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2801U -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2801U
CN217062801U CN202220776209.7U CN202220776209U CN217062801U CN 217062801 U CN217062801 U CN 217062801U CN 202220776209 U CN202220776209 U CN 202220776209U CN 217062801 U CN217062801 U CN 217062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liding block
guide
slider
material lea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762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辉平
廖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l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l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l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l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762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2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2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2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涉线缆压端子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装置端子移送周期长、工作效率低,且不能辅助引线的技术不足,技术方案包括底板、挡料板、滑块A、滑块B、驱动机构和分动机构,底板上设有漏料口,挡料板上设有取料口,滑块A和滑块B分别活动设于漏料口两侧,滑块A上设有取料槽,滑块B可在取料槽拾取端子时弹性抵靠在滑块A上,且二者相互抵靠的侧面上设有可合拢形成对应漏料口的导线孔的导向槽。滑块A向左远离漏料口处时,滑块B被分动机构驱使向右反向远离漏料口以分开导线孔并露出漏料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压端子的同时从取料口处拾取下一个端子,端子移送周期短,效率高,且取端子时导线孔处于漏料口上,可实现引线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压端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线缆压端子设备中的端子移送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压端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线缆生产及应用企业中,用于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
线缆压端子设备上设有用于供给端子的供端子装置、用于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压端子装置,以及用于移送端子的端子移送装置,供端子装置的发料口位于压接动作端的一侧,实际使用时端子移送装置在发料口处拾取供端子装置顶出的端子并将其移送到压端子装置的压接动作端处。
端子移送装置的动作过程包括拾取端子、移送端子至压端子装置的压接动作端处、待端子漏至压接动作端后回位重新拾取端子,如此周而复始。然而,现有端子移送装置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不能在压端子装置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同时拾取下一个端子,只能在端子压接完成并取出线缆后再重新拾取端子,导致端子移送的周期过长、端子压接的效率偏低。
另外,现有的端子移送装置其功能较为单一,不具有辅助线缆插入被压接动作端所夹持的端子内的引线功能,因此,必需在现有设备内设置相应的引线装置配合端子移送装置和压端子装置完成导引线缆并压端子的动作。此种设计导致线缆压端子设备的结构较复杂,且影响设备内各功能装置及机构的布局,使得设备紧凑度不高,体积较大。
因此,需要对现有用于线缆压端子设备中的端子移送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用于线缆压端子设备中的端子移送装置的移送周期长、工作效率低,且不能辅助引线的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且兼具辅助引线功能,同时端子移送周期短、效率高,有利于提高线缆压端子工作效率的端子移送装置。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不足,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板,其上设有用于端子漏下的漏料口;
挡料板,横向设于所述的底板上,其上设有处于所述漏料口左侧的、用于端子顶出的取料口;
滑块A,活动设于漏料口的左侧,可沿所述挡料板横向滑移,其抵靠挡料板的后端设有用于在所述取料口处拾取端子并将其移送至漏料口处漏下的取料槽;
滑块B,通过弹性连接机构活动设于漏料口的右侧,可在所述取料槽拾取端子时对应横向弹性抵靠在所述的滑块A上;
两个导线槽,分别对应设于所述滑块B和滑块A相互抵靠的侧面上,二者可在取料槽拾取端子时合拢形成一对应处于漏料口上方的导线孔;
驱动机构,其动作端与滑块A连接,用于驱使滑块A横向滑移;
分动机构,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滑块A向漏料口左侧移动时,驱使滑块B向漏料口右侧移动以分开所述的导线孔并露出漏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动机构包括有:
导向斜面A,垂直设于所述滑块A的前端,由左向右斜向上延伸;
导向斜面B,垂直设于所述滑块B的前端,由左向右斜向上延伸;
摆臂,横向活动铰接在所述导向斜面B和导向斜面A的前端,其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设有导轮A和导轮B;
所述取料槽拾取端子时,所述的导轮A抵靠在导向斜面A上,所述的导轮B抵靠在导向斜面B上;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滑块A向漏料口左侧移动时,导向斜面A顶推导轮A斜向上移动以驱使所述摆臂的右端向下摆动,并通过所述的导轮B斜向下顶推导向斜面B以驱使滑块B向漏料口右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斜面B位于所述导向斜面A的右前端,所述的导轮B位于所述导轮A的右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的铰接处位于靠近所述导轮A的一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线槽的上部皆为内凹结构,以使二者合拢形成的所述导线孔的上部形成利于线缆端部插入的漏斗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底板上的漏料口对应处于线缆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装置的压接动作端上方,用于端子漏下至压接动作端处。挡料板上的取料口对应供端子装置的发料口,用于端子逐个顶出。
实际使用时,滑块A在初始状态下其后端的取料槽对应取料口,以便供端子装置将一个端子纵向顶入取料槽内以完成本实用新型装置拾取端子的动作。在取料槽拾取端子的同时,滑块B在弹性连接机构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对应横向弹性抵靠在滑块A上,此时二者间的两导线槽合拢形成一对应处于漏料口上的引线孔。拾取端子后滑块A在驱动机构的驱使下通过取料槽将端子横向右移动至漏料口处,此过程中滑块B被滑块A顶推以克服弹性阻力同步右移。端子在重力作用下经漏料口向下漏至压端子装置的压接动作端并被其固定后,驱动机构机构驱使滑块A回位至初始位置处以使取料槽对应取料口,从而再次完成拾取端子的动作。取料槽拾取端子的同时导线孔已经形成并对应处于漏料口上方,此时即可将线缆经形成的引线孔和漏料口插入到端子内,以便于压接动作端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端子压接完成后,驱动机构驱使滑块A向漏料口左侧移动,此过程中滑块B被分动机构驱使而向漏料口右侧移动,从而使形成的导线孔分开并露出漏料口,以便于将压接好端子的线缆从漏料口中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本实用新型端子移送装置的滑块A通过取料槽拾取端子的同时,与滑块B构成处于漏料口上方的导线孔,而漏料口下方的压端子装置的压接动作端上已经夹持固定有上一动作周期中漏下的端子,连续运行时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压端子装置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同时拾取下一个端子的目的,而不必像现有装置一样必须等到端子压接完成并取出线缆后再去拾取下一个端子,极大地缩短了端子移送的周期,提高了端子移送的效率,且有利于提高线缆压端子的工作效率。
而且,本实用新型端子移送装置的滑块A拾取端子时,滑块B弹性抵靠在滑块A上,此时二者间的两导线槽合拢形成一对应处于漏料口上方的导线孔,实际使用时可通过该导线孔将线缆准确地导引到漏料口下方被压端子装置的压接动作端固定的端子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移送端子的同时还兼具了引线的功能,功能多样,且提高了线缆插入端子内的准确性和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取代现有线缆压端子设备中的引线装置,使得设备整体的结构更简单、布局更紧凑,有利于缩小设备体积,进而实现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和集约化。
综上,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设计巧妙,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就能实现多样化的功能,且端子移送和导引线缆功能的配合较为密切、执行周期较短,显著提高了端子移送及压接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在线缆压端子设备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拾取端子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滑块A向左远离漏料口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滑块A移送端子至漏料口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滑块B与弹性连接机构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压端子装置,101.供端子装置,103.端子,1.底板,11.漏料口,2.挡料板,21.取料口, 31.滑块A,311.取料槽,312.导向斜面A,32.滑块B,321.导向斜面B,33.导线槽,34.导线孔,4.驱动机构,41.伸缩电机,42.伸缩杆,43.连接件,5.摆臂,51.导轮A,52.导轮B,53.铰接座,54.销轴,6.滑轨B,7.限位板,71.连接孔,8.限位连杆,81.限位部,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侧”、“右侧”、“左移”、“右移”、“横向”、“纵向”、“斜向上”及“斜向下”等涉及方位、方向的描述仅只是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装置相关部件、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利于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装置各相关部件、结构的特定方位、方向的限制。而且,所述的“连接”、“滑移”、“抵靠”等应做广义的理解。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移送装置,包括有一水平设置的底板1,该底板1中部后侧位置上贯穿地开设有一用于端子103漏下的漏料口11(如图3所示)。在该底板1后侧竖直横向固定连接有一挡料板2,该挡料板2位于漏料口11的后侧,其中部位置上贯穿地开设有一处于漏料口11左侧的、用于端子103逐个顶出的取料口21。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漏料口11对应处于线缆压端子设备的压端子装置100的压接动作端上方,端子103可经由漏料口11向下漏至压接动作端上以被其固定或压合。同时,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取料口21对应处于线缆压端子设备的供端子装置101的发料口处,端子103可经由发料口和取料口21被供端子装置101逐个顶出。
具体的,本底板1上横向滑动连接有一矩形块结构的滑块A31,该滑块A31活动处于漏料口11的左侧,可沿挡料板2横向水平左右滑移,其活动抵靠挡料板2的后端中部位置上设有一用于在取料口21处拾取端子103并将该端子103横向移送至漏料口11处漏下的取料槽311。
具体的,在底板1上还通过弹性连接机构横向滑动连接有一矩形块结构的滑块B32,该滑块B32活动处于漏料口11的右侧,可在取料槽311拾取端子103时对应横向弹性抵靠在滑块A31上。
具体的,在滑块A31和滑块B32相互抵靠的右侧面和左侧面上对应设有两个导线槽33(如图3所示),当取料槽311拾取端子103时,滑块B32弹性抵靠在滑块A31的右侧面上以使两个导线槽33合拢形成一对应处于漏料口11上方的导线孔34。
具体的,在底板1上设有用于驱使滑块A31水平横向左右滑移的驱动机构4,该驱动机构4的动作端与滑块A31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有分动机构,可通过分动机构在驱动机构4驱使滑块A31向漏料口11左侧移动时,同步驱使滑块B32向漏料口11右侧移动以分开所述的导线孔34并露出漏料口11。
实际使用时,滑块A31在初始状态下其后端的取料槽311对应取料口21,以便供端子装置101将一个端子103纵向顶入取料槽311内以完成本实用新型装置拾取端子103的动作。在取料槽311拾取端子103的同时,滑块B32在弹性连接机构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对应横向弹性抵靠在滑块A31上,此时二者间的两导线槽33合拢形成一对应处于漏料口11上的引线孔。拾取端子103后滑块A31在驱动机构4的驱使下通过取料槽311将端子103横向右移动至漏料口11处,此过程中滑块B32被滑块A31顶推以克服弹性阻力同步右移。端子103在重力作用下经漏料口11向下漏至压端子装置100的压接动作端并被其固定后,驱动机构4机构驱使滑块A31回位至初始位置处以使取料槽311对应取料口21,从而再次完成拾取端子103的动作。取料槽311拾取端子103的同时导线孔34已经形成并对应处于漏料口11上方,此时即可将线缆经形成的引线孔和漏料口11插入到端子103内,以便于压接动作端将端子103压接在线缆上。端子103压接完成后,驱动机构4驱使滑块A31向漏料口11左侧移动,此过程中滑块B32被分动机构驱使而向漏料口11右侧移动,从而使形成的导线孔34分开并露出漏料口11,以便于将压接好端子103的线缆从漏料口11中抽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端子移送装置的滑块A31通过取料槽311拾取端子103的同时,与滑块B32构成处于漏料口11上方的导线孔34,而漏料口11下方的压端子装置100的压接动作端上已经夹持固定有上一动作周期中漏下的端子103,连续运行时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压端子装置100将端子103压接在线缆上的同时拾取下一个端子103的目的,而不必像现有装置一样必须等到端子103压接完成并取出线缆后再去拾取下一个端子103,极大地缩短了端子103移送的周期,提高了端子103移送的效率,且有利于提高线缆压端子103的工作效率。
而且,本实用新型端子移送装置的滑块A31拾取端子103时,滑块B32弹性抵靠在滑块A31上,此时二者间的两导线槽33合拢形成一对应处于漏料口11上方的导线孔34,实际使用时可通过该导线孔34将线缆准确地导引到漏料口11下方被压端子装置100的压接动作端固定的端子103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移送端子103的同时还兼具了引线的功能,功能多样,且提高了线缆插入端子103内的准确性和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取代现有线缆压端子设备中的引线装置,使得设备整体的结构更简单、布局更紧凑,有利于缩小设备体积,进而实现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和集约化。
综上,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设计巧妙,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就能实现多样化的功能,且端子103移送和导引线缆功能的配合较为密切、执行周期较短,显著提高了端子103移送及压接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作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技术手段。
进一步的,参照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分动机构包括有导向斜面A312、导向斜面B321、摆臂5,以及转动设于摆臂5两端的导轮A51和导轮B52。
具体的,导向斜面A312垂直设于滑块A31的右前端,由滑块A31的左下侧向滑块A31的右上侧斜向延伸。
具体的,导向斜面B321垂直设于滑块B32的右前端,由滑块B32的左下侧向滑块B32的右上侧斜向延伸。
具体的,摆臂5通过一固设于底板1上的铰接座53横向活动铰接在导向斜面B321和导向斜面A312的前端,导轮A51和导轮B52分别通过销轴54转动连接在其左右两端的后侧。
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当滑块A31在驱动机构4的驱使下回位至其初始位置处以通过取料槽311拾取端子103时,所述的导轮A51抵靠在导向斜面A312上,同时,所述的导轮B52抵靠在导向斜面B321上。此时摆臂5既可以是水平状态,也可以是两端分别上下摆动的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导轮A51不能处于导向斜面A312的顶部,同时导轮B52不能处于导向斜面B321的底部。
具体的,参照图3所示,当驱动机构4驱使滑块A31向漏料口11左侧移动时,导向斜面A312被滑块A31带动向左侧移动,而摆臂5是横向铰接在铰接座53上的,因此导向斜面A312向左侧移动过程中会顶推导轮A51使之沿其斜面斜向上移动。导轮A51沿导向斜面A312斜向上移动过程中又会驱使摆臂5的右端向下摆动,从而通过摆臂5右端的导轮B52斜向下顶推导向斜面B321以驱使滑块B32向漏料口11右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分动机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两分别设于滑块A31和滑块B32上的导向斜面和分别设于摆臂5两端的导轮来驱使横向铰接在铰接座53上的摆臂5摆动,继而导轮B52和导向斜面B321驱使滑块B32相对于滑块A31反向远离漏料口11,从而便于压接好端子103的线缆从漏料口11处抽出,因此无需为滑块B32设置额外的驱动装置来驱使其远离漏料口11并与滑块A31分离,降低了分动机构的复杂程度,且保证了滑块A31与滑块B32同步分离的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分动机构以相对较为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实现较为复杂的功能,且各动作过程衔接得当、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分动机构的导向斜面B321位于导向斜面A312的右前端,导轮B52位于导轮A51的右前端。此种设计可以保证滑块A31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由初始位置向右滑移以通过取料槽311将端子103移送至漏料漏上方的过程中,滑块A31不会被导轮B52干涉而阻碍其正常向右滑移。
进一步的,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分动机构的摆臂5其铰接处位于靠近导轮A51的一侧,使得摆臂5右端的实际摆动长度大于摆臂5左端的实际摆动长度,使用过程中滑块A31只需要通过导向斜面A312向上拨动导轮A51使其上移一小段距离,就可以驱使导轮B52沿导向斜面B321下移一大段距离,从而保证导轮B52能够在导向斜面B321上下移足够的距离,进而保证分动机构顶推滑块B32远离滑块A31的分动驱动效果。
优选的,参照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驱动机构4包括有一横向固定连接在底板1前端左侧的伸缩电机41,该伸缩电机41的伸缩杆42向右侧水平横向伸出,其伸缩杆42的端部通过连接件43与滑块A31固定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连接件43不能干涉滑块A31的移动,同时也不能妨碍摆臂5的摆动。
伸缩电机41的伸缩杆42可进行多段式精确定位调节,包括部分伸出的第一定位段,完全伸出的第二定位段,以及完全收回的第三定位段。当伸缩电机41的伸缩杆42部分伸出并处于其第一定位段时,滑块A31处于其初始位置处,此时取料槽311对应取料口21并完成拾取端子103的动作。当伸缩电机41的伸缩杆42完全伸出并处于其第二定位段时,取料槽311带着端子103移动至漏料口11上方以使其漏下并完成端子103移送动作。当伸缩杆42完全收回并处于其第三定位段时,滑块A31背向漏料口11向左移动以与滑块B32分离,进而分开导线孔34并露出漏料口11。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采用伸缩电机41驱动滑块A31移动,能够实现滑块A31的精确定位控制,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装置端子103移送的精准度,且采用伸缩电机41驱动滑块A31的移动,相较于气缸驱动或普通电机配合传动机构进行驱动在结构上更简单,成本更低,且涉及到的其他零组件更少,故障率相对更低,也便于维护。
进一步的,参照图2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滑块A31和滑块B32上对应设置的两个导线槽33的上部皆为内凹结构,以使二者合拢形成的导线孔34的上部形成利于线缆端部插入的漏斗状结构。此种设计可以保证使用时线缆端部可以更加顺畅且准确地插入导线孔34内,进而提高线缆插入端子103内的精准度和效率,有利于提高线缆压端子103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参照图4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弹性连接机构包括有滑轨B6、限位板7、限位连杆8和弹簧9。
具体的,滑轨B6横向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并处于漏料口11的右侧,滑块B32滑动连接在该滑轨B6上以在漏料口11右侧横向水平滑移。限位板7纵向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并对应处于滑块B32的右侧,在该限位板7上贯穿地开设有一连接孔71。限位连杆8经所述的连接孔71横向螺纹固定连接在滑块B32的右侧,其伸出到连接孔71右侧的右端设有一尺寸大于连接孔71孔径的限位部81。弹簧9活动套接在限位连杆8上并弹性处于滑块B32与限位板7之间,用于驱使滑块B32沿滑轨B6向漏料口11一侧滑移。
实际使用过程中,在伸缩电机41驱使滑块A31移动至其初始位置以通过取料槽311拾取端子103时,滑块B32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沿滑轨B6向左移动并弹性抵靠在滑块A31上,此时限位连杆8右端的限位部81恰好抵靠在限位板7的右侧,从而起到限制滑块B32左移极限的限位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仅为了表述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一种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推导总结出其他一些对底板1、挡料板2、取料口21、滑块A31、滑块B32、弹性连接机构、驱动机构4及分动机构等的调整或改动,在此就不进行一一列举。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端子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板(1),其上设有用于端子漏下的漏料口(11);
挡料板(2),横向设于所述的底板(1)上,其上设有处于所述漏料口(11)左侧的、用于端子顶出的取料口(21);
滑块A(31),活动设于漏料口(11)的左侧,可沿所述挡料板(2)横向滑移,其抵靠挡料板(2)的后端设有用于在所述取料口(21)处拾取端子并将其移送至漏料口(11)处漏下的取料槽(311);
滑块B(32),通过弹性连接机构活动设于漏料口(11)的右侧,可在所述取料槽(311)拾取端子时对应横向弹性抵靠在所述的滑块A(31)上;
两个导线槽(33),分别对应设于所述滑块B(32)和滑块A(31)相互抵靠的侧面上,二者可在取料槽(311)拾取端子时合拢形成一对应处于漏料口(11)上方的导线孔(34);
驱动机构(4),其动作端与滑块A(31)连接,用于驱使滑块A(31)横向滑移;
分动机构,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4)驱使滑块A(31)向漏料口(11)左侧移动时,驱使滑块B(32)向漏料口(11)右侧移动以分开所述的导线孔(34)并露出漏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动机构包括有:
导向斜面A(312),垂直设于所述滑块A(31)的前端,由左向右斜向上延伸;
导向斜面B(321),垂直设于所述滑块B(32)的前端,由左向右斜向上延伸;
摆臂(5),横向活动铰接在所述导向斜面B(321)和导向斜面A(312)的前端,其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设有导轮A(51)和导轮B(52);
所述取料槽(311)拾取端子时,所述的导轮A(51)抵靠在导向斜面A(312)上,所述的导轮B(52)抵靠在导向斜面B(321)上;所述驱动机构(4)驱使滑块A(31)向漏料口(11)左侧移动时,导向斜面A(312)顶推导轮A(51)斜向上移动以驱使所述摆臂(5)的右端向下摆动,并通过所述的导轮B(52)斜向下顶推导向斜面B(321)以驱使滑块B(32)向漏料口(11)右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斜面B(321)位于所述导向斜面A(312)的右前端,所述的导轮B(52)位于所述导轮A(51)的右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5)的铰接处位于靠近所述导轮A(5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线槽(33)的上部皆为内凹结构,以使二者合拢形成的所述导线孔(34)的上部形成利于线缆端部插入的漏斗状结构。
CN202220776209.7U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Active CN217062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6209.7U CN217062801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6209.7U CN217062801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2801U true CN217062801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76209.7U Active CN217062801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28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733A (zh) * 2023-06-15 2023-08-11 东莞市裕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塑胶壳体及制作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733A (zh) * 2023-06-15 2023-08-11 东莞市裕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塑胶壳体及制作工艺
CN116577733B (zh) * 2023-06-15 2023-12-12 东莞市裕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塑胶壳体及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62801U (zh) 一种端子移送装置
CN106532410A (zh) 一种全自动切线剥皮双压单穿塑壳机
CN107317213B (zh) 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
JPS62597B2 (zh)
CN210723634U (zh) 连接线穿套管打端子沾锡一体机
US3766625A (e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terminals mounted on a tape to wires
CN207925851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集成接口
JP3981024B2 (ja) コネクタへの自動端子挿入装置
CN110932055B (zh) 一种数据线点胶组装机
CN216134085U (zh) 一种多芯线插胶壳装置
US4970778A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s to cable
CN211320540U (zh) 一种双压脚端子压接机构
CN201230123Y (zh) 排线端子压合机
CN109500862A (zh) 一种端子裁切装置
CN210723662U (zh) 连接线剥皮装置
CN113644526A (zh) 一种多芯线打端子插胶壳设备
CN212114259U (zh) 一种基于电表计量箱的端子压接装置
CN210306588U (zh) 一种笔芯自动组装设备
CN209650635U (zh) 一种推针装置及专用料带
CN215870132U (zh) 一种接头插卡勾设备
CN207835944U (zh) 一种pin插头夹紧机构
CN216227812U (zh) 一种耳机座组装装置
CN217642448U (zh) 一种线缆自动剥皮压端子设备
CN217726913U (zh) 一种冲压机用料带输送机构
CN220323379U (zh) 一种芯片盒插口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