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9634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9634U
CN217089634U CN202220195964.6U CN202220195964U CN217089634U CN 217089634 U CN217089634 U CN 217089634U CN 202220195964 U CN202220195964 U CN 202220195964U CN 217089634 U CN217089634 U CN 217089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tomizer
heat generating
channe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59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维
刘滔文
王帅
周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59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9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9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9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安装本体,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吸气通道和储液腔,发热体,穿设在所述储液腔中并包括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发热部,所述发热部收容在所述吸气通道内,所述发热部被配置为:能够以负压吸收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及以重力释放液体回流至所述储液腔;所述发热部能够在交变磁场的感应下产生热量以雾化所述发热部上的液体。如此可以消除在发热体上所设置的供电端口,从而简化雾化器的结构。同时防止基发热部液体长期浸润,从而避免发热部上的余热对发热部上的液体反复加热而改变其成分,从而防止抽吸口感变异,最终提高雾化效果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包含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用于对液态的雾化介质进行雾化以形成可供抽吸的气溶胶,传统的雾化器通常包括基体和电阻发热体,基体用于缓存液体,电阻发热体附着在基体上,电阻发热体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热量,缓存在基体内的液体将吸收该热量以雾化。但是,该雾化器存在结构上较为复杂的缺陷,也使得液体雾化产生口感的变异,从而影响雾化效果和用户抽吸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简化结构的基础上提高雾化效果。
一种雾化器,包括:
安装本体,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吸气通道和储液腔,
发热体,穿设在所述储液腔中并包括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发热部,所述发热部收容在所述吸气通道内,所述发热部被配置为:能够以负压吸收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及以重力释放液体回流至所述储液腔;所述发热部能够在交变磁场的感应下产生热量以雾化所述发热部上的液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还包括导液部,所述导液部与所述发热部连接并穿设在所述储液腔中,所述导液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导液通道,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导液通道进入所述发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内开设有缓存通道,所述缓存通道同时连通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导液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通道和所述缓存通道的口径相等且沿所述发热体的轴向保持恒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和所述导液部两者一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和所述导液部两者采用相同或不同材料制成,所述发热部内部具有微孔,所述导液部位于交变磁场的覆盖范围之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本体还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吸气通道和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储液腔两者沿所述安装本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的横截面尺寸沿自身的轴向保持恒定。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包括外壳、控制器、电池和线圈,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池和所述线圈均收容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池同时跟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线圈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线圈环绕所述发热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鉴于发热体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如此可以消除在发热体上所设置的供电端口,从而简化雾化器的结构。且能保证发热体对液体实现均匀加热而实现均匀雾化,从而提高雾化效果。同时,负压将在用户停止抽吸时消失,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离开发热部并回流至储液腔中,防止发热部在用户停止抽吸的过程中被液体长期浸润,从而避免发热部上的余热对浸润在发热部内的液体反复加热而改变其成分,确保在用户的每次抽吸过程中,液体的成分并未改变,从而有效防止因液体成分改变而导致的抽吸口感变异,最终提高雾化效果和用户体验。并且,发热体穿设在储液腔中,发热部产生的热量将传递至储液腔中,从而对液体进行预热以降低其粘度和流至发热部过程中的沿程阻力,确保液体在负压作用下快速抵达至发热部,提高液体雾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主机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0包括主机20和雾化器30,主机20包括外壳21、控制器22、电池23和线圈24。控制器22可以为控制电路板,控制器22、电池23和线圈24均收容在外壳21之内。电池23同时跟控制器22和线圈24电性连接,当控制器22控制电池23对线圈24供电时,线圈24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从而使得线圈24产生交变磁场。显然,当控制器22控制电池23停止对线圈24供电时,线圈24将停止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变化频率可以为100kHz至30MHz。外壳21内设置有容置腔21a,该容置腔21a为敞口腔,使得雾化器30可以插置在该容置腔21a中,使雾化器30的一部分收容在该容置腔21a中,从而实现雾化器30与外壳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雾化器30包括安装本体100和发热体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本体100可以插置在外壳21的容置腔21a中。安装本体100开设有吸气通道110、储液腔120和进气通道130,吸气通道110和进气通道130两者均跟储液腔120相互隔离,进气通道130能够连通外界和吸气通道110,吸气通道110的端部形成贯穿安装本体100外表面的吸嘴口111,该吸嘴口111直接连通外界,用户可以接触该吸嘴口111而产生抽吸动作。在用户的抽吸过程中,使得吸气通道110内因抽吸而产生负压,继而使得外界气体通过进气通道130进入至吸气通道110内,因此,当用户抽吸时,外界气体依次经进气通道130和吸气通道110以被用户吸收。图3中单向虚线箭头所指代表气体的流动轨迹。储液腔120用于存储液体40,该液体40即为能够雾化的雾化介质。吸气通道110和储液腔120两者沿安装本体100的轴向间隔设置,当雾化器30在抽吸使用时,吸嘴口111朝上设置,此时,吸气通道110位于储液腔120的上方,使得存储在储液腔120中的液体40位于吸气通道110的下方。显然,当液体40往吸气通道110的方向流动时,液体40在流动过程中将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200包括发热部210和导液部220,例如,整个发热体200可以一体成型,从而使得发热部210和导液部220一体连接。又如,发热部210和导液部220独立制作,然后通过分体连接的方式将两者相互固定以形成发热体200。发热部210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并收容在吸气通道110内,线圈24环绕发热部210设置,使得发热部210位于线圈24所产生的交变磁场的覆盖范围之内。导液部220穿设在储液腔120中,使得导液部220位于交变磁场的覆盖范围之外。导液部220可以与发热部210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鉴于导液部220位于交变磁场的覆盖范围之外,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导液部220也将无法产生热量,但是,鉴于导液部220连接发热部210并穿设在储液腔120中,发热部210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至导液部220,使得导液部220可以对储液腔120中的液体40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热,从而可以适当降低储液腔120中液体40的粘度。发热部210和导液部220两者的横截面可以相等,使得整个发热体200的横截面尺寸沿自身的轴向保持恒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部210内开设有缓存通道211,该缓存通道211沿发热体200的轴向延伸,且缓存通道211的上端连通吸气通道110,导液部220内开设有导液通道221,导液通道221连通缓存通道211和储液腔120,即导液通道221的上端连通缓存通道211的下端,导液通道221的下端连通储液腔120。导液通道221与缓存通道211两者可以同轴设置,导液通道221沿自身轴向的口径可以保持恒定,缓存通道211沿自身轴向的口径也可以保持恒定,导液通道221与缓存通道211两者的口径可以相等。当用户在吸嘴口111抽吸时,使得吸气通道110内产生负压,鉴于缓存通道211同时连通吸气通道110和导液通道221,该负压将进一步传递至缓存通道211和导液通道221。因此,在用户抽吸所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储液腔120内的液体40将克服自身重力和沿程阻力并通过导液通道221进入至缓存通道211中,可以理解为储液腔120内液体40所形成的液面在负压作用下上升至缓存通道211内。在发热部210内部存在微孔的情况下,发热部210将为多孔结构,缓存通道211内的液体40还可以通过该微孔渗入至发热部210之内,使得发热部210对液体40具有一定的传输和缓存功能。缓存通道211可以具有合理的长度,如此有效避免缓存通道211内的液体40因抽吸负压过大而溢出至吸气通道110内。
电子雾化装置10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当用户在吸嘴口111处抽吸时,一方面控制器22将控制电池23对线圈24供电,线圈24将产生交变磁场,使得发热部210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另一方面使得吸气通道110内产生负压,该负压将进一步传递至缓存通道211和导液通道221。使得储液腔120内的液体40克服自身重力和沿程阻力并通过导液通道221进入至缓存通道211内。鉴于发热部210已经产生热量,发热部210可以将缓存通道211内的液体40进行雾化,液体40雾化后产生的气溶胶可以通过缓存通道211排入至吸气通道110。在发热部210为多孔结构的情况下,缓存在发热部210内的液体40也将被雾化,该部分液体40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可以通过发热部210的外表面直接排放至吸气通道110中,最终使得吸气通道110内的气溶胶经吸嘴口111被用户抽吸。当用户停止在吸嘴口111处抽吸时,控制器22将控制电池23停止对线圈24供电,使得发热体200无法产生热量。并且,吸气通道110内并不形成负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存通道211内的液面将下降,使得缓存通道211内的液体40回流至储液腔120中,避免发热部210始终被液体40浸润。图3中双向虚线箭头所指代表液体的流动轨迹。
假如采用发热电阻直接贴附在基体上的模式,将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发热电阻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量,该热量传导至基体上,以便对基体上的液体40进行雾化。但是,由于发热电阻形状的局限性,将导致发热电阻产生的热量无法均匀分布在基体的表面,使得基体表面产生温度梯度,即基体表面将形成局部高温区和局部低温区,继而使得液体40无法均匀加热以实现均匀雾化。二是发热电阻将通过供电端口和电池23电性连接,同时主机20内也将预留供电端口,鉴于各种供电端口的存在,将使得雾化器30和主机20的结构更为复杂,制造和装配工艺较为繁琐,同时,供电端口也将存在接触不良和损坏的风险,从而影响整个电子雾化装置10的正常工作。三是在用户停止抽吸的过程中,储液腔120将依然向基体供应液体40,整个基体长期浸泡在液体40中,使得发热电阻上的余热对基体内的液体40反复加热而影响其成分,在后续用户抽吸的过程中,该成分已改变的液体40在雾化过程中将产生成分不一样的气溶胶,从而导致抽吸口感变异以影响用户抽吸体验。
而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10,将存在如下有益效果:一是发热部210通过在线圈24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使得发热部210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产生热量,鉴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独特优势,发热部210将在短时间内产生热量,使得液体40吸收热量并在短时间内上升至雾化温度而产生热量,从而提高液体40的雾化速度。同时,发热部210产生的热量将均匀分布在发热部210的各个区域,有效避免发热部210形成温度梯度,从而防止出现局部高温区和局部低温区,使得与发热部210各区域对应的液体40均能均匀加热而实现均匀雾化,从而提高雾化效果。二是线圈24和发热部210之间将不再存在供电端口,如此可以简化雾化器30和主机20的结构,提高加工和装配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且消除由供电端口所带来的接触不良的风险,提高电子雾化装置10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三是储液腔120内的液体40在抽吸所产生的负压下进入至缓存通道211内,当用户停止抽吸时,储液腔120内的液体40将无法克服自身重力以及导液通道221内的沿程阻力进入至缓存通道211内,防止发热部210在用户停止抽吸的过程中被液体40长期浸润,从而避免发热部210上的余热对浸润在发热部210内和位于缓存通道211中的液体40形成反复加热而影响其成分,确保在用户的每次抽吸过程中,发热部210所雾化的液体40均为成分并未改变的液体40,从而有效防止抽吸口感变异,最终提高雾化效果和用户体验。四是发热部21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液部220传导至储液腔120内,从而对储液腔120内的液体40产生的一定的预热,以降低液体40的粘度以增强器流动性,从而降低液体40在导液通道221内的沿程阻力,使得液体40在抽吸负压的作用下快速抵达至缓存通道211,防止发热部210因缓存通道211内液体40供应不及时而产生干烧。特别地,对于粘度相对较高的液体40,通过导液部220的预热,确保液体40在短时间快速进入至缓存通道211,提高电子雾化装置10对抽吸响应的灵敏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本体,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吸气通道和储液腔,
发热体,穿设在所述储液腔中并包括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发热部,所述发热部收容在所述吸气通道内,所述发热部被配置为:能够以负压吸收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及以重力释放液体回流至所述储液腔;所述发热部能够在交变磁场的感应下产生热量以雾化所述发热部上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导液部,所述导液部与所述发热部连接并穿设在所述储液腔中,所述导液部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导液通道,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导液通道进入所述发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内开设有缓存通道,所述缓存通道同时连通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导液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通道和所述缓存通道的口径相等且沿所述发热体的轴向保持恒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和所述导液部两者一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和所述导液部两者采用相同或不同材料制成,所述发热部内部具有微孔,所述导液部位于交变磁场的覆盖范围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还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吸气通道和外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储液腔两者沿所述安装本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横截面尺寸沿自身的轴向保持恒定。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包括外壳、控制器、电池和线圈,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池和所述线圈均收容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池同时跟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线圈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线圈环绕所述发热部设置。
CN202220195964.6U 2022-01-25 2022-01-2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089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5964.6U CN217089634U (zh) 2022-01-25 2022-01-2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5964.6U CN217089634U (zh) 2022-01-25 2022-01-2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9634U true CN217089634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5964.6U Active CN217089634U (zh) 2022-01-25 2022-01-2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9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2604B2 (ja) 超音波電子タバコ用の霧化器
ES2867854T3 (es) Atomizador y cigarrillo electrónico del mismo
EP3571943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US11445750B2 (en) Pot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for baking tobacco
WO2023029864A1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7755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0584212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158014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4856234A (zh) 烟雾生成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子烟
CN210901387U (zh) 雾化装置、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5040652U (zh) 雾化吸入装置
WO2022179538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08963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0305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08963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053995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21758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736884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CN21259029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114451584A (zh) 一种双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494298U (zh) 一种用于雾化可抽吸材料的陶瓷雾化芯及电子雾化器
CN219613098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60065U (zh) 雾化芯、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6418700A (zh) 雾化吸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