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2074U - 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2074U
CN217072074U CN202123230171.8U CN202123230171U CN217072074U CN 217072074 U CN217072074 U CN 217072074U CN 202123230171 U CN202123230171 U CN 202123230171U CN 217072074 U CN217072074 U CN 217072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fastener
positioning
jig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01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润军
刘得利
张子亚
董胜超
卢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01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2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2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2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定位治具及具有该定位治具的自动化设备。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盖板、凸轮支撑块和卡扣组件。凸轮支撑块具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一凸起部。卡扣组件包括把手和扣件,把手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扣件具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凹陷部相配合,可使得扣件抵接盖板。当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相配合,可使得扣件与盖板相离。上述定位治具通过把手转动,使第二端部移动至盖板上方,扣件的第二凸起部与凸轮支撑块的第一凹陷部配合,扣件抵接于盖板,将盖板稳定的抵压于治具本体;盖板受纵向的压紧力,减少出现横向位移的风险,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装配流水线中,经常会用到扣压治具,现有扣压治具的扣压步骤一般为:上推把手连杆使把手处于盖板上方;给偏心轮翻转力,扣紧盖板。该扣压工序不仅动作繁琐,而且盖板会收到横向的摩擦,有可能出现盖板发生横向位移的情况,影响工件的定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治具,以使盖板免受横向的摩擦力,避免盖板发横横向的位移,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治具,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盖板、凸轮支撑块和卡扣组件。所述盖板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治具本体。所述凸轮支撑块设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所述凸轮支撑块具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且位于靠近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凹陷部且位于远离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把手和扣件,所述把手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治具本体,所述第二端部可转动至所述盖板上方。所述扣件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扣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件抵接所述盖板,将所述盖板限位于治具本体。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件与所述盖板相离。上述定位治具通过把手转动,使第二端部移动至盖板上方,扣件的第二凸起部与凸轮支撑块的第一凹陷部配合,扣件抵接于盖板,将盖板稳定的抵压于治具本体;盖板受纵向的压紧力,减少出现横向位移的风险,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盖板的表面往靠近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凹陷;所述扣件具有扣压部,所述扣压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压部与所述凹槽抵接;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压部与所述凹槽相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部还具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且位于远离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凹陷部且位于靠近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配合时,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向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件可抵接所述把手并推动所述把手往靠近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扣件,所述弹性件可使得所述扣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移动;所述扣件具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扣件远离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端部;所述支撑部可抵接所述固定块,以限制所述扣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可抵接所述固定块以驱使所述扣件远离所述第一端部,进而使所述扣件与所述盖板分离、及使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分离,所述第二驱动件可推动所述把手往远离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可抵接所述固定块,并通过所述固定块带动所述扣件远离所述第一端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还具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连接所述凹槽并位于所述凹槽远离所述盖板中心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治具还包括销轴,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治具本体,使所述第一端部可相对所述治具本体转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治具。上述定位治具通过把手转动,使第二端部移动至盖板上方,扣件的第二凸起部与凸轮支撑块的第一凹陷部配合,扣件抵接于盖板,将盖板稳定的抵压于治具本体;盖板受纵向的压紧力,减少出现横向位移的风险,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治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IV-IV截面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组件的分解状态第一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组件的分解状态第二视图。
图8是图2中的VIII-VIII截面视图。
图9是图1中的IX-IX截面视图。
图10是图1中的X-X截面视图。
图11是图2中的XI-XI截面视图。
图12是图2中的XII-XII截面视图。
图1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XIV-XIV截面视图。
图15是图13中的XV-XV截面视图。
图1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块抵接固定块移动的某一状态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定位治具 100
治具本体 1
盖板 2
第一表面 21
凹槽 22
过渡面 23
凸轮支撑块 3
第一凹陷部 31
第一凸起部 32
卡扣组件 4
把手 41
第一端部 411
通孔 4111
第二端部 412
第二定位槽 4121
支撑部 4122
滑槽 413
扣件 42
扣压部 421
第二凸起部 422
第一定位槽 423
第二凹陷部 424
固定块 425
滑块 426
弹性件 43
第二驱动件 5
移动块 51
销轴 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治具,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盖板、凸轮支撑块和卡扣组件。所述盖板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治具本体。所述凸轮支撑块设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所述凸轮支撑块具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且位于靠近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凹陷部且位于远离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把手和扣件,所述把手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治具本体,所述第二端部可转动至所述盖板上方。所述扣件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扣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件抵接所述盖板,将所述盖板限位于治具本体。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件与所述盖板相离。上述定位治具通过把手转动,使第二端部移动至盖板上方,扣件的第二凸起部与凸轮支撑块的第一凹陷部配合,扣件抵接于盖板,将盖板稳定的抵压于治具本体;盖板受纵向的压紧力,减少出现横向位移的风险,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作为示例性的,下面以治具本体在下、盖板在上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定位治具100,用于定位工件。定位治具100包括治具本体1、盖板2和卡扣组件4。
治具本体1用于放置工件,盖板2可拆卸的设于治具本体1的表面,盖板2用于将工件抵压定位于治具本体1,避免工件出现位移,以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卡扣组件4转动地连接于治具本体1,卡扣组件4相对治具本体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卡扣组件4与盖板2相离,盖板2可盖合于治具本体1或从治具本体1上方脱离,如图1所示。
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扣组件4抵接于盖板2并将盖板2抵压于治具本体1,使盖板2将工件稳定的定位于治具本体1,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盖板2具有第一表面21,第一表面21位于远离治具本体1的一侧。第一表面21上设有凹槽22,凹槽22由第一表面21往靠近治具本体1的一侧凹陷形成。凹槽22具有底壁,底壁朝上设置。
如图4所示,定位治具100还包括凸轮支撑块3,凸轮支撑块3设于治具本体1侧边。凸轮支撑块3具有第一凹陷部31和第一凸起部32,第一凸起部32朝上设置且凸出于第一凹陷部31,第一凹陷部31连接第一凸起部32且位于靠近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第一凸起部32凸出于第一凹陷部31且位于远离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
如图5和图6所述,卡扣组件4包括把手41和扣件42,扣件42可移动地连接于把手41。把手4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扣件42可沿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的连线方向相对把手41移动。
扣件42具有扣压部421和第二凸起部422,第二凸起部422位于靠近第一端部411的一端,扣压部421位于第二凸起部422和第二端部412之间,并且扣压部421朝向第二凸起部422。
进一步的,沿垂直于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连线的方向,扣件42设于把手41的两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把手41的形状近似为“C”形,第一端部411为具有敞开口的结构,第二端部412为闭合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卡扣组件4还包括弹性件43,弹性件43位于第二端部412和扣件42之间,弹性件43的一端抵接第二端部412,弹性件43的另一端抵接扣件42。弹性件43具有驱动扣件42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的驱动力。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3为压缩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43沿垂直于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连线的方向间隔设置,可提高扣件42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扣件42靠近第二端部412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423,弹性件43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一定位槽423内并抵接于第一定位槽423的底壁。第一定位槽423可增加弹性件43连接扣件42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把手41具有滑槽413,滑槽4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的连线方向。扣件42具有滑块426,滑块426设于滑槽413内并能够沿滑槽413移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凸起部422位于滑块426靠近第一端部411的一端,扣压部421连接于滑块426。进一步的,滑槽413的数量为两个,滑块4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426分别位于扣压部421的两端。
当扣件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时,第二凸起部422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此时为卡扣组件4的卡扣过程。
当扣件42靠近第二端部412移动时,第二凸起部422远离第一端部411移动,此时为卡扣组件4的解锁过程。
如图7所示,第二端部412靠近扣件42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槽4121,弹性件43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二定位槽4121内并抵接于第二定位槽4121的底壁。第二定位槽4121可增加弹性件43连接第二端部412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第二端部412还具有支撑部4122,支撑部4122位于背离第一端部411的一侧。扣件42还具有固定块425,固定块425位于远离第二凸起部422的一端。固定块425位于支撑部4122远离第一端部411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块425设于滑块426远离第二凸起部422的一端。
当扣件42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时,支撑部4122可抵接于固定块425,以限制扣件42的位移,此时为卡扣组件4的卡扣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扣件42还具有第二凹陷部424,第二凹陷部424位于靠近第一端部411的一端。第二凹陷部424连接第二凸起部422且位于远离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第二凸起部422凸出于第二凹陷部424且位于靠近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
如图8所示,第一端部411转动地连接于治具本体1,使得把手41可带动扣件42相对治具本体1转动。并且,当把手41相对治具本体1转动时,第二端部412可转动至盖板2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治具100还包括销轴6,销轴连接第一端部411和治具本体1,使第一端部411转动地连接于治具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411具有通孔4111,销轴6固定连接于治具本体1,销轴6至少部分穿设于通孔4111。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扣件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具有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的驱动力,使第二凸起部422抵接于凸轮支撑块3的第一凸起部32,扣压部421与凹槽22相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32的表面为圆弧面,第二凸起部422抵接于圆弧面。当扣件42在把手41的带动下转动时,第二凸起部422沿着第一凸起部32的表面转动,而圆弧面的结构则可减小第二凸起部422与第一凸起部32的滑动摩擦力,减小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进一步的,此时,由于扣件42沿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连线方向上的长度有限,第二凸起部422抵接于第一凸起部32,使得扣压部421与盖板2相离。并且,沿垂直于于第一表面21的方向,盖板2的投影与卡扣组件4的投影无重叠部分,盖板2可盖合于治具本体1或从治具本体1上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的连线方向与第一表面21的夹角呈45°。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治具1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图未示),第一驱动件设于治具本体1的一侧,第一驱动件可抵接把手41并推动把手41往靠近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转动,使把手41带动扣将往靠近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转动,进而使第二凸起部422沿着圆弧面靠近第一凹陷部31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包括但不限于气缸、液压缸和电动推杆中的任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治具100包括多个凸轮支撑块3、两组卡扣组件4和两组第一驱动件。一部分凸轮支撑块3设于治具本体1的一侧,另一部分凸轮支撑块3设于治具本体1的另一侧。一组卡扣组件4设于治具本体1的一侧,另一组卡扣组件4设于治具本体1的另一侧。一组第一驱动件设于治具本体1的一侧,另一组第一驱动件设于治具本体1的另一侧。
当需要卡扣组件4将盖板2限位时,第一驱动件作用于把手41,使把手41靠近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转动,扣件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具有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的驱动力,使第二凸起部422可以沿着圆弧面靠近第一凹陷部31转动,扣件42与把手41无相对位移的靠近凹槽22转动,直至卡扣组件4转动至第二位置。
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端部412转动至盖板2的上方,第二凸起部422转动至位于第一凹陷部31上方,扣件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使第二凸起部4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陷部31内,第一凸起部3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陷部424内,扣压部421位于凹槽22内并抵接于凹槽22的底壁。通过弹性件43的回复力,扣压部421稳定的抵压于凹槽22,使得扣件42将盖板2稳定的抵压于治具本体1,可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的连线方向与第一表面21的夹角呈90°。
在一实施例中,扣压部421具有圆弧面,凹槽22的内壁为圆弧面,扣压部421的圆弧面的弧度与凹槽22的圆弧面弧度相配合。
如图13所示,卡扣组件4相对治具本体1还具有第三位置,第三位置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三位置时,扣件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具有靠近第一端部411移动的驱动力,第二凸起部422抵接于第一凸起部32,扣压部421与凹槽22相离。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2还具有过渡面23,过渡面23设于盖板2远离治具本体1的一侧,过渡面23连接凹槽22并位于凹槽22远离盖板2中心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的两侧均设有凹槽22和过渡面23,分别与两组卡扣组件4对应。
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三位置时,扣压部421抵接于过渡面23。在一实施例中,过渡面23为平面,当扣压部421的圆弧面抵接于平面状的过渡面23时,圆弧面可减小扣压部421与过渡面23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减小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第一驱动件通过抵接把手41并推动把手41往靠近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转动,使把手41带动扣件42往靠近治具本体1中心的一侧转动,第二凸起部422抵接着第一凸起部32滑动,扣压部421抵接这过渡面23滑动,直至卡扣组件4转动至图11和12所示的第二位置。
如图1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治具10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5,第二驱动件5设于盖板2远离治具本体1的一侧。第二驱动件5可驱使扣件42远离第一端部411运动,并通过扣件42带动把手41远离治具本体1的一侧转动,使卡扣组件4离开第二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具有移动块51,移动块51可沿水平方向远离盖板2中心移动,移动块51在移动过程中可抵接固定块425并通过固定块425带动扣件42远离第一端部411移动。
请结合图11和图16,在一实施例中,移动块51为楔形块。当卡扣组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凸起部4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陷部31内,第一凸起部3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陷部424内,扣压部421位于凹槽22内并抵接于凹槽22的底壁,如图11所示。移动块51移动抵接固定块425,使楔形面抵接于固定块425的圆弧面,进而驱使扣件42远离第一端部411移动,使第二凸起部422离开第一凹陷部31、第一凸起部32离开第二凹陷部424及扣压部421拉来凹槽22区域。移动块51继续移动,可通过固定块425推动扣件42远离盖板2中心转动,进而使扣件42带动把手41远离盖板2中心转动,直至卡扣组件4转动至第一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移动块51具有圆弧面,固定块425具有楔形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包括但不限于气缸、液压缸和电动推杆中的任一种。若第二驱动件5包括气缸,气缸连接移动块51并能够驱动移动块51远离盖板2中心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的数量为多个,每组第二驱动件5与一个固定块425相对应。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治具100。
该定位治具100的装料定位步骤包括:
卡扣组件4位于第一位置,将工件放置在治具本体1,将盖板2盖合于治具本体1;
第一驱动件推动把手41靠近治具本体1中心转动;
卡扣组件4位于第二位置。
该定位治具100的拆料步骤包括:
第二驱动件5驱动移动块51远离治具本体1中心移动;
移动块51抵接扣件42,使扣压部421离开凹槽22、第一凸起部32离开第二凹陷部424;
移动块51继续移动,使卡扣组件4远离治具本体1的中心转动;
卡扣组件4位于第一位置,取离盖板2,取离工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卡扣组件4通过把手41转动,使第二端部412与凹槽22相对,扣件42的第二凸起部422与凸轮支撑块3的第一凹陷部31配合,扣件42上的扣压部421与凹槽22抵接,将盖板2稳定的抵压于治具本体1;盖板2受纵向的压紧力,减少出现横向位移的风险,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治具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
凸轮支撑块,设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所述凸轮支撑块具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且位于靠近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凹陷部且位于远离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
卡扣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把手和扣件,所述把手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治具本体,所述第二端部可转动至所述盖板上方;
所述扣件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扣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件抵接所述盖板,将所述盖板限位于治具本体;
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件与所述盖板相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盖板的表面往靠近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凹陷;
所述扣件具有扣压部,所述扣压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压部与所述凹槽抵接;
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可使得所述扣压部与所述凹槽相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部还具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且位于远离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凹陷部且位于靠近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件可抵接所述把手并推动所述把手往靠近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扣件,所述弹性件可使得所述扣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移动;
所述扣件具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扣件远离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端部;
所述第二端部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端部,所述支撑部可抵接所述固定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可抵接所述固定块以驱使所述扣件远离所述第一端部,进而使所述扣件与所述盖板分离、及使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分离,所述第二驱动件可推动所述把手往远离所述治具本体中心的一侧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可抵接所述固定块,并通过所述固定块带动所述扣件远离所述第一端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还具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连接所述凹槽并位于所述凹槽远离所述盖板中心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轴,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治具本体,使所述第一端部可相对所述治具本体转动。
10.一种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治具。
CN202123230171.8U 2021-12-21 2021-12-21 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Active CN217072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0171.8U CN217072074U (zh) 2021-12-21 2021-12-21 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0171.8U CN217072074U (zh) 2021-12-21 2021-12-21 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2074U true CN217072074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0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0171.8U Active CN217072074U (zh) 2021-12-21 2021-12-21 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20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9707A (zh) * 2023-10-23 2023-11-24 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扣接口的压合治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9707A (zh) * 2023-10-23 2023-11-24 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扣接口的压合治具
CN117119707B (zh) * 2023-10-23 2024-01-23 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扣接口的压合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72074U (zh) 定位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EP1791663B1 (en) Universal cam slide
US20110147186A1 (en) Switch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nap action mechanism
CN112692748B (zh) 居中定位装置
US20050104492A1 (en) Track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drawer
CN110842382A (zh) 焊接夹具
JP2709283B2 (ja) Icキャリア
CN218476552U (zh) 定位治具
CN109420994B (zh) 固定装置
US11958093B2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fastening a processing tool to a machine tool, tool arrangement, tool magazi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achine tool
CN214868267U (zh) 弹性定位装置
CN214642942U (zh) 定位治具
CN111267510A (zh) 文件夹夹具
CN219132014U (zh) 定位机构
CN113290380B (zh) 组合载具
CN112453863B (zh) 压合治具
CN217833332U (zh)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CN217072212U (zh) 压紧机构
CN212122274U (zh) 一种压合装置
CN219598601U (zh) 分中装置
CN111098171B (zh) 定位治具
CN220575683U (zh) 夹持装置
CN218856686U (zh) 装夹治具
CN214815289U (zh) 剪切组件及剪切工具
CN219745994U (zh) 斜楔机构及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