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4684U -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4684U
CN220474684U CN202321981427.5U CN202321981427U CN220474684U CN 220474684 U CN220474684 U CN 220474684U CN 202321981427 U CN202321981427 U CN 202321981427U CN 220474684 U CN220474684 U CN 220474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ab
bonding surface
glue
prof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14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易
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Xinwangda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Xinwangd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Xinwangda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Xinwangd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14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4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4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4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包括:第一吸胶头,包括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相邻设置;第一贴合面设有第一气孔,第二贴合面设有第二气孔,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均连通有供气设备;其中,第二贴合面包括能与极耳表面贴合的贴合部;第一气孔能向外吹气和/或向内吸气,第二气道能向外吹气和/或向内吸气,第一气孔和/或第二气孔能向内吸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仿形贴胶机构,能使极耳和极耳胶进行完全贴合,极大地提升了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芯极耳进行超声波焊接后,需裁剪极耳胶对极耳焊印进行包覆,防止焊印刺穿隔膜引发电芯短路、电解液腐蚀导致极耳脱落等风险,且极耳胶具有对极耳进行束缚整形、物理绝缘、表面保护等作用。
目前贴胶方法为:一个吸胶头将极耳胶一端固定在电芯上,另一个吸胶头对极耳胶进行吹气动作,使其吸附在极耳上;由于电芯极耳状态有差异,且两个吸胶头间有过多避空间隙,导致极耳根部与极耳胶留存间隙较大,无法对极耳起束缚整形作用,电芯运转过程易导致极耳开裂;同时现有的贴胶方法也无法有效的让极耳胶与极耳进行完全贴合,存在极耳与极耳胶贴合过于紧密或过于松弛的情况,若极耳与极耳胶贴合过于紧密,电芯运转过程中,电芯易对外层极耳产生反作用力导致极耳撕裂;若极耳与极耳胶贴合过于松弛,易导致极耳胶脱落,或外层极耳形成折痕凸起,电芯合芯后极耳内插电芯导致电芯短路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能使极耳和极耳胶进行完全贴合,极大地提升良品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包括:
第一吸胶头,包括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贴合面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二贴合面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第二气孔均连通有供气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贴合面包括能与所述极耳表面贴合的贴合部;所述第一气孔能向外吹气和/或向内吸气,所述第二气孔能向外吹气和/或向内吸气,所述第一气孔和/或所述第二气孔能向内吸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耳仿形贴胶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一吸胶头设置第二贴合面,第二贴合面设有第二气孔,且第二贴合面设置能与极耳表面贴合的贴合部,从而实现了极耳根部与极耳胶之间的有效贴合,也保证了极耳与极耳胶的完整贴合,从而提升了极耳胶贴合的良品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垂直,所述第一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孔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贴合面;
所述第二贴合面的所述贴合部具有弧度,所述第二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气孔沿所述贴合部的弧度方向均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气孔的孔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孔位于所述第一贴合面的一端设有倒角;和/或,所述第二气孔位于所述第二贴合面的一端设有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吸胶头还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孔均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气孔均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分别与供气设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互不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吸胶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吸胶头的第二侧面;
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吸胶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吸胶头前侧面;所述前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气道包括主通道和副通道,所述副通道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第一气道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吸胶头,所述第一吸胶头活动升降安装于所述第二吸胶头;所述第二吸胶头设有第三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吸胶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吸胶头的后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吸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吸胶头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贴胶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号:
第一吸胶头100、第一贴合面110、第一气孔111、第二贴合面120、第二气孔121、第一气道130、第二气道140、主通道141、副通道142;
第二吸胶头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包括第一吸胶头100,第一吸胶头100包括第一贴合面110和第二贴合面120,第一贴合面110与第二贴合面120相邻设置,且第一贴合面110和第二贴合面120均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底部。第一贴合面110设有第一气孔111,第二贴合面120设有第二气孔121,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均连通有供气设备;供气设备可以是空气压缩机等设备,供气设备既具有供气的功能,也具有抽气的功能。若供气设备通过第一气孔111和/或第二气孔121内抽气,则能将贴合于第一贴合面110和/或第二贴合面120上的极耳胶吸住;若供气设备向第一气孔111和/或第二气孔121内吹气,则能吹动贴合于第一贴合面110和/或第二贴合面120上的极耳胶,使极耳胶覆盖于极耳上。
需要了解的是,第一吸胶头100连接有驱动其竖直升降和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
参照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贴合面120包括能与极耳表面贴合的贴合部,贴合部的形状与极耳的形状一致。以本实施例的附图为例,图6中极耳的表面为弧形面,因此贴合部同样为弧形面,且贴合部与极耳表面的曲面直径一致。一般来说,极耳表面的直径为3㎜至25㎜。
需要了解的是,贴合部指的是第二贴合面120与极耳贴合部分的区域,若整个第二贴合面120均与极耳贴合,则贴合部的面积与第二贴合面120的面积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孔111能向外吹气和/或向内吸气,第二气孔121能向外吹气和/或向内吸气,第一气孔111和/或第二气孔121能向内吸气。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胶机构中,第一气孔111兼具向外吹气和向内吸气的功能,而第二气孔121则只具有向外吹气的功能,而不具备向内吹气的功能。参照图1所示,第二贴合面120是弧面,且第二贴合面120的面积明显大于第一贴合面110,若第二气孔121也能向内吸气,可能会导致极耳胶在被第二贴合面120吸住的时候产生过大的弯折,进而导致极耳胶无法被吹平的问题。
可以想到的是,若第二贴合面120的面积不大,且第二贴合面120的弧度也较小,那么也可以视情况将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均设置为同时具有向外吹气和向内吸气的功能;或者第一气孔111仅具备向外吹气的功能,第二气孔121同时具备向内吸气和向外吹气的功能;或者第一气孔111均具备向内吸气的功能,第二气孔121同时具备向内吸气和向外吹气的功能等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孔111的中轴线与第一贴合面110垂直,第一气孔11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气孔111均匀设置于第一贴合面110;第二贴合面120的贴合部具有弧度,第二气孔121设有多个,多个第二气孔121沿贴合部的弧度方向均匀设置。参照图3至图5所示,由于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均设置有多个,因此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的内径不会太大,相比将第一气孔111和/或第二气孔121设置为大孔径的孔,多个小孔径的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在吸取极耳胶时更加不易导致极耳胶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气孔111均匀设置指的是多个第一气孔111排列设置,例如多个第一气孔111设置为两行六列等方式;多个第二气缸均匀设置同样指的是排列设置。将多个第一气孔111均匀设置能实现对极耳胶吸取的稳定,同样的,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一气孔111使吹气也更加均匀。多个第二气孔121均匀设置同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贴合面110为平面,因此第一气孔111为竖直设置,第一气孔111的中轴线与第一贴合面110垂直;而第二贴合面120为弧形面,为了实现多个第二气孔121的均匀排列设置,因此多个第二气孔121沿贴合部的弧度方向均匀设置;沿贴合部的弧面方向间隔设置的、属于同一列的多个第二气孔121的中轴线相交,且相交位置为贴合部的圆心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的孔径大小一致,直径为1.5mm至3mm,第一贴合面110上相邻的第一气孔111之间的间距为2mm至5mm,同样的,第二贴合面120上相邻的第二气孔121之间的间距为2mm至5mm。需要注意的是,相邻的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之间的间距可能会大于5mm。
可以想到的是,根据第一吸胶头100的尺寸不同,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的孔径可以做出相应的扩大或缩小,但同样优选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21孔径大小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孔111位于第一贴合面110的一端设有倒角;和/或,第二气孔121位于第二贴合面120的一端设有倒角。具体的,第一气孔111位于第一贴合面110的一端设有倒角,第二气孔121位于第二贴合面120的一端也设有倒角。参照图3所示,在第一气孔111位于第一贴合面110的一端设置倒角能有效地降低第一贴合面110处的风速,包括出口风速或进口风速。由于倒角位置的孔径会略大于第一气孔111的孔径,因此在倒角的位置处的空气流速会有所减慢,从而使得第一气孔111处的吸力更均匀,吹出的风也更柔和。在第二气孔121位于第二贴合面120的一端设置倒角同理,同样能使第二气孔121处的吸力更均匀,吹出的风也更柔和。另外,在第一气孔111位于第一贴合面110的一端设有倒角,第二气孔121位于第二贴合面120的一端设有倒角,能有效地减少加工产生的毛刺,从而使第一贴合面110和第二贴合面120更加的平滑,从而更好地吸附极耳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胶头100还包括第一气道130和第二气道140,第一气孔11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气孔111均与第一气道130连通;第二气孔121设有多个,多个第二气孔121均与第二气道140连通;第一气道130与第二气道140分别与供气设备连接。具体的,由上文可知,第一气孔111兼具向外吹气和向内吸气的功能,而第二气孔121则只具有向外吹气的功能,而不具备向内吹气的功能,因此第一气道130与第二气道140互不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道130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一侧面,第一气道13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二侧面;第二气道140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一侧面,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前侧面;前侧面与第二侧面相邻设置。具体的,参照图1、图4所示,第一气道130的第一端为出气端,第一气道130的第二端为进气端;第二气道140的第一端为出气端,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为进气端。也即第一气道130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而第二气道140的进气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前侧面,第二气道140的出气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一侧面。在进行极耳贴胶时,第一气道130的第一端和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均应进行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气道13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二侧面,将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前侧面,也即将第一气道13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二侧面,将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前侧面均是为了减少干涉。参照图6所示,由于电芯具有正负极耳,因此在进行极耳贴胶时往往是两个第一吸胶头100同时作业,并列使用;而两个第一吸胶头100并列使用时,两个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二侧面是相背的,因此将第一气道130的进气端设置于两个第一吸胶头100相背的第二侧面能有效地减少干涉。同样的,若将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同样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二侧面,那么向第一气道130供气的供气管和向第二气道140供气的供气管容易产生干涉,因此将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前侧面或后侧面能更好地避免干涉;而将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设置于前侧面而非后侧面,其原因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胶机构还包括第二吸胶头200,第二吸胶头200连接于第一吸胶头100的后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吸胶头200,第一吸胶头100活动升降安装于第二吸胶头200;第二吸胶头200设有第三气孔。参照图5、图6所示,第二吸胶头2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气孔,第三气孔与第一气孔111的结构基本一致,且第二吸胶头200的底部同样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气孔。在进行极耳贴胶时,第一气孔111和第三气孔分别用于吸住极耳胶的两端。第一吸胶头100活动升降安装于第二吸胶头200,是因为电芯的极耳位置比电芯本体的位置更低,因此需要第一吸胶头100能比第二吸胶头200下降更多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道140包括主通道141和副通道142,副通道142与主通道141连通;主通道141与第一气道130平行设置。具体的,由上文可知,为了避免干涉,因此优选将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前侧面。第一气道130是轴线贯穿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而第二气道140的主通道141与第一气道130平行设置,且第二气道140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一侧面,因此第二气道14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的前侧面靠近第一吸胶头100的第二侧面的位置,同样的,副通道142则同样设置于第一吸胶头100靠近第二侧面的位置。
参照图4所示。副通道142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副通道142的竖直段用于连通主通道141和水平段,水平段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用于连接供气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贴合面120为弧形面,第二贴合面120设置有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二气孔121,多个第二气孔121均与主通道141连通,因此主通道141的横截面设置为扇形,以便于设置第二气孔1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胶过程如下:
步骤一、参照图5所示,将第一吸胶头100上升至第一吸胶头100的底部与第二吸胶头200的底部齐平位置,通过第一气孔111和第三气孔分别吸住极耳胶的两端;
步骤二、第一吸胶头100和第二吸胶头200同步移动至极耳上方,第一吸胶头100和第二吸胶头200同步下降至第二吸胶头200的底部与电芯的本体接触位置,从而使极耳胶的一端贴合于电芯本体上;
步骤三、第一吸胶头100相对第二吸胶头200继续下降2mm至10mm,然后向第一气道130、第二气道140内供气,从而第一气孔111、第二气孔121向外吹气,使极耳胶与极耳贴合;
步骤四、第一吸胶头100继续相对第二吸胶头200下降,直至第一贴合面110、第二贴合面120将极耳胶压紧于极耳上,从而完成极耳胶与极耳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耳仿形贴胶机构,通过在第一吸胶头100设置第二贴合面120,第二贴合面120设有第二气孔121,且第二贴合面120设置能与极耳表面贴合的贴合部,从而实现了极耳根部与极耳胶之间的有效贴合,也保证了极耳与极耳胶的完整贴合,从而提升了极耳胶贴合的良品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用于将极耳胶贴合于极耳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吸胶头,包括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贴合面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二贴合面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第二气孔均连通有供气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贴合面包括能与所述极耳表面贴合的贴合部;所述第一气孔能向外吹气和/或向内吸气,所述第二气孔能向外吹气和/或向内吸气,所述第一气孔和/或所述第二气孔能向内吸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垂直,所述第一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孔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贴合面;
所述第二贴合面的所述贴合部具有弧度,所述第二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气孔沿所述贴合部的弧度方向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气孔的孔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位于所述第一贴合面的一端设有倒角;和/或,所述第二气孔位于所述第二贴合面的一端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胶头还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孔均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气孔均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分别与供气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互不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吸胶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吸胶头的第二侧面;
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吸胶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吸胶头前侧面;所述前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包括主通道和副通道,所述副通道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第一气道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吸胶头,所述第一吸胶头活动升降安装于所述第二吸胶头;所述第二吸胶头设有第三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胶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吸胶头的后侧面。
CN202321981427.5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Active CN220474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1427.5U CN22047468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1427.5U CN22047468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4684U true CN220474684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1427.5U Active CN22047468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4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74684U (zh) 一种极耳仿形贴胶机构
CN217361736U (zh) 一种二次电池的新型下塑胶结构
CN201430179Y (zh) 一种充电电池正极板吹粉装置
CN210651960U (zh) 泡棉粘贴工装
CN219610523U (zh) 一种叠片机构
CN115603005B (zh) 一种电池的焊接方法及其电池
CN110524890A (zh) 一种用于非接触智能卡生产设备的定位平台
CN213989009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Mylar膜及锂电池
CN11009843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防切尾方法及其结构
CN219123341U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用结构
CN209169202U (zh) 一种弱导动力锂电池顶盖结构
CN109879611B (zh) 一种真空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CN207952878U (zh) 芯片焊接成型时待焊接片体快速入盘引导装置
CN217387373U (zh) 软包模组堆叠装置
CN214291627U (zh) 防爆阀焊接夹具
CN218918828U (zh) 一种晶圆撕胶机吸附底板
CN219900721U (zh) 除尘机构及激光切割焊接装置
CN218472100U (zh) 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20863812U (zh)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用的吸附压头
CN218876347U (zh) 一种磁片准确贴黑膜的装置
CN219779139U (zh) 电芯及电池
CN217606991U (zh) 电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
CN219384000U (zh) 一种叠片复合吸盘装置
CN219959184U (zh) 软包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5152922U (zh) 一种电池片丝印搬运抓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