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2837U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82837U CN217082837U CN202220753930.4U CN202220753930U CN217082837U CN 217082837 U CN217082837 U CN 217082837U CN 202220753930 U CN202220753930 U CN 202220753930U CN 217082837 U CN217082837 U CN 217082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exchange cavity
- air
- connector
- revers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调湿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换热器,至少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中;换向装置,至少具有两个,换向装置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接;吸附件,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中分别设置有吸附件;压缩机;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换向装置和四通阀电连接;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分体式设置,或者第二壳体通过连接部与第一壳体连接;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外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连通,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连通。本空气调湿装置需要的器件少,减小装置的体积,节约其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的品质,需要对空气进行调节。空气调节包括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空气质量以及舒适度日益被每个家庭及各类商业、办公场所重视。
目前行业内加湿的解决方案有湿膜加湿,蒸汽加湿等,基本上都是需要单独的加湿模块连接新风机并且供水才能实现。各模块之间需要管路进行连接,结构复杂,而且占用空间大。
在一些新风调湿装置中,夏季室外空气湿度大,室外新风携带的水分需先经过吸附材料的吸收,再经过室内排风将吸附材料中的水分带走,从而实现使室外新风中携带的水分无法进入室内的目的。或者冬季加湿时,将室内排风中的水分通过吸附材料吸收,控制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连通的换热腔切换,同时控制冷媒换向,实现为进入室内的新风加湿。该种新风装置集成有换热系统以及风道换向装置,导致装置体量大,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调湿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而且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调湿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调湿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其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
换热器,至少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中;
换向装置,至少具有两个,所述换向装置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接;
吸附件,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中分别设置有吸附件;
压缩机,其通过四通阀分别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形成冷媒循环流路;
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换向装置和四通阀电连接;
第二壳体,所述压缩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体式设置或者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外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四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四通阀的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其中一个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另外一个换热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管孔,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穿过所述管孔探入至所述第二壳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装配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装配孔以及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管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同一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挂接部,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挂接部挂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向装置的内部形成有阀腔,所述换向装置形成有四个分别与所述阀腔连通的连接口,该四个连接口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接,所述换向装置还包括:
阀片,其设置在所述阀腔中;
驱动装置,其接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带动所述阀片转动,用于将新风通道与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其中一个连通,排风通道与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另外一个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湿装置包括两个换向装置,分别为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二换向装置,其中:
第一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第一换热腔以及第二换热腔对应连接;
第二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室外进风口、室内回风口、第一换热腔以及第二换热腔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板以及前面板,其中两个连接口开设在相对的两个侧面板上,分别为第一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另外两个连接口开设在所述前面板上,分别为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述阀片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之间,能够将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以及第三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连通,或者将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件为固定在所述换热器上的吸附滤网,或者涂覆在所述换热器表面的吸附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隔挡结构,将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隔断,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湿装置,首先,通过设置换向装置,其能够受控切换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连接的风道,以及还可以通过控制四通阀实现控制冷媒的流向,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模式与湿度调节模式相匹配,也即,当湿度调节模式为除湿模式时,控制换向装置将新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排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新风通道用于为室内输送新风,从户外引入的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在经过蒸发器时,新风中的水分被蒸发器中的冷媒吸热,凝结成水被该换热腔中的吸附件吸收,达到除湿的目的。被当湿度调节模式为加湿模式时,控制换向装置将新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排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从户外引入的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在经过冷凝器时,冷凝器将与其靠近的吸附件进行加热,吸附件中的水分被蒸发释放到进入的新风中,实现为室内加湿目的。本方案在加湿时,利用通过凝结排风中的水分进行加湿,无需单独设置供水模块进行加湿。在除湿时通过对空气冷凝实现对新风除湿,仅需通过控制风道的连通以及冷媒的流向即可实现。
其次,本装置需要的器件少,减小装置的体积,节约其占用空间。
再次,当除湿或者加湿能力降低时,通过同时控制风道换向以及冷媒换向,实现了保持当前湿度调节模式的同时,新风通道所连接的换热腔更换,因此新风所经过的吸附件更换,进而能够持续、高效的执行除湿或者加湿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调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调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二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调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另外一种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调湿装置的新风除湿模式的状态1的气流通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调湿装置的新风除湿模式的状态2的气流通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调湿装置的新风加湿模式的状态1的气流通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调湿装置的新风加湿模式的状态2的气流通道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调湿装置的内循环除湿模式的一种实施例的气流通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实施例一
参考图1-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气调湿装置,其包括第一壳体10,其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OA、室外排风口EA、室内送风口SA以及室内回风口RA,第一壳体10内形成有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
该空气调湿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中。
该空气调湿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换向装置,换向装置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向装置具有4个连接口,其中两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连接。另外两个连接口分别与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连接。换向装置能够切换其4个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实现4个连接口能够两两连通,以与当前的湿度调节模式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以包括两个换热器为例进行说明,分别为第一换热器13和第二换热器14,其中,第一换热器13设置在第一换热腔11中,第二换热器14设置在第二换热腔12中。
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器13和第二换热器14通过冷媒管分别与压缩机40、四通阀50以及电子膨胀阀60连接,组成闭合的冷媒循环流路,实现冷媒的输送。
控制模块分别与换向装置和四通阀50电连接,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换向装置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进而控制风道的流向。此外,控制模块还可以通过控制四通阀50的上电和掉电状态,进而控制冷媒的流向。
通过控制冷媒的流向,可实现第一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4作为冷凝器,或者可实现第一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4作为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空气调湿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70,压缩机40固定在第二壳体70中,第二壳体70与第一壳体10分体式设置,或者第二壳体70通过连接部与第一壳体10连接。
压缩机40等系统件单独放置在第二壳体70中,通过连接管将各零部件和位于第一壳体10内部的换热器相连接。
第二壳体70可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壳体10连接,安装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将第二壳体70与第一壳体10固定,如固定在第一壳体10的侧面放在室内,节省室外机空间。
第二壳体70还可以与第一壳体10分体式设置,将第二壳体70连同其内部的压缩机40 等系统件固定在室外,可以减少向室内传递的机器运行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四通阀50以及电子膨胀阀60设置在第二壳体70中。
如图3所示,四通阀50的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压缩机40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四通阀50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截止阀51和第二截止阀52对应连接,第一截止阀51通过第一连接管53与其中一个换热器连接,第二截止阀52通过第二连接管54与另外一个换热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70的侧壁上开设有管孔702,第一连接管53和第二连接管54分别穿过管孔702探入至第二壳体70中。
为了方便第二壳体70与第一壳体10固定连接和拆卸,如图4所示,连接部包括开设在第二壳体70上的第二装配孔701、开设在第一壳体10上的第一装配孔(图中未示出)以及螺栓,螺栓穿过第一装配孔101和第二装配孔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70连接。
为了第二壳体70与第一壳体10固定连接时方便第一连接管53和第二连接管54穿过,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配孔701和管孔702位于第二壳体70的同一侧壁上。
第二壳体70挂设在第一壳体10的一侧,第二装配孔701和管孔702均开设在第二壳体70朝向第一壳体10的侧壁上,第一连接管53和第二连接管54的配置长度最短,节省材料的同时,方便装配。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形成在第二壳体70上的挂接部703,第二壳体70通过挂接部703挂接在第一壳体10上。两者相挂接配合螺栓固定,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为压缩机40散热,第二壳体70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散热孔704,有助于延长压缩机40的使用寿命。
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外进风口OA和室内送风口SA连通,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回风口RA和室外排风口EA连通。
控制模块配置为:通过控制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的连通状态,用于控制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连通的换热腔,并且控制冷媒流向,使得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与湿度调节模式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换热器13和第二换热器14,其中,第一换热器13设置在第一换热腔11中,第二换热器14设置在第二换热腔12中。
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四通阀50换向,进而控制冷媒的流向,以实现第一换热器13制冷或者制热功能,当第一换热器13制冷时,第二换热器14制热。当第一换热器13制热时,第二换热器14制冷。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换向装置分别为第一换向装置20和第二换向装置30。第一换向装置20具有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室外排风口EA、室内送风口SA、第一换热腔11以及第二换热腔12对应连接。
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换向装置20和第二换向装置30的连通口换向,使得新风通道与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的其中一个连通,排风通道与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的另外一个连通。新风通道中设置有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至室内的新风风机,排风通道中设置有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的排风风机。
冷媒循环系统可通过改变冷媒的流向实现两个换热腔的制冷和制热功能的互换,同时配合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二换向装置控制各自的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能够实现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连通的换热腔切换,但是空气调节运行模式保持不变,尤其适用于为了达到除湿或者加湿功能,需要配合切换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新风装置。
第二换向装置30同样具有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室外进风口OA、室内回风口RA、第一换热腔11以及第二换热腔12对应连接。
该空气调湿装置的原理是:湿度调节模式至少包括除湿模式和加湿模式。控制模块控制冷媒循环系统运行和控制换向装置动作,满足:
当湿度调节模式为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换向装置将所述新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所述排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新风通道用于为室内输送新风,从户外引入的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在经过蒸发器时,新风中的水分被蒸发器中的冷媒吸热,凝结成水被该换热腔中的吸附件吸收,达到除湿的目的。
当湿度调节模式为加湿模式时,控制所述换向装置将所述新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所述排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从户外引入的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在经过冷凝器时,冷凝器将与其靠近的吸附件进行加热,吸附件中的水分被蒸发释放到进入的新风中,实现为室内加湿目的。
吸附件吸附水分的能力有限,相应的其用于为空气加湿的能力有限。无论是新风通道所经过的吸附件的除湿能力或者加湿能力下降时,可通过控制换向装置将新风通道与冷凝器分别所连通的换热腔进行交换,进而实现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经过的吸附件交换,以及同时控制冷媒换向,使得空气调湿装置持续保持高效的除湿能力或者加湿能力。
换向装置具有与各连接口连通的阀腔,换向装置还包括阀片和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换向装置2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图6所示,第一换向装置20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为第一连接口201、第二连接口202、第三连接口203以及第四连接口204,该四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一换向装置20的阀腔连通。
第一换向装置20的阀腔中设置有阀片205,驱动装置206接受控制模块的控制,用于带动阀片205转动。
阀片205转动至不同位置时,可将阀腔隔挡成两个独立的、互不连通的空间,用于将第一连接口201、第三连接口203与同一空间连通、第二连接口202、第四连接口204与另一空间连通。
或者,将第一连接口201、第二连接口202与同一空间连通、第三连接口203、第四连接口204与另一空间连通。与同一空间连通的两个连接口可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向装置20的第一连接口201与室内送风口SA连接,第一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204 与室外排风口EA连接,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202与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的其中一个连接,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203与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的另外一个连接,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用于将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201与其第二连接口202连通、将第一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204与其第三连接口203连通,或者,将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201与其第三连接口203连通、将第一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204与其第二连接口202连通。
第二换向装置30的第一连接口301与室外进风口OA连接,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304与室内回风口RA连接,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302与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的其中一个连接,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303与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的另外一个连接,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用于将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301与其第二连接口302连通、将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304与其第三连接口303连通,或者,将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301与其第三连接口303连通、将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304与其第二连接口302连通。
第一换热腔11和第二换热腔12之间具有隔挡结构,隔挡结构的安装方向可以是水平设置的,则第一换热器13以及第二换热器14呈上下布置。
当然,隔挡结构的安装方向并不局限于水平设置,可以是竖直方向设置在换热腔内,也可以呈角度设置在换热腔内,第一换热器13以及第二换热器14分别位于隔挡结构的两侧。
四个连接口在第一换向装置20上的位置可根据第一壳体10内部空间情况而定。四个连接口可分别朝向4个不同的方向,也可部分连接口的朝向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板以及前面板,其中两个连接口开设在相对的两个侧面板上,分别为第一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另外两个连接口开设在前面板上,分别为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阀片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之间,能够将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以及第三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连通,或者将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连通。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换向装置20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换向装置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板207、208以及前面板209,其中两个连接口开设在相对的两个侧面板207、208上,分别为第一连接口201和第四连接口204,另外两个连接口开设在前面板209上,分别为第二连接口202和第三连接口203,阀片205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二连接口202和第三连接口203之间,能够将第一连接口201与第二连接口202连通以及第三连接口203与第四连接口204连通,或者将第一连接口201与第三连接口203连通以及第二连接口202与第四连接口204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板207、208为弧面,以及与弧面的轴向垂直于前面板209。第三接口203位于第二接口202的上方。当然,第三接口203也可位于第二接口202的下方。
阀片205的转动轴位于阀片205的中心,且与两个弧面的同轴设置。如图7所示,阀片205沿着弧面转动,当转动至位置Ⅰ时,第一连接口201与第三连接口203连通、第二连接口202与第四连接口204连通。当阀片205转动至位置Ⅱ时,第一连接口201与第二连接口202连通、第三连接口203与第四连接口204连通。
两个弧面可如图6所示的在水平方向相对设置,也可以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当阀腔在水平方向的宽度足够时,可采用两个弧面在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方案,能够节约竖直方向的空间。当阀腔在竖直方向的高度足够时,可采用两个弧面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方案,能够节约水平方向的空间。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以上为第一换向装置20的结构说明,第二换向装置30的结构与第一换向装置20的结构相近似,在此不做赘述。
一般在新风装置上电开机、运行过程中用户手动控制切换或者系统自动判断需要执行换向时,进行第一换向装置和/或第二换向装置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二换向装置的换向利用阀片205的位置的变化实现将其不同连接口进行连通,进而实现换向,因此,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换向装置和/或第二换向装置的控制方法为:
确定运行模式以及当前阀片位置,并判断当前阀片位置与运行模式的匹配状态;
当匹配状态为不匹配时,控制换向装置换向;
换向装置包括第一换向装置和/或第二换向装置。
换向时可根据系统的运行模式,单独控制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二换向装置的其中一个换向,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二换向装置同时换向。
第一换热腔11以及第二换热腔12中均设置有吸附件,用于吸附或释放水分。
吸附件以块状、片状、网状包裹的颗粒等形式设置在换热器内部或者涂附在换热器的表面。
空气湿度调节模式至少包括除湿模式和加湿模式。
<除湿模式>
除湿模式时,新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排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也即,本模式下新风通道的连通方式与制冷模式相同。本实施例中仍以图8中所示的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203与第一换热器13所在的第一换热腔11连通,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202与第二换热器14所在的第二换热腔12连通,第一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4作为冷凝器为例进行说明。
此时控制第一换向装置20将其第一连接口201与其第三连接口203连通,第二连接口202与第四连接口204导通。控制第三换向装置将其第一连接口301与其第三连接口303连通,第二连接口302与第四连接口304导通。
所组成的新风通道为:室外进风口O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301-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303-第一换热腔11(内部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203-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201-室内送风口SA。
第一换热器13(蒸发器)中的冷媒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新风通道的空气流经蒸发器时,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珠,被蒸发器的吸附件吸收,室外进入的风被干燥后通过室内送风口SA输送到室内。
所组成的排风通道为:室内回风口R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304-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302-第二换热腔12(内部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202-第一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204-室外排风口EA。
第二换热器14(冷凝器)中的冷媒向周围空气中释放热量,排风通道的空气流经冷凝器时,冷凝器的吸附件中的水分被蒸发,释放至空气中,并被排出至室外方向的气流带出至室外。
当靠近第一换热器13(蒸发器)设置的吸附件达到饱和时,同时靠近第二换热器14(冷凝器)设置的吸附件被烘干,如图10所示,通过控制换向装置换向,使得新风通道经过第二换热腔12,排风通道经过第一换热器腔11,同时控制冷媒换向,使得第二换热器14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13为冷凝器。室外进入的风继续被靠近第二换热器14的吸附件除湿干燥后输送到室内。
如图9所示,换向后的新风通道为:
室外进风口O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301-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302-第二换热腔12(内部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202-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201-室内送风口SA。
换向后的排风通道为:
室内回风口R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304-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303-第一换热腔11(内部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203-第一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204-室外排风口EA。
<加湿模式>
加湿模式时,新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排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也即,本模式下新风通道的连通方式与制热模式相同。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仍以第一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4作为冷凝器为例。控制将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301与其第二连接口302连通、将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303与其第四连接口304连通,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303与第一换热器13所在的第一换热腔11连通,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302与第二换热器14所在的第二换热腔12连通。
将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201与其第二连接口202连通、将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203与其第四连接口204连通。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203与第一换热器13所在的第一换热腔11连通,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202与第二换热器14所在的第二换热腔12连通。
所组成的新风通道为:
室外进风口O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301-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302-第二换热腔12(内部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202-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201-室内送风口SA。
第二换热器14(冷凝器)中的冷媒向周围空气中释放热量,新风通道的空气流经冷凝器时,冷凝器的吸附件中的水分被蒸发,释放至空气中,并随着气流输送至室内为室内加湿。
所组成的排风通道为:
室内回风口R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304-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303-第一换热腔11(内部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203-第一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204-室外排风口EA。
第一换热器13(蒸发器)中的冷媒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排风通道的空气流经蒸发器时,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珠,被蒸发器的吸附件吸收,排出室外进入的气流被干燥后通过室外排风口EA排出到室外。
当靠近第二换热器14(冷凝器)的吸附件被烘干时,丧失释放水分能力,此时控制换向装置换向,使得新风通道与第一换热腔11连通,同时第一换热器13切换作为冷凝器,由靠近第一换热器13的吸附件继续向新风中释放水分。
如图11所示,换向后的新风通道为:
室外进风口O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301-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303-第一换热腔11(内部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203-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201-室内送风口SA。
换向后的排风通道为:
室内回风口R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304-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302-第二换热腔12(内部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202-第一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204-室外排风口EA。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运行模式还包括内循环除湿模式和内循环加湿模式。
内循环除湿模式时,如图12所示,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冷媒的流向,使得第一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4作为蒸发器。
第二换向装置30将其第二连接口302与其第四连接口连通、第一连接口301与其第三连接口302连通。
第一换向装置20将其第一连接口201与其第二连接口202连通、第三连接口203与第四连接口204连通。
室内回风经室内回风口RA-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304-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302-第二换热腔12(内部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202-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201-室内送风口SA。
当室外空气污染或者不需要室外空气进入室内时,可进行室内除湿循环。
除此之外,还包括室内循环除湿模式,同样是通过控制换向装置和四通阀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其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
换热器,至少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中;
换向装置,至少具有两个,所述换向装置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接;
吸附件,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中分别设置有吸附件;
压缩机,其通过四通阀分别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形成冷媒循环流路;
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换向装置和四通阀电连接;
第二壳体,所述压缩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体式设置,或者第二壳体通过连接部与第一壳体连接;
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外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四通阀的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其中一个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另外一个换热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管孔,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穿过所述管孔探入至所述第二壳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装配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装配孔以及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管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同一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挂接部,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挂接部挂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装置的内部形成有阀腔,所述换向装置形成有四个分别与所述阀腔连通的连接口,该四个连接口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换向装置还包括:
阀片,其设置在所述阀腔中;
驱动装置,其接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带动所述阀片转动,用于将新风通道与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其中一个连通,排风通道与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另外一个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湿装置包括两个换向装置,分别为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二换向装置,其中:
第一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第一换热腔以及第二换热腔对应连接;
第二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室外进风口、室内回风口、第一换热腔以及第二换热腔对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板以及前面板,其中两个连接口开设在相对的两个侧面板上,分别为第一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另外两个连接口开设在所述前面板上,分别为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述阀片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之间,能够将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以及第三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连通,或者将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53930.4U CN217082837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PCT/CN2022/119725 WO2023184894A1 (zh) | 2022-03-31 | 2022-09-19 | 空气调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53930.4U CN217082837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82837U true CN217082837U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5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53930.4U Active CN217082837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8283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42516A1 (zh) * | 2022-01-27 | 2023-08-0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新风机 |
WO2023142512A1 (zh) * | 2022-01-27 | 2023-08-0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WO2023142515A1 (zh) * | 2022-01-27 | 2023-08-0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新风机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20753930.4U patent/CN2170828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42516A1 (zh) * | 2022-01-27 | 2023-08-0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新风机 |
WO2023142512A1 (zh) * | 2022-01-27 | 2023-08-0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WO2023142515A1 (zh) * | 2022-01-27 | 2023-08-0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新风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082837U (zh)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
US6918263B2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KR101228748B1 (ko) | 드레인리스 공기 조화 장치 | |
CN217082836U (zh)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
JP4639485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0220877A (ja) | 換気空調機 | |
CN112923459B (zh) | 新风系统 | |
JP2002089902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7654015U (zh) | 湿度调节装置 | |
KR100728590B1 (ko) | 절전형 고효율 히트펌프 환기장치 | |
CN215723801U (zh) | 空调器 | |
KR100598220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WO2007123144A1 (ja) | 換気システム | |
CN211177149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14543171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20817954U (zh) | 空气处理系统 | |
CN116928779A (zh)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
CN218495205U (zh)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
CN217785385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215446665U (zh) | 空调器 | |
CN218296048U (zh) | 空气调湿装置 | |
CN215336792U (zh) | 湿度调节器 | |
CN116557958A (zh) | 新风调湿装置 | |
CN217057841U (zh) | 新风调湿装置 | |
CN116557959A (zh) | 新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