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3332U -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 Google Patents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3332U
CN217833332U CN202221170374.4U CN202221170374U CN217833332U CN 217833332 U CN217833332 U CN 217833332U CN 202221170374 U CN202221170374 U CN 202221170374U CN 217833332 U CN217833332 U CN 217833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groove
handle
limi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03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昌云
程浩
卫文杰
杨贵生
卫鹏飞
韩玮
张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Technology Jinch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Technology Jinch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Technology Jinch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Technology Jinch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703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3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3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3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包括基座、活动件、弹性件及限位件,基座设有活动槽;活动件设于活动槽内且可沿该活动槽的延伸方向移动;弹性件位于活动件和活动槽之间,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抵持,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活动槽的槽壁抵持,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限位件与基座连接且位于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限位件用于限定活动件的移动。该把手自动打开机构通过活动件抵接把手,把手受力失衡并依靠重力自动打开,无需人工打开把手,提升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背景技术
工件加工处理中,常常由治具承载工件,当将治具移动至贴合机等加工机构时,需打开治具的把手,以便加工机构对治具上的工件进行加工,现在往往需要人工手动打开治具把手,效率较低且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以实现自动打开把手,以提升加工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用于打开装置上的把手,包括:
基座,设有活动槽;
活动件,设于所述活动槽内且可沿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弹性件,位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活动槽之间,一端与所述活动件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槽的槽壁抵持,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活动件用于抵接所述装置上的把手,以使所述把手打开。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设于所述基座且位于所述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用于限定所述活动件的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接触件,与所述活动件的一端部连接,所述接触件用于与所述把手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活动槽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件呈圆形,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具有所述把手的治具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的槽底抵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对应设置,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槽沿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槽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槽的槽底设有限定槽,所述限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活动件设有与所述限定槽相适配的限定部,所述限定部位于所述限定槽内且可相对所述限定槽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主体和两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两组限位块围设形成所述活动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并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给所述活动件限位。
本申请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在把手触碰到活动件时,活动件在把手重力作用下可沿活动槽活动并压缩弹性件,实现自动打开把手,无需额外的工时和人工打开把手,提升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及治具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100、500
基座 10、211
活动件 20、220
弹性件 30、230
活动槽 12、212
限位件 40
本体 200
底座 300
治具 400
把手 210
第一端 11
第二端 13
接触件 50、250
固定销 51
转动轴 52
第一槽 21、221
第二槽 122、2122
第三槽 23
限定槽 124
限定部 25
主体 14、214
限位块 16、216
第一限位部 243
第二限位部 2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包括:基座,设有活动槽;活动件,设于所述活动槽内且可沿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移动;弹性件,位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活动槽之间,一端与所述活动件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槽的槽壁抵持,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限位件,所述基座连接且位于所述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用于限定所述活动件的移动。
本申请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在带有装置的把手移过来时,把手触碰活动件,活动件向把手施加作用力,把手受力失衡并依靠自身重力作用从而实现自动打开把手,无需人工打开把手,以提升加工效率。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用于实现自动打开把手。其中,该把手可以为一装置的把手,具体的,装置可为治具、模具、加工机构或定位机构等。
本实施例中,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用于打开治具的把手,治具具有可转动的把手,将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设置于把手的底部且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与把手接触使得把手向自动打开机构施加作用力,以实现自动打开该把手。
具体地,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包括基座10及活动件20,基座10设有活动槽12;活动件20设于活动槽12内且可沿活动槽12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还包括弹性件30和限位件40,弹性件30位于活动件20和活动槽12之间,弹性件30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12的延伸方向一致。
限位件40与基座10连接且位于活动件20的移动路径上,限位件40用于限定活动件20的移动。限位件40可以限制把手210运动的范围,将把手210限定预设的位置,防止把手210无限度的打开进而对空间或者其他部件造成不利影响。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40可以是独立于基座10的一个部件,也可以为基座10的一部分,例如,为基座10上的一个凸起。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为弹簧,当然,弹性件30还可为其他具有弹性材质的结构。
请参见图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及治具400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治具400包括把手210和本体200,把手210可转动的设置于本体200上,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置于一底座300上,具体的,基座10与底座300连接。可以理解,图3仅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的适用范围不限于图3。
下面结合图3,描述上述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的实施过程:
将本体200放置于底座300上且活动件20位于把手210的底部,此时把手210触碰活动件20,活动件20抵持把手210,把手210受力失衡并因重力作用转动从而实现打开把手210;
把手210打开过程中对活动件20施加作用力(把手重力作用下),使活动件20沿活动槽12滑动,活动件20滑动过程中压缩弹性件30,活动件20滑动至限位件40限定的位置,把手自动打开。也即在治具400放置于底座300的同时把手自动打开了,无需借助人工或者其他工具,节省了工时,也提高了加工效率。
当把手210移开,例如移走治具400,施加在活动件20上了力消失,弹性件30因回复力的作用,向活动件20施加弹性作用力,带动活动件20沿活动槽12滑动至初始位置。以备下次治具400移过来后使用。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应用于其他结构的把手210。不限于图3所限定的使用场景。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底座300可以是一模具的公模,本体200可以是模具的母模,把手位于公模上,把手打开机构位于母模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把手及把手打开机构可以依情况设在不同的机构上。
在一实施例中,基座10具有第一端11及第二端13,活动槽12自第一端11向第二端13倾斜设置。如此,通过倾斜设置的活动槽12限定活动件20的滑动方向,活动件20沿活动槽12的倾斜方向滑动,以便于活动件20受力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1为基座10沿重力方向的顶端,第二端13为基座10沿重力方向的底端。
在一实施例中,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还包括接触件50,接触件50与活动件20的一端部连接,接触件50用于与把手210接触。如此,通过接触件50接触把手210,以实现打开把手210。可以理解的是,接触件50可与活动件20一体化设置,接触件50也可为独立部件设于活动件20上。
在一实施例中,接触件50呈圆形,圆形设置的接触件50可以使得把手与接触件50的接触面积最小化,进而提高把手与接触件之间的作用力,以使把手打开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3,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通过基座10设于一底座300上。当将治具400放置于底座300上时,接触件50位于本体200的把手210的底部,且可抵持把手210使把手210受力失衡,从而把手210可实现自动打开。
可选地,可通过焊接、螺丝结构、卡扣结构等将基座10固定于工作台310上。
本实施例中,接触件50包括固定销51和转动轴52,固定销51与活动件20的一端部固定连接,转动轴52可转动地套设于转动轴52上,转动轴52沿垂直于固定销51延伸方向的截面呈圆形。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及图4,活动件20设有第一槽21,第一槽21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12的延伸方向一致,弹性件3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槽21中,弹性件30的一端与第一槽21的槽底抵持。如此,通过第一槽21收容弹性件30,且当活动件20沿活动槽12移动时,第一槽21的槽底压缩弹性件30;当活动件20不受把手210的作用力时,弹性件30向第一槽21的槽底施加弹性作用力,以推动活动件20回复到初始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槽12内设有第二槽122,第二槽122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1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槽21和第二槽122对应设置,弹性件30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弹性件30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活动槽12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槽21,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槽122。如此,第一槽21和第二槽122对应设置以围设形成一空间,弹性件30位于该空间内;当活动件20受到把手210的作用力且沿活动槽12移动时,第一槽21的槽底压缩弹性件30,第二槽122的槽底抵持弹性件30;当活动件20不受把手210的作用力时,弹性件30向第一槽21的槽底施加弹性作用力,以推动活动件20回复到初始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件20设有第三槽23,第三槽23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1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三槽23沿活动槽12的延伸方向设置,限位件40位于第三槽23中。如此,当活动件20沿活动槽12移动时,限位件40与第三槽23相对移动,通过第三槽23的延伸长度限定限位件40与第三槽23相对移动的距离,从而限定活动件20的移动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槽12的槽底设有限定槽124,限定槽124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12的延伸方向相同,活动件20设有与限定槽124相适配的限定部25,限定部25凸设于活动件20,限定部25位于限定槽124内且可相对限定槽124滑动。如此,通过限定槽124和限定部25配合,以实现进一步限定活动件20的滑动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基座10包括主体14和两组限位块16,两个限位块16间隔设置且均与主体14连接,主体14和两组限位块16围设形成活动槽12。如此,通过主体14和两组限位块16围设形成的活动槽12限定活动件20的移动。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5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把手自动打开机构100相似,本实施例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500包括基座211、活动件220及弹性件230。
其中,基座211包括活动槽212及第一限位部243,活动件220设于活动槽212内并可沿活动槽212的延伸方向运动,活动件220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26。弹性件230位于活动件220和活动槽212之间,弹性件230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212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第一限位部243位于活动件220的移动路径上,用于与第二限位部226配合以给活动件220限位。
本实施例中,基座211包括主体214和两组限位块216,两个限位块216间隔设置且均与主体214连接,主体214和两组限位块216围设形成活动槽212。第一限位部243设于限位块216上且位于限位块216与活动件220接触的位置,活动件220与活动槽212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二限位部226,第二限位部226与第一限位部243配合以限位活动件220的运动行程。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43为限位块216上的一凹槽,第二限位部226为凸设于活动件220的凸起部,且与该凹槽相适配,活动件220与限位块216相对滑动直至凹槽与凸起部相抵持,以实现限位活动件220。
本实施例中,把手自动打开机构500还包括接触件250,接触件250与活动件20的一端部连接,接触件50用于与把手210接触。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220设有第一槽221,活动槽212内设有第二槽2122,第二槽2122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21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槽221和第二槽2122对应设置,弹性件230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槽221,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槽1122,第一槽221的延伸方向与活动槽212的延伸方向一致,弹性件23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槽221中,弹性件230的一端与第一槽221的槽底抵持。
上述把手自动打开机构500的实施过程:
通过调整把手自动打开机构500和把手210的相对位置,以使接触件250和把手210的转动部抵持,并向该转动部施加作用力,以实现把手210的自动打开;
把手210打开过程向接触件250施加作用力,接触件250带动活动件220沿活动槽212滑动并压缩弹性件230,直至第一限位部243与第二限位部226相抵持;
把手210移走后,活动件220不受把手210的作用力,弹性件230向第一槽221的槽底施加弹性作用力,以推动活动件220回复到初始位置以便下次使用。
本申请提供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500,通过活动件220与把手210接触的同时,把手210因自身重力作用给活动件220施加作用力,活动件220沿活动槽活动并压缩弹性件,以实现把手210的自动打开,该把手自动打开机构500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通过自动打开把手210,可提升加工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把手自动打开机构,用于打开装置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设有活动槽;
活动件,设于所述活动槽内且可沿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弹性件,位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活动槽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活动件用于抵接所述装置上的把手,以使所述把手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件,设于所述基座且位于所述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用于限定所述活动件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触件,与所述活动件的一端部连接,所述接触件用于与所述把手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活动槽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呈圆形,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具有所述把手的治具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的槽底抵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对应设置,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槽沿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槽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的槽底设有限定槽,所述限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活动件设有与所述限定槽相适配的限定部,所述限定部位于所述限定槽内且可相对所述限定槽滑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打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并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给所述活动件限位。
CN202221170374.4U 2022-05-16 2022-05-16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Active CN217833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0374.4U CN217833332U (zh) 2022-05-16 2022-05-16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0374.4U CN217833332U (zh) 2022-05-16 2022-05-16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3332U true CN217833332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0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0374.4U Active CN217833332U (zh) 2022-05-16 2022-05-16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3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28044A1 (en) Keyswitch structure
EP0977227A2 (en) Key switch
US20110296697A1 (en) Cutting tools
CN112692748B (zh) 居中定位装置
CN102248221B (zh) 一种锯片夹紧装置
CN217833332U (zh) 把手自动打开机构
CN214868267U (zh) 弹性定位装置
CN211967266U (zh) 一种定位校准治具
US8899136B2 (en) Punching device
CN106940585B (zh) 用于调节系统硬件位置的调节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4868731U (zh) 多轴向倒角刀杆结构
CN212286836U (zh) 工装定位装置以及机械加工总装
CN114425864B (zh) 工件组装装置
CN209755052U (zh) 转轴驱动机构及装夹治具
CN212043635U (zh) 一种翻转定位夹持装置
CN211136360U (zh) 一种双方向夹紧装置
CN219745994U (zh) 斜楔机构及冲压模具
CN111633105B (zh) 一种侧切结构
CN217021311U (zh) 裁切治具
CN215595374U (zh) 一种门套固定器
CN114074299B (zh) 定位设备及组装设备
CN221158277U (zh) 一种管件侧冲孔装置
CN217063102U (zh) 一种线束对接装置
CN219649741U (zh) 夹紧治具
CN218137617U (zh) 定位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