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4351U -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4351U
CN217124351U CN202123391768.0U CN202123391768U CN217124351U CN 217124351 U CN217124351 U CN 217124351U CN 202123391768 U CN202123391768 U CN 202123391768U CN 217124351 U CN217124351 U CN 217124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r
cooling
integrated circuit
circuit board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17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斌
廖必真
王大鹏
徐星
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BHS Corrugated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17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4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4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4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板卡组件一侧的风扇,以及贴合固定于板卡组件一侧外表面用于吸收板卡组件上的热量的液冷模块,所述液冷模块包括内腔容纳有冷却液的热交换管和固定于热交换管两端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并借助相应管路与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相连接的管接头,热交换管上用于与板卡组件相应外表面相贴合的一个外侧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与风扇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向平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内含冷却液的热交换管的一侧平面贴合于板卡组件来吸收热量,且液冷模块与风扇分设于板卡组件两侧同时实施冷却散热,所述平面与风扇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向平行,风冷和液冷相互协同,整体冷却散热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机和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板卡组件上组装有大量电子元器件,当进行繁重的打印工作时,打印机板卡组件的电子元器件发热严重,打印机板卡组件上的电路、电子元器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发生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为了能够及时将打印机板卡组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导出以消除安全隐患,业界会在打印机板卡组件上加设冷却装置,现有的冷却装置通常采用风冷或者液冷方式,具体是依靠风扇带动空气流动来散热或者通过在打印机板卡组件表面贴设装有冷媒的冷却箱,利用相对低温的冷媒吸收打印机卡板上的热量。然而,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方式单一,散热冷却效率并不理想,热量仍会在打印机内部逐渐积聚而使得打印机内部温度缓慢上升,不利于打印机长时间稳定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采用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协同作用,实现对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双重降温,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采用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协同作用,实现对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双重降温,冷却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板卡组件一侧以促使所述板卡组件周围的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扇,以及贴合固定于板卡组件背离所述风扇的一侧外表面用于吸收所述板卡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液冷模块,所述液冷模块包括内腔容纳有冷却液的热交换管和固定于所述热交换管相对两端且与所述热交换管的内腔相连通并借助相应管路与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相连接的管接头,所述热交换管上用于与所述板卡组件相应外表面相贴合的一个外侧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模块还包括借助导热胶粘贴于所述热交换管的所述平面上且用于贴合于所述板卡组件相应外表面的导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管包括内部形成有所述内腔的型材以及组装于型材两端以封闭所述内腔的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模块包括两根并排邻接设置的热交换管,两根所述热交换管分别通过设置于两端的管接头连接至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方案:一种打印机,包括板卡组件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板卡组件包括以预定间距平行正对设置的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多于所述第二控制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控制板之间形成的通风通道的一端出入口处,所述热交换管贴合组装于所述第一控制板远离所述第二控制板的一侧板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板卡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板以及自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缘分别向所述底板的同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臂,所述热交换管组装于所述支撑臂的末端,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热交换管相互贴合并组装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贴设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撑臂的一侧表面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组装于相应的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有弹性夹片,两个所述弹性夹片分别弹性抵压于各自对应的一个所述支撑臂的外侧面而将所述风扇定位于所述支撑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板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热交换管管壁固定连接而将所述热交换管贴合于所述第一控制板板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板贴合有所述导热板的板面组装有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导热板错位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采用风扇和液冷模块来为打印机板卡组件提供冷却散热,其中,液冷模块以内腔容纳有冷却液的热交换管一侧的平面贴合至板卡组件背离所述风扇的一侧外表面用于吸收所述板卡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利用固定于所述热交换管相对两端且与所述热交换管的内腔相连通的管接头来连接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来提高液冷效率,而风扇则是直接在板卡组件一侧形成快速气流来带走热量,而且,液冷模块与风扇分设于所述板卡组件的两侧而在两侧同时实施冷却散热,所述平面还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向平行,可以使得风冷和液冷两种冷却模式更好地相互协同,对板卡组件的冷却散热效果更佳;所述热交换管以平面来与所述板卡组件相应外表面相贴合,便于贴合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沿管接头中轴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的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机板卡组件1的冷却装置2,包括设置在板卡组件1一侧以促使所述板卡组件1周围的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扇21,以及贴合固定于板卡组件1背离所述风扇21的一侧外表面用于吸收所述板卡组件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液冷模块23,所述液冷模块23包括内腔容纳有冷却液的热交换管230和固定于所述热交换管230相对两端且与所述热交换管230的内腔相连通并借助相应管路(图未示出)与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图未示出)相连接的管接头232,所述热交换管230上用于与所述板卡组件1相应外表面相贴合的一个外侧面为平面2301,所述平面2301与所述风扇21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采用风扇21和液冷模块23来为打印机板卡组件1提供冷却散热,其中,液冷模块23以内腔容纳有冷却液的热交换管230一侧的平面2301贴合至板卡组件1背离所述风扇21的一侧外表面用于吸收所述板卡组件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利用固定于所述热交换管230相对两端且与所述热交换管230的内腔相连通的管接头232来连接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来提高液冷效率,而风扇21则是直接在板卡组件1一侧形成快速气流来带走热量,而且,液冷模块23与风扇21分设于所述板卡组件1的两侧而在两侧同时实施冷却散热,所述平面2301还与所述风扇21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向平行,可以使得风冷和液冷两种冷却模式更好地相互协同,对板卡组件1的冷却散热效果更佳;所述热交换管230以平面2301来与所述板卡组件1相应外表面相贴合,便于贴合固定。具体实施时,打印机内部可以有多个板卡组件1串联和/或联形成总控制系统,此时还可以将每个液冷模块23通过相应管路依次连通每个管接头232而串联起来,最终连接至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保障打印机整体的冷却效果。所述风扇21可以采用轴流风扇,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扇或贯流风扇,可以采用吸风扇,也可以采用吹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液冷模块23还包括借助导热胶234粘贴于所述热交换管230的所述平面2301上且用于贴合于所述板卡组件1相应外表面的导热板236。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热交换管230与所述板卡组件1之间设置导热板236,增强二者之间的导热效率,另外借助导热胶234将所述导热板236粘贴于所述热交换管230的平面2301上,贴合紧密,保证导热板236与热交换管230之间充分接触,进一步增强热传导效率。具体实施时,所述导热板236可采用铝、铜等导热性能优异的金属、高导热性能的陶瓷等材料制成,导热胶234可以是有机硅导热胶、聚氨酯胶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交换管230包括内部形成有所述内腔的型材2303以及组装于型材2303两端以封闭所述内腔的端盖2305。本实施例采用内部成型有所述内腔的型材2303,结构标准,方便制造,所述型材2303两端还组装有端盖2305,保障热交换管230的气密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液冷模块23包括两根并排邻接设置的热交换管230,两根所述热交换管230分别通过设置于两端的管接头232连接至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图未示出)。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并排邻接的热交换管230,且每根所述热交换管230都能通过两端的管接头232连接至外部冷却循环装置,加速冷却液循环再生,维持稳定的冷却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打印机,如图1-图4所示,包括板卡组件1以及冷却装置2,所述冷却装置2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板卡组件1的冷却装置2。本实施例通过采用风冷和液冷两种模式协同作用,为打印机板卡组件1进行双重降温,提高冷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板卡组件1包括以预定间距平行正对设置的第一控制板10和第二控制板12,所述第一控制板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多于所述第二控制板1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所述风扇21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板10与所述第二控制板12之间形成的通风通道A的一端出入口处,所述热交换管230贴合组装于所述第一控制板10远离所述第二控制板12的一侧板面上。本实施例板卡组件1包括以预定间距平行正对设置的第一控制板10和第二控制板12,分散卡板组件1工作时所能产生的总热量,便于散热,且所述热交换管230贴合组装于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更多一些的所述第一控制板10一侧板面,能更好地吸收第一控制板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将风扇21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板10与所述第二控制板12之间形成的通风通道A的一端出入口处,使通风通道内形成定向快速的空气流动,而快速带走热量,冷却效果好。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控制板10可以是用于对打印机喷头进行出墨控制的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板12可以是用于依据打印内容对应的打印位置而控制喷头移动的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板卡组件1还包括安装支架14,所述安装支架14包括底板141以及自所述底板141的相对两侧缘分别向所述底板141的同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臂143,所述热交换管230组装于所述支撑臂143的末端,所述第一控制板10与所述热交换管230相互贴合并组装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12贴设于所述底板141远离所述支撑臂143的一侧表面并与所述底板14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安装支架14,所述安装支架14包括底板141以及自所述底板141的相对两侧缘分别向所述底板141的同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臂143,所述第二控制板12贴合固定于于所述底板141远离支撑臂143的一侧板面,所述第一控制板10贴合固定于热交换管230一侧,且热交换管230组装于所述支撑臂143的末端,结构简单,组装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风扇21组装于相应的固定座210上,所述固定座210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有弹性夹片2101,两个所述弹性夹片2101分别弹性抵压于各自对应的一个所述支撑臂143的外侧面而将所述风扇21定位于所述支撑臂143上。本实施例通过在风扇21的固定座210两端弯折延伸出弹性夹片2101,通过两片弹性夹片2101分别弹性抵压于各自对应的一个所述支撑臂143的外侧面而将所述风扇21定位于所述支撑臂143上,连接稳固,拆装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板10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101,所述安装座101与所述热交换管230管壁固定连接而将所述热交换管230贴合于所述第一控制板10板面。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控制板10两端各设置一个安装座101,通过安装座101与所述热交换管230管壁固定连接而将所述热交换管230贴合于所述第一控制板10板面,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具体实施时,第一控制板10可采用螺钉自一侧板面锁固于安装座101上,所述安装架101可以采用螺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热交换管230管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板10贴合有所述导热板236的板面组装有电子元器件103,所述电子元器件103与所述导热板236错位设置。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第一控制板10贴合有所述导热板236的板面组装有电子元器件103,使得第一控制板10上的热源更靠近所述热交换管230,增强热交换速率;所述电子元器件103与所述导热板236错位设置,导热板236不会在板卡组件1的厚度方向上占用额外空间,利于板卡组件1的轻薄化。具体实施时,所述导热板236可通过螺钉锁固于所述第一控制板10的板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板卡组件一侧以促使所述板卡组件周围的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板卡组件背离所述风扇的一侧外表面用于吸收所述板卡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液冷模块,所述液冷模块包括内腔容纳有冷却液的热交换管和固定于所述热交换管相对两端且与所述热交换管的内腔相连通并借助相应管路与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相连接的管接头,所述热交换管上用于与所述板卡组件相应外表面相贴合的一个外侧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向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块还包括借助导热胶粘贴于所述热交换管的所述平面上且用于贴合于所述板卡组件相应外表面的导热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包括内部形成有所述内腔的型材以及组装于型材两端以封闭所述内腔的端盖。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块包括两根并排邻接设置的热交换管,两根所述热交换管分别通过设置于两端的管接头连接至外部冷却液循环装置。
5.一种打印机,包括板卡组件以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组件包括以预定间距平行正对设置的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多于所述第二控制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控制板之间形成的通风通道的一端出入口处,所述热交换管贴合组装于所述第一控制板远离所述第二控制板的一侧板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板以及自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缘分别向所述底板的同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臂,所述热交换管组装于所述支撑臂的末端,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热交换管相互贴合并组装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贴设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撑臂的一侧表面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装于相应的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有弹性夹片,两个所述弹性夹片分别弹性抵压于各自对应的一个所述支撑臂的外侧面而将所述风扇定位于所述支撑臂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热交换管管壁固定连接而将所述热交换管贴合于所述第一控制板板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贴合有所述导热板的板面组装有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导热板错位设置。
CN202123391768.0U 2021-12-29 2021-12-29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Active CN217124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1768.0U CN217124351U (zh) 2021-12-29 2021-12-29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1768.0U CN217124351U (zh) 2021-12-29 2021-12-29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4351U true CN217124351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9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1768.0U Active CN217124351U (zh) 2021-12-29 2021-12-29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4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6635B (zh) 机箱散热结构
CN213901452U (zh) 采用冷媒冷却驱动散热的水冷多联机组结构及空调机组
CN112213906B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CN112180658B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CN217124351U (zh)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CN113970135B (zh) 一种电控散热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9843900U (zh) 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201044561Y (zh) 大功率电子器件水套式散热器
CN211792675U (zh) 电路板散热装置、电器盒及空调
CN211018545U (zh) 冷却装置
CN220632543U (zh) 气动按摩仪主机安装架
CN218103954U (zh) 高效散热的散热器
CN219160484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16600640U (zh) 散热器、功率模组及驱动器
CN215450082U (zh) 主机及终端设备
CN217423562U (zh) 风管机
CN110994902B (zh) 冷却装置
CN215001825U (zh) 对流型辐射板和供暖系统
CN211233442U (zh) 散热器和制冷设备
CN21705775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208203U (zh) 立式滚压散热模组
CN218647290U (zh) 投影仪散热组件
CN214155195U (zh) 一种筒机一体式散热模组
CN220190118U (zh) 微型激光器及便携式激光清洗设备
CN218941418U (zh) 一种高性能pcb电子元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30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 9 Guanbao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BHS Corrugated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GmbH

Address before: 518000 101, 9 Guanbao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