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7290U - 投影仪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7290U
CN218647290U CN202121082408.XU CN202121082408U CN218647290U CN 218647290 U CN218647290 U CN 218647290U CN 202121082408 U CN202121082408 U CN 202121082408U CN 218647290 U CN218647290 U CN 218647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dissipation
heat
pcb
dm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2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
金凌琳
雷钧杰
邱昌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gqu Network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gqu Network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gqu Network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gqu Network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2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7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7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7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投影仪散热组件,投影仪散热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底板,壳体盖设在底板上;第一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光机风件和传热部,传热部设置在出风区域一侧,传热部与出风区域连通,光机风件设置在底板上,光机风件与传热部连通,以使进风区域、光机风件、传热部和出风区域形成风道;光机组件,光机组件包括光机模组、印制电路板PCB和数字微镜元件DMD,光机模组设置在风道中,传热部与光机模组抵接,DMD和所PCB层叠设置在光机模组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利于提升投影仪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投影仪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仪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投影仪散热器通常由多个散热器对光机模组、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和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元件)进行散热,但通常将热量散至壳体内后无法将热量排出壳体内,造成壳体内的温度升高。长时间将这些热量滞留在壳体内会影响壳体内的元器件使用寿命,其次,随着人们对小型化、轻型化要求越来越高,对散热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投影仪散热组件,旨在提升投影仪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
底板,所述壳体盖设在所述底板上;
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光机风件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设置在所述出风区域一侧,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出风区域连通,所述光机风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光机风件与所述传热部连通,以使进风区域、光机风件和出风区域形成风道;
光机组件,所述光机组件包括光机模组、印制电路板PCB和数字微镜元件DMD,所述光机模组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光机模组抵接,所述DMD和所述PCB层叠设置在所述光机模组上;
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设置在风道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与所述PCB抵接,以使第二散热组件对所述PCB散热;
第三散热组件,所述第三散热组件包括DMD风件,所述DMD风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DMD风件出风方向朝向DMD,以使DMD风件对DMD 散热。
可选地,所述投影仪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架本体,所述架本体设有贯穿架本体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区域连通,所述光机风件设在所述架本体上,所述光机风件进风一侧通过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区域连通。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呈U形设置,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架本体具有所述光机风件一侧,所述导风板环绕所述光机风件,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后所述导风板开口处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区域连通。
可选地,所述传热部包括第一散热件、光机散热管和吸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区域中,所述第一散热件透风方向与所述出风区域相同设置;所述光机散热管设置在风道中,所述光机散热管一端设置在第一散热件中、另一端设置在吸热件上,所述吸热件与光机模组贴合。
可选地,所述光机散热管包括多个光机管道;
所述吸热件包括多个吸热板;多个所述光机管道一端分别与所述吸热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上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件透风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有多条,多个所述光机管道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第一散热通道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件、均温板和PCB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均温板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PCB发热一侧,所述PCB散热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均为板背离所述印制电路板PCB一侧、另一端设在第二散热件上,以使设置在PCB散热管中的第二散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件中进行散热。
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件设有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件透风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PCB散热管设置在第二散热通道中。
可选地,所述投影仪散热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固定架设有散热安装位和PCB安装位,所述散热安装位设置在固定架一侧,所述第二散热件设在所述散热安装位中,所述PCB安装位设置在固定架背离底板一侧,所述印制电路板PCB设置在所述PCB安装位中。
可选地,所述第三散热件还包括DMD散热件,所述DMD散热件设置在所述DMD一侧上,所述DMD风件出风一侧朝向DMD散热件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壳体一侧开设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使得壳体内的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区域与出风区域进行循环。同时,在壳体内进风区域与出风区域之间设置光机风件和传热部,光机风件进风一侧与进风区域连通、出风一侧与出风区域连通,使得进风区域、光机风件和出风区域形成风道。其次,在风道中还分别设置PCB、DMD、第二散热组件和DMD风件,第二散热组件与PCB热元件抵接,使得板PCB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散热组件散至风道中,同时,DMD风件出风一侧朝向DMD吹风,使得DMD的热量可以散发到风道中,再通过光机风件将风道中的热量排出壳体内,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由于PCB和DMD总散热比光机所散热量小,当热量散至风道中时不会有太大影响,其次将DMD和PCB的热量散在风道中,减少了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空间的路径以及散热所需占据的空间,从而达到结构的更加紧凑、更加小型化和高效化的设计,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投影仪散热组件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投影仪散热组件的整机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投影仪散热组件一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投影仪散热组件另一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投影仪散热组件一视角第一散热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投影仪散热组件另一视角第一散热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投影仪散热组件的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壳体 24 吸热板 51 DMD风件
11 进风区域 3 PCB 6 安装架
12 出风区域 4 第二散热组件 61 架本体
2 第一散热组件 41 第二散热件 62 导风板
21 光机风件 42 均温板 7 固定架
22 第一散热件 43 PCB散热管 71 散热安装位
23 光机管道 5 第三散热组件 72 PCB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 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投影仪散热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投影仪散热组件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进风区域11和出风区域12;
底板,所述壳体1盖设在所述底板上;
第一散热组件2,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包括光机风件21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设置在所述出风区域12一侧,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出风区域12连通,所述光机风件21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光机风件21与所述传热部连通,以使进风区域11、光机风件21、传热部和出风区域12形成风道;
光机组件,所述光机组件包括光机模组、印制电路板PCB3和数字微镜元件DMD,所述光机模组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光机模组抵接,所述DMD和所述PCB3层叠设置在所述光机模组上;
第二散热组件4,所述第二散热组件4设置在风道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 4与所述PCB3抵接,以使第二散热组件4对所述PCB3散热;
第三散热组件5,所述第三散热组件5包括DMD风件51和第二散热件 41,所述DMD风件51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DMD风件51出风方向朝向 DMD,以使DMD风件51对DMD散热。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整体外形有多种,如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只需具有可容纳第一散热组件、光机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第三散热组件的空间即可;壳体1可以一次成型、也可以由多个部分拼接而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进风区域11可以有多个、也可以只有一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能够满足第一散热组件2散热需求即可。进风区域11可以设在壳体 1任意一侧,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出风区域12避免设在壳体1与进风区域11同一侧,以免排出热风通过进风区域再次进入壳体1内,造成壳体1内温度升高。在壳体1上设置连通壳体内部空间的进风区域11和出风区域12,内部空间通过进风区域11和出风区域12进行循环,热气通过在循环时排出壳体内。
底板的轮廓形状和壳体1内壁轮廓形状相同,并且底板略小于壳体1内壁轮廓,以便于底板设在壳体1内部空间中,底板与壳体1连接后,底板与壳体1内部形成腔体空间,腔体通过进风区域11和出风区域12与外部空间连通。光机风件21的类型可以为第一风机或第一风扇等能够驱动气体流动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光机风件21设置在底板上,光机风件21进风一侧与进风区域11连通、出风一侧与出风区域12连通,如此,光机风机可以驱动壳体1内的气体进行循环流动。传热部设置在出风区域12与光机风件21 出风一侧之间,同时,散热部部分与光机模组发热元件抵触,使得光机模组发热元件可以传递至传热部,传热部再将热烈散发在出风区域12与光机风件 21出风一侧之间,当光机风机工作时,通过光机风机驱动气流流动,从而将传热部散出的热量驱出壳体1外达到散热的目的。其次,光机风件21进风一侧与进风区域11连通、出风一侧与出风区域12连通,使得进风区域11、光机风件21和出风区域12形成风道,如此,冷风可以在风道中循环,同时,当壳体1内有热量时,热量可以从风道中排出壳体1内,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光机模组设置在风道中接近传热部一侧,以便于传热部与光机模组抵触,从而便于散热。PCB3设置在风道中,并且远离光机模组设置。第二散热组件 4设置在风道中,同时,第二散热组件4与PCB3具有发热元器件一侧抵接,如此,PCB3的热量可以传递至第二散热组件4中,使得第二散热组件4对 PCB3进行散热。DMD设置在光机模组远离第一散热组件2一侧或设置在 PCB3之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能够进行安装不发生干涉即可。DMD风件 51的类型可以为第二风机或第二风扇等能够驱动气体流动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DMD设置在风道中,同时,DMD出风一侧朝向DMD设置,以便于DMD风件51将DMD的热量散至风道中,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当第二散热组件4和DMD通过将热量散至风道中,光机风件21再将风道中的热量排出壳体1内,在将壳体1内热量排出时,利用排出壳体1内的流动气流对传热部进行散热,使得光机风件21在排出壳体1内热气时又能对传热件进行散热,从而达到更加高效散热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壳体1一侧开设进风区域11和出风区域12,使得壳体1内的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区域11与出风区域12进行循环。同时,在壳体1 内进风区域11与出风区域12之间设置光机风件21和传热部,光机风件21 进风一侧与进风区域11连通、出风一侧与出风区域12连通,使得进风区域 11、光机风件21和出风区域12形成风道。其次,在风道中还分别设置PCB3、 DMD、第二散热组件4和DMD风件51,第二散热组件4与PCB3热元件抵接,使得板PCB3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散热组件4散至风道中,同时,DMD 风件51出风一侧朝向DMD吹风,使得DMD的热量可以散发到风道中,再通过光机风件21将风道中的热量排出壳体1内,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由于 PCB3和DMD总散热比光机所散热量小,当热量散至风道中时不会有太大影响,其次将DMD和PCB3的热量散在风道中,减少了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空间的路径以及散热所需占据的空间,从而达到结构的更加紧凑、更加小型化和高效化的设计,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投影仪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包括架本体61,所述架本体61设有贯穿架本体61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区域11连通,所述光机风件21设在所述架本体61上,所述光机风件21进风一侧通过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区域11连通。所述安装架6还包括导风板62,所述导风板62呈U形设置,所述导风板62设置在所述架本体 61具有所述光机风件21一侧,所述导风板62环绕所述光机风件21,所述导风板62设置在所述底板后所述导风板62开口处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区域12连通。
架本体61的整体形状不做具体限制,能够将光机风件21设置在架本体 61后能够固定即可,进风口可以设在架本体61任意一侧,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能够进行通风即可。光机风件21可以设置在进风口任意一侧,只需相对一侧能够与进风区域11连通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光机风件21出风一侧与出风区域12连通,如此,便于将壳体1内的热气流排出壳体1内。导风板62 优选弯折呈U型设置,导风板62设置在光机风机四周,同时,导风板62开口处与出风区域12连接,如此,以便于将导风板62设置在安装架6后,光机风件21设置在导风板62之间,热气通过光机风机驱动可以沿导风板62开口处流动,避免了热气因传热部阻碍从而回流到壳体1内,从而避免了散热无效的发生。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传热部包括第一散热件22、光机散热管和吸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22设置在所述出风区域12中,所述第一散热件22透风方向与所述出风区域12相同设置;所述光机散热管设置在风道中,所述光机散热管一端设置在第一散热件22中、另一端设置在吸热件上,所述吸热件与光机模组贴合。所述光机散热管包括多个光机管道23;所述吸热件包括多个吸热板24;多个所述光机管道23一端分别与所述吸热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2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件22上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2透风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有多条,多个所述光机管道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第一散热通道中。
为了提高散热的效率,第一散热件22设置在出风区域12与出风口之间,并且第一散热件22透风方向与出风口相同设置,以便于风可以穿过第一散热件22。第一散热组件2的整体形状有多种,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或者异形体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需能散热即可,第一散热件22可以由多块第一散热鳍片拼成、也可以一体成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一散热鳍片之间设有间隔,如此,形成透风区域,气体可以在透风区域流动,以便于第一散热鳍片将热量散至透风区域中的,气流通过在透风区域流动并将热量带出壳体1内。第一散热件22上设有第一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与光机管道23数量相同,同时,第一散热通道形状与光机管道23相同、并且略大于光机散热管即可,以便于光机散热管安装在第一散热通道中。为了避免第一散热通道大面积堵塞第一散热件22透风区域,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一散热件22透风方向呈直角设置,以便于气流穿过透风区域将第一散热件22散出热量吹出壳体1内,从而达散热的目的。
光机管道23的整体形状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等具有腔体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光机散热管内内置制冷介质(即冷媒、制冷剂等)以便于制冷介质将热量携带至第一散热件22,第一散热件22再将热量散在光机风件21出风一侧和出风区域12处之间,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吸热板24的类型可以为长方体或圆柱体等只需内壁有腔体即可,以便于制冷介质设置在其中,通过吸热件与光机管道23连接将热量带至第一散热件22散热进行。为了提高光机模组的散热效果,光机管道23数量可以为多个,吸热板24的数量与光机管道23的数量相同设置,以便于多个光机管道23分别与多个吸热板24连接,多个吸热板24分别与光机模组发热处贴合,如此,制冷介质在吸热板24吸收热量,再将热量通过光机管道23传递至第一散热件22中散热,从而达到集中散热并将热量散出壳体1外的目的。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散热组件4包括第二散热件41、均温板42和PCB 散热管43,所述第二散热件41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均温板42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PCB3发热一侧,所述PCB散热管43一端设置在所述均为板背离所述印制电路板PCB3一侧、另一端设在第二散热件41上,以使设置在PCB 散热管43中的第二散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件41中进行散热。所述第二散热件41设有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件41 透风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PCB散热管43设置在第二散热通道中。所述投影仪散热组件还包括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固定架7 设有散热安装位71和PCB安装位72,所述散热安装位71设置在固定架7一侧,所述第二散热件41设在所述散热安装位71中,所述PCB安装位72设置在固定架7背离底板一侧,所述印制电路板PCB3设置在所述PCB安装位72 中。
第二散热组件4的整体形状有多种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或者异形体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需能散热即可,第二散热件41由多块第二散热鳍片拼成,第二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之间设有间隔,如此,形成透风区域,气体可以在透风区域流动,同时,第二散热鳍片将热量散至透风区域中的,气流可以将热量携带出壳体1外。均温板42的整体形状可以为长方管体或者圆形管体等具有空腔均可,以便于将制冷介质(冷媒、制冷剂等)设置在腔体中进行散热。PCB散热管43的整体类型有多种,如整体呈现圆形管体或者方形管体等能够使制冷介质在PCB散热管43内进行流动即可。PCB散热管43 一端设置在第二散热件41上、另一端设置在均温板42上,并与均温板42内部空间连通,使得制冷介质可以在均温板42与第二散热件41之间流动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第二散热件41上设有第二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形状与PCB散热管 43相同、并且略大于PCB散热管43即可,以便于PCB散热管43安装在第二散热通道中。为了避免第二散热通道大面积堵塞第二散热件41透风区域,第二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件41透风方向呈直角设置,以便于气流可以穿过透风区域将第二散热件41散至第二散热件41所接触的空气中,便于驱动模块将热气抽出壳体1外,从而散热的目的。
固定架7整体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等,固定架7由可以由多个部分拼接而成、也可以一体成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需能够作为固定和支撑即可,固定架7设置在风道中,同时,固定架7一侧设置在底板具有安装架6一侧,同时,固定架7与安装架6具有间隔设置,以便于光机模组能够安装在安装架6上。固定架7背离底板一侧设有PCB安装位72,PCB安装位72大小和形状与印制电路板PCB3相当,以便于将印制电路板PCB3安装在PCB安装位72上。固定架7接近PCB安装位72一侧设置有散热安装位 71,散热安装位71形状与第二散热组件4相同,同时,散热安装位71略大于第二散热组件4,以便于将第二散热组件4设置在第二安装位中进行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散热件还包括DMD散热件,所述DMD散热件设置在所述DMD一侧上,所述DMD风件51出风一侧朝向DMD散热件设置。
DMD散热件的整体形状有多种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或者异形体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需能散热即可,DMD散热件可以由多块由多块散热片组成、也可以一体成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能够进行散热即可。散热片与散热片之间设有间隔,如此,气体可以在散热片的间隔间流动,同时,热量可以通过间隔设置的散热片散至散热片所接触的空气中,风道将热气带出壳体1 内,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散热片的间隔与风道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同设置,如此,便于DMD风件51吹出气流能够更大程度与DMD散热件接触,避免了因为风道流动方向与DMD风件51吹风方向相反造成干涉DMD风机工作,从而造成散热效率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散热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
底板,所述壳体盖设在所述底板上;
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光机风件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设置在所述出风区域一侧,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出风区域连通,所述光机风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光机风件与所述传热部连通,以使进风区域、光机风件和出风区域形成风道;
光机组件,所述光机组件包括光机模组、印制电路板PCB和数字微镜元件DMD,所述光机模组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光机模组抵接,所述DMD和所述PCB层叠设置在所述光机模组上;
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设置在风道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与所述PCB抵接,以使第二散热组件对所述PCB散热;
第三散热组件,所述第三散热组件包括DMD风件,所述DMD风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DMD风件出风方向朝向DMD,以使DMD风件对DMD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架本体,所述架本体设有贯穿架本体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区域连通,所述光机风件设在所述架本体上,所述光机风件进风一侧通过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区域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呈U形设置,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架本体具有所述光机风件一侧,所述导风板环绕所述光机风件,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后所述导风板开口处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区域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包括第一散热件、光机散热管和吸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区域中,所述第一散热件透风方向与所述出风区域相同设置;所述光机散热管设置在风道中,所述光机散热管一端设置在第一散热件中、另一端设置在吸热件上,所述吸热件与光机模组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散热管包括多个光机管道;
所述吸热件包括多个吸热板;多个所述光机管道一端分别与所述吸热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上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件透风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有多条,多个所述光机管道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第一散热通道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件、均温板和PCB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均温板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PCB发热一侧,所述PCB散热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均为板背离所述印制电路板PCB一侧、另一端设在第二散热件上,以使设置在PCB散热管中的第二散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件中进行散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设有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件透风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PCB散热管设置在第二散热通道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散热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固定架设有散热安装位和PCB安装位,所述散热安装位设置在固定架一侧,所述第二散热件设在所述散热安装位中,所述PCB安装位设置在固定架背离底板一侧,所述印制电路板PCB设置在所述PCB安装位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仪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组件还包括DMD散热件,所述DMD散热件设置在所述DMD一侧上,所述DMD风件出风一侧朝向DMD散热件设置。
CN202121082408.XU 2021-05-20 2021-05-20 投影仪散热组件 Active CN218647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2408.XU CN218647290U (zh) 2021-05-20 2021-05-20 投影仪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2408.XU CN218647290U (zh) 2021-05-20 2021-05-20 投影仪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7290U true CN218647290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2408.XU Active CN218647290U (zh) 2021-05-20 2021-05-20 投影仪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7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0638B2 (ja) 貫流型強制空冷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14019754A (zh) 一种投影设备
US11163222B2 (en) Projection device
CN210720996U (zh) 散热模块与投影装置
US11022866B2 (en) Projection device capable of improving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US20230164950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control box
CN112213906B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CN112180658B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CN218647290U (zh) 投影仪散热组件
WO2022127746A1 (zh)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CN112882328B (zh) 智能投影设备
CN212276202U (zh) 一种投影机
CN114047663A (zh) 投影机和投影装置
CN217124351U (zh) 打印机板卡组件的冷却装置及打印机
CN115016209B (zh) 散热结构及投影机
CN217423182U (zh) 一种具有导风组件的灯具
CN220367516U (zh) 一种投影设备
CN218068553U (zh) 单片式lcd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CN220507796U (zh) 一种热量转移装置
CN117270301A (zh) 投影设备
CN214751286U (zh) 一种户外投影设备
CN216748419U (zh) 投影机和投影装置
US11982459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control box
CN217560392U (zh) 一种u型顶出风冷凝器
CN220156945U (zh)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