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8171B - 定位治具 - Google Patents

定位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8171B
CN111098171B CN201811252486.2A CN201811252486A CN111098171B CN 111098171 B CN111098171 B CN 111098171B CN 201811252486 A CN201811252486 A CN 201811252486A CN 111098171 B CN111098171 B CN 111098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am
workpiece
frame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24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8171A (zh
Inventor
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24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8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8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8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8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81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8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positioning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内周面,所述内周面具有两个第一内侧面部及两个第二内侧面部。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两个第一定位架、两个第二定位架及凸轮,所述第一定位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二定位架可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凸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承载架且接触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相邻近的一端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相邻近的一端,用以推动两个第一定位架相互远离地滑动以及推动两个第二定位架相互远离地滑动,当所述凸轮转动至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时,两个第一定位架相互远离且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内侧面部,两个第二定位架相互远离且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二内侧面部。

Description

定位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加工工具机用以夹持定位工件的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在计算器数值控制工具机(CNC)的加工领域中,通常会通过定位治具夹持定位待加工工件,以防止待加工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晃动。然而,欲对待加工工件的轮廓外周面进行加工处理时,现有定位治具所采用的夹持定位方式会产生如下问题:
例如采用纵向压制气缸压制在待加工工件顶端时,由于纵向压制气缸会位于待加工工件的外周围处并阻挡在工具机的刀具的加工路径上,因此,会造成刀具无法加工到对应于纵向压制气缸所压制区域的轮廓外周面。
例如采用电磁铁相互磁吸以使治具夹持待加工工件时,由于使用电磁铁仅能对Z向实现压持,对于四周的产品内撑功能较难实现,且由于电磁铁本身价格昂贵,因此,会造成治具制造时的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定位治具。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内周面,所述内周面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一内侧面部和两个位于相反侧且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内侧面部之间的第二内侧面部。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两个第一定位架、两个第二定位架以及凸轮,所述承载架用以承载所述工件,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用以分别抵靠并定位两个所述第一内侧面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能够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用以分别抵靠并定位两个所述第二内侧面部,所述凸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且接触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的相邻近的一端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的相邻近的一端,用以推动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相互远离地滑动以及推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相互远离地滑动,当所述凸轮转动至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相互远离且分别抵靠于两个所述第一内侧面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相互远离且分别抵靠于两个所述第二内侧面部。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凸轮能够在初始角度位置与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初始角度位置,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相互靠近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面部分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相互靠近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内侧面部分离。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轮部和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接触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的相邻近的一端用以推动所述第一定位架滑动,所述第二凸轮部接触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的相邻近的一端用以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架滑动。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第一凸轮部与所述第二凸轮部沿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承载架界定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列的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凸轮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滑槽的导引下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凸轮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滑槽的导引下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第一定位架包括滑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并与所述第一凸轮部接触的第一滑动架体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体用以抵靠所述第一内侧面部的第一定位架体,所述第二定位架包括滑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并与所述第二凸轮部接触的第二滑动架体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架体用以抵靠所述第二内侧面部的第二定位架体。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凸轮具有用以推动所述第一定位架滑动并呈椭圆状的第一凸轮部以及用以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架滑动并呈椭圆状的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具有第一长轴,所述第二凸轮部具有第二长轴,所述第一长轴垂直于所述第二长轴。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架包括第一内端面,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架包括第二内端面,所述凸轮包括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一顶抵端和两个位于另两相反侧的第二顶抵端,所述第一顶抵端为用以与所述第一内端面面接触的平面,所述第二顶抵端为用以与所述第二内端面面接触的平面。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凸轮包括具有所述第一顶抵端的第一凸轮部和具有所述第二顶抵端的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和所述第二凸轮部皆呈椭圆状,所述第一凸轮部具有第一长轴,两个所述第一顶抵端分别为所述第一长轴的两相反端,所述第二凸轮部具有第二长轴,两个所述第二顶抵端分别为所述第二长轴的两相反端,所述第一长轴垂直于所述第二长轴,所述凸轮在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时,所述第一长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第一定位架能够在接触于所述凸轮并与所述第一内侧面部分离的第一收合位置和接触于所述凸轮并抵靠于所述第一内侧面部的第一展开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第一偏压弹簧,所述第一偏压弹簧能够朝所述第一收合位置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定位架偏压。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工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周面的基板,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以压制所述基板的压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压板用以穿设于所述凸轮与所述承载架的拉杆以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拉杆的把手,所述拉杆用以卡掣于所述凸轮以带动所述凸轮在初始角度位置和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拉杆能够在释离位置和卡扣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释离位置,所述拉杆未卡扣于所述承载架,所述凸轮位于所述初始角度位置,在所述卡扣位置,所述拉杆卡扣于所述承载架,所述凸轮位于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所述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拉杆在未压制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未压制位置,所述把手能够带动所述拉杆在所述释离位置和所述卡扣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拉杆在所述卡扣位置时,所述把手能够由所述未压制位置转动至所述压制位置以将所述压板朝所述基板方向挤压。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基板形成有开孔,所述凸轮形成有穿孔,所述承载架形成有通孔,所述拉杆具有用以穿设于所述开孔与所述穿孔的卡掣段、形成于所述卡掣段的一端且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的连接段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段的相反于所述卡掣段的一端用以卡扣所述承载架的卡扣段,所述穿孔及所述通孔皆为非圆形孔且形状相同,所述卡掣段及所述卡扣段沿所述第一方向所取的剖面形状与所述穿孔及所述通孔的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定位治具,所述凸轮形成有弧形槽并具有位于所述弧形槽的相反端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承载架包括穿设于所述弧形槽内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用以挡止所述第一端面以使所述凸轮定位在初始角度位置,所述限位销用以挡止所述第二端面以使所述凸轮定位在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架、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架、第一凸轮部以及第二凸轮部,所述承载架用以承载所述工件,所述第一定位架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二定位架能够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一凸轮部及所述第二凸轮部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迭置,所述第一凸轮部能够被操作而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定位架滑动而抵靠于承载在所述承载架的所述工件的对应部位,所述第二凸轮能够被操作而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定位架滑动而抵靠于承载在所述承载架的所述工件的对应部位。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包括两个位于相反侧的内侧面部。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两个定位架以及凸轮,所述承载架用以承载所述工件,所述两个定位架彼此相间隔设置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凸轮能够被操作而相对于所述承载架在初始角度位置和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初始角度位置,所述两个定位架位于不接触所述工件的所述内侧面部的位置,在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所述凸轮带动所述两个定位架分别接触所述工件的两个所述内侧面部并且抵靠定位于所述内侧面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基板和位于所述基板周缘的内周面。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定位机构以及凸轮,所述承载架用以承载所述工件,所述定位机构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并界定容置孔,所述凸轮穿设于所述定位机构的所述容置孔,所述凸轮能够被操作而相对于所述承载架转动并顶推所述定位机构的面向所述容置孔的一端,进而使所述定位机构相对于所述承载架朝所述工件的所述内周面滑动,以抵靠定位于所述工件的所述内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驱动凸轮转动使其顶推第一定位架及第二定位架朝工件的内周面滑动并抵靠内周面,以提供支撑内周面的力量,能防止加工工具机的刀具对工件的外周面进行加工处理时因力道大而导致围绕壁产生向内凹陷变形的情形。此外,定位治具的结构不会阻挡在刀具加工外周面的加工路径上,使刀具能顺利地对外周面进行加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治具与工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工件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定位治具的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了承载架、定位机构以及凸轮之间的组装关系;
图4是沿图1中的4-4线所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承载架的立体分解图,说明了第一承载架体和第二承载架体之间的组装关系;
图6是图1中的承载架与工件组装后的不完整仰视图,其中,凸轮位于初始角度位置,两个第一定位架分别位于第一收合位置;
图7是图1中的承载架与工件组装后的不完整仰视图,其中两个第二定位架分别位于第二收合位置;
图8是图1中的承载架与工件组装后的不完整俯视图,其中,凸轮位于初始角度位置,两个第一定位架分别位于第一收合位置,两个第二定位架分别位于第二收合位置;
图9是图1中的凸轮的不完整仰视图,说明了两个第一顶抵端及两个第二顶抵端各自为平面;
图10是图1中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说明了压板、拉杆以及把手之间的组装关系;
图11是图1中的承载架与工件组装后的立体图,说明了承载架的两个定位销分别穿设并卡掣于工件的两个定位孔内;
图12是图1中的承载架及驱动机构与工件组装后的剖视图,其中,拉杆位于释离位置,把手位于未压制位置;
图13是图1中的承载架及驱动机构与工件组装后的俯视图,说明了把手带动拉杆转动至卡扣位置;
图14是图1中的承载架与工件组装后的不完整仰视图,其中,凸轮位于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两个第一定位架分别位于第一展开位置;
图15是图1中的承载架与工件组装后的不完整俯视图,其中,凸轮位于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两个第一定位架分别位于第一展开位置,两个第二定位架分别位于第二展开位置;
图16是类似于图12的剖视图,其中拉杆位于卡扣位置,把手位于未压制位置;以及
图17是类似于图16的剖视图,其中把手位于压制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是本发明定位治具200的一种实施方式,定位治具200应用在例如为计算器数值控制工具机(CNC)的加工工具机中,用以定位工件1,使加工工具机能对工件1进行加工处理。
参阅图1及图2,工件1是以呈矩形的手机壳为例,工件1具有基板11和连接于基板11外周缘的围绕壁12。基板11形成有位于中间处的开孔111和两个位于开孔111的相反侧的定位孔112。围绕壁12具有连接于基板11外周缘的内周面121和相反于内周面121的外周面122。外周面122为待加工面。内周面121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一内侧面部123和两个位于另两相反侧的第二内侧面部124。两个第一内侧面部123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两个第二内侧面部124沿不同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相间隔排列,且每个第二内侧面部124连接于两个第一内侧面部123相邻近的一端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皆为横方向,且两者相互垂直。具体而言,第一方向X为前后方向,第二方向Y为左右方向。
参阅图3、图4及图5,定位治具200包括承载架2、定位机构3、凸轮4以及驱动机构5(参见图1)。承载架2包括第一承载架体21、限位销22、两个第一挡片23、第二承载架体24、四个第二挡片25、两个定位销26以及多个螺栓27。第一承载架体21呈矩形并具有顶面211和底面212。第一承载架体21形成有由顶面211向下凹陷的第一枢接孔213和由底面212向上凹陷并与第一枢接孔213连通的通孔214。第一枢接孔213为圆形孔。通孔214为呈例如为长形的非圆形孔,通孔214的长向沿第二方向Y延伸。限位销22设置于第一承载架体21且凸伸出顶面211,并与第一枢接孔213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两个第一挡片23设置于第一承载架体21且凸伸出顶面211并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
第二承载架体24迭置于第一承载架体21的顶面211并且通过螺栓27与第一承载架体21锁固在一起,用以承载工件1的基板11。第二承载架体24具有两个第一导引壁241、两个第二导引壁242以及顶壁243。两个第一导引壁241沿第二方向Y相间隔排列。每个第一导引壁241具有长形导引壁部244和两个承托壁部245。长形导引壁部244的长向沿第一方向X延伸。两个承托壁部245形成于长形导引壁部244的上表面且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并分别邻近长形导引壁部244的两末端。两个第一导引壁241的长形导引壁部244与第一承载架体21的顶面211共同界定出第一导向滑槽246。两个第二导引壁242跨设于两个第一导引壁241的长形导引壁部244的上表面且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每个第二导引壁242呈长形且长向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连接在两个相对应的承托壁部245的内侧。顶壁243形成在两个第二导引壁242的上表面,并与两个第一导引壁241的长形导引壁部244相间隔。顶壁243形成有与第一枢接孔21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枢接孔247,第二枢接孔247为圆形孔。两个第一导引壁241的长形导引壁部244、两个第二导引壁242以及顶壁243共同界定出第二导向滑槽248。第二导向滑槽248与第一导向滑槽246沿第三方向Z排列且两者相互连通,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Z为纵向。具体而言,第三方向Z为上下方向。
每个第一导引壁241的长形导引壁部244形成有两个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的第一卡孔249,每个第一卡孔249沿第三方向Z延伸且贯穿长形导引壁部244,并与第二导向滑槽248连通。顶壁243形成有四个第二卡孔250,其中两个第二卡孔250分别与其中一个长形导引壁部244的两个第一卡孔249位置上下对齐,而另两个第二卡孔250则分别与另一个长形导引壁部244的两个第一卡孔249位置上下对齐。每个第二卡孔250沿第三方向Z延伸且贯穿顶壁243。每个第二挡片25穿设并卡掣于对应的第一卡孔249及对应的第二卡孔250内。两个定位销26设置于顶壁243并凸伸出顶壁243的顶面,每个定位销用以穿设并卡掣于工件1的对应定位孔112(参见图2)内。
参阅图3、图4及图6,定位机构3包括两个第一定位架31、两个第一偏压弹簧33、两个第二定位架34以及四个第二偏压弹簧36。两个第一定位架31可沿第一方向X滑动地连接于承载架3的第一导向滑槽246且沿第一方向X排列,用以分别抵靠并定位工件1的两个第一内侧面部123。每个第一定位架31包括第一滑动架体310、第一定位架体311以及第一锁固单元312。第一滑动架体310呈矩形板状,其位于第一导向滑槽246内且左右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长形导引壁部244的内侧。第一滑动架体310可被两个长形导引壁部244导引而沿第一方向X滑动。第一滑动架体310具有第一内端面313和相反于第一内端面313的第一外端面314。第一滑动架体310形成有由底面向上凹陷的第一容置槽315和第一穿孔316。第一容置槽315呈长形且其长向沿第一方向X延伸。每个第一挡片23穿设于对应的第一容置槽315内且邻近第一容置槽315的靠近第一外端面314的一端。第一穿孔316贯穿第一滑动架体311并且位于第一容置槽315与第一外端面314之间。
第一定位架体311迭置于第一滑动架体310的顶面并且通过第一锁固单元312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一滑动架体310。第一定位架体311呈倒T型,并且被两个对应的承托壁部245所承托,并具有用以抵靠于工件1的对应第一内侧面部123的第一抵靠部317。第一定位架体311的底面形成有两个沿第二方向Y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318(参见图7)和位于两个第一定位孔318之间的第一螺孔319。
第一锁固单元312具有两个第一定位销320和第一螺丝321。两个第一定位销320设置于第一滑动架体310并且凸伸出其顶面,每个第一定位销320穿设并卡掣于第一定位架体311的对应第一定位孔318内,借此,能防止第一定位架体311相对于第一滑动架体310转动。第一螺丝321穿设于第一穿孔316并且螺锁于第一螺孔319内,以将第一定位架体311锁固于第一滑动架体310上。
每个第一定位架31可在如图6所示的第一收合位置与如图14所示的第一展开位置之间滑动。在第一收合位置,第一定位架体311的第一抵靠部317能与工件1的对应第一内侧面部123分离。在第一展开位置,第一定位架体311的第一抵靠部317能抵靠于对应的第一内侧面部123。每个第一偏压弹簧33为容置于对应的第一容置槽315内的压缩弹簧,其两端分别抵接于对应的第一挡片23及对应的第一滑动架体310,用以对第一定位架31朝第一收合位置方向偏压。
参阅图3、图7及图8,两个第二定位架34可沿第二方向Y滑动地连接于承载架3的第二导向滑槽248且沿第二方向Y排列,用以分别抵靠并定位工件1的两个第二内侧面部124。每个第二定位架34包括第二滑动架体340、第二定位架体341以及第二锁固单元342。两个第二滑动架体340沿第二方向Y反向设置,第二滑动架体340由图8观之呈U型板状,其位于第二导向滑槽248内且前后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第二导引壁242的内侧。第二滑动架体340可被两个第二导引壁242导引而沿第二方向Y滑动。第二滑动架体340具有第二内端面343和相反于第二内端面343的第二外端面344。第二内端面343具有第一面部345、两个第二面部346以及两个第三面部347。第一面部345沿第一方向X延伸。两个第二面部346分别连接于第一面部345前后两端且沿第二方向Y朝内延伸。两个第三面部347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面部346的内侧端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滑动架体340形成有两个第二容置槽348和多个第二螺孔349。两个第二容置槽348贯穿第二滑动架体340的顶面与底面并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每个第二容置槽348呈长形且其长向沿第二方向Y延伸。每个第二挡片25穿设于对应的第二容置槽348内且邻近第二容置槽348的靠近第二外端面344的一端。多个第二螺孔349形成于第二外端面344且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
第二定位架体341迭置于第二滑动架体340的第二外端面344并且通过第二锁固单元342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二滑动架体340。第二定位架体341呈长形且其长向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位于第二导向滑槽248的外侧。第二定位架体341具有用以抵靠于工件1的对应第二内侧面部124的第二抵靠部350,并且形成有两个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的第二定位孔351和多个位于两个第二定位孔351之间且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排列的第二穿孔352。
第二锁固单元342具有两个第二定位销353和多个第二螺丝354。两个第二定位销353凸设于第二滑动架体340的第二外端面344,每个第二定位销353穿设并卡掣于第二定位架体341的对应第二定位孔351内。每个第二螺丝354穿设于对应的第二穿孔352并且螺锁于对应的第二螺孔349内,以将第二定位架体341锁固于第二滑动架体340上。
每个第二定位架34可在如图8所示的第二收合位置与如图15所示的第二展开位置之间滑动。在第二收合位置,第二定位架体341的第二抵靠部350能与工件1的对应第二内侧面部124分离。在第二展开位置,第二定位架体341的第二抵靠部350能抵靠于对应的第二内侧面部124。每个第二偏压弹簧36为容置于对应的第二容置槽348内的压缩弹簧,其两端分别抵接于对应的第二挡片25及对应的第二滑动架体340,用以对第二定位架34朝第二收合位置方向偏压。
参阅图4、图6及图8,两个第一定位架31的第一内端面313以及两第二定位架34的第二内端面343的第一面部345与第二面部346共同界定出容置孔37,前述容置孔37与第一枢接孔213及第二枢接孔247相连通。凸轮4包括第一凸轮部41、第二凸轮部42、第一枢轴部43以及第二枢轴部44。第一凸轮部41穿设于容置孔37并位于承载架2的第一导向滑槽246内,且接触于两个第一定位架31的第一滑动架体310相邻近的一端,用以推动两个第一定位架31相互远离地滑动。第一凸轮部41具有用以接触第一滑动架体310的第一内端面313的第一轮廓曲面410,第一轮廓曲面410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一接触端411和两个位于另两相反侧的第一顶抵端412。第二凸轮部42迭置于第一凸轮部41的顶面并与其沿第三方向Z排列,第二凸轮部42穿设于容置孔37并位于承载架2的第二导向滑槽248内,且接触于两个第二定位架34的第二滑动架体340相邻近的一端,用以推动两个第二定位架34相互远离地滑动。第二凸轮部42具有用以接触第二滑动架体340的第二内端面343的第一面部345的第二轮廓曲面420,第二轮廓曲面420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二接触端421和两个位于另两相反侧的第二顶抵端422。
第一枢轴部43迭置于第一凸轮部41的底面并与其沿第三方向Z排列,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承载架2的第一枢接孔213。第二枢轴部44迭置于第二凸轮部42的顶面并与其沿第三方向Z排列,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承载架2的第二枢接孔247。第一凸轮部41、第二凸轮部42、第一枢轴部43以及第二枢轴部44共同界定穿孔45,穿孔45为例如为长形的非圆形孔,且形状与承载架2的通孔214的形状相同。
参阅图6及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部41呈椭圆状并具有短轴SX1和垂直于短轴SX1的长轴LX1。两个第一接触端411分别为短轴SX1的两相反端,两个第一顶抵端412则分别为长轴LX1的两相反端。第二凸轮部42呈椭圆状并具有短轴SX2和垂直于短轴SX2的长轴LX2。两个第二接触端421分别为短轴SX2的两相反端,两个第二顶抵端422则分别为长轴LX2的两相反端。其中,第一凸轮部41的长轴LX1垂直于第二凸轮部42的长轴LX2。
凸轮4可被操作而相对于承载架2在如图6所示的初始角度位置与如图14所示的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之间转动。在初始角度位置,第一凸轮部41的长轴LX1平行于第二方向Y,两个第一接触端411分别接触两个第一滑动架体310的第一内端面313,使得两个第一定位架31相互靠近且各自位于第一收合位置。由于第一凸轮部41的长轴LX1垂直于第二凸轮部42的长轴LX2,因此,凸轮4在初始角度位置时,第二凸轮部42的两个第二接触端421会同时分别接触两个第二滑动架体340的第一面部345,使得两个第二定位架34相互靠近且各自位于第二收合位置。
在如图14所示的默认旋转角度位置,第一凸轮部41的长轴LX1平行于第一方向X,两个第一顶抵端412分别接触两个第一滑动架体310的第一内端面313,使得两个第一定位架31相互远离且各自位于第一展开位置。由于第一凸轮部41的长轴LX1垂直于第二凸轮部42的长轴LX2,因此,凸轮4在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时,第二凸轮部42的两个第二顶抵端422会同时分别接触两个第二滑动架体340的第一面部345,使得两个第二定位架34相互远离且各自位于第二展开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凸轮部41的中心及第二凸轮部42的中心沿第三方向Z排列,并且与第一枢轴部43的轴心及第二枢轴部44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使第一凸轮部41与第二凸轮部42不会呈偏心状地配置。由此能确保第一凸轮部41推动两个第一定位架31各自由第一收合位置滑动到第一展开位置的距离相同,以及确保第二凸轮部42推动两个第二定位架34各自由第二收合位置滑动到第二展开位置的距离相同。
参阅图6、图8及图9,具体而言,第一凸轮部41的第一顶抵端412为用以与对应的第一内端面313面接触的平面,由此能增加第一凸轮部41与第一内端面313的接触面积,以提升第一顶抵端412顶抵第一内端面313的稳固性。第二凸轮部42的第二顶抵端422同样为用以与对应的第二内端面343的第一面部345面接触的平面,由此能增加第二凸轮部42与第一面部345的接触面积,以提升第二顶抵端422顶抵第一面部345的稳固性。
参阅图6,凸轮4的第一凸轮部41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弧形槽413,弧形槽413供承载架2的限位销22穿设。第一凸轮部41还具有位于弧形槽413的相反端的第一端面414与第二端面415,第一端面414邻近于对应的第一接触端411的内侧,而第二端面415邻近于对应的第一顶抵端412的内侧。承载架2的限位销22用以挡止第一端面414以使凸轮4定位在初始角度位置,并且用以挡止第二端面415以使凸轮4定位在默认旋转角度位置。
参阅图1、图4及图10,驱动机构5包括压板51、拉杆52以及把手53。压板51呈矩形用以压制于工件1的基板11的顶面,压板51形成有位于中间处的枢接孔511和两个位于枢接孔511的相反侧的定位孔512。各定位孔512用以供承载架2的对应定位销26卡掣。拉杆52沿第三方向Z延伸并具有枢接段521、形成于枢接段521底端的卡掣段522、形成于卡掣段522底端的连接段523以及形成于连接段523底端的卡扣段524。枢接段521可转动地连接于压板51的枢接孔511并凸伸出压板51的顶面。枢接段521形成有邻近顶端处且位于压板51上方的贯孔525,并具有邻近底端处的凸缘526,凸缘526用以挡止压板51以防止其下移。卡掣段522用以穿设于基板11的开孔111以及凸轮4的穿孔45,卡掣段522沿第一方向X所取的剖面形状呈长形且形状与穿孔45的形状相同,使得卡掣段522能卡掣于穿孔45内且不会在穿孔45内转动,借此,拉杆52能通过卡掣段522以带动凸轮4在初始角度位置与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之间转动。连接段523用以穿设于承载架2的通孔214内并可于通孔214内转动。卡扣段524用以卡扣于承载架2的第一承载架体21的底面212。卡扣段524沿第一方向X所取的剖面形状呈长形且形状与卡掣段522的剖面形状以及通孔214的形状相同。
拉杆52可相对于压板51在如图1所示的释离位置和卡扣位置之间转动。在释离位置,拉杆52的卡扣段524未卡扣于承载架2的底面212,且凸轮4位于初始角度位置。在卡扣位置,拉杆52的卡扣段524卡扣于承载架2的底面212,且凸轮4位于默认旋转角度位置。
把手53具有握柄531和轴杆532。握柄531具有位于压板51的顶面的凸轮块533,凸轮块533形成有枢槽534和两个连通于枢槽534的相反侧的轴孔535。枢槽534供枢接段521容置。两个轴孔535与枢接段521的贯孔525位置对齐。通过轴杆532穿设于两个轴孔535及贯孔525,使得握柄531可转动地连接于枢接段521。把手53可相对于拉杆52在如图1所示的未压制位置与压制位置之间转动。在未压制位置,把手53可带动拉杆52在释离位置和卡扣位置之间转动。当拉杆52在卡扣位置时,把手53可由未压制位置转动至压制位置以将压板51朝基板11方向挤压。
以下将针对定位治具200定位工件1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1,首先,将工件1朝承载架2方向下移并置放于承载架2上,通过承载架2的各定位销26穿设并卡掣于工件1的对应定位孔112内,使工件1定位在承载架2上而不会相对于承载架2转动。
参阅图1及图12,接着将驱动机构5朝组装在一起的工件1及承载架2方向下移,使位于释离位置的拉杆52的卡扣段524、连接段523以及卡掣段522依序向下穿设于凸轮4的穿孔45内。卡扣段524会依序穿过穿孔45及通孔214而凸伸出承载架2的底面212。连接段523则穿过穿孔45而穿伸至通孔214内。当驱动机构5下移至图12所示压板51碰触到基板11顶面时便无法继续移动,此时,各定位销26穿设并卡掣于压板51的对应定位孔512内,使压板51定位在基板11上而不会相对于基板11及承载架2转动。
参阅图13、图14及图15,沿第一旋转方向R1施力旋转把手53的握柄531,使把手53带动拉杆52转动。拉杆52转动过程中会通过卡掣段522带动凸轮4沿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凸轮4转动时会通过第一凸轮部41的第一轮廓曲面410顶推两个第一定位架31的第一内端面313,使两个第一定位架31分别沿着第一方向X中的前移方向D1及后移方向D2相互远离地向外滑动。各第一定位架31滑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滑动架体310压缩对应的第一偏压弹簧33使其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同时,凸轮4还会通过第二凸轮部42的第二轮廓曲面420顶推两个第二定位架34的第一面部345,使两个第二定位架34分别沿着第二方向Y中的左移方向D3及右移方向D4相互远离地向外滑动。各第二定位架34滑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滑动架体340压缩对应的第二偏压弹簧36使其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
参阅图14、图15及图16,当凸轮4转动90度到如图14所示的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时,第二端面415触碰到限位销22且被限位销22挡止,使得凸轮4无法继续转动而定位在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此时,第一凸轮部41的第一轮廓曲面410的两个第一顶抵端412分别顶抵接触两个第一滑动架体310的第一内端面313,使各第一定位架31位于如图15所示的第一抵靠部317抵靠于对应第一内侧面部123的第一展开位置。而第二凸轮部42的第二轮廓曲面420的两个第二顶抵端422则分别顶抵接触两个第二滑动架体340的第一面部345,使各第二定位架34位于如图15所示的第二抵靠部350抵靠于对应第二内侧面部124的第二展开位置。拉杆52则位于如图16所示卡扣段524卡扣于承载架2的底面212的卡扣位置,由此能防止拉杆52相对于承载架2向上移动。
参阅图15、图16及图17,沿第一转动方向S1施力旋转把手53的握柄531使其相对于拉杆52的枢接段521转动。当把手53的握柄531转动到如图17所示的压制位置时,凸轮块533压制压板51顶面并将其向下朝基板11方向挤压。借由卡扣段524卡扣于承载架2的底面212以及压板51压制于基板11顶面,使得工件1能稳固地定位在承载架2与压板51之间而不会上下移动,并且,还能将凸轮4锁定在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使第一定位架31及第二定位架34能分别稳固地定位在第一展开位置及第二展开位置。
借由各第一定位架31的第一抵靠部317稳固地抵靠于对应第一内侧面部123以提供其支撑的力量,以及各第二定位架34的第二抵靠部350稳固地抵靠于对应第二内侧面部124以提供其支撑的力量,能防止加工工具机的刀具对工件1的外周面122进行加工处理时因力道大而导致围绕壁12产生向内凹陷变形的情形。再者,借由各第一顶抵端412是与对应的第一内端面313面接触的平面设计,以及各第二顶抵端422同样是与对应的第二内端面343的第一面部345面接触的平面设计,能提升第一顶抵端412顶抵第一内端面313的稳固性,以及第二顶抵端422顶抵第一面部345的稳固性。由此能降低加工工具机的刀具对工件1的外周面122进行加工处理所产生的振动通过第一定位架31及第二定位架34传递至凸轮4进而造成其晃动或摆动的程度,以降低凸轮4的晃动或摆动对第一抵靠部317及第二抵靠部350分别抵靠第一内侧面部123及第二内侧面部124的稳固性造成的影响。
参阅图6及图8,当外周面122加工处理完成后,如图16所示沿相反于第一转动方向S1(参见图17)的第二转动方向S2施力旋转把手53的握柄531,使握柄531转动到图16所示凸轮块533未压制压板51顶面的未压制位置。接着,如图13所示沿相反于第一旋转方向R1的第二旋转方向R2施力旋转握柄531,使把手53通过拉杆52带动转动凸轮4沿第二旋转方向R2转动。凸轮4转动时,两个第一顶抵端412会分别移离两个第一滑动架体310的第一内端面313,而两个第二顶抵端422会同时分别移离两个第二滑动架体340的第一面部345。借由各第一偏压弹簧33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对应的第一滑动架体310滑动,使得两个第一定位架31分别沿着前移方向D1及后移方向D2相互靠近地向内滑动,且各第一定位架31在滑动过程中第一内端面313是持续地接触在第一凸轮部41的第一轮廓曲面410。同时,借由各第二偏压弹簧33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对应的第二滑动架体340滑动,使得两个第二定位架34分别沿着左移方向D3及右移方向D4相互靠近地向内滑动,且各第二定位架34在滑动过程中第一面部345是持续地接触在第二凸轮部42的第二轮廓曲面420。
当凸轮4转动90度回复到如图6所示的初始角度位置时,第一端面414触碰到限位销22且被限位销22挡止,使得凸轮4无法继续转动而定位在初始角度位置。此时,第一凸轮部41的两个第一接触端411分别接触两个第一滑动架体310的第一内端面313,且各第一定位架31回复至图6所示的第一收合位置。而第二凸轮部42的两个第二顶抵端422分别接触两个第二滑动架体340的第一面部345,且各第二定位架34回复至图8所示的第二收合位置。拉杆52则回复至图12所示卡扣段524未卡扣于承载架2的底面212的释离位置。
将把手53的握柄531往上拉使拉杆52依序移离通孔214、穿孔45及开孔111,并使压板51的定位孔512移离定位销26,即能将驱动机构5拆离承载架2及工件1。接着,将工件1往上移使各定位孔112移离对应的定位销26,即能将工件1拆离承载架2。
需说明的是,当工件1的类型不同时其内周面121的形状也会有所变化,本实施方式借由第一定位架体311通过第一锁固单元312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一滑动架体310的设计方式,以及第二定位架体341通过第二锁固单元342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二滑动架体340的设计方式,能将第一定位架体311拆离第一滑动架体310以更换能与前述内周面121形状配合的第一定位架体,以及能将第二定位架体341拆离第二滑动架体340以更换能与前述内周面121形状配合的第二定位架体。由此能提升定位治具200在使用上的弹性,使其能定位不同类型的工件1。
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治具20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有如下不同的变化方式: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是:通过将一个固定架固定在承载架2并抵靠在其中一个第一内侧面部123,使所述固定架取代其中一个第一定位架31。通过将另一个固定架固定在承载架2并抵靠在其中一个第二内侧面部124,使所述另一个固定架取代其中一个第二定位架34。通过凸轮4顶推一个第一定位架31使其抵靠另一个第一内侧面部123,以及顶推一个第二定位架34使其抵靠另一个第二内侧面部124,借此,同样能达到支撑工件1的内周面121的效果。
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是:当工件1的外周面122欲加工的部位是对应在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一内侧面部123时,定位治具200可省略两个第二定位架34及四个第二偏压弹簧36,凸轮4则可省略第二凸轮部42。借由凸轮4的第一凸轮部41顶推两个第一定位架31使其分别抵靠两个第一内侧面部123,能达到支撑欲加工外周面122所对应的内周面121部位的效果。同理,当工件1的外周面122欲加工的部位是对应在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二内侧面部124时,定位治具200可省略两个第一定位架31及两个第一偏压弹簧33,凸轮4则可省略第一凸轮部41。借由凸轮4的第二凸轮部42顶推两个第二定位架34使其分别抵靠两个第二内侧面部124,能达到支撑欲加工外周面122所对应的内周面121部位的效果。
归纳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治具200,借由驱动凸轮4转动使其顶推第一定位架31及第二定位架34朝工件1的内周面121滑动并抵靠内周面121,以提供支撑内周面121的力量,能防止加工工具机的刀具对工件1的外周面122进行加工处理时因力道大而导致围绕壁12产生向内凹陷变形的情形。此外,定位治具200的结构不会阻挡在刀具加工外周面122的加工路径上,使刀具能顺利地对外周面122进行加工作业。再者,定位治具200与背景技术中采用电磁铁的治具相较下,能降低制造成本,确实能达到本发明所要求的目的。

Claims (16)

1.一种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内周面,所述内周面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一内侧面部和两个位于相反侧且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内侧面部之间的第二内侧面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两个第一定位架、两个第二定位架以及凸轮,所述承载架用以承载所述工件,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用以分别抵靠并定位两个所述第一内侧面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能够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用以分别抵靠并定位两个所述第二内侧面部,所述凸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且接触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的相邻近的一端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的相邻近的一端,用以推动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相互远离地滑动以及推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相互远离地滑动,所述凸轮包括用以推动所述第一定位架滑动的第一凸轮部,和用以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架滑动的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及所述第二凸轮部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迭置,当所述凸轮转动至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相互远离且分别抵靠于两个所述第一内侧面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相互远离且分别抵靠于两个所述第二内侧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能够在初始角度位置与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初始角度位置,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相互靠近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面部分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相互靠近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内侧面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部接触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架的相邻近的一端,所述第二凸轮部接触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架的相邻近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部与所述第二凸轮部沿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界定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列的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凸轮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滑槽的导引下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凸轮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滑槽的导引下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架包括滑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并与所述第一凸轮部接触的第一滑动架体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体用以抵靠所述第一内侧面部的第一定位架体,所述第二定位架包括滑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并与所述第二凸轮部接触的第二滑动架体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架体用以抵靠所述第二内侧面部的第二定位架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凸轮具有用以推动所述第一定位架滑动并呈椭圆状的第一凸轮部以及用以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架滑动并呈椭圆状的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具有第一长轴,所述第二凸轮部具有第二长轴,所述第一长轴垂直于所述第二长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架包括第一内端面,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架包括第二内端面,所述凸轮包括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一顶抵端和两个位于另两相反侧的第二顶抵端,所述第一顶抵端为用以与所述第一内端面面接触的平面,所述第二顶抵端为用以与所述第二内端面面接触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包括具有所述第一顶抵端的第一凸轮部和具有所述第二顶抵端的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和所述第二凸轮部皆呈椭圆状,所述第一凸轮部具有第一长轴,两个所述第一顶抵端分别为所述第一长轴的两相反端,所述第二凸轮部具有第二长轴,两个所述第二顶抵端分别为所述第二长轴的两相反端,所述第一长轴垂直于所述第二长轴,所述凸轮在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时,所述第一长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架能够在接触于所述凸轮并与所述第一内侧面部分离的第一收合位置和接触于所述凸轮并抵靠于所述第一内侧面部的第一展开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第一偏压弹簧,所述第一偏压弹簧能够朝所述第一收合位置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定位架偏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周面的基板,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以压制所述基板的压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压板用以穿设于所述凸轮与所述承载架的拉杆以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拉杆的把手,所述拉杆用以卡掣于所述凸轮以带动所述凸轮在初始角度位置和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拉杆能够在释离位置和卡扣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释离位置,所述拉杆未卡扣于所述承载架,所述凸轮位于所述初始角度位置,在所述卡扣位置,所述拉杆卡扣于所述承载架,所述凸轮位于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所述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拉杆在未压制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未压制位置,所述把手能够带动所述拉杆在所述释离位置和所述卡扣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拉杆在所述卡扣位置时,所述把手能够由所述未压制位置转动至所述压制位置以将所述压板朝所述基板方向挤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形成有开孔,所述凸轮形成有穿孔,所述承载架形成有通孔,所述拉杆具有用以穿设于所述开孔与所述穿孔的卡掣段、形成于所述卡掣段的一端且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的连接段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段的相反于所述卡掣段的一端用以卡扣所述承载架的卡扣段,所述穿孔及所述通孔皆为非圆形孔且形状相同,所述卡掣段及所述卡扣段沿所述第一方向所取的剖面形状与所述穿孔及所述通孔的形状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形成有弧形槽并具有位于所述弧形槽的相反端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承载架包括穿设于所述弧形槽内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用以挡止所述第一端面以使所述凸轮定位在初始角度位置,所述限位销用以挡止所述第二端面以使所述凸轮定位在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
14.一种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架、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架、第一凸轮部以及第二凸轮部,所述承载架用以承载所述工件,所述第一定位架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二定位架能够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一凸轮部及所述第二凸轮部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迭置,所述第一凸轮部能够被操作而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定位架滑动而抵靠于承载在所述承载架的所述工件的对应部位,所述第二凸轮能够被操作而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定位架滑动而抵靠于承载在所述承载架的所述工件的对应部位。
15.一种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包括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一内侧面部和两个位于相反侧的第二内侧面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定位机构以及凸轮,所述承载架用以承载所述工件,所述定位机构能够沿第一方向及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凸轮能够被操作而相对于所述承载架在初始角度位置和默认旋转角度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凸轮包括用以推动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一凸轮部,和用以推动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的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及所述第二凸轮部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迭置,在所述初始角度位置,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不接触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一内侧面部及所述第二内侧面部的位置,在所述默认旋转角度位置,所述凸轮带动所述定位机构接触并且抵靠定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内侧面部及两个所述第二内侧面部。
16.一种定位治具,适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基板和位于所述基板周缘的内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承载架、定位机构以及凸轮,所述承载架用以承载所述工件,所述定位机构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并界定容置孔,所述定位机构能够沿第一方向及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凸轮穿设于所述定位机构的所述容置孔,所述凸轮能够被操作而相对于所述承载架转动并顶推所述定位机构的面向所述容置孔的一端,进而使所述定位机构相对于所述承载架朝所述工件的所述内周面滑动,以抵靠定位于所述工件的所述内周面,所述凸轮包括用以推动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一凸轮部,和用以推动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的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及所述第二凸轮部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迭置。
CN201811252486.2A 2018-10-25 2018-10-25 定位治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98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2486.2A CN111098171B (zh) 2018-10-25 2018-10-25 定位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2486.2A CN111098171B (zh) 2018-10-25 2018-10-25 定位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8171A CN111098171A (zh) 2020-05-05
CN111098171B true CN111098171B (zh) 2021-11-09

Family

ID=7041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248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98171B (zh) 2018-10-25 2018-10-25 定位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817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8513Y (zh) * 2006-03-07 2007-02-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异形盘类零件车削定位夹紧装置
CN104400468A (zh) * 2014-12-07 2015-03-11 重庆卓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凸轮式夹指机构
CN204487419U (zh) * 2015-03-12 2015-07-22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机构
GB201520698D0 (en) * 2015-11-24 2016-01-06 Delphi Internat Operations Luxembourg S À R L Fuel Pump
CN106346177B (zh) * 2016-09-19 2018-10-30 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夹持治具
CN207139626U (zh) * 2017-09-11 2018-03-27 马鞍山博通数控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式夹具
CN108284408A (zh) * 2018-03-23 2018-07-17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8171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0539B2 (en) Fixture for automatically positioning workpiece
CN100537150C (zh) 夹具装置
US20090224451A1 (en)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30221594A1 (en) Clamping mechanism
WO2019061569A1 (zh) 固定装置
CN111015541B (zh) 定位装置
CN110842382B (zh) 焊接夹具
CN111694400B (zh) 卡扣机构及电子装置的承载结构
CN107951237B (zh) 滑轨总成
CN111098171B (zh) 定位治具
CN214868267U (zh) 弹性定位装置
CN218476552U (zh) 定位治具
CN114630542B (zh) 固定组件及板对板固定装置
US7222842B2 (en) Vise clamp
CN109420994B (zh) 固定装置
CN215545847U (zh)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激光加工装置
CN212947372U (zh) 定位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TW201515775A (zh) 載具
CN108572692B (zh) 光碟机及锁固模块
TW201416167A (zh) 壓緊裝置
JP3927208B2 (ja) 回転位置決め装置、及び搬送装置
CN219987316U (zh) 定位装置
CN109702525B (zh) 固定装置
CN113770680B (zh) 安装治具
CN216883586U (zh) 固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