带动吸盘单元63移动至切割机构50,以供吸盘单元63吸取切割后的纸筒70;出料移动单元62还用于带动吸盘单元63移动至出料导轨61,以供吸盘单元63下放吸取的纸筒70至两条卸料槽611内。
在进行切割操作的过程中,纸筒70将固定于切割机构50上,此时出料移动单元62便可带动吸盘单元63移动至切割机构50,以利用吸盘单元63对纸筒 70进行吸附固定;待纸筒70切割完毕后,切割机构50将会解除对纸筒70的固定,所以在出料移动单元62控制吸盘单元63移向出料导轨61后,便可将切割后的纸筒70送至两调卸料槽611上方,最后吸盘单元63只需解除对纸筒70的吸附,则可实现切割后纸筒70的同步下卸出料。
具体的,此实施例的出料移动单元62为具有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功能的出料移动单元62。
譬如可设置横向导轨与滑块的移动配合,以实现出料移动单元62的横向移动控制;同理,可设置竖向导轨与滑块的移动配合,以实现出料移动单元62的竖向移动控制,即技术人员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移动控制方式即可,如气缸推动移动也可,即移动方式的选择并不会影响此实施例发明目的的实现。
其中,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上述的切割机构50用于将纸筒70 切割为两部分;吸盘单元63包括支撑梁631和吸盘632;两条支撑梁631均与出料移动单元62连接,两条支撑梁631平行分离布置,两条支撑梁631上均设有吸盘632,两条支撑梁631的移动路经分别经过两分割后的纸筒70上方、以及两卸料槽611上方。
譬如在此实施例中,切割机构50用于对纸筒70的中部进行切割,以实现纸筒70的平均分割,所以两条支撑梁631只需布置于纸筒70切割线的两侧,便可利用吸盘632对切割后的纸筒70实现同步吸取和同步下卸。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入料导轨31包括两两相互垂直连接的底板311、侧板312和端板313;底板311用于承托纸筒70;侧板312用于与纸筒 70的端面相对布置;端板313置于入料导轨31邻近弯边机构40的一侧,端板 313用于与纸筒70的周面相对布置。
在进行应用时,纸筒70将承托于两入料导轨31的底板311上,两入料导轨31的侧板312将限制纸筒70从入料导轨31的侧向脱出,两入料导轨31的端板313将限制纸筒70从入料导轨31的端向脱出,从而实现了纸筒70在入料导轨31内的稳定装载。
如图4所示,第一托筒槽211和第二托筒槽212均为V形槽。
在设置第一托筒槽211和第二托筒槽212为V形槽后,则能确保第一托筒槽211和第二托筒槽212能够适配承托各种不同尺寸的纸筒70。
如图1和图2所示,弯边机构40包括弯边移动单元41和弯边头42;两弯边移动单元41分别布置于运输机构20相对的两侧,两弯边移动单元41均连接有弯边头42,两弯边移动单元41用于控制两弯边头42进行相向和相离移动;两弯边头42分别用于对纸筒70的两端进行弯边操作。
在纸筒70移动至弯边机构40后,两弯边移动单元41将控制两弯边头42 进行相向移动,以便两弯边头42嵌入纸筒70的两端内,然后两弯边头42进行自转便可对纸筒70的两端部进行弯边操作;待弯边操作结束后,两弯边移动单元41将控制两弯边头42进行相离移动,以便解除对纸筒70的固定,最后利用运输机构20将纸筒70送至切割机构50进行切割操作即可。
如图1、图2、图7所示,切割机构50包括水平移动单元51、支撑座52和升降移动单元53;水平移动单元51和支撑座52分别设于运输机构20相对的两侧;水平移动单元51上设有旋转电机511,旋转电机511的输出轴连接有定位筒512,水平移动单元51用于控制定位筒512移进和移出纸筒70内,旋转电机 511用于控制定位筒512带动纸筒70自转;支撑座52上设有推动气缸521,推动气缸521的伸缩端连接有定位板522,推动气缸521用于控制定位板522移向和移离纸筒70;升降移动单元53设于运输机构20的上方,升降移动单元53上设有切割刀531,升降移动单元53用于带动切割刀531进行上下移动。
在纸筒70运输至切割机构50后,水平移动单元51将带动旋转电机511和定位筒512一同往纸筒70的端部移动,直至定位筒512插入纸筒70内部,并利用推动气缸521将定位板522推向纸筒70,直至定位板522与纸筒70的端面抵接,从而便可实现纸筒70的固定;待纸筒70固定完毕后,旋转电机511便可控制定位筒512进行自转,由于此实施例会设置定位筒512的直径稍大于纸筒70的内径,所以定位筒512与纸筒70之间将是过盈配合安装,即定位筒512 的转动将可带动纸筒70一同进行转动;此时再利用升降移动单元53控制切割刀531下移,然后利用切割刀531与纸筒70的抵接,将可实现对纸筒70的切割操作。
为了实现对托筒板21的移动控制,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此实施例设置运输移动单元22为具有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功能的运输移动单元22。
譬如可设置横向导轨与滑块的移动配合,以实现运输移动单元22的横向移动控制;同理,可设置竖向导轨与滑块的移动配合,以实现运输移动单元22的竖向移动控制,技术人员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移动控制方式即可,如气缸推动移动也可,即移动方式的选择并不会影响此实施例发明目的的实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座和运输机构;
所述基座上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入料机构、弯边机构、切割机构和出料机构;
所述入料机构包括入料导轨,两所述入料导轨分离相对布置,两所述入料导轨之间的区域为托筒区,两所述入料导轨用于承托纸筒悬空于所述托筒区上;
所述弯边机构用于对所述纸筒进行弯边处理;
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对所述纸筒进行切割处理;
所述出料机构用于输出经切割后的所述纸筒;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托筒板和运输移动单元;所述托筒板的顶面设有托筒槽;所述运输移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托筒板移动,以利用所述托筒槽托起所述纸筒进行输送,所述托筒槽的移动轨迹途经所述托筒区、所述弯边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出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筒槽包括沿直线方向排列布置的第一托筒槽和第二托筒槽;
所述第一托筒槽的移动轨迹途经所述托筒区和所述弯边机构;
所述第二托筒槽的移动轨迹途经所述弯边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出料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导轨、出料移动单元和吸盘单元;
所述出料导轨包括两条并排布置的卸料槽;
所述出料移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吸盘单元移动至所述切割机构,以供所述吸盘单元吸取切割后的所述纸筒;
所述出料移动单元还用于带动所述吸盘单元移动至所述出料导轨,以供所述吸盘单元下放吸取的所述纸筒至两条所述卸料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移动单元为具有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功能的出料移动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将所述纸筒切割为两部分;
所述吸盘单元包括支撑梁和吸盘;
两条所述支撑梁均与所述出料移动单元连接,两条所述支撑梁平行分离布置,两条所述支撑梁上均设有所述吸盘,两条所述支撑梁的移动路经分别经过两分割后的纸筒上方、以及两所述卸料槽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料导轨包括两两相互垂直连接的底板、侧板和端板;
所述底板用于承托所述纸筒;
所述侧板用于与所述纸筒的端面相对布置;
所述端板置于所述入料导轨邻近所述弯边机构的一侧,所述端板用于与所述纸筒的周面相对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筒槽和所述第二托筒槽均为V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边机构包括弯边移动单元和弯边头;
两所述弯边移动单元分别布置于所述运输机构相对的两侧,两所述弯边移动单元均连接有所述弯边头,两所述弯边移动单元用于控制两所述弯边头进行相向和相离移动;
两所述弯边头分别用于对所述纸筒的两端进行弯边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水平移动单元、支撑座和升降移动单元;
所述水平移动单元和所述支撑座分别设于所述运输机构相对的两侧;
所述水平移动单元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定位筒,所述水平移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定位筒移进和移出所述纸筒内,所述旋转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定位筒带动所述纸筒自转;
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推动气缸用于控制所述定位板移向和移离所述纸筒;
所述升降移动单元设于所述运输机构的上方,所述升降移动单元上设有切割刀,所述升降移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切割刀进行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卧式弯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移动单元为具有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功能的运输移动单元。
CN202220363182.9U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Active CN217145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3182.9U CN21714505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3182.9U CN21714505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5050U true CN217145050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0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3182.9U Active CN21714505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5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7092B (zh) 软板自动翻转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2249677B (zh) 一种同步上料流水线
JP2005288687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自動組立てシステムと自動組立て方法
CN213137000U (zh) 一种全自动pcb分板机
CN114160991A (zh) 一种新型焊片摆盘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55663B (zh) 一种活动式插件上料装置及其定位与上料工艺
CN216188285U (zh) 一种托盘转运装置
CN209889819U (zh) 一种滑移式料匣上料装置
CN113460680B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芯片上下料装置
CN217145050U (zh) 一种双头卧式弯边机
CN214732559U (zh) 一种载具与产品同步上料流水线
CN214568857U (zh) 一种多料盘自动上料机
CN110911236B (zh) 磁组件焊接设备
CN219286433U (zh) 一种电池片分片设备
CN209901608U (zh) 一种全自动双轨点胶机
CN109941762B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码卸垛装置和码卸垛方法
CN216189185U (zh) 一种标准化料盘自动循环上料存盘加工装置
CN217147279U (zh) 一种玻璃加工自动输送仓储线
CN212712007U (zh) 一种不停机堆垛收料装置
CN215120502U (zh) 转子组装设备
CN215625353U (zh) 一种同步上料流水线
CN115504259A (zh) 搬运模组
CN115973761A (zh) 一种标准化料盘自动循环上料存盘加工装置及其自动循环上料存盘加工工艺
CN110492706B (zh) 一种微型电机端盖组装装置
CN112953137A (zh) 转子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