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6643U - 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6643U
CN217086643U CN202123437534.5U CN202123437534U CN217086643U CN 217086643 U CN217086643 U CN 217086643U CN 202123437534 U CN202123437534 U CN 202123437534U CN 217086643 U CN217086643 U CN 217086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ad pasting
head
main body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75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中
刘小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75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6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6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6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膜头、贴膜组件及贴膜装置,其中,贴膜头包括主体部和吸嘴部,吸嘴部与主体部一体式成型,主体部具有第一风道,吸嘴部具有吸孔与吸附面,吸孔的一端口设置于吸附面,吸孔的另一端口与第一风道相连通,吸附面用于与PI胶膜的背面相贴合,吸孔用于吸附PI胶膜的背面。相比于贴膜头的吸嘴部与贴膜头的主体部粘接连接,本申请方案中贴膜头一体成型,即主体部与吸嘴部一体式成型,如此,在贴膜头使用过程中,贴膜头不会存在胶块脱落等问题,从而保证了贴膜头的使用寿命。而且,贴膜头制作时,贴膜头仅需要一组模具完成贴膜头的注塑成型,降低了贴膜头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制备过程中,为了防止电芯的顶部漏铝,使用贴膜装置在电芯的顶部贴附PI胶膜。
常用的贴膜装置包括贴膜头,贴膜头包括主体部与吸嘴部,吸嘴部与主体部粘接连接,并用于吸附PI胶膜的背面。PI胶膜吸附完成后,贴膜头朝向位于摆放位的电芯运动,从而将PI胶膜贴在电芯上。然而,贴膜头长期使用后,吸嘴部与主体部之间具有胶块脱落的情况,导致贴膜头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使用可靠性更高的贴膜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贴膜头的贴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贴膜组件的贴膜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膜头,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风道;
吸嘴部,所述吸嘴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成型,所述吸嘴部具有吸附面与吸孔,所述吸孔的一端口设置于所述吸附面,所述吸孔的另一端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所述吸附面用于与所述PI胶膜的背面相贴合,所述吸孔用于吸附所述PI胶膜的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膜头,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的技术中贴膜头的吸嘴部与贴膜头的主体部粘接连接,本申请方案中贴膜头一体成型,即主体部与吸嘴部一体式成型,如此,在贴膜头使用过程中,贴膜头不会存在胶块脱落等问题,从而保证了贴膜头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贴膜头由塑胶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孔呈L型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附面位于所述吸嘴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主体部的侧部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朝向与所述吸附面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主体部的侧部之间形成第一避开空间,所述第一避开空间用于避让所述电芯的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附面位于所述吸嘴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吸嘴部的一端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的朝向与所述吸附面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吸嘴部的侧部之间形成第二避开空间,所述第二避开空间用于避让所述电芯的极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部包括纵向部与横向部,所述纵向部的一端与所述吸嘴部的一端一体式成型,所述纵向部限定出所述第一风道,所述横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纵向部的侧部一体式成型,所述横向部具有用于装配的第一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孔与所述第一风道均设置为沿所述贴膜头的纵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贴膜组件,包括:
上述的贴膜头;
座子,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贴膜头与所述座子装配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远离所述吸孔的一端相对接,所述座子用于与外部的气源以及驱动件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膜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了避免贴膜头吸附PI胶膜时导致胶膜破损,贴膜头的成型材料采用硬度较低的材料,例如塑胶材料。通过座子的设置,外部的驱动件与座子相连接,从而通过座子驱动贴膜头上下移动,以及,外部的气源与座子相连接,并通过座子的第二风道与贴膜头的第一风道相连接。又由于座子相对于贴膜头的硬度较大,所以驱动件以及气源能够与座子稳固连接,从而保证贴膜头能够与驱动件以及气源稳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子具有安装槽,所述贴膜头至少部分与所述安装槽嵌设配合,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口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贴膜装置,包括:
上述的贴膜组件;
驱动件,与所述座子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贴膜组件朝向所述电芯运动;
气源,所述气源的管道与所述座子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二风道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膜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气源产生的吸力依次通过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以及吸孔传输至PI胶膜的背面,从而使胶膜的背面与吸嘴部的吸附面相贴合;此后,驱动件驱动座子朝向电芯运动,贴膜头同步朝向电芯运动,从而将PI胶膜贴在电芯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膜头的一种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膜头的另一种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膜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膜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贴膜头100、主体部110、纵向部111、第一风道1111、横向部112、第一连接孔1121、第一台阶面113、第一避位空间1131、第二台阶面114、第二避位空间1141、吸嘴部120、121吸附面;吸孔1211;
电芯200、本体210、极耳220、密封胶230、PI胶膜240;
座子300、安装槽310、第二连接孔320、第二风道330;
驱动件400;
气源500;
纵向方向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贴膜头100,参照图1至图3,用于吸附应用于电芯200的PI胶膜240(参照图4),贴膜头100包括主体部110和吸嘴部120,吸嘴部120与主体部110一体式成型,主体部110具有第一风道1111,吸嘴部120具有吸附面121,吸嘴部120具有吸孔1211,吸孔1211的一端口设置于吸附面121,吸孔1211的另一端口与第一风道1111相连通,吸附面121用于与PI胶膜240的背面相贴合,吸孔1211用于吸附PI胶膜240的背面。
具体的,外部的气源500与主体部110相连接(参照图6),外部的气源500产生的吸力通过第一风道1111传输至吸孔1211,吸孔1211通过位于吸附面121的端口吸附PI胶膜240的背面,从而使PI胶膜240的背面与吸附面121相贴合。此后,贴膜头100在外部的作用下,贴膜头100朝向电芯200运动,从而将吸附完成的PI胶膜240贴合在电芯200的顶部,即PI胶膜240的正面粘接在极耳220外部的密封胶230的侧面(参照图4)。此后,工作人员将PI胶膜240与电芯200的主体部110的边沿相贴合,PI胶膜240能够防止电芯200的顶部漏铝。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贴膜头100的吸嘴部120与贴膜头100的主体部110粘接连接,本申请方案中贴膜头100一体成型,即主体部110与吸嘴部120一体式成型,如此,在贴膜头100使用过程中,贴膜头100不会存在胶块脱落等问题,从而保证了贴膜头100的使用寿命。而且,贴膜头100制作时,贴膜头100仅需要一组模具完成贴膜头100的成型,降低了贴膜头100的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膜头100由塑胶材料制成,如此,贴膜头100的吸嘴部120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从而保证贴膜头100吸附PI胶膜240时,PI胶膜240不会被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孔1211设置为多个,多个吸孔1211成L型排布。具体的,在本申请方案中,PI胶膜240采用L形结构,多个排气孔呈L型排布,吸孔1211的排布刚好与PI胶膜240的外形相匹配,贴膜头100的吸嘴部120能够刚好地吸附PI胶膜240的各个区域,从而保证PI胶膜240平整地与吸附面121相贴合。
进一步地,吸孔1211与第一风道1111的长度方向均沿贴膜头100的纵向方向600延伸,第一风道1111贯穿主体部110的一端部,吸孔1211贯穿吸嘴部120的一端部,由上可见,贴膜头100的结构简单,贴膜头100对应的注塑模具结构较简单,进一步降低了贴膜头100的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0包括纵向部111与横向部112,纵向部111的一端与吸嘴部120的一端一体式成型,吸附面121为吸嘴部120远离纵向部111的端面。纵向部111限定出上述的第一风道1111,第一风道1111与纵向部111远离吸嘴部120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风道1111的该端口用于与外部的气源500相连通。横向部112的一端与纵向部111的侧部相连接,横向部112的另一端沿纵向方向600的垂直方向延伸。横向部112开设有用于装配的第一连接孔1121,外部的座子300具有与第一连接孔1121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孔320(参照图5),采用螺栓同时连接于第一连接孔1121与第二连接孔320,从而将横向部112与座子300固定至一起。由上可见,主体部110采用上述结构,贴膜头100的结构较简单,并且与外部的座子300装配较方便。
在一些实施实施例中,纵向部111的侧部具有第一台阶面113,第一台阶面113的朝向与吸附面121的朝向一致,第一台阶面113与纵向部111的侧部之间限定出第一避位空间1131。具体的,电芯200水平摆放于贴膜头100的正下方或正上方,贴膜头100朝向电芯200移动,从而将PI胶膜240贴在极耳220外部的密封胶230上(参照图4)。其中,第一台阶面113刚好位于电芯200的主体210的正上方,因此,贴膜头100朝向电芯200运动过程中,第一避位空间1131避免了贴膜头100与电芯200的主体210发生干涉,贴膜头100能够将PI胶膜240贴在密封胶230的侧部。
进一步地,纵向部111靠近吸嘴部120的端部具有第二台阶面114,第二台阶面114与吸嘴部120的侧部之间限定出第二避位空间1141。具体的,电芯200具有两个极耳220,每个贴膜头100的吸嘴部120仅能够用于向一个极耳220上贴PI胶膜240,贴膜头100对一个极耳220的密封胶230的侧面贴PI胶膜240时,第二台阶面114刚好位于另一个极耳220的正上方,因此,贴膜头100朝向电芯200运动过程中,第二避位空间1141避免了贴膜头100与另一个极耳220的密封胶230发生干涉,贴膜头100能够将PI胶膜240贴在密封胶230的侧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公开了贴膜组件,参照图2与图5,包括座子300与上述的贴膜头100,座子300具有第二连接孔320,第一连接孔1121与第二连接孔320相对设置,螺栓与第一连接孔1121及第二连接孔320相连接,从而将座子300与贴膜头100固定至一起。座子300还具有第二风道330,第二风道330的一端口与第一风道1111的一端口相对接,外部气源500与座子300相连接,并与第二风道330的另一端口相连通。外部的驱动件400也与座子300相连接,用于驱动座子300及贴标头100朝向电芯200运动。座子300的硬度大于贴膜头100的硬度,例如,座子300由金属材料制成,贴膜头100由塑胶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贴膜头100吸附PI胶膜240时导致胶膜破损,贴膜头100的成型材料采用硬度较低的材料,例如塑胶材料。通过座子300的设置,外部的驱动件400与座子300相连接,从而通过座子300驱动贴膜头100朝向电芯200运动,以及,外部的气源500与座子300相连接,并通过座子300的第二风道330与贴膜头100的第一风道1111相连通。又由于座子300相对于贴膜头100的硬度较大,所以驱动件400以及气源500能够与座子300稳固连接,从而保证贴膜头100能够与驱动件400以及气源500稳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子300具有安装槽310,第二连接孔320与安装槽310的底面相连接,以及第二风道330的一端口设置于安装槽310的底面。贴膜头100的顶部嵌设于安装槽310,贴膜头100的周面与安装槽310的内周面相贴合,贴膜头100的顶面与安装槽310的底面相贴合,第一风道1111的上端口与第二风道330的端口相对接,由上可见,座子300与贴膜头100采用上述连接结构,保证第二风道330与第一风道1111密封对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公开了贴膜装置,参照图2、图5与图6,包括上述的贴膜组件,还包括驱动件400以及气源500,驱动件400与座子300装配连接,气源500的管道与座子300相连接,并与第二风道330相连通。
具体的,气源500产生的吸力依次通过第二风道330、第一风道1111以及吸孔1211传输至PI胶膜240的背面,从而使胶膜的背面与吸嘴部120的吸附面121相贴合;此后,驱动件400驱动座子300竖向运动,吸嘴部120朝向电芯200运动,从而将PI胶膜240贴在电芯200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贴膜头,用于吸附应用于电芯的PI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风道;
吸嘴部,所述吸嘴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成型,所述吸嘴部具有吸附面与吸孔,所述吸孔的一端口设置于所述吸附面,所述吸孔的另一端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所述吸附面用于与所述PI胶膜的背面相贴合,所述吸孔用于吸附所述PI胶膜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头由塑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孔呈L型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面位于所述吸嘴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主体部的侧部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主体部的侧部之间形成第一避开空间,所述第一避开空间用于避让所述电芯的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面位于所述吸嘴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吸嘴部的一端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吸嘴部的侧部之间形成第二避开空间,所述第二避开空间用于避让所述电芯的极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纵向部与横向部,所述纵向部的一端与所述吸嘴部的一端一体式成型,所述纵向部限定出所述第一风道,所述横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纵向部的侧部一体式成型,所述横向部具有用于装配的第一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孔与所述第一风道均设置为沿所述贴膜头的纵向方向延伸。
8.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贴膜头;
座子,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贴膜头与所述座子装配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远离所述吸孔的一端相对接,所述座子用于与外部的气源以及驱动件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子具有安装槽,所述贴膜头至少部分与所述安装槽嵌设配合,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口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
10.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贴膜组件;
驱动件,与所述座子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贴膜组件朝向所述电芯运动;
气源,所述气源的管道与所述座子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二风道相连通。
CN202123437534.5U 2021-12-31 2021-12-31 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Active CN217086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7534.5U CN217086643U (zh) 2021-12-31 2021-12-31 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7534.5U CN217086643U (zh) 2021-12-31 2021-12-31 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6643U true CN217086643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0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7534.5U Active CN217086643U (zh) 2021-12-31 2021-12-31 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6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1619B1 (ko) 스피커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890483B (zh) 一种用于安装汽车空调进气格栅和前风挡玻璃的卡条
CN106101947A (zh) 喇叭出声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7086643U (zh) 贴膜头、贴膜组件以及贴膜装置
CN209056196U (zh) 用于背光模组中框架与海绵贴附的治具
CN114393979B (zh) 汽车车窗及汽车
CN217822715U (zh) 一种精准安装晶片的固晶机吸嘴
CN214153905U (zh) 线束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557358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风挡玻璃胶条
CN114434460A (zh) 一种柔性手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7191194U (zh) 尾翼总成及车辆
CN208396591U (zh) 一种基于组装结构的抗变形木门
CN217823062U (zh) 一种两轮车电池脚垫及电池
CN207279922U (zh) 导风门和空调器
CN220228896U (zh) 一种车灯用装饰条固定结构
CN213362322U (zh) 一种汽车尾灯灯壳包胶设计结构
CN219556825U (zh) 一种螺纹口展示罩
CN214466047U (zh) 高效型导电密封胶条
CN217768103U (zh) 一种改进型包胶磁吸座
CN201318852Y (zh) 一种冰箱的门体
CN209814115U (zh) 多用途挡板
CN205788893U (zh) 一种可拆式自吸电力牌
CN219823355U (zh) 用于吸取物体的吸盘装置
CN210454607U (zh) 一种对前大灯与前保险杠间隙进行控制的结构及汽车
CN220474684U (zh)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