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6179U -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6179U
CN217076179U CN202123363895.XU CN202123363895U CN217076179U CN 217076179 U CN217076179 U CN 217076179U CN 202123363895 U CN202123363895 U CN 202123363895U CN 217076179 U CN217076179 U CN 217076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onveyor belt
pushing
beverage bott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38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38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6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6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6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在吸盘固定板下表面连接有多对对称位于每个吸盘两侧的向下延伸的下压竖板,多对下压竖板的下端齐平,下压竖板的下端面为朝向内的斜面,斜面上粘贴有弹性垫片,还包括有支撑传输链条的上部传输部分的平直导轨。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在传输链条上各包装盒上表面不能齐平的问题,具有有效吸起转移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灌装线技术领域,涉及饮料瓶包装及装箱设备,尤其涉及装箱之前的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体现高档饮料的档次,一些高档饮料会选择玻璃瓶进行饮料的灌装。为避免饮料瓶运输、转送过程中破损起到避震作用,通常会将一组内装饮料的玻璃瓶收纳在一个包装盒中,然后再将一组包装盒套上泡沫内衬,最终装入大的纸箱内。
以往,这种饮料瓶包装盒套内衬以及装入纸箱的工作均是人工来完成。人工完成效率比较低,已经很难满足现代饮料企业饮料自动灌装的需求,为此有必要开发自动化的装箱设备。申请人在开发该自动化装箱设备过程中,在实现用吸盘将位于传输链条上的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转移到转送传输带的过程中,由于传输链条是柔性的,有些载具会部分不平整导致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中各包装盒上表面存在不齐平的问题,进而导致吸盘转移组件在吸取该一组包装包装盒时,部分包装盒无法被吸盘吸起,从而会出现转移失败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克服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在传输链条上各包装盒上表面不能齐平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吸取起转移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的转移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包括传输链条、位于所述传输链条后方的转送传输带以及从所述传输链条尾端上方延伸至所述转送传输带首端上方的平移直线模组,所述传输链条上设有多个间隔的载具组件,每个所述载具组件由多个均匀间隔的载具构成,所述平移直线模组上设有转移升降气缸,所述转移升降气缸下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安装有吸盘固定板,所述吸盘固定板的下表面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固定板下表面还连接有多对对称位于每个所述吸盘两侧的向下延伸的下压竖板,多对所述下压竖板的下端齐平,所述下压竖板的下端面为朝向内的斜面,所述斜面上粘贴有弹性垫片,还包括有支撑所述传输链条的上部传输部分的平直导轨。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中,所述转送传输带由中转传送带和垂直于所述中转传送带的装箱传送带构成,所述中转传送带的表面和所述装箱传送带的表面齐平,所述中转传送带对应所述装箱传送带的位置为拐角位置。
所述中转传送带前部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由推压板和设于所述推压板外侧驱动所述推压板的推压气缸构成。采用这样的结构,当一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在中转传送带上运行到推压机构时,该一对推压机构中的两个推压板由推压气缸驱动从中转传送带的两侧对该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进行推压,使得两侧的内衬进一步在该组包装盒上套进到位以实现整形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所述装箱传送带上位于所述推压机构后方的位置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中转传送带上方的检测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上在内衬经过位置的上方安装有两排朝向下方的检测传感器,通过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能够检测出内衬的缺损。
在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所述中转传送带在所述拐角位置的位于所述装箱传送带对面的一侧设有转移推送机构,所述转移推送机构由推送板和设于所述推送板后方驱动所述推送板的推送气缸构成,所述中转传送带上方紧邻所述拐角位置后方设有闸门机构,所述闸门机构由位于所述中转传送带上方且垂直于所述中转传送带的闸门和位于所述闸门上方驱动所述闸门升降的闸门气缸构成。采用上述结构,经检测完好的一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运行到拐角位置由落下的闸门机构阻挡,然后被转移推送机构再推送转移到装箱传送带上。如果检测有破损的一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则闸门机构会升起闸门,使得该检测不刻个的一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被中转传送带带动从闸门下方流出,从而实现剔除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转传送带两侧设有从所述推压机构延伸至所述拐角位置的中转挡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链条的上部传输部分由平直导轨支撑,且吸盘两侧对应包装盒边缘设有下压竖板,这样转移升降气缸在驱动吸盘下降吸取一组包装盒时,下压竖板会压平各个包装盒,进而使得各个包装盒上表面齐平,以使得各个吸盘均能有效吸起对应的各个包装盒,保证了能够将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进行有效吸起转移。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在传输链条上各包装盒上表面不能齐平的问题,具有有效吸起转移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的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现对套在包装盒的内衬进行推压整形、检测缺损以及分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俯视角度所示的转送传输带上布置示意图;
图3为转移吸盘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包括传输链条160、转送传输带310、平移直线模组320、转移吸盘组件以及平直导轨161。
转送传输带310位于传输链条160的后方。传输链条160上设有多个间隔的载具组件170(图1中仅显示了一个载具组件,为显示出两内衬20之间的包装盒10,隐去了一个内衬)。每个载具组件170由多个均匀间隔的载具171构成。
转送传输带310由中转传送带311和垂直于中转传送带311的装箱传送带312构成。中转传送带311的表面和装箱传送带312的表面齐平,中转传送带311对应装箱传送带312的位置为拐角位置313。
平移直线模组320从传输链条160尾端上方延伸至中转传送带311首端上方。该平移直线模组320上设有转移吸盘组件。
结合图3所示,该转移吸盘组件能在平移直线模组320驱动下,从传输链条160尾端上方运动至中转传送带311首端上方,其包括转移升降气缸321、支撑架322、吸盘固定板323、吸盘324、下压竖板325。转移升降气缸321设在平移直线模组320上,下方连接有支撑架322。支撑架322下安装有吸盘固定板323。吸盘固定板323的下表面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吸盘324。吸盘固定板323下表面还连接有多对对称地位于吸盘324两侧的向下延伸的下压竖板325。各个下压竖板325的下端齐平。下压竖板325的下端面为朝向内的斜面,斜面上粘贴有弹性垫片326。
下压竖板325的纵向宽度应小于套在包装盒后的两个内衬之间的间距。多个吸盘之间的间距应满足能够每个单独吸盘均能吸到一个包装盒10,两个下压竖板325之间的间距应满足下压竖板326上的弹性垫片326能够压到包装盒10的两长度边缘,并且吸盘324的设置位置和下压竖板325的下端设置位置还要满足下压竖板325压平包装盒时,吸盘324能充分与包装盒上表面接触以便有效吸住包装盒。上述各个零件尺寸的确定由于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因此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平直导轨161设于传输链条160的内部,该平直导轨161支撑住传输链条160的上部传输部分。
中转传送带311前部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推压机构360。该推压机构360由推压板361和设于推压板361外侧驱动推压板361的推压气缸362构成。采用这样的结构,当一组两侧带内衬20的包装盒10在中转传送带311上运行到推压机构360时,该一对推压机构360中的两个推压板361由推压气缸362驱动从中转传送带311的两侧对该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进行推压,使得两侧的内衬进一步在该组包装盒上套进到位以实现整形目的。
中转传送带311上位于推压机构320后方的位置设有检测机构330。检测机构320包括设于中转传送带311上方的检测支撑板331,检测支撑板331上在内衬20经过位置的上方安装有两排朝向下方的检测传感器332,通过检测传感器332的检测能够检测出内衬是否缺损。
中转传送带311在拐角位置313的位于装箱传送带312对面的一侧设有转移推送机构340。转移推送机构340由推送板341和设于推送板341后方驱动推送板341的推送气缸342构成。中转传送带311上方紧邻拐角位置313后方设有闸门机构350。该闸门机构350由位于中转传送带311上方且垂直于中转传送带311的闸门351和位于闸门351上方驱动该闸门351升降的闸门气缸352构成。采用上述结构,经检测完好的一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运行到拐角位置313时由落下的闸门机构350阻挡,然后被转移推送机构340再推送转移到装箱传送带312上以进行后续装箱动作。如果检测有破损的一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则闸门机构350会升起闸门351,使得该破损的一组两侧带内衬的包装盒被中转传送带311带动从闸门351下方流出,从而实现剔除功能。
中转传送带311两侧设有从推压机构320延伸至拐角位置313的中转挡条314,以避免输送物料的滑落。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其工作方式为:
当传输链条160带动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运行至尾端位置,位于尾端位置上方的转移升降气缸321会驱动支撑架322上下降,通过吸盘324吸住每个包装盒10,然后升降气缸321上升并在平移直线模组320驱动下转移到中转传送带311的首端位置,再通过转移升降气缸321下降将该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放置到中转传送带311上。
由于传输链条160的上部传输部分由平直导轨161支撑,且吸盘324两侧对应包装盒边缘设有下压竖板325,这样转移升降气缸321在驱动吸盘324下降吸取一组包装盒10时,下压竖板325会压平各个包装盒,进而使得各个包装盒10上表面齐平,以使得各个吸盘324均能有效吸起对应的各个包装盒10,保证了能够将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进行有效吸起转移。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在传输链条上各包装盒上表面不能齐平的问题,具有有效吸起转移一组带内衬的包装盒的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现对套在包装盒的内衬进行推压整形、以及检测缺损以及分选的优点。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齐,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包括传输链条、位于所述传输链条后方的转送传输带以及从所述传输链条尾端上方延伸至所述转送传输带首端上方的平移直线模组,所述传输链条上设有多个间隔的载具组件,每个所述载具组件由多个均匀间隔的载具构成,所述平移直线模组上设有转移升降气缸,所述转移升降气缸下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安装有吸盘固定板,所述吸盘固定板的下表面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固定板下表面还连接有多对对称位于每个所述吸盘两侧的向下延伸的下压竖板,多对所述下压竖板的下端齐平,所述下压竖板的下端面为朝向内的斜面,所述斜面上粘贴有弹性垫片,还包括有支撑所述传输链条的上部传输部分的平直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传输带由中转传送带和垂直于所述中转传送带的装箱传送带构成,所述中转传送带的表面和所述装箱传送带的表面齐平,所述中转传送带对应所述装箱传送带的位置为拐角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传送带前部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由推压板和设于所述推压板外侧驱动所述推压板的推压气缸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传送带上位于所述推压机构后方的位置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中转传送带上方的检测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上在内衬经过位置的上方安装有两排朝向下方的检测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传送带在所述拐角位置的位于所述装箱传送带对面的一侧设有转移推送机构,所述转移推送机构由推送板和设于所述推送板后方驱动所述推送板的推送气缸构成,所述中转传送带上方紧邻所述拐角位置后方设有闸门机构,所述闸门机构由位于所述中转传送带上方且垂直于所述中转传送带的闸门和位于所述闸门上方驱动所述闸门升降的闸门气缸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传送带两侧设有从所述推压机构延伸至所述拐角位置的中转挡条。
CN202123363895.X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Active CN217076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3895.XU CN21707617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3895.XU CN21707617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6179U true CN217076179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0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3895.XU Active CN21707617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6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25133B (zh) 一种引线框架进料输送装置
CN113071776B (zh) 包装盒贴标系统及包装盒贴标流水线
CN110979840B (zh) 移液吸头自动装滤芯装盒机
CN109094873B (zh) 容器和盖双盘交替接料传送装置
CN109256352B (zh) 芯片热熔、焊接封装机
CN216710887U (zh) 一种电池盖自动检测摆盘设备
CN217076179U (zh) 一种饮料瓶包装盒带内衬转移装置
CN114289325A (zh) 一种物流运输中的自动化分拣系统
CN113247606B (zh) 一种薄膜色差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015464A (zh) 一种异型烟包装缓存系统
CN109848692B (zh) 一种试卡生产设备
CN110844192A (zh) 一种贴标制袋包装生产线
CN114180155B (zh) 一种带内衬包装组自动装箱设备
CN211076575U (zh) 移液吸头自动装滤芯装盒机
CN114987851A (zh) 一种自动装盒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44204U (zh) 一种取放装置及分拣系统
CN217074925U (zh) 一种吸盘式自动装箱装置
CN114920191B (zh) 杯型灌装线
CN219097194U (zh) 一种试剂包装装置
CN219237522U (zh) 一种圆柱状软包装产品自动装箱装置
CN210527068U (zh) 一种贴标装置卸料结构
CN219989721U (zh) 一种装盒贴标自动化生产线
CN114834705B (zh) 一种链锯链条的自动装盒设备
CN214760574U (zh) 一种微型中央厨房
CN219567540U (zh) 一种搬运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